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年人口统计数据比例

合集下载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自1978年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

一、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的人口数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的一个热点话题。

下面是中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数量数据:1978年:9.43亿人1979年:9.60亿人1980年:9.86亿人...2018年:13.82亿人2019年:13.97亿人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自1978年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

这种增长趋势表明了中国的人口问题,并对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深远影响。

二、人口出生率统计人口出生率是指每年千分之一人口中新生儿的比例。

下面是中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出生率数据:1978年:18.2‰1979年:18.2‰1980年:18.4‰...2018年:10.94‰2019年:10.48‰可以看出,自1978年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呈现下降趋势。

尤其是自2016年起,一系列的人口控制措施实施后,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

这反映了中国人口政策的实施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改善、教育水平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三、人口死亡率统计人口死亡率是指每年千分之一人口中去世人数的比例。

下面是中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死亡率数据:1978年:6.44‰1979年:6.03‰1980年:5.66‰...2018年:7.14‰2019年:7.14‰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口死亡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相对稳定。

近年来,改善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教育的推广,对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后的差值,是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历年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比例_数量_中国人口生命表

历年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比例_数量_中国人口生命表

本表是200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82‰.总计1260498643400617098100.0051.050-4629773450928468 5.03 2.735-9811274419336934 6.55 3.5510-1411224059219530218.75 4.6115-1910471654997497208.37 4.3620-24805964002740569 6.79 3.4125-299389246629472637.60 3.7930-3412349761870616289.71 4.8835-3912325261929613239.61 4.8640-449146746740447277.41 3.8145-499431447753465617.49 3.7850-54816794109540584 6.32 3.1855-59574722940128071 4.42 2.2360-64460232334522678 3.62 1.8265-69417102097420737 3.29 1.6570-74314841583315650 2.46 1.2475-7919310903310277 1.470.7080-849832413756950.750.3285-893687133023570.270.1090-9410263237030.080.0395+197631340.020.00本表是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66‰.4-6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4-6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2004年)注:由于各地区数据采用加权汇总的方法,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合计与各分项相加略有误差(以下表同)。

4-7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2005年)本表是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1.325%。

3-7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2007年)本表是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00‰。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统计数据突显了中国人口的动态变化。

本文将分别介绍中国历年的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并分析相关趋势。

一、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如下表所示:年份人口数(单位:亿人)1978 9.21980 9.71985 10.81990 11.91995 12.72000 13.92010 13.82015 13.92019 14.4通过上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口数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发展变化。

在1978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人口数量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

然而,在2000年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增速逐渐降低。

虽然人口总量在2010年后开始呈现稳定趋势,但中国的人口问题仍然备受关注。

二、中国历年出生率统计(1978-2019)中国历年的出生率数据如下表所示:年份出生率(千分之)1978 19.451980 18.211985 20.881990 17.131995 15.732000 14.192010 11.932015 12.072019 10.48由上表可见,中国的出生率在1978年至2010年间持续下降。

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后,人口控制导致了出生率的急剧下降。

然而,在近几年,部分地区逐渐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出现了微弱回升。

三、中国历年死亡率统计(1978-2019)中国历年的死亡率数据如下表所示:年份死亡率(千分之)1978 6.111980 5.21985 4.961990 6.231995 6.892000 6.912010 6.442015 7.012019 7.22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尽管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总体上有所下降,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老龄化的加剧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大数据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大数据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信息港发布时间:2010-08-20 15:48:49进入社区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国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结合全国普选,举办了全国人口调查。

调查的标准时间是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

参加这次调查登记工作的人员共有二百五十余万人。

为了保证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国组成了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并制定了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严格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直接调查;但有少数地区不能进行直接调查,而用其他办法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未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待解放的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

为了使这次普查资料全面、确实,曾及时组织了抽样复查,对已经调查登记的人口数目的正确程度进行检查。

全国围共抽查了五千二百九十五万以上的人口(占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百分之九),检查的结果是:重复的人口占千分之一点三九,遗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二点五五。

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现已全部完成。

现将中华人民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公布如下:一、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其中: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五亿七千四百二十万五千九百四十人;用其他办法调查的人口为二千七百七十三万二千零九十五人,有:没有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八百三十九万七千四百七十七人(根据各该地方政府的资料);待解放的省七百五十九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人(根据一九五一年公布的数字);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一千一百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人(根据华侨事务委员会等机关的资料)。

二、在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中:男子为二亿九千七百五十五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八二;女子为二亿七千六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二人,占百分之四十八点一八。

1953至2010年历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

1953至2010年历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

数据库:年度数据普查年份地区:全国指标2010年2000年1990年1982年人口普查总人口(万人)133972126583113368100818人口普查男性人口数(万人)68685653555849551944人口普查女性人口数(万人)65287612285487348874人口普查性别比(女=100)105.2106.74106.6106.3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数(万人)66557458442997121082人口普查乡村人口数(万人)67415807398339779736人口普查家庭户规模(人/户) 3.1 3.44 3.96 4.41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6.622.927.733.6人口普查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4.570.266.761.5人口普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8.97 5.6 4.9人口普查汉族人口数(万人)12259311594010424894088人口普查汉族占总人口比重(%)91.591.69293.3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数(万人)113791064391206730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重(%)8.58.48 6.7人口普查每十万人口中受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数(人)893036111422615人口普查每十万人口中受高中和中专教育人口数(人)140321114680396779人口普查每十万人口中受初中教育人口数(人)38788339612334417892人口普查每十万人口中受小学教育人口数(人)26779357013705735237人口普查文盲人口数(万人)546685071800322996人口普查文盲率(%) 4.1 6.715.922.8人口普查城镇化率(%)49.736.226.420.9人口普查平均预期寿命(岁)74.8371.468.5567.77人口普查男性平均预期寿命(岁)72.3869.6366.8466.28人口普查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岁)77.3773.3370.4769.2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注:1964年1953年694585826035652301903380628070105.46107.5612710772656748505344.43 4.3340.736.355.859.33.64.4654565472894.293.9400235325.86.141613194680283302332733.618.313.3。

1949—2013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

1949—2013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

2013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2013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4.92‰。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

————————————————————————————————————————————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和城镇人口比重统计(1978—201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9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35亿,占世界人口的19.7%、亚洲人口的3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

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

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

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

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

计算我国2014-2018年男女比例相对指标

计算我国2014-2018年男女比例相对指标

计算我国2014-2018年男女比例相对指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性别比例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2014年至2018年,分析我国男女比例的相对指标。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我们将从人口总体的角度、出生性别比例、以及各省份的男女比例等方面进行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我国人口总体的性别比例。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97亿人,其中男性为7.21亿人,女性为6.75亿人。

男女比例为51.6% : 48.4%。

到了2018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9亿人,男性为7.14亿人,女性为6.76亿人,男女比例为51.5% : 48.5%。

从总体来看,我国男女比例相对稳定,男性总体上略多于女性,但差距并不大。

出生性别比例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2014年至2018年,我国的出生性别比例一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现象,即男孩出生人数相对较多。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2014年我国出生性别比为113.5:100,而2018年为113.8:100。

这说明在这段时间内,我国的出生性别比例并未得到有效调整,男孩出生的比例相对较高。

我国男女比例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至2018年期间,一些省份的男女比例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

而西部省份如云南、贵州等则相对女性略多。

这种差异可能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因素有关。

要深入分析男女比例的背后原因,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二孩政策的实施。

2014年-2018年间,我国逐步放开了单独二孩政策,这使得一些夫妇选择生育二孩。

但由于一些家庭仍然倾向于生育男孩的传统思想,导致出生的男孩相对多于女孩。

社会性别偏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某些地区和家庭,对男孩的偏爱更加明显,认为男孩能够延续家族的血脉,承担更多的家族责任,因此在孩子性别选择上更倾向于男孩。

这种偏好使得男女比例在特定地区和家庭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国人口变迁重要年表

中国人口变迁重要年表

中国人口变迁重要年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中国的人口为5.2697亿。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6.67亿。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7.54亿。

1973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9.17亿。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对中国人口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2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9.97亿。

1995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12.21亿。

2000年: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20周年。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人口达到13.25亿。

2009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13.98亿。

2015年: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修正,中国人口调整为13.96亿。

2020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人口达到14.53亿。

中国人口变迁的重要年表中还可以加入更多相关数据和事件,以便更全面地反映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变化。

以上年表综合了各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展现了中国人口从1949年到2020年的增长趋势。

通过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中国成功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老龄化问题凸显,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口变迁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加以应对和解决。

总之,通过中国人口变迁的重要年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状况和变化趋势。

人口的增长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合理控制和管理人口,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变迁还会继续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人口变迁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人口统计数
(年底数)
注:①1982年以前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89年数据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有所调整;1990—2000年数据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调整;2001—2003年数据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

②1982年以前的城镇人口是指辖区内全部人口;乡村人口是指县人口,但不包括镇人口。

1982—1999年的城镇人口是指设区的市所辖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街道人口以及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乡村人口是指除城镇人口以外的人口。

2000年以后的城乡人口是按国家统计局1999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计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