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教学大纲
最新幸福心理学大纲
《幸福心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1、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历史沿革,尤其是几种重要的心理学观点和疗法(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存在-人本主义、人性心理学),明白积极的心态是如何形成的,掌握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培养主观的幸福感觉,拥有改变现状追求卓越的心理资本,用正向的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生的幸福和社会的责任等做出新解读;2、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生活态度,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建立抵御挫折和创伤的预防机制,消除问题行为、践行积极行为,接近幸福、获得幸福,增强幸福指数;3、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解客观事物,在教育、管理、推销、宣传等各个领域积极看待个人与组织、社会的关系,形成“社会人”的意识,力促学生做一个合格优秀的社会公民,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幸福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教育和爱息息相关。
该课程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获得积极的心理感受。
它告诉我们幸福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新方法、建立新习惯来获得幸福。
幸福感是人生追求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正确的理解和解释幸福、增进主观幸福感,在学习中逐渐让学生具备预测影响幸福的因素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乐观解释风格,从正向的角度看待个人与组织、社会的关系,形成“社会人”的意识,树立幸福来自于为社会、组织做出积极贡献的幸福理念,使得学生更加接近幸福。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一) 第一讲什么是幸福心理学( 3学时)一、主观幸福感概念二、幸福感的理论说明:讲授法、PPT(二)第二讲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3学时)一、学生自由讨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二、分组汇报讨论结果三、结合当前研究讲解影响幸福感因素说明:讲授法、讨论法、PPT(三) 第三讲提升幸福感的途径(一)——积极认知( 3学时)一、ABC理论二、期望理论三、辩证法四、观看《秘密》说明:讲授法、提问法、直观教学(四) 第四讲提升幸福感的途径(二)——学会感恩( 3学时)一、列举缺失感恩心态的案例二、分析产生原因三、解决对策四、观看《水知道答案》说明:讲授法、提问法、直观教学(五) 第五讲提升幸福感的途径(三)——塑造乐观人格( 3学时)一、习得性无助二、习得性乐观三、ABCDE理论四、观看《阿甘正传》说明:讲授法、提问法、直观教学(六)第六讲现场考查四、教学安排及方式五、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2、成绩评定: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平时测验及作业:30%,期末考试:70%六、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1、推荐教材:刘翔平主编《当代积极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幸福 心理教案
幸福心理教案教案主题:幸福心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幸福的含义和重要性;2. 掌握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幸福感。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引入幸福的概念(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对幸福的理解和定义;2. 介绍幸福的含义,包括个体幸福和集体幸福。
第二步:幸福的重要性(10分钟)1. 分享幸福对个体健康、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的积极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个体幸福如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第三步: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1. 指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2. 引导学生重视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3. 教授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的技巧,帮助学生处理困难和挫折;4. 分享追求目标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追求梦想。
第四步:培养学生的幸福感(10分钟)1. 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提高幸福感的经验和方法;2. 鼓励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3. 提供学生自查表或问卷,帮助学生评估自己的幸福感并制定改进计划。
第五步:总结和展望(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 展望学生今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幸福的概念和分享经验,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2.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和经验;3. 角色扮演: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幸福感和困扰幸福感的因素。
教学评估: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并写一份反思报告;2. 课堂回顾:组织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测验或讨论;3. 反馈调查:通过问卷或访谈形式,获取学生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反馈。
教学资源:1. 幸福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视频资料;2. 幸福感测量量表(可用于学生自查和评估);3. 活动准备:课件、白板、笔记本等。
拓展活动:1. 安排学生进行幸福感调查和研究,收集幸福感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2. 组织学生开展幸福感分享会,让学生互相分享幸福的经验和感悟;3. 邀请专家或心理学教师来校开展幸福心理学讲座,深入探讨幸福的含义和方法。
幸福心理学教学大纲
《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9115课程名称:幸福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开课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幸福心理学”课是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幸福心理学”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增进自身幸福的知识、方法与途径。
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与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课程紧密相连,并且幸福心理学属于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如何拥抱幸福并能够掌握提高幸福感的实用策略。
(二)能力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懂得追求真正幸福和快乐的人。
(三)素质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幸福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脚踏实地地追求幸福,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探讨幸福1、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幸福二、幸福需要客观基础三、幸福的不同感受2、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幸福心理的定义教学难点:幸福的不同感受3、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概况和一些关于幸福的理论。
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二章幸福的生理基础1、教学内容一、幸福感的生理基础二、增加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三、反思生理局限四、超越生理局限2、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反思生理局限教学难点:超越生理局限3、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幸福感产生的生理基础,从而反思生理局限,超越生理局限,增强幸福感。
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施青青一、教学计划教学课时:26课时课时安排第一章 3课时第二章 2课时第三章 3.5课时第四章 2.5课时第五章 3.5课时第六章 3.5课时第七章 2课时第八章 3课时第九章 3课时二、课时教案第一章幸福的理论与概念(3课时) 教学内容:1.掌握幸福的概念,形成对幸福的全面正确的认识2.掌握幸福的不同理论并学会正确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幸福的定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引子——学习幸福心理学能带给我们什么,活动:情景测试第一节幸福的概念1.1.1 体验论:以“快乐(hedonic)就是幸福”为核心命题,认为幸福就是愉快的情绪体基于行动者的主观判断。
1.1.3 本课程观点: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把握,包括三个方面: 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
第二节幸福的理论协调是就具有幸福感,相反,就会痛苦。
复习与作业要求:学习幸福的概念,体会不同学派不同学者的定义。
了解幸福对于每个人的成长的意义,要求其个人写出一个自己感受幸福的故事。
考核要点:幸福的定义辅助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外实践第二章幸福的生理基础 (2课时) 教学内容:1.了解人之所以产生幸福感是和人的生理反应直接相关的。
2.认识增强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幸福的生理基础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团体活动。
第一节幸福感产生的生理机制2.1.2 内啡肽第二节幸福感产生的心理机制第三节增加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2.3.1 运动第四节反思生理局限2.4.1 多多益善VS稳定适量2.4.2 外在的技术手段VS内在的心灵修炼2.4.3 欲望VS幸福第五节超越生理极限(一)生活在现在只有现在的时间是你真正可以把握的。
(二)生活在这里(三)停止猜想,面向实际很多心理上的困扰,往往是没有实际根据的“想当然”造成的。
(四)暂停思考,多去感受格式塔疗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在思考基础上的“感受”,感受是思考的基础,感受将调整、丰富你的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幸福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幸福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幸福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幸福的构成要素;3. 培养积极的心态,努力追求幸福;4. 学会解决幸福感下降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幸福的定义和重要性;2. 幸福的构成要素:物质满足、身心健康、人际关系、自我实现;3. 积极心态的培养:乐观、感恩、自信、适应力;4. 幸福感下降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导讨论让学生了解幸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展示:向学生介绍幸福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幸福的构成要素,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4. 教师点拨:总结小组讨论结果,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
5. 个案分析:通过讨论一个具体个案,让学生理解幸福感下降的原因。
6. 解决方法探究:引导学生探讨解决个案中幸福感下降问题的方法。
7. 情景演练: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应用解决方法。
8. 教学总结:总结幸福的重要性和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
9.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认为的幸福构成要素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2. 个案分析理解:检查学生对个案分析的理解程度。
3. 解决方法探究:检查学生对解决方法的探究程度。
4. 情景演练表现:观察学生在情景演练中的表现。
5. 作文评分:评估学生对幸福构成要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幻灯片展示:幸福的定义和构成要素;2. 小组讨论材料:关于幸福构成要素的问题;3. 个案分析材料:描述一个个案的情景描述;4. 角色扮演情景卡片:描写具体情景的角色扮演卡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幸福感调查,了解学生对幸福的认知水平。
2. 邀请心理学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幸福的概念和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
3. 设计幸福故事比赛,让学生通过创作幸福故事来展示他们对幸福的理解。
以上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幸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与重要性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与标准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1.2 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关联性1.3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分享小组讨论与互动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与讨论案例分析报告小组讨论报告第二章:大学生的情感管理与压力应对2.1 教学目标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与挑战掌握情感管理的基本策略学会有效应对压力的方法2.2 教学内容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与挑战情感管理的基本策略压力识别与评估应对压力的方法与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相结合情感管理练习与分享压力应对技巧的演示与实践2.4 教学评估情感管理练习的参与度压力应对技巧的实际应用个人反思报告第三章: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尊建立3.1 教学目标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与重要性掌握自我认知的基本方法学会建立健康自尊的策略3.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概念与重要性自我认知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自尊的定义与重要性建立健康自尊的策略与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相结合自我认知练习与分享自尊建立的活动与讨论3.4 教学评估自我认知练习的参与度与反馈自尊建立活动的效果与反思个人自尊评估报告第四章:大学的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4.1 教学目标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与挑战掌握良好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学会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方法4.2 教学内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与挑战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与技巧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方法与步骤4.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相结合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的实践练习4.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的参与度与表现沟通技巧的实践应用与反馈个人人际关系评估报告第五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5.1 教学目标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维护的基本方法学会心理健康促进的策略5.2 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维护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心理健康促进的策略与措施5.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相结合心理健康维护的练习与分享心理健康促进的活动与讨论5.4 教学评估心理健康维护练习的参与度与反馈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的效果与反思个人心理健康评估报告第六章:心理资本与幸福感提升6.1 教学目标理解心理资本的概念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掌握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等心理资本的培养方法学会运用心理资本提升个人幸福感6.2 教学内容心理资本的定义与构成要素心理资本与幸福感的关联研究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升希望的培养与实现乐观态度的培养与维持韧性的培养与应对策略6.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相结合心理资本评估工具的使用与分析自我效能训练与分享小组讨论与心理资本提升计划的设计6.4 教学评估心理资本评估工具的完成情况与反馈自我效能训练的参与度与效果心理资本提升计划的设计与实施第七章:时间管理与人际效能7.1 教学目标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有效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提高人际效能以优化人际关系7.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的概念与原则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人际效能的定义与重要性提高人际效能的策略与技巧7.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相结合时间管理练习与分享人际效能情景模拟与讨论7.4 教学评估时间管理练习的参与度与效果人际效能情景模拟的表现与反馈个人时间管理与人际效能评估报告第八章:职业规划与生涯决策8.1 教学目标理解职业规划与生涯决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学会做出明智生涯决策的策略8.2 教学内容职业规划的概念与重要性职业规划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生涯决策的原则与策略探索个人职业兴趣与价值观8.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相结合职业规划工具的使用与分析生涯决策练习与讨论8.4 教学评估职业规划工具的完成情况与反馈生涯决策练习的参与度与效果个人职业规划与生涯决策评估报告第九章:心理危机干预与支持系统9.1 教学目标理解心理危机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与步骤学会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9.2 教学内容心理危机的定义与类型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与步骤心理危机支持系统的建立与维护心理急救的基本技巧与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相结合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与讨论心理急救技能的演示与练习9.4 教学评估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的参与度与反馈心理急救技能的练习与反馈个人心理危机干预计划的设计第十章:心理健康促进的校园环境10.1 教学目标理解校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创建心理健康友好校园环境的策略学会参与校园心理健康促进活动10.2 教学内容校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友好校园环境的特征校园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参与与倡导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相结合心理健康友好校园环境案例分析与讨论校园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的规划与实践10.4 教学评估心理健康友好校园环境案例分析的参与度与反馈校园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的规划与实施情况个人参与校园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的报告与反思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门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的课程教案,包含十个章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大学生活与心理健康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和挑战探讨大学生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1.2 教学内容大学生活的变化与挑战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适应策略与方法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大学生活的体验和挑战案例分析:分析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小组活动:制定心理适应策略1.4 教学资源案例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心理适应策略资料1.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心理适应策略计划第二章: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探讨幸福感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2.2 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幸福感的来源和影响因素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法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对幸福感的理解和体验心理测试:进行幸福感测试并分析结果小组活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计划2.4 教学资源积极心理学资料幸福感测试工具2.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计划第三章: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探讨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3.2 教学内容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情绪管理的经验和挑战角色扮演:模拟情绪管理的情境小组活动:制定情绪管理计划3.4 教学资源情绪管理资料情绪管理技巧工具3.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情绪管理计划第四章: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和影响探讨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压力管理的能力4.2 教学内容压力的概念和影响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压力管理的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压力管理的经验和挑战心理测试:进行压力测试并分析结果小组活动:制定压力管理计划4.4 教学资源压力管理资料压力测试工具4.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压力管理计划第五章: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5.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良好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人际关系的经验和挑战角色扮演:模拟良好人际交往的情境小组活动:制定良好人际交往的计划5.4 教学资源人际关系资料良好人际交往技巧工具5.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良好人际交往计划第六章: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探讨自我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6.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自我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自我认知的方法和技巧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自我认知的经验和挑战个人反思:进行自我认知练习小组活动:制定自我认知计划6.4 教学资源自我认知资料自我认知练习工具6.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自我认知计划第七章: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意识和能力7.2 教学内容心理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巧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心理素质的经验和挑战个人实践:进行心理素质提升的练习小组活动:制定提高心理素质的计划7.4 教学资源心理素质资料心理素质提升练习工具7.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心理素质提升计划第八章: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健康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危机的概念和干预的重要性探讨心理危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心理危机的概念和干预的重要性心理危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和技巧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心理危机干预的经验和挑战角色扮演:模拟心理危机干预的情境小组活动:制定心理危机干预计划8.4 教学资源心理危机干预资料心理危机干预技巧工具8.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心理危机干预计划第九章: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心理咨询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寻求心理咨询的意识和能力9.2 教学内容心理咨询的概念和作用心理咨询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寻求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巧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心理咨询的经验和挑战案例分析:分析心理咨询的成功案例小组活动:制定寻求心理咨询的计划9.4 教学资源心理咨询资料寻求心理咨询技巧工具9.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寻求心理咨询计划第十章:心理健康促进与可持续发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促进的意义探讨心理健康促进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意识和能力10.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促进的意义心理健康促进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和技巧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心理健康促进的经验和挑战个人实践:进行心理健康促进的练习小组活动:制定心理健康促进的计划10.4 教学资源心理健康促进资料心理健康促进练习工具10.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心理健康促进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的教案,共包含十个章节。
幸福心理学第一编幸福心理学概论(第二章)
第一编 幸福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 认识幸福 ◆ 幸福的来源:幸福观 ◆ 幸福的谜题:什么是幸福 ◆ 寻找幸福:幸福就在身边
幸福的谜题:什么是幸福
一、中国人的幸福
中国人的幸福感以“乐”为幸福的表现,重视人际与集体的 和谐,重视精神的感受(曾红 & 郭斯萍, 2012):
幸福不由人,是由自己决定的
幸福的来源:幸福观
二、幸福观:有关幸福的人生观
“什么是幸福?”是幸福观回答的最基本问题。 从这个问题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看法,还反映出 一个人对自然、社会、世界、自身的认识程度,更反映出我们关 于幸福的价值观、人生观。 幸福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的观念、看法及其标准,是 个人对生活质量内涵的评价,包括对幸福目标、幸福手段、幸福 标准、幸福期望等问题所持观念的总和(陈永,1995)。
幸福的来源:幸福观
五、中西方的幸福差异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幸福感存在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Lu & Gilmour, 2004):
■ 中国人的幸福更多受到人际关系质量以及环境的影响 ■ 中国人的幸福强调精神的满足,追求境界之乐,一种值得 追求的精神境界 ■ 中国人在谈到幸福的时候,与不幸福互设为背景,两者相 互依存
第一编 幸福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 认识幸福 ◆ 幸福的来源:幸福观 ◆ 幸福的谜题:什么是幸福 ◆ 寻找幸福:幸福就在身边
幸福的来源:幸福观
一、幸福:一个复杂的概念
有人说:有楼,有车就叫幸福,可是有楼有车的人却觉得也很 痛苦。
有人说:“不用工作而有收入,那是最幸福的。”但有些不 用工作又有收入的女人,并不幸福。
积极取向
幸福评价观 是否拥有积 极心理品质或行为作为评 判幸福的首要标准。 幸福体验观 在提升积极 品质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中 获得幸福体验。 幸福行为观 在行为上以 自觉调节为取向。 幸福期望观 期望在不断 地追求、努力过程中寻求 自我发展。
幸福 心理教案
幸福心理教案教案标题:幸福心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幸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和策略。
3.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健康。
教学重点:1. 幸福的定义和内涵。
2. 幸福感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3. 幸福感的提升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2. 帮助学生理解幸福感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3. 引导学生掌握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准备:1. 幸福心理学相关的教材和资料。
2. 幸福感提升的案例和实例。
3. 幸福感测评问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入幸福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幸福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讲解(15分钟):1. 介绍幸福感的定义和内涵,包括情感幸福和生活满意度。
2. 解释幸福感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如个人特质、社会支持、积极情感等。
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对幸福感的理解和体验。
2. 引导学生讨论幸福感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分享个人经历和案例。
活动(20分钟):1. 学生完成幸福感测评问卷,评估自己的幸福感水平。
2. 学生根据问卷结果,分析自己的幸福感来源和影响因素。
3. 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自己的幸福感提升方法和策略。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幸福心理教案的要点和重点。
2. 强调学生应该积极培养乐观心态,关注幸福感的提升。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幸福感提升的心得体会。
2. 要求学生每天记录一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幸福感。
2. 组织学生进行幸福感的实践活动,如互助小组、幸福日记等。
教学评估:1. 幸福感测评问卷的完成情况和结果分析。
2. 学生对幸福感的理解和体验是否得到提升。
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心得体会的质量。
幸福心理学大纲
幸福心理学大纲课程编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总学时:32(其中理论32学时) 学分:2制定单位:生命科学系执笔者:侯冬花审核人:高平编写日期:2012年4月30日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该课程从大学生所需具备的各种积极情感入手,内容涉及幸福学理论、幸福的心理学策略、人格与幸福感、人际关系与幸福感、金钱财富与幸福感等的关系,训练大学生具有更乐观的性格和策略,用积极的方式构建生活情境,对自己的能力拥有自信,从而拥有幸福人生。
属于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通过幸福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对幸福有深刻的理解、掌握控制与调节自我情绪的方法,完善人格,幸福生活。
二、课程安排、课程要求和课程内容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
第一章探讨幸福(4学时)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幸福的含义;2、理解与掌握环幸福的理论;教学重点:幸福理论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一节幸福概论(1学时)1、快乐论2、实现论3、综合定义第二节关于幸福的理论(1学时)1、认知决定论2、判断理论3、态度协调论4、体内生化论5、目标理论6、活动理论7、社会标签论8、状态理论第三节幸福的公式(1学时)1、美国经济学家的幸福公式2、美国心理学家的幸福公式第四节幸福的测量(1学时)1、生活满意感量表2、情感满意感量表作业的要求、布置情况:作业题:幸福前探讨第二章幸福的心理基础(2学时)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幸福感的生理基础;2、理解生理局限3、掌握超越生理局限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超越生理局限的简单方法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一节幸福感与生理基础(0.5学时)1、多巴胺2、内啡肽第二节增加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0.5学时)1、运动2、音乐3、使用右脑4、大笑5、食物第三节反思生理局限(0.5学时)第四节超越生理局限(0.5学时)1、活在当下2、静坐冥想作业的要求、布置情况:作业题:反思自己的生理局限第三章幸福的心理基础(2学时)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幸福感的生理基础;2、理解生理局限3、掌握超越生理局限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超越生理局限的简单方法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一节幸福感与生理基础(0.5学时)1、多巴胺2、内啡肽第二节增加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0.5学时)1、运动2、音乐3、使用右脑4、大笑5、食物第三节反思生理局限(0.5学时)第四节超越生理局限(0.5学时)1、活在当下2、静坐冥想作业的要求、布置情况:作业题:反思自己的生理局限三、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1、成绩的组成:期末考试:平时成绩=7:32、考试的形式:闭卷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的先修课为: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先修课是本课程的基础,而本课程是后续使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2. 课程性质:通识教育选修课3.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幸福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 课程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概述、幸福心理学基本理论、积极心理疗法、心理素质提升、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等方面。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和幸福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和幸福心理学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幸福感。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和幸福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安排1. 课时:32课时(2学分)2.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相结合3. 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心理健康概述、幸福心理学基本理论第5-8周:积极心理疗法、心理素质提升第9-12周: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第13-16周:课程总结与实践活动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占总评的40%。
2.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占总评的60%。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和期末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第四章: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1.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述积极情绪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培养积极情绪。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积极情绪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积极情绪的力量。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施青青一、教学计划教学课时:26 课时课时安排第一章3 课时第二章2 课时第三章3.5 课时第四章2.5 课时第五章3.5 课时第六章3.5 课时第七章2 课时第八章3 课时第九章3 课时二、课时教案第一章 幸福的理论与概念(3 课时) 教学内容:1.掌握幸福的概念,形成对幸福的全面正确的认识2.掌握幸福的不同理论并学会正确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幸福的定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引子——学习幸福心理学能带给我们什么,活动:情景测试第一节 幸福的概念1.1.1 体验论:以 “快乐(hedonic)就是幸福”为核心命题,认为幸福就是愉快的情绪体验,可通过比较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何者占优势来判断。
1.1.2 实现论: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是基于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而不是基于行动者的主观判断。
1.1.3 本课程观点: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把握,包括三个方面: 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
第二节 幸福的理论1.2.1 认知决定论: 该理论认为人幸福和痛苦是由其特质或者认知方式决定的。
1.2.2 判断理论:幸福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1 / 141.2.3 态度协调论: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当一个人的三个认知成份 都协调是就具有幸福感,相反,就会痛苦。
1.2.4 体内生化论:人的任何生理现象都由体内的生物物质和化学的原因,幸福也不例外。
1.2.5 目标理论: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
复习与作业要求:学习幸福的概念,体会不同学派不同学者的定义。
了解幸福对于每 个人的成长的意义,要求其个人写出一个自己感受幸福的故事。
考核要点:幸福的定义 辅助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外实践 第二章 幸福的生理基础 (2 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人之所以产生幸福感是和人的生理反应直接相关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幸福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调整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实现幸福感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认识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掌握幸福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会运用心理学方法提升幸福感。
4. 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增进人际关系和谐,促进团队合作。
三、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探讨心理健康与幸福感之间的联系。
2. 幸福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介绍心理学中关于幸福感的各种理论,如积极心理学、心理动力学等。
3. 提升幸福感的心理学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心理调适、情绪管理、积极思维等方法提高幸福感。
5. 人际沟通与心理健康:探讨人际沟通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教授有效的沟通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心理健康和幸福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案例分析:提供心理学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4.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5. 心理测试: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心理学案例的分析能力和思考深度。
3. 心理测试结果:分析学生心理测试的结果,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小测试,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和幸福心理学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主体教学:分别介绍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幸福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升幸福感的心理学方法、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沟通与心理健康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心理课幸福教案
心理课幸福教案教案标题:心理课幸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幸福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提升幸福感的方法;3.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幸福的定义和重要性:a. 幸福的概念和内涵;b. 幸福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提升幸福感的方法:a. 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态度;b.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c.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d. 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能力;e. 培养目标设定和追求的能力。
3. 实践活动:a. 幸福日记:每天记录自己的幸福体验和感受;b. 幸福分享: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幸福体验;c. 幸福行动: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或帮助他人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引发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步骤二:幸福的定义和重要性(10分钟)通过讲解幸福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幸福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幸福的含义和重要性。
步骤三:提升幸福感的方法(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展开讨论,并记录下来。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四:实践活动(15分钟)介绍幸福日记、幸福分享和幸福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供相关指导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性和实践的必要性。
教学资源:1. 幸福的定义和重要性的PPT或讲义;2. 分组讨论记录表格;3. 幸福日记和幸福分享的模板;4. 相关公益活动的信息。
教学评估:1. 分组讨论记录表格的完成情况和内容;2. 幸福日记和幸福分享的质量和积极性;3. 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及反馈。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幸福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并进行分享和讨论;2. 组织学生开展幸福感调查或实证研究,探索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提升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幸福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幸福心理学教学大纲
《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9115课程名称:幸福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开课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幸福心理学”课是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幸福心理学”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增进自身幸福的知识、方法与途径。
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与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课程紧密相连,并且幸福心理学属于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如何拥抱幸福并能够掌握提高幸福感的实用策略。
(二)能力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懂得追求真正幸福和快乐的人。
(三)素质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幸福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脚踏实地地追求幸福,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探讨幸福1、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幸福二、幸福需要客观基础三、幸福的不同感受2、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幸福心理的定义教学难点:幸福的不同感受3、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概况和一些关于幸福的理论。
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二章幸福的生理基础1、教学内容一、幸福感的生理基础二、增加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三、反思生理局限四、超越生理局限2、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反思生理局限教学难点:超越生理局限3、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幸福感产生的生理基础,从而反思生理局限,超越生理局限,增强幸福感。
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心理健康与幸福课程大纲
心理健康与幸福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和培养心理健康,实现幸福生活。
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演练,学员将学习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幸福的内在源泉,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有效应对困难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内涵- 探讨心理健康与生活品质的关系- 分析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 积极心态的培养- 了解积极心态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积极思维和自我激励的方法- 分享积极心态的案例和成功故事3. 情绪管理与调节- 认识情绪的起源和表达方式- 掌握情绪管理的基本技巧- 实践各种情绪调节策略4. 压力管理与抗压能力培养- 辨识和评估不同类型的压力来源- 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积极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5. 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 探索个体的自我认知模式- 分析自我认知与幸福感的关系- 培养自我接纳和积极自尊的能力6. 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 分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学习有效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提升社交能力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7. 幸福的内在源泉- 研究幸福感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 探索幸福感的内在源泉- 学习培养幸福感的方法和技巧8. 乐观与心理弹性的培养- 理解乐观情绪的重要性- 学习乐观心态的养成和心理弹性的培养- 分享乐观心态对个人生活的正面影响三、学习方法和要求1. 课堂参与- 要求学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鼓励学员分享个人心理健康的心得和体会- 推动学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2. 个人实践- 建议学员在课程外进行实践和巩固- 提供实践指导和反馈,鼓励学员积极尝试实践3. 作业完成- 每个模块结束后,学员需完成相应的作业- 提供作业指导和评价,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4. 考试评估- 设计期末考试,测试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 以考试成绩评价学员的综合学习效果四、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心理健康与幸福课程教材》2. 参考资料:- Seligman,M.E.P. (2011).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Fredrickson,B.L. (2009). Positivity: Top-Notch Research Reveals the Upward Spiral That Will Change Your Life.- Goleman,D. (2014).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五、评估与证书1. 课程评估:- 学员课堂参与度:30%- 作业完成情况:30%- 期末考试成绩:40%2. 证书颁发:- 课程学习达标,成绩合格- 出勤率达到80%及以上六、备注本课程旨在提升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享受积极健康的生活。
初中幸福心理教案
初中幸福心理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概念,认识到幸福是一种心态,与物质条件无关。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抗挫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会调整情绪,体验幸福。
教学内容:1. 幸福的定义与内涵2. 幸福与物质条件的关系3. 积极心态的培养4. 情绪调节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你们觉得幸福与什么有关?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幸福是一种心态,与物质条件无关。
二、正文(15分钟)1. 教师讲解幸福的定义与内涵,让学生认识到幸福是一种感受,与个人价值观、心态密切相关。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幸福与物质条件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幸福并非取决于外界环境,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3. 教师讲解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如乐观、自信、感恩等,并引导学生实践这些方法。
4. 教师介绍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倾诉等,并引导学生尝试这些方法。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分享一些关于幸福心理的实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积极心态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通过积极心态和情绪调节来获得幸福的。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予点评。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调整心态,体验幸福。
2. 学生分享游戏中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幸福就在身边,要学会珍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幸福心理的关键要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教师布置作业: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幸福心理的感悟文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幸福心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方法调整心态,提高幸福感。
3. 学生对情绪调节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一、第1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安排二、第2章:心理健康的概念与重要性2.1 心理健康的定义2.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挑战三、第3章:幸福心理学的理论基础3.1 幸福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3.2 幸福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3 幸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四、第4章:情绪管理与情绪调适4.1 情绪的概念与分类4.2 情绪管理与情绪调适的重要性4.3 情绪调节的策略与技巧五、第5章:压力管理与应对策略5.1 压力的概念与影响5.2 压力管理的策略与方法5.3 应对压力的心理技巧六、第6章: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七、第7章:自我认知与自我成长八、第8章:心理弹性与抗逆力九、第9章: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十、第10章: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十一、第11章:心理健康的促进与维护十二、第12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十三、第13章:心理测评与心理健康诊断十四、第14章: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十五、第15章: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六、第6章: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6.1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6.2 人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6.3 人际冲突的处理与调解七、第7章:自我认知与自我成长7.1 自我认知的概念与重要性7.2 自我成长的策略与方法7.3 自我接纳与自我价值的培养八、第8章:心理弹性与抗逆力8.1 心理弹性的定义与作用8.2 抗逆力的培养与提升8.3 心理弹性与幸福心理的关系九、第9章: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9.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与特点9.2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领域9.3 积极心理干预的实践方法与技巧十、第10章: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10.1 心理危机的定义与识别10.2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与步骤10.3 心理援助的资源与途径十一、第11章:心理健康的促进与维护11.1 心理健康促进的意义与原则11.2 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与方法1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创新十二、第12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12.1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2.2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与方法12.3 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评估与改进十三、第13章:心理测评与心理健康诊断13.1 心理测评的概念与方法13.2 心理健康诊断的流程与技巧13.3 心理测评与诊断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应用十四、第14章: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14.1 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4.2 心理咨询的技巧与实践14.3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伦理与规范十五、第15章: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15.1 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相互影响15.2 提升心理健康以改善生活质量的策略15.3 心理健康促进生活质量的案例分析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本《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的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1.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全校性公选课课程名称幸福心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讲实讨 26 总学时数课验论习题课22 0 2 1.5 学学学学时 2 学
分时时时
开课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适用专业不限
先修课程无
选用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张海燕,格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主要教学《幸福心理学》,主编肖永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参考书《幸福心理学》,郑雪严标宾邱林张兴贵(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考核方式期中测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本课程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幸福。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了解幸福的概念、专业课程理论、类型及生理基础;了解幸福与人格、态度、情绪和恋爱等的关系;最终实现体系中的为同学提供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幸福的知识、方法和途径的目的。
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26 学时,讲课 22 学时,实验学时。
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讲实习讨上参观小
教学时数题论或看
课验课课机录像计课程内容3 3 幸福的理论与概念
2 2 幸福的生理基础
3 0.5 3.5 人格与幸福
2 0.5 2.5 态度与幸福
2 0.5 1 3.5 把握情绪把握幸福
3 0.5 3.5 情商与幸福
2 2 恋爱与幸福
2 0.5 0.5
3 大学生挫折心理
3 3 人际交往与幸福
22 1.5 2 0.5 26 总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2009115
课程名称:
幸福心理学/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学时学分:
32 学时/2 学分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幸福心理学”课是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幸福心理学”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增进自身幸福的知识、方法与途径。
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与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课程紧密相连,并且幸福心理学属于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如何拥抱幸福并能够掌握提高幸福感的实用策略。
二)能力目标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有
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懂得追求真正幸福和快乐的人。
(三)素质目标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幸福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脚踏实地地追求幸福,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十分要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探讨幸福
1、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幸福
二、幸福需要客观基础
三、幸福的不同感受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幸福心理的定义
教学难点:幸福的不同感受
3、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概况和一些关于幸福的理论。
4、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二章幸福的生理基础
1、教学内容
一、幸福感的生理基础
二、增加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
三、反思生理局限
四、超越生理局限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反思生理局限
教学难点:超越生理局限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幸福感产生的生理基础,从而反思生理局限,超越生理局限,增强幸福感。
4、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三章人格完善
1、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人格
二、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
三、人格与幸福感关系的生理模式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什么是人格
教学难点: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人格,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完善人格,增强幸福感。
4、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四章积极的心态
1、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积极心态
二、积极心态的力量
三、用积极心态对待一切
四、心态调整的技巧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什么是积极心态
教学难点:积极心态的力量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积极心态对个人成长成材的重要作用,并掌握心态调整的技巧。
4、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五章把握情绪
1、教学内容
一、情绪概述
二、驾驭情感
三、理性情绪疗法中的11 种不合理信念
四、情绪自我测试
五、情绪调控的方法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情绪调控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性情绪疗法中的11 种不合理信念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驾驭情绪的重要性,并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4、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六章洞悉情商
1、教学内容
一、情商简介
二、情商与成人发展
三、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四、情商的培养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情商定义
教学难点:情商与成人发展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情商对人生的重要性,并懂得怎样提高情商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七章逆风飞扬
1、教学内容
一、逆境商数
二、高AQ 者的特质
三、逆商(AQ)修炼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逆商定义
教学难点:逆商(AQ)修炼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逆商,并学会修炼逆商。
4、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八章沟通的艺术
1、教学内容
一、人际沟通与幸福
二、人际沟通的理论
三、如何改善人际沟通
四、人际沟通的技能测试与训练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人际沟通与幸福
教学难点:如何改善人际沟通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沟通的艺术,并知道如何改善人际沟通4、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九章两性与爱情
1、教学内容
、两性心理特征的差异
二、两性差异的生理基础
三、社会发展与两性差异
四、亲密关系和爱情
2、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亲密关系和爱情教学难点:社会发展与两性差异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两性的心理差异,并懂得正确对待爱情。
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十章婚姻幸福
1、教学内容:
一、婚姻的发展历史
二、和谐婚姻的幸福感受
三、现代婚姻的暗礁
四、有效沟通拥有幸福婚姻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和谐婚姻的幸福感受
教学难点:现代婚姻的暗礁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婚姻与人生幸福的重要关系,并懂得怎样经营婚姻。
4、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十一章设定目标
1、教学内容
一、目标与幸福感的关系
二、目标的作用
三、制定目标的原则
四、制定目标的准备
五、规划和谐平衡的人生目标系统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的作用
教学难点:目标与幸福感的关系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目标与幸福感的关系,并学会规划平衡和谐的人生目标系统
4、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o
第十二章用好时间
1、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时间管理
二、时间管理的误区
三、时间管理的技巧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什么是时间管理
教学难点:时间管理的误区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合理管理时间,取得人生的成功
4、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第十三章感悟幸福
1、教学内容
一、幸福生活的艺术
二、心灵环保
三、构建和谐生活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幸福生活的艺术
教学难点:如何构建和谐生活
3、基本要求
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的艺术,从而构建和谐生活4、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四、课程学时分配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幸福心理学》
作者:肖永春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教学参考书:
1、《幸福心理学》,郑雪/严标宾/邱林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6月
2、《幸福其实很简单》,张怡筠编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其中,平时成绩占50%主要由课堂表现、课堂讲述和期中考试等构成,期末成绩占50%命题主要参考题库,包括选择题、论述题等题型,以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命题根据大纲要求并体现本门课程主要内容,试卷中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试题分值占60流右,比较灵活且有一定难度,重点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试题分值占40%左右。
考查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或无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分。
修订人: 修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