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系统肿瘤病理学
胆囊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胆囊癌和肝细胞癌都是肝癌的常见类型,但它们的发病部位、病因、病理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都有所不同。胆囊癌的发病率较低,主要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胆囊疾病有关,而肝细胞癌则主要与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有关。
胆囊癌与肝细胞癌的比较
胆囊炎:胆囊炎和胆囊癌都会引起胆囊区的疼痛和压痛,但胆囊炎的疼痛性质多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隐痛,而胆囊癌的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此外,胆囊炎一般无全身症状,而胆囊癌常伴有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患者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3
患者生活建议
02
01
胆囊癌与其他疾病的比较
05
与其他癌症的比较
胆囊癌、胰腺癌和胃癌都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它们的发病部位、病因、病理特点和治疗方式都存在差异。其中,胆囊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较好。
胆囊癌与胰腺癌、胃癌的比较
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通常在手术治疗后进行,以消灭残留的癌细胞和提高局部控制率。
胆囊癌的预后与复发预防
04
预后情况
早期诊断与治疗
胆囊癌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相对较高。
病理分型与分期
不同病理分型和分期,胆囊癌的预后存在差异。分化较好的肿瘤预后较好,分期越早预后越好。
患者身体状况
胆囊癌早期常出现右上腹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腹痛
胆囊癌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
消化不良
随着病情发展,胆囊癌可能导致胆道阻塞,出现黄疸症状。
黄疸
临床症状
胆囊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02
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胆囊癌。
胆管癌病理学
胆管癌病理学
胆管癌是指发生在胆管内的恶性肿瘤。
根据肿瘤的发生位置和类
型不同,胆管癌可分为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肝总管癌等不同类型。
胆管癌的病理学特征在于其细胞学结构的异常和细胞增殖的异常,因此对于胆管癌的病理学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胞结构:通常是由列状上皮细胞和黏液样、粘液样、鳞状上
皮细胞混合组成,其中列状上皮细胞是其中的主要成分。
此外,胆管
癌的细胞结构异常还表现为细胞大小和形状不规则、核和胞浆比例失
衡等。
2. 细胞增殖:胆管癌细胞增殖活跃,细胞核染色体异常明显,并
且形成多个染色体畸形和异常的结构。
同时,胆管癌细胞还具有明显
的浸润性和侵袭性,容易扩散到周围组织和器官。
3. 组织病理学表现:肝内、肝外和肝总管不同类型的胆管癌组织
病理学表现也不同。
肝内胆管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主要为癌组织包绕
在肝细胞周围,形成一个小的癌结节。
肝外胆管癌则常常包绕在胆道
管腔中,造成管腔的狭窄。
而肝总管癌则表现为胆管内结构紊乱、扩
张和穿孔等。
综上所述,胆管癌的病理学表现主要包括细胞结构异常、细胞增
殖活跃、浸润性和侵袭性强以及不同类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对于临
床医生的胆管癌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胆囊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胆囊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起源于胆囊黏膜上皮细胞,具有隐匿性强、发现晚、进展迅速的特点。
本文将对胆囊癌的临床病理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致病机制及相关治疗方法。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胆囊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与多种因素相关。
首先,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对长期患有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进行病理学观察可以发现,炎症引起的黏膜萎缩和再生增生,易形成癌前病变。
其次,胆囊结石也被认为是胆囊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石搏动胆囊黏膜,引发反复炎症刺激,增加了胆囊癌的风险。
此外,慢性肝胆道疾病、寄生虫感染以及某些基因突变也与胆囊癌的发生相关。
二、病理特点1. 形态学胆囊癌的形态学特点较为多样,包括腺癌、鳞癌和未分化癌等。
其中,腺癌最为常见,占据胆囊癌的大多数。
腺癌呈现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管状、囊腺、黏液腺瘤等,结构复杂且异质性明显。
2. 分级分期胆囊癌的分级分期对于确定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根据TNM分期系统,分为Ⅰ~Ⅳ期,Ⅰ期仅局限于胆囊黏膜或肌层,而Ⅳ期则直接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至远处器官。
3. 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检测在胆囊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免疫标记物包括CK7、CK20、CEA、CA19-9等。
阳性表达CK7、CK20和CEA的同时,阴性表达CA19-9有助于确诊胆囊癌。
4. 分子生物学胆囊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多个基因与其发生和发展相关。
例如,KRAS基因突变是胆囊癌中最常见的突变事件,与肿瘤的浸润和预后相关。
三、治疗策略对于早期诊断的胆囊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根据病变程度不同,可采取胆囊切除、胆囊管切除或淋巴结清扫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对于晚期胆囊癌患者,手术联合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策略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胆囊癌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了潜力。
抗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的应用,使得晚期胆囊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显著改善。
胆囊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对于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应积极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早期发现与筛查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MRI等检查方法,可以发现胆 囊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胆囊癌。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到一些肿瘤标志物,如CA19-9等 ,有助于早期发现胆囊癌。
医生评估
医生通过对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方面的 评估,可以发现可疑的胆囊病变,进一步进 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公共卫生政策与健康教育
1 2 3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健康讲座等形式,向公众 普及胆囊癌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
制定公共卫生政策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健康生活方式,限 制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减少胆囊癌的发生 。
开展社区干预
通过社区活动、健康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 胆囊癌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
生存率
早期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相对较高,晚期患者的生存率较低。
生活质量
胆囊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消化功能减弱、疼痛等。
05
胆囊癌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改善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食 物的摄入,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肝胆系统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胆囊病 变,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肿瘤大小
小肿瘤的预后通常好于大肿瘤。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高分化肿瘤的预后通常好于低分化肿瘤。
淋巴结转移情况
无淋巴结转移的预后通常好于有淋巴结转移。
复发与转移
复发部位
胆囊癌复发时,最常见的部位是肝脏。
复发时间
胆管癌病理学
胆管癌病理学胆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胆管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本文将从胆管癌的病理学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析。
胆管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胆管内癌和胆管外癌。
胆管内癌是指起源于胆管上皮内层的恶性肿瘤,常见的类型有平滑肌肉瘤、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等。
胆管外癌则是指起源于胆管周围组织的恶性肿瘤,如胰腺癌、胆囊癌等。
胆管癌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胆管癌可以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等。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胆管癌的大部分。
而根据肿瘤的分级,胆管癌可以分为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
高分化的胆管癌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而低分化的胆管癌则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迅速。
胆管癌的浸润深度是评估其临床分期的重要指标。
浸润深度可以分为T1、T2、T3和T4四个阶段,分别表示肿瘤仅限于胆管黏膜、浸润到胆管壁、浸润到胆管周围组织和浸润到邻近器官。
浸润深度越深,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预后也越差。
胆管癌的转移情况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常见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直接蔓延。
淋巴转移是胆管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常见的淋巴转移站点有肝门、腹腔、胰头和胆囊床等。
血行转移主要通过门静脉系统进行,常见的转移器官有肝脏、肺和骨骼等。
而直接蔓延则是指肿瘤直接侵犯邻近器官和组织。
除了以上病理学特征外,胆管癌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黄疸、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CT和MRI等,实验室检查则包括肝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总的来说,胆管癌的病理学特征对于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胆管癌的病理学特征的深入了解,可以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胆管癌的治疗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胆道肿瘤》PPT课件
B超。CT检查不受胸部肋骨、皮下脂肪和胃肠道气体的影响.而且能 用造影剂增强对比及薄层扫描,是主要诊断方法之一。
➢ 胆囊癌CT上分三型:(1)肿块型:表现为胆囊区的软组织肿块;(2)厚
壁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内壁高低不平或有结节状 突出;(3)腔内结节型:表现为胆囊腔内自腔壁向腔内突起的软组织 密度结节或肿块。
胆道肿瘤
精选课件ppt
1
精选课件ppt
2
胆囊的解剖生理概要
➢胆囊为囊性器官,呈梨形,位于肝脏脏面
的胆囊窝
➢长8-12cm,宽 3-5吕c龙m,容积40-60ml ➢分为底、体、颈三部。颈上部呈囊性扩张,
称Hartmann(哈特曼)袋
➢胆囊动脉来自于肝右动脉
➢生理功能:浓缩储存胆汁、排出胆汁、分
泌粘液
精选课件ppt
32
术中发现胆囊癌
➢ 术前诊断为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意外发现的胆囊癌称
为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
➢ 在行胆囊切除术中,应注意胆囊形态,有无肿块、结节、局限性增厚,
胆囊床有无浸润,肝十二指肠韧带有无肿大淋巴结等情况。切除的胆 囊标本应常规剖开检查,观察胆囊内结石、息肉和黏膜情况,对于胆 囊壁有肿块、局限性增厚或结节、胆囊壁呈灰白质硬、胆囊内有坏死 组织或陈旧性血性液体者,应高度怀疑胆囊癌。
10
胆囊癌-相关病因
1.胆囊结石---关系密切
➢胆囊癌患者伴发胆囊结石的占70%~90% ➢胆囊结石发展至胆囊癌需10-15年 ➢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癌危险度增高10~15倍(平
胆道肿瘤的分类和分级了解不同类型的肿瘤
浸润性生长:恶性 肿瘤细胞容易侵入 周围组织,破坏正 常结构
转移性:恶性肿瘤 细胞容易通过血液 、淋巴等途径转移 到其他部位
复发性:恶性肿瘤 治疗后容易复发, 需要长期监测和治 疗
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特点
肝内胆管癌:起源于肝内 胆管上皮细胞,多为单发,
生长缓慢,病程较长。
肝外胆管癌:起源于肝外 胆管上皮细胞,多为多发,
生长缓慢: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 会迅速扩大或扩散。
边界清晰:良性肿瘤的边界通常清晰, 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界限。
可移动:良性肿瘤通常可以移动,不会 与周围组织粘连。
无痛:良性肿瘤通常不会引起疼痛,除 非体积过大压迫周围组织。
易治疗:良性肿瘤通常可以通过手术切 除治愈,预后良好。
恶性肿瘤的特点
生长迅速:恶性肿 瘤细胞分裂速度快, 体积增大明显
生长迅速,病程较短。
胆囊癌:起源于胆囊上 皮细胞,多为单发,生
长缓慢,病程较长。
胆管癌:起源于胆管上 皮细胞,多为多发,生
长迅速,病程较短。
胆囊息肉:起源于胆囊黏 膜上皮细胞,多为单发,
生长缓慢,病程较长。
胆囊结石:起源于胆囊黏 膜上皮细胞,多为多发,
生长迅速,病程较短。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0 2
03
04
分级与预后的关系
胆道肿瘤的分级标准:根 据肿瘤的大小、位置、侵
犯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级
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肿 瘤的分级、患者的年龄、
身体状况、治疗方案等
低级别肿瘤:预后较好, 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高级别肿瘤:预后较差, 治疗难度较大,需要综合
治疗方案
不同类型的胆道 肿瘤特点
胆道肿瘤
炎性息肉:胆囊粘膜增生,多发,直径
常<1cm,多合并胆结石和胆囊炎;
胆囊腺肌增生:胆囊增生性改变,局
限性则类似肿瘤,良性。 多无症状,体检时B超发现。 少数病人有:右上腹痛,恶心呕吐,食 欲减退,极个别可有阻塞性黄疸,无结石性 胆囊炎,胆道出血,诱发胰腺炎等。
•囊壁等回声团块 •位置固定不移动
预防
胆囊息肉>1cm,胆结石>3cm者,腺 瘤息肉,“瓷化”胆囊,应行胆囊切除。
胆管癌(Carcinoma of bile duct)
1889年Musser报告(18 例)指发生在左右肝管至胆 总管下端的癌。
病因 :
不清,可能的原因: 1)30%合并胆管结石; 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3)先天性胆管囊肿扩张症; 特别是囊肿空肠吻合术后者; 4)其他:华支睾吸虫感染, 慢性炎性肠病等。
治疗:
手术治疗指征
①排出胃十二指肠其他病变; ②直径>1cm的单个息肉; ③年龄50岁以上; ④连续B超检查发现增大; ⑤腺瘤样息肉或基底宽大; ⑥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 每6个月复查B超一次,动态观察,直径 >2cm者应视为恶性,应剖腹手术。
胆囊腺瘤(gallbladder adenoma)
影像学检查:
B超,CT诊断率75%~88%, MRI 合并坏死,感染需与胆囊炎坏疽形 成脓肿相鉴别。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 检有助于诊断。
•囊壁回声增粗不均匀 •腔内见形态不规则 回声不均匀的团块 •肿块向胆囊腔突出
胆 囊 癌
治疗
①单纯胆囊切除:适于Ⅰ期; ②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适用于NevinⅡ, Ⅲ、Ⅳ期和UICC Ⅱ期,切除胆囊及胆囊床 2cm以远的肝楔形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 ③胆囊癌扩大根治术:Nevin Ⅲ、Ⅳ期和 UICC Ⅲ、ⅣA期病变,切除胆囊包括右半肝 或右三叶,胰十二指肠切除,肝动脉或门静 脉重建术。 ④姑息性手术:不能手术的病人,经皮 肝穿刺或经内镜在狭窄部放内支架引流。
胆道肿瘤诊断与治疗PPT
胆管癌:起源 于肝内胆管或 肝外胆管的恶 性肿瘤,占胆 道肿瘤的20%-
30%
肝内胆管癌: 起源于肝内胆 管的恶性肿瘤, 占胆道肿瘤的
5肿瘤病史的人更容易患病 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等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化学物质、辐射等 疾病因素:患有某些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会增加胆道肿瘤的发病风险
核医学检查:可以评估胆道肿瘤的 血流和代谢情况,有助于诊断和分 期
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显 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判断 肿瘤类型和分期
细胞病理学检查:通过显 微镜观察细胞涂片,判断 肿瘤类型和分期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通过 免疫组化染色,判断肿瘤 类型和分期
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 判断肿瘤类型和分期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如血常 规、肝功能、肾功 能等
肿瘤标志物检测: 如CA19-9、 CA242等
影像学检查:如 CT、MRI、超声等
病理学检查:如组 织活检、细胞学检 查等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胆道肿瘤 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超声检查:可以快速、无创地检查 胆道肿瘤,但分辨率较低
MRI检查:可以显示胆道肿瘤的软 组织特征和血管情况
胆道肿瘤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胆道肿瘤概述 胆道肿瘤诊断 胆道肿瘤治疗 胆道肿瘤预后与随访 胆道肿瘤预防与保健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 -XX
胆道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胆道肿瘤:发 生在胆道系统 的恶性肿瘤, 包括胆囊癌、 胆管癌和肝内
胆管癌等
胆囊癌:起源 于胆囊黏膜上 皮的恶性肿瘤, 占胆道肿瘤的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 度紧张和焦虑
胆囊肿瘤的病理表现与手术决策
胆囊肿瘤的病理表现与手术决策概述胆囊肿瘤是指发生在胆囊组织中的恶性或良性肿瘤。
它在临床上比较罕见,但其病理表现与手术决策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胆囊肿瘤的病理表现以及基于这些表现的手术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胆囊肿瘤的病理表现1. 良性胆囊肿瘤良性胆囊肿瘤主要包括胆囊腺瘤和胆囊内腺瘤。
胆囊腺瘤胆囊腺瘤是胆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组成。
根据组织学类型,胆囊腺瘤可分为腺瘤状增生和乳头状瘤两种类型。
•腺瘤状增生: 胆囊黏膜上皮细胞呈腺瘤状增生,呈现增生和增多的特征。
•乳头状瘤: 胆囊黏膜上皮细胞形成乳头状结构,常伴有上皮细胞的核损伤和上皮细胞内的腺体形成。
胆囊内腺瘤胆囊内腺瘤是胆囊内壁上皮组织的一种增生和恶变。
根据组织学类型,胆囊内腺瘤可分为鳞癌病前病变和复杂腺瘤。
•鳞癌病前病变: 胆囊内壁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但尚未发展为恶性癌变。
•复杂腺瘤: 胆囊内壁上皮增生并形成复杂的腺体结构,但尚未具备完全的恶性特征。
2. 恶性胆囊肿瘤恶性胆囊肿瘤主要包括胆囊癌和胆囊腺肌层混合恶性肿瘤。
胆囊癌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囊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人。
它由胆囊上皮细胞发展而来。
根据组织学类型,胆囊癌可分为腺癌和鳞癌两种类型。
•腺癌: 胆囊腺癌由胆囊上皮细胞恶性增生形成,形成腺体结构。
•鳞癌: 胆囊鳞癌是胆囊最常见的非腺癌型恶性肿瘤。
胆囊腺肌层混合恶性肿瘤胆囊腺肌层混合恶性肿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
它由胆囊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恶性增生形成。
手术决策胆囊肿瘤的手术决策应基于病理表现、患者的全面评估和医生的临床经验。
在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时,以下因素需要考虑:•胆囊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恶性肿瘤通常需要手术切除,而良性肿瘤可以考虑非手术治疗。
•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 年轻、健康的患者更容易耐受手术和恢复,而老年患者或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谨慎地评估手术风险。
•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肿瘤在胆囊内或外的位置、大小和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程度都会影响手术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胆道系统肿瘤
影像学检查
01
CT扫描:对胆 道系统肿瘤的 诊断具有较高 的敏感性和特 异性
02
MRI检查:对 胆道系统肿瘤 的诊断具有较 高的准确性和 分辨率
03
超声检查:对 胆道系统肿瘤 的诊断具有较 高的准确性和 实时性
04
核医学检查: 对胆道系统肿 瘤的诊断具有 较高的灵敏度 和特异性
实验室检查
01
02
高生存率
健康饮食:保持均 衡饮食,避免高脂 肪、高胆固醇食物
谢谢
靶向治疗
靶向药物:针对特定基因或蛋
A 白B
治疗效果:靶向治疗可以提高 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C
适应症:适用于晚期胆道系统 肿瘤患者
联合治疗:靶向治疗可以与其
D
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提高治
疗效果
胆道系统肿瘤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高脂肪、
细胞遗传学检查: 检测肿瘤细胞染 色体异常情况, 辅助诊断
病理学检查与其 他检查方法相结 合,提高诊断准 确性
胆道系统肿瘤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胆囊 造瘘术、胆管造 瘘术、胆管空肠 吻合术等
01
手术风险:出 血、感染、胆 漏等
03
02
手术目的:缓 解胆道梗阻, 减轻患者症状
04
术后护理:保 持引流通畅, 预防感染,注 意饮食等
胆道系统肿瘤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 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演讲人
目录
01. 胆道系统肿瘤概述 02. 胆道系统肿瘤诊断 03. 胆道系统肿瘤治疗 04. 胆道系统肿瘤预防
胆道系统肿瘤概述
肿瘤类型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韩如冰;韩月婷;黄鼎智;李鸿立;邓婷;周礼鲲;白明;巴一【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2(29)22【摘要】目的:分析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R0手术切除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一步评估不同部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辅助化疗获益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发病时肝侵犯、组织分化程度、神经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化疗与否是影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组织分化程度和化疗与否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不同部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化疗获益情况不尽相同.结论:组织分化程度与化疗与否为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不同部位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尽相同,需要分别进行研究.%Objective: This work aimed to analyz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biliary tract cancer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surgery.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116 patients with biliary tract cancer who had undergone radical surgery in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06 and December 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liver invasion, tumor grading, lymphatic/ vascular invasion, lymph node staging, tumor - node - metastasis classifica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adjuvantchemotherapy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nosis of these patients.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tumor grades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were the independent prognosis factors. The responses to adjuvant chemotherapy also varied with the tumor location. Conclusion: Tumor grading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is factors of biliary tract cancer patients. Their biological behaviors and responses to adjuvant chemotherapy varied with the tumor location. These behaviors and responses may need to be separately considered and analyzed for effectiv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总页数】4页(P1849-1852)【作者】韩如冰;韩月婷;黄鼎智;李鸿立;邓婷;周礼鲲;白明;巴一【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皮肤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郑云燕;吴昌平;蒋敬庭2.不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 [J], 李双;范红敏;肖菲菲;张雪鹏3.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J], 石鹏;蔡钦波;李广华;何裕隆AT2表达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Meta分析[J], 李璠; 郑亚; 王玉平; 姬瑞; 郭庆红; 关泉林; 周永宁5.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对头颈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价值的Meta分析[J], 胡明;黄晓虹;左维维;赵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相关
组织学分级
组织学亚型
• 文献报道的少见亚型:腺鳞癌,鳞癌,粘 液癌,印戒细胞癌,透明细胞癌,粘液表 皮样癌,淋巴上皮瘤样癌,肉瘤样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免疫组化
• 肝内胆管细胞癌常表达细胞角蛋白7和19, 癌胚抗原,上皮膜抗原(表达于癌细胞腔 缘面)。而转移性结肠癌稳定表达细胞角 蛋白20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 其特点是肝内胆管扩张,管腔内含有纤细 的纤维血管轴心的非浸润性乳头状或绒毛 状胆道肿瘤。
胆道粘液性囊性肿瘤(IPMN)
分子病理学
• 胆管细胞连续暴露于染色体毒性损伤,如 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和疏水性胆汁酸,易 发生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同时伴随 炎性介质的增加。细胞膜表面的Ecadherin,a-catenin,b-catenin表达的减少导致 细胞间粘附降低,这与高级别ICC和肿瘤浸 润相关。
鉴别诊断
胆道微小错构瘤
胆管上皮内肿瘤
• 病理特点为不典型的上皮细胞,细胞核复 层,胆管腔内有微乳头状突起。不典型细 胞的核浆比增高,核极向部分消失,核染 色质深染。
A肝内大胆管的正常胆道上皮细胞 B肝内大胆管的增生性胆道上皮 C,D胆道上皮内肿瘤
E,F胆道上皮内肿瘤2 G,H胆道上皮内肿瘤3
胆道系统肿瘤病理学
共4部分内容
• 肝内胆管细胞癌病理诊断、鉴别诊断、遗 传学特点
• 肝外胆管癌病理学特点 • 胆囊及肝外胆管神经内分泌肿瘤 • 胆囊及肝外胆管间叶性肿瘤
1.肝内胆管细胞癌
TNM分期
肝内胆管上皮性肿瘤
易感因素
肉眼分三型肿块形成型(MF)导管 周浸润型(PI)导管内生长型(IG)
细胞学特点
组织病理学
组织病理学特征
• 1大多数胆管细胞癌呈大小不一的管状生长方式。 肿瘤细胞多呈小至中等大小、立方或柱状,可呈 多形性。细胞核较小,可见核仁,多数细胞胞浆 淡染,弱嗜酸性或空泡状。
• 2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同程度、有时是大量的纤维 间质。通常肿瘤中心部位硬化明显,且细胞密度 低,以致密的、透明变的间质为主,并且可以局 部钙化。
• IL6在胆管细胞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肿瘤细胞分泌IL6,可激活细胞生存通路, 并通过自分泌机制促进肿瘤生长。
• IL6还可调节DNA甲基转移酶活性,过表达 许多基因,包括EGFR,端粒酶活性,HER2, 均认为与肿瘤进展有关
预后和预测因素
• ICC由于早期浸润,广泛转移,并缺乏有效 的治疗方法,因此有较高的死亡率。由于 许多病人就诊时以是进展期病变,很少病 人适于手术切除。ICC病人术后的预后取决 于肿瘤的生长类型:MF型病人5年生存率 39%,而PI型预后不良;MF+PI型病人生存 时间不超过5年。IG型的粘液癌术后预后较 传统腺癌好。
4.胆囊和肝外胆管的间叶性肿瘤
• 此外,淋巴瘤,神经节细胞瘤,黑色素瘤 等。
• 还有继发性肿瘤
• Thanks for
•
your attention
2.肝外胆管癌
远端肝外胆管癌TNM分期
肝门周肝外胆管癌TNM分期
大体表现
组织病理学
3.胆囊和肝外胆管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组织学类型
• 神经内分泌瘤(NET) • G1 和G2 • 神经内分泌癌(NEC) • 大细胞,小细胞 • 混合型神经内分泌癌(MANEC) • 杯状细胞类癌 • 管状类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