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洲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新洲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
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体现一个地区亲属之间的社会关系,女性亲属称谓词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与男性亲属称谓词相异的特点,同时有着普通话所缺乏的语言现象和相关的文化内涵。对武汉市新洲区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整理并进行研究,从结构、语用特征这两点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展示其颇具特色的语言和文化,了解新洲方言中女性亲属称谓词的特殊之处。
标签:新洲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词
一、引言
新洲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是武汉市的远城区,与黄冈市、鄂州市、麻城市相接,人口众多,方言划分复杂。
赵元任等在《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把新洲方言划入“楚语”区,将“楚语”区与江淮官话区、西南官话区、北方官话区、赣语区四区并立。关于新洲这一地区的方言归属,学术界仍有不同的看法。《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新洲方言划入了“江淮官话—黄孝片”,很多学者认为其中遗存了一些古代楚国的土语。
根据已有研究材料,将新洲方言(本文指新洲城关地区)划分为6个调类。其中平、去各分阴阳,上声独立,保留中古入声调类,这6个调类和调值分别是:阴平11,阳平24,上声44,阴去33,阳去35,入声212。①
二、称谓词对比情况分析
由于亲属称谓词在方言中面广且繁多,在此对方言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归纳,依据辈分进行了纵向排列,根据性别差异进行整理收录,如下表:
称谓男性称呼女性称呼
高祖父母老太儿[t? ?r24]②老太儿[t? ?r24]
曾祖父母太父太
外曾祖父母老嘎[kA11]爹老嘎[kA11]婆
外祖父母嘎[kA11]爹嘎[kA11]婆
祖父母爹婆婆
伯祖父母大爹、二爹、三爹……细爹爹大婆婆、二婆婆……细婆婆
叔祖父母大爹、二爹、三爹……细爹爹大婆婆、二婆婆……细婆婆
姑祖父母姑爹姑婆
舅祖父母舅爹舅婆
姨足父母姨爹姨婆
父母爷、父、老头子嗯[?n24]妹[me?44]
伯父母伯伯大大
叔父母大爷、二爷、三爷……细爷爷爷[i?24](后字音变)③
姑父母干爷大爷、二爷、三爷……细爷
舅父母乘[ts? ??24]门杠子,舅佬舅姆娘
堂兄嫂哥姐姐[t?i?24] (后字音变)
堂舅父母大舅、二舅、三舅……细舅大舅、二舅、三舅……细舅
堂伯父母伯伯大大
堂叔父母大爷、二爷、三爷……细爷爷爷[i?24](后字音变)
堂姑父母干爷大爷、二爷、三爷……细爷
兄妹大哥二哥三哥……细哥大伢、二伢、三伢……细伢
子女细伢女伢
侄子女侄相公侄姑娘
孙子女孙儿孙姑娘
曾孙女曾[ts? ??24]孙曾[ts? ??24]孙女
岳父母亲爷亲娘
上表收录的是新洲方言亲属称谓词,仅对与普通话相异的读音进行了标注。横向分析可看出男性和女性称谓词的区别,虽然处于同一辈分但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下文将着重从构词特点和语用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
三、新洲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词的构词特点
(一)前缀式
为表示长幼。一般添加数量词,如:“一”“二”“三”“老”“细”“大”等作为前缀。例如:
(1)“大婆、二婆、三婆,新年快乐!”
(2)“细爹爹,近来身体还好?”
(3)“你大爹爹去哪了?”④
(二)后缀式
后缀词语多用于亲密的对话人之间或者表示爱称,如:“伢”“娃”“男将”“女将”;“儿伢”“女伢”,多见于长辈对晚辈,
(4)“这男将长的真帅!”
(5)“这儿伢真乖。”
(6)“你儿伢学习好努力啊!”。
(三)混合式
在普通称谓前后加相关成分,如“小姑子”“细女伢”。
(7)“你家细女伢多大了,在哪上班啊?”
(8)“孩子,快去找你小姑子玩去。”
(四)合称、简称、统称
新洲话在称呼女性的时候可以合称:只要辈分相同,虽然为女性,但都可以称“爷、爹、太、伯”,在背称和面称时候均采用。相对于普通话中的“伯伯”“伯母”,新洲方言则可以直接喊双方为“伯伯”。
(9)“快去你伯伯家看看两个伯伯在干嘛?”“伯伯俩在看电视。”
以辈分简称:对长辈,称父母统称“大人”;对晚辈,称子女时统称“小人”。
(10)“你家大人在不在家?”
(11)“你家大人最近可都好?”
(12)“他家小人都去外地打工了,就留着大人在家守着。”
以家庭统称:母亲和子女,统称为“娘伙里”;姐姐妹妹,统称为“姊妹伙里”;婆家的人称“婆屋里”;娘家的人称“娘屋里”。
(13)“娘伙里准备上哪去啊?真年轻,走在一起就像姊妹伙里!”(当遇到母亲和女儿上街说)
(14)“好久没看到你娘屋里的人了,要不回去看看,别让人家说婆屋里人待你不好。”(婆婆对儿媳)
四、新洲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词的语用特点
(一)女性称呼带戏谑色彩
1.新大姐:女性在结婚之时常表现出羞涩的情形,所以用来形容新婚妻子。但称呼男性的时候则表示男性的不大方,不洒脱,羞羞答答的样子。
(15)“你看你,三十多岁了跟个新大姐样。”2.婆婆:本指中年或老年女性,后来用这个词语暗指男性说话啰嗦,像中年妇女。
(16)“成天啰嗦,别像个婆婆。”
女性称谓词的这种戏谑用法主要是由其社会地位决定的,而中国传统的男女性别歧视问题也对称谓词的发展造成了影响。本来属于中性的亲属称谓词,在社会发展中染上了些许戏谑色彩,这种带贬抑色彩的用法只出现在女性称呼中,男性称呼几乎没有。这种用法的产生,跟女性与男性的社会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关于女性用男性称呼代称
自父系氏族开始起,女性扮演的几乎都是在家中相夫教子的角色,身份地位不如男性,所以很少有对女性的专属身份称谓语。
在新洲方言中,关于女性称呼采用男性称呼代替的现象,如对姑母、姨母的称呼,与相应的姑父、姨夫的称谓相同,统称为“爷”或“舅”。
此外,由于中国人在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的方面有着浓厚的重男轻女思想,所以对生男孩有着强烈期望,对于那些连续几胎都是女性的家庭,称呼时自觉地添加了一丝愿望和忌讳成分,比如在对孩子全部为女性的家庭,按长幼将女性喊为“哥”,多个孩子则称“大哥”“二哥”等;如果家中已经有男性后代就按辈分喊为“大姐”“二姐”等。这种女性称呼用男称代替的用法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宗族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