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暴力行为的干预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生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后果。
因此,精神科护理保同需要对患者的暴力行为及时预测,严加预防和及时处理。
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1.行为:兴奋激动可能是暴力行为的前奏。
一些早期的兴奋行为包括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鄂或面部的肌肉紧张等。
2.情感: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激动和心不在焉不稳定可能表示患者将失去控制。
3.语言:患者在出现暴力行为之前可能有一些语言的表达,包括对真实或想象的对象进行威胁,或提一些无理要求,说话声音大并具有强迫性等。
4.意识丧失: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害也提示暴力行为的可能发生。
评估工具:预防:1.合理安置,环境安静、宽敞、明亮,避免不良刺激2.注意观察病情,掌握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如睡眠障碍及月经期均可以是暴力行为发生的先兆。
及时发现与处理。
3.减少诱因:态度和蔼,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提供治疗及护理前,充分地告知患者,取得患者同意,尊重患者,不与其发生争执;避免患者参与一些竞争性的工娱活动,如下棋、打蓝球等。
4.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绪,如捶沙袋、枕头、棉被、撕纸、做运动等,无法自控时,求助医护人同帮助。
同时,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并设法提高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相信自己有控制行为的能力。
5.控制精神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实践证明,长期或短期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患者的冲动行为的发生。
6.注意沟通交流方式:对待否认有病、拒绝接受治疗的新入院患者,避免使用命令性言语,切忌言语动作简单生硬、态度应和蔼、语气温和,从关心、关爱、体贴的角度,迎合患者的心理,让患者能接纳信任护士,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
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与处置
(一)重性精神疾病与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与精神病性症状 被害有关的幻觉、妄想、猜疑、激越、兴奋等精 神病性症状 攻击行为与精神障碍诊断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人格障碍(尤其是 反社会性、边缘性和冲动性人格)、癫痫性精神 障碍、痴呆、合并酒精滥用/药物滥用等
(一)重性精神疾病与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与治疗 治疗依从性差的风险更高 出院1年内风险最高,27.5%出现暴力攻击 34%-40%的40岁以下患者出院后出现暴力行为 攻击行为与既往史 既往暴力史是预测暴力行为最好的指标 (约10%-20%反复暴力者导致约50%-70%的暴力事 件)
①攻击行为的强度与挫折程度成正比; ②攻击行为与个体对挫折的主观体验有关; ③攻击行为可因预感失败和遭受惩罚而受到抑制; ④攻击行为常指向挫折的直接动因; ⑤实施攻击行为后伴有心理宣泄感。
(四)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
低收入、社会底层、失业 早年不良的家庭环境(父母离异、遭遇虐待) 成长于崇尚暴力或暴力程度较高的环境 受教育年限低 婚姻稳定性差、缺少社会支持 不当的社会舆论和传媒影响 伙伴群体偏好暴力 容易接触到武器 药物和酒精滥用 社会变迁、经济危机,政治迫害等事件。
二、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评估和管理
(一)重性精神疾病与攻击行为
概念 重性精神疾病 :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因 素影响下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 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明显障碍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精 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 产生攻击暴力行为原因 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辨认力、 控制力,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
(三)处置原则
分级:根据应急事件大小,分级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 充分利用和节省应急资源。 协同:在新区应急指挥部门统一指挥下,按照应急事 件的不同级别,协调各相关单位,组织突发事件协同 一致的应急干预行动。医疗部门主要负责医疗处置, 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安全保障,民政部门主要负责贫困 救助,患者属地基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监护的组织管 理。
精神科暴力行为预防及处置
了解行业标准
遵循精神卫生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暴力行为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合规、有效。
关注政策动态
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策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暴力行为预防和处 理措施。
尊重患者权益和尊严
保障患者基本权益
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隐私权、知情权等基本权益,避免在预防 和处理暴力行为过程中侵犯患者权益。
安全,因此预防及处置暴力行为是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02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预防和有效处置暴力行为,可以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确保医疗工作
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03
促进社会和谐
精神科暴力行为往往涉及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重因素,通过对其进行
预防和处置,有助于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03
促进了医患关系和 谐
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 增进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减少了暴力行为的发生。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进一步完善预防机制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不 断更新,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预防机制将进 一步完善。
未来将继续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应对精神科暴力行为的能力和水 平。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对暴力行为的认知和应 对能力。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提高 医护人员的实战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
培训医护人员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 应对策略,降低暴力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
优化医院环境和设施
创造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
01
如设置专门的精神科诊室、减少刺激因素等。
完善安全设施
在处理暴力事件时,既要保护患者的权益,也要关注医护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和权 益。
医院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处置
医院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处置一、背景在医院精神科,患者因病情或情绪波动可能会表现出暴力行为。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如何正确处理患者的暴力行为至关重要,不仅关乎患者自身安全,也关乎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二、暴力行为的原因患者在精神科疾病的影响下,可能出现暴力行为。
常见的原因包括:1.疾病恶化:某些精神疾病在病情恶化时会导致患者情绪失控,表现为暴力行为。
2.药物不良反应:部分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可能引起患者情绪波动或行为异常,促使患者产生暴力倾向。
3.环境因素:医院环境、患者心理状态和医疗干预等因素也都可能影响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三、暴力行为的风险评估在处理患者暴力行为之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以了解患者的暴力倾向和可能的危险性。
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包括:• BVC(行为暴力评估量表)• HCR-20(历史、临床和风险管理-20)• PCL-R(对罪犯的量表修订版)四、暴力行为的预防为了预防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医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接受程度。
2.规范医院管理制度,确保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管理有序、合理。
3.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辅导,帮助患者控制情绪、降低暴力倾向。
4.定期进行暴力行为的风险评估,及时调整医疗干预方案。
五、暴力行为的处置当患者出现暴力行为时,医务人员应采取以下处置方法:1.保障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将插管、药品和其他易受伤害的物品暂时移开,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2.保持冷静:医务人员在处理暴力行为时要保持冷静,不要与患者发生争吵或冲突。
3.沟通和协商:尽可能地通过沟通和协商的方式,让患者放下暴力行为。
4.应用约束:在必要时,可以采取约束措施,如使用安全带、束缚衣服等,确保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5.立即报警:如果情况严重,医务人员应立即报警并请求增援,确保处理过程中有专业支援。
在处理患者暴力行为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流程,保障患者的人权和安全,同时保护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精神科病人暴力行为发生时的护理干预
精神科病人暴力行为发生时的护理干预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1],该行为是基于愤怒、敌意、憎恨或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和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攻击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
若患者的行为正在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威胁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采取一些身体上的限制性措施,避免发生伤害事件。
1 寻求帮助,有效控制局面当患者出现暴力行为如攻击他人、破坏物品、自伤等行为时,首先要呼叫其他工作人员集体行动,保持与患者安全距离约1m左右,呈45°角,切勿正面接触。
用简洁语言稳定患者的情绪,指定一位工作人员转移被攻击对象,疏散其他围观患者离开现场,避免不良情绪蔓延,尽快控制紊乱的局面。
2 果断迅速,巧夺危险物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行为应给予理解,努力用真诚的语言安抚劝说患者放下危险物品,如果无效,可采取一组人员与患者对话转移注意力,另一组人员乘其不备快速控制患者夺下危险物品,行动果断,步调一致,配合默契。
3 實施保护性医疗措施将患者安置在隔离病房,避免一切激惹的因素,防止伤害自己和他人。
若隔离措施仍无法控制患者的行为,报告医生,尊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其身体以控制暴力行为的再发生。
患者被约束后护理人员至少每10-15min巡视察看患者一次,注意肢体血运情况,提供必要的护理,保证提供基本的生理需求,如喂饭、喂药、协助大小便、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防中暑等。
同时防止其他病友伤害患者或帮其解除约束后出现过激行为。
患者精神症状好转后应及时解除约束,做好安抚工作,消除其对立情绪。
4 情绪稳定剂的使用遵医嘱正确实施药物治疗,快速控制患者激惹的情绪,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做好护理记录。
5 心理护理对冲动后的患者要做好事后心理疏导,让患者讲述冲动原因和经过,以便进一步采取防范措施。
在患者安静解除隔离或约束时,要解释冲动的危害性,以及隔离或约束的必要性[2]。
参考文献[1] 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2.[2] 张跃兰,邢改书,李淑芬.精神科疾病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80.。
精神科攻击行为护理风险评估与干预
精神科攻击行为护理风险评估与干预攻击行为是指任何形式有目的伤害另一生物体的行为,其极端形式是暴力行为[1]。
攻击行为是精神科住院患者较常见的护理问题,是患者住院期间经常发生的危险行为之一。
暴力攻击行为给医务人员及住院患者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在护理此类患者过程中较易发生护患冲突及纠纷,一直是精神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2]。
2010年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397例,通过应用我院护理部统一下发的“精神科攻击行为护理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的攻击行为进行有效的护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保证了患者住院安全。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0年2月~2010年12月我院封闭病房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397例,均为符合CCMD-3诊断标准,年龄15~40岁,其中男219例,平均年龄25.40±9.67岁;女178例,平均年龄22.30±5.35。
方法:应用我院护理部统一下发的“精神科攻击行为护理风险评估量表”对住院患者的攻击行为进行等级评估。
该量表将患者的攻击风险内容:①院外有冲动伤人或毁物史;②有命令性幻听;③严重的关系妄想;④严重的被害妄想;⑤受其他严重精神症状支配;⑥人格障碍;⑦不合作,不愿住院,对工作人员有敌对情绪;⑧情绪不稳,易激惹,焦虑不安;⑨最近1周内有冲动史。
评分标准:根据“精神科攻击行为护理风险评估量表”中攻击风险内容评分,其中①、②、③、④、⑤项,各分值均为1分;第⑥、⑦、⑧、⑨项分值分别为6、7、8、9分。
风险程度:1~4分为轻度,5~7分为中度,8分以上为重度。
结果3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护理风险评估结果:攻击风险程度为轻度者160例,其中男88例,女72例,患者表现为不安心住院治疗,有被动的言语攻击,如质问、不满、抗议,交谈时有敌意,或认为不安全,周围其他人对自身有威胁,时刻处于警觉状态。
中度141例,其中男82例,女59例,其中有79例在院内表现为有主动言语攻击,针对工作人员、病友的言语挑衅,如谩骂、威胁、讥讽、嘲笑,激动,拒绝住院治疗;破坏物品,如摔东西、砸玻璃、撕纱窗等;或目光游离不定,心神不宁,不能进行有效交谈的患者。
精神科暴力评估
精神科暴力评估引言概述:精神科暴力评估是指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体进行评估和干预的过程。
它旨在评估患者的暴力倾向和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患者和周围的人。
本文将探讨精神科暴力评估的重要性、评估方法、风险因素、干预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精神科暴力评估的重要性1.1 提高患者和他人的安全性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因为病情的不稳定而表现出暴力倾向。
通过进行评估,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暴力倾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保护患者和周围的人的安全。
1.2 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通过评估患者的暴力倾向,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病情和治疗需求。
评估结果可以为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1.3 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精神疾病患者在暴力倾向发作时,可能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
通过进行暴力评估,可以提前了解患者的暴力风险,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二、精神科暴力评估的方法2.1 临床面试和观察医生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病情和心理状态。
同时,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情绪变化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2.2 量表评估医生可以使用专业的量表来评估患者的暴力倾向和风险。
这些量表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为医生提供决策依据。
2.3 家属和社区的反馈患者的家属和社区成员对患者的暴力倾向可能有更多的了解。
医生可以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和社区关系,以便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暴力风险。
三、精神科暴力评估的风险因素3.1 病情的严重程度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暴力倾向有一定的关联。
病情越严重的患者,其暴力倾向可能越高。
3.2 既往暴力行为的历史患者是否有过既往的暴力行为,是评估其暴力风险的重要指标。
有既往暴力行为的患者,其再次发生暴力的风险较高。
3.3 社会支持和治疗依从性患者的社会支持和治疗依从性对其暴力风险也有影响。
缺乏社会支持和不良的治疗依从性可能增加患者的暴力倾向。
四、精神科暴力评估的干预措施4.1 药物治疗对于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医生可以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来减轻其症状,降低暴力风险。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暴力攻击行为的特点
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发生暴力攻击行为前都会有程度不等的 惊恐不安或紧张焦虑反应,此后患者在其生动的幻觉、顽固妄想等 病理性症状的支配下出现短暂突然的、常人无法预料也难以理解的 冲动攻击行为,事发前患者往往没有明确的计划,而且独自行动;
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
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既往病史、精神症状、 发病的诱发因素、人格特质、对疾病的自知力 ,有无攻击行为的诱因。向亲属询问患者在家 的表现,是否有冲动行为,重点患者严格防范 ,必要时在重症病房内进行隔离,专人看护, 可以做到及时地发现,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措施 。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行为干预
对有攻击和暴力行为迹象的患者,给予 支持性心理治疗,试着让攻击者安静下来 并停止攻击。
在充分了解患者的人格特征、家庭结构 、人际交往、生活应激后,进行有效的心 理干预也不应忽视旧,这样才能防患于未 然,有效地减少对无辜人群的伤害发生。
住院环境的改善
在医院,一般都是精神科病房的空间和病床 数量有一定的比例,防止出现拥挤等问题。另 外,要确保环境的安静,避免出现刺激的噪音 。病房在布置过程中要做到简洁,防止有过于 鲜艳的颜色。同时,要针对危险物品进行管理 ,检查病房的环境以及各项设施,及时地发现 危险因素,确保患者的情绪和安全。
02.暴力行为原因
精神病性症状引发的暴力行为
精神疾病患者在认知上、情感等方面都 有很大程度的障碍。因为受到妄想的思想 控制,就会在感知上出现幻听和幻觉,导 致精神运动细胞比较活跃,就会出现人格 障碍造成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引起暴力 行为,一般的表现及时容易被激怒或者出 现敌对的情绪。
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对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的预防及干预护理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8位患者,收治时间范围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一年时间内,将所抽取的88位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为实验组,而另一组为对照组。
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暴力行为预防和干预,而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并需要观察两组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几率,并采用统计选择方法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几率比对照组低,依据统计学得出的数据为(P<0.05) 。
通常导致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原因有暴力倾向、重大事件的打击、压力、无工作、无爱好等。
此次两组患者发生暴力的原因主要有无业、既往暴力倾向及重大生活事件等。
结论:导致精神科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有很多种,与患者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压力等有关,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暴力行为预防护理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几率,同时也能够维护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关键词: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预防、护理方法最近几年,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很多新闻精神病患者伤人事件也逐渐变得频繁。
精神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会对周围的人民群众的生命造成危险,而且也会对护理工作人员产生人身安全威胁。
对精神病患者采用暴力行为预防护理,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所以对精神科患者采用预防的护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也能够确保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精神科患者行为暴力行为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且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精神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8位患者,收治时间范围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一年时间内。
医护人员还需要将所抽取的88位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为实验组,而另一组为对照组。
对这88例患者进行精神疾病诊断,确保只有88例患者都能够符合实验的标准需求。
精神科女性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及护理干预体会
精神科女性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及护理干预体会摘要:目的:精神科女性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及护理干预体会。
方法:以某医院2017年到2018年间精神科女性100例资料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暴力行为患者的主要特征与发病因素。
结果:啃咬、踢人等暴力行为现象较为严重;精神分裂病况是暴击行为的主要诱因,并且患者初期发病频次比较高。
结论:精神科女性发病情况较为严重,综合性诱导因素较多,医护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降低患者的暴击行为危害。
关键词:精神科;女性患者;暴力行为特点;护理干预引言:精神疾病能够导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影响人的思想认知、肢体行为以及主观意志等精神活动。
女性为感性个体,受情绪支配情况较多,极易发生精神疾病。
当女性精神病患者失去自我约束力,会出现频繁的暴力行为。
若国家范围内女性患者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稳定。
一、资料和方法(一)医疗资料从某医院2017年到2018年抽取100例女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作为数据研究对象,与国际精神病的10种标准诊断规定文件进行对比分析。
患者年龄区间为18-61周岁,平均年龄值在35岁左右[1]。
(二)研究方法综合整理100份案例中女性患者病例数据以及暴力行为出现的频次,对暴力行为的特征进行总结、归纳。
(三)患者暴力数据分析经过分析,可以将女性精神科患者的一般暴力行为现象分为啃咬、踢人、摔物、自残、撞头等类型。
疾病患者接受治疗后,情绪会出现短暂稳定。
当申请出院,而未得到出院资格时,会触发患者的暴力行为,对医生、护理员等医疗人员进行暴力攻击,出现情绪失控的恶劣状况。
二、结果(一)疾病症状分布特点啃咬、踢人的发病比例占总比重的45%,摔物比例为21%,自残与撞头比例为34%.直观的数据分析可知啃咬、踢人的发病概率比较高。
(二)疾病主要影响因素所有调查案例中,癔症发病症状占据所有案例的6%,心率障碍患病症状为22%,精神分裂病症案例为60%,其他不同类型的发病症状共占据18%;当患者开始接受治疗的前一周,暴力行为发生情况有23例。
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及护理干预
( 收稿 日期 :09一l —o ) 20 l 9
18 6
军护理 杂志,0 8 2 (A)6 2 0 ,5 7 :7—6 . 8
[ ] 赵郁馨 , 4 陈
瑛, 万
泉 , .04年中国卫生总 费用测算结果 等 20
与卫生筹资分析 []中国卫生经济,0 6 2 ( )6—9 J. 2 0 ,5 3 : .
[] 张美娟 . 5 急救护理工作中潜 在的法律 问题 []护理研究 ,04 J. 20 ,
( 收稿 日期 :0 9 6—2 ) 20 —0 4
与对策 [] 中华护理杂志 ,0 2,7 1 )7 6 J. 20 3 (o :5 .
[ ] 胡辉莹 , 2 郭凌燕 , 刘
诚. 心理学在 急诊急救 中的作用[]中国 J.
受时间 , 这对那些 因突发事件死亡的患者家属尤为重要 。 26 预防家属 发生 意外 . 除 了积 极救治 患者外 , 应预见 还 在场家属及其他人员发生意外的可能 , 尤其是家 属中有高 龄 产妇 、 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 , 应积极 劝阻他们控制情 绪 、 脱离
析及对策 [] 中华护理杂志 ,0 83 ( )9 J. 2 0 .6 2 :2—9 . 4
一周 内 1 (0 , 8例 5 %)3周 9例 (5 , 2 %) 7
[ 3 余凤英 , 3 罗艳华 .6 88名护理 人员职业 心态 和需 求 的调查分析
[ ]中华护理杂志 ,0 4 2 ( ) 29—2 1 J. 2 0 ,6 3 :2 3.
生 之 前 , 针对 患者 的 病 情 及 时 控 制 兴 奋 症 状 , 取 各 种 有 要 采
22 暴力行 为与性别 、 . 年龄 、 疾病类 型 、 院时间之 间的关 住
精神科防暴力管理技能
精神科防暴力管理技能
简介
精神科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暴力管理技能。
本文将介绍精神科防暴力管理技巧,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暴力行为。
预防暴力的重要性
在精神科工作中,预防暴力是至关重要的。
暴力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危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工作秩序。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暴力措施至关重要。
预防暴力的具体措施
1.建立良好的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是防止暴力的关键。
倾听患
者的需求和情绪,及时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
2.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可以降低患者
的紧张情绪,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3.提供心理支持:患者在精神科就诊往往是因为心理问题,工作人员需
要具备相关心理支持技能,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减少暴力倾向。
处理暴力事件的技能
1.保持冷静:在面对暴力行为时,工作人员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
或恐慌,以免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2.采取控制措施:在暴力事件发生时,工作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控
制措施,保护自己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3.联系相关部门:如果无法控制暴力事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联系相关
部门,寻求支援和协助。
结语
精神科防暴力管理技能对于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医护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以及掌握处理暴力事件的技能,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暴力事件的发生。
希望本文介绍的技巧能够帮助精神科工作人员更好地处理暴力事件,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精神科暴力行为名词解释
精神科暴力行为名词解释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在精神科医疗机构或者精神科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暴力行为,包括对医护人员、其他患者或财产的攻击、破坏等行为。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特点包括:
1. 突然性:精神科暴力行为通常是突然发生的,患者可能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爆发。
2. 暴力性:精神科暴力行为通常是暴力性的,患者可能会对医护人员、其他患者或财产进行攻击或破坏。
3. 无法控制:精神科暴力行为通常是无法控制的,患者可能会拒绝听从医护人员的指令,甚至可能攻击医护人员。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原因包括:
1. 精神疾病本身:一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暴力行为。
2. 药物副作用:一些精神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等副作用。
3. 社会心理因素: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如家庭环境、社会经历等,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暴力行为。
预防精神科暴力行为的措施包括:
1. 加强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安全设备和人员。
2. 合理用药: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选
用药物,并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
3. 心理社会干预: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干预,帮助患者解决社会心理问题,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干预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干预摘要】目的:掌握应用精神科技能来预防各种危急状态的发生,在危急事件发生能采取有效应对的措施。
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及言语,表情,动作,行为的变化,巧用技能。
结果:通过护理观察,巧用技能,有效预防各种危急状态的发生,在发生后进行有效的处理。
结论:运用专科知识与技能,既能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又能有效保护患者及他人人身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技能;暴力行为;预防;医疗纠纷【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351-02暴力行为在精神科是最常见,又最需要防范的一种应急危机,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
以攻击行为较突出,破坏性极强。
甚至危及生命。
发生暴力行为不单躁狂症患者(mania),还有抑郁症depression,分裂症schizophrenia),癫痫等病人。
如:(1)林某,女,25岁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社会不满入院,住院一段时间突发抓工作人员手大喊我要回家,不然马上撞墙,咬舌。
(2)方某,51岁,男以大声喧哗,毁物入院,住院后不配合任何治疗方案,用言语攻击工作人员等。
1.暴力行为评估(1)不同精神患者暴力行为发生,针对性是不同。
分裂症患者最常见,主要受幻觉和妄想支配出现命令性行为或自卫心理,听到有人叫其做什么,或以一物体为参照物暴露症状引出暴力比如视拍片机为拖拉机,违拗症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会产生反抗和敌对,而发生暴力;躁狂症急性期易激惹,得不到满足,就冲动,个别出现性欲亢进而出现暴力;抑郁症心理较自卑,没有安全感,怕拖累,而自伤或自残;癫痫患者人格会改变,报复心强,暴力行为更残忍,有一种置你死地的感觉。
(2)强行住院,患者出现反抗;工作人员管理经验不足,歧视挑逗患者也会激发冲动(3)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静坐不能,握拳,敌意,横眉冷眼,异样焦虑或欢快,进食单一寡言,身上出现抓伤,威胁性言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干预
发表时间:2018-12-04T12:59:48.6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郑春英
[导读] 掌握应用精神科技能来预防各种危急状态的发生,在危急事件发生能采取有效应对的措施。
郑春英
(福建省漳州市福康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掌握应用精神科技能来预防各种危急状态的发生,在危急事件发生能采取有效应对的措施。
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及言语,表情,动作,行为的变化,巧用技能。
结果:通过护理观察,巧用技能,有效预防各种危急状态的发生,在发生后进行有效的处理。
结论:运用专科知识与技能,既能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又能有效保护患者及他人人身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技能;暴力行为;预防;医疗纠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351-02
暴力行为在精神科是最常见,又最需要防范的一种应急危机,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
以攻击行为较突出,破坏性极强。
甚至危及生命。
发生暴力行为不单躁狂症患者(mania),还有抑郁症depression,分裂症schizophrenia),癫痫等病人。
如:(1)林某,女,25岁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社会不满入院,住院一段时间突发抓工作人员手大喊我要回家,不然马上撞墙,咬舌。
(2)方某,51岁,男以大声喧哗,毁物入院,住院后不配合任何治疗方案,用言语攻击工作人员等。
1.暴力行为评估
(1)不同精神患者暴力行为发生,针对性是不同。
分裂症患者最常见,主要受幻觉和妄想支配出现命令性行为或自卫心理,听到有人叫其做什么,或以一物体为参照物暴露症状引出暴力比如视拍片机为拖拉机,违拗症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会产生反抗和敌对,而发生暴力;躁狂症急性期易激惹,得不到满足,就冲动,个别出现性欲亢进而出现暴力;抑郁症心理较自卑,没有安全感,怕拖累,而自伤或自残;癫痫患者人格会改变,报复心强,暴力行为更残忍,有一种置你死地的感觉。
(2)强行住院,患者出现反抗;工作人员管理经验不足,歧视挑逗患者也会激发冲动
(3)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静坐不能,握拳,敌意,横眉冷眼,异样焦虑或欢快,进食单一寡言,身上出现抓伤,威胁性言语等。
2.暴力行为预防
(1)首先我们要清楚认识到护理对象是人,其次是病,要尊重病人的人格,不辱骂病人,不用粗暴的动作和生硬的言语,不激惹病人,合理安置躁动病人。
指导家属入院前仔细阅读住院须知,一周后视病情情况方可探视,配合医护工作,避免激惹冲动发生。
(2)对不合作的病人采用强制的手段只会造成抵触心理,要以四心为基点即关心,耐心,爱心,责任心。
以患者为中心,主动关爱患者生活情况,了解患者近期心情变化,是否想亲人,为何不配合治疗,出院为啥不吃药,历假情况,对反馈问题及时解答,个人隐私严守保密,并于住院制度宣教。
节假日做好心理指导,安抚患者情绪,适时巧妙应用暗示方法,非语言技巧(握臂),让患者感到放心。
确保治疗方案实施,控制阳性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3)护士要掌握药物的性能包括药名,剂量,作用,副作用,颜色,如何预防和熟练的技能操作,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与支持。
举例,告知患者及家属口服锂盐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平时少量多次服用盐水促进排泄,不药粉,因为药粉后遇温水变成凤凰红。
(4)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包括言语,动作,表情,神态,进食睡眠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合理要求要给予满足,不合理要求给予制止,宣教。
必要时采用约束。
观察患者在冲动发生前有无睡眠障碍,女患者是否月经期,探视家属说事,减少诱因。
(5)注意与病人沟通方式,表情,位置,空间,距离,肢体语言变化。
(6)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发泄情绪。
比如组织病人唱歌,打球,整理床单位,提高自控能力,树立药物治疗疾病的信心。
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个体文化,每周安排一天参加康复治疗活动,建立良好人际交流及回归社会角色适应。
康复后要告知监护人做好监护责任。
(7)加强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及业务学习,掌握专科技能与危机事件应急处理。
3.暴力行为护理
(1)病室保持安静,整洁,舒适,消除环境的不良刺激,护理人员保持仪表仪容整齐及敏锐观察力。
(2)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变化,有伤人,冲动,毁物,自杀行为遵医嘱设一级护理,在阅览表注明,活动范围要在护理人员视线内,严格交接班。
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辅以心理疏导与宣教。
入院时指导家属仔细阅读住院须知,保持电话畅通,告知家属治疗区病人多,集体生活难免出现斗嘴,肢体碰撞,有特殊情况院方及时通知,家属及时到位,防范医疗纠纷,建立合作治疗关系。
(3)异常班半小时巡视一次病房,对病人的床单位位置包括康复患者,暴力患者,年老体弱,要心中有数。
随身携带对讲机,手机,了解值班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电工,总值班是谁,抢救物品放置要清楚。
比如缝合包,以备应急。
出现危机事件要大声呼救。
(4)暴力行为患者出现阳性症状采用药物控制,辅以护理。
在阳性期时常不配合任何治疗。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面貌,文化,性格,躯体的情况巧用技能。
口服药物:向患者示意这是维生素,钙片,消炎药,或顺患者想象把药物看做星星时不与争辩于认可,诱导服入,拒绝张口检查用和蔼态度示意患者张口看一下牙齿情况,护士动作及眼快,发现无残留,嘱咐患者多喝水,保证药物入肚,如遇有睡前药同晚餐药一起服用,避免值夜班人员少被攻击;做治疗包括肌注,输液:输液时向患者示意你最近进食少,补充下营养,如果您多吃点饭,输液可少,或外伤于消炎,但防输液时困摔倒,给您约束保护,可避免误会与树敌现象发生,约束时动作要快,防患者出现反跳现象;肌注时组织康复患者握住患者躯体,分散注意力,做到无痛技术,动作要快;对软硬不吃患者遵医嘱鼻饲,程中于药物治疗重要性宣教。
使患者对护理产生信任,建立护患关系,树立药物治疗信心。
(5)对有攻击行为的患者,护士避免与患者单独相处,避免激惹的语言,不站在患者正面,而应站在患者两侧,一旦出现攻击行为迅速握住患者打人的手臂,用平静温和的态度于劝说,示意你已经被制服。
针对女性患者,而男性出现攻击时,不必惊慌,胆大,镇静,心细,首先寻求帮助,一面组织康复患者,一面呼叫保安,报告医生,与患者保持1米距离进行心理疏导,等到人员到齐,从侧面或背面齐心协力制服。
护理人员迅速拿保护带各两节即一条保护带有四节,一节先当手指到肘关节距离,腰部相当缠绕处,从腰部绕过,一手握住患者手臂,一手拿保护带在手臂与躯干以一拳距离于腕关节处约束,双脚踝关节以一拳距离为宜,收紧度以一指为宜,约束时先手后脚最
后肩膀,若穿无袖上衣腋窝处用衣服裹住在约束,以防挣扎腋窝处破皮,边约束边向患者解释保护原因避免敌对和树敌的发生,约束程中患者出现挣脱枕头时改用折叠的草席以防磕脑门,一步到位,减少频繁约束。
约束患者住隔离间,专人看护,免受别的患者攻击或任意松解约束带,24小时内做好个人生活护理,30分钟协助大小便,不定时喂水,三餐喂食,保证水分和营养供给,2小时翻身一次,以防压疮,15分钟~30分钟巡视四肢血液循环情况,是否出现肢端冰冷,紫绀,麻木,肿胀,有异常及时松解保护带;满足患者合理诉求,若表示服从管理时,宣教后解除约束先肩膀后脚最后手,组织康复患者一同协助站稳,以防脚麻摔倒。
(6)抑郁症患者护理人员主动关心其生活情况,让其内心的痛苦与快乐流露出来,对于内容给予肯定,个人隐私恪守保密,减缓心理压力,组织参加手工活动,让其感到生活价值,早日融入社会大家庭。
康复后加强随访,指导家属做好院外监护责任。
(7)对于语言暴力患者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加理睬搭腔,让其感到无趣自动消停,若在大众下广宣不良因素及时制止,隔离,以免影响其他患者,情绪出现波动,避免挑逗,斗殴。
(8)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消除一切可用于伤人,毁物的物品。
入院患者全部更换医院衣裤,有活动假牙眼镜取下由护士保管,女患者的首饰,发夹胸罩取下交由家属,向家属宣教住院期间三包即包吃包住包穿,禁止一切危险物品带人包括牙签,水果刀,打火机,剃须刀,筷子,易拉罐等,附加图纸一张,所寄物品经护士允许方可带人:住院患者天天查,包括患者身上,床铺上下,枕头,被子,周围,保证每人一床一草席即草席四角线减掉一杯一牙刷一毛巾一脸盆(女)一汤匙,发现破损不在及时更换找回,劳动工具要定点,定数,定位,专人管理,用好及时收回清点:在做治疗时,用好棉签,止血带及时收回,外出检查患者返回查,探视患者仔细查。
(9)发生严重的危害要逐级汇报,通知家属,做好与家属沟通工作。
(10)指导康复患者出院后坚持服药,定期门诊随访,参加些力所能及劳动,保证睡眠,告知家属保管好药物。
4.结论
精神科患者其实就是思维和情感,意志行为与常人相反,护理人员在这特殊岗位工作,风险性高,通过观察患者言语,表情,动作,意识状态的变化等护理技能应用,责任到位,就能预防阻止患者冲动暴力的发生,降低患者与工作人员的伤害;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患关系的和谐:又能防范处理各种危机事件发生,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哲宁主编.精神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