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音乐修养课论文

合集下载

也谈大学生音乐欣赏素质培养问题论文

也谈大学生音乐欣赏素质培养问题论文

也谈大学生的音乐欣赏素质的培养问题音乐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心理过程。

它贯穿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探索和各种意象的冲撞。

从而产生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重要发展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定性、趋于成熟的过程,它对人一生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欣赏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审美能力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音像传播手段的普及。

特别是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单纯娱乐的心理状态已在一个相当广泛的范围蔓延,换句话说。

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人们越来越把文化放在重要的地位,音乐自古以来便被认为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其时间的特殊,声音的特殊,情感的特殊及非常典型的非语义性,使人们最容易接触到表皮。

却很难琢磨到其内核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听。

更迷惘于怎样听,于是音乐在一个很广泛的层面上变成了人们的消遣,加上极端商业化的推波助浪,音乐的艺术性表现发挥不了作用,而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商业化的流行歌曲,在大学,有关音乐艺术的教育应该是以传播优秀文化为宗旨的,在音乐欣赏的听觉心理引导方面。

我们应该立足于理性认识的教育立场。

避免一味将欣赏停留在娱悦感官层面的倾向。

通过对理性认识的心理分析。

帮助大学生接受音乐文化的精髓。

从而提升审美能力,正确把握审美评价的尺度。

二、音乐欣赏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

高校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对于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群体,其心理机制的健康与否、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培养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育人的质量。

音乐欣赏既满足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求,又使学生个性心理不断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获得前进的动力,而完善人格的塑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当学生聆听具有不同情感的音乐作品时,内心便会产生一系列情感反应,从而丰富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等情感体验,达到主动调节不良情绪和情感的目的,以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音乐修养论文一千字

音乐修养论文一千字

音乐修养论文一千字篇一:音乐修养小论文我从音乐修养中感受到民乐的魅力我一直很喜欢我国的古典音乐,每次听古典音乐,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妙感觉。

各种古典音乐仿佛把我带回了古代:看王维在月下抚琴;看嵇康刑前从容弹一曲《广陵散》;看“江州司马青衫湿”等等。

这学期选修了音乐修养这门课,老师有一堂课特意讲了中国的古典乐器,我才更加深入地领略到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

中华素称“礼乐之邦”,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从文明发轫之初,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音乐修养。

《礼记〃乐记》中有“知乐,则几于知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的句子。

君子六艺也包括“乐”。

作为中国思想家典范的孔子也非常看重音乐,他教授学生,“乐”是一门必修课。

他本身也是一个音乐家,据说,他很喜欢演奏古琴,还能亲自谱曲。

我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

“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金”类包括钟、铃、鎛、镛、铙(、笙钟、颂钟等;“石”类包括玉磬、笙磬、颂磬、鸣球等;“土”类包括埙、缶等;“革”类包括县鼓、鼗、应鼓、搏拊等;“丝”包括琴、瑟、筑、筝等;“木”类包括圄、柷等;“匏”类包括竽、笙、簧等;“竹”类包括箫、龠、笛、篪等下面谈一谈我最喜欢的几种古典乐器:1. 古琴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3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

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我的音乐修养与音乐才能

我的音乐修养与音乐才能

我的音乐修养与音乐才能音乐在我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我的休闲娱乐活动,更是我个人修养与才能的体现。

通过与音乐的密切接触和持续学习,我逐渐获得了音乐修养和音乐才能的双重提升。

起初,我对音乐的热爱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欣赏层面。

然而,我渴望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内涵,于是开始自学音乐理论和乐理知识。

我通过阅读专业音乐书籍、参加音乐培训班和上网查找资料,逐渐掌握了音乐基本概念、音符表示法和谱写技巧等方面知识。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不仅增强了我对音乐的理解力,也培养了我独立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能力。

音乐修养的提高离不开对名曲名家的学习。

我积极参观音乐会、戏剧演出和音乐节,亲身感受不同风格和风貌的音乐作品,扩大了自己的音乐视野。

我还喜欢收听历史悠久的经典音乐专辑,如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

通过欣赏这些经典作品,我能够提高对音乐的鉴赏力和理解力,深入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然而,仅仅理论知识和欣赏并不能构成完整的音乐修养。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我开始学习一种乐器。

最初,我选择了钢琴作为我的起始乐器。

琴键的触摸和音符的弹奏给予我身心愉悦,而且钢琴具有丰富的音域和表现力,能够演奏各种风格的音乐。

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我逐渐掌握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能够演奏出一些简单的乐曲。

钢琴的学习使我更加亲近音乐,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内涵。

除了钢琴,我还学习了其他乐器,如吉他和口琴等。

学习多种乐器的好处在于,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音色和演奏方式,能够让我更加全面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同时,学习多种乐器还培养了我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协作意识,使我能够与其他乐器手和乐团成员进行合奏和合作演出。

通过对音乐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的音乐才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我参加了学校的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和音乐感觉。

我还尝试着创作一些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创作音乐,我不仅可以打破传统乐曲的束缚,还能够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融入其中,使作品更富有个人化的表达。

大学音乐课程论文范文怎么写

大学音乐课程论文范文怎么写

大学音乐课程论文范文怎么写(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二)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之所以说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因为音乐本来就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音乐感性材料的创造性、音乐形式存在方式的创造性和音乐内容的创造性。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声音本身是感性的、非具体的材质,而音乐的声音又是一种非自然地、经过了加工的艺术化的声音,在现实中找不到模本,它完全是通过作曲家丰富的想象力,将各种音响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并排列组合,在内心建立起一座宏伟的音响大厦,再将其表达出来。

因此,当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音乐允许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时候充分地、充满创造性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这样才能进一步理解乐音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又由于音乐内容具有创造性的特点,音乐不像小说或是一幅画一样具有具体的内容,音乐的内容是直觉的、非想象的内容,它包括基本情绪、风格体系、精神特质三个方面。

而这三者都是要靠欣赏者根据各自的音乐素养来感受到,由于每一位学生的音乐素养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他们每个人所获得的音乐内容都是不固定的。

更多的是当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其实是对音乐的“三度创作”,由于音乐具有很强的感受性,对音乐的欣赏归根到底是主体的创造性意识活动,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不可避免地会渗透自己的主观意愿,同一部音乐作品,有人会感到恬淡,有人会感到忧郁,这正是对音乐作品的再创作,在这个过程,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是会得到提高的。

(四)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结语摘要:本文对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作用,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路径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学;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一、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关系二、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作用(一)丰富学生知识体系(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将古典与流行结合起来,二者具有不同的特色与特点,在表现形式、受众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大学生音乐修养《交响乐鉴赏论文》

大学生音乐修养《交响乐鉴赏论文》
音乐在三声中段里转化为C大调,出现了一个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的舞曲主题,这一音乐立即由弦乐器作了模仿和发展。它强健有力,热情欢快。这一主题的反复,由强奏开始,在进行中逐渐减弱,乐器不断减少,只剩下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命运”的动机不再是强音了,而是单簧管和第一小提琴的拨奏。这种戏剧性的力度改变造成了一种情绪的酝酿。这一乐章的调性安排是交响曲的主调性(C小调),这和第三交响曲相同,而再现部的独特之处是定音鼓50小节固执的敲击,最后在欢呼似的凯旋音调中不停顿地进入末乐章。
对于交响曲,我印象深刻的是《命运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的斗争主题原是启蒙运动时期悲剧的典型。在古典悲剧和与它紧密联系的格鲁克的音乐剧中,人同命运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但是严厉残酷的命运形象却常被描写为不可避免的,而人的胜利往往又由于外界的力而突然发生。贝多芬改革这个传统的主题,加以新的处理,使人的意志付诸行动;在他的交响曲中,人的胜利是同命运的暴力进行殊死的斗争得来的。他的第五交响曲揭示了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失败和胜利、痛苦和欢乐,说明生活的道路是艰难曲折和满布荆棘的,但是对社会负有的崇高责任感,使人格外奋不顾身地去建立功勋。英雄扯断束缚着他的锁链,点燃自由的火炬,朝着欢乐和幸福的目标胜利前进。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戏剧性冲突的整个发展历程。因此,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斗争和胜利的交响曲”。
第二乐章:bA大调、3/8拍、双重主题变奏曲
这一乐章以抒情流动的旋律由大提琴和中提琴缓慢地奏出第一主题,这是附点三十二分音符的连续运用,使沉静的旋律孕育着一种内在的动力,产生出一种不断推进的感觉。接着木管乐器奏出果敢刚毅的进行曲风格第二主题。这两个主题本身形成对比,但宁静、沉思的第一主题和具有英雄性的第二主题,在音调和气质上和“命运”动机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贝多芬在这个乐章中,再次运用了变奏曲式的创作技巧,将两个主题经过变化,充分发展,最后给以完满的结束。

大学音乐论文范文

大学音乐论文范文

大学音乐论文范文音乐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

在大学教育中,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音乐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教育;大学;学生;影响。

引言。

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

在大学教育中,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音乐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

一、音乐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培养。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在大学教育中,音乐课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此外,音乐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理论和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和表现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通过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二、音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

音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音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和表现能力,因此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此外,学习音乐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因为音乐表演和创作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除此之外,音乐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

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内心的压力。

同时,音乐还可以促进学生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增进学生与他人的情感联系,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

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

学号: ***********兰州文理学院学生论文题目: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者:**_ 文 _学院 _ 中文系__汉语言专业 2014 级____四年制三班2015年 12 月 29 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摘要:所谓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

即不单要有基础的,最一般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有对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

提高音乐素养,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较深层的感悟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又走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学的教育机制也逐渐打破传统,走向改革创新的道路。

关键词:提高大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飞速发展,在我们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也在普遍的使用,音乐教室也离不开科学技术,也是艺术与科技的相互融合,多媒体的使用拓展了我们学习音乐的渠道,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我们可以把声音和图画同时展现,增加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具体形象的事物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音乐课也应该在大同中求小异,给学生创造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环境,当学生走进课堂上课时,老师应该为学生播放一曲旋律优美的歌曲,使学生在刚进入课堂就能投身于音乐课的模式,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一,为学生营造好的音乐氛围音乐的课程是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课程,但是老师不应该只依靠课堂时间,老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音乐环境,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感觉音乐,并且在生活中也能体味音乐,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应该发动更多的人,努力的创造学校的良好音乐氛围,比如邀请一些音乐团体,知名音乐家到学校以讲学讲座等不同的形式作报告,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选择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情趣高昂的具有艺术魅力的音乐作品供大家欣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手大赛,让学生了解音乐,感悟音乐,也可以自己编一些舞蹈节目,进行演出交流.总的来说,创造良好的学校音乐环境可以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提升,并且可以陶冶情操,增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好的教师队伍,就是一座音乐桥梁,注重对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的提高,对于音乐教学整体素质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妙的音乐旋律和音响是人们道德和智慧培养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形成美好心灵和纯洁精神的来源。

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5篇

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5篇

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5篇音乐学(musicology)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

以下是合一范文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5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篇1怀揣着我所有的梦想来到了大学,可能是以前被初中高中老师灌输了一种思想、对大学的定义特别的肤浅。

来到石大才发现现实和想象有很大的差别、我能感到那些压力、甚至比高中还让人分身乏术。

第一节课张老师让我们明白了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上完大学出来最基本的定位、以及我们的学分和所有课程的任务,听完感觉负担很重。

一节课让我深刻明白我们的大学并不是来玩的也不是来消遣的、是让我们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提升内涵、完善自我的。

我也让自己很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些问题。

我们这节课由好几位老师来为我们授课、分别讲了音乐和艺术中不同的领域,老师让我们了解大学明白我们的任务和大学生要做到的基本的事情、让我们明白四年之后出来怎样就业怎样择业怎样在单位为人处世、学习钢琴的要领和我们要怎样学习、声乐的要领声乐的重要性、最后还有一场演出所要具备的以及一个舞台所需要的这些要领。

上完这些课我才明白音乐所涵盖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我们学到才是皮毛中的一点点。

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我的理解可能太浅薄、这也根本算不上论文、但是还是应该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这门课程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爸爸妈妈对我有很高的期望,我一点也不想让他们失望,在上这门课之前我必须得承认我来的时候所抱着的心态就不对、和大多数上完高中的同学是一样的,觉得大学意味着解放意味着放纵,第一节课给了我响亮的一巴掌、我也明白确实该醒醒了,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不是来玩的。

但是压力确实很大,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擅长有很不擅长的地方就很懊恼、有难过也有无助、但是我很清楚只有压力才能不断进步,我应该去努力去奋斗青春才不至于被荒废。

人的一生有很多活法,虽然我不喜欢争抢、但是我不应该让自己后悔。

作为学生我不能旷课不能迟到、就算不是最优秀的我也应该用尽全力去努力。

大学生与音乐修养论文鉴赏三篇

大学生与音乐修养论文鉴赏三篇

大学生与音乐修养论文鉴赏三篇关于《大学生与音乐修养论文鉴赏三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与大学生篇一:音乐与大学生修养音乐是个神奇之物,它的起源甚至无可追溯,大概宇宙形成之时就伴随着孕育出来了,那自然神奇的和谐仙音,谁能说它的出现没有给人类走上文明之史有所建功呢?远的不说,单论音乐对我们大学生修身养性的作用,也是潜移默化之中对我们的思维、性格、品格、价值观等有着深远影响,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得清楚的,不过在此我还是姑且谈谈我的浅见。

人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母亲都会对她的孩子唱摇篮曲或者催眠曲,就是一个无可辩驳的明证。

正是这样的天赋能力,使得我们大学生在享受音乐的时候因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而涉及己身,在自己的身上使这种情绪得以蔓延,从而进一步牵涉到自身的修养。

在这里分几个小点来阐述此问题。

1.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

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常常自觉或不自觉的集中注意力在乐声上,体会乐声所要表达的情境,再将这种意境在现实中表达出来,使得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例如,读书的时候大学生习惯听平静和祥的乐曲使得自己心境平和以集中注意力在书本上,达到专心的效果。

这也是对锻炼自身对注意力分配的良策,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已经进行了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的心理素质训练。

我们知道,能不能合理的、有效的分配注意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在学术上是非常有用的。

2.知觉与心理的配合与协调。

听音乐靠的是感觉,这不仅牵涉到内心的节奏感、位置感,还有更高层次的情感、意境等等。

享受音乐的过程中以情入境,使得自身的情绪也得以舒展,是锻炼自身良好心态的好方法。

此外,也可通过享受音乐提升听力水平,真可谓一举两得。

这两者,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作用不可谓不明显。

尤其是锻炼心态这一条,在现今大学生普遍冲动情绪泛滥,动不动就要生要死的现状,是有一定改善作用的。

这是为大学生们以后走上社会打好基础,良好的个人素质到哪里都是必不可少的。

音乐修养

音乐修养

大学生音乐修养论文题目一简要说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表现内容、风格特点及主要特征,并阐述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处理好学业、人生、爱情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析:(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完成于1959年5月,成为国乐经典和世界音乐经典。

《梁祝》的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

以“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内容。

乐曲表现了梁祝这对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强烈反抗精神,歌颂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小提琴演奏上,借用了我国民族乐器的某些演奏技法和效果,听来别有风味。

这部协奏曲旋律优美,色彩绚丽,通俗易懂,艺术性很强,在国内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国外音乐评论家则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2)学业、爱情、人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业、爱情、人生是一个人的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丰富我们的一生。

学业与爱情大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宝地,是我们学习技能和提高思想深度的园地。

而爱情是我是们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的阳光,没了阳光,我们的生活将失去光彩。

所以,我们都希望在大学能有一个“爱情”“学业”双丰收。

但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并不容易。

不过,大学生在者关系的认识上还算清楚,只是行为上还有欠缺。

大部分人能在爱情和学业的关系上处理得好,既获得了一份美好的爱情,又获得了学业丰收。

得也有不小部分人只沉迷于爱情的海洋里,视他物为一空。

更是将学业丢在脑后,或者将天平完全偏向爱情。

虽然大学生追求爱情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不注重学业,追求的爱情也不会美好。

如果学业搞不好,不幸被学校除名,或者不能取得学位证各毕业证,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也就不能有一份较好的工作,这就很可能会影响到生活质量。

声乐课程的心得体会论文(2篇)

声乐课程的心得体会论文(2篇)

第1篇摘要:声乐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声乐,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本文以我国某高校声乐课程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对声乐课程进行探讨,旨在为声乐学习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声乐课程;心得体会;音乐素养;审美情趣;表达能力一、引言声乐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声乐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声乐课程的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对声乐课程进行心得体会总结。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1.课程设置声乐课程通常包括基础理论、声乐技巧、作品分析、舞台实践等几个部分。

基础理论主要包括音乐史、音乐美学、乐理等;声乐技巧包括发声方法、呼吸技巧、音准、节奏等;作品分析则是对经典声乐作品的解读;舞台实践则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检验。

2.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2)掌握声乐基本技巧,提高演唱水平;(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与实施1.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声乐艺术;(3)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实践性教学:注重舞台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实施过程(1)基础理论教学: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声乐基本知识;(2)声乐技巧教学:采用示范、模仿、纠正等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技巧;(3)作品分析教学: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让学生领略声乐艺术的魅力;(4)舞台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演出,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四、实践环节与心得体会1.实践环节(1)参加声乐比赛:通过比赛,检验自己的演唱水平,提高舞台表现力;(2)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3)担任社团活动负责人:组织策划社团活动,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音乐修养小论文

音乐修养小论文

品《红楼梦》中曲
音乐是传达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一种能唤起我们心里某种共鸣的声音。

所以它是要用心去聆听的,只有用心去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到音乐的真谛,才能体会到创作人内心的世界。

虽没有完完整整的看过《红楼梦》,却因为课堂上欣赏到了其中的动人心扉的音乐,而让我有所知,有所思。

开篇那似大气却凄凉的序曲和着那似看透尘世而用略带沧桑的声音所发出感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让那人禁不住突发苍凉之感,却更想去探索那“满纸荒唐言”是如何的“荒唐”,而那“味”又是如何让人“痴”。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那婉转而悠扬的旋律传达出了对宝黛两人有此奇缘,却终究修不成正果的遗憾叹惋与些许的无奈与不甘。

让人哀叹连连。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曲《葬花吟》道出了浮生人世变幻无常,一切美好最终终将归于尘土。

也道出了那葬花的女子的坎坷不平的宿命,和她的那段飘渺凄美的爱情。

人生如风,总含情,人生如花,易凋零。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红楼梦》中人物无数,性格不一,每个人物都演绎出了不同的人生,而幕末那一曲《好了歌》就算是道出了总结,给人留下的就是无尽的感慨与深思。

那些个争名夺利,那些个儿女情长还不就是“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曲终人散,戏罢散场,回首一想,不过就是红楼,梦一场。

大学生音乐修养课论文

大学生音乐修养课论文

浅谈“禅境”与音乐表现摘要:禅宗的“明心见性,颁悟成佛”。

强调个体的“心”对外物的决定作用,开启了历代文人士大夫的个性天地,促进了艺术创作自我意识的觉醒;它主张直觉式的“顿悟”,在现实生活的感性经验中实现超越和升华;禅境的冷寂空灵、高远清幽、“物我两忘”的审美观照与“即心即佛”的从内心世界中寻求佛性,创构了中国古代美学的至高境界。

辩证法取两面,而禅非对称,放下“利”的一面,只取“寂”的一面,并非顾此失彼。

让“利”稍停,用“寂”来提升自我,使生命终于可以润泽灵动起来而意趣盎然。

文章从音乐人类学入手,对禅境的美学特征予以文化解读。

关键词:禅境音乐表现主体意识明心见性顿悟一、佛教文化的传入与逐渐中国化佛教文化自东汉(公元六十四年)由印度传入中土,历经数百年的交融和改造,到中唐时期发展为中国式的佛教——禅宗。

禅宗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就其思想基础而言,受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易经》的影响,儒家、道家以及诸子百家有着与佛教相同的思想旨趣,因此,佛教文化的传入很容易就被中土文化所吸收,并日益发展为富含中国式思维和美学特质的禅宗思想体系。

禅宗的化出,把儒、道的内在超越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将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带入了—个自我意识觉醒的新天地。

禅为知识阶层追求适意的人生提供了极高的智慧,使其突破儒家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道家的“逍遥游”、“乘物以游心”的思想,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合而为一;“禅”引导着知识阶层既入世又出世,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禅”帮助知识阶层在喧哗与躁动的现世中停顿下疲惫不堪的脚步,沐手静心,脱尽铅华,谛听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以彻底的忘形忘我,洞见真如,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另一方面,禅宗的文人化,使其不断地得以发展、丰富和深化。

禅宗的兴盛,由于历代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弘扬,不仅以一种宗教哲理,更以一种文化力量通过大量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广泛地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当代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路径和价值引导教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路径和价值引导教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路径和价值引导教育论文2018-12-16近年来, 西方发达国家趋向于将音乐教育尽可能融合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 利用音乐对人潜移默化、浸染式的影响来提升音乐教育在个人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

“音乐中蕴涵的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都可以通过每一个音符传递到聆听者的心灵, 每聆听一次,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一次, 增加一次记忆与联想。

” [1]可见, 音乐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载体之一, 既能将通识教育真正有所承载, 也能使大学生沉浸于通识教育的氛围之中, 本文将对公共音乐教育在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院校除外)大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及落实路径进行分析。

一、通识教育理念及其在高校中实施的必要性学界普遍认为, 通识教育发源于美国, 它的原词“general education”, 又被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

[2]事实上, 中国历来就有重视通识教育的传统, 如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曾指出: 中国之教育在于养成娴于经典之文化人, 而不是训练专才或激励英雄性格。

[3]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提倡“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复旦大学老校长苏步青、谢希德也倡导大学生要全面发展, 着眼于培养交叉型、复合型人才。

关于通识教育的具体理念, 梅贻琦先生早在1941年就曾指出:“通识, 一般生活之准备也”;“通识之用, 不止润身而已, 亦所以自通于人也”。

[4] 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前辈对于大学生通识教育都曾提出很好的见识与倡导, 但是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和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通识教育的实施一直困难重重, 直到今天,“通识教育”重新提上教育日程。

目前, 我国许多高校奉行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识”教育, 注重培养所谓的“应用型”人才。

但在产业化日益升级, 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否则就可能丧失再学习的能力, 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音乐的相关论文鉴赏

大学生音乐的相关论文鉴赏

大学生音乐的相关论文鉴赏你是在找关于大学生音乐赏析的相关论文?那么就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下面是店铺来给你们去整理大学生音乐赏析的相关论文,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大学生音乐赏析论文篇一以音乐激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摘要:音乐教育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起着综合、协调的枢纽作用,这一特殊地位与作用是由音乐的性质而决定,它能推动人们认识的深化和道德的完善,尤其是在完善现代大学生人格的培育过程中,音乐教育的这种综合、协调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关键词:音乐; 艺术素养; 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1-0156-01音乐艺术教育不仅在专业院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提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今天,对于非艺术高校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丰富了教育的内涵,而且从理念上突出教育创新、感情熏陶的特点。

笔者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音乐学院代课教师的双重身份,根据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并与经常与学生交谈后深深感到,我国高校学生的音乐素质亟待提高和加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没有音乐教育的美育同样是不完全的美育。

一、音乐的教育作用(一)音乐能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精神创造的产物,通过表现某种特定的精神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精神文明形式,它通过人们听觉器官的感受而引起各种情绪反映。

音乐通过不同节奏、旋律、速度、音调、音色变化的乐曲,能十分快捷而有效激起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运动,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反映和机体效应。

当学生沉浸在美的音乐感受和欣赏之中时,便可以使冲动趋于平和,紧张趋于松弛,消沉变为振奋,伤感得到抚慰,喜悦的心情得以抒发,从而调节心里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音乐有利于培养人的团结协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人生及未来的一个重要方面。

良好的团结协助精神,能将他们的自我要求和自我实现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保持一致。

大学生音乐修养

大学生音乐修养

音乐人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自己上这门课的一些收获及感悟,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来谈音乐对于自己生活的影响,根据当代音乐所发挥的作用,思考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对待音乐。

[关键字]:音乐;自己;人生;感受;影响其实自己刚听到这个课程名时,本以为会是一门讲述很枯燥的音乐基本知识课程,但听一个同学介绍说老师要求蛮严格的,而且可以真正学到一些音乐知识。

而自己也正想真正在选修课上学到一些音乐知识,而不简单的只是混个学分,所以就选了这门课。

说实话,自己从初听这门课程到上完这门课再到写这篇论文这段时间,真的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东西,我认为绝不仅是音乐知识的增长,更多的是自己思维变得更加多元化。

首先自己很喜欢老师讲课的方式,就是让同学们互相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领略到了不同专业和不同成长经历的人的人生态度和看法,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大不相同的,我们能够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纵观不同人的人生看法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见识,同时也增加了自己思维的多维性。

而现在,我们的课堂还是过于注重单纯的讲述和教导,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缺少合作和创新精神,而目前同学之间最缺少的正是这种面对面的心灵交流和合作。

而音乐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舒缓学业和生活上的压力,让你的心灵真正平静下来,我们静静地单纯的只是用心来感受来欣赏这样美好的生活,欣赏那些曾经被你忽略掉的身旁的事物。

就像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来分享从自己专业的角度看待音乐的态度,有人说像函数,同样充满着波峰和波谷。

有人说像组织,都是由创造者将其进行有结构的安排和组织。

每个人都将音乐描绘成不同的事物,令我惊讶的是我看到的是一个完完全全多维的世界。

自己在课堂里,不仅学到了很有用的基本音乐知识而且还欣赏了很多著名的音乐作品,在欣赏这些优雅的音乐作品时,自己能完全沉浸在这些美妙的音乐以及那些温馨唯美的画面中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是一种心灵的积淀和洗礼。

回想自己在课堂上笨拙的念着五线谱上面的音符,想着那些音名和唱名,认真想着是哪个音调,静静数着是几分音符,仔细区分是几个拍子,到自己能够轻松而且熟练的跟大家一起打着美妙动听的拍子,并陶醉在自己拍打出来的音乐中时,自己感受到自己最真实的进步。

大学生音乐修养

大学生音乐修养

遨游在音乐的海洋里——《大学生音乐修养》结课论文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十二周的大学生音乐修养课程在不舍与收获满满中结课了。

我从小没有什么艺术细胞,与艺术接触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

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一直以来,我这个标标准准的理科生对课堂的理解就是老师不停的讲定理,讲题,而我们在下面奋笔疾书的记笔记,做题。

我们每天在枯燥乏味的题海里挣扎,有时候甚至觉得生活就是这么无聊。

而这个学期,我选了这门课——大学生音乐修养,在这门课上,我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而且学到了很多生活的道理。

起初,我选修这门课,仅仅是因为觉得欣赏音乐时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上课时会很轻松。

但在上过几堂课之后,我的想法有了些变化。

我对欣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欣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

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学习《大学生音乐修养》这节课前,我对音乐的认识更多是在流行音乐方面。

之所以更关注流行音乐,是因为它的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接受。

而对于其它方面的音乐,我则是一知半解,而这学期的这节课使我开阔了眼界。

在第一节课,老师就让我们畅谈自己生活中的音乐,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的专业能和音乐有过关系,但是在同学们踊跃的发言后,我逐渐的发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给我们欣赏的《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

他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养。

他只有水手给予的名字,一个年代,1900。

他面对钢琴,无师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和掌声。

他也开始爱,爱一个女孩,静默且深情,令人曾揣测他是否会为了她而下船面对新的世界。

然而他最后选择的却仍是他的钢琴,他的大海。

他说,钢琴只有88个键,但是外面的世界,却是有着无数黑白键的巨大钢琴。

音乐修养课对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意义之探究

音乐修养课对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意义之探究

音乐修养课对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意义之探究摘要:在当前的大学生教育工作当中,除了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及基础知识教学工作之外,将更多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大学生个人修养的培育工作上。

笔者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音乐修养课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

笔者就以音乐修养课对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以探究当前大学生音乐素养教学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方式。

关键词:音乐修养;大学生;音乐素养在当前的人才培育过程当中,提倡人才的全面素质教育。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而伴随的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当前的大学生教育工作当中,加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有效加快我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而音乐修养课则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学习氛围,以完善学生的人格,进而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

一、音乐素养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对于音乐素养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把它拆分为音乐素养和音乐修养两部分。

加强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当中愉快的学习。

而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有效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修养和品位。

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以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为了加强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求大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音乐知识功底,且能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在音乐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借助相应的音乐作品,以充分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而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1]。

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开展相应的音乐修养课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对音乐素养的认识,进而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进而为大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素养对于大学生未来生活及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极大的影响,音乐修养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同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信心和激情,进而能够以饱满的状态,充沛的精力来应对其每一天的生活。

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探究论文

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探究论文

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探究论文论文摘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问题,它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如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具有以下主要途径。

关键词:音乐审美能力素质教育途径音乐修养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能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当时代发展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紧迫问题,它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早在1996年11月国家教委在全国高等院校艺术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口号。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音乐教育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和个人素质提出为目的的教育。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学生音乐基础差,缺乏对音乐的正确理解,在音乐审美能力上存在明显的不足。

从而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高等院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他们纷纷采取各种途径通过各种渠道,利用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因此,笔者对如何提高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就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音乐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的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学习音乐来表达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

陶冶情操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

音乐审美能力是借助于音乐艺术手段和现实世界的美,来提高人们对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陶冶人的情操。

所以在素质教育中音乐审美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音乐审美能力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人们就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即有陶冶性情、启迪智慧、辅佐政道、教化风俗的社会功能。

从西周开始的教育就有“礼、易、乐、御、书、算”六门课程,称为“六艺”,当时的“乐”就包含了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禅境”与音乐表现摘要:禅宗的“明心见性,颁悟成佛”。

强调个体的“心”对外物的决定作用,开启了历代文人士大夫的个性天地,促进了艺术创作自我意识的觉醒;它主张直觉式的“顿悟”,在现实生活的感性经验中实现超越和升华;禅境的冷寂空灵、高远清幽、“物我两忘”的审美观照与“即心即佛”的从内心世界中寻求佛性,创构了中国古代美学的至高境界。

辩证法取两面,而禅非对称,放下“利”的一面,只取“寂”的一面,并非顾此失彼。

让“利”稍停,用“寂”来提升自我,使生命终于可以润泽灵动起来而意趣盎然。

文章从音乐人类学入手,对禅境的美学特征予以文化解读。

关键词:禅境音乐表现主体意识明心见性顿悟一、佛教文化的传入与逐渐中国化佛教文化自东汉(公元六十四年)由印度传入中土,历经数百年的交融和改造,到中唐时期发展为中国式的佛教——禅宗。

禅宗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就其思想基础而言,受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易经》的影响,儒家、道家以及诸子百家有着与佛教相同的思想旨趣,因此,佛教文化的传入很容易就被中土文化所吸收,并日益发展为富含中国式思维和美学特质的禅宗思想体系。

禅宗的化出,把儒、道的内在超越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将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带入了—个自我意识觉醒的新天地。

禅为知识阶层追求适意的人生提供了极高的智慧,使其突破儒家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道家的“逍遥游”、“乘物以游心”的思想,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合而为一;“禅”引导着知识阶层既入世又出世,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禅”帮助知识阶层在喧哗与躁动的现世中停顿下疲惫不堪的脚步,沐手静心,脱尽铅华,谛听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以彻底的忘形忘我,洞见真如,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另一方面,禅宗的文人化,使其不断地得以发展、丰富和深化。

禅宗的兴盛,由于历代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弘扬,不仅以一种宗教哲理,更以一种文化力量通过大量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广泛地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中国传统艺术重意境、求神韵,“得其环中,超以象外”,借有限来表现无限,视空灵淡泊、“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为艺术审美的至高境界,都可以看作是受禅宗的影响。

在唐宋诗画艺术领域中“诗不入禅意必浅,画无禅意境必俗”的创作手法蔚然成风,禅理的渗透为中国传统艺术增添了无尽的玄妙情趣和高深的意境内涵。

禅宗的文人化,自然而然地导致了禅与艺术联姻。

二、禅宗的“自性论"与音乐表现中的主体意识“即心即佛”乃禅宗的核心命题,佛者乃觉悟者。

禅的“自性论”主张排除一切烦恼束缚,进行纯直觉的体悟和内在的省思,从内心世界中寻求佛性,禅僧能否成就佛道,完全取决于自心的“觉悟”,只要悟到自性,就能达到成佛的境地。

禅修,修的是一颗平常心,把佛的虚幻性拉回到每个人的心中,从实践中去认识生命自主的东西;禅理,是从人们趋利避害、离苦得乐的本性需求上讲的,而并非从社会秩序要求人们应有的规范上讲的。

禅僧们通过对自然法则和事物规律的观察与体验来认识自我,并以主体感悟的形式将其发现呈现出来,在这种呈现中主体意识表现得愈明显,则愈能体现出主体意识的觉醒,即瞬刻间深悟到自我心性的空寂和清静便是佛性了。

宗自华先生对禅的心灵状态作了这样的描述:“禅是动中的极静。

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

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禅于现象见本体的认识论通于音乐表现中的主体意识。

禅理,契合人心事理且是用来实行的;音乐,则是最纯粹、最贴近心灵的艺术。

禅境和音乐表现中的灵境的创构都是—个自我意识走向深度觉醒的过程。

二者都以人类的直觉体悟和内在的省思为自觉追求。

认识自我也是禅宗和音乐表现探究的最高目标,如果说禅意所感悟的是生命对宇宙的真实意味,那么音乐就是表现禅境的最佳方式。

魏晋之后,禅思维对音乐表现与审美创作多有渗透。

禅于现象见本体的认识论开启了艺术家神奇的想象力和认识事物、表现事物的方法,鼓励和推动着音乐家赋予音乐表现以某种价值意义,实现音乐表演创作潜能的最大化。

即通过“我”来诠释作品的精神内涵,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

音乐对于人的影响是诉诸听觉,直达心灵。

音乐在表现人类精神活动状态的微妙过程中,只能靠心灵去感受,而这种心灵活动的状态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恰恰是很难用确切的语言来加以形容的,如《高山流水》、《潇湘水云》、《梅花三弄》等。

听众可以在音响效果的作用下与那些和它有着对应关系的、具有联觉可能性的对象,如音乐中的高低强弱、轻重缓急、刚柔明暗等进行情感体验,作出心理反映,展开自由的想象与联想,从而产生与自我真切的感受最贴近的理解与心悟。

音乐的美,美在心悟,也唯有心悟才能创构音乐表现中的至高境界。

可以说,音乐在表现人类情绪活动的微妙性与敏锐性方面,是任何艺术门类都无可比拟的。

从音乐表现与审美看,其美的法则就是心的法则,只有用心去倾听,才能进入超知性、超功利的精神境界,主体意识才能在自身的直觉体悟中“自得其得”、“自适其适”。

音乐家创作时的高度入静,守本真心,灵感可以不期而至。

音乐创作时的入静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启发自心的觉悟,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渗透到所要表现的客体事物的神髓之中,让客体的情绪在自己的内心流淌,并力求达到主体的神髓与客体的神髓交融契合,互相渗透和转化。

这个统—体能够诱发和开拓鉴赏者的一个更为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诱发出更多的“象外之象”、传达出更多的“味外之旨”的力量。

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和反映,而是音乐家与客体之间内在神髓交融契合的有机呈现。

如金圣叹所言:“人看花,花看人。

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

”因此,音乐创作时的高度入静,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入定”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生慧。

一心不乱就能生慧,就能化出精、气、神来。

别人悟通的道理,永远代替不了自身的认识,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悟到一种全新的感受,获得独特的见解,领略别人不曾领略的风光。

心性修养是一个音乐家能否达到理想境界的关键。

艺术的感悟和人生的觉悟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历代音乐家大都通晓禅理,许多禅师也精通音乐,一些音乐家晚年会潜心修禅,与禅僧谈经论道、以禅入诗、以琴喻禅,两种文化的精神内涵互相启迪、共同开启了两种境界的疆域,使禅宗与音乐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

三、禅宗的“顿悟”与音乐创作中的“灵感”问题禅宗的“顿悟”建立在“离相无念”、“自性顿现”的理论基础之上,空前地突出主体精神的作用,将魏晋时期开始出现的艺术创作中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其对音乐创作中的“灵感”的显现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修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洞悉事物本质的新观点,在直觉性的洞察中实现质的飞跃,即崭新世界的豁然呈现就是“悟”。

如苏东坡所言:“诗之高者有禅趣,所重不在禅而在趣”。

禅诗往往无禅语,寓禅理于了无痕迹的禅趣中,浑然天成,让人可感而不可言。

将其引申到音乐创作中就是灵感、妙悟等精神现象。

禅理中,表层意识为习心。

人的表层意识之外深藏着无意识,也就是“习心”遮掩下的最深的自我。

禅宗的“顿悟”所要识、要明的“真心”不属于表层意识,它是未受表层意识浸染、干扰或规限的深层的无意识。

这深层的无意识才是人的生命之内最真实的本质。

人的表层意识遮掩了自已的“无意识”,不停的思考使你无法到达内心的宁静中,强迫性的思维活动制造了—个假的自我。

你的大脑被迫思考的是一种表层意识、一种幻象,它成为了控制你的工具。

如果你能很好地审视这个思考者,那么,—个更高更深的意识层就开始被激活了,那就是你更深的自我。

在这深层的意识中,你会发现有更大的一片超越思想的智性面,思维只是这片智性的一部分,同时,你还会清楚地意识到对你而言,还有比思维更为重要的东西,譬如生命、爱情、创造力、快乐与内心的宁静等都存在于你的思维之外。

只有当你的表层意识处于静止、留下空白时,你的潜意识才会变得更强、更活跃,才能领会到生命之内最深的本质的真正含义,感觉到深层无意识的存在。

在禅理中,对“无意识”中的觉性的失而复得,并保持这种觉性就是“悟”,“见性”与“悟”是同义语。

“悟”是—个圆融的境界,是生命与它所显化的世界的合一及最深的自我与未显化的生命的合一之境界。

“顿悟”不仅是身心内外冲突的终结,也是强迫性思考的终结,更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彻底的解放。

所以,“顿悟”常常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主无意识中的觉性,即最深的自我和真实的本质的觉醒。

迈向“顿悟”的关键一步就是从对表层意识的认同中摆脱出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空明。

“空故纳万境”。

在音乐创作的构思中,音乐家一旦进入空明、宁静的心境,一切都会显得那样的自然、清亮,毫无遮掩,潜意识里的创作灵感会不期而至,贝多芬因灵感的突显而创作出的传世珍品《月光奏鸣曲》就是—个最好的例证。

音乐创作中的灵感是必然与偶然的辨证统一,是潜意识的激发所溅起的火花,它基于丰富的生活阅历与高深的艺术素养之上的豁然开朗,可谓“偶触而即得者,不可以学人为也”。

禅理中,能够达到空寂涅磐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

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

只要不是自己觉到、悟到的,别人给不了你,给了你也拿不住。

只有自己觉到、悟到的,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你自己的。

禅宗的全部教义几乎都集中于“悟”的发掘上,没有悟,禅宗便不再是禅宗。

“悟”在音乐表现创作中,因倾注了演唱(奏)者过去生命中的业力、业习、自我感情色彩和审美理想而使作品获得质的飞跃,使平凡景物立体地化为美妙境界,花朵更加鲜艳、溪流更加清澈、生命充满活力,使现实世界向着审美境界升华,这种内心的审美观照就是音乐家的本质。

禅的“顿悟”与音乐创作中的“灵感”同属一种精神现象。

灵感虽然以偶然的形式出现,但从根本上说,它源于音乐家强烈的生活感受、丰富的知识积累与艰苦的创作实践。

在生活中,我们会在有意或无意之间接受到大量的讯息,这就是显意识和潜意识。

当显意识逐渐转化为潜意识时,做起事来就会轻车熟路,而当潜意识开始向显意识转化并于瞬刻间爆发时,就是产生灵感的契机。

可谓“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性灵不可刻意求之。

要获得创作灵感,音乐家必需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创作素材,运用生活的点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努力做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四、禅境的审美观照禅境,是禅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华夏美学中形上追求的一种极致,其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如王国维所描述的:“以物观物”之“无我之境”。

前—个“物”指的是审美静观中的主体,因其静观心境如同止水,故称其为“物”,后一个“物”指的是审美观照中的对象、客体。

它道出了审美观照中的本体体验,物我合而为一,使人看不出审美观照中的主体情绪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