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大全
双 关
①谐音双关,含 谐音双关, 富有情趣。 蓄,富有情趣。 (如“东边日出 西边雨, 西边雨,道是无 晴(情)却有晴 (情)”) ②语意双关
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 含蓄美。 含蓄美。
比 拟
拟人使事物人格化、 拟人使事物人格化、具体 化了。 化了。/ 加强语言的形象 生动性和感染力。 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拟物则常常表现出作者对 被描写对象的憎恨和蔑视。 被描写对象的憎恨和蔑视。 把人当作物来写, 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 拟 把人当作物来写, 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 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 物 使人具有物的动 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 象征。 作或情态等的修 象征。 辞方法。 辞方法。 张 根据表达需要, 突出特征或作者的想象, 根据表达需要, 突出特征或作者的想象, 对客观事物作扩 加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 加强表达效果, 大或缩小的描述。 的感情,增强感染力; 大或缩小的描述。 的感情,增强感染力;或 造成奇特的意境, 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 漫主义的情感。 漫主义的情感。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课件
2、比拟、
6、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岁暮》
3、设问、
作 7、“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 8、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业 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反问、 5、借代、 6、双关、 7、对照、
谢谢大家!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巨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艰巨: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此诗是诗人晚年旅居夔州时
重九登高后所写。
设置题目:
A.“无边”“不尽”用了夸张手法,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
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4、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问题: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3 分)。
答:①正侧结合。
②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去”来反应山 村的繁忙;
③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 农忙的气氛。
知识回顾:
抒情方式
表
五借+一衬
化;“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两者生 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②排比。同时三句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 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三、考查方式: 1、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分析诗句“xxxx”使用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4、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技能?请结合诗句分析。 5、赏析诗中XX联。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篇1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
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修辞: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02
议论
论诗 赵翼
1
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2
江山代有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
主张每一时代都应有表现各自时代特征的文学作品,不必盲目尊崇古人,要从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反映真实清新的时代生活。
4
例
谢谢聆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鉴赏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鉴赏表达方式 三、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汇报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抒情、描写、记叙、议论、说明
二、鉴赏表达方式
汇报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依照表达方式,可将诗歌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两大类。古代诗歌最为发达的是抒情诗,叙事诗不多,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等
在古代诗歌中,描写最为普遍(景),抒情、议论往往为点睛之笔(情)。
描写
一、正面描写 1、远近、高低 、俯仰、点面、动静结合 例: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 课堂练习: P1《终南山》 课后练习: P6《题李凝幽居》 P7《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练习4
01
侧面描写
02
例: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通过写锦官城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的花,侧面写出“好雨”润泽万物,使万物滋长。
04
课后练习 P7《夜雪》
01
直抒胸臆
02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抒情
议论,多出现于哲理诗中。
01
哲理诗:写景状物中往往有意识地蕴含一种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此类作品多叙议结合,寓理于景、事。
史上最全诗歌鉴赏表达方式汇总(含示例)
史上最全诗歌鉴赏表达方式汇总(含示例)导语:诗歌鉴赏一直是很多同学的短板,今天为大家详细解读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知识点有些多,大家可以先收藏,以后慢慢的看!(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仅略举三例,不深入讨论。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析】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例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析】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例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例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例5】:“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卫风·伯兮》)【例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析】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例7】:“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析】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例8】:“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手法及技巧归纳篇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篇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因事抒情抒情方式乐景乐情借景抒情哀景哀情间接抒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1例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例2:杜甫《倦夜》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问: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答: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2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①因事抒情:例3: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例4: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②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乐景衬哀情:例5: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后两句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
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哀景衬乐情:例6 :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诗歌鉴赏中重点注意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或色彩的描绘、白描或细节描写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相关术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一、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借事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析】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例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析】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例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析】“朝雨”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情景交融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例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析】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借景抒情: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
读者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蕴涵的情思。
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
完美版: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其它表现:联 想和想象
月夜 杜甫 今夜鄜(fu)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 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 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
欲扬先抑(先扬后抑 )
闺 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间接抒情
• 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 情于景):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 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 写法。
乐景乐情: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的笔触 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 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
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
• 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 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 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 亲人的无尽思念。
石灰吟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 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 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 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 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 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 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明暗
• b、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 ,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诗歌鉴赏——表达方式完整版精品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方式完整版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表达方式”。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诗歌的五大表达方式,即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想象;分析各类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运用及作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掌握如何鉴赏诗歌表达方式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歌的五大表达方式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 学会分析诗歌表达方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各类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运用及作用,以及如何鉴赏诗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五大表达方式,学会分析诗歌表达方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音响设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古典诗歌朗诵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① 介绍诗歌的五大表达方式,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② 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每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方式,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一首诗歌的表达方式,并进行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五大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想象2. 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选取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分析其表达方式,并写一篇鉴赏短文。
2. 答案要点:诗歌及作者;诗歌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作用;鉴赏短文需包括诗歌内容概括、表达方式分析、个人感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一些诗歌鉴赏方面的书籍,让学生课后阅读,提高鉴赏能力;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诗歌的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尽解析;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条理性和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要点的完整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性和有效性。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_表达方式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模式等共四个层面的内容。
一、表达方式:抒情、描写、记叙、议论。
(1) 抒情(1)抒情分类: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A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B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用典故)、借古讽今(喻今、伤今)(a)借景抒情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触景生情(景→情,先写景后抒情)2、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以景结情(情→景,含蓄、蕴藉)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缘情布景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寓情于景(有景无情)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情景交融训练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触景生情2、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以景结情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寓情于景4、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情景交融⊙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1、黄四娘家花满面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以乐景衬乐情2、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以哀景写哀情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乐景衬哀情4、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
[全国卷]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 写出了荷塘雨后幽美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 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 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08年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词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
问题: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 首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借景抒情。诗人描写了燕子频频飞人草堂书 斋, “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既凸现了 燕子的可爱之态, 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 草堂书斋的喜爱, 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同时也 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 情。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例8】 阅读长诗《陌上桑》的开头部分,然后回 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 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 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 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解答这类手法的思路是:
首先指出实写什么景或事,虚写什么景或事,
然后指出它们如何相互映衬、交织一起表达怎 样的情感。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作者是 怎样写“思
家”的? (全国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析: 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诗 人此时的孤寂,是实。后两句写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 自己这个远行人,是虚。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 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 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手法
劣,但此处的哀景是为反衬作者杀敌报国的豪情的。
严酷的环境没有让他消沉,反而意气风发,愿意以身许国,杀敌建功。
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壮志豪情力透纸背这种方法能使诗歌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可以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借景抒情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把情与景分开写。
可以先写景,后抒情;或者先抒情,后写景。
也可以把景和情穿插起来写。
另一种是把景和情糅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种写法不必添加任何词语,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看出人物(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2)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无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却因身在一定的环境中,或因景的秀丽而欢喜,或因景的萧瑟而忧愁。
这种情是由景激发的,是景决定了情。
如因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又如: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是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自然是触景生情。
②“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是一位姓秦的游人游西湖时面对岳飞墓很自然地产生的情感。
③再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阕:“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写的是作者一天之内所做之事,所触之景:清秋季节,独自泛舟,上西楼,见回雁。
但其中也有其所生之情:“谁寄”锦书,自然是无人寄锦书,表达的是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以及盼望其锦书而望断天涯的愁苦之情。
下阕以“花自飘零水自流”承上启下,以花落水流之景喻人生、爱情、离别的无可奈何之感,从而触动作者所有情思。
往后五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转为完全的抒情,最后三句尤其精巧别致,在全篇景物描写的烘托下,只觉其愁思在眉头心间流动荡漾,有了更大的艺术吸引力。
(3)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在结尾处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课件40张PPT
触景生情是先有景,由景想到和景有关的人或事。
(二)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 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 种情感的抒发。 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 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 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 之景来寄托感情。 注意:以景结情(诗歌的构思立意:写景诗句放在最后)
【答案】①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点)
②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
。郊野渡口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析)
③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
情怀。(评)
(二)间接抒情
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注,报与桃花一处开。
竹②生《荒咏竹野》外通,过梢描云写耸竹百子寻身。居无荒人野赏、高高节耸向,上徒、自外抱直贞中心空。等特点,赋予竹 子不耻慕染奢湘华妃、①不泪媚,俗羞、入高上洁宫、琴坚②贞、。追谁求能理制想长的笛品,性当,为表吐达龙自吟己。要像竹子一 样坚【贞注高】洁①,湘追求妃梦:想传,说愿中为舜国帝家的效妃力子的,高舜尚亡志后趣。, 湘 妃 泪 洒 竹 上 , 形 成 斑 竹③(这又种叫手湘法妃在竹其)他。诗②人上的宫诗琴中:也宫常廷有一运流用琴。师如于弹谦奏的的《琴石。灰吟》: “千锤 万凿这出首深咏山竹,诗烈运火用焚了烧托若物等言闲志。的粉骨表碎现身手浑法不,怕这,种要写留法清在白于在谦人《间石。”灰借吟石》 (灰“经千过锤“万千凿锤出万深凿山、”烈火) 、焚虞烧世”南“《清蝉白”》“( “粉垂末饮”清等露特点”,) 、运陆用游托《物卜言志算,子 ·把咏石梅灰人》格( “化驿,外赋断予桥石灰边历”经) 等锤诗炼中、也不惧有焚体烧现、,不请惜以粉本身诗碎或骨任,选要上留述清诗白在歌 中人的间一的人首的( 也品可性另,选寄其寓作他者诗为作国) 作尽为忠例、不子怕,牺谈牲谈的你意对愿这和种坚手守法高的洁理情解操的。决( 6 分心)。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的鉴赏需要关注其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1.象征手法:通过使用具象或抽象的符号、形象、意象等来代
表或暗示更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用春天来象征希望和新生。
2.比喻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比较来突显它
们的共同之处或特点。
例如,将心比作苍穹,形容心情广阔。
3.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性和行为,以增强
表达的形象感。
例如,用“秋风”“呼啸”来描述风的声音。
4.排比手法:通过使用并列结构的句子,以强调同等重要的事
物或概念。
例如,"冰冷的风,寒冷的雨,无情的黑夜"。
5.对仗手法:通过对诗句中的词语、句子进行音、韵、意义上
的对应,以增强韵律和美感。
例如,“山隅隐隐”中的“隐隐”与“山隅”产生对仗。
6.修辞手法:包括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反复、倒装等,以增强表达力和形象感。
7.节奏感和韵律感:诗歌通常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
过对诗句的音调、音节、重复等进行处理,使得整篇诗歌具有一种鲜明的韵律感。
8.意象和意境的营造:通过运用具体而生动的修辞手法,使得
诗歌中的意象更加鲜活,以及透过意象的串联和延展,使得整篇诗歌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这些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常常与主题、情感、氛围等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一首优秀诗歌的魅力。
同时也需要根据诗歌的风格、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鉴赏。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
诗歌鉴赏的术语1〕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顶针、衬托、反问〔赋比兴、象征〕2〕表达方式:表达、描写、议论、抒情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构造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化、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4〕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比照、渲染、卒章显志、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语序倒置等。
5〕篇章构造: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化、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6〕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想象:更开阔,别出心裁衬托或衬托:又分正衬和反衬,借。
突出。
渲染: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象征:表达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征抑扬:突出于强调白描:简练的笔墨,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8)语言特点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展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
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展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比方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风光,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贫寒乐?村居?,使用的语言就属于清新明丽。
〔2〕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化,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
李煜后期的词?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
〔3〕绚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设题方式: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2、赏析诗词中表达技巧的作用。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结构服务的。
1、为形象服务。
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
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
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
表达技巧的种类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掌握常见表达技巧第一类: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抒情方式一)掌握常见表达技巧第一类:表达方式诗歌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抒情。
描写手法:人物描写手法: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
景物描写手法: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反衬)、白描、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视角变化、色彩渲染、意象叠加1、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反衬)①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渲染气氛。
②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景、人、事,来烘托另一事物的特点或人物的心绪情感。
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被烘托之物不写)古代诗歌中,渲染和烘托往往成对出现。
既渲染气氛,又烘托人物。
③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两物皆写,以次衬主)正衬:用相同或相美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
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2、白描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①写人: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翁》)②写事: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③写景:不尚华丽,不事雕琢,务求朴实、真实。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细节描写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细节可以更加生动具体地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特征、内在本质,增强感染力。
往往从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动静结合(1)何谓动静:静止与活动、安静与声响(2)动静手法的几大细类:①动静结合:在写景时既描写动态景物业描写静态景物,动态与静态相映成趣。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②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突出静态,也属于反衬。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③化静为动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④化动为静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
5、虚实结合(1)何谓虚实:古诗的“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则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2)虚实结合的细类①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构景为虚。
②现实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之境、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
③具体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6、正侧结合指诗歌在写人写景时,既从正面描写,也从侧面描摹,两者结合起来以突出人或物的特点。
单独正面描写→渲染、白描。
单独侧面描写→烘托。
7、点面结合以简练的笔调勾勒出阔大的背景,再着意写出该画面中的一个细节,或与画面相比显得细小的形象。
8、视角变化指诗歌在写景时,远近、高低、俯仰、五感结合在一起,对景物进行多角度描写。
①远近高低俯仰:由远到近、由近及远;从高到低;俯视与仰视相结合。
②五感结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结合9、色彩渲染通过景物色彩的渲染、对照来突出景物特点,构建画面,营造意境。
有冷暖、明暗之分。
10、意象叠加不使用连接词而将几组意象并列,形成意象的并置堆叠,从而构建画面、营造意境、表达情感。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指将感情融于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面的描摹来抒发感情。
(情景相生,景语即情语)2、借景抒情指诗人把自身情感、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景为情生缘由、情为写景目的)两者区别:情景交融是景中含情,景明写、情暗抒。
借景抒情是明写景,以景引情,明写情。
3、托物言志指诗人借富有特征的事物来寄托、传达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4、借事抒情指诗人通过对事件的具体叙述来抒发感情。
5、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两种抒情方式都是借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来抒发情感。
区别在于:用典抒情重在抒发与个人相关的私人情感(由他人感自身)。
借古讽今主要是发表对当今风气、政治或历史事件的看法(由他人观时政得失)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
诗人塑造具体的诗歌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想),多见于咏物诗。
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寓情于事: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叙事之中。
用典抒情:用典:也叫用事。
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用典抒情: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
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总之都能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用典与咏史怀古的区别用典:也叫用事。
它是在诗中某一部分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或著名诗句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咏史怀古是指整首诗通过怀念某个著名历史件表达诗人的感情第二类:修辞手法(1)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比拟(2)对偶、双关、设问、反问、(3)互文、通感、用典对比衬托等第二类:修辞手法古典诗歌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比拟、借代、夸张、对比、起兴、象征、通感、对偶、双关、设问、反问、借代、双关、叠字、反复、用典、互文、通感。
1、对比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而构成的一种相反关系,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
双方无主次之分。
通过对立的双方,显示两者的反差,突出主题,发人深思。
对比手法小结时空的对比:古盛今衰景物的对比:动静、高低、远近颜色冷暖、生命力强弱的对比情感的对比:哀与乐比喻: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化虚为实、把抽象事物具体形象化的艺术效果作用: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拟人:它使得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1]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运用比拟手法“飞出深深杨柳渚”将舟拟比作鸟类,“飞”守形象生动写出了群舟竞发的速度之快。
作用: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是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
夸张: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起兴即借助看似无关实则有相似处的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它有引起心绪情怀,创造作品气氛,拈连上下文关系等的作用。
象征(托物言志)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明月:象征离愁别绪,思乡怀人。
杨柳:惜别南浦:表示送别之地的专有名词梅花:坚贞、高洁、不屈、孤傲杜鹃:哀婉凄凉的心绪松柏:孤高、正直、耐寒不屈通感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
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此手法在现代汉语中运用较为普遍,古典诗歌使用相对较少。
借代(1)定义: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2)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