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城市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社会现象、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过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化理论:城市社会学主要关注城市化过程以及城市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影响。

其中包括城市化的驱动因素、城市化的类型和模式、城市化的影响等。

2. 社会差异理论:城市社会学研究社会差异以及城市中的社会分层现象。

通过研究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理解城市社会的结构和运作。

3. 社会网络理论:城市社会学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城市中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和作用。

研究城市中的社交网络、职业网络和邻里关系等。

4. 城市生活方式与文化研究:城市社会学关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惯等。

研究城市中的文化产业、消费行为以及城市中形成的特定文化。

5. 城市政治与城市治理研究:城市社会学关注城市政治的组织结构和决策过程,研究城市中的政治权力分配、城市政府与市民的关系以及城市治理的方式和效果等。

6.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城市社会学研究城市规划与设计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关注城市空间的分布、城市建筑的功能和意义,以及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社会效应等。

城市社会学通过以上的理论与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社会的本质、运作和发展规律,为城市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社会学第5-6章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社会学第5-6章

第五章城市社区重点:邻里的概念、社区的概念与特征、精英论、多元论、社区归属感的概念、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现代社会中的社区归属感、社区组织管理的概念、社区组织管理体系的特点、社区组织管理与民主和服务的关系、中国城市社区组织演变、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的创新第一节社区与邻里的概念知识点1:邻里的概念(一)邻里的含义:是一种在地缘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了友好交往和亲缘关系而形成的共同生活的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

(二)“邻里谱系”的类型1.独裁邻里:有明确名称但没有准确边界的一般地域体。

2.物理邻里:有清晰边界的更加明确的环境。

3.均质邻里:在环境特征和自然特征七十分明确并具有内部均质性。

4.功能邻里:由于特殊的活动类型(比如学习或工作)而联合的地区。

5.社区邻里:那些包含参与主要社会互动的近亲团体邻里。

知识点2:社区的概念与特征(一)社区概念的缘起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末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的著作《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最早提出“社区”的概念。

20 世纪30 年代,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中国。

(二)社区的概念存在于以相互依赖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程度社会内聚力的地区,指代与社会组织特定方面有关的内部相关条件的集合,具有三大构成要素,即地区、共同纽带和社会互动。

(三)社区的特征1. “地区”代表社区的“物质尺度”,是一个有明确边界的地理区域;2.“社会互动”代表社区的“社会尺度”,在该区域内生活的居民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的沟通和互动3. “共同纽带”代表社区的“心理尺度”,是居民对社区心理上的依赖,即心理的认同和归属感。

第二节社区的权力模式知识点1:精英论(一)精英论主要观点1.上层少数人构成单一的“权力精英”;2.权力精英阶层统治地方社区的生活;3.政治与民间领导人物是该阶层的执行者;4.该阶层与下层人民存在社会冲突;5.地方精英与国家精英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精英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亨特的“声望”分析和米尔斯的“职位”分析。

城市社会学课件之城市社区研究

城市社会学课件之城市社区研究

参考文献:
夏建中:城市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
向德平: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一版。
王颖:城市社会学,上海三联书店, 2005年8月第一版。
蔡和: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 大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许英:城市社会学,齐鲁书社,2002年 8月第一版。
D.培育公民社会,实现社会民主与政治转型。
3.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
A.美国哥伦比亚城的社区设计价值与理念:价值观: 自由选择,个人发展,为居民提供必要服务,保护 土地与环境;理念:小区由建筑组团、服务中心、 活动中心将居民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以促进共同 意识、认同感、归属感的产生。此外美国私人社区 类型、社区民间自治制度、社区共管制(日常事务 有职业社区管理者管理,重大事务以社区联席会议 形式共管制。
社会信任与网络关系提供机制促进集体行为的 产生;
信任构成以后合作的文化模式,降低日常商业 与社会交易的成本;
塑造我们的共同意识与认同;
发展有益于社会的好个人品质与特征。
同时社会资本具有导致群体结构封闭性产生的 负功能,进而导致群体成员的共同进步、个人 自由的牺牲、社会群体成员对社会主流群体成 员的敌对态度等。
第四章
城பைடு நூலகம்社区研究
一、社区概念与类型
1、社区概念起源与含义:
社区是中国社会学者30年代对英文 community一词意译。滕尼斯最早把社区 概念引入社会学,在名著《社区与社会》 中将社区界定为以地缘与血缘为基础的具 有紧密情感关系的社会共同体。
社区定义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社区 具有两大基本属性:地域型与共同的联系 纽带,换句话说,社区是地域性关系共同 体。社区是一个具有外延伸缩性的概念, 也最具有社会学特色的概念 。

城市社会学第五章 城市社区

城市社会学第五章 城市社区

三、社区的构成要素
地域要素:包括所处方位、地貌特征、自然资 源、空间形状与范围等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 景观、建筑设施等人文地理条件。 人口要素:包括本地区人口的数量、质量、结 构、分布以及流动等。 组织结构要素:指社区内部各种社会群体和组 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 文化要素: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村规民 约、生活方式、交际语言、精神状态、社区归 属(依赖)与社区认同感等。
社區參與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自在的社區 Community in itself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社區意識
自為的社區 Community for itself
urban crisis 都市危機
社區運動 community movement
都市社會學 夏鑄九
1.國家與社會間的新歷史關係(new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2.經由社區參與的都市改革 既在體制內又在體制外(Urban reform throug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institution)
功能型社区 (Punctional Community)
这种方法在二战以后欧美一些学者中 间以及当今我国部分学者中间,都比 较流行。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或强调社 区的某些功能性特征,如经济功能、社会功能 、文化功能,从而将社区划分为经济型社区、 文化型社区、旅游型社区等。
农村社区是指居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 生活来源的地域性共同体或区域性社会。
案例:日本古川町濑户川
60年代开始居民投入 河川清理

第五章 城市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五章 城市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人口密度使人们易产生厌烦的心理,促使人 们丧失了对他人“较有人情味的方面”的感受能 力,变得麻木不仁甚至冷漠无情;
高密度还使得居民在身体方面接近,同时又 扩大了彼此的社会距离;密度过高还会引起反社 会行为的增加,因为越是拥挤的地方,越容易造 成摩擦与冲突。
异质性的后果是容易带来人际冲突增加,人 与人之间猜疑多于信任,彼此不再是互助互赖, 更多的是猜忌与利用,是金钱计算的关系。
一、同心圆理论P62
这一理论认为现代城市的空间结构一般都是 由一系列同心圆所组成。根据这一理论,城市的 心脏地带是中心商业区,包括商店、银行、旅馆、 剧院以及商业机构和行政机构;第二层是过度区, 包括轻工业和批发业等;第三层是下层阶级居住 区;第四层是中产阶级的居住区;最后是上层阶 级的居住区。因此,一般来说,城市居民离市中 心越远,地位越高。
• 此外还有多核心模式,较为复杂,但也是 建立在地租理论的基础上的。主要指城市 中存在多个商业中心,围绕这些商业中心 又形成不同类型的用地结构。
这三个理论在城市地理学中有很重要的地 位,但都是平面的,忽略了城市用地的垂 直差异。
因此,在齐美尔特别是沃思看来,滕尼斯所 讲的社区在城市中已不复存在,故称之为“社区 失落”。
二、社区继存论
• 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学界有人开始向沃思的 观点提出质疑,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刘易斯和甘 斯。
• O.刘易斯(Oscar Lewis )是与雷德菲尔德共同 创建伊利诺伊大学人类学系的著名人类学家, 1952年发表“未崩溃的城市化”一文,指出,墨 西哥村民移居到墨西哥市后,生活方式并无显著 的变化,人际关系也无解体的情况,社会合作与 人情味仍然相当强;大城市的众多人口、高密度 和异质性,对这些村民的影响很小。
三、多核心理论P66

5.城市问题

5.城市问题

2、类型 经济型(从事劳务活动的流动人口;所占比 例最多,达总流动人口的60-70%;从事建筑、 运输、务工、经商、修理服务等经济活动) 旅游型(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 公务型(从事国家或集体公务活动的人口; 居住在招待所、旅馆、饭店;居住时间短暂, 人数较多,不同城市形成不同规模) 探访型(探亲访友、休假、看病的流动人口; 有较稳定的住所,有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流动人口居住最长最稳定的一部分)
(一)城市人口老龄化特点


1、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中国城市老年人口绝对数庞大,增长速度快。中国 人口将从低速老化进入急速老化的过程。 据预测,到2045年,65岁以上的老人将突破4亿,占 全国总人口的30%。城市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更快,到 2030年,北京市3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 老年人口。 2、80岁以上的老龄老人增长速度快。 3、老年人口抚养比逐步上升,社会负担日益加重。 据预测,从1982年到2032年,北京老年人口抚养比将 从13%上升到53%,平均每年增加0.8年百分点。 4、劳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明显。 以沈阳为例,45岁至59岁人口所占比例,1953年为 15.3%,1964年为18.3%,1982年为22%,1987年上升到 24%。劳动年龄上限上口逐年增加。劳动力日趋老化。

城市社会问题的结果具有社会性; 不良影响/发展威胁/人口膨胀问题

城市社会问题的解决手段必须是社会性的; 社会力量/共同努力

城市问题是城市发展与变迁的产物
平衡与稳定 社会结构失调/体制冲击 系统功能:正功能、负功能 城市病态 城市发展速度越快,社会问题越多。

二、城市社会问题的特点
(二)人口老龄化对城市的影响

(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夏建中一、社区的概念社区是社会学家使用最多的术语,同时,也是概念上最复杂、歧义最多的术语之一,这可以从该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看出来。

社会学家普遍承认,社区这个概念渊源于滕尼斯的贡献,1887年,他出版社会学名著“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

此书被译成英文时,名为Community and Society”,中文将其译为“社区与社会”。

费孝通先生在谈到“社区”这个概念的翻译时说:因为帕克讲社会是人际关系的综合,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社会,而社会却不是社区,“这就需要找个名称来表达Community的意思,这个词实际是指在一个地方共同生活的人,这样就想起了用‘社区’这个词表达社会与社区的不同。

……社区是指一群聚集在一个地方分工合作的人,它是具体的,这群人之间的关系,即人际关系,构成社会。

”(费孝通,1997,36)滕尼斯首先使用的“gemeinschaft”和“gesellschaft”这两个概念,通常也被中文译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他强调的是这两种理想类型的对立。

礼俗社会的特征是“亲密无间的、与世隔绝的、排外的共同生活”,其成员由共同的价值观和传统维系在一起,他们有共同的善恶观念、有共同的朋友和敌人,在他们中间存在着“我们”或“我们的”意识。

而法理社会的特征是更多的理智与工于心计,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私利、契约和个人主义至上(康少邦,1986,5)。

这应当讲是腾尼斯的原意,类似的论述在韦伯、杜尔克姆的著述中也有。

例如韦伯认为,基于成员主观的共同感建立起来的关系,包括家、近邻、种族、宗教等都属于礼俗社会;杜尔克姆则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概念。

但是,当用Community来表示“礼俗社会”这个概念时,特别是对Community进行实证的社会学研究后,就出现了混乱与麻烦。

一方面,英文Community的语义很复杂,包括社会学、经济史、社会史甚至政治学的各种用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在社会学研究的操作上,这个概念很难把握,因而出现了无数个关于社区的定义,而每个定义都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的不同解说。

城市社区研究

城市社区研究

在学术研究意义上,可将“社区”概念归纳为:
地域的概念——指社区为一定地理界限的人口集合; 体系的概念——指社区为相互关联的社会体系; 行动的概念——指社区为基层自治的行动单位。
徐震(台湾社会学家)将社区概念基本分为三大类: 结构(structure)的概念——关注社区的地理、结构、空
间等有形的因素; 互动(interaction)的概念——关注社区的心理、过程、
3.城市社区类型
(1)内城的社区类型及其特征 内城通常指同心圆带模式中紧邻中央商务区的过渡带;内城居住吸
引力降低,大量有色人种和穷人涌入,功能混杂、人口稠密、环境退化。 60年代城市更新后,这里出现中产阶级化,社会结构更加复杂。 内城的4中社区类型:
寄宿区:世界主义者、未婚者、无小孩者居住。高度异质性、高度 流动性、匿名性、非人情化、表面化。
1.3 社区发展
1.3 .1 社区发展与社区发展工作
1.社会发展
美国社会学家F·法林顿1915年在《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成更加适 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一书中,提出“社区发展”(Community Development)的概念。
F·H·舒耐特认为社区发展是一种以研究、训练、教育、规划、组 织与行动,来达成社区目标的过程。T·R·巴顿认为社区发展是一种 “与公众共同工作而不是替代他们工作”的方式。R·L·华伦认为社区 发展是一种为加强社区内在联系而做的有计划的与持续的努力。
伯吉斯的“同心圆带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从圆心到边缘分别为: 1、CBD 2、过渡带 3、低级住宅区 4、高级住宅区、轻工业区 5、市郊居住区 6、通勤区
(2)城市社区互动的环境因素与一般过程 以G·齐美尔、桑德斯为其代表人物。 齐美尔在1905年就指出社会组织的本质可以从

(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夏建中一、社区的概念社区是社会学家使用最多的术语,同时,也是概念上最复杂、歧义最多的术语之一,这可以从该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看出来。

社会学家普遍承认,社区这个概念渊源于滕尼斯的贡献,1887年,他出版社会学名著“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

此书被译成英文时,名为Community and Society”,中文将其译为“社区与社会”。

费孝通先生在谈到“社区”这个概念的翻译时说:因为帕克讲社会是人际关系的综合,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社会,而社会却不是社区,“这就需要找个名称来表达Community的意思,这个词实际是指在一个地方共同生活的人,这样就想起了用‘社区’这个词表达社会与社区的不同。

……社区是指一群聚集在一个地方分工合作的人,它是具体的,这群人之间的关系,即人际关系,构成社会。

”(费孝通,1997,36)滕尼斯首先使用的“gemeinschaft”和“gesellschaft”这两个概念,通常也被中文译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他强调的是这两种理想类型的对立。

礼俗社会的特征是“亲密无间的、与世隔绝的、排外的共同生活”,其成员由共同的价值观和传统维系在一起,他们有共同的善恶观念、有共同的朋友和敌人,在他们中间存在着“我们”或“我们的”意识。

而法理社会的特征是更多的理智与工于心计,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私利、契约和个人主义至上(康少邦,1986,5)。

这应当讲是腾尼斯的原意,类似的论述在韦伯、杜尔克姆的著述中也有。

例如韦伯认为,基于成员主观的共同感建立起来的关系,包括家、近邻、种族、宗教等都属于礼俗社会;杜尔克姆则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概念。

但是,当用Community来表示“礼俗社会”这个概念时,特别是对Community进行实证的社会学研究后,就出现了混乱与麻烦。

一方面,英文Community的语义很复杂,包括社会学、经济史、社会史甚至政治学的各种用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在社会学研究的操作上,这个概念很难把握,因而出现了无数个关于社区的定义,而每个定义都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的不同解说。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邓 清 博士 任何一门学科在研究城市问题时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学是建立在这样一些假设的基础上的:城市本身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某些社会现象是“城市空间”中所特有的,城市社会学所要研究的是那些与“城市空间”有关的特定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过程。

古典社会学家们是依据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研究来探讨城市问题的。

他们关注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比如阶级分化、官僚理性、社会解体和集体意识的衰落等。

因此,尽管他们在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方法论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却都得出了一个相似的结论,即,“城市”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历史性的特殊作用。

一旦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城市就不再具有历史意义了,因为城市已经不再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不再是形成人类社团、身份等级和政治统治的基础(韦伯),或已不再是劳动分工的地域分界(迪尔凯姆)。

他们并没有把城市本身当作研究对象来分析。

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的城市社会学,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究竟哪些社会现象与社会过程是城市所特有的,应该如何研究那些与“城市空间”有关的特定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过程。

西方城市社会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法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11人口与空间的关系——人文区位学派本世纪初,在美国崛起的人文区位学派(芝加哥学派)从人口与地域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探讨了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

人文区位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派克(R.Park)、伯吉斯(E.Burgess)和麦肯兹(R. M cKenzie)于1925年发表了三人合著的教科书《城市》,为城市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派学者认为,城市的区位布局与人口的居住方式是个人通过竞争谋求适应和生存的结果。

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过程是竞争和共生,自然的经济力量把个人和组织合理地分配在特定的功能位置上,使之各尽其才,各得其所,最终导致最佳的劳动分工和区域分化,使整个城市系统保持平衡。

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区治理成为了城市管理和发展的重要议题。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对于城市的治理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城市社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治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治理,需要进行实践探索并进行理论思考,不断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城市社区治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现阶段,城市社区治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探索:1. 强化社区自治和居民参与社区自治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原则之一,而居民参与是社区自治的关键。

一方面,需要加强社区自治组织的建设和能力建设,提高社区自治组织的组织化程度和居民自治的意识。

需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提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可以通过建立居民代表大会制度、设立社区议事厅、开展社区公民教育等方式,促进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

2. 强化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不仅仅是社区居民的事务,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加强对社区治理的引导和支持,建立健全社区治理体系,明确政府和社会各方的职责和义务,为社区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提供资源支持和专业服务,共同推动城市社区治理的改善和发展。

3. 推动社区服务和文化建设城市社区治理不仅关乎社区的管理和秩序,也需要关注社区的服务和文化建设。

应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也需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

城市社区治理是新时期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理论。

应根据我国国情和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明确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

社会学研究方法在城市与社区研究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社会学研究方法在城市与社区研究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社会学研究方法在城市与社区研究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社会学研究方法在城市与社区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城市和社区的现状、特点以及动态变化,并从中发现一系列有意义的案例。

本文将探讨社会学研究方法在城市与社区研究中的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证明其有效性。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在城市与社区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问卷来了解居民的生活习惯、意见和需求等。

例如,在研究某社区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时,可以设计问卷来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对大量居民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以某城市社区为例,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社区公园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通过分析问卷数据,我们发现社区居民普遍对公园的绿化环境和设施满意度较高,但对公园安全性存在较大疑虑。

此外,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居民对社区服务设施、社交活动等方面的需求。

这些数据为进一步改善社区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法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与受访者进行深入交流,获取对于特定问题的个人见解和经验。

在城市与社区研究中,深度访谈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区居民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并挖掘潜在的问题和需求。

以某城市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深度访谈。

通过与居民的面对面交流,我们了解到该社区居民普遍关注社区安全和环境整洁问题。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社区居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及他们对社区自治的期望和建议。

这些深度访谈所获得的信息为解决社区问题和改进社区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三、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直接观察、记录和分析现象的研究方法。

在城市与社区研究中,观察法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理解城市和社区的运行机制、社会行为规律和组织结构等。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把握城市和社区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第五章 城市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五章   城市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社区的功能与比较维度
一、社区的功能
社区也是一种社会系统,其各个部分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为社区成员履行着各种 社会功能。但是,社区作为社会系统与正 式组织作为社会系统不一样,它不是被一 个中央权威理性组织起来的,也没有一个 非常明确的目标。
(一)生产/服务—分配—消费功能
生产/服务—分配—消费是组织个人和其 他资源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与消 费的系统,这是社区经济的功能,也是社 区最基本的功能。
downwardly)。
三、社区解放论
社区解放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费舍尔 (Claude Fischer)、韦尔曼(B.Wellman) 和雷顿(B.Leighton)提出来的。
他的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
▪ 第一,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亚文化 类别就越多,即人口聚居易于产生亚文化。
▪ 第二,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亚文化 的强度就越大。
第三节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研究
一、社区失落论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学派的主要 人物沃思,沃思是人类生态学的领军人物 帕克的学生,而后者是著名社会学家齐美 尔的学生。
沃思对自己的命题总结如下:
▪ 1.人口规模命题 ▪ 2.密度命题 ▪ 3.异质性命题
二、社区继存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学界有人 开始对沃思的观点提出质疑,这方面的代 表人物是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和 赫伯特·甘斯(Herbert Gans)。
▪ 第三,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非规范 行为的发生率就越高。
第四节 社会区域分析与社区发展的理论
一、社会区域分析和因素生态学
虽然社会区域分析和因素生态学仍然认为 自己是属于生态学的研究,但是,一些学 者如丹尼斯·波普林(D. Poplin)和威 廉·施瓦布(W. Schwab)都质疑其归类。

城市研究理论与方法

城市研究理论与方法

西雅图海滨规划方案
城市研究理论与方法
— 2013ASLA规划设计类荣誉奖
改造旧的中心滨水区 建造全新滨水区
连接西雅图和艾略特湾工程的完全视角
“该项目规模巨大,凝结了惊人的公众力量。然而这 个巨型的建筑项目却并不失柔和。它是一次伟大的分 析和良好的沟通实践。这个项目一定会取得成功, 因为西雅图喜欢这个新的滨水区。” ——2013专业奖评审委员会
总平面图Site Plan
全民受益 海滨线和可持续的创新设计 城市与海滨重新结合 尊重西雅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组建一支稳定的领导队伍—从理念、建设到运作
公众参与+外联
为了让广大社区民众参与决策,设计团队举行了大型公众会议、发布简报、发展合作并举办了50多个 组织机构共同参加的圆桌会议。
品牌+标识
为项目设计了特殊标识并成立了网站方便民众获取相关信息,更好地参与 规划。
三个尺度下的三种概念
西雅图滨水区结合城市规模、社区规模和滨水区规模三个元素统筹考虑了中心滨水区的规划和设计.
滨水区规模
邮轮码头 轨道 体育广场 48码头 漫步游线 科尔曼船坞 历史码头 消防站 西雅图水族馆 摩天轮 62\63码头 钟港
城市规划中:公众是否有参与的合法地位和操 作程序?
解决问题:
制度层面——确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制度建构
1)严格规范行政行为的程序与变更行政行为的程序。 2)确立公众参与的“决策”程序。 3)确立公众参与的“抗辩”程序 4)完善上下位法的程序衔接。
操作层面——规划师与公众团体的互动
1)创造条件和渠道了解和吸收“门外汉”的建议 2)理性主义规划到倡导型规划再到交往型规划
控制建筑高度,完美景观的呈现
观景步道

社区研究的基本方法

社区研究的基本方法

社区研究的基本方法
社区研究的一般基本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方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指那些不仅适用于社区研究,同样适用于其他社会现象研究的普遍性、通用性方法。

扩展资料
问卷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简称问卷法,它是研究者在一定的理论框架指导下,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并用来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的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方法。

访谈法
访谈法也称访问法,它是一种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有计划的面对面的交谈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在社区研究中,访谈法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凭借某些工具,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现场观察,从而收集研究资料的调查方法。

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通,同时也是最容易使用和操作的调查方法。

文献方法
文献方法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收集与分析各种书面文献资料及其他资料如音像资料的方法。

文献是记载人类各种社会活动历史资料的总称,它包括所有以文字、图像、符号、视频、音频作为载体记录下来的`人类社会活动以及各种知识与经验的全体。

实验法
实验法即用做实验来收集被研究对象有关资料的研究方法。

所谓做实验,就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和要求,对研究对象(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施加一定的影响(刺激变量),引起实验对象产生某些反应(反应变量),从而分析和探索刺激变量与反应变量之间关系(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的一整套程序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社会参与功能
社会参与是社区的根本功能,如果社区成 员和社区本身是个健康的社会且有权能 (competence),那么就允许和要求其成 员参与社区的生活和治理。
(五)相互支持功能
相互支持的功能和社会福利的功能是在社 区在其成员和家庭遇到困难,且不能依靠 自己的家庭和个人关系以获得帮助时发挥 作用的。
第三节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研究
一、社区失落论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学派的主要 人物沃思,沃思是人类生态学的领军人物 帕克的学生,而后者是著名社会学家齐美 尔的学生。
沃思对自己的命题总结如下:
▪ 1.人口规区继存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学界有人 开始对沃思的观点提出质疑,这方面的代 表人物是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和 赫伯特·甘斯(Herbert Gans)。
downwardly)。
三、社区解放论
社区解放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费舍尔 (Claude Fischer)、韦尔曼(B.Wellman) 和雷顿(B.Leighton)提出来的。
他的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
▪ 第一,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亚文化 类别就越多,即人口聚居易于产生亚文化。
▪ 第二,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亚文化 的强度就越大。
二、社区比较研究的维度和要素
城市社会学家沃伦夫妇(Rachelle Warren & Donald Warren)根据对底特律 数个社区的研究归纳出以下三个比较维度: 一是互动性。二是认同感。三是连接性。
六种不同类型的社区:
▪ 第一,整合型社区 ▪ 第二,教区型社区 ▪ 第三,散漫型社区 ▪ 第四,躁动型社区 ▪ 第五,暂时型社区 ▪ 第六,紊乱型社区
五种不同的居民:
▪ 第一,“四海为家者”(cosmopolitan)。 ▪ 第二,“单身者或无子女家庭”(unmarried or
childless)。 ▪ 第三,“少数民族村民”(ethnic villagers)。 ▪ 第四,“受剥夺者”(deprived)。 ▪ 第五,“被困或社会地位下降者”(trapped and
社区概念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 (1)共同性; ▪ (2)非正式组织性; ▪ (3)社区内居民相互之间互动较多,对社
区内的日常生活比较熟悉; ▪ (4)具有一些基本社会功能和一定规模; ▪ (5)地域性
二、社区的类型或者范围
根据社区社会学的有关研究,社区的规模 越小,居民对社区认同的程度越高。
(一)社区发展的起源 社区发展源于1947年美国印第安纳厄尔翰
学院威廉·毕都(William Bid- dle)教授的 “社区动力学”(community dynamics) 项目。
(二)社区发展的定义
对于社区发展的定义,存在着以下几种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社区发展是一种工作方法,即为 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还有的学者认为,社区发 展是一种社会运动,其目的是唤起居民的自觉与 自助;再有,一些学者强调,社区发展是一种工 作过程,即一种组织和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促 进社区的社会变迁。
第二节 社区的功能与比较维度
一、社区的功能
社区也是一种社会系统,其各个部分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为社区成员履行着各种 社会功能。但是,社区作为社会系统与正 式组织作为社会系统不一样,它不是被一 个中央权威理性组织起来的,也没有一个 非常明确的目标。
(一)生产/服务—分配—消费功能
生产/服务—分配—消费是组织个人和其 他资源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与消 费的系统,这是社区经济的功能,也是社 区最基本的功能。
第五章 城市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社区的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 社区的功能与比较维度 第三节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研究 第四节 社会区域分析与社区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 社区的概念与类型
一、社区的概念
社区是社会学家使用最多的词,同时,也 是概念上最复杂、歧义最多的词之一,这 可以从该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看出来。学者 们普遍承认,社区这个概念源于德国社会 学家滕尼斯的贡献,他因此被誉为社区理 论的创建者。
▪ 第三,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非规范 行为的发生率就越高。
第四节 社会区域分析与社区发展的理论
一、社会区域分析和因素生态学
虽然社会区域分析和因素生态学仍然认为 自己是属于生态学的研究,但是,一些学 者如丹尼斯·波普林(D. Poplin)和威 廉·施瓦布(W. Schwab)都质疑其归类。
二、社区发展
2.间接方式
▪ (1)主旨 ▪ (2)做法
基本概念
➢社区 ➢城市性 ➢社区发展
复习思考题
▪ 1.社区的主要属性是什么? ▪ 2.社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 3.西方社会学家如何划分社区类型或规模?
这种划分有何意义? ▪ 4.社区比较研究有哪些维度?
复习思考题
▪ 5.社区失落论、社区继存论的观点是什么? ▪ 6.社区解放论关于亚文化和网络社区的观点
(三)社区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社区发展的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 目标。短期目标是:协助社区认识他们的 共同需要;协助社区运用各种技术援助; 协助社区动员他们的社区资源;协助社区 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长期目标是:经济 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
(四)社区发展的推行方式
1.直接方式 ▪ (1)主旨 ▪ (2)做法
是什么? ▪ 7.社会区域分析的方法是什么? ▪ 8.社区发展的定义和目标是什么? ▪ 9.社区发展的推行方式包括哪两种方式,其
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社会化功能
社会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人 学习和获得其社会的知识、共享的价值观 和行为模式,学习适合于社会提供的多种 社会角色的行为。
(三)社会控制功能
社会控制是这样一个过程,社区通过社会 控制过程获得其成员对规定和禁止的社会 角色、规范和行为的遵守。社会控制内在 于社会或者社区中,这些规范和行为模式 进入到组织成员活动的每一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