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医院安全风险点识别及应对措施

医院安全风险点识别及应对措施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识别医院的安全风险点,并提供简单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医院的安全性。
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提高医院的整体运作效率。
2. 安全风险点识别以下是医院常见的安全风险点识别:2.1 人员安全- 医院内部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可能导致不慎操作或意外伤害。
- 患者和访客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可能引发纠纷或安全事件。
2.2 设备安全- 医疗设备的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
- 没有严格的设备使用规定,可能导致设备滥用或错误使用。
2.3 数据安全- 电子病历和患者数据的安全性未得到充分保障,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篡改。
- 未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不可用。
3. 应对措施为了应对上述安全风险点,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措施建议:3.1 人员安全- 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建立有效的访客管理制度,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能够进入医院特定区域。
3.2 设备安全- 定期维护和检修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 制定严格的设备使用规范,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正确操作和防止滥用。
3.3 数据安全- 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权限控制、加密技术和监控措施。
- 定期备份数据,并测试数据恢复的可行性,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结论通过识别医院的安全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安全性和运作效率。
然而,以上只是一些建议,具体的安全风险点和应对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制定。
医院内部安全隐患排查清单

医院内部安全隐患排查清单一、消防安全1.1 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如消防栓、灭火器、自动喷淋系统等1.2 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无堵塞现象1.3 楼层消防应急照明和指示标志是否完好1.4 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是否定期进行1.5 火灾报警系统是否正常运行1.6 燃气管道、电气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1.7 易燃易爆物品存放是否合规二、医疗安全2.1 医疗设备是否定期检查、维护2.2 药品、医疗器械是否合法、合格2.3 医疗废物处理是否规范2.4 临床用药是否合理,无滥用现象2.5 病历记录是否完整、准确2.6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是否落实到位2.7 防范医患纠纷的措施是否完善三、信息安全3.1 医院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如防病毒、防火墙等3.2 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案是否健全3.3 医院内部网络是否安全,无非法侵入现象3.4 员工信息素养是否达标,如不泄露患者隐私等3.5 信息安全培训和意识是否提高3.6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四、治安安全4.1 医院安保人员配置是否充足4.2 视频监控系统是否正常运行4.3 门禁系统是否完好,如限制无关人员进入4.4 医院内部是否存在盗窃、诈骗等治安事件4.5 患者家属及来访人员是否遵守医院规定4.6 防范恐怖袭击、暴力事件等措施是否完善五、食品和饮用水安全5.1 食堂卫生是否达标,如食材来源、加工环境等5.2 食品储存是否规范,如冷藏、冷冻等5.3 食品加工人员是否具备健康证5.4 饮用水来源是否安全,如过滤、消毒等5.5 饮用水设施是否定期检查、维护六、环境安全6.1 医院内部是否存在有害气体、噪音等污染源6.2 医院周边环境是否安全,如无建筑工地、化工厂等6.3 医院绿化、环境卫生是否达标6.4 防雷、防台风等措施是否完善6.5 医院内部交通是否安全,如停车场地、行车路线等七、员工安全7.1 员工身心健康是否关注,如心理辅导、健康检查等7.2 员工劳动保护是否到位,如防护用品、休息时间等7.3 员工培训是否到位,如急救知识、安全意识等7.4 员工福利和待遇是否合理,以降低离职率7.5 员工沟通渠道是否畅通,如意见箱、座谈会等通过以上排查,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需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进度,确保医院内部安全。
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

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以帮助医院管理者识别和解决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患者的安全。
2. 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以下是医院潜在风险的一览表。
请注意,此列表仅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潜在风险,具体情况可能因医院规模、设备、人员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3. 排查和管理措施以下是针对潜在风险的一些常见排查和管理措施,医院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
3.1 感染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定期进行医院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检查。
- 提供员工培训,教育医护人员正确的手卫生和感染控制措施。
- 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疫情。
3.2 医疗事故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手术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开展医疗事故的定期报告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医疗工作质量。
3.3 患者隐私泄露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患者信息保护制度,限制医务人员对患者信息的访问和使用。
- 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4 资金管理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性。
- 定期进行财务审计,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5 设备故障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设备维护和巡检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
- 提供员工培训,教育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医疗设备。
4. 结论医院管理者应认真排查和管理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和常见的管理措施,供医院管理者参考使用。
(完整word版)医院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清单

3、工作人员是否接受培训
4、工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5、配电室、电梯是否正常使用
6、锅炉、压力容器是否正常
医院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清单
序号
隐患项目
是/否
责任人
备注
1
1、单位办公区、宿舍区是否有保卫人员值班;电梯是否有专人管理;重点仓库是否有专职保管员;保卫制度是否健全并落实到位
2、单位办公区楼院重点要害部位是否按规定配有铁门、铁窗、保险柜;宿舍区楼栋是否有防盗门且运行正常
3、办公区大门入口、各楼层、重点要害部位及宿舍区是滞有视频监控探头,视频影像保存期是否在7天以上
2
1、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2、技术工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3、是否有技术监督部门安全检测合格使用证书
4、氧气供应室、酒精库是否合规
3
1、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健全、责任人员是否落实
2、消防安全制度是否健全
3、消防器材配备是否齐全
4、消防队伍落实是否到位和实际演练
5、消防救护知识教育和宣传工作有无开展
1、是否有安全用电、水、气管理制度
2020年整理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doc

(3).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均佩戴好低温防护劳保用品,严禁使用空带油污的工具。
(4).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制度和站点安全管理措施。
(5).液氧气源站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
2
楼梯、平台、疏散通道
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它伤害
(拥挤踩踏)
(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l.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l6m;
(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
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5).建立患者心理安全维护责任制,职责、分工、要求明确。患者的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是患者心理安全责任人,应熟悉并履行职责。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7.3、3.8.1、3.8.2,3.8.4条
5
中庭、回廊
临空高度超过2m及以上的空间可能导致人员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 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医院风险辨识管控清单+医院风险管控措施

医院风险辨识管控清单+医院风险管控措施一、医院风险辨识管控清单1. 客观评估风险- 分析医院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估,考虑影响患者安全和医院正常运营的因素。
2. 建立风险辨识机制- 设立专门的风险辨识小组,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工作,包括收集患者投诉、医疗事故等信息,以及分析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3. 制定风险辨识流程- 确定医院风险辨识的具体步骤和流程,包括风险评估、信息收集、数据分析等。
4. 识别风险因素- 分析和识别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和患者安全问题的风险因素,例如医疗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等。
5. 进行风险分级- 对辨识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级,将其按照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6. 建立风险监测系统- 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医院内部和外部的风险信息,及时掌握风险的动态变化。
二、医院风险管控措施1.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制定医院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等方面的要求。
2. 增强风险防控措施- 加强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技能。
3. 强化信息管理与共享- 建立信息化的风险管理平台,实现风险信息的及时汇总、分析和共享,提高风险辨识和控制的效率。
4. 开展风险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风险应急演练,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5. 加强医院安全文化建设- 培育和强化医院的安全文化,提高全体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形成风险管控的共识和合力。
6. 改进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对风险管控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以上是医院风险辨识管控清单和医院风险管控措施的内容,希望能对医院的风险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序号场所/环节/部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暴露于危险环境的可能性频繁程度主要防范措施事件后果严重性风险等级判定1.应急管理措施缺乏应急预案体系和管理措施,没有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事件低高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严重高2.疏散通道设置不合理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3.00 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伤害(拥挤踩踏)中低3.疏散通道设计不当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倒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6m。
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
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伤害(拥挤踩踏)中高4.火灾安全管理不合理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区域内较多可燃物,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空气净化器等人不安全行为、使用不当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制定管控措施。
禁止使用违章电器,医疗电气设备周围禁止有可燃物。
火灾严重高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序号场所/环节/部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暴露于危险环境的可能性频繁程度主要防范措施事件后果严重性风险等级判定1.应急管理措施缺乏应急预案体系和管理措施,没有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事件低高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严重高2.疏散通道设置不合理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建议参考清单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建议参考清单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医院安全风险辨识建议参考清单,以帮助医疗机构在日常运营中识别和管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以下是一些建议参考事项,供医院参考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
2. 建议清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院安全风险辨识建议参考事项,仅供参考:2.1 火灾风险- 确保医院内部的火灾报警系统正常运作,并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
- 对医院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防止电器故障引发火灾。
- 制定明确的火灾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以提高员工对火灾的应对能力。
2.2 自然灾害风险- 如果医院位于容易受到地震、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来应对这些风险。
- 确保建筑结构和设备能够承受自然灾害造成的冲击,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3 感染风险- 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定期消毒、通风和卫生手册的培训。
- 加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正确的防护程序。
2.4 医疗设备风险- 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安全标准。
- 建立设备故障报告机制,及时修复和替换有问题的设备。
2.5 数据安全风险- 建立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数据备份、网络安全和对员工的数据使用培训。
- 确保电子病历和患者隐私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3. 结论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是确保医疗机构正常运营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和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医院可以降低安全风险并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建议参考清单可作为医院安全风险辨识的起点,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医疗机构安全隐患检查清单

医疗机构安全隐患检查清单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运营,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安全隐患检查清单。
本清单涵盖了医疗机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部位和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消防安全、医疗安全、药品安全、生物安全、治安安全等方面。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逐项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运行。
一、消防安全1.1 消防设施设备是否齐全、完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淋系统等。
1.2 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无占用、堵塞现象。
1.3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员工是否掌握消防知识和操作技能。
1.4 火灾应急预案是否制定,且定期进行演练。
二、医疗安全2.1 医疗设备是否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2.2 医疗用品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无过期、变质现象。
2.3 药品管理是否规范,包括储存、使用、回收等环节。
2.4 医疗操作是否规范,有无违反医疗操作规程的现象。
2.5 病历资料管理是否妥善,防止泄露或损坏。
三、药品安全3.1 药品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等。
3.2 药品过期、变质现象是否及时清理。
3.3 处方用药是否合理,有无滥用、误用现象。
3.4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是否健全。
四、生物安全4.1 生物实验室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包括生物安全柜、废弃物处理设备等。
4.2 生物样本、病原微生物等是否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储存、运输和处理。
4.3 实验室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4.4 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否制定,且定期进行演练。
五、治安安全5.1 医疗机构是否设置专职安保人员,负责维护治安秩序。
5.2 重要部位(如药房、财务室等)是否安装监控设备,且正常运行。
5.3 来访人员是否实行登记制度,确保医疗机构内部安全。
5.4 是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六、其他安全隐患6.1 电气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等。
6.2 食堂、宿舍等生活区域是否存在食品安全、火灾等隐患。
医院安全风险清单

医院安全风险清单本文档旨在列举医院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确保医院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
1. 火灾风险风险描述:医院内存在火灾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议措施:- 安装并维护火灾警报器和灭火设备;- 制定有效的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加强员工火灾安全意识培训;-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并确保其安全可靠。
2. 感染传播风险风险描述:医院存在传染病和病原体传播的风险,可能导致医护人员和患者感染。
建议措施:- 加强医院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手术室、病房和医疗设施等区域;- 鼓励医护人员遵守洗手和个人防护措施;- 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定期培训医护人员;- 加强患者隔离管理,避免感染传播。
3. 人为破坏风险风险描述:医院可能面临人为破坏、纵火等安全风险,危及患者、医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建议措施:- 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对关键区域进行监控和录像存档;- 增加安全巡逻和保安力量,加强医院安全管理;- 对医院员工进行背景调查和威胁评估;- 加强访客管理,确保只有合法授权人员进入医院。
4. 医疗设备故障风险风险描述:医院的医疗设备可能存在故障和操作失误的风险,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效果和安全性。
建议措施:-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检修机制,确保医疗设备安全可靠;- 对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检测和校准;- 加强医疗事故报告和研究,及时总结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
5. 病患身体安全风险风险描述:医院可能存在病患身体安全风险,包括病人跌倒、误用药物等。
建议措施:- 加强病人监测和护理,减少跌倒和摔伤的风险;- 通过标识和明确药物使用规范,减少误用药物的可能性;- 提供病患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安全注意事项;- 优化医院的管理流程,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
结论医院安全风险清单列举了医院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精编

舱内电气设备短路、高温可能导致火灾。
火灾
(1).高压舱内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电器开关应装在舱外。纯氧舱应采用舱外照明。
(2).电气线路应设置电气保护装置(剩余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装置等)。
机械伤害
(1)制定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并持证上岗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台账,
(3)制定完善维护?保养制度和规定;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至少每月进行1次自行检查,保存检查记录,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应定期校验检定、检修,并保存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15
(2)设备区域内应配有温、湿度计;
(3)电工岗位人员应取得合格有效的电工作业操作资格,操作证原件由电工人员上岗时随身携带或由单位统一进行管理。应穿全棉长袖工作服和绝缘鞋
(4)应设有通风散热、防潮排烟设备和事故照明装置;
(5)室内地面的最低处应设有集水坑并配有自动排水装置;
(6)制定完善的电气检查检测管理制度,确保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及火花放电痕迹。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
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5).建立患者心理安全维护责任制,职责、分工、要求明确。患者的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是患者心理安全责任人,应熟悉并履行职责。
医院安全风险点识别及应对措施

医院安全风险点识别及应对措施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识别医院安全风险点并提出应对措施,以确保医院环境的安全性和顺畅运作。
通过识别并解决安全风险,可以保护医院的患者、员工和财产免受潜在威胁。
2. 安全风险点识别2.1 医疗器械管理- 风险点:医疗器械管理不严格可能导致器械丢失、错误使用或交叉感染等问题。
- 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包括器械登记、存储、清洗消毒和定期检查等程序。
2.2 患者隐私保护- 风险点:未妥善保护患者隐私可能导致患者信息泄露和身份盗用等问题。
- 应对措施:建立隐私保护政策,加强员工培训,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存储和传输,限制员工对患者信息的访问权限。
2.3 火灾安全- 风险点:火灾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应对措施:建立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计划,包括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和疏散通道,定期进行火灾演。
2.4 感染控制- 风险点:不正确的感染控制措施可能导致院内感染传播。
- 应对措施: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政策,加强员工培训,定期检查和清洁医疗设备和环境,推广手卫生等措施。
2.5 病人安全- 风险点:病人可能面临跌倒、误诊、药物错误等安全问题。
- 应对措施:建立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病人监测、正确用药和疾病预防等措施。
3. 应对措施的执行和监控3.1 建立责任体系- 指定专人负责安全风险点的应对工作,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3.2 员工培训-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点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3 定期检查和评估- 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度,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点。
3.4 事件报告和处理- 建立事件报告机制,及时记录和处理与安全风险点相关的事件。
4. 结论通过识别医院的安全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加强培训和监控,可以确保安全风险点的有效控制和预防。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序号场所/环节/部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事件后果严重性D风险等级判定主要防范措施依据1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其它伤害(拥挤踩踏)(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2).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条、条、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条2楼梯、平台、疏散通道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它伤害(拥挤踩踏)(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踏步宽度不得小于,高度不应大于;(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条,条,条3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空气净化器火灾(1).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制定管控措施。
(2).禁止使用违章电器,医疗电气设备周围《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等区域等人不安全行为、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医疗机构(全行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医疗机构(全行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1. 背景
医疗机构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例如医疗设备故障、医疗隐私泄露、不当使用药物等。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性,有必要进行安全风险辨识。
本文档提供了医疗机构安全风险辨识清单,以帮助机构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 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以下是一份医疗机构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的示例:
2.1 设备安全风险
- 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故障风险
- 使用不合格或过期设备的风险
- 设备使用培训不到位的风险
2.2 医疗隐私安全风险
- 医疗记录隐私泄露的风险
- 未经授权访问患者信息的风险
- 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的风险
2.3 药物管理安全风险
- 不当使用药物的风险
- 药品存储不当导致失效风险
- 药物交叉反应的风险
2.4 资产保护安全风险
- 资产丢失或损坏的风险
- 非法活动导致财产损失的风险
- 资产管理不善的风险
2.5 人员安全风险
- 人员培训不足导致错误操作的风险
- 工作疲劳导致操作失误的风险
- 未经授权人员进入限制区域的风险
2.6 灾害响应安全风险
- 火灾、水灾等灾害导致医疗机构瘫痪的风险- 系统崩溃导致数据丢失的风险
- 灾害应急预案不完善的风险
3. 使用说明
- 本清单可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适应实际需求。
- 对每个风险进行评估时,应考虑其概率、影响和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 执行清单时,应确保及时跟进和改善所识别的安全风险。
以上清单仅为参考,具体风险辨识应结合具体医疗机构情况进行,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X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
3
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区域
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空气净化器等人不安全行为、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9
药剂科、药库
药剂科的药库的易燃易爆类药品存储不当、搬运过程不慎发生意外可能导致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
其他爆炸
其他伤害
(1).贵重药、剧毒药、限量药,以及易燃、易爆药物的贮藏处应有安全设施;应单独存放。
火灾
(1).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制定管控措施。
(2).禁止使用违章电器,医疗电气设备周围禁止有可燃物。
(3).手术室、放射科室等设置通风设备,并保证机器设备有效散热。
(4).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装修,配备必要消防设施,如灭火器、便携式呼吸机。
(5).病房楼的疏散楼梯间应为封闭式楼梯间;高层病房楼应为防烟楼梯间。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2条、3.1.3条、4.0.5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19条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
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
4
放射科、核医疗科
放射性物质管理不
当、防护措施不当等
导致工作人员、病人
等收到放射性伤害
其他伤害
(放射性伤
害)
(1).对诊断室、治疗室的墙身,楼地面、门窗、防护屏障、洞口、嵌入体和缝隙等所采用的材料厚度、构造均应按设备要求和防护专门规定,设置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2).污染区应设于尽端,并应有贮运放射性物质及处理放射性废弃物的设施,污染区人员出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
(3).高、中活性实验室应设通风柜,通风柜的位置应有利于组织实验室的气流不受扩散污染。通风柜排气口应高出5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高度3~4m,并应设过滤装置;
(4).贮源、分装、标记、高、中活性实验室、洗涤室、注射室、γ照相机室和治疗病房的防护,均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和实验台的台面、通风柜的内衬。均应采用易清洁、不吸附、无缝隙的材料。γ照相机室应设专用侯诊处;其面积应使侯诊者相互间保持1m的距离;
(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
医疗机构安全风险源辨识及分级管控清单

Ⅰ级 Ⅰ级
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 位,发生突发事件应对不 及时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保卫人员,保障工作顺 利开展;由一名副职专职负责安全工作。
1.选择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担任安全保卫干部; 2.对现有干部进行培训,提升工作能力。
Ⅰ级
无法真实体现医院日常安 按规定规范档案管理,详细填写安全日志、会议记录、安全
故
定期检查,保持缓冲器固定可靠无锈蚀,油量充足
定期检查超载保护装置
易发生触电、爆炸事故 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保持防止门夹感应器有效;
定期检查,保持按鍵完好无损
加强安全用电管理,定期对电气线路的绝缘性能进检测 进行相关培训并取得《医用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合格证》才能 进行操作
四、危险 化学品安
全
(二十) 管理设施
68.危险化学品暂存处未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69.危险化学品暂存处未设置警示标志 70.危险化学品未入柜,未实行双人双锁保管
(二十一) 71.电气线路绝缘老化 危险化学品库 72.乙醇、松节油、二甲苯等存放不规范
(二十二) 73.药物存放不规范 药库、药剂科 74.毒、麻、限制药品的存储、销毁不符合要
求
Ⅲ级 Ⅲ级 Ⅲ级 Ⅲ级 Ⅲ级 Ⅲ级 Ⅲ级 Ⅱ级 Ⅱ级
Ⅱ级
Ⅱ级
易引发火灾事故 易引发火灾事故
清理线路,核定用电负载满足要求 专人负责,经常检查 经常检查,配足配齐消防设施 更换电路,加大荷载 专人负责,经常检查 经常检查,配足配齐消防设施 更换电路,加大荷载
聘用合消防人员,持证上岗
易发生各种事故,事故发 生后难以有效处置 定期培训,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工作
Ⅰ级 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使用实体墙隔离
Ⅰ级 Ⅲ级 Ⅱ级
医疗卫生机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清单

医疗卫生机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清单1.建筑安全隐患: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的建筑物可能存在结构薄弱、火灾风险高等安全隐患,如建筑主体不牢固、消防设施不完善等,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医疗设备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大量的医疗设备,这些设备可能存在技术故障、操作不当等安全隐患,如手术刀具未及时清洁消毒、影像仪器使用不当等,可能导致病人感染、误诊等后果。
3.电力供应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对电力的需求较大,但电力供应系统可能存在线路老化、电压波动等安全隐患,一旦供电中断或电流异常,可能导致影像设备瘫痪、手术中断等严重后果。
4.消防安全隐患: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众多,人员疏散和火灾扑灭需要有序进行。
但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存在消防设施不完善、员工消防培训不到位等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医疗废物处置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产生大量医疗废物,如未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影响。
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存在医疗废物不分类、储存和处置不规范等安全隐患。
6.职业暴露安全隐患:医生、护士等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各种病菌和病原体,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
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存在防护设施和措施不完善,员工个人防护意识不够等安全隐患。
7.系统信息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存储大量的病人信息和医疗数据,这些信息如果被黑客攻击、泄露和篡改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存在信息安全系统不完善、员工安全意识不够等安全隐患。
8.药品管理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大量药品,药品管理不规范可能导致药品交叉感染、药品误用等安全隐患。
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存在药品储存不当、药品配送错误等安全隐患。
9.人员操纵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大量的医生、护士等从业人员,但是人员操纵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如医生、护士可能存在工作疲劳、手术操作不当等安全隐患,可能导致误诊、手术事故等后果。
10.医疗纠纷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存在医疗纠纷的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受到暴力威胁等安全隐患。
(实用教程)识别医院的安全风险点及应对方法

(实用教程)识别医院的安全风险点及应对方法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医疗机构,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患者的安全,我们需要识别并应对这些风险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院安全风险点,并提供应对方法。
1. 患者隐私泄露风险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医院患者的个人信息存储和传输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系统。
然而,这也增加了患者隐私泄露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确保医院的信息系统具备防火墙、加密技术等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 培训员工:加强员工对患者隐私保护的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信息系统,并注意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
2. 医疗设备故障风险医疗设备是医院正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存在故障风险。
为了应对设备故障风险,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维护: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建立备用设备:为了应对设备故障时的紧急情况,医院可以准备备用设备,保障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3. 药品管理风险医院药品管理的不规范可能导致患者用药错误或药品滥用等问题。
为了应对药品管理风险,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药品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药品管理流程和规范,确保药品的采购、存储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医院要求。
- 加强监管和培训:加强对药品管理人员的监管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药品管理水平和意识。
4. 环境安全风险医院的环境安全对患者和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应对环境安全风险,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医院建筑、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性,确保不存在漏水、漏电等安全隐患。
- 加强清洁消毒:建立规范的清洁消毒制度,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5. 医患纠纷风险医患纠纷可能给医院带来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为了应对医患纠纷风险,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沟通和教育:医院应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治疗过程和风险的认知,减少误解和纠纷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制定完善的电气定期安全检查、绝缘检测制度和操作规定,并记录档案。配备必要的绝缘安全工器具、检修工具和测量仪表。(4)可能发生爆炸危险区域的电气设备、装置、线路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电气线路应穿金属管防护,电气开关装置应设置在室外,安装防护箱。
(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
3
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区域
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空气净化器等人不安全行为、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5).建立患者心理安全维护责任制,职责、分工、要求明确。患者的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是患者心理安全责任人,应熟悉并履行职责。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7.3、3.8.1、3.8.2,3.8.4条
5
中庭、回廊
临空高度超过2m及以上的空间可能导致人员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 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2条、3.1.3条、4.0.5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19条
(4).门的宽度应适应运输车的出入和冰箱的搬运;
(5).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存放、管理符合相应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用登记,定额管理,凭处方取用和补充。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3条
2
楼梯、平台、疏散通道
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它伤害
(拥挤踩踏)
(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l.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l6m;
(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令狐采学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
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其它伤害
(拥挤踩踏)
(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2).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 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 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2)液氧储罐区泄漏遇可燃物和火源可能导致猛烈燃烧。
火灾
(1).确保液氧储罐周围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沥青路面。
(2).液氧储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m3,总容积不宜大于20m3,
(3).液氧储罐与医疗公共建筑、生命支持区域保持防火间距15m。
(4).配有严禁烟火等安全警示标志。
(5).液氧站内及周围10m范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质。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6.6.1条
6
医用液氧储罐气源站
(1)液氧罐在充装过程或使用、维修检查中,操作不当或设施缺陷等,出现超压或充装过大,可能导致泄漏爆炸,或造成人员冻伤。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冻伤)
(1).液氧供应源应设有止回阀、减压阀、安全阀和防爆膜、放空阀、液位计、压力表及压力监控报警系统,且完好安全可靠,并定期检查。
9
药剂科、药库
药剂科的药库的易燃易爆类药品存储不当、搬运过程不慎发生意外可能导致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
其他爆炸
其他伤害
(1).贵重药、剧毒药、限量药,以及易燃、易爆药物的贮藏处应有安全设施;应单独存放。
(2).乙醇、甲醇、丙酮、苯等易燃液体应放在试剂橱的底层阴凉处。乙醚类试剂应避光贮存。
(3).药库应独立建筑,不宜与门诊部、病房等人员密集场所毗连。
(3)配电箱内应安装专用的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并有明显的标志,其连接方式应采用焊接、压接或螺栓连接;同一端子上连接的电线不应多于2根。
(4)GB13955-2005中第4.5条规定的设备和场所必须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第4.6条规定的场所必须安装报警式剩余电流保护;
(5)高压配电装置应采用具有五防功能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6).站内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应急设备及工具,且完好有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3.4条《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第4.6.4条
7
液氧管道
液氧储罐各供应管道前减压阀失灵无法有效调节管网压力而超压,可能造成爆炸。
其他爆炸
医用液氧储罐气源各供应支路应设置防回流措施,输送和供应的管路上,两个阀门间可能积存液氧的管道必须设置安全阀。
12
室内变压器、高压配电室
高压供配电室、变压器等由于短路、高温散热不良可能导致火灾。
触电
火灾
(1)设备间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
(2)设备区域内应配有温、湿度计;
(3)电工岗位人员应取得合格有效的电工作业操作资格,操作证原件由电工人员上岗时随身携带或由单位统一进行管理。应穿全棉长袖工作服和绝缘鞋
(6)配电箱(柜)周边0.5m内不应有可燃物,箱(柜)体内和下方不应搁置和堆放可燃物。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第6.1.9条《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第
4.5/6.3/7.2/7.3条《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 065-2010第6.4.1条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
4
放射科、核医疗科
放射性物质管理不
当、防护措施不当等
导致工作人员、病人
等收到放射性伤害
其他伤害
(放射性伤
害)
(1).对诊断室、治疗室的墙身,楼地面、门窗、防护屏障、洞口、嵌入体和缝隙等所采用的材料厚度、构造均应按设备要求和防护专门规定,设置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2).污染区应设于尽端,并应有贮运放射性物质及处理放射性废弃物的设施,污染区人员出Fra bibliotek口处应设卫生通过;
(3).高、中活性实验室应设通风柜,通风柜的位置应有利于组织实验室的气流不受扩散污染。通风柜排气口应高出5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高度3~4m,并应设过滤装置;
(4).贮源、分装、标记、高、中活性实验室、洗涤室、注射室、γ照相机室和治疗病房的防护,均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和实验台的台面、通风柜的内衬。均应采用易清洁、不吸附、无缝隙的材料。γ照相机室应设专用侯诊处;其面积应使侯诊者相互间保持1m的距离;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第6.4.1条、《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第
3.2.14/5.2.7条
特种设备和场所
14
电梯、自动
扶梯等特种
设备
特种设备检测、维保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人员不安全操作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8
(临时)低压电气线路
电气线路和设备检测检修时操作不当、线路绝缘不良可能导致触电、火灾。
触电
(1)应避开易碰撞、地面通道、热力管道、积水等易造成绝缘损坏的地方敷设,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敷设;
(2)沿墙架空敷设的高度在室内应大于25m,室外应大于45m,跨越道路时应大于6m,与其他设备、门窗或水管的距离应大于0.3m。(3)临时低压电器线路安装前应办理审批手续,并由专人负责管理,限期拆除;
(2)定期检查安装和定期检查检测保护器;
(3)制定完善的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必要的电气防护用品和工具。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
10
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
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在接地保护、防静电装置失效或损坏下短路、过载、超负荷或操作不当时可能导致火灾或漏电。
(1)电气线路应设置防止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等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电气保护装置和系统,线路敷设要穿管、进盒。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第4.6.4条第4.2.16条
8
医用氧仓、重症室等治疗室
舱内电气设备短路、高温可能导致火灾。
火灾
(1).高压舱内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电器开关应装在舱外。纯氧舱应采用舱外照明。
(2).电气线路应设置电气保护装置(剩余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装置等)。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
(4)应设有通风散热、防潮排烟设备和事故照明装置;
(5)室内地面的最低处应设有集水坑并配有自动排水装置;
(6)制定完善的电气检查检测管理制度,确保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及火花放电痕迹。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 065-2010
第条4.2.1条
13
电网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制式不对,无接地保护或连接方法不对,可能导致人员触电。
(3)线路和设备布置周围严禁有可燃物,潮湿区域应穿管防潮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