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说课稿
《心》教案
《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心理学中的基本术语和概念;3.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领域;4.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包括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问卷调查等。
2. 心的概念和作用心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
心对人的行为和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3.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哲学阶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实验心理学阶段: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旧金斯开创了实验心理学的先河;3.行为主义心理学阶段: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沃森提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4.人本主义心理学阶段: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5.认知心理学阶段: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主要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
4.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知与知觉:研究人类感知和知觉的过程;2.学习与记忆:研究人类学习和记忆的过程;3.思维与语言:研究人类思维和语言的过程;4.情感与动机:研究人类情感和动机的过程;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差异和社会心理学的过程。
5. 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方面的基本素质,包括自我意识、情绪调节、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等方面。
培养心理素质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应用;3.讨论法:通过讨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深入了解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心的解剖说课稿
心脏解剖一、说教材教材内容:本此课教材选用卫生部规划教材吴先国主编的《人体解剖学》,为临床医学专科所用。
心脏解剖主要包括心的位置、外形、心的各腔结构三个部分。
大纲要求: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大纲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心脏的位置、体表投影,理解心脏瓣膜的位置和作用,以便于临床进行诊断和治疗。
如心脏听诊、心腔注射等。
重点难点:本此课重点内容为掌握心脏的外形,即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沟,以及心腔结构等。
难点为心脏瓣膜的作用与心脏舒缩的关系。
课堂目标:1.掌握心脏位置,能够指出急救时心腔注射的准确部位。
2.掌握心脏的外形和体表投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进行心脏叩诊。
3.掌握心腔的构造,理解心脏瓣膜的作用。
二、说教法课时安排:本此课共2学时,前两个目标在第一节完成,可以用模型人和心脏模型显示,非常直观。
后一个目标在第二节完成。
选用的方法很多,如心脏瓣膜的作用就可以用心脏动画显示。
难点突破:重点内容通过直观的模型很容易突破,而作为难点的心脏瓣膜的作用可以用动画显示的方法进行突破。
例如右侧显示了收缩期和舒张期不同的血流方向以及瓣膜开启和关闭。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拘泥于一、两种模式。
本此课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精讲、模型展示、学生参与、多媒体课件播放等,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做适当调整,随机应变。
三、说学法学习方法:通过本此课可以非常明白的告诉学生,学习解剖的最好方法就是多进行实践,只有多接触模型、标本与活体,才能将枯燥无味的解剖名词牢记,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能力培养与思维激发:解剖作为其他医学的基础,只有从学习解剖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说教学程序课堂结构:1.课前提问,了解对前此课的掌握程度和对本此课的预习情况。
2.课堂讲授,此部分灵活掌握。
3.课堂检测,根据课堂要求,给出一些练习题,检查掌握情况。
心 教案幼儿园
心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心”以及“心”的形象表现。
2.培养幼儿对心灵的理解及认识,并懂得心的呼吸练习。
3.运用艺术形式表现心的特点,增强幼儿的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对“心”有全面的认识,同时养成良好的心态和情感。
2.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展示幼儿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教学以感性为主,通过互动问答、游戏、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心”的表现和内涵。
2.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创造等活动形式进行练习。
四、教学内容1.教学前导老师介绍“心”的基本概念,包括“心”和“思维”的关系、心的所在位置等。
2.教学主题(1)呼吸练习法。
幼儿通过呼吸练习感受自己的“心”,增强对“心”的认识和感受。
(2)手工制作。
让幼儿用各种材料自由发挥,创造出自己的“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卡片、画作等。
(3)音乐表现。
通过节奏感和音乐教学,让幼儿感受“心”的跳动与韵律,增强对音乐的感性认知。
3.教学反思根据本环节的评估结果,及时发现幼儿在学习上的困难,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五、教材参考1.《幼儿园思想品德》2.《幼儿生命教育》3.《幼儿心理教育》六、教学评估通过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及时对幼儿进行评估。
1.通过手工作品、画作、卡片等方式的评估,了解幼儿对于“心”的理解情况。
2.通过教学活动表现的评估,了解幼儿对于“心”的感性认知有何提高。
3.通过呼吸练习的评估,了解幼儿对于“心”的认识情况。
七、教学心得本课程以游戏、活动等形式教学,很好地引导幼儿感受到“心”的表现和内涵。
同时,将心灵的理解与行为的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引导。
心脏 说课稿
二物质运输的器官——《心脏》说课稿双山子初级中学陈淑贤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这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2)能力目标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3.教学重点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4.教学难点通过对心脏各腔室壁、瓣膜的观察,而推测出其各自的功能,更好的理解心脏作为泵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
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已经对心脏有一定的认识,但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知识比较缺乏。
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
三、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分析讨论法、谈话法等方法相结合2学法指导:阅读分析、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四、教学设计思路:关于把心脏比喻成“泵”,可以用发动机或抽水机等进行类比,进而说明心脏作为“泵”的作用。
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过程中,要准备充足的新鲜的猪心以及人的心脏模型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理解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师在课前把猪心解剖好,尽量露出四个腔,以利于学生观察和用手触摸心房和心室壁。
(完整word版)心脏说课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北海中学李丽丽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前两课已经研究了呼吸与心跳之间的关系,营养与血液之间的关系,本章重点研究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由血液、血管、心脏三部分组成,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在全身不停的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带给身体各部分所需的氧气和养料,带回二氧化碳和废料,明白血液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知道其循环不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有规则的搏动,进而认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和心脏保健的常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无论在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对学生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3、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2)能力培养: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观看多媒体大屏幕,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人体心脏结构和与其相连的血管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
心脏是促使血液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重要动力器官,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因此,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是本节课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是由于心脏内具瓣膜,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从而控制血液在心脏内按一定方向流动。
那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
为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1、本课教学重点在于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观察和讨论中解决问题。
学生总结,使学生明确总结的方法、内容和步骤,培养经常总结的习惯,不仅要有个人的总结,还要有集体的总结,达到相互交流促进的目的。
2、本课以观察为主,即“提问—观察—讨论——操作—总结”教学模式。
心脏说课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说课课题《血管和心脏》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二节《血液循环》第一课时,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包括心脏、血管和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三部分,其中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动力结构,所以血管和心脏这节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本节课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心脏的外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教学难点:描述心脏的结构。
二、教学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生物体,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设计: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2、讲授新知识:(学生预习课本46-48页内容,2分钟)血管多媒体显示3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学生观察后分小组讨论,总结完成表格,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对于不完整的地方进行补充,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肯定和指正心脏1)播放多媒体真实生动的展现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总结归纳心脏的位置。
2)出示人体心脏模型,观察心脏的形态,回答下列问题:a、心脏有几个腔?每个腔是否相通?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b、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度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c、比较左右心室肌肉壁的厚度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d、心房与心室之间及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的功能是什么?四、知识梳理通过讨论、观察、我们真正认识了三种血管的特点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请学生总结本节知识要点。
心肺复苏术说课稿
心肺复苏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心肺复苏术。
一、说教材心肺复苏术是一项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的重要技能。
它在急救医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教材中,心肺复苏术通常被安排在急救相关的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在突发心脏骤停等紧急状况下的应对方法。
通过学习心肺复苏术,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其急救意识和责任感。
这对于提高学生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为社会培养具有急救素养的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或专业的学生。
他们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但对于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了解相对较少。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愿意积极参与实践操作。
然而,他们可能在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上存在不足,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指导和纠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呼叫救援、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等。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操作,包括正确的按压位置、按压频率、按压深度、开放气道的方法和人工呼吸的技巧,并且能够在模拟情境中准确、迅速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在关键时刻能够伸出援手挽救生命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的胸外按压位置、频率、深度和手法。
2、开放气道的方法和人工呼吸的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紧张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准确、迅速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2、如何让学生理解心肺复苏术的操作原理,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五、说教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正确的操作方法。
走近心与心说课稿
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走近心与心一、教材分析《走近心与心》这一课旨在通过活动和体验,让学生了解沟通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并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学会倾听、学会诉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完善自我人格。
课程主要以学生体验和参与活动为主要形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在活动中成长,在体验中升华。
由于学科特点,本课没有现成教材,部分内容参考网络,部分内容为自己编纂,有不周到的地方望各位评委老师海涵。
二、学情分析人际关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初中生随着身体发育的逐渐成熟,心理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但由于社会知识经验的缺失,阅历的浅薄,加上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人际交往的环境,在人际交往方面欠缺技能。
沟通是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沟通不良容易导致隔阂与误解,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不论是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都需要有效的沟通来促进感情的升华和发展。
三、教学内容《走近心与心》是针对七年级学生展开的课程内容,安排一课时完成。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沟通的概念及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提高倾听能力和诉说能力。
教会学生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能感受到理解他人的必要性;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品格,促进学生培养和谐的人格。
五、教学重难点1、学会诉说和倾听的技巧。
2、在体验中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方法心理游戏法、角色扮演法、故事法、讨论法、讲授法七、教学过程(一)状态导入引入沟通概念通过“好极了棒极了爽极了”的设定回答,将学生上课的状态提起来。
学习状态对一节课而言十分重要,直接决定着授课的效果和学生参与的程度,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一节以体验为主的课程无疑需要良好的状态支撑。
在学生正兴奋的同事引出这周的“每周心语”,谁都会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而这周的这一小段文字,加之后来的“你我约定”部分,既可以激励学生,又可以引出“沟通”的概念。
心脏说课稿
心脏是怎样搏动的? 它的结构和功能有什么样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二)合作交流 探究知新
3、心脏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设计
(二)合作交流 探究知新
讨论:
●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它 具有什么功能?
●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 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请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一、课程标准 与教材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与教学手段
三、教学过程 设计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设计 说明
一、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与重难点
1、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二、教学方法 与教学手段
承上启下
三、教学过程
设 计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设计 说明
奠定基础
一、课程标准 与教材分析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三)例练结合 巩固新知
设计意图: 1、突出“心脏结构和功能 ”这个重点。 2、通过学生自我反思、修正,突破“血液 循环的途径 ”这一难点。 3、通过教师个别指导、师生互评、及时调 控等手段,促成学生达成目标,建立自信, 体验成功快感。
(一)联系生活 设境激趣
(二)合作交流 探新建模
水在水管中 流动需要泵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联系生活 设境激趣 情景三: 心脏的搏动
动血 也液 离在 不全 开身 心循 脏环 。流
(一)联系生活 设境激趣
(二)合作交流 探新建模
(三)例练结合 巩固新知
(四)联系现实 升华思维
(五)课堂小结 分享所获
(六)课外研练 拓展提高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三、教学过程设计
心脏的生理教学设计说课稿(五篇范文)
心脏的生理教学设计说课稿(五篇范文)第一篇:心脏的生理教学设计说课稿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的生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1、心动周期的概念2、心脏泵血过程3、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熟悉心肌生理特性、心脏泵血功能评价了解心力储备教学重点:1.心脏泵血过程、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2.心肌动作电位形成机制、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教学难点:1.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2.心肌动作电位形成机制、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教学方式:理论知识点:心脏泵血功能内容提要:第一节心脏的生理一、心脏的泵血功能1、重点讲解心动周期的概念2、重点讲解心脏的泵血过程①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②心脏泵血功能评价③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1)搏出量(2)心率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心肌细胞的分类2、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二)心肌生理特性:1、自动节律性:不同部位的自动节律2、兴奋性:有效不应期长3、传导性:房-室延搁4、收缩性:无僵直收缩,细胞外Ca依赖性三、小结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人卫版《生理学》(第2版)教材、《内科学》、《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一、“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摄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排出,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由此引出血液循环;二、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性,重点讲解心脏泵血过程1.心动周期的概念、心率2.心脏的泵血过程:心室收缩与射血→心室舒张与充盈三、心脏泵血功能评价及影响泵血功能因素四、由心脏为何可以不断的缩、舒?引出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结合已学生物电知识讲解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五、心肌生理特性有哪些生理特性?六、教学小结与检测:1、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特点和各期产生的机理。
心-教案
《心 heart》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运用所学分析心脏各结构的功能。
2.能在模型上指出心脏各结构的位置。
3.能对心脏的结构异常进行分析。
(二)知识目标:1.掌握心的位置与外形。
2.掌握心各腔的形态结构。
3.了解心的纤维性支架和心壁的构造。
掌握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形态结构。
了解其常见缺损部位。
4.了解心的体表投影。
(三)素质目标: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心脏的位置、各腔的形态结构。
2、心的动脉供应,心的体表投影。
(二)难点:1、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2、冠状动脉的分支名称和供应范围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一)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引导提问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二)教学手段:教材、挂图、模型、标本、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猜谜语——出示谜面“四个小房结构巧,拳头大小似红桃,日日夜夜泵血忙,时时刻刻咚咚跳。
”请学生猜谜。
谜底是心脏,请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谜面所含心脏的信息。
(心脏的大小、颜色、跳动射血等。
)说到心脏,日常听说过下面这些说法吗:①你偏心吗?②你有心尖吗?③大家的心眼一样多吗?④你的心每时每刻都在淌血吗?(淌在了哪里?)⑤你的心累吗?对于学生的回答先不做评判,指出本节将明确心脏的特点.2.新课教学中各知识点的展开过程:问:知道心脏的形态、位置和大小吗?学生回答利用电脑出示了两张图片,真实生动地展现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描述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
心脏有怎样的结构组成呢?展示心脏模型(说明是模型,不是真的大小,无关话题不提)。
确认心脏的外形、前、后、上、下观(注意是否直面观)。
展示心脏结构模式图,对照模式图展示心脏四个腔,辨认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
观看模式图,按顺序找出左心室、右心室(注意直面观与真实的左右区别),再找出它们分别连接的血管并结合有关说明,提醒动脉的功能是什么?注意左右心室壁厚薄的区别,为什么?(送血远近有别)说明心肌的作用。
《心脏》说课稿
《心脏》说课稿《心脏》说课稿海原县李俊中学张玉虎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心脏》一节,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和说反思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人体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本节课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地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获得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
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两部分。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
其中心脏是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动力结构,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这节内容的学习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说学情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中的《血管》一节,本节课学习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动力泵——心脏。
由于心脏一直储藏在生物的体内,在生活当中并不经常见到,所以这一节课的内容讲解起来比较吃力,我就要求学生上课专心认真听讲,教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心脏结构,认识心脏的四个腔和各个腔连接的血管、房室瓣、动脉瓣。
(2)简述心脏的工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1)学会科学观察、思维和总结的方法。
(2)概述心脏各腔收缩与舒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2)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关心身体健康四、说重点和难点重点:心脏结构和工作过程难点:心脏工作过程中瓣膜的变化情况五、说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学生:讨论法、实验法六: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人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么如果想让水往高处走,有什么办法?引发学生想到“水泵”,教师就此点题,引出心脏的概念,并向学生讲述人体的心脏就相当于“水泵”。
《心》教案
《心》教案教案题目:《心》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和了解《心》这首诗的内容、结构、语言特点以及诗人的意图;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重点:1. 了解《心》这首诗的内容、结构、语言特点;2. 分析诗人的意图。
教学难点:1. 分析诗人的意图;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心》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杨万里。
- 询问学生对《心》这首诗的了解和印象。
二、讲授(15分钟)- 教师以朗读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心》这首诗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 分析《心》这首诗的结构和韵律。
三、分析(15分钟)- 学生分小组讨论《心》这首诗的意思和诗人的意图。
- 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发表观点,并与全班分享。
四、扩展(15分钟)- 学生阅读其他杨万里的作品,如《临江仙·金犊忘情洒重阳》等,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 学生分小组进行诗歌朗读比赛,展示杨万里的诗歌风采。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学习内容,强调《心》这首诗的意义和价值。
-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古典文学,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 杨万里的《心》这首诗的文本;2. 杨万里的其他作品。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2. 学生的朗读表现;3. 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杨万里及其他古典文学作品的创作解读;2. 学生可以进行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对比分析;3. 学生可以进行古典诗歌的创作和朗诵。
心说课设计
心说课设计【摘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从教材分析、教法及学法分析、教学环节设计及教学评价4个方面对心这节课进行设计说明。
【关键词】心;说课;设计1 说教材分析1.1 地位和作用“心脏”是《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第八章脉管系统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
所用教材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十一五”教改规划教材,由曾冰冰、宋效丹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第1版。
该教材内容简练,通俗易懂,适合中职学校学生使用。
根据专业特点对心壁的微细结构省略不讲,增加《系统解剖学》、《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相关的内容。
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中心,是输送血液的“泵”,是脉管系统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与下次课“血管”密切相关,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2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①简述脉管系统的组成;②解释血液循环的概念并说出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③描述心的位置、形态和体表投影;④归纳心各腔的出口、入口;⑤说出心传导系统的组成、位置。
1.2.2 能力目标①学生能够在心的挂图和模型上指认出心的外形及心腔的结构;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3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爱护模型、标本的科学态度;②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1.3 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本次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如下:1.3.1 教学重点:心的位置、体表投影、心腔出入口及瓣膜1.3.2 教学难点:心的体表投影;心腔出入口及瓣膜;心的传导系统2 说教法学法2.1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卫生保健专业中职的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已经对心脏有一定的认识,但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知识比较缺乏。
心脏说课稿——精选推荐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板书),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首先看一下教材分析,本节课来自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
本节课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难点是了解瓣膜的特点以及血液循环途径。
就知识而言,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在人体循环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学习本节课对于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是重要的一环,从建材的编排特点来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前面所学血液以及血管的深化,启下是对后面学习输血奠定基础,因此无论是从知识的形成还是能力的培养来看,本节课都是十分重要的。
再来看一下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血液的成分和血管的类型,在能力方面,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有着浓厚的求知欲望,对于学习人体的生理知识热情很高,在上学期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想象力,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主动性都较弱,本节课内容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重视这一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初一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方面不仅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而且能够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区分开动脉血和静脉血。
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观察获取心脏的知识并思考心脏的功能,通过小组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方面,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方面,在教法指导上面,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和一定的情景相联系,在实际的情景下,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吸收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根据此理论,我设计了以直观教学法为主的学习过程,利用心脏实物,模型,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情趣。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结合心脏实物,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心的教案[新]
心的教案前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它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心理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因此,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一些心的教案。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观察学生的行为观察学生的行为可以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
例如,学生是否经常独自一人,是否经常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都可以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
2. 与学生交流与学生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学习情况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 与家长交流与家长交流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以下是一些心的教案,供教师参考: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赞扬学生的优点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4. 培养学生的情商情商是指人们在情感、社交、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情感管理、社交技巧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情商。
心-说课稿#精选、
《解剖学》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心脏》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说教材1、《心脏》在教材的位置:(1)我们现在采用的是曹述铁和周国兴主编的《人体解剖学》十一五规划教材。
这本教材我们已经连续使用了2年,因为这本教材都是由全国较好的较早升入医学专科的几所医专的解剖学教授主编的,他们长期从事解剖教学和解剖研究,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非常了解现在专科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教材不含组织胚胎学内容,但是解剖学内容非常丰富,深入浅出,弹性较大,可简可繁,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后面还有〈局解〉部分,可以一书二用。
(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普遍落实,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而且呈现年轻化。
《心脏》部分的编写特点:编者在编写本节教材时,重点介绍心脏的形态和结构,尤其是心脏的内部结构(各心腔、心瓣膜、出入口等),以便学生充分理解血液在心内的流动方向,理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更进一步理解各类心脏疾病的产生机理和危害。
2、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正常心脏的位置、外形、内部结构、心壁层次、血管分布、传导装置和心包等特点。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常见心脏疾病的形成原理、临床特征及心脏检查。
(3)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创新思维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心脏对于每个人生命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心血管系统的学习兴趣进面扩展为对医学的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及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如下:重点:心脏的形态结构特征。
(人体心脏结构和与其相连的血管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
心脏是促使血液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重要动力器官,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心》教案
《心》教案教案名称:探索内心世界——《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内心的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对内心的关注和敏感;3. 提高学生的情绪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和情感管理能力;5. 发展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探索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正确理解内心的概念和特点;2. 学生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3. 学生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运用诗歌、音乐或图画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内心的思考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与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内心的概念和特点,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内心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3. 活动一:情感表达(20分钟)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选择绘画、写作、舞蹈或其他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情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4. 活动二:情绪调节(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绪,然后设计一个可以帮助调节该情绪的活动或方法,并向全班展示。
通过分享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5. 活动三:自我探索(20分钟)让学生回顾过去的经历,认识自己的梦想、兴趣、优势和不足。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自己的内在需求和追求。
6. 总结与导出(10分钟)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总结本课的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幸福感。
四、教学手段与资源:1. 课件与多媒体设备;2. 诗歌、音乐或图画等相关教学资源;3. 绘画、写作、舞蹈等情感表达的相关资源;4. 情绪调节活动的相关资源;5. 学生回顾、自我探索的相关资源。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情感表达活动中的表现和情感表达能力;2. 评估学生在情绪调节活动中的设计和展示能力;3. 收集学生自我探索作业的内容和思考。
六、教学延伸:1. 继续探索与学生内心相关的话题,如情感发展、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等;2. 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自己的内心世界。
《心》教案
《心》教案教案主题:《心》教案教案时间:1个课时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心》这首诗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用词表达;3.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心》的诗歌材料;2. 精选的几幅插图;3. 课堂展示及提问所需的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幅插图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拓展他们对“心”这个主题的理解。
2. 展示(10分钟)使用投影设备将《心》这首诗逐行展示在黑板上,并向学生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感受。
3. 分析(15分钟)讨论诗歌的结构和用词表达,比如韵律、押韵等。
教师可以逐行解释诗歌的结构和用词表达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
4. 欣赏(15分钟)教师再次展示图片,并要求学生表达他们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可以选择一张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并将其分享给全班。
5. 总结(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和表达,对这首诗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进行深入思考。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用几句话写一篇读后感,并尽可能地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希望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实感受来写。
教学反思:这节课以《心》这首诗为引子,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用词表达,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通过欣赏多种插图,引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和拓展,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节课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和分享来完成整个课程的过程,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妈妈的心说课稿
妈妈的心说课稿一、引言妈妈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的爱和关怀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本次心说课稿将重点讲述妈妈的伟大和无私,以及她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这个课程,我们希望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妈妈的心声,感悟她的辛勤付出和无尽的爱。
二、妈妈的辛勤付出1. 照顾我们的日常生活妈妈是家庭的中心,她负责照顾我们的日常生活。
她会为我们准备美味的饭菜,洗净我们的衣物,打扫整洁的家居环境。
她的努力和付出让我们能够享受到温暖和舒适。
2. 关心我们的成长妈妈不仅关心我们的生活,还关心我们的成长。
她会陪伴我们学习,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鼓励我们勇敢面对挑战。
她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始终支持我们追求知识和成长。
3. 牺牲个人利益妈妈总是把我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和机会,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她可能放弃自己的梦想,将所有的关注和关怀都投入到我们身上。
她的无私奉献是无与伦比的。
三、妈妈的无尽爱意1. 无条件的爱妈妈的爱是无条件的,无论我们犯了多少错误,她总是包容和理解我们。
她用她的爱来鼓励我们,让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在困难时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2. 无私的关怀妈妈总是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她会在我们生病时照顾我们,为我们准备药物和食物。
她会倾听我们的困惑和烦恼,给予我们真诚的建议和安慰。
她的关怀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安心。
3. 无尽的付出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她的付出是无尽的。
她可能忍受疲劳和困难,但她从不抱怨。
她默默地为我们尽力,让我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她的付出是无私和无尽的。
四、感恩妈妈的爱1. 表达感激之情我们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让她知道我们是多么珍惜她的爱。
我们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写信或者亲手制作礼物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2. 尊重妈妈的意愿我们应该尊重妈妈的意愿,理解她的选择和决定。
我们可以主动帮助她分担家务,尽量减轻她的负担,让她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放松。
3. 回报妈妈的爱我们可以通过行动来回报妈妈的爱,比如在她生日或者母亲节时为她准备惊喜,陪伴她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或者为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学》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心脏》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说教材ﻫ1、《心脏》在教材的位置: ﻫ(1)我们现在采用的是曹述铁和周国兴主编的《人体解剖学》十一五规划教材。
这本教材我们已经连续使用了2年,因为这本教材都是由全国较好的较早升入医学专科的几所医专的解剖学教授主编的,他们长期从事解剖教学和解剖研究,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非常了解现在专科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教材不含组织胚胎学内容,但是解剖学内容非常丰富,深入浅出,弹性较大,可简可繁,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后面还有〈局解〉部分,可以一书二用。
ﻫ(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普遍落实,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而且呈现年轻化。
《心脏》部分的编写特点:编者在编写本节教材时,重点介绍心脏的形态和结构,尤其是心脏的内部结构(各心腔、心瓣膜、出入口等),以便学生充分理解血液在心内的流动方向,理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更进一步理解各类心脏疾病的产生机理和危害。
(1)知识目标:掌握正常心脏的位置、外形、内部结构、2、教育教学目标:ﻫ心壁层次、血管分布、传导装置和心包等特点。
ﻫ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常见心脏疾病的形成原理、临床特征及心脏检查。
ﻫ(3)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创新思维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心脏对于每个人生命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心血管系统的学习兴趣进面扩展为对医学的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及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如下:重点:心脏的形态结构特征。
(人体心脏结构和与其相连的血管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
心脏是促使血液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重要动力器官,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因此,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形态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
)ﻫ难点:心脏瓣膜的开关与血液流动方向及心音产生机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是由于心脏内具瓣膜,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从而控制血液在心脏内按一定方向流动。
那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
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1、教学思路:(1)在介绍心血管系统概述的基础上,自然联系到血液循环的路径、大小循环的血液变化特点,以及心脏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ﻫ (2)在介绍心脏内腔结构特点时,自然联系到“心动周期”,心脏收缩、舒张与心瓣膜的开关、血流方向以及心音产生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临床“风心病”、“高心病”的实质。
ﻫ(3)在介绍心脏传导系统时自然联系到“心律”与“心率”,以及“心律失常”。
ﻫ(4)在介绍心脏的血管时,自然联系到冠状动脉与“冠心病”。
(5)在介绍心包时自然联系到“心包腔”与“胸膜腔”、“腹膜腔”,“心包填塞”的危害,“心包腔穿刺”位置与方法。
ﻫ2、教学方法:ﻫ采用讲述、PBL、病例分析、对比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教学手段:ﻫ心脏解剖是属于形态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图片、动画视频加模型、实物标本等资料,显示心脏的形态、内腔、层次、瓣膜等。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心脏泵血”的原理,尤其是对心脏的各类疾病形成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解剖学基础。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一)选择教法的依据当前,我国教育的一个根本转变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只是起到导向的作用,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去研究,所以我在教法的选择中主要突出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的教学方法。
(二)教法的选择及使用时机(1)“PBL”模式教学由一个“心脏按摩”画面或“一颗跳动的心脏”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心脏停跳意味着很危险或死亡” →引入今天的课题内容(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讲述、穿插提问、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ﻫ(2)“PBL”模式的特点:该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潜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归纳等能力。
教师应该准备临床病例,同时自制多媒体电脑软件的,使该模式在本节课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学法(一)学情分析:职校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对《解剖学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但另一方面,有些同学对自己没有信心,怕自己学不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我们应该针对这些特点用好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恰当的学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学习,终身受益。
(二)学法的选择及依据1、学生通过对电脑投影图片、心脏动画和医生进行心脏复苏抢救病人的紧张场面的直观观察,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刺激他们去看书、听课、分析,从而达到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目的;2、通过纵向和横向的(与中学的生理卫生知识和现在在这的生理学知识)联系,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中枢,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合点,既对知识结构形成完整认识,又有效突破难点、抓住重点3、听讲、讨论与病例分析相结合,环环相扣,达到学习、消化知识从而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教学环节设计及时间分配总的教学过程:导入(2’)→讲授新知识:教学+讨论+病例分析(35’)→概括、总结(3’)→课堂反馈(5’)。
ﻫⅠ、复习提问,引入新课(约2分钟)由心动画面引出课题,心血管疾病在全世界分布非常广泛,心脏疾病的主要种类有:先心病、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心律失常、心包填塞等,特别是冠心病和高心病,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它们的治疗方法依次是修补手术、降血脂降血压、换瓣术、药物治疗和心包腔穿刺等。
Ⅱ、讲授新知识:教学+讨论+病例分析(约35分钟)1.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真实生动地展现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总结归纳出心脏的位置。
教师把人体胸透的X光照片在银幕上播放,由于学生是首次看到人体胸透的真实情况,因而学生注意力能立即被吸引住,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了生动的感性认识。
同时,配合放映人体心脏位置的绘画复合片,通过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最后用三句话归纳出心脏的确切位置(板书),紧接着,介绍个别心脏位置异常的现象(如:右位心),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2.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以及人体心脏模型,观察心脏的形态。
教师将人体心脏外形的正面观、背面观放大在银幕上显示,指导学生观察、观看,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然后,教师打开人体半身解剖模型的胸腔,摘取心脏,让学生观察心脏的形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板书)。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总结能力。
3.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及简易黑板图,讲授心脏的结构。
教师先将人体心脏解剖图放大显示到银幕上,指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板书),然后,教师再播放人体心脏彩色解剖绘画复合片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板书)。
接着单片分部放映和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并指导学生分层观察,最后,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
示心房、心室及相连的血管,并用箭头标明血液流动的方向。
这样的教学,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促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清楚地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
4.在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血管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心脏的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可利用电脑多媒体手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32第二自然段,通过指导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然后,播放人体心脏纵剖放大片于银幕上,让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紧接着播放人体心脏横剖面的瓣膜放大片于银幕上,指导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并介绍人类患风湿性心脏病造成心脏瓣膜异常的治疗手段,在此进行理想教育。
为增强直观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播放了猪心解剖录象,使学生看到活生生的心脏,增强真实感,在看录像的同时,要求学生判定心脏的各个方位;学会识别心脏的四个腔;认识心脏瓣膜位置、形态、结构和开启方向,进一步促进学生牢固地掌握人体心脏的知识。
同时又让学生学习到了人体器官的解剖方法和观察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心脏瓣膜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把“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多媒体动画课件”播放到银幕上,显示血液在心脏内和与其相连的血管间的流动与心脏瓣膜开闭关系的情况。
在学生观看时,教师可设问:“同学们在银幕上看到的血液如何流动?心脏的瓣膜有何作用?”让学生思考,从而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及瓣膜的作用。
这样,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反复观察和教学,难点被逐一突破。
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牢固地、长久地保留在记忆中。
5.通过以上的学习,教师接着可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从而归纳出人体心脏的功能(板书),然后又问:“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方面的教育。
Ⅲ、概括、总结:(约3分钟)播放心脏解剖放大图,请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心脏的结构。
Ⅳ、课堂反馈:(约5分钟)把练习题显示到银幕上,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选择出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能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地得到反馈信息。
(五)板书设计我将重要的知识点设计于黑板上,使学生能一目了然。
下面是我的板书设计:一、心的位置、毗邻和外形:1、位置: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面右侧,心尖朝向左前下方。
2、毗邻:前:胸骨体和2~6肋软骨;后:平第5~8胸椎;上:连入心大血管;下:邻膈。
周围裹以心包。
心内注射位置: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可避免损伤胸膜)。
3、心外形: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二、心的各腔:三、心的构造:1、心壁: 心内膜、心肌(心室肌)、心外膜2、房间隔3、室间隔 五、教学反思 ﻫ 在认真钻研教材、透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制作教学课件,安排临床病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左心腔左心室 固有心房 以界沟、界嵴分界 腔静脉窦 右心腔 流入道 以室上嵴分界 流出道 窦部(流入道)二尖瓣复合体主动脉瓣主动脉窦 左心耳 梳状肌 肺V 口(4个) 左房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