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 感知觉 记忆
护理心理学01感觉与知觉、记忆与思维
视觉后像:
注视30秒以上,然后 看白色背景,会看到 一个发亮的灯泡。
(3) 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 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是同一感受 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相互影响的表现。对比 分两类: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2.短时记忆 感觉记忆与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时间<1分钟 记忆容量为(7±2)组块,记忆单位可以是一个字;
一个词或短词 3.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部分信息经过复述可以进入长时记忆。时间保持1
分钟以上,甚至终生。 但记忆分类不是绝对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记忆的过程
识记
识记是认识某种事物并把 它记住的过程。
(4) 感觉得发展与补偿
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对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而且还决定于 同时受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机能 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这样,一种(或几种)感觉机能的丧失,就有可能由其他经常得到练习的、感受性提高 了的感觉系统来加以弥补。
遗忘
保持
保持是在头脑中保 留下来的过程。
遗忘
再现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保 留在头脑,中在一定条 件下,又能回忆起来的 过程。
遗忘规律
时间越长,遗忘越多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保持的方法——经常复习:适当分 配时间;适当分配内容;适当分配 形式。
第二章 思维
思维——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5.想象:是人脑对过去形式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式的过程。
6.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7.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
8.心境:是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9.激情: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
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
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
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
10.人格(个性):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1.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12.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3.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
14.应激: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和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15.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
16.一般适应综合症:一个有机体必须寻回它的平衡或稳定,从而维持或恢复其完整和安宁。
17.应对:是个体对抗应激的一种手段,是个体面临应激激情时为减轻事件对自身的影响而做出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
18.潜抑(压抑):是一种最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指一个人把不知不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这种愿望、冲动,从而保持内心的安宁。
19.否认:指对某些客观现实不承认,特别是对已发生过的不愉快、不幸的事加以否定,认为它根本就没发生过,以减轻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和痛苦。
护理心理学PPT课件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过程
三、记忆
(三)记忆的分类:按照记忆内容保持 时间的不同分:
(1)瞬时记忆 (2三)记忆的分类:按照记忆的意识参 与程度的不同分:
(1)外显记忆 (2)内隐记忆
三、记忆
(四)遗忘
1.遗忘的概念 2.遗忘的原因 3.遗忘的规律 4.防止遗忘的方法: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
四、思维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4)验证假设
四、思维
(四)问题解决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定势作用(2)功能固着(3)迁移 作用(4)动机与情绪状态(5)个性特 征
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
四、思维
(五)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 2.思维的深刻性 3.思维的灵活性 4.思维的独立性 5.思维的批判性 6.思维的逻辑性
一、意志的概念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will)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
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 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第四节 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概念
(二)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2.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第四节 意志过程
二、意志的基本品质
一、感觉 三、记忆 五、想象
二、知觉 四、思维 六、注意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2.内部感觉
(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剥夺实验
一、感觉
(四)感觉的特性
《护理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知识PPT
红、绿、圆 酸、甜 光滑、质地中等
苹果
一类事物本质特征
苹果
生吃
可口的
形状各异的
香瓜
水果
柠檬
颜色不同
质地不同
杨桃
(二)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
●过滤式分析:通过尝试对问题情景作初级分析
*萍果:香、甜、爽、脆、生吃
*梨子:香、甜、爽、脆、生吃
*香蕉:香、甜、软、滑、生吃
*桔子:酸、甜、软、水多、生吃
3、遗忘
●概念:对识记过的事或场景不能回忆
●遗忘曲线(遗忘基本规律)
记忆量%
100
80
60
44.2%
40
37.7%
20%
20
1 24 48
72 144 (小时)
特点:
在24小时内遗忘速度较快、内容多;以后遗忘 速度减慢,72小时后有20%内容被保留 提示:复习所学内容的时间应该在上一次学习
后的48-72小时
四、挫折: ●概念:是一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
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 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常见原因: 1、外在因素: ※自然因素:指个体无法克服和避免的自然条件
引起的 挫折 ※社会因素: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政治、经
济、道德、宗教、习惯势力等因素 的制约而造成的挫折
2、内在因素:个体主观上的原因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信念、来自个性个性的个人类型特点:性格、气质、能力 二、需要 概念:个体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分类: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示意图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与被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存需要(生理需要)
三、动机
概念:
引起人们去从事某各活动,并指引活动去满足 需要的愿望或意念
护理心理学感觉与知觉记忆与思维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 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这样,一种(或几种)感觉机能的丧失,就有可能由 其他经常得到练习的、感受性提高了的感觉系统来加 以弥补。
(5) 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 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 一种感觉的印象,时而近似于感觉,时而近似 于表象,好像是与直接感觉一起产生的,但不 是由人们自己随意想象出来。
知觉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和组织起来的,对象知觉 不是对象各部分简单的相加,而是各部分有机组成的。
知 觉 的 整 体 性
知 觉 的 整 体 性
(3) 知觉的理解性
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 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 知觉的这一特性被称为知 觉的理解性。
医 生 眼 中 的 线 片
X
国 画 大 师 眼 中 的 马
第三第章二章感觉感觉与和知知觉觉
思考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 而不闻其臭
月也走,我也走
感觉
(一) 感觉概念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 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 别属性反映。
首先,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 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感觉剥夺实验更 是说明了感觉对我们的重要性。
韦伯分数/韦伯律:△S(对S的最小可察觉 值)/S(原有刺激值)=K(比例常数)
(四)感觉的特征(重点)
(1) 感觉的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这是在同一感受器中, 由于刺激在时间上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刺 激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引起感受 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其次,感觉是对内外刺激的反映。
第三,感觉反映的个别属性。
护士资格证《护理心理学》热点:心理过程通用一篇
护士资格证《护理心理学》热点:心理过程通用一篇护士资格证《护理心理学》热点:心理过程 1第一节认识过程一、感觉*(一)概念: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客观事物是感觉的源泉2、感觉只能反映作用于感受器的事物的个别属性,不能反映事物的整体3、仅靠感觉还不能知道所反映的事物是什么(一) 感觉对人的意义1获得有关内环境的信息2维持大脑皮层处于觉醒状态3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感觉是维持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三)感受性及其测量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适宜刺激:每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形式的刺激敏感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低刺激强度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关系*(四)感受性的变化规律1适应:(1)概念: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官引起感受性改变的现象(2)规律:1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2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2感觉对比(1) 概念: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变化的现象(2) 分类:同时对比;继时对比3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4联觉(如:视听)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5感受性的发展与补偿二、知觉*(一)概念知觉是人脑对当时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总和*(二)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三)痛知觉1疼痛属知觉范畴*2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个体对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3疼痛的特点:感觉成分;情感成分;植物神经活动改变;运动反应*4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1) 早期经验对疼痛的影响(2) 产生疼痛的原因和对后果的评价(3) 情绪的影响(4) 注意的影响(5) 暗示的影响(6) 人格的影响(7) 文化教育的影响4疼痛的治疗:(1) 药物治疗(2) 针刺镇痛治疗(3) 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方法三、记忆*(一)记忆的概念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以后的再现(再认、回忆)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二)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逻辑记忆:用词的形式以概念、判断、推理、规律等为内容的记忆3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4运动记忆: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三)记忆的'系统——根据输入信息编码加工方式和储存时间分类:1感觉记忆(感觉登记、瞬时记忆)概念:指外界刺激对感受器官的刺激停止以后,刺激物的映像仍然持续极短时间才消失的记忆特点:信息保持时间极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记忆容量较大;对信息加以注意,可以转入短时记忆2短时记忆概念: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信息能保持一分钟左右的记忆。
中职护理心理学课件图文第2章心理过程
想一想: ❖没有感觉,我们人类会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节 认识过程
感觉剥夺实验
第一节 认识过程
结论:
❖没有感觉,人不仅不能进行正常的认 识活动,而且正常的心理功能也将遭 到破坏。
第一节 认识过程
(二)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皮肤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内脏感觉
第一节 认识过程
第一节 认识过程
2、根据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分类:
(1)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是把问题提供的各种信 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 维。
(2)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 沿着不同方向去积极思考,找出符合条件的多种 答案、解决方法或结论的思维。
第一节 认识过程
3、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不同分类:
1、敏捷性: 2、持久性: 3、准确性: 4、准备性:
指记忆速度的快慢。
指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 指对记忆内容提取的正确度。
指从记忆内容中及时提取所 需内容的能力。
第一节 认识过程
(六)记忆力的培养
1、明确记忆目的 2、培养学习兴趣 3、组织有效的复习 4、加强理解 5、减少干扰和抑制 6、选择适当的方法 7、合理用脑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大 小 恒 常
第一节 认识过程
(四)错 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 觉。
错觉:眼见不一定为实
这些都是平行线(咖啡墙错觉)
第一节 认识过程
错觉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 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 ❖ 意义:
可在正常生活中利用错觉产生某种积极效应。
通过验证可以纠正的错觉是正常现象, 不能纠正的属于病理现象。
护理心理学
分类
■ 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 ■ 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和应激 ■ 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联系与区别
Emotion 生理性需要 情境性 冲动外显 暂时性 Feeling 社会性需要 稳定性 深刻内隐 持久性
有关理论和研究
■_James-Lange 理论 ■_Cannon-Bard 理论 ■_情绪的认知理论 ■_情绪的脑机制
护理心理学
心理 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 概述 � 认知过程 � 情绪和情感 � 意志过程 � 个性
心理现象的范畴
• 纵向的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 横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 个性(人格)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脑 的 基 本 机 能 系 统
调节张力和 维持觉醒状态 接受、加工和 储存信息 心理活动与行 为调控
思考 1=5; 2=25; 3=125; 问5=?
心理 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 概述 � 认知过程 � 情绪和情感 � 意志过程 � 个性
情绪情感的概念
■ Emotion & Feeling 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满足自我需要产生的态度 体验和相应的心身变化 包括内部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_James-Lange 理论 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因为哭,所以悲伤;因为动手打,所以生 气;因为发抖,所以怕。 ”
环境
内脏活动
情绪
■_Cannon-Bard 理论 丘脑是情绪的中心 大脑皮层 情绪体验 环境 丘脑 交感系统 生理变化
■_情绪的认知理论 强调认知活动在情绪活动中的作用
环境
心理 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 概述 � 认知过程 � 情绪和情感 � 意志过程 � 个性
护理心理学—心理学基础 PPT课件
二 感觉的分类
依据引起感觉的来源不同,可将感觉分为两 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客 观事物属性的感觉。 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 2. 内部感觉——接受有机体内部刺激,反映 身体位置、运动和内脏状态的感觉。 如:内脏觉、运动觉、平衡觉等。
颜色在不同背景中的感觉对比
万绿丛中一点红
3 感觉补偿
指某感觉系统的功能丧失后而由其 他感觉系统的功能来弥补。
盲人敏锐的触觉
4 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感官 的感觉
❖(3)联觉:
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并伴随 特定情绪反应的现象。
如:色觉—温度觉 色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情绪 听觉—味觉
41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 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第二节 心理过程
定义: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 在一定的时间内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 程。
❖认知过程 ❖情绪与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 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的过程,由感觉、知觉、记忆、思 维和想象等组成
多个感觉器官的协同
联系 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直接作用
于感觉器官,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感知障碍
1、错觉 2、幻觉 3、感知综合障碍
2、记忆的分类
1、概念 过去经验在
头脑中的反映
按记忆的内 容分类
形象记忆 动作记忆 情绪记忆
逻辑记忆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为内 容的记忆。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例: 9L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课程感知觉护理课件
深度知觉
研究个体如何判断物体远近和深度的能力,主要依赖于 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
03
运动知觉
研究个体如何感知物体运动的过程,包括运动捕捉和运 动后效。
感知觉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模型
描述感知觉信息加工过程的理论模型,包括自 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
注意选择
探讨个体如何在有限的心理资源下选择性加工 重要信息的过程。
感知觉护理的重要性
感知觉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感知觉功能 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情感调节 和社交能力,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感知觉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感知觉护理的目标
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感觉 和知觉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感知觉护理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护理计划,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 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持续监测和 评估护理效果。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认 知心理学课程感知觉
护理课件
目录
• 感知觉护理概述 • 感知觉理论 • 感知觉护理的应用 • 感知觉护理的实践方法 • 感知觉护理的评估与效果 • 案例分析与实践
感知觉护理概述
01
感知觉护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感知觉护理的定义
感知觉护理是指通过护理干预措施, 改善患者的感觉和知觉功能,提高其 生活质量的过程。
谢谢聆听
认知障碍感知护理案例分析
总结词
认知障碍感知护理案例分析主要探讨如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提高 其日常生活能力。
详细描述
认知障碍是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如阿尔茨海默病、脑外伤等。在案例分析中, 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认知障碍感知护理案例,并探讨其适用性和效果。同时,我们还 将介绍一些实用的认知行为疗法技巧,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我们 认识世界的开端。 感觉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最 低级的心理现象。 感觉维持人的身心健康。 (注意:一种感觉只能反应一种特征)
感觉剥夺实验
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的一般规律是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会使感受性降低,持续 作用的弱刺激会使感受性增高。 暗适应:在弱光的刺激下视觉感受性被提高 (30- 40分)。
视觉适应 明适应:强光的刺激使视觉感受性降低。
嗅觉的适应速度因刺激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一般的气味1-2 分钟,强烈的气味要10多分钟。 皮肤感觉适应:触压觉的适应较明显;痛觉的适应是很难发 生的。 (感觉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质量上:a.细节消失,特征保存,内容简略、概 括、合理 b.增添细节,内容具体,更具特色 数量上:a.记忆回溯 b.遗忘
3、再现
包括再认和再现两种表现形式。
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 别出来的过程。 再现(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 重新出现的过程。
重现的正确程度取决于: a.对原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 b.积极的思维活动
(四)记忆系统(感觉、短时、长时)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开始用信息 加工的观点来解释记忆。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在记忆 系统中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 编码: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 存储:将已编码的信息留存在记忆中的过程。 是记忆信息编码和提取的中间环节, 没有信息的存储就没有记忆。 • 提取:将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取出的过程。
(三)记忆的基本过程
1、识记
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开始 和前提,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一定形式的编码 和加工。 根据有无目的性,可将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 有意识记两种类型。有意识记又可分为机械识记 和意义识记。
2、保持
是对识记过的事物进行巩固、保存的过程。这是 一个内部潜在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后 来经验的影响,保持的内容会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明 显的变化。
内部感觉:接受有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位置、
运动和内脏状态的感觉。感受器位于身 体内部。
视觉
概念: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 特征的感觉。 视觉的适应刺激是波长380—780毫微米的可见光波。 光波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强度、波长、纯度 。与物理属性相对应,人对光波的感知也有三种特性:
1954年,加拿大科学家做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有些莫名其 妙的实验。他们让志愿者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纸板做的 套袖和厚厚的棉手套,躺在一张床上什么也不用做(除了吃 饭和上厕所),时间要尽可能的长,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 当时大学生打工一小时大约只能挣50美分,这让很多大学生 都跃跃欲试,认为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 论文、课程计划。 但结果却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没过几天,志愿者们就纷 纷退出。他们说,他们感到非常难受,根本不能进行清晰的 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注意力都无法集中,思维活动 似乎总是“跳来跳去”。更为可怕的是,50%的人出现了幻 觉,包括视幻觉、幻觉和触幻觉。视幻觉如出现光的闪烁; 听幻觉似乎听到狗叫声、打字声、滴水声等;触幻觉则感到 有冰冷的钢板压在前额和面颊,或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 垫抽走。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
、注意
心理过程 心理 活动 人格/个性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人格/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人格/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
世界观等
心理活动的基本结构
心理过程: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 内发生、发展的过程。 个性: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感觉剥夺实验
心理学家通过切断志愿者 各种感官对外界信息的获取途 径,让志愿者处于高度隔绝的 状态。 结论:实验证明丰富的、 多变的环境刺激是人生存的必 要条件。人的身心要想保持在 正常的状态,就需要不断地从 外界获得刺激。在被剥夺感觉 后,人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 ,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 度的损伤。
三、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用信息加工 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 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种类
1、按内容分类: 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
2、按储存的时间分类: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按信息的对象分类: 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4、按意识的参与程度分类: 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1、与光的强度对应的视觉现象是明度。明度指由光线强弱决定的视 觉经验,是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如果我们看到 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于光源的强度。如果我们看到 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 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2、与光的波长对应的视觉现象是色调。色调指物体的不同色彩。 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眼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 3、饱和度反映的是光的成分的纯度。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
对比现象: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同时对比: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 对比。 2、先后对比: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 对比。
联觉现象: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
象。
补偿现象:当某种感觉出现缺陷或缺失时,通
过被动训练可以提高其他感觉器官 的感受性以补偿其不足。
嗅觉
嗅觉是一种感觉,是鼻腔上部的嗅细胞产生的。它由两感 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 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外激素通讯实现的前提。 嗅觉是一种 远感,即使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比之下 ,味觉是一种近感。
肤觉
皮肤觉简称肤觉,当人与外界接触时,覆盖身体表面的 皮肤向大脑传递着压力、温度和痛疼放面的信息,统称 皮肤觉。根据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机制
感觉的产生:单一分析器工作的结果 中枢区域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
感受器
传导神经 (三个部分协同活动的结果)
中枢区域
(二)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物来源和产生感觉的分析器的不 同,即引起感觉的来源不同,把感觉分为两大 类: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客观事物属性的
感觉。感受器位于感觉器官的表面。
听觉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人耳所能接受的 振动频率为16Hz~20000Hz。 听觉的基本特性:音调、音响和音色。
1、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音调是 一种心理量,它和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 对应。 2、音响:是由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决定的一种听觉特 性。强度大,听起来响度高;强度小,听起来响度低。 3、音色:是由声音特色决定的,声波不同,音色不同 。音色按照声波是否有周期性分为乐音和噪音。
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深度、 方位 时间知觉:持续性、顺序性 运动知觉:静止、运动、运动 速度
根据感受器: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
三、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 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特性 。在知觉活动中,人必须 把一部分刺激物选择为知 觉的对象,另外的刺激物 就成为知觉的背景,从而 使知觉对象与背景分离开 来。在知觉中,知觉的对 象清晰,而背景比较模糊 ,但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个性心理
特点
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独立性和整体 性;生物性和社会性
形成标志
自我意识的确立 社会化基本完成
组成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 自我意识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个性心理是通过 心理过程形成并表现 出来的,又反过来制 约和调节心理过程的 进行。两者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是不可 分割的整体。
数数多少个黑点?
2、知觉的整体性
在客观事物不完备 时个体仍能保持知觉 映像完整的特性。 格式塔学派认为 人有先天完形的趋向, 会把不完整的看成完 整的,把无组织的看 作有组织的。
知觉的整体性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闭合原则 好图形原则
3、知觉的理解性
1、触觉:由物理刺激的作用使皮肤组织变形而产生的一种 压力感觉。触觉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没有触 觉的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他们不能坐,不能 站,不能吞咽。 2、温度觉:是指皮肤对物体表面的冷热感觉。 3、痛觉:当刺激物对机体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时,就会引起 痛觉。如没有痛觉的人,自己受到严重伤害, 也是觉察不到的。痛觉的情绪主观感受和认知 有很大关系。 4、此外,还有振动觉等。
听觉
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 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声音掩蔽有3种:
纯音掩蔽,用一个纯音为掩蔽音,观察它对不同 频率的其他声音的影响 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味觉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 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 生的一种感觉。从味觉的生理角 度分类,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 、甜、苦、咸,他们是食物直接 刺激味蕾产生的。味觉的适宜刺 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日本:酸、甜、苦、辣、咸 欧美:酸、甜、苦、辣、咸、金 属味、钙味(未确定) 印度:酸、甜、苦、辣、咸、涩 味、淡味、不正常味 中国:酸、甜、苦、辣、咸、鲜 、涩。
二、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 性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知觉的结果不仅是客观事 物个别属性的相加,还依赖个体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并 受个体心理特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