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性质》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之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具体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先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阐述氧气的用途。
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空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氧气是空气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但是,对于氧气的具体性质和用途,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验来探索未知,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写出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理解氧气的用途,知道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2)氧气的用途。
2、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2)正确书写氧气与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氧气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法: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采用讲授法进行讲解。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不易溶于水 结论: (4)有三态的变化
瓶蓝 色 钢
在压强为101kPa时, 氧气在约-183℃时 变为淡蓝色液体,
在约-218℃时变成 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1)碳与氧气反应
问题讨论: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现象?和在 空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物质产生? 用什么实验验证的?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动手实验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 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合作探究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木炭、铁、蜡烛与氧气 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通过分析归纳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 反应和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通过探究氧气与木炭、铁、蜡烛的反应,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
CO2
H 2O
CuO
P2O5
Fe3O4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
果其中一种元素是氧,这样的化合物叫 氧化物。
【讨论】 木炭、铁丝、蜡烛等物质分别 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了什 么?
1、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 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 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四、学法指导
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让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节课的学习就是 采用演示实验、引导探索法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观 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 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了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
氧气优秀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
氧气优秀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氧气的性质。
氧气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与地球上生命息息相关,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重要性。
二、说学情本节课适合学生年龄为初中二年级,他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元素和化学符号,并且对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学生对氧气的常见用途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采用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的性质和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1. 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了解氧气在地球上的重要性;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理解其作用。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五、说教学内容和方法1. 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一定的激活能,常见的状态是分子式为O2或O3的氧气分子团,也可以通过液态或固态的方式存在。
氧气是一种良好的氧化剂。
氧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与大部分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例如,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与碳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等。
二、实验演示实验1:用还原剂还原氧气实验2:使用火燃烧氧气氧气是地球上生命体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是动植物呼吸的必须气体,也是维持生命的主要气体之一。
此外,氧气的存在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例如,生产电力、制造钢铁、各类加工和燃烧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2. 实验法,通过展示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氧气的性质,加深对氧气的认识。
3. 活动法,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1. 二氧化碳瓶中加入酵母,连接氧气氧气筛,观察两种气体的不同。
2. 在烛台中点燃一只蜡烛,然后将连接氧气氧气筛,烛炎变成长长的明火。
3. 阅读氧气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氧气的性质(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介绍本节课将介绍氧气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示意图,学生将深入了解氧气的特性和重要性。
教学目标- 了解氧气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氧气的产生和性质测试方法;- 了解氧气在火焰燃烧和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氧气的性质及其应用实例;- 氧气在火焰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概念介绍:明确氧气的定义和特点,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之一等。
2. 氧气的产生:介绍常见的氧气产生方法,如氧气生成器、电解水、叶绿体等。
3. 氧气的性质测试:展示几种简单的氧气性质测试实验,如燃烧实验、熄灭实验等。
4. 氧气在火焰燃烧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演示,说明氧气对火焰燃烧的必要性和作用。
5. 氧气对呼吸过程的重要性:通过示意图和讲解,介绍氧气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和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 拟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结合实验演示和示意图,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培养科学进思维;- 班级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接触过氧气吗?它有什么特点?”2. 氧气的概念介绍:简要概述氧气的定义和特点。
3. 氧气的产生:介绍氧气的几种常见产生方法,并通过示意图进行讲解。
4. 氧气性质测试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氧气性质测试实验,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5. 氧气在火焰燃烧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演示,展示氧气对火焰燃烧的必要性和作用。
6. 氧气对呼吸过程的重要性:通过示意图和讲解,介绍氧气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和安全意识。
7. 总结:复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氧气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评价- 实验记录和观察数据;- 学生参与讨论的发言;- 学生的小组合作;- 清晰的总结回顾。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5篇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5篇《氧气》说课稿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二、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三、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
429g/L,略大于空气;(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氧气的性质 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为《氧气的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与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反思等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㈠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本节教材是学生在学习了《空气的成分》与《氧气实验室制法》后的一节重要内容,是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
教材内容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
也为后面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为此,确定了以下目标和重难点: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②认识氧化反应、氧化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②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现象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了美。
㈢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氧化物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因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无从下手,会看不会说或说不准确,这些能力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
下面我再从学生学情和学法上谈谈:二、学情与学法分析学生对氧气可供呼吸和支持燃烧的作用已有了了解,在前一课时也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很想知道氧气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气体。
带着这种好奇来探究氧气的性质,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使学生对氧气有了全面地了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学法的引导:1、运用逻辑思维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
锻炼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方法。
(2)魔术二:教师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总结实验现象。
(3)我也是魔术师:学生分组完成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完成实验现象的归纳,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学生操作与归纳中的错误。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脱宏坚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脱宏坚尊敬的教师,您好!本次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本课是化学课程中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在本次说课中,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本课进行阐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了解氧气的发现历史及其物理性质;2.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3.学会氧气的制备方法;4.学会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5.掌握化学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氧气的发现通过介绍氧气的发现历史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奥本海默在燃烧试验中发现的氧气,以及拉瓦锡通过燃烧和反应的实验,确定了氧气是一种重要气体。
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沸点、熔点、密度等特征,让学生对氧气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氧气与金属,非金属元素的反应,以及在燃烧等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有很大的帮助。
介绍氧气的制备方法,包括分解过氧化氢、电解水等方法,对于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知,增强实验操作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介绍氧气在医疗、燃烧、氧化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更加了解氧气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基于以上学习目标和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课前预习:通过课本和其他资源的阅读,让学生对氧气基本概念有基本了解。
2.示范实验:采用电解水制取氧气的实验,让学生见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氧气的特点。
3.互动探究:学生自主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利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4.巩固训练: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氧气的性质,提高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5.综合评价:通过课堂回答问题、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计,我们相信能够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氧气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加深化学知识的应用经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的知识。
氧气性质说课稿人教版
氧气性质说课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掌握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方法。
-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来探究氧气的性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数据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 实验操作中观察氧气的生成和性质表现。
2. 教学难点:- 氧气助燃性的实验设计和安全操作。
-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和科学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 氧气发生装置一套(包括试管、集气瓶、水槽等)。
- 化学试剂:过氧化氢、二氧化锰等。
- 实验辅助工具:燃烧勺、木条、酒精灯等。
2. 教学资料:- 教科书中关于氧气性质的相关章节。
- 实验操作视频或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对氧气的了解,引出氧气的性质。
- 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介绍氧气的色、态、味、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 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收集过程,加深对密度和溶解性的理解。
3. 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讲解氧气的助燃性,通过实验演示氧气支持燃烧的现象。
- 讨论氧气在呼吸作用中的重要性。
4. 实验操作:- 分组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
- 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注意安全操作。
5. 实验结果分析:-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氧气的性质。
-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6. 课堂小结:- 总结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强调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 强调实验安全和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氧气性质的理解。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空气的成分之后,对空气中的一种重要气体——氧气进行深入探究。
这部分内容不仅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等知识奠定基础,还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学生认识化学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开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了空气的成分,但对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对于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心理特点方面,初中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理解氧气的用途,知道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的内容。
氧气是初中化学中重点研究的一种气体,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既能为学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性质打下基础,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对空气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空气中含有氧气,但对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分析问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在心理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和兴趣,渴望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木炭、铁丝、蜡烛等物质反应的现象和产物。
(3)理解氧气的氧化性,知道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4)了解氧气的用途,知道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氧气与木炭、铁丝、蜡烛等物质的反应。
(2)氧气的用途。
2、教学难点(1)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2)理解氧气的氧化性。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空气的成分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氧气作为一种常见的气体,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质世界的理解,还能为后续学习其他气体的性质和制取方法提供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但他们的思维方式还不够成熟,对于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分析和总结氧气的性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写出氧气与碳、硫、磷、铁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理解氧气的氧化性,知道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4)了解氧气的用途,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氧气与碳、硫、磷、铁等物质的反应。
(2)氧气的氧化性。
2、教学难点(1)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和分析。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今天我说课内容是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为《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与学法分析及教法分析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氧气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
氧气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以后学习探索别的物质时,会习惯地遵循一个合理的顺序,使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
为后面学习二氧化碳、铁等物质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2 教材内容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题包括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部分。
教材以氧气的化学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氧化反应的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从学生熟知的空气入手,从颜色、状态、溶解性等方面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对比,得出物质在空气中和在纯氧气中反应的不同现象;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一种常见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并认识氧化物。
为了和通常的燃烧对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比较活泼;②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③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②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②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观点;③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现象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了美。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氧化物的概念;难点:①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分析能力;②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氧气(五瓶)、木炭、铁丝、细沙、蜡烛等。
二、学情分析1 学生已具备认知基础: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及初中生物课就认识了氧气,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
《氧气的性质》 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的性质》是初中化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空气的成分之后,对空气中一种重要气体——氧气的深入研究。
本节课的知识不仅为后面学习氧气的制取和氧化反应等内容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理解化学变化和物质的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在教材的编排上,先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教材中选用了多个实验来展示氧气的性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空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氧气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
但对于氧气的具体性质,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验,但在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理解氧气的氧化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
(2)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氧气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柳树片区瞿河学校教师邓军一、说教材(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氧气》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教学内容。
教材把氧气作为第四单元课题三教学内容,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开始具体物质知识的学习。
加之,它是学生已学习了有关空气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为以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性质等起着铺垫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实验室制取方法,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循环等三部分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是本节的第二课时内容。
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熟悉的气体,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帮助学生建立物质分类观,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类别的物质中选择典型的物质,采用实验法对典型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二)教学目标《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具体要求是: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
因此,本节课我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情预测,特制定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②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②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③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内容主要学习氧气的性质,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故制定以下要求作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
1、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2、难点:对实验现象的全面观察、记录、分析和思考、归纳和总结、准确描述与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说教法传统学习观认为,学习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授,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呈现、组织和传递知识的过程。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氧气的性质》说课稿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氧气的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氧气的性质这节课被安排在华师大版科学七下第二章空气的第三节第二部分。
前两节教材从身边的空气开始,分析了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着重提到了氧气的百分比,为第三节学习氧气坐下了铺垫。
第三节第一部分就提到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同时间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方法也暗示了下节内容中氧气的部分物理性质,为本节内容做好了铺垫。
本章内容作为氧气的性质,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初中化学系统地学习和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
通过了五个实验让验证气体性质的开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有三部分,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化反应。
这三部分都是以氧气为中心,尤其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具体性质和一些用途,了解两种常见的氧化反应。
②技能目标:掌握几个试验的现象,并了解相关实验的简单操作.③过程与方法:通过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从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氧气的性质。
同事通过简单实验,让学生学会运用概括、归纳的方法对实验现象等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会用化学语言来描述实验现象。
④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难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教学方法这节课我主要通过演示实验展开,引导和探索的方法.学法指导:通过对学生实验的指导,培养学生从中学会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并从中学会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宁波到西藏旅游,部分人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试分析其中原因。
引发学生思考,高原缺氧可能在以前的知识储备中有涉及,告诉学生横因为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所以在高原上氧气稀少。
引出像这样不用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反之通过化学反应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氧气》,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阐述。
1、说教材《氧气》选自201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本节教材首先介绍了氧气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硫、碳以及铁丝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与这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对比,得出了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
然后通过碳、硫、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表达式,总结归纳出了化合反应以及氧化反应。
最后,通过燃烧与食物腐烂等例子的对比说清楚了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区别。
教材结构清晰,布局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完成新课标对本节知识学习的要求。
2、说学情一方面,在前面的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知道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要求,学习了空气的组成成分,以及氧气的部分性质,并且氧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练习十分密切,因此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另一方面,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因此,如何利用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本堂课应该注意的。
3、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2)、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3)、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4)、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能力目标:(1)、学生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锻炼学生的实验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热爱化学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探究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的一般过程,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氧气的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氧气》鲁教版五四制教材八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第二节。
本节内容包含了氧气的制备、氧气的性质、化学概念(氧化反应、氧化物、缓慢氧化)。
本课时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氧化物的概念。
《氧气》安排在《空气的成分》之后,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与教材内容的系统性。
教材知识层层深入,符合初中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学情分析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气体,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
氧化物在日常生活中见得也挺多,但其概念对初中生而言却比较陌生。
初中生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渡阶段。
本课题又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有点复杂度。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能描述氧气与木炭、铁、蜡烛反应的实验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理解氧化物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氧气性质的探究,获得研究物质的一般认识和方法,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分析,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2)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愿意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物质。
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反应现象和性质。
【难点】培养探究时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三篇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三篇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三篇篇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一、说学法:(点击鼠标)如果学生说不全我将采用以下两种补救方式:1、阅读课文,及18页图示。
2、课后在网上、课外书籍上查资料或与父母交谈这样有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参透“知识的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这种观念。
让学生多关注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因为生活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然后我通过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点击鼠标)(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无色、无味的气体)(2)[教师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密度比空气略大)(3)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水中有氧气)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氧气不易溶解于水)(4)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学生进行思考,再通过观看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动画(点击鼠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学生能归纳出:(点击鼠标)物理性质 1、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易溶解于水4、氧气–183c 液态氧 -218c 固态氧(无色)(淡蓝色)(淡蓝色雪花状)篇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点击鼠标)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为《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与学法分析及教法分析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气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
氧气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以后学习探索别的物质时,会习惯地遵循一个合理的顺序,使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
为后面学习二氧化碳、铁等物质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2 教材内容分析
(1) 教学内容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部分。
教材以氧气的化学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氧化反应的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从学生熟知的空气入手,从颜色、状态、溶解性等方面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对比,得出物质在空气中和在纯氧气中反应的不同现象;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一种常见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并认识氧化物。
为了和通常的燃烧对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比较活泼;
②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③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
②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②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观点;
③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现象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了美。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氧化物的概念;
难点:①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分析能力;
②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氧气(五瓶)、木炭、铁丝、细沙、蜡烛等。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已具备认知基础: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及初中生物课就认识了氧气,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
经过本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心理上和知识背景上都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
但是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缺乏系统了解。
2 学生已具备的技能基础: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常用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初步学会了药品的取用,但基本的实验操作不够规范。
在本课题中,有较多的实验,这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更多仪器,并学习仪器的规范操作。
三、教法分析
新的教育理论认为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据这一教育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演示实验、引导探究法的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生讨论归纳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学法分析
根据以上教法及学生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的学法为:
1运用逻辑思维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
锻炼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方法。
2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在教师指导下书写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根据实验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沿着“实验---推理---归纳”的思维途径,使学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
4讨论:木炭、铁丝、蜡烛在空气中反应与在氧气中反应剧烈程度明显不同,为什么?认识到决定化学反应现象的根源。
五、教学过程分析
1 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首先以流行歌曲形式开场。
“深呼吸,闭上你的眼睛,全世界有最清新氧气”,设问:“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气?”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一些常见生活中现象,如:人需要呼吸,如果一个人5-7分钟不呼吸会怎么样?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家里的液化气是怎样被点燃,为什么能燃烧?等,这些现象都与氧气有关,这样不但能自然导入课题,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学。
2、层层深入、讲述新课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因为氧气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我启发学生闭上眼睛呼吸,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体会并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对于氧气的化学性质必须通过观察实验来完成。
老师演示【实验探究4-3】,
让学生仔细观察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不同现象,学会用语言描述这些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在观察木炭、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常温下有没有变化;点燃(或加热)后再观察它们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气中的燃烧现象;还要观察生成物的色、态、味(或检验生成物)。
这一系列的有目的的思维性观察,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实际反应有机的结合起来。
例如,碳的燃烧,先写出反应物的名称:碳+氧气;为了使学生注意到化学反应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可先将碳伸入氧气瓶中,没有反应发生。
然后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它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况,再伸入氧气瓶中,对比观察反应现象。
这时应继续书写文字表达式,写明产物并注明反应条件。
对于铁和氧气的反应,可以采用同样方法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在书写时可以把有关的元素符号、化学式注在相应的名称下面,提前记忆,分散教学难点。
实验演示结束后,在分析实验的时候可以引出氧化反应和氧化物的概念。
采用学生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成物和反应物两个不同的侧面来描述反应类型,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为便于分析总结,可以利用表格来设计板书,以便从不同角度得出氧化反应的概念,认
识氧化物。
在总结氧化反应的定义时,应注意:①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②演示实验中物质的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并非都是剧烈的,可列举食物的腐烂、铁生锈等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出缓慢氧化的概念。
在认识氧化物时,联系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关系进行比较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浓度与反应现象的关系,体会前面学习的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最后可以让学生观看高温乙炔焰焊接钢轨、高温堆肥、酒和醋的酿造等视频短片,让学生明白化学反应对人类生活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出“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逻辑规律。
3 小结
以实验为环节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学习氧化反应和氧化物的概念。
最后根据板书对本课时主要内容进行小结。
六、板书分析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体现重点。
七、作业分析
1课后习题1—6 2 闯关100 能力提升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