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的模糊性(一)

合集下载

浅析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与确定性

浅析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与确定性

浅析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与确定性一、前言在法律语言当中,确定性是其具有的铁定原则。

然而,因为受到语言自身一些原因的影响,比如立法者的主观认识具有局限性、立法语言存在着特殊性、法律规范的相关特点以及语言自身的原因等,导致法律语言具有模糊性。

虽然模糊性已经融入于司法和立法的整个过程,然而司法结果一定是确定性的结果。

所以本文除了要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进行探讨外,还要重点探讨怎样实现法律的确定性。

二、法律语言具有模糊性的原因法律语言具有模糊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法律语言具有不确定性。

多义性是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一般会产生不同的含义。

虽然立法者尽力使用精确的词语,然而还是难以避免经常出现大量的多义词。

比如严重、轻微等词语是经常出现在法律文本中的概念,但是一直都难以明确的界定它们的含义。

其次,语言具有有限性。

语言作为思想交流的媒介就好像货币是商品的媒介一样。

与思想的丰富性相比较来说,语言所具有的丰富性是远远不够的,即使人们用上所有语言也难以将思想的丰富性以及复杂性完全表达出来。

所以说,世界具有无限性,然而思想却是有限的。

所谓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语言表达的一种美好愿望,语言表达的真实写照其实是“言不尽意,言不由衷”。

再次,语言具有障碍性。

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从根本上而言,其实是思想的交流,并不是语言的交流,所以,有些时候,即使脱离语言也可以进行交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在交流的时候语言会显得十分多余。

比如“心有灵犀一点通”或者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等都表明语言具有障碍性。

语言对于人们来说,并不是表达思想的唯一途径,还可以利用特定的动作、眼神以及手势等,虽然通常情况下会将这些称为肢体语言,但严格的说来,它们是一些行为,并不是语言。

最后,法律语言具有其专业性。

贝卡利亚是意大利著名刑法家,他虽然主张的是由立法者解释法律,反对法官解释法律,然而他也必须的承认法律存在着含混性。

法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依然还是存在着法律语言的职业垄断现象,对于广大处在法律职业共同体意外的群众而言,法律具有更加严重的含混性。

_刑法规范之模糊性_探源_杨书文

_刑法规范之模糊性_探源_杨书文

地广人多、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均的国情, 决定了我国刑法规范中 广于西方国家。
三 、刑法规范的模糊性是立法者基于刑事政策的考虑而有意作出的积极选择 客观地讲, 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不完全是立法者被动选择的结果 , 在有些情况下 , 基于特 定历史阶段的刑事政策, 立法者也主动地、积极地选择并利用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以实现其立 法目标。这主要是因为 , 无论是 明确性 , 还是 模糊性 , 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与功 用。比如就价值取向而言 , 如果说刑法规范的明确性旨在限制刑罚权的运用与法官的自由裁 量权、着重体现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 那么 , 刑法规范的模糊性则有利于推动刑罚权的运 用, 重在体现刑法的社会保护功能。人权保障固然重要, 社会保护同样不可轻视; 特别是在 社会治安形势比较严峻, 各类犯罪特别是有组织犯罪、跨国犯罪日趋严重的形势下 , 适度设 立一些空白罪状或者柔软的、概括性的规定 , 即所谓 规范性的构成要件 、 开放的构成要 件 , 对于强化刑法的适时性、灵活性与超前性是很有必要的。甚至有些学者主张经济刑法 的立法者应有意识地定出一些界限不明确的行为构成要件 , 而使潜伏着的犯罪行为人不能明 确地知道刑罚的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 可使具有犯罪意图的行为止于合法的领域里。 [ 11] 12
弃刑法规范的模糊性的现象, 刑法规范的模糊性的存在有其根源与理由, 因而模糊性与明确 性同为刑法规范的两个基本属性, 两者相辅相成 。 [ 关键词] 刑法规范; 模糊性; 明确性 ; 存在根源; 基本属性
[ 中图分类号 ] D914 0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 章编号] 1009- 6965 ( 2002) 04- 0010- 05
10
杨书文 :
刑法规范之模糊性
探源
言之 , 任何词汇的含义都可粗略分为两部分 , 一是主要的、稳定的核心含义, 二是相对模糊 的边缘含义。例如 楚。[ 3] 比如 , 均为 车 的典型的、清晰的中心含义是自行推动的、能够载人并在路上开动 任何规则无论怎样加以精确描述 , 总会遇到关于某些情况 以暴力、强制、威胁或趁人无备 , 对他人施以 任何 、 无论 放火、决 刑法 第 114 条规定 : 的交通工具, 但是玩具车、自行车甚至用来作广告道具的汽车是否属于车的概念则不是很清 基于此 , 哈特认为 : 法国刑法典 是否属于其规定范围的问题 。[ 4] 将强奸罪规定为: 任何性进入行为 , 无论其为何种性质, 均为强奸罪 , 很明显 , 其中的 皆为概括性极强、含义不具体的词语。我国

法的模糊性

法的模糊性

法的模糊性在大家眼里,通常都会认为法是明确的,肯定的,法的严肃性和普遍适用性决定了法的确定性。

但是,法也具有模糊性的特征,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法的模糊性是法的一种本质特征。

法调整的是社会关系的整体,这意味着它是对社会关系中的共性的调整,而不考虑个性的、特殊的、情况。

法为了普遍正义的实现而不得不牺牲个别正义。

而法的适用又具体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个案之中,这必然会导致法律在适用的时候出现不确定性。

我认为,法律应该是明确的。

这里的法律指的是法律语言,可以理解为法条。

法条的规定是明确的,具体的,什么是犯罪,犯什么罪,该判几年,这些都是法律做出了明确规定的。

而且,法律必须是明确的,否则,法律就无法实现其公平正义。

同时,我认为客观发生的法律事实也应该是明确的。

事实的发生必然有前因后果,一个事实既然已经发生,这必然意味着它已经存在,而且任何人也不能再改变它,除非时间会倒转。

法律是明确的,法律事实也是明确的,那么适用法律来处理客观事实就一定是明确的吗?我认为法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法的适用上。

首先,当用法律来处理客观事实时,我们所依据的法条会出现模糊的概念。

例如,我国刑法规定,拐卖妇女、儿童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法律规定的妇女、儿童的概念是明确、清楚的,但事实是,如果拐卖的是双性人或者变性人,我们又应该如何来界定呢?这时法律即使模糊的。

法调整的是整体的社会关系,而客观发生的事实是纷繁复杂的,法律不可能对所有的客观事实做出规定,因为立法者也是普通人,他们不可能遇见到所有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因此,用共性的法律来处理个性的案例,必然会出现法律适用的模糊性。

换句话说,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决定了它的模糊性。

再次,当用法律来处理客观事实时,我们所依据的客观事实也会出现不稳定性。

也许有人会问,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客观事实是可靠的、明确的、客观存在的,怎么会是模糊的呢?是的,客观事实本身是明确的,但客观事实被我们用来作为处理案件的依据时就会出现模糊性。

模糊概念

模糊概念

⏹在刑事法律中,存在大量的“模糊概念”。

所谓模糊概念,就是指其内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明确,但其外延却不明确的概念。

⏹例:《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任何”“从重处罚”“从轻处罚”“酌情”“罪行重大”“后果特别严重”等,这种有意模糊,为执法的审时度势、因案而异提供了条件。

一、对模糊概念的应用⏹在《刑法》中直接对模糊概念加以解释,明确其外延。

⏹在司法解释中对模糊概念加以解释,明确其外延。

⏹《刑法》及其司法解释都没有对模糊概念加以解释,而把如何明确模糊概念的任务交给了司法实践。

⏹《刑法》第78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重大立功表现:(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42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上述模糊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三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浅谈法律中的模糊概念

浅谈法律中的模糊概念

浅谈法律中的模糊概念作者:尤运生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3期【摘要】我们接受法律,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中的文字确实体现了我们的利益。

模糊概念存在具有其深层合理性与实际意义,对模糊概念处理的不当可能会破坏社会法制,导致法律公信力的下降。

【关键词】模糊概念;动态;相对;语境;解释一、模糊概念的定义概念就是反映事物及其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

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总和。

“所谓模糊概念,就是指其内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明确,但其外延却不明确的概念。

”如“人”、“胎儿”、“高空”等。

二、模糊概念的特征(一)模糊不是含糊。

法律中的文字是法律所包含的规则的物化载体,因此,它要为全社会的民众提供最为准确的法律规范信息。

语言需要准确而不需要含糊,因为含糊会影响我们所要表达的信息的接收。

含糊是指表达的不清晰、不认真。

而模糊并不是含糊,模糊概念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明确的,模糊概念的内涵即其本质属性是由一定范围内的相关事物的共同属性重合的部分所构成的,这些范围内的相关事物与共同属性重合的部分越多就越接近于模糊概念在人们思维中的相对应的具体概念,反之则越远离模糊概念在人们思维中的相对应的具体概念。

从极限的角度看,接近模糊概念的极限就是具体概念,远离的极限就不再属于模糊概念的外延。

如果将这一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集合问题,将具体概念取值为“1”,将其对立面取值为“0”,那么模糊概念的意义就存在于[0,1]的闭区间内。

(二)模糊概念的明确性与模糊性是相对的。

模糊与精确是对立的统一,有时用模糊概念描述事物会更清楚,更有效果。

法律文字中同样需要模糊,它是相对于精确而言的。

当然,在法律中使用模糊概念是有条件的,必须具有一定语境,这种情况下的模糊是准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三、模糊概念存在于法律中的原因(一)法律严谨性、稳定性的要求。

法律是最正式、最权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法律中的每句话都涉及我们的利益,“不要用错一个字,应当认清每一个字的分量,他有时候甚至与四亿五千万人民的利益有关!由于法律中的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用来评判涉及我们自身利益的是非的标准,因此法律中的文字必须严谨,法律中的模糊概念正是立法者措辞严谨的产物。

刑法规范模糊性和明确性的研究与探讨

刑法规范模糊性和明确性的研究与探讨

刑法规范模糊性和明确性的研究与探讨摘要: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与明确性之争,关系到刑法规范适用之价值取向,其渊源来自法哲学领域的法的实质性依据与形式性依据。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主张刑法规范必须明确,英美法系国家则历来允许模糊性刑法规范与明确性刑法规范并存。

刑法规范的模糊性有利于因情而变,实现社会正义,但易导致司法裁量权扩张以及司法擅断,需要严格的程序规则保障。

关键词:刑法规范;模糊性;明确性1刑法规范明确性与模糊性的存在基础1.1刑法制定主体的主观性刑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作为维护社会正义,防治与惩罚犯罪的最有效及最后的手段,历来得到相当的重视与普遍的关注,但刑法与其他法律一样是由人制定的,不可避免地带有人为的色彩,同时社会生活形形色色,犯罪现象复杂多样,立法者即使穷尽所有智慧也不可避免地存有疏漏,刑法的制定、完善是长期研究与实践运作的结果。

同时,文本意义上的刑法也是多方利益协调、斗争的产物,基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与知识结构,置身于不同的地域与特色,立法者们不可能对所有问题达成共识,争议在所难免,矛盾冲突的结果有可能使真理越辩越明,也有可能导致只注重实质内容,形式上却存在含混不清与逻辑上的不一致。

1.2法律解释的多样性“法律规则的用语越概括,就越不明确,在法律规范的实施过程中,给予法官的自由就越大。

”刑法的不明确性本身使司法解释具备了一定意义上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由于法律规范总是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抽象性概括总结,因此,从不同角度对法律规范作不同阐述在所难免。

由于立法的滞后以及“宜粗不宜细”的粗放型立法思路,导致刑法本身存在“先天不足”的含混性,同时,法律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而法律的修改尚需时机,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往往应运而生。

譬如,震惊全球的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针对“非典”肆虐,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司法解释,以及针对法定死刑罪名过多过滥、社区矫正等问题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修法动机可嘉,但是一些规定尚有商榷余地。

《2024年“轻罪扩增”视角下刑罚适用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轻罪扩增”视角下刑罚适用问题研究》范文

《“轻罪扩增”视角下刑罚适用问题研究》篇一轻罪扩增视角下刑罚适用问题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复杂化,轻罪扩增现象逐渐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

轻罪扩增不仅涉及到刑事立法的调整,更对刑罚的适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旨在从轻罪扩增的视角出发,探讨刑罚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轻罪扩增的背景与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犯罪形态和犯罪手段不断变化,一些传统的轻微犯罪行为逐渐被纳入刑法调整范围。

轻罪扩增的背景包括法律对轻微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司法实践中的法律解释扩张等因素。

目前,轻罪扩增现象在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轻微犯罪的刑事立法增多、司法实践中对轻微犯罪的定罪量刑趋于严厉等。

三、轻罪扩增对刑罚适用的影响(一)刑罚适用标准的模糊性轻罪扩增导致刑法条文增多,使得刑罚适用标准的模糊性增加。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某些轻微犯罪的定罪量刑往往存在争议,导致司法裁判的不一致。

(二)刑罚种类与程度的适用困境面对扩增的轻罪类型,传统刑罚种类和程度的适用性面临挑战。

在轻微犯罪的刑罚适用中,如何合理配置刑罚种类和程度,实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目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刑罚执行中的问题轻罪扩增也带来了刑罚执行中的问题。

一方面,轻微犯罪的罪犯往往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监禁,这既不利于罪犯的改造,也浪费了司法资源;另一方面,对于某些轻微犯罪的罪犯,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帮扶机制,容易再次犯罪。

四、刑罚适用问题的解决对策(一)明确刑罚适用标准为了解决刑罚适用标准的模糊性,需要对刑法条文进行细致解释和规定,明确各类轻微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同时,加强司法实践中的案例指导,提高司法裁判的一致性。

(二)完善刑罚种类和程度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轻微犯罪,应完善刑罚种类和程度。

一方面,可以增加非监禁刑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对于某些轻微犯罪可以采取教育、训诫等非刑罚处罚措施。

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罚金刑、社区服务等刑罚执行方式。

刑法规范及理论上的若干模糊域梳理(一)

刑法规范及理论上的若干模糊域梳理(一)

刑法规范及理论上的若干模糊域梳理(一)“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研讨了下述四方面问题:一是关于过失犯罪与罪刑法定问题;二是关于刑事责任的概念;三是对刑法谦抑性原则的正确理解与适用;四是关于刑法解释的效力问题。

关键词”刑事责任的概念刑法的谦抑性司法解释的效力本文所指模糊域,非指刑法预留的白地规定,即它不是指刑事立法者预留给司法上自由裁断的刑法规范中的模糊界域,而是指散见于刑法学术界或刑事实务部门理念中的、对现行刑法规范或建立在诸此规范基础之上的学理问题的辨识不清、待继续反思与推敲之处。

诚然,无论是对刑法规范的解读还是就刑法学理论的科学抽象与演绎,学界大多见仁见智,即各人基于不同的刑法价值观及对规范的不同解释方式,各人可能得出有别于他人甚而众人的规范解读结论或理论观点,这并不奇怪。

在此过程中,各抒己见或各持己见,也很正常。

但有一点需要明确,那就是事物总有其一定范围、一定阶段内的相对合理性。

那种认为“万事兼对也不对”、“万事兼错也不错”的绝对相对论观念,抑或认为只要讨论事物的相对合理性即有悖“百家争鸣”的观点,都是有欠论理事物的基本哲理的。

显然,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世上既无“绝对之绝对”-否则“绝对真理”一定会固化、难以与时俱进;世上也无“绝对之相对”(即永远相对、一切相对)-否则,设若任何事物完全相对即“也对也不对”的话,人们将永远无所适从。

因而,任何事物终归会在讨论与研究进程中,有其相对的绝对性,亦即有其相对的合理性、正确性或不合理、不正确性的一面。

基于上述考虑,在见仁见智的境况下-即便司法上已经针对某一规范有其清楚明白的司法解释;即便某一学理观点早为众家认可并公认为通说观点,学者各人仍可从其自己体认的“应然”角度去述论本人观点。

由是,笔者从期望寻求相对真理的理念出发,综合个人对立法意图及其法价值的领略浅见,企求反思某些笔者看来确属模糊不清的刑法理念并希图以此抛砖引玉,以求学术共勉。

一。

刑法司法解释的效力问题就一般意义看,司法解释确属有权解释:因为它一经最高司法机关颁布,即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分析

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分析

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分析摘要:1965年扎德教授发表“模糊集”一文后,模糊性研究开始出现在包括语言学在的各个学科中。

模糊性成为法律语言学的一个热点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对我国和西方的法律条文的观察和比较,并综合参考前人的研究,从法律意义上、语言学意义上归纳了法律语言模糊性在的主要成因。

同时通过一些案例观察了语言模糊性对法律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辩证分析后本人得出如下结论: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的存在是各国法律中的普遍现象,是由语言本身性质和法律上的需要导致的必然结果。

尽管这样的模糊性会对法律的执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对其进行彻底消除。

应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削弱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法律语言学模糊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一、法律语言模糊性的成因分析(一)语言学角度的成因分析从语言学角度看,法律语言之所以具有模糊性主要是由语言的离散性和语用模糊导致的。

由于现实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导致了我们的语词和世界的联系很难一一对应:离散的、有限的自然语言不能划分和表达连续的、无限的现实世界,这就是自然语言模糊性的来源。

而当我们把自然语言变为法律语言时,就将这样的模糊性带入了法律语言。

而语用模糊也是立法语言的模糊性主要成因之一。

因为同一个词语或是句子根据使用者和使用语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美国学者布莱恩?比克斯在《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中认为“言外之意”,即语句的用意,是对法律进行解释的立法目的。

例如,英王爱德华三世为解决劳动力不足而制定了“禁止给‘身强力壮’的乞丐施舍”的法律,但是倘若这个乞丐由于没有衣物快要冻死了,是否应该施舍呢?该法律的用意,也就是“言外之意”显然是希望帮助国家获得更多劳动力。

如果不去救援就会使得乞丐死亡而失去一个劳动力,但是救援又违背了条文的字面意义。

这就是因为在这个语境中,语用意义和字面意义产生了偏差。

与之相同的还有我国对“见义勇为”的法律定义。

虽然“见义勇为”成为了社会提倡、政府呼吁的行为,但是我国宪法和刑法中并未作出明确规定。

最新-刑法文本模糊语现象研讨 精品

最新-刑法文本模糊语现象研讨 精品

刑法文本模糊语现象研讨1引言对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最早可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中找到相关描述。

他的范畴理论乃其哲学体系和逻辑学理论的基础,构成了此后两千多年欧洲哲学和逻辑哲学统一性的基础及现代哲学和认识论发展的源泉。

后来,有学者对亚氏以来的古典范畴理论的演变作了分析,并借助现代语言学的表达方式将亚氏的范畴理论归纳为范畴是由充分必要特征来定义的,特征是二元对立的,各个范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范畴内部各成员地位相同。

受亚里士多德经典范畴理论的影响,人们思维模式趋于两极化,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条件联合定义的。

范畴特征被认为是二分的,物体要么有或没有某方面的特征,不存在中间状态。

由此可见,亚氏倾向于排斥模糊性。

在非模糊范畴理论推出的时代,麦加拉学派的提出了连锁推理悖论,直接向亚氏的二值逻辑提出了挑战,指出其局限性,使人们认识到了语言的模糊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导致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的诞生。

一般认为,1965年美国数学家扎德的专著《模糊集》中的模糊集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模糊语言学的开始。

扎德在他的自述中说模糊集合论这个分支的起源是从语言学方法的引入开始的,它转而又推动了模糊逻辑的发展。

因此可见,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催生了模糊集合论,模糊集合论的产生又进一步为一切涉及模糊性的科学领域铺设了一个描写模糊性的最一般的框架。

语言具有模糊性,作为语言的一个分支的法律语言,也存在一个认知和信息解码的问题,其模糊性同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英国哲学家修谟指出法与法律制度是一种纯粹的语言形式,法的世界肇始于语言,法律是通过语词订立和公布的,语言是表达法律的工具,法律不能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

2刑法文本语言中的模糊语现象及其分类模糊词语,又称作模糊语,是指内涵不够精确、外延无明确界限的词语,即所指的对象范围没有一个精确的界限。

在自然语言中,精确词语和模糊词语的界限是相对的。

但是,模糊不同于含糊不清,两者存在有本质区别。

法律价值的模糊性分析

法律价值的模糊性分析

法律价值的模糊性分析法的模糊性和明确性始终并存于人们对法的认识的全过程,在对法的本质属性和运行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如果单纯株守对法的明确性,而忽视对法之模糊性的探究,那么关于法本质属性的认识不仅不会因为对法的本真面相之生成机理的深幽洞察而横生意趣,而且法哲学还会因“跛足”而发展不平衡,甚至很可能沦为“伪科学”。

从认识发生学的视角看,法的模糊性存在着丰赡的样相,法的模糊性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是法的本质属性,而法的明确性只在相对意义上存在。

建基于此,本文在重新界定法的模糊性定义的基础之上,重点论证了法律价值的模糊性,并认为法律价值的模糊性是一切法的模糊性的根源。

一、法的模糊性之界定为使后继的研究者对法的模糊性有更准确的把握,我们有必要对原有定义“法的模糊性是法律所具备的归属不完全的特性”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法的模糊性是指法律元素具有的性态和类属不完全的特性。

元素,区分于一般法学理论中所指的“要素”。

在我国法学理论中,法律要素专指法的概念、规则和原则三部分。

在此,“元素”一词理解为基因以及基因构成体。

法律元素涵盖价值元素和事实元素两部分。

法律的价值元素主要包括正义、自由和秩序三种基本价值;事实元素指事实上的法,既包括自然法,又包括实在法。

实在法是以概念、规则和原则为基石范畴所构成的具体的法律条文、一部法以及部门法、法律体系和法系。

在法的事实元素层面,自然法的性质是模糊的,对自然法的认识更是隔雾看花,朦朦胧胧。

自然法与上帝法、神法的类属更是难于界分。

如《圣经》“不害你的邻人”的谕示,既是上帝法,又是神法,当然也被当作自然法。

中国的“自然法”概念应该是“礼”,礼的含义和性质极为模糊,既是具有法律性质的规范、政制规程,又类似于西方的习惯法,还涵摄一系列宗法社会的道德伦理原则和价值。

实在法的模糊性也是普遍存在的。

1.法的概念是模糊的。

如“消费者”的概念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白无误,但“买家打假”者是不是“消费者”?回答变得模糊不清。

论证法律概念的模糊性

论证法律概念的模糊性

论证法律概念的模糊性传统逻辑一向注重概念的明确性,对模糊概念几乎是本能地排斥。

因为概念的模糊会直接影响判断的准确性,从而影响推理、论证的有效性。

法律逻辑一直讲究的是概念要明确,判断要准确,对模糊概念自是避而远之。

而有人认为:“多数学科概念都是模糊概念”,他们主张法律概念必然是模糊的。

因为法律概念必须用语言来表达,而“生活中形成的语言通常是模糊的,法律语言也是来源于生活语言,它并不因为自己出自立法者之口而变得高贵和确定无疑,它必定不可避免地保留着生活语言的模糊性。

”我国的法律属于制定法。

在一般人心目中,我们的法律概念是非常严密,甚至精确的,认为没有明确的概念,司法活动就不能得到准确的实施,这也与我们传统逻辑强调概念的明确性是一致的。

如此,我们会要求法律文本中的概念在所有的法律部门中,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相同的含义(即含义单一),使得普遍有效的的法律规范适用于每一案件中,以此来确保特定的法律稳定性与法律推理的安全性。

不管普通人和法学家们如何看待法律概念应该明确还是模糊,在法律条文中充斥着大量模糊概念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第五条第5项规定:“发行,指为满足公众的合理要求....的作品复印....,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二百九十二条第2项规定:“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或...,社会影响恶劣的:”第二百九十二条第3项规定:“在公共场所者交通要道..混乱的;”第三百九十八条第2款规定:....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第二十四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七十八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论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论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d i 03 6 0is.6 l 9 9 .0 20 .0 o: .9 9 . n17一 8 1 1.1 2 1 s 2 0
论法律 语言的模 糊性
杨 文野 ’丁 ,
(. 1武汉科技 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 , 湖北 武汉

科研 产业处, 湖南 长沙 400) 12 5
4 0 6 ;. 南商务职业技术 学院 3 05 2湖
权力滥 用提供 可能。因此 , 模糊语言的使 用要遵循 法治理念 , 既要发挥其积极功能 , 又要规制其弊端。 中图分类号 : 9 .5 D 0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8 12 1 ) 1 0 50 17 . 9 (0 2 0 . 0 —3 9 0
0 引 言
第 1卷 第 1 1 期 21 年 3 02 月
南 通航 运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J R ALO A T NGV C TON L& T C N C LS IP N O L G OU N FN N O O A I A E H I A H P I GC L E E
V0 . . 111No 1 M a - 2 r2O1
作者简介 : 杨文野 (9 4 )男 , 18 一 , 辽宁海城人 ,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硕 士生 。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2 1 正 02
经 营范 围为 农产 品销 售 。在 此 ,农产 品” “ 便是 一个模 糊 的概念 , 因为 农产 品包括 种 植业 、 牧业 、 畜 渔业 产 品 。 在工 商 登记 簿 经营 范 围一栏 里 出现 的“ 农产 品” 作为 法律 语 言 即存 在模 糊 性 , 甲公司 扩大 实 际经营 范 围提 为
1 法律语 言模 糊性 产生 的根源

刑法规范及理论上的若干模糊域梳理(1)解读

刑法规范及理论上的若干模糊域梳理(1)解读

刑法规范及理论上的若干模糊域梳理(1)「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研讨了下述四方面问题:一是关于过失犯罪与罪刑法定问题;二是关于刑事责任的概念;三是对刑法谦抑性原则的正确理解与适用;四是关于刑法解释的效力问题。

? 「关键词」刑事责任的概念刑法的谦抑性司法解释的效力?? 本文所指模糊域,非指刑法预留的白地规定,即它不是指刑事立法者预留给司法上自由裁断的刑法规范中的模糊界域,而是指散见于刑法学术界或刑事实务部门理念中的、对现行刑法规范或建立在诸此规范基础之上的学理问题的辨识不清、待继续反思与推敲之处。

? 诚然,无论是对刑法规范的解读还是就刑法学理论的科学抽象与演绎,学界大多见仁见智,即各人基于不同的刑法价值观及对规范的不同解释方式,各人可能得出有别于他人甚而众人的规范解读结论或理论观点,这并不奇怪。

在此过程中,各抒己见或各持己见,也很正常。

但有一点需要明确,那就是事物总有其一定范围、一定阶段内的相对合理性。

那种认为“万事兼对也不对”、“万事兼错也不错”的绝对相对论观念,抑或认为只要讨论事物的相对合理性即有悖“百家争鸣”的观点,都是有欠论理事物的基本哲理的。

显然,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世上既无“绝对之绝对”-否则“绝对真理”一定会固化、难以与时俱进;世上也无“绝对之相对”(即永远相对、一切相对)-否则,设若任何事物完全相对即“也对也不对”的话,人们将永远无所适从。

因而,任何事物终归会在讨论与研究进程中,有其相对的绝对性,亦即有其相对的合理性、正确性或不合理、不正确性的一面。

? 基于上述考虑,在见仁见智的境况下-即便司法上已经针对某一规范有其清楚明白的司法解释;即便某一学理观点早为众家认可并公认为通说观点,学者各人仍可从其自己体认的“应然”角度去述论本人观点。

由是,笔者从期望寻求相对真理的理念出发,综合个人对立法意图及其法价值的领略浅见,企求反思某些笔者看来确属模糊不清的刑法理念并希图以此抛砖引玉,以求学术共勉。

浅谈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

浅谈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

浅谈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苗飞宁1 韩欣容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摘要:在法律文本中,模糊词语大量存在并广泛应用。

尤其在刑法中,为了更准确、委婉地传递信息,模糊词语普遍被使用。

文章阐述了模糊语言理论及刑法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进行分类,系统阐述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模糊词语在刑法中的运用,表明了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模糊词语;刑法;运用引言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经常追求准确性,但人们也承认客观事物存在模糊性。

1965年美国的L.A.札德发表的《模糊集》最早提出了“模糊集”的概念及模糊理论,对于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关于“模糊理论”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范围却非常广泛,对刑法等法律文本中的模糊词语也进行了研究。

刑法是统治阶层以自己本阶层的利益为出发点,根据本阶层的意志,合理制定的法律条文。

我国刑法要求用词准确、简洁、真实、庄重。

但是,我国刑法中运用了大量的模糊词语。

研究表明,刑法中恰当的运用模糊词语会增加刑法的准确性。

文章阐述了刑法中模糊词语运用的原因,并从词性的角度,将刑法中的模糊词语分为名词性模糊词语、形容词性模糊词语、副词性模糊词语、代词性模糊词语、动词性模糊词语等,通过具体的例子对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进行探究,进一步揭示了模糊词语在刑法中运用的价值。

①一、模糊语及刑法研究的相关理论(一)模糊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模糊”具有贬义性质,它经常被用在形容笔画书写的不清楚,言语概念表达的模棱两可等。

而我们这篇文章所谈的“模糊”是一个科学用语,指内涵不够精确、外延无明确界限的现象,即所指的对象范围没有一个精确的界限。

1965年美国的L.A.扎德在《模糊集》中最早提出了模糊理论,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来,对于模糊理论的研究与众多学科互相渗透,模糊语言学就是语言学和模糊理论的交叉的产物。

从此,模糊语言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开来。

刑法中的模糊性规范之合理化解读

刑法中的模糊性规范之合理化解读

刑法中的模糊性规范之合理化解读刑法中的模糊性规范之合理化解读目前我国刑法中一些模糊性的规范是有其存在合理性的。

我们的社会处于千变万化之中,而且由于案件的纷繁复杂也让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此在制定法律时,立法者不得不作出一种并不适用于所有案件而只适用于大多数案件的普遍规定。

当然,在现实中,对刑法在实践中的运用也确实存在一些合理的批评。

比如说我国刑法在立法中对一些概念或定义没有详细阐述。

但是,过多的法律定义会使法律过于僵化,所以,法律中的定义都是危险的,模糊性以及因模糊性而产生的不确定性是法律的基本特征。

刑法中模糊性规范的表现形式及其合理性马克思说,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

他不是在创造法律,也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用有意识的实在法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出来。

因此,刑法中的模糊性规范是有其存在的必然规律及合理性的。

虽然有文章将我国现行刑法中存在的模糊性规范,按其功能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堵截性模糊语言(指能够堵塞、栏截行为人漏逃法网功能的模糊性表述,如“或者其他”“等”此类用语);二是柔软性模糊语言(指刑法规范的表述中使用的一些具有弹性和伸缩性的语言,如“情节较轻”“情节恶劣”“情节特别恶劣”“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此类用语)。

但这种分类表述并不明确,有故作高深之嫌。

因此本文回归刑法基础理论,从定罪和量刑两方面对我国现行刑法中存在的模糊性规范予以分类并阐述其存在的合理性。

定罪——模糊的“但书”条款我国现行刑法第13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了犯罪的含义(哪些行为属于犯罪),同时,在条文的最后又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法的模糊性之探析

法的模糊性之探析

法的模糊性之探析法学界对模糊法学的研究对象——法的模糊性的认识由来已久,但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对法的模糊性的分析运用必须超越传统法学的精确化思路,引进模糊逻辑的方法,形成一套新的叙事系统。

这也正是模糊法学得以确立的方法论基础。

模糊法学以模糊逻辑为理论基础,以模糊集合、隶属度为基本范畴,以模糊算子为分析工具,客观面对法的模糊性,可以解释千百年来困扰人们的诸多法律疑难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功能。

法的模糊性,如果依照札德的模糊集合论来推导,是指法律所具有的归属不完全的属性,是指法律概念没有明确的边界,它和对立的概念之间不存在截然分隔的界限,而是存在一个相互交融的中间区。

从集合A(罪)到非A(非罪)的过渡不是突然的,而是逐渐的 .几乎所有的法律问题,如:法律还是道德、权利还是义务、合法还是非法、罪还是非罪、公权还是私权、抽象还是具体、宏观还是微观等等最后都会终极到界限的模糊性问题上。

法的模糊性问题不仅是法学领域的普遍问题,而且是法学领域的核心问题。

法的模糊性是法的一种不确定性,是法的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

而法的不确定性除了指法律概念的边界(外延)不确定外,还包括法的不稳定性、歧义性、含混性等等,二者之间是属种关系。

在一些探讨法的不确定性、法的局限性、法律漏洞的论著当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法的模糊性。

模糊性分为狭义模糊性、一般模糊性、广义模糊性、泛模糊性。

后两者目前还难以建立基本的数学方法。

(14)(注:参见陈世权:《模糊性的层次与模糊论》,载《模糊系统与数学》1999年第4期。

)前述法的模糊性定义,笔者仅将其限定在狭义模糊性的框架内,狭义模糊性是能够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量化的,有的学者又将其称之为单维模糊。

如果,模糊性这种分类法是可行的话,那么,我们平常所讲的法的不确定性中除单维模糊以外的其他不确定性很可能都可以分别划入一般模糊性、广义模糊性和泛模糊性的范围。

因此,为了防止遗漏,在对法的模糊性定性与定量的起步阶段,我们宜于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把握和定义法的模糊性现象,以后再逐步实现研究范围的准确化。

法律的模糊性案例(3篇)

法律的模糊性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直播行业在我国逐渐兴起,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网络直播行业也暴露出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其中法律模糊性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以“网络直播打赏”为例,探讨法律模糊性在案例分析中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网络直播行业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

在直播过程中,观众为了表达对主播的喜爱和支持,常常通过打赏的方式给予主播一定的经济回报。

然而,网络直播打赏是否属于法律意义上的赠与行为,以及主播与观众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这些问题在法律上存在模糊性。

三、案例分析1. 法律模糊性的表现(1)打赏行为的定性在法律上,打赏行为是否属于赠与行为,存在争议。

一方面,打赏行为具有无偿性、单方性等特点,符合赠与行为的特征。

另一方面,打赏行为涉及到主播的劳务付出,具有一定的劳动性质。

因此,对于打赏行为的定性,法律上存在模糊性。

(2)主播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在法律上,主播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也存在模糊性。

一方面,观众通过打赏支持主播,表现出一定的赞助关系。

另一方面,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为观众提供娱乐服务,表现出一定的服务关系。

此外,主播与观众之间还可能存在劳动关系,尤其是在主播以打赏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

2. 法律模糊性对案例分析的影响(1)打赏纠纷的解决由于法律模糊性,导致网络直播打赏纠纷在解决过程中存在困难。

一方面,法院在审理打赏纠纷时,难以明确打赏行为的法律性质,从而影响判决结果。

另一方面,主播与观众之间可能存在劳动关系,使得纠纷解决更加复杂。

(2)网络直播行业的规范法律模糊性使得网络直播行业在规范过程中面临困境。

一方面,相关部门在制定行业规范时,难以明确界定打赏行为的法律性质,导致规范难以落实。

另一方面,由于法律模糊性,主播与观众之间的劳动关系难以界定,使得行业监管存在困难。

四、建议与对策1. 明确打赏行为的法律性质针对打赏行为的定性问题,建议立法机关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明确打赏行为的法律性质,为法院审理打赏纠纷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法律事实模糊案件(3篇)

法律事实模糊案件(3篇)

第1篇一、法律事实模糊案件的成因1. 证据不足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如证人证言不可靠、物证不充分、书证缺失等,导致案件事实无法得到充分证实。

这种情况下,案件的法律性质和责任难以确定。

2. 事实不清有些案件的事实本身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当事人、多个环节,使得案件事实难以梳理。

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事实不清的问题。

3. 法律规定不明确我国法律体系庞大,有些法律条款较为模糊,缺乏具体操作标准。

这导致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难以准确把握法律精神,进而影响案件的事实认定。

4. 当事人主观因素当事人可能因利益冲突、心理压力等因素,故意隐瞒事实或者歪曲事实,使得案件事实难以认定。

5. 法官主观因素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可能因自身认知水平、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出现偏差。

二、法律事实模糊案件的处理原则1. 证据优先原则在处理法律事实模糊案件时,应优先考虑证据。

法官应全面收集、审查证据,确保案件事实得到充分证实。

2. 实质正义原则在证据不足或事实不清的情况下,法官应遵循实质正义原则,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3. 严格依法原则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严格依法行事,确保案件的法律性质和责任得到准确认定。

4. 有限补充原则在证据不足或事实不清的情况下,法官可以采取有限补充的方式,如调查取证、咨询专家等,以弥补事实认定上的不足。

5. 综合判断原则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综合全案证据、事实以及法律规定,进行全面、客观的判断。

三、法律事实模糊案件的应对策略1. 加强证据收集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积极引导当事人提供证据,同时主动调查取证,确保案件事实得到充分证实。

2. 严格审查证据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严格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确保证据的可靠性。

3. 完善法律制度针对法律规定不明确的问题,立法机关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条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4. 加强法官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法官的法律素养、审判技能和职业道德,使其在审理案件时能够准确把握法律精神,提高案件的事实认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刑法的模糊性(一)
内容摘要]
本文指出了我国刑法中的模糊性,分析了刑法模糊性存在的原因,阐明了刑法模糊性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刑法的模糊性是刑法规范的又一基本属性,只需进行合理限定,就能与明确性达到和谐统一,起到有效地保护人权、打击犯罪的作用。

关键词]:模糊性罪刑法定原则
作为关系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法律的刑法,其调整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适用刑法的不得已性(即刑法的二次调整性),从而也就对刑法本身的明确性提出了比其它部门法更高的要求。

因而,我国97刑法毅然废除了79刑法中的类推制度,确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这在评价修订后刑法的进步性时,是几乎任何一个评价者都不惜予以隆重渲染的一大亮点。

立法者对确立刑法明确性的坚决态度,让许多人认为,刑法修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立法者努力消除刑法规范的模糊性、增强刑法规范明确性的过程。

客观地讲,修订后的刑法被誉为“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便是对修订工作最积极的肯定。

然而,与人们的主观预期相比,差距显然还是很大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就法学界而言,一些学者对修订后刑法中诸多“欠明确性的条款”提出了尖锐的质疑或批评;二是就立法机关而言,修订后刑法正式实施不到8年,对它正式的修订就达五次之多。

究竟客观上是否存在模糊性的刑法规范?笔者谈如下粗浅认识:
一、模糊性及其表现
刑法的模糊性是相对于刑法的明确性而言的,刑法规定得不明确的地方也就是刑法的模糊之处。

刑法的明确性是指刑法规范对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处何种刑罚的规定,应当是明确的,它包括犯罪构成的明确性与处罚程度的明确性,排斥含混。

然而我国刑法的模糊之处可谓俯拾皆是。

首先,在定罪方面。

如第20条第3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这里的“行凶”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字眼,它甚至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生活用语;许多犯罪的主观方面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如397条的玩忽职守罪;还有第23条对犯罪未遂的规定,什么是“着手”?如果行为人翻墙盗窃,在翻墙时就被捉住,那么翻墙行为是否“着手”?它和行为人又进了门有什么区别?同样地,举枪、瞄准、扣动板机、射击,这一系列行为究竟哪个是“着手”杀人的行为?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未得逞”又作何理解?是犯罪目的没有实现还是没有构成犯罪?等等。

其次,在量刑方面。

刑法第四章第四节的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这里的“数罪”究竟包不包括同种数罪,理论界的看法也不统一;其次,分则中大多“情节犯”、“数额犯罪”、“数量刑犯罪”都体现了刑法的模糊性。

据不完全统计,仅“情节严重”在分则中就出现了130次,“数额较大”出现了39次。

对于什么是“情节严重”,刑法没有、也不可能作出具体规定,只能根据具体案情委诸法官去判断。

这里问题就产生了:对于同一案件由不同的法官去审理的话,就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因为人的主观判断不可能完全一致,有的法官认为已经达到“情节严重”而另外的法官则完全可能有相反的意见。

尽管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弥补立法上的不足,但是司法解释也并不能究尽所有的情况,更何况司法解释本身有时就是模糊的。

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4号)第六条规定的,审理盗窃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认定盗窃罪的情节:(一)盗窃公私财物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3、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恶劣还必须节的。

对于这里的“严重后果”和“其他恶劣情节”还不是需要进一步的解释与判断?另外,“数额犯”应该说是比较明确了,达到一定数额就应定罪处罚,没有达到一定数额就不能定罪处罚。

然而事实并非都是如此,例如,第382条,第383条规定的贪污罪其
犯罪数额起点是5000元,但第383条第4项却又规定,“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还必须节较重的,处……”由此可见,就算“数额犯”也并非都那么明确,有时还要借助“情节”来说明其社会危害性是否达到了应作为犯罪处罚的程度。

还236条第3款第1项规定的强奸罪的情节加重规定。

等等。

再次,在法律适用方面。

例如,刑法第1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这里的“当时”如何理解?是指行为时还是指审判时?“本法”如何理解?它和第一条的“本法”是否同一含义?等等。

二、刑法模糊性存在的合理性
刑法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具有不可避免性,可以说,从产生刑法时起其模糊性就相伴其中了。

即使有一万个理由表明刑法规范应该具有明确性,这种明确性都只能是相对的;相反,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不明确性才是绝对的。

刑法模糊性存在的合理性表现在:
首先,形成法律概念的语言文字具有有限性、多义性、边沿部分的不明确性,决定了法律规范的模糊性。

法律概念是人类语言的产物,而我们语言的丰富程度和精确程度还不足以反映自然现象的无限性。

例如理论界长期争议的对于“危害结果”究竟是指对犯罪对象的侵害所造成的后果呢,还是对犯罪客体所造成的侵害?同时,这里的“侵害”是指现实的分割呢,还是包括现实的威胁?再如,最无可争议的自然数字“1”放在刑法学中就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

举上简单的例子,什么叫“一个行为”?如果行为人明知某甲的公文包内既有现金,又有一支公务用枪,他既需钱又需枪,就趁机窃取了那个公文包,那么他究竟实施的是几个行为?同样地,行为人在一次走私中其行为对象既有假币又有文物,同时还有淫秽物品,其行为是定一罪还是数罪?对此,有学者指出其实施的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束”行为,因此,可以分解成数个行为。

那么,行为的个数能不能以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的个数为转移呢?对于有学者提出的“一束”行为的概念,笔者认为这仍然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

说到底,这些模糊的概念与语言文字的多义性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其次,刑法的模糊性也是刑法的稳定性要求与客观情况的千变万化之间的矛盾所致。

法律要具有稳定性,否则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严重影响法律的权威性。

从明确性和模糊性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上看,人权保障和社会保障同样重要。

如何既保持刑法规范的权威和稳定性,又尽量避免出现刑法真空?刑法规范的模糊性恰好为立法者提供了一个解决的途径。

因此,我国刑法规定了一部分相当概括的罪状。

如第146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的罪状是由列举(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兜底条款(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为标准的产品)构成,对列举部分很清楚,而兜底条款则很具概括性,也是刑法概括性的表现,且这些罪名、罪状大多都包含在行政规范当中,使刑法不会因相关行政、经济法规的变动而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