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小鼠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及脂肪肝含量的 CT 测量研究
白色脂肪 米色脂肪 棕色脂肪 标志
白色脂肪米色脂肪棕色脂肪一、引言脂肪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织之一,它不仅起到能量储存的作用,还参与调节体温和内分泌功能。
根据颜色的不同,脂肪组织可以分为白色脂肪、米色脂肪和棕色脂肪。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种脂肪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二、白色脂肪2.1 特点•白色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肪组织,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如皮下组织、内脏等。
•它的颜色较为浅白,质地较软。
•白色脂肪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脂肪滴,主要用于能量储存。
2.2 功能•白色脂肪是能量的主要储存库,当机体需要能量时,白色脂肪会释放脂肪酸供身体使用。
•它还具有绝缘保温的作用,能够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
•白色脂肪还参与调节内分泌功能,分泌多种激素,如瘦素和胰岛素等。
三、米色脂肪3.1 特点•米色脂肪又称为间充质脂肪,分布于人体深部组织中,如肾上腺、颈部等。
•它的颜色介于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之间,呈现米黄色。
•米色脂肪细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血管。
3.2 功能•米色脂肪细胞内的线粒体含有较多的细胞色素,能够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热量。
•它是机体产生体温的重要来源,参与维持体温的稳定。
•米色脂肪还具有抗肥胖的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
四、棕色脂肪4.1 特点•棕色脂肪分布于人体的特定部位,如颈部、胸骨后等。
•它的颜色为棕色或暗褐色,这是由于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细胞色素。
•棕色脂肪细胞呈现多分支状,具有丰富的血管网络。
4.2 功能•棕色脂肪细胞的线粒体含有丰富的细胞色素,能够进行呼吸作用,并产生大量的热量。
•它是机体产生体温的重要来源,参与维持体温的稳定。
•棕色脂肪还具有抗肥胖和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有助于消耗多余的脂肪和糖分。
五、结论白色脂肪、米色脂肪和棕色脂肪是人体内不同类型的脂肪组织,它们在颜色、分布和功能上存在差异。
白色脂肪主要用于能量储存和内分泌调节,米色脂肪参与体温维持和抗肥胖,而棕色脂肪则是产生体温和调节能量代谢的关键。
进一步研究这些脂肪组织的特点和功能,对于了解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潜在调控mi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范文
《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潜在调控mi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篇一一、引言随着生物信息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编码RNA(尤其是microRNA,简称miRNA)在调控生物体内各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逐渐被揭示。
本研究针对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过程,探索潜在调控miRNA的作用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本文通过功能验证方法,证实了miRNA在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为肥胖症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的治疗靶点。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研究以小鼠的白色脂肪组织为研究对象,采集正常小鼠及模型小鼠的脂肪组织样本。
2. 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对miRNA进行预测和筛选,分析其与白色脂肪棕色化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
3. 功能验证方法通过构建miRNA过表达或敲除的细胞模型,观察其对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和影像学检查验证其作用机制。
三、生物信息学分析1. miRNA预测与筛选利用miRNA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与白色脂肪棕色化相关的miRNA。
经过筛选,选定几个关键miRNA进行后续研究。
2. 基因互作网络分析通过分析miRNA与白色脂肪棕色化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基因互作网络。
结果显示,这些miRNA在调控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四、功能验证1. 细胞模型构建成功构建了miRNA过表达和敲除的细胞模型,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2. 观察miRNA对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通过观察细胞模型中白色脂肪棕色化的程度,发现过表达关键miRNA可显著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而敲除关键miRNA则抑制了这一过程。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这些miRNA在调控白色脂肪棕色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分子生物学实验与影像学检查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如RT-PCR、Western Blot等)验证了miRNA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同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观察了小鼠体内白色脂肪棕色化的程度,进一步证实了miRNA在调控白色脂肪棕色化过程中的作用。
棕色脂肪组织的影像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棕色脂肪组织 (Brown Adipose Tissue, BAT) 在冷刺激或饮食诱导后可消耗体内更多的能量并产热,成为抵抗肥胖的潜在靶点。基于影像 学技术进行无创、精准的 BAT 检测及活性评估是衡量其耗能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 PET - CT 成像,磁共振成像、对比增强超声成像、红 外热成像等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在检测 BAT 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研究进展,本文对上述无创影像学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肥胖;棕色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影像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5.9; Q954.65+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5.039 本文引用格式:朱艳雯 , 万倩 , 邹超 , 等 . 棕色脂肪组织的影像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35):90-92.
全球唯一可以测量棕色脂肪的小动物CT
全球唯一一款可以测量棕色脂肪的小动物CT作者:南京、北京某研究单位关键词:小动物CT 棕色脂肪 肥胖棕色脂肪是负责分解引发肥胖的白色脂肪人体组织,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它可以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促进白色脂肪消耗。
鉴于棕色脂肪在代谢中的独特表现,近年来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同样也面临如何测量棕色脂肪的问题。
Latheta LCT200独有的欧洲和美国专利,使得其具有测量棕色脂肪的能力,这也是全球唯一一款可以测量棕色脂肪的micro‐CT。
以下是一些在南京和北京的研究单位测量棕色脂肪的实例。
1.普通棕色脂肪的测定从图中可以看出,棕色脂肪的含量以立方厘米来显示,也可以在软件中随时选择以质量g来显示。
2.激活棕色脂肪实验该实验使用同一只小鼠,首先进行棕色脂肪的测量。
然后在低温放置6小时后,再次进行棕色脂肪的测量。
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棕色脂肪确实被激活的状况。
不仅重色脂肪的量发生了增加,由0.0017增加到0.0023;而且其棕色脂肪内部CT值的分布也发生了向高处迁移的情况,具体表现是整个CT值的峰向右迁移,并且峰值也有增加。
该实验成功证明了棕色脂肪可以被低温激活,并且棕色脂肪的活动有明显增加,LCT200可以清晰地分析这个过程,证明了其强大的脂肪分析能力。
3.皮下移植的棕色脂肪分析另外一个研究小组在皮下包埋了一块棕色脂肪,使用Latheta LCT200,同样可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经过短短的半天培训后便能独立操作该机器,界面友好的扫描和分析软件使得使用者十分清楚每一步该进行哪一项操作。
软件分析采用导航模式,大部分时间只需要简单的选取和调整后,点击导航状态的下一步按钮即可。
科研人员在熟悉了仪器的操作、仪器的功能后对该产品爱不释手,称赞它是一款“实用的机器,能够解决我们最实际的需求”。
Hitachi‐Aloka Latheta LCT200在北京和南京两地的试用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同时得到广大试用者的好评。
鸟枪法脂质组学揭示白色和棕色脂肪有何不同
鸟枪法脂质组学揭示白色和棕色脂肪有何不同最近,德国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鸟枪法脂质组学的新方法,对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的分子图谱进行分析。
这项成果于近日发表在《Molecular Metabolism》杂志上。
对哺乳动物而言,脂肪组织在全身能量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白色脂肪主要作为能量储存器,而棕色脂肪有助于体温调节。
其中,人体脂肪大多是以甘油三酯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中,其余0.5-1%的脂类则用来构建代谢活跃的细胞。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的大量存在,使得低丰度脂质的检测变得特别具有挑战性。
因此,尽管脂肪组织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比如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标准化的方法来重复性地定量脂质组。
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致力于破解这一难题。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鸟枪法脂质组学方法,能够根据特定标本来定制脂质提取方案。
据他们介绍,这种方法能够覆盖300多种脂质,并具有高重复性,各种脂类的线性动态范围至少达4个数量级。
之后,他们观察了瘦小鼠和胖小鼠的三种脂肪组织,包括棕色脂肪(BAT)、性腺脂肪(GAT)和腹股沟皮下脂肪(SAT),以便了解组织特异性和饮食相关的差异。
他们发现,棕色脂肪表现出独特的脂质组学特征,有着最大的脂类多样性。
在面对高脂肪饮食时,它促使脂质组成向白色脂肪转变。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饮食诱导的肥胖促使脂质组的整体重塑,其中这三种类型的脂肪组织都表现出更长、更多不饱和甘油三酯和磷脂的明显增加。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方法促进了脂肪组织的系统分析,并且可与各种临床(前)研究中使用的其他组学方法相结合,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各种肥胖相关疾病所涉及到的分子代谢动力学。
“我很高兴地看到,保罗·朗格汉斯研究所、德累斯顿大学附属古斯塔夫医院和Lipotype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方法,有望促进我们对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理解,”德累斯顿大学附属古斯塔夫医院的Triantafyllos Chavakis教授如是说。
《2024年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潜在调控mi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范文
《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潜在调控mi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篇一一、引言随着对生物体中脂肪调控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现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种基因和分子机制的参与,其中miRNA作为一类重要的非编码RNA,在脂肪细胞发育和代谢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潜在调控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miRNA,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
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小鼠组织样本、相关试剂及仪器等。
2.2 生物信息学分析(1)数据来源:从公共数据库中获取小鼠miRNA表达谱数据、基因组数据等。
(2)数据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及算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差异表达分析、靶基因预测等。
(3)筛选潜在关键miRNA: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出与白色脂肪棕色化相关的潜在关键miRNA。
2.3 功能验证(1)构建过表达及敲低载体: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潜在关键miRNA的过表达及敲低载体。
(2)细胞实验:将载体转染至脂肪细胞中,观察细胞形态、代谢等方面的变化。
(3)动物实验:将构建的载体注射至小鼠体内,观察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程度及代谢变化。
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3.1 差异表达分析通过对小鼠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的miRNA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我们发现一批在两种脂肪组织中表达差异显著的miRNA。
3.2 靶基因预测及功能注释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及算法,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注释。
我们发现某些miRNA可能通过调控脂肪细胞中的关键基因,如PPARγ、C/EBPα等,来影响白色脂肪棕色化的过程。
3.3 潜在关键miRNA的筛选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我们筛选出几个与白色脂肪棕色化密切相关的潜在关键miRNA,如miR-XX和let-XX等。
四、功能验证结果4.1 细胞实验结果在细胞实验中,我们发现过表达潜在关键miRNA后,脂肪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代谢活动增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棕色化特征。
青年和老年小鼠棕色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
青年和老年小鼠棕色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张达秀;贺双丽;王倩;蒲仕明;吴琼【摘要】旨在探讨青年和老年小鼠肩胛骨间棕色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row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ADSCs)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用细胞流式检测第3代BADSCs表面抗原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7-ADD-AnnexinV双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情况,比较两组细胞的成骨和成脂分化差异.结果显示,第3代BADSCs表面抗原CD29、CD105和CD44的表达均为阳性、CD73为低表达.MTT法显示老年小鼠的BADSCs增殖能力与青年小鼠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7-ADD-AnnexinV双染色显示青年小鼠的BADSCs早凋比例4.63±0.87%,老年的BADSCs早凋比例9.88±0.81%,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显示青年组染成蓝色细胞数为2.33±0.3,老年组染成蓝色细胞数为6.66±1.2,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成骨分化OD值为1.26±0.046,老年组成骨分化OD值为0.88±0.047,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成脂分化OD值为0.9808±0.066,老年组成脂分化OD值为0.769±0.035,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的BADSCs更倾向于成骨分化,老年组的BADSCs更倾向于成脂分化.老年组小鼠凋亡和衰老细胞比例增加;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下降.【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9(035)002【总页数】6页(P137-142)【关键词】棕色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衰老;小鼠【作者】张达秀;贺双丽;王倩;蒲仕明;吴琼【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 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 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 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 541006;广西高校干细胞与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 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 541006;广西高校干细胞与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 541004【正文语种】中文间充质干细胞由于获取相对容易和具有多向分化潜能[1],已然成为干细胞治疗法的种子细胞。
C57BL-6J小鼠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共3篇
C57BL-6J小鼠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共3篇C57BL/6J小鼠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1C57BL/6J小鼠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背景肥胖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肥胖主要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的脂肪细胞数量增加或脂肪细胞体积增大。
与此相关的是,脂肪组织在体内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其中最明显的是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
白色脂肪是一种存储能量的组织,棕色脂肪则能够消耗脂肪以产生热量。
因此,对于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的研究对于肥胖的预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C57BL/6J小鼠的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通过分离、纯化和鉴定脂肪组织中的蛋白质来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
具体方法如下:1. 分离和纯化脂肪组织使用器械将小鼠脂肪组织分离得到,并用酶消化将其纯化。
随后,使用巨噬细胞和红细胞淋巴细胞消化去除杂质,并通过胶体电泳鉴定纯化后的组织。
2. 高通量质谱鉴定蛋白质将纯化后的蛋白质进行胶体电泳和质谱分析,以得到其质量、序列和表达水平等信息。
结果我们鉴定了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组织中的蛋白质,但两组组织之间蛋白质类型和表达量的差异非常明显。
在白色脂肪组织中,我们发现了多种脂肪合成酶、脂肪酸结合蛋白以及调节能量代谢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的表达量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蛋白质,这也是导致白色脂肪组织以存储脂肪为主要功能的原因。
在棕色脂肪组织中,我们鉴定了大量能量消耗相应的蛋白质,包括线粒体蛋白质、呼吸链蛋白、代谢酶等。
这些蛋白质的表达量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蛋白质,这也是导致棕色脂肪组织以产生热量为主要功能的原因。
讨论本次研究发现,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组织中的蛋白质类型和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它们的功能相关。
白色脂肪组织主要存储脂肪,而棕色脂肪组织主要产生热量。
因此,研究这些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对于肥胖和相关代谢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C57BL/6J小鼠的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我们发现了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及其表达量的差异。
优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脂肪酸的含量
优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脂肪酸的含量李春艳;张秀英;张燕华;徐尚【摘要】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检测小鼠血液和肝脏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以Floch法萃取肝脏中的脂肪酸,13%BF3-甲醇溶液进行脂肪酸的甲酯化,采用DB-23色谱柱和FID检测器进行检测,程序升温梯度分离.17种脂肪酸线性关系良好;小鼠血清和肝脏平均回收率在82.65%~100.72%和80.72%~100.62%,精密度在0.53%~5.51%和0.58%~5.74%.脂肪酸的检测限在100~300 ng/mL,定量限在150~450 ng/mL.【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5(051)007【总页数】4页(P33-35,38)【关键词】脂肪酸;血清;肝脏;气相色谱【作者】李春艳;张秀英;张燕华;徐尚【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65.1脂肪酸是脂质的重要组成元件,在各种组织中都表现出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研究表明,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病密切相关[1]。
在健康状态下,机体组织中的脂肪酸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一旦机体患病,这种平衡将会打破,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也将发生改变。
因此,建立血清及肝组织中脂肪酸的定性、定量及快速检测方法对医学基础研究及临床检验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血清与肝组织中脂肪酸谱的综合分析也将有助于深入揭示不同脂肪酸间以及血清和肝组织脂肪酸变化间的相关性[2]。
气相色谱法是脂肪酸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ISO 和AOCS 中所采用的方法。
本试验采用该方法测定小鼠血清和肝脏17种脂肪酸的含量,为进一步阐明脂肪酸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关系、寻找潜在的异常代谢途径或致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小鼠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的识别研究
小鼠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的识别——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及脂肪肝含量的CT测量研究选自PLoS ONE, May 2012研究背景:现代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肥胖的高发。
由能量摄取和消耗不平衡所导致的肥胖通常会伴随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等症状,最终导致新陈代谢异常。
脂肪的分布而不是总脂肪量决定了新陈代谢的状况。
皮下脂肪对人体有益,而内脏脂肪的增加及肝脏、骨骼肌及胰腺的异常脂肪量则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另一个与新陈代谢疾病密切相关的是广泛存在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最近,棕色脂肪(BAT)逐渐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棕色脂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动物体内,然而新的数据表明BAT同样在成人体内发挥作用,BAT的量与BMI值呈现负相关性,表明棕色脂肪在人体内能量代谢的作用。
目前检测人体腹部脂肪和肝脏脂肪含量的金标准是MRI and CT。
小鼠的身体脂肪通常由定量核磁共振法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QMR) 所测量,该技术测量精确,不需对动物麻醉且测量速度快,但是无法区分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因此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LaTheta LCT-200 (Hitachi-Aloka, Tokyo, Japan), 来区分腹部脂肪及皮下脂肪并对两部分脂肪进行定量研究,同时我们也用该仪器测量了肝脏脂肪含量及棕色脂肪情况。
方法:我们使用不同的消瘦及肥胖小鼠模型(C57BL/6, B6.V-Lepob, NZO) 来确定扫描不同部位脂肪的最佳的扫描参数。
数据与扫描后的实际称重相比较。
肝脏脂肪量由生化分析法测定。
结果:脂肪组织经天平称重的值与经CT测量值的相关性为:皮下脂肪 (r2 = 0.995), 内脏脂肪(r2 = 0.990),总的白色脂肪(r2 = 0.992). 另外,利用腹部区域(腰椎L4到L5之间)的扫描与身体脂肪的相关性可以减少扫描时间,并降低对实验动物的辐射及麻醉。
CT扫描所得的肝脏脂肪量与生化分析的结果呈线性相关(r2 = 0.915)。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脂肪浸润的程度:肝内脂肪密度>腹直肌肌肉密度时显示脂肪肝。
2.脂肪浸润的分布:脂肪肝可以呈现为弥漫性脂肪变性或局限性脂肪变性。
弥漫性脂肪变性的CT表现为肝脏整体密度降低,肝窦消失,肝实质密度变均匀,边缘模糊。
局限性脂肪变性的CT表现为肝脏内局限性低密度灶,常见于肝叶或肝段。
3.合并肝纤维化或硬化的表现:脂肪肝常常伴随肝纤维化或硬化,当肝纤维化或硬化严重时,肝脏密度增高,不能被X线透射。
4.与其他肝脏病变鉴别:脂肪肝的CT表现可以和肝血管阻塞、肝脓肿、肝癌等疾病相似,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诊断可以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其中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肝脏密度异常、脂肪浸润程度和肝脏形态改变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首先,脂肪肝的CT表现主要是肝脏密度异常。
正常肝脏组织在CT上呈现均匀的密度,而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组织密度较正常肝脏低,呈现为密度减低的表现。
在CT图像上可以观察到肝脏密度不均匀,甚至出现脂肪肝的典型“亮肝”表现,这是脂肪肝的直接CT征象之一。
其次,脂肪肝的CT诊断还需要评估脂肪浸润程度。
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内脂肪含量增加,CT检查可以通过观察肝脏内部的脂肪密度灶来评估脂肪浸润的程度。
一般来说,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内可见脂肪密度灶较多,脂肪浸润程度较重,而正常肝脏内脂肪密度灶较少或几乎不存在。
此外,脂肪肝的CT诊断还需要观察肝脏形态的改变。
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形态可能会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肝脏轮廓模糊等。
在CT 图像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些形态学改变,进一步协助脂肪肝的诊断。
总之,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肝脏密度异常、脂肪浸润程度和肝脏形态改变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CT表现的观察和评估,可以准确诊断脂肪肝,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白色脂肪 米色脂肪 棕色脂肪 标志
白色脂肪米色脂肪棕色脂肪标志白色脂肪、米色脂肪和棕色脂肪是人体内的三种不同类型的脂肪组织。
它们在体内的分布、功能和代谢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白色脂肪。
白色脂肪是人体内最常见的脂肪组织,也是最主要的能量储存库。
它主要分布在皮下组织和内脏脂肪中,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
白色脂肪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脂肪滴,这些脂肪滴是由三酸甘油脂和胆固醇等脂质组成的。
当能量不足时,白色脂肪会释放脂肪酸,供机体利用。
然而,过多的白色脂肪堆积会导致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接下来是米色脂肪。
米色脂肪是一种介于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之间的脂肪组织,它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和血管。
米色脂肪主要分布在颈部和肩胛下方,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稳定。
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可以将脂肪酸和葡萄糖氧化为热能,从而产生热量。
米色脂肪的活性较高,可以通过运动和寒冷刺激来激活。
最后是棕色脂肪。
棕色脂肪是一种特殊的脂肪组织,它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和丰富的血管。
棕色脂肪主要分布在新生儿和哺乳动物的颈部和背部,成人体内也有少量残留。
棕色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热量以调节体温。
它含有丰富的线粒体蛋白质,特别是一种叫做UCP1的蛋白质。
UCP1可以通过与线粒体内的脂肪酸转运蛋白协同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产生热量。
棕色脂肪的活性非常高,可以通过寒冷、饮食和运动等方式来激活。
总结起来,白色脂肪是主要的能量储存库,而米色脂肪和棕色脂肪则是能量消耗库。
米色脂肪通过产生热量来维持体温稳定,而棕色脂肪则可以通过产生热量来调节体温。
这些不同类型的脂肪组织在人体的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虽然白色脂肪主要是能量储存库,但过多的白色脂肪堆积会导致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这些疾病非常重要。
此外,激活米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也可以帮助我们消耗更多的能量,促进体重的控制和健康的维持。
通过适度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改善脂肪组织的分布和功能,提高代谢水平,从而达到健康和美好的生活。
基于 CT、MR 测量肝脏脂肪含量的动物实验研究
基于 CT、MR 测量肝脏脂肪含量的动物实验研究黄玉洁;赵建卿;王健;迪里木拉提·巴吾东;刘文亚【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38)11【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nsistency of computed tomography (CT),1 H MR spectroscopy (1 H MRS)and 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IDEAL)in liver fat content detection.Methods 15 homogeneity high-fat die Beagle dog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all which underwent plain CT scan,Single Voxel 1 H MRS analysis and IDEAL imaging syn-chronously.The variable indexes including the CT values,the 1 H MRS peaks of H 2 O and lipid,the areas under the peaks,the fat and water signal values of IDEAL were measured,and with correlation analysis.6 of these dogs also were conducted pathological contrast.Results All the above indexes,there are negative correlations existing between the CT value ratio and the areas under the 1 H-MRS peaks ratio (r =-0.743, P <0.01),also between CT value ratio and 1 H-MRS peaks ratio (r =-0.850,P <0.01).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 results,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943 (P =0.005),0.886 (P =0.019),0.943 (P=0.005)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among CT,1 H-MRS and pathology and which are reliable methods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ng of fatty liver.In this experiment,the IDEAL wa ter fat separate technique has no obvious correlation withpathology and other imaging techniques.%目的:探讨 CT 值、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磁共振三点式水脂分离(IDEAL)技术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的价值。
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棕色化的调控研究新进展
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棕色化的调控研究新进展
徐宜兰;方启晨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17(046)002
【摘要】棕色脂肪主要功能是将化学能形式储存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棕色脂肪的增加和激活,可促进能量消耗并限制体重增长.而白色脂肪棕色化的米色脂肪具有和棕色脂肪相似的形态、基因表达和功能,两者与机体的能量代谢稳态关系密切.近年发现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众多调控因素,这些调控因素对于探索代谢紊乱相关的糖尿病、肥胖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促使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棕色化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总页数】4页(P3-6)
【作者】徐宜兰;方启晨
【作者单位】200233 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0233 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
【相关文献】
1.免疫细胞在棕色脂肪产热及白色脂肪棕色化过程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J], 孙文阳; 林建春; 滚双宝; 王金勇
2.组蛋白H3的22个赖氨酸去甲基化酶对胎鼠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J], 武晓慧;徐玉乔;张丰;郜松;魏佳昶;许久航;李青;苏兴利
3.组蛋白H3的22个赖氨酸去甲基化酶对胎鼠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J], 武晓慧;徐玉乔;张丰;郜松;魏佳昶;许久航;李青;苏兴利
4.棕色脂肪白色化研究进展 [J], 吴倩;王静;于亮宇;于丽秀;邓亚卉;黎维勇
5.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影响针刺调控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过程的研究进展 [J], 蓝雁龄;蔡玮青;杨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棕色脂肪组织和白色脂肪组织的代谢组学研究
棕色脂肪组织和白色脂肪组织的代谢组学研究宋懿朋;李宁;薛海斯;李晶;王玉兰【期刊名称】《波谱学杂志》【年(卷),期】2016(033)002【摘要】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在机体的能量代谢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被认为是治疗肥胖的潜在靶点之一,然而目前对于 BAT 功能的代谢基础并不清楚。
该文使用了基于核磁共振(NMR)和气相色谱(GC)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描述和比较了BAT与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 WAT)的水溶性代谢物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脂肪组织在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核苷酸代谢、胆碱代谢等多种代谢通路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这些差异与两种组织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密切相关。
以上研究结果将为解析BAT功能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和基础数据。
【总页数】16页(P208-223)【作者】宋懿朋;李宁;薛海斯;李晶;王玉兰【作者单位】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1;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82.53【相关文献】1.基于核磁共振氢谱代谢组学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代谢组的影响 [J], 杨永霞;王琳琳;郑凌云;王淑美;黄榕波;张磊;黄耀庭2.白色脂肪组织向棕色脂肪组织转化——治疗肥胖的新策略 [J], 王姣;王守俊3.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石蜡切片脱水程序的效果比较 [J], 郭林芝; 王晓晖; 岳丹; 杜圣家; 李灵敏4.番石榴叶提取物调节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作用机制研究 [J], 代培;许光远;刘铜华;高明;苏通;周静鑫;乔羽;郭翔宇5.小檗碱抑制TGF-β1通路诱导内脏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改善2型糖尿病地鼠脂诱性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J], 刘栩晗;李国生;李欣宇;高政南;黄澜;刘亚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测量方法对脂肪肝动物模型肝脂质测量结果的影响及其肝脂质沉积成分分析
测量方法对脂肪肝动物模型肝脂质测量结果的影响及其肝脂质沉积成分分析袁小玲;孙红爽;孙星;傅继华【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1(015)005【摘要】目的找出合理的肝脂质测量方法并分析大鼠肝脂质沉积的主要成分.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高脂配方1(HFD1:加25%猪油)组,高脂配方2(HFD2:加25%猪油及2%胆固醇)组,12周后测血及肝脂质并切片观察肝脂质沉积.两种方法测肝脂质:(1)肝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按试剂盒说明分光光度法测量;(2)肝匀浆,加反应液,离心,分光光度法测量.结果两模型组血液及肝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质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两模型组血脂成分无差异,方法一中两组间肝脂质成分也无差异;方法二中HFD2组肝TC含量明显高于HFD1组,并与切片观察肝脂质沉积程度相一致;方法二测得肝TC、TG 含量明显高于方法一.结论方法二是肝TC、TG测量合理的方法,大鼠脂肪肝中脂质沉积的主要成分是TC不是TG.【总页数】4页(P550-553)【作者】袁小玲;孙红爽;孙星;傅继华【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脂肝泰胶囊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脏脂质含量的影响 [J], 杨牧祥;张一昕;王占波;耿梓轩;李国明;张雪静;李万辉2.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影响的研究进展 [J], 高改娅;薛敬东;白艳艳;康艳;白先3.不同的日粮豆油水平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脂质沉积、组织脂肪酸组成和肝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 [J], Li Y;Liang X;Zhang Y;Gao J4.柔肝泻脂方对脂肪肝大鼠主动脉脂质的影响 [J], 陈琼;毛娜5.消脂健肝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脏脂质含量的影响 [J], 张莲香;刘玉文;赵晓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9.4T磁共振CSI技术定量评价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价值
应用9.4T磁共振CSI技术定量评价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价值沈子剑;马慧;魏述航;隋欣孜;刘楷文;丛岚青;王锡明;王涛;赵新亚【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22(32)11【摘要】目的探讨9.4T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技术测定小鼠肝脏脂肪含量(LFC)的价值。
方法将20只小鼠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小鼠先行CSI与磁共振波谱扫描测定LFC,再行病理学检查,以计算脂肪变的肝细胞比例。
分析各种脂肪含量测量方法的相关性与一致性。
结果CSI与磁共振波谱测量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LFC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5.5%(44.0%)、3.0%(3.3%)和33.5%(44.0%)、2.5%(2.3%);病理学测量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脂肪变的肝细胞比例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54.0%(54.0%)和1.5%(1.3%)。
CSI与磁共振波谱测量的肝脏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0.979,P<0.05),CSI与病理学测量脂肪变的肝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974,P<0.05),且有良好的一致性。
结论应用9.4T磁共振CSI技术可以准确定量测量小鼠LFC。
【总页数】5页(P1966-1970)【作者】沈子剑;马慧;魏述航;隋欣孜;刘楷文;丛岚青;王锡明;王涛;赵新亚【作者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5;R445.2【相关文献】1.磁共振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准确定量脂肪含量的应用2.磁共振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定量脂肪含量的应用进展3.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定量评价不同年龄健康女性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应用价值4.3.0 TMRI双回波水脂分离Dixon 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定量测定中的应用5.磁共振多回波Dixon技术对肥胖儿童肝脏脂肪含量的定量评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商:汇佳生物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UNITED WELL TECHNOLOGY LIMITED
色脂肪含量变化,从而引起甘油三脂变少,这种变化可由CT成像时CT值的增加体现。
结论:LCT200对小鼠总脂肪,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及棕色脂肪、肝脏脂肪的3D成像及定
量分析可靠准确,这种非入侵的方式可以使我们对小鼠的肥胖情况进行长期的扫描研究。
Figure 3. Quantification of hepatic fat by CT. Selected areas of liver (A; blue), spleen (B; red) and WAT (C;green) for determination of mean HU values. upper panel (1): raw gray scale scan slices, lower panel (2):selected organ parts used in calculation of liver fat. (D) Relationship between amounts of intrahepatic fatisolated and quantified with biochemical analysis and estimations by computed tomography. Dashed line– identity line,r2 -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小鼠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的识别
——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及脂肪肝含量的CT测量研究
关键词:白色脂肪、棕色脂肪(BAT)、肝脏脂肪、定量核磁共振法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QMR)、LaTheta LCT-200 (Hitachi-Aloka, Tokyo, Japan)
在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最近,棕色脂肪(BAT)逐渐吸引了广泛的关注。棕色脂肪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小动物体内,然而新的数据表明BAT同样在成人体内发挥作用,BAT的量与
BMI值呈现负相关性,表明棕色脂肪在人体内能量代谢的作用。
目前检测人体腹部脂肪和肝脏脂肪含量的金标准是MRI and CT。小鼠的身体脂肪通常由定
brown adipose tissue depot by ImageJ (NIH) program. Upper panel: raw gray scale scan slices, lower
panel: manually outlined and selected BAT in ImageJ (NIH).
量核磁共振法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QMR)所测量,该技术测量精确,不需对
动物麻醉且测量速度快,但是无法区分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因此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
LaTheta LCT-200 (Hitachi-Aloka, Tokyo, Japan),来区分腹部脂肪及皮下脂肪并对两部分
脂肪(r2 = 0.990),总的白色脂肪(r2 = 0.992).另外,利用腹部区域(腰椎L4到L5之间)
的扫描与身体脂肪的相关性可以减少扫描时间,并降低对实验动物的辐射及麻醉。
CT扫描所得的肝脏脂肪量与生化分析的结果呈线性相关(r2 = 0.915)。另外,棕色脂肪的
CT测量结果与天平测量的结果呈高度相关(r2 致棕
depot inserted under the liver, (C) resected BAT depot inserted in gonadal fat depot; dashed line –
identity line, r2 -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D) Analysis examples of two different slices of interscapular
选自PLoS ONE, May 2012
研究背景:现代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肥胖的高发。由能量摄取和消耗不平衡所导致的肥胖通常
会伴随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等症状,最终导致新陈代谢异常。脂肪的分布而不是总脂
肪量决定了新陈代谢的状况。皮下脂肪对人体有益,而内脏脂肪的增加及肝脏、骨骼肌及胰
腺的异常脂肪量则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另一个与新陈代谢疾病密切相关的是广泛存
Figure 4. Brown adipose tissue. Correlation between resected brown adipose tissue (BAT) weighted on
scale and estimations of fat depot weights by CT. (A) BAT depot in situ (interscapular), (B) resected BAT
脂肪进行定量研究,同时我们也用该仪器测量了肝脏脂肪含量及棕色脂肪情况。
方法:我们使用不同的消瘦及肥胖小鼠模型(C57BL/6, B6.V-Lepob, NZO)来确定扫描不同
部位脂肪的最佳的扫描参数。数据与扫描后的实际称重相比较。肝脏脂肪量由生化分析法测
定。
结果:脂肪组织经天平称重的值与经CT测量值的相关性为:皮下脂肪(r2 = 0.995),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