浅析创业板论文资料

合集下载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评价论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评价论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评价【摘要】创业板企业的高成长性一直是投资者所关注的焦点,也是衡量其投资价值的最主要的指标。

本文以创业板企业的成长性为视角,在前人研究企业成长性的基础上,从企业发展水平、资产使用效率水平、盈利水平和财务安全水平这四个方面来选取合适的财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拟合出一个可以量化评价创业板企业成长性的模型。

【关键词】创业板企业;成长性;主成分分析一、前言2009年10月23日,经过十年的酝酿,创业板市场正式开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也于10月30日挂牌上市交易。

创业板,顾名思义就是给创业型企业上市融资的股票市场,主要是为了扶植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性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

成长性和创新性是创业板的灵魂,是其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投资者所关注的焦点,因此他们对其所关注的信息也将有所不同。

传统的评价体系着重于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如盈利水平、经营状况和债务状况等,显然相较于这些方面并不能突显出创业板企业优势。

所以,本文将对创业板企业的成长性进行分析,因为企业的成长性体现了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

二、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一)多元指标主成分分析一般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归结为两类,分别为单一指标体系和多元指标体系。

单一指标体系对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有销售额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企业规模的扩大等。

运用多元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可采用突变级数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时序立体数据表法、bp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法等。

虽然相比单一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式来说,运用多元指标对企业成长性评价更加综合和合理,但是多元指标体系容易造成指标体系的过于庞大和指标之间关系的紊乱,所以在运用多元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时,需要采用某种方法找出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

而主成分分析法可操作性强,能对多元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既可以解决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也可减少由于指标过少而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成长性特征的弊端。

中美创业板市场对比研究共3篇

中美创业板市场对比研究共3篇

中美创业板市场对比研究共3篇中美创业板市场对比研究1中美创业板市场对比研究随着中国大陆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中美两国的股市之间也开始逐步对接。

在股市对接过程中,创业板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中美创业板市场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更深入地了解这两个市场的情况。

一、背景概述1.1 中美创业板市场的定义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场之一,创业板市场是受到中美两国政府和资本市场广泛重视和支持的新兴市场,是细分市场的一种,具有高成长性、风险大、成交量小、流动性低等特点。

1.2 中美创业板市场的历史演进中国股市开放的时间较晚,2009年10月30日中国股票市场推出了深圳创业板。

深圳创业板股票市场是中国大陆三个创业板市场之一,集中展示了中国大陆新兴行业的实力和活力。

美国的创业板市场是NASDAQ(全称National Association of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产品系列的总称)创业板市场,它于1971年成立。

NASDAQ创业板市场股票种类齐全,投资者从中可以找到成长性比较好的公司。

NASDAQ创业板市场的交易时间与伦敦和美国的标准时间是重合的。

二、中美创业板市场对比分析2.1 创业板市场的功能中美创业板市场都是为创业企业提供资本支持的市场。

创业板市场是为高增长的创新型公司融资的市场。

新兴企业在创业板市场获得融资后,可以通过投资扩张业务、加快研发进程等方式迅速壮大,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创业板市场最初面向的是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而美国的创业板市场对各类高成长、高风险企业都开放。

在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内容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到包括TMT、医药生物、新能源及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多领域企业。

2.2 创业板市场的指标A. 发行数量中美两国在创业板市场方面的市场规模有很大的差异。

截止2021年6月底,美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600家,而中国的创业板市场仅有一个深圳创业板。

创业板分析报告

创业板分析报告

创业板分析报告一、创业板简介创业板是为了适应创业和创新的需要而设立的新市场。

它与主板市场相比,具有上市门槛相对较低、监管制度相对灵活等特点,为那些具有高成长潜力但尚未达到主板上市标准的企业提供了融资和发展的平台。

创业板的设立旨在支持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多集中在高科技、生物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但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和经营不确定性。

二、创业板的特点1、上市门槛较低创业板对企业的盈利要求相对主板较为宽松,更注重企业的成长潜力和创新能力。

这使得一些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企业有机会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

2、高风险高回报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多为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其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投资创业板股票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但如果企业发展顺利,投资者也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3、监管制度灵活为了适应创业板企业的特点,监管制度在信息披露、退市制度等方面相对主板更加灵活和严格,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4、行业分布集中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高科技、生物医药、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速度快,但竞争也十分激烈。

三、创业板的发展历程自创业板推出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在初期,创业板市场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一些公司的股价出现了大幅上涨。

但随着市场的调整和监管的加强,创业板也经历了一段波动和调整的时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和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创业板市场逐渐成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上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步提高。

四、创业板的投资机会与风险1、投资机会(1)新兴产业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创业板中的相关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

(2)政策支持国家对于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创业板企业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论文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论文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分析摘要创业板市场是相对于主板市场之外而言的证券交易市场。

本文明确了创业板的涵义、特点、及其功能,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最后分析了目前我国的创业板公司治理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的缺陷,为我国创业板市场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公司治理治理缺陷股票期权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一、创业板的涵义和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均开始重视创业板市场的发展,使其迅速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全球证券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创业板市场是相对于主板市场之外而言的证券交易市场。

主板市场是创业板证券市场产生的基础,创业板证券市场是主板市场发展的结果。

创业板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进行证券交易,旨在为那些暂时不符合主板上市要求但又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型新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服务。

同时,它定位在为风险资本运作提供最佳的退出渠道。

它的上市标准与主板市场有所区别。

风险较高,并承受着更严格的监管和更加透明的信息披露的压力。

创业板市场将具备更高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将严格按照国际创业板市场的惯例运行。

作为区别于传统主板市场的新兴证券交易市场,创业板的主要特点是:(1)特殊的上市对象,在投资者的定位上主要面向新兴的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2)前瞻性的市场,注重增长潜能。

(3)特殊的上市过程,相对宽松的上市标准,不断完善的上市规则,要求频繁并及时披露上市企业的信息。

(4)起伏较大的股价,相对更高的风险。

(5)主要针对专业机构投资者。

(6)严格的市场监管,规范的公司治理。

包括引入保荐人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监事制度等。

(7)创业板市场创建历史比较短,上市公司起始规模较小但发展速度比较快。

(8)创业板市场是相对独立的市场。

包括上市规则、监管规则、交易规则、投资者等方面。

(9)引入“做市商”制度,保障市场流动性和活跃程度。

(10)没有统一的交易场所,但拥有先进的交易系统和先进的交易模式。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及评价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及评价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及评价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及评价研究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创业板的推出为众多初创企业提供了上市融资的重要途径。

创业板上市公司因其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特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以及评价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

创业板上市公司往往是新兴产业的代表,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创新性。

这些公司通常是初创企业,刚刚获得成功或进入扩张期。

相比于其他板块的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因其成长性和风险性较高而备受投资者关注。

那么如何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呢?一般而言,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可以从财务指标入手进行评价。

成长性是指公司经营业绩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能力。

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我们可以从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增长率等方面来评估其成长性。

净利润增长率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程度,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则表明了公司的市场份额扩张情况,资产增长率则反映了公司的扩张速度和规模。

这些财务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

其次,可以从市场表现入手进行评价。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市值变化等可以直观地反映其成长性。

股价的走势如果能够持续上涨,市值也能够不断增长,表明市场对于该公司的成长潜力和前景持乐观态度。

相反,如果股价持续下跌,市值不断缩水,就需要深入分析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业务前景,从而评估其成长性。

最后,还可以从企业内部动态入手进行评价。

创业板上市公司往往具有创新性和高成长性,其内部的研发投入、创新能力、组织架构等都会对公司的成长性产生影响。

比如,公司是否具有一支高效的研发团队,是否能够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有创新的商业模式等等。

这些内部的动态因素对于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至关重要。

在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评价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其风险和挑战。

创业板上市公司往往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技术创新的风险、企业管理不成熟等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第一章前言 (1)1.1研究依据和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1)1.2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国外研究现状 (2)1.3.2国内研究现状 (3)第二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状分析 (4)2.1中国创业板市场 (4)2.1.1创业板市场简介 (4)2.1.2我国创业板发行条件中的财务指标与主板的主要区别 (4) 2.2创业板28家上市公司分布情况 (5)2.2.1创业板上市公司按地域分布描述统计 (5)2.2.2创业板上市公司按行业分布描述统计 (5)2.3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分析 (6)2.3.1提出假设 (6)第三章实证分析 (8)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8)3.2 描述性统计 (8)3.3 估计参数 (10)第四章结束语 (14)4.1 研究总结 (14)4.2 不足之处 (14)参考文献 (15)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实证分析摘要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集中挂牌交易。

对于热衷投资新兴板块的投资者来说,想全面了解上市公司的情况难以办到,而盲目追入只会带来“割肉”的痛苦。

基于上述背景,本课题对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成长因素进行分析,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资本规模、资本结构等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EVIEWS5.1经济统计软件对成长性评价指标做回归分析,以评估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从而客观地鉴定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成长状况和潜力。

本文试图在以下几方面形成特色、实现创新:第一,对我国首批28家上市公司进行成长性实证分析。

限于之前我国一直未推出创业板,缺乏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前人没有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开始写作时正值我国创业板正式推出,对本文进行实证分析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本文先从理论阐述入手,然后评述其现状特点,结合我国创业板特点,选择适合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落实到实证分析层面,进一步验证其成长性,使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论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论文

浅议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摘要】本文对2010年至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是否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迎合监管进行盈余管理,并探讨盈余管理动因,最后从制定上市、退市条件和规范信息披露两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一、引言为帮助中小企业与新兴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和开发成长空间,我国于2009年10月23日成立创业板并开始交易。

由于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部分属于高科技行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因此大部分上市公司急需要筹集资金进行研究与开发、扩大生产规模。

由于这些上市公司风险相对较高,因此证监会制定的创业板上市条件也较为苛刻,很多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达到上市条件才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融资,即经营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的行为。

过度的盈余管理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使财务报告丧失真实性和实用性,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要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现象,笔者提出下述问题:创业板上市公司是否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进行盈余管理?创业板上市公司是否为迎合监管进行盈余管理?二、数据分析基于对2010年至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数据分析,笔者提出两个假说。

假说1: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树立“企业营业收入连年上涨”这一企业形象进行盈余管理;假说2:创业板上市公司为达到“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这一上市条件进行盈余管理。

(一)样本数据本文对2010年到2011年12月创业板开板以来的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的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由于我国创业板开板时间较短,上市公司相关数据有限,剔除无效数据,共有407个样本数据,因此不分行业不分年度对营业收入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

马科维兹投资组合理在中国创业板市场实证论文

马科维兹投资组合理在中国创业板市场实证论文

马科维兹投资组合理论在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利用马科维兹投资组合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运用lingo优化程序,构造一支中国创业板市场的最优投资组合。

以期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一种较为科学的投资组合构建方法,即在一定收益下寻求最小风险,并提供相关投资建议。

【关键词】马科维兹;均值方差模型;创业板;预期收益率;最小方差1.引言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为了减少风险,往往遵循“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构造投资组合。

对机构投资者而言,他们拥有庞大的资金,可以将许多不同种类的资产纳入投资组合中,这种方法虽然能使投资组合的风险变得很低,但是因为投资组合中的资产过于分散,也会使得投资收益降低。

其原因在于:(1)管理的资产种类太多会带来较高的管理费用;(2)投资组合中的某些资产收益率较低。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他们不像机构投资者那样,可以利用雄厚的资金进行广泛的投资组合,从而将风险降到很低的水平,但也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以规避投资风险。

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合理规模的投资组合从而有效地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成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对此,西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的马科维兹投资组合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该理论使投资者可以在保证一定收益率的前提下,通过有效地分配资金到不同的资产中,使投资风险达到最小。

本文计划利用马科维兹投资组合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利用lingo优化程序,构造一支中国创业板市场的最优投资组合。

以期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一种较为科学的投资组合构建方法,即在一定收益下寻求最小风险,并提供相关投资建议。

2.实证研究本文针对创业板市场,经过筛选,选择了14只股票。

对它们进行基本面分析,又进行了马科维兹投资组合分析。

在一定预期收益率下,计算股票组合的最小方差,通过各股权重的变化来寻求有效证券组合,从而指导投资者对创业板个股的优良与否、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判断,并且对投资资金的分配给予指导。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论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论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综述摘要:创业板市场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创业板市场扩宽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既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核心,也是其生存的前提。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一、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国外研究概述有关创业板市场与企业成长性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企业不同融资方式的效率比较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性两个方面展开。

atje和jovanoic1993利用gj(greenwood and jovanovich)模型研究了股票市场的经济增长效应,发现在1980-1985年期间内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40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即经济增长率与股票价格上升成正相关关系,同时他们也对银行部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却没有发现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有相同的结果。

因此他们认为一个国家不利用股票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是不明智的。

levine1994观察到由于股票市场允许投资者通过投资组合多样化来减少个人风险,他认为股票市场的存在使得个人更加愿意将储蓄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项目,而不是放在无风险的储存项目中从而会促进经济增长。

hassapis和kalyvitis2002建立了一个反映股价和产出关系的增长模型运用矢量自回归方法(var)考察了7个主要国家股票价格变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股价变动和产出的增长变动有强烈的相关性。

tobin对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和投资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呈现关联关系。

tobin’q企业资本的市场价格/企业资本的重置成本=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即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

有学者从合理的资本结构方面,研究股权对企业成长的作用,modigliani和miller(1958)提出了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的模型,即mm模型又称为公司价值模型。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立背景_经济影响与发展对策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立背景_经济影响与发展对策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如果采取完全与主板相同的 定位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话,创业板市场的必要 性就值得怀疑。 但如果采取与主板市场完全不同的 定位,也同样不可行。 因为主板市场的定位是经营稳 定的蓝筹股, 如果创业板市场的定位与主板完全错 开,则意味着创业板市场只能面对处于创业初期、经 营不稳定的中小企业, 而这些公司成长为蓝筹股后 就转到主板, 其结果是创业板市场总是充斥高风险 的中小企业,无法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 成功 的创业板大都定位于具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高科技 中小企业。 就此而言,在我国已存在两个证券交易所 的情况下,将上交所定位于主要支持大型企业发展, 深交所主要定位于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创业, 既有 利于避免证券交易市场的重复建设, 又有利于两个 交易所的专业化发展。
2. 拓展融资渠道。 我国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严重失衡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直接融资的比重只占 10%-15%左右, 发达国家和地区占 50%以上。 过去 10 年中, 支撑中小企业强劲增长的资金绝大多数来 自于内部融资, 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 司中也只有 5%左右是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的蓬勃发 展与其使用中介进行融资的限制之间的矛盾表明, 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拓展其融资渠道, 可能将无力维 持现有的增长速度。 国际经验表明,这种源于内部融 资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企业的成熟和规模的 扩大,其对外部融资的需求也将会不断增长。 创业板 市场的建立, 将分流国民经济储蓄中的一部分进入 资本市场, 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上 市,这是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和拓 宽融资渠道的现实选择。
创业板市场不仅通过风险投资间接对产业升级 提供支持, 其本身也是企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重要 的直接融资渠道。 从资金供给者的角度来看,创业板 市场的投资者一般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 相比 于主板市场投资者, 他们更愿意投资急需进行产业 升级的中小企业。 从融资效率的角度看,创业板市场 的直接融资既能保证资金筹集与使用过程具有较高 的透明度,又能够通过股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将投 资者的短期投资转换为对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保 证充足的长期资本供给。 从激励机制角度看,通过产 业升级实现结构转型的企业的成功上市可以激励更 多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 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结构的 调整。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通过加强对上市公司 的监管,有助于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机制, 并帮助企业有效控制产业升级过程中骤增的经营风 险,从而有利于企业的顺利转型。

借鉴纳斯达克完善中国创业板市场论文

借鉴纳斯达克完善中国创业板市场论文

借鉴纳斯达克完善中国创业板市场[摘要]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纳斯达克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如何发展完善创业板市场。

[关键词]创业板纳斯达克资本市场1、引言2009年10月30日,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迎来首批28家企业的上市交易,历经十年筹备,备受关注的中国创业板市场终于破茧而出,修成正果。

然而,经过两年多来创业板市场的运行,一些备受瞩目与期待的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后交出了令投资者大失所望的成绩单。

如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在上市第一年后竟然有近三成公司业绩出现了下滑。

因此,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发展完善中国的创业板市场。

2、中国创业板市场现状创业板自2009年开板以来,市场容量迅速扩大。

截止2011年12月31日,已经有281家企业成功登陆深圳创业板市场,募集资金超过1958.9亿元,总市值超过7400亿元。

而且每年新增的ipo 数量将逐年增加,预计在在未来三年内创业板将会扩容至1000家。

创业板自开板以来的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作者整理。

总体而言,创业板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如此多的中小型企业上市,不但为这些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更为创业投资资本提供了理想的退出渠道,已逐渐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创业板市场运行时日尚短,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相比,市场规模尚小,运行机制也不够完善,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已上市发行的企业未能充分体现创业板的应有定位。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成功与微软等优质企业的成功密不可分,而成功创业板市场的标志之一正是要培育出优质创新型企业。

然而,我国创业板企业主要是监管层在发行审批下筛选产物,并非市场选择的结果,有的企业早已脱离幼稚期,资金并非十分渴求的资源。

第二,市场化定价未能形成理性价格。

创业板开板后,市场出现发行市盈率过高、个股被爆炒的现象。

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的数据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

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的数据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

1 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20世纪80年代,抚顺市红砖一厂发行了名为“红砖股票”的票证,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股票,从此便拉开了新时期下我国建设资本市场的序幕。

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为了适应大环境的变革,1990年11月26日证交所得以成立,1991年7月3日深交所正式成立,上海和深圳这两家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建立,代表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初步形成,在我国资本市场建设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一样的意义。

步入2000年后,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架体系基本完成,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更新换代,2004年5月17日,经有关部分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出中小企业板块,2009年10月23日,孕育多年的创业板也在深交所鸣锣开市,可以看出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构架已经基本形成,并不断走向成熟。

我国从2005年中旬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2006年中下旬基本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从此我国股票市场进入了流通时代,然而却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大批原先非流通股在二级市场出现了减持套现的状况,并且愈演愈烈。

纵观2012年的减持排行榜,洋河股份(002304)股东全年共减持7523000股,减持总金额达87522.92万,股东减持平均价位为116.39,万。

从减持排行榜上发现,前三甲皆来自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而前十位中,有7位也都来自于中小企业板,同时作为减持发生的上市公司也被赋予了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的“美誉”,重要股东减持的金额不断攀升,使得“减持”成为了研究者在研究股东行为的又一迫切点。

1.1.2 研究意义随着解禁热潮的来袭,近日我国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东发生的减持行为尤为突出,而且常常伴随着发行价、发行市盈率、超募资金这三者都过高的现象,再者发行价与减持行为之间是否也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创业板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创业板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创业板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标题:创业板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简介:本文将介绍创业板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目前的发展现状,旨在为读者提供对创业板的全面了解。

正文:一、创业板的发展历程创业板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部分,成立于2009年10月30日。

它是为了支持创新型、成长性企业融资而设立的,旨在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机会。

创业板的设立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为了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创业板的设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2009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设立创业板的文件,明确了创业板的定位和目标。

接着,相关政策和规定陆续出台,为创业板的运作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最后,在2010年6月,创业板正式开市,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一员。

二、创业板的发展现状创业板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创业板提高了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的关注度。

通过创业板,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得到了融资的机会,这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创业板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

相比传统股票市场,创业板的企业更具成长性和投资价值,因此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

此外,创业板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吸引了海外投资者的参与。

然而,创业板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创业板市场波动性较大,存在较高的风险。

由于创业板企业多为初创公司,其盈利能力和稳定性相对较弱,投资者需要具备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

其次,创业板市场监管仍需进一步加强。

由于创业板的特殊性,其监管机制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创业板市场还需要更加完善的交易和投资者保护机制,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总结起来,创业板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重要的发展成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的机遇。

然而,创业板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相关部门和投资者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的风险控制和监管水平,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创业板上市公司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发展状况论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发展状况论文

浅析创业板上市公司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发展状况摘要:随着创业板的建立,创业板上市公司也不断受到关注,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中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居多,而这些企业的无形资产无疑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从人力资源这一细分层面来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人力资源的概况,旨在为人们深入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创业板人力资源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是无形资产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可以从侧面反映企业的成长性,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披露定期的报告揭示了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本文将以此为重点,通过对创业板的介绍和样本分析,简要的概述当前创业板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的特征。

一、创业板设立情况(一)创业板市场的建立2009年7月20日,中国证监会决定自7月26日起受理创业板发行上市申请。

创业板市场主要着力于帮助中小型新兴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科技公司进行融资,它具有前瞻性,高度关注公司的发展前景与增长潜力。

因此可以说,它为为中国自主创新和成长型创业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同时更是为民间投资创造了机会,使得资本市场的结构得以进一步完善。

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已达4200多万户,占到了全国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也意味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这些中小企业中,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进行市场的开拓和技术的开发,而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征截至2010年8月1号,创业板市场中的上市公司一共有87家企业,我们对这些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收集,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从地域分布的角度来看,创业板上市企业中,33.33%的企业位于直辖市;沿海城市的占45.96%中部六省有14.94%的企业;省会城市占到60.92%。

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创业板市场的快速成长中小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在省会城市,沿海城市,直辖市以及中部六省城市。

科研课题论文: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初探

科研课题论文: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初探

证券投资论文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初探创业板市场是主板市场之外的一个股票交易市场,同主板市场既有联系,又在功能、定位上有所区别。

创业板市场是解决新兴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多种思路中较为理想的一种,也是建立创业投资体系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工程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形成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一大思路。

但它又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所以在设立时要特别谨慎。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酝酿建立创业投资体系以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并一直进行调研、商讨方案、专家论证,成立了创业投资协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但时至今日,创业板仍未正式推出。

何以如此?看来,创业板市场的高风险在加入WTO后金融领域将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更显突出了,风险度更增大了。

这可能是障碍创业板市场推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拟就创业板市场风险谈一点自己初浅的看法。

一、创业板市场风险的定性分析创业板市场是有上市企业、投资者和风险三个层面的风险,而且与其他部门相比风险较高。

上市企业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投资理念不成熟引致的风险、投资判断失误导致的风险、价格风险和道德风险;社会层面的风险有市场运作失败的风险、影响系统性金融安全的风险和社会震荡的风险。

这些风险的来源和性质是完全不相同的,有市场自生性的,有成长性的,有人为的,也有因创业板市场可能带给社会的冲击。

我们应进行定性分析和区别对待。

首先,上市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是市场经济特征的表现,是任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主体都不可回避的。

可以说,这是市场自生的风险,只要市场经济存在,这些风险也将长期存在。

市场之所以有效率,其动力来源是竞争。

在竞争中,有追求到经济利益的可能,也有丧失其利益的风险。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人才和技术的竞争空前剧烈,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也就更加突出。

企业不上市,同样也存在这些风险,上市并未使它增大,只不过使它更公开、更透明,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浅析创业板募集资金使用问题及对策学生姓名: XXX学号: XXX指导老师: XXX专业:金融年级: 2010FGHFGFGH学校: GHFGHFGHFGHFH【摘要】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为我国大量的新兴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融资渠道。

但自创业板登场以来,出现的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率的“三高”问题、募集资金大量闲置、使用效率低下,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募资金使用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募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行为的动因,并就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目录一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概况 3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概况 3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概况 3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 4三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4 (一)发行制度 5 (二)公司治理 5 (三)监管不力 5四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对策 6 (一)完善股票发行制度7 (二)强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信息披露7 (三)完善公司内部治理7 (四)加强对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管8经过十年的磨砺,中国的纳斯达克———创业板市场于2009 年10 月30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

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为我国大量的新兴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融资渠道,为“两高六新”(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企业提供了一个融资平台,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

但自创业板登场以来,出现的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率的“三高”问题,引发市场争议不断,资金超募严重遭到了广泛的质疑。

超募使得上市公司获得超出项目所需的资金,一方面大量资金闲置,放在银行吃利息;另一方面盲目投资,拼凑募投项目,甚至变更募集资金投向,降低募集资金的投放质量,带来更多的投资风险,这不仅破坏了证券市场的资本配置机能,还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行为,考察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分析募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政策和建议。

这对于提升新兴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促进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概况本文以创业板第一、二批共36 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截止于2010 年12 月31 日的上市公司公开资料,包括公司年度报告、上市公告。

数据主要来自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巨潮资讯网、WIND 资讯、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站以及公司主页。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概况从表1 中可以看出,首批28 家上市交易的创业板公司股票平均市盈率为56.6倍,远高于当时主板市场23 倍的市盈率,超募资金为77.9082 亿元,超募比例为116%,其中神州泰岳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仅为5 亿,但超募资金达12 亿元,超募比例高达239%。

第二批发行的8 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市盈率达83.6 倍,超募资金为30.3607 亿元,超募比例为190%,高价发行态势愈演愈烈,资金超募现象日趋严重。

表1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一览表 单位万元(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第一批28家上市公司 第二批8家上市公司 实际募集资金 实际募集资金 超募资金 超募率(%) 实际募集资金实际募集资金超募资金 超募率(%) 1452720.80673638.18779082.62116463387.82 159780.51303607.311901、募集资金按承诺投入金截至2009 年底,对36 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统计显示,招股说明书中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金额合计为833418.69 万元, 累计已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16082.94 万元,投入进度平均为13.93%,大约有86.07%的资金闲置。

由此可见,大量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利用。

2、募集资金投向变更本文以截止于2010 年12 月31 日的上市公司公告为基础,对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和分析,见表2表2 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分布表 单位万元从表上看,36 家中发生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有14 家,占到33.89%,其中实施地点变更的有8 家,实施进度变更的有2 家,实施主体变更的有2 家,实施内容变更的有1 家,实施方式变更的有1 家。

在公告中陈述的变更理由大多是由于客户需求和市场节奏的变化、公司的内部生产条件及外部新生市场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新的实施地点在地理位置和发展空间方面均优于原实施地点等,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将更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上市公司随意变更募集资金使用投向,尽管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作出调整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却更多地反映了上市公司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不足、缺乏长远规划、甚至拼凑项目。

3、超募资金使用截至2010 年12 月31 日,对36 家已发布超募资金使用计划的创业板公司进行统计,从统计中发现,36 家公司超募资金总额1,082,689.93 万元,已公布超募资金使用计划的为615091.14 万元,尚未明确使用安排的超募资金金额高达到467598.79 万元,占比为43.19%,超募资金大量闲置在公司的资金账户中。

尽管相关文件对超募资金使用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但创业板超募资金非法使用或干脆“弃之不用”的事件还是频频发生:从已披露的使用计划看,已明确用途的超募资金主要流向以下领域:项目投资、并购扩张、还银行贷款、补充资金、圈地买房买车、银行存款、资金置换、市场推广及营销网络建设等。

超募资金最受人诟病的是流向圈地买房买车的部分,如神州泰岳计划使用超募资金为25,453.85 万元用于办公用房的购置与建设,南风股份以1.2 亿超募资金拍下一地,花去一半的超募金额,乐普医疗准备动用7330 万元超募资金买房买车。

亿纬锂能计划用募集资金置换早先已经投入主营业务的自筹资金,通过“资金置换”的途径来规避监管。

作为第一批实施地点变更 实施进度变更 实施主体变更 实施内容变更 实施方式变更 变更合计 家数占比% 家数占比%家数占比%家数占比%家数占比%家数占比%8 22.22 2 5.56 2 5.56 1 2.78 1 2.78 14 38.89上市公司,网宿科技上市12 个月仍未公布超募计划,拖延时间为创业板之最。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本文从经营业绩方面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考察,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分析的主要财务指标。

根据最新财务数据统计,以28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统计显示募资前一年、募资当年、募资后一年三季度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4608 元、0.6525 元、0.3245 元,从每股收益来看,募资当年与募资前一年相比,28 家公司全部都产生了不同幅度的上升,上升率为41.60%,募资后一年与募资当年相比,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下降率为50.27%;以36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募资当年、募资后一年三季度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6337 元、0.3188 元,降低率为49.69%,募资当年、募资后一年三季度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7.3924、6.2107,降低率为64.29%。

可见募集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IPO 后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募集资金使用效果不佳。

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状况的分析,可见存在资金超募严重、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募集资金闲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发行制度我国现行的发行体制造就了创业板新股发行的巨额超募资金的产生。

首先,市场化询价制度不完善,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竞价发行,询价对象主要是券商、基金和保险机构投资者,这些市场参与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询价的主体很难代表大部分投资者的真正意愿,使得大部分投资者只能被动接受IPO 高额认购价格。

其次,承销投行利益驱使。

高价发行可以使承销商获取更高的发行费用,股票发行的融资规模越大,按固定承销费率计算,承销商的获利也就越丰厚。

如中信证券保荐神州泰岳而获得过逾1.2 亿元的承销保荐收入,保荐碧水源的第一创业证券,保荐东方财富的中金公司,均获得了超亿元的承销保荐收入。

第三,股票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

我国股票发行的审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市公司资源的稀缺性,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形成上市公司不容易退市,这也是造成高市盈率屡屡发行成功的重要因素。

2. 上市公司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由于股市融资的资本成本低,“不募白不募”成为上市公司的普遍心态。

为此上市公司不惜余力地在证券市场上募集资金,导致融资过度。

在募集资金前,上市公司前期市场调查时间不足,调研内容不够细致,数据分析粗糙,缺乏必要的决策程序,上市公司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包装招股说明书,将投资项目做得好看,可行性放在其次。

资金到位后,这些项目有的因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仓促开工上马,从而导致投资效益的下降,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有的因可行性分析不够或准备不充分,造成项目延后或中止或重新寻找新的投资项目,发生募集资金投向变更。

企业要在短期内找到新的好项目是比较难的,作为专家对一个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分析论证不足,新项目一旦投入管理跟不上,出现了问题,还可能拖累公司的主营业务与经营业绩。

因此部分上市公司迟迟未公布超募资金使用计划,募集资金大量闲置、使用效率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公司治理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但由于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现已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多为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基础相对薄弱。

第一,创业板公司“家族色彩”浓厚,公司大多都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发起人多是夫妻、父子、兄弟(妹)等自然人,首批28 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实际由家族或类似家族组团控股并负责运营的公司有20 家,占比高达71.43%,具有明显家族式管理模式。

第二,股权集中度过高。

以36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统计发现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37.39%,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是第二大股东平均持股的2.71 倍,前五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60.63%,控股股东以个人为主有25 家,占比69.44%,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占有绝对的控股地位。

家族控股与“一股独大”成为创业板上市企业股权结构的主要特征,该结构特点导致在公司内部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与制衡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很难限制控股股东的投资偏好和行为,“一言堂”现象普遍存在,募集资金使用及其变更的决策权完全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中小股东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募集资金的使用带有局部和短期化行为,导致投资决策的独断和失误,最终会降低了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