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体系.do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体系.do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从理论上说,这也是一个最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从实践层面将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内容加以贯通,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若干重要理论观点。
中华民族是个富于理论思维的民族,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86年征途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作为实践成果,探索到两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作为理论成果,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有科学发展观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做了新的表述,从理论与实践相对应的视点,将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总结的理论,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出“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是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最新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的必要性凡是稍微了解我们党改革开放理论创新情况的同志都很清楚,这些年来,理论的发展,如同实践的发展一样,其速度之快、成果之多、影响之大,在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别的不说,仅十六大以来,就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从理论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崭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极重要组成部分。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新认识,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新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面对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侧重于探索和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
从理论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整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得到了重大发展,十六大以后又得到了新的丰富。
回顾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轨迹反映在党的一系列重要会议、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中。
(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以往三十年的经验教训,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年间已经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概括为十个“主要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理论的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2、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3、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体系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4、对社会生产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5、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1、理论基础和基石,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基本理论路线,一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二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3、战略布局和基本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即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战略布局,又为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发展模式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4、实践的主体和根本保障,人民群众、人民军队和党的领导这三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具有实践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反应了社会进步的新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活的实践特色,与此同时它又顺应世界大局,反应时代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结构严整而又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实践的核心。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是世界上一种新的文明发展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一条确定的共同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基础,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集聚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实践资源和当代中国实践创新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内涵,包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建设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建设的发展思想。
首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和人民的活力,循序渐进实现“三个代表”目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明的根本思想。
它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统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全民所有制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方面的探索。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建设思想,是指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前提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进社会主义法治,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营造社会主义公正文明的理论支撑。
它要求我们要坚持民主政治、法律政治、社会主义文化共同努力,完善多元文化的体系、制度的体系、社会秩序的体系等。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建设的发展思想,强调要求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三个代表”目标,坚持富国、强军、兴民的发展方向,建设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科技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结合,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和进步。
它要求我们要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有机统一起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办法是统筹兼顾。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三大法宝: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5.三个有利于: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过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7.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通过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使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二)1.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当代中国如何真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如何认真贯彻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 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 求。坚持以人为本,就 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 所用、情为民所系、利 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 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 准。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 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 由人民共享。坚持发展 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 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 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 境界;它把对社会主义的 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它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 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 学判断;它是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 论体系。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提高执政能力是重要内容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 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 内容。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 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 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 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 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 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 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轨道。
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 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 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 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 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 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 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 道路。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论新论断》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是中特的重要思想渊源。
这两大理论成果都:1、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2、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3、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4、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过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三个有利于”标准,“发展才是硬道理”论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述。
1992年十四大概括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
1997年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制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十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它们都: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2、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3、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立论基础5、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一、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清醒地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依据,从这个最大的实际来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一切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前提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实践形态--实践相
第三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 结合的桥梁作用党的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 及基本战略和基本政策, 这是以邓小平理论的基 本原理为依据而制定的。
基本原理--奠基的 作用
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 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 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 论。
•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进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 战略思想,形成于不同时期,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 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 上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我国仍处 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 发,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丰富和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和 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 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时代背景 理论基础 历史依据 现实依据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
•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 – (十二大) –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走自 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 (十三大~十四大) –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且从哲学、政 治经济学等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十二个理论点,确认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邓小平的理论创造,构建了邓小平 理论的基本轮廓。 – (十五大以后) –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 鲜明简洁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将其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观、发展观、改革观、创新观和群众观,吸收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管理等学科的优秀成果,贯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科技、外交等各个领域,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践性、系统性、稳定性和开放性特点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理论升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整合和统称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将上述几个重大的具有指导思想地位的理论成果统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表示,揭示了这几个理论成果的内在关联,阐明了这几个理论成果在更大的理论体系中的归属。
统一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一般意义上,凡是能够称之为“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具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建立在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二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的共同的理论主题;三是坚持着一些共同的重要的基本观点。
之所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点,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这几个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其次,这几个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
再次,这几个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之所以这样说,在于这个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动的,是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的。
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个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也可以用“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来表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 •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 •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 •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 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 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 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 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 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曙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 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挹人民的根本利益作 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 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 化利益。Fra bibliotek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 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 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 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 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 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 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完整word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一、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清醒地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依据,从这个最大的实际来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一切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前提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答题.doc
邓小平理论一一就是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一一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种新境界是侧重于思想路线上的新。
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丰富和发展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
这种新水平是侧重于理论内容上的新。
邓小平以非凡的政治胆略和巨大的理论勇气,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3邓小平理论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新判断这种新判断是侧重于理论背景上的新。
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敏锐地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
新体系是侧重于理论框架上的新。
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成熟的反映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辨证关系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本质和目的归宿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就是实事求是二者是同一思想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实现二者的辩证统_的基础是社会实践邓小平为我们树立了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相统一的光辉榜样3、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与时俱进反映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要求,揭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的理论品格和科学精神,突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更加完整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执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 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执政是手段、为民是目的。执政为民体现在 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中,体现在每个党员、每个 干部的具体行动中。它要求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把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是指人的精神生活。市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 作为社会意识的文化具有先进和落后、腐朽反动之分----当代中国发 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党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列、毛、邓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
包括: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包括: 发展道路: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阶段:初级阶段 至少上百年,从国情出发 根本任务: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根本任务-- 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战略步骤: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共同富裕- 领导和依靠力量:共产党核心、依靠---广大人民 群众、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问题: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从理论上说,这也是一个最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从实践层面将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内容加以贯通,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若干重要理论观点。
中华民族是个富于理论思维的民族,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86年征途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作为实践成果,探索到两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作为理论成果,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有科学发展观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做了新的表述,从理论与实践相对应的视点,将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总结的理论,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出“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是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最新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的必要性凡是稍微了解我们党改革开放理论创新情况的同志都很清楚,这些年来,理论的发展,如同实践的发展一样,其速度之快、成果之多、影响之大,在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别的不说,仅十六大以来,就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
这就有一个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理论和十六大以来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的问题。
用什么样的宏大思想理论概念加以整合呢?最佳选择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称谓。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最新概括是许多同志企盼已久的,深得党心民心。
为什么说是最佳选择呢?这个最新概括至少有三大优点:第一,它突出了理论体系的本源性。
自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以后,这些年来,我们党不仅将探索的道路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最初对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的概括,用的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谓。
十五大指出,由于“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十六大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说得清楚,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讲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也指出,它们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称谓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理论加以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突出了理论体系的本源性。
第二,它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源性。
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所以,这个最新概括能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源性。
还应当指出,过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没有明确的界定,十七大报告首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还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从理论上说,这也是一个最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从实践层面将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内容加以贯通,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若干重要理论观点。
第三,它突出了理论发展的开放性。
小平同志说过: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作为其经验总结的理论也会相应地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成果会越来越多。
如果不加整合,对一个又一个的创新理论如何表述会成为很大的困难。
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称谓,就可以将以后不断发展的创新理论都包括进去。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这就说明了这个科学称谓的开放性。
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科学概括。
这个概括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既是最佳选择,也是明智抉择。
十七大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高举“一面旗帜”、坚持“一条道路”、提出“一个理论体系”,空前地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与创新理论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也引出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回答。
比如,对这个理论体系的界定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对过去讲的“始于毛,成于邓”怎么解释?等等。
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
在我看来,需要厘清三个问题:一是关于近现代中国与当代中国的时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个理论概念,也是个历史概念,即有一个界定当代中国历史时限问题。
对近代中国、现代中国与当代中国三段历史如何断代划分,见仁见智。
因为对它的认识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比如对“近代中国”,其上限起自1840年“鸦片战争”,已成定论。
它的下限划在何时?过去将其定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
近些年来,史学界认为应划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那么对“现代中国”如何定时?如果“近代中国”的下限定在建国之前,那么其上限无疑从新中国成立算起。
它的下限呢?这里首先有个是否划分现代中国与当代中国的问题。
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
“当代中国”是目前使用率比较高的概念,十七大报告也多处使用这个概念。
我是赞成区分两者的。
因为对“当代”与“现代”的时间观念,许多人的感受很不一样。
既然如此,对两者就要划分时限,加以区别。
我以为,“现代中国”与“当代中国”的时限划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重要文献,都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划分建国后历史的一个界限。
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3月就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十七大报告也指出: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因此,对这个断代的时限是清楚的。
如果承认这样断代,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现代中国”的下限,也是“当代中国”的历史起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有特定内涵的历史概念。
十三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既然是“开始”、“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
这即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也是这样认定它的时态的。
报告开宗明义讲“旗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9年历史成就时,也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讲的。
报告还指出: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这说明十七大对“当代中国”的时限已有认定。
既然有这样的明确区分,讲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就只能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是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创新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个宏大的理论体系。
就理论传脉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包括其中,并且构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脉。
86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大理论成果,可按照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而区分为基础理论与创新理论。
作为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作为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
为什么这样区分呢?因为两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既相通又相异。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尽管提出过许多好的和比较好的思想观点,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这在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已有论列。
但是,由于在总体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毛泽东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不系统、不完整。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在党的八大前后有良好开端,但最终没有真正找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然指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那么作为基础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就不包括在内。
当然,不包括不等于不重要,它仍然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自十四大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来,尽管没有对基础理论与创新理论作明文区分,但这个区分事实上是存在的。
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十五大报告还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十七大报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说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这些都是以区分了基础理论和创新理论为前提,存在一个说明两者的关系而讲的。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界定,正是这个逻辑使然。
三是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
这是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理论,而不是本源理论。
所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对此,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