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1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5章第2节植物根的生长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5章第2节植物根的生长教案

第五章植物的一生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一、教材分析:《植物根的生长》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2节,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后的第三课时教学。

教学中指导学生识别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并描述植物根生长的原因。

这对后续内容如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的学习具有奠基作用,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观察实验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系列。

二、学生情况分析:从初一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上看,学生们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资源去探究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七年级的学生探索欲望和好奇心较强,但是逻辑思维能力依然欠缺,学生的学习热情较大,但缺乏一定的耐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通过设计这么不同以往常规的学习体验,不仅传授知识,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能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 描述根生长的部位及生长的原因。

能力目标:1. 通过肉眼和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测量比较根的生长,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创新精神。

2. 培养学生爱惜植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1、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根尖的生长部位,描述根生长的原因。

教学难点:1、描述根尖每一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根的生长部位实验。

教学材料:萌发的黄豆种子,放大镜,显微镜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展示食物:萝卜提问:同学们,我们平时所吃的是萝卜的哪一部份呢?萝卜的根有些什么结构?萝卜的根为什么会生长得这样旺盛?回答:根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出课题。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欲望,使学生在疑问好奇中主动走进探究学习的乐园。

新课一、根的作用二、根尖的结构与功能1.根尖的结构无论是一颗小白菜还是一棵生长几千年的松树,他们都是由一粒种子萌发成长的。

小学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小学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小学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实践和观察,了解植物生长与变化的基本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的基本过程。

2.观察并分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和因素。

三、教学内容1.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的基本过程。

2.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和因素。

四、教学方法1.实践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

2.讲解法: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的基本过程,以及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和因素。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5分钟)教师介绍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并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植物的生长变化。

Step 2 实验观察(30分钟)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实验。

教师提供种子、土壤等材料。

1.学生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长出叶子、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借助图片和文字进行观察报告。

Step 3 分享和探究(3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报告。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和因素。

1.教师提问: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水和空气?2.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究,得出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和空气的结论。

Step 4 知识总结(15分钟)教师总结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的基本过程,并强调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和因素。

六、课堂小结通过实践探究和观察,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的基本过程,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写出观察报告。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和探究,对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培养了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可以通过增加实验或观察的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花生和豆芽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具体变化和原因,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2.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讨论法:让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生和豆芽植物,让学生观察和实验。

2.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如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长过程等。

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植物的生长变化。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花生和豆芽的生长过程,并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花生和豆芽的生长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植物生长变化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和原因。

植物的生长教案

植物的生长教案

植物的生长教案学习目标: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的基本生长需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 提前为每位学生准备一颗植物或植物种子。

- 准备一些图书或网络资源,用于讲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

教学步骤:引入:1.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植物的概念,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植物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探究植物的生命周期:2.让学生观察手中的植物或植物种子,描述它的外观和特征。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

3.讲解植物的生命周期,例如:种子 - 幼苗 - 成长 - 开花 - 结果 - 植株衰老。

为了更好地说明,可以使用图示或示意图。

4.打开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命周期现象。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提供自己的解释。

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5.讲解植物的基本生长需求,如水分、阳光、空气、土壤等。

解释每个因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6.组织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以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例如,对一组植物进行正常浇水、另一组浇水少、再一组不浇水,比较它们的生长差异。

总结:7.让学生总结并说明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需求。

扩展活动:- 让学生带回家一颗植物或种子,在家中观察和维护植物的生长。

学生可以记录和交流他们的观察结果。

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自助小结: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循环。

它们从种子开始,通过吸收水分、阳光和空气生长成为幼苗。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长大并开始开花。

花朵受精后结出果实,然后植株会逐渐衰老。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阳光,以及富含养分的土壤。

不同的条件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需求。

初中《植物的生长》教案

初中《植物的生长》教案

初中《植物的生长》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2. 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3. 实验:探究植物生长的条件教学资源:1. 植物生长的视频资料2. 植物种子3. 实验器材:花盆、土壤、水、肥料等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学生注意到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 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水分、光照、温度、土壤等。

三、实验(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准备一个花盆、土壤、水、肥料等。

2.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种子的发芽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3. 让学生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如水分、光照、温度等。

四、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生长的条件。

2. 强调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回答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条件。

2.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备注:本教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实验环节,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提高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同时,本教案还强调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教案: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2. 掌握植物的生长顺序,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3. 熟悉植物的不同部位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2. 植物的不同部位和功能。

三、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2. 图片或实物:种子、幼苗、成长中的植物、开花的植物和结果的植物。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老师可以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并简单介绍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和植物的不同部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15分钟)1. 播种:播种是植物生长的第一步,种子被放入泥土中;2. 发芽: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会吸收水分和养分,然后发芽;3. 生长:幼苗从土壤中往上生长,并且长出叶子和茎;4. 开花:成长中的植物会开花,吸引昆虫传播花粉;5. 结果:授粉后的花朵会结出果实,里面包含种子。

步骤三:了解植物的不同部位和功能(20分钟)1. 根: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在土壤中;2. 茎:提供植物的支撑并通过液体输送养分;3. 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4. 花:用于吸引传粉者,帮助植物完成繁殖;5. 果实:包含种子,用于植物的繁殖。

步骤四:植物观察实验(25分钟)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盆植物,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学生可以记录观察到的变化,如播种后的发芽时间、幼苗的生长速度等。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步骤五:植物的生长条件(10分钟)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植物生长的条件,如阳光、水分、养分和适宜的温度等。

引导学生意识到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因素,并学会如何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五、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的不同部位和功能。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深入探索植物的更多奥秘。

2024幼儿园科学探究《植物的生长》教案

2024幼儿园科学探究《植物的生长》教案

物的生长》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植物生长基础知识•实践活动:种植与观察•科学实验: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目•艺术创作:用画笔记录植物生长•课程总结与延伸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探究主题: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01植物生长的过程02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03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0201教学目标课程安排与时间01020304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植物生长基础知识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用于养分运输、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支撑、水分、养分和空气。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植物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光照水分土壤温度开花结果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会开花结果,繁衍后代。

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同时进行蒸腾作用。

茎的生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茎不断伸长,产生分枝。

种子萌发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吸水膨胀,种皮破裂,长出胚根和胚芽。

根的生长向水性植物的根系会向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

向光性植物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使叶片尽量接受阳光照射。

向地性植物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有助于深入土壤吸收水分和养分。

向肥性植物的根系会向养分丰富的区域生长。

阶段性植物的生长具有阶段性,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需求。

实践活动:种植与观察准备种子与土壤种子选择土壤准备种植容器种植过程指导播种方法指导幼儿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再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浇水技巧教会幼儿正确的浇水方法,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放置环境将种植容器放置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生长情况绘制图表拍照留念总结分享观察记录要求科学实验: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准备相同种类的植物种子、透明塑料准备材料将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差异。

数据整理分析将一部分植物种子放在正常光照条件下生长,作为对照组。

设定对照组设定实验组每天观察记录各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率、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定期观察记录0201030405实验步骤与操作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01结果分析02讨论与改进03艺术创作:用画笔记录植物生长创作目的与要求目的要求绘画技巧指导构图设计观察植物指导幼儿如何构图,将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地安排在画布上。

初中科学植物发育教案

初中科学植物发育教案

初中科学植物发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发育的过程和影响植物发育的因素。

2. 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植物发育的过程2. 影响植物发育的因素3. 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教学重点:1. 植物发育的过程和影响因素2. 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教学难点:1. 植物发育的生物学机制2.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植物样本或图片2. 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PPT或视频资料3. 实验器材:放大镜、显微镜、植物样本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生长情况,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植物发育。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植物发育的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 讲解影响植物发育的因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3. 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三、课堂实验(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样本,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片、茎等部位。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水分、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3.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植物生长条件,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强调植物发育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植物发育的过程和影响植物发育的因素。

在实验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了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优化植物生长条件的建议,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但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植物发育的生物学机制,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生长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生长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生长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生长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需求条件。

2. 掌握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小型花盆、土壤、植物种子、水、阳光等。

2. 教学工具:PPT、投影仪、锄头、喷雾瓶、浇水壶等。

3. 教学环境:教室、室外活动区。

三、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1. 通过观察真实的植物或通过PPT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引发学生的思考: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Step 2 探究植物的基本需求条件1. 讲解光线、水分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种子,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试验。

3. 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试验结果,让他们体验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Step 3 植物生长观察1. 学生重新观察他们种植的植物,比较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生长得更好?3.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光照、水分和土壤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Step 4 总结与归纳1. 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条件。

2. 结合PPT,帮助学生系统化地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

四、课后延伸活动1. 让学生观察其它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 鼓励学生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植物生长实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需求条件。

同时,学生也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了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借助更多的实物和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提升教学效果。

大班教案科学《植物的生长》

大班教案科学《植物的生长》

大班教案科学《植物的生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第二节《植物的生长》。

详细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如种子发芽、植株成长、开花结果;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如阳光、水分、土壤、温度;以及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关注和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植物,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及其所需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挂图、实物展示(种子、植株、花朵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记录本、画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实物展示等多媒体手段,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及其所需条件。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有哪些?b. 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有哪些?c. 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4. 学生展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教师进行点评。

5. 知识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基本过程:种子发芽→植株成长→开花结果所需条件:阳光、水分、土壤、温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并分析所需条件。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植物,观察并记录其生长过程,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植物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植物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植物的变化》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

2.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3.认识到不同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有不同的变化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培养学生爱护植物、尊重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观察和描述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

2.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二)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持续观察并记录植物的变化。

2.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实践法。

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不同植物生长变化的图片、视频资料。

2.一些植物的种子、幼苗、成熟植株的实物或标本。

3.观察记录表、放大镜等工具。

(二)学生准备1.每人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结果。

2.可以从家里带来一些植物种子或小盆栽。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植物生长变化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植物的哪些变化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的变化”。

(二)认识植物的生命周期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从种子发芽到生长、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

-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例如,在种子发芽阶段,介绍种子如何吸收水分、膨胀,然后长出胚芽和胚根。

2.让学生观察图片后,举手回答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

(三)课堂活动一:植物生命周期拼图1.教师将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图片拼图分发给各小组。

2.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将图片拼图正确地拼出植物的生命周期顺序。

3.完成后,请各小组展示并介绍他们拼出的植物生命周期。

幼儿园科学探究《植物的生长》教案

幼儿园科学探究《植物的生长》教案

幼儿园科学探究《植物的生长》教案一、教育目标:1、培养幼儿的植物观察能力,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要素;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营养的来源;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植物生长的过程和要素,以种植小白菜为主,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了解植物生命的本质和根本。

三、教学准备:1、土壤,小盆,种子,水壶等种植工具;2、幼儿图画集,大屏幕投影仪;3、有关植物生长的歌曲视频等素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给幼儿播放一段植物生长的视频,让幼儿看到植物是怎样生长的,让幼儿先在口头上说出自己对植物生长的看法和理解。

2、创设情境: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小盆,让幼儿自己动手把种子种在土壤里,然后让幼儿记录下来,并在班里找一个地方一起培育。

3、植物生长的展示:老师在课堂上展示各个阶段的植物生长情况,让幼儿自己去比对自己所种的植物,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别,并互相交流经验。

4、生长的元素:老师在引导幼儿观察生长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列举出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例如太阳、空气、水分以及温度等等,让幼儿了解到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

5、营养来源:老师借助图片和课件,让幼儿学习植物生长的营养来源,了解植物从实现光合作用到生长的全过程,让幼儿清楚地地知道植物生长是需要水分、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这几个要素的。

6、总结环节:老师引导幼儿回到真正的生活中,带领幼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植物,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对植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五、教师评价:1、因材施教。

2、注意观察幼儿在品种植物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并进行激励和鼓励。

3、注重小组合作和互动,让每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

六、反思:这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幼儿深入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要素,全面提高了幼儿对植物的认知水平。

在进行评价时,还可以通过展示各个小组所成长出来的小白菜的图片和视频来进行评估,有利于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进行跟踪和记录。

初中生物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初中生物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初中生物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知道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影响生长和发育的因素,并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2. 生长发育的特点3. 影响生长和发育的因素4. 实验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三、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了解2. 生长发育的特点的掌握3.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的了解4. 实验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实践能力四、教学难点1.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描述和比较2.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的影响机制3. 实验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实能力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视频展示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分组研究让学生进行分组研究,深入探讨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影响生长和发育的因素。

3.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讲解解析通过讲解解析,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的相关概念及其影响机制。

六、教学具体步骤1. 制定教学计划并策划课程,准备好教学所需材料和器材。

2. 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3. 分组研究,让学生深入探讨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影响生长和发育的因素。

4. 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讲解解析,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的相关概念及其影响机制。

6. 总结课程,让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点和难点有更深的了解,并对课程进行反思和分析。

七、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生的参与度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分组研究和实验探究等,表现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学生的掌握程度学生是否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能否描述生长发育的特点,知道影响生长和发育的因素,具有实验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实践能力。

3. 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是否能够进行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3

《第2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3

《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
C 、种子生虫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而无法食用
D、种子发霉易引起中毒
5、根据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所示部分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
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标号所示
部分发育而来。

(3)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的结构相比,大豆种子
中没有。

(4)大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起作用。

(5)满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且温度适宜时,将大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种子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6、下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⑴图示①→②过程所需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_________和充足的空气。

⑵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

⑶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______和_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⑷⑤(果实)是由④中的______发育形成的。

板书设计
植物的生长发育
1、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萌发过程。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过程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过程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过程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过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明白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长为大树的过程。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记录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理解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长为大树的过程。

2. 教学难点:观察、实验和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植物种子、土壤、花盆、水壶等;2. 实验记录表、铅笔、尺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颗种子,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是什么?种子的作用是什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探究种子发芽(15分钟)a. 学生观察一颗种子的外形,记录下观察结果。

b. 教师将种子埋入湿润的土壤中,摆放在明亮的地方,每天给种子浇水。

c. 学生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包括出现幼苗的情况、幼苗的生长情况等。

d. 学生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3. 探究幼苗生长(15分钟)a. 学生观察一颗发芽的种子,并记录幼苗的外形。

b. 学生摆放幼苗在充足的阳光下,并注意每天保持适量的水分。

c. 学生观察幼苗生长的过程,记录幼苗的高度变化、新叶的形成等。

d. 学生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幼苗生长的条件和过程。

4. 探究成长为大树(15分钟)a. 学生观察一颗成长中的植物,记录外形和高度。

b. 学生将植物转移到花盆中,培养并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c. 学生观察植物成长为大树的过程,记录高度、树枝的生长等变化。

d. 学生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植物成长为大树的条件和过程。

5. 知识总结(10分钟)学生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归纳出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成长为大树的条件和方式。

初中植物的生长试讲教案

初中植物的生长试讲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生物《植物的生长》试讲教案年级:初中八年级学科:生物课时:2课时教材:《生物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2. 使学生掌握植物的根、茎、叶的主要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2. 植物的根、茎、叶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1. 植物生长的微观过程。

2. 植物的根、茎、叶的功能。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生长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植物生长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37页,阅读“植物生长的过程”部分。

2. 学生阅读,教师提问: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2. 讲解植物生长的条件:阳光、水分、养分、温度等。

四、实验操作(10分钟)1. 教师演示植物生长实验,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那么植物的根、茎、叶有哪些功能呢?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植物的根、茎、叶的主要功能。

2. 讲解植物的生长与根、茎、叶的关系。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根、茎、叶是如何协作的?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38页的练习题。

大班教案科学《植物的生长》

大班教案科学《植物的生长》

大班教案科学《植物的生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五章《植物的世界》中的第二节《植物的生长》。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如种子发芽、植株成长、开花结果等,以及影响植物生长的内外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掌握影响植物生长的内外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植物生长过程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增强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中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PPT、实物种子、幼苗、成熟植株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PPT,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影响植物生长的内外因素。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种子发芽、幼苗成长等过程,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

4. 例题讲解: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内外因素,讲解相关例题。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植物的生长2. 板书内容: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植株成长→开花结果影响植物生长的内外因素: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分析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2. 答案:学生需提交观察记录,包括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状况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开展家庭植物养护活动,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中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种子发芽、幼苗成长等过程,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

《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

《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种植凤仙花》这一课中,一起探索了植物生长的奥秘。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发现学生们对凤仙花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步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实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帮助他们理解。今后,我还可以尝试运用更多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课堂更加直观、生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凤仙花的基本概念。凤仙花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它有哪些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了解这些对于我们种植凤仙花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成功种植凤仙花,以及凤仙花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观察记录与数据分析: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设计观察记录表,记录凤仙花的生长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探究影响生长的因素。
举例:
-以凤仙花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为例,说明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演示如何进行土壤松软、播种深浅适宜的操作,强调这些细节对种子发芽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理解凤仙花生长的内在规律:学生对植物生长的生理过程可能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此外,关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我觉得今天做得还不错,学生们积极互动,课堂氛围活跃。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显得不够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我觉得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课后布置一些与植物生长相关的观察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正确进行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学生可能在设计观察记录表和分析数据时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记录和解读信息。

八年级生物上册7.19.2《植物的生长发育》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7.19.2《植物的生长发育》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科版
-讲授法:在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结果、植物激素的作用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时,运用讲授法进行知识传授。
-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具体的植物生长发育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原理和过程。
-项目导向学习: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生长发育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12.植物生长发育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物来源、氧气供应等。
13.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14.植物生长发育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等。
15.植物生长发育的跨学科知识,如生物学与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的联系。
教学反思
首先,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得比较合理,知识点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课后作业
1.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请描述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株发育、开花、结果等过程。
2.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结果:请解释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区别和联系。
3.植物激素的作用:请列举五种植物激素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4.外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请描述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八年级生物上册7.19.2《植物的生长发育》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科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2、分析种子的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3、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4、说出叶芽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形态结构,并尝试画出所观察的种子的结构。

2、通过尝试探究外界条件与种子萌发的关系的实验,使学生掌握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形成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观念。

2、参与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的探究,交流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影响的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够概述种子的结构,尝试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2、种子的萌发过程;芽的结构和发育。

难点:
1、探究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思路。

2、芽的发育过程。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一株绿色开花植物是怎样构成的?
2、绿色开花植物大都通过什么来繁殖?
引入新课:
绿色开花植物大都是通过种子来繁殖的,那么,种子为什么能够发育成一个植物体呢?这决定于种子本身的结构和成分,还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这是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种子的结构。

观察:让学生观察自己搜集到的植物种子,从种子的形状、大小、种皮的颜色方面进行观察,说明种子在形态上的多样性。

教师:尽管种子的外形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大类。

一类可以用菜豆、蚕豆等豆类种子作为代表,另一类可以用玉米、小麦等禾谷类种子作为代表。

下面就分别研究这两类种子的结构。

(一)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的结构:
学生解剖观察菜豆种子
1、外形的观察:先看一下菜豆种子的形状、颜色(肾形,白色或褐色)。

种子外面包着一层种皮,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可以看到有种脐(是种子从果实里脱落时留下的瘢痕(有条件可组织学生观察豆荚,注意种子的着生状况。

)和种孔。

(用力捏一捏种子,注意观察种孔处出现什么现象。

)想一想,种孔有什么作用。

2、解剖种子,观察胚的结构:
(1)从与种脐相对的一侧剥下种皮,用手摸一下种皮,了解种子的坚韧性,想一想种皮的作用。

(2)剥开种皮后,首先看到有两片肥厚的豆瓣,这是子叶。

用手或解剖针轻轻地从与种脐相对的一侧分开两片豆瓣。

然后对照课本上的图解,用放大镜观察和辨认胚根、胚芽、胚轴等部分、并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

玉米种子的结构:
学生解剖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外形观察:取一粒玉米粒,观察它的形状、颜色。

教师指出,每一个玉米粒实际上是一个果实,但是由于它的果皮和种皮连在一起,不易分开,习惯上称它为种子。

2、内部结构的观察:对照课本上的图解,用刀片从种子的顶部,沿着中线把种子纵切开来。

切的时候要通过胚的中轴部分。

(即玉米粒中线部分有一个呈三角形的部位,这是胚。

)在籽粒纵切面上,种皮以内大部分为胚乳;胚只占基部的一角,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子叶盾形,外侧与胚乳相连,不贮藏养料,但它能将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观察时,用吸管吸取碘液,滴在切面上,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被染成蓝紫色的部分是胚乳,染成桔黄色的部分为胚。

用解剖针轻轻地将胚上端由几层幼叶包裹着的胚芽挑出来,放在培养皿上。

再用同样方法将胚下部呈锥状突起的胚根挑出,也放在培养皿中。

胚芽和胚根之间剩下的部分就是胚轴了。

在胚轴与胚乳之间是子叶,只有一片。

小结玉米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异同:
(二)种子的萌发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一株植物(盆栽花卉或移植到花盆内的农作物),然后提出问题:“这株植物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种子是怎样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体的?”
学生回答:“需要施肥”、“需要浇水”、“需要土壤”、“需要适宜的温度”。

教师可:“一粒种子要长成一株植物体,需要许多条件”,“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种子萌发都需要哪些条件”。

(或者可以从一周来的准备工作开始,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结果,然后从学生的实验中选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

例如:“为什么全都浸入水中的种子不发芽?”“为什么沾不到水的种子也不发芽?”“种子萌发到底需要还是不需要水呢?”)教师:出示演示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一粒种子可以萌发?而其它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依次让学生找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


教师: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因,即温度、水分和空气。

学生:再观察演示实验,从种子本身来发现问题。

教师: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而即使是外界条件充足,种子本身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

教师:“一粒完好的种子在外界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就一定能够萌发吗?”
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些具有不同厚度种皮或果皮的种子,请大家思考说出将它们同时种在土壤中,哪个先萌发,哪个后萌发。

学生:皮厚的不易萌发。

教师:除了有完好的胚以外,还有一些种子本身的其他条件也对其萌发起着作用。

教师:介绍种子的休眠现象问题和寿命问题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教师:请大家结合萌发过程挂图,再了解一下种子的萌发过程,也就是胚的各部分将生长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器官。

学生: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茎,胚芽发育成叶。

(三)芽的发育
教师:植物体的茎是怎样产生的?
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芽的种类:
(1)芽有许多种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如:
按着生位置区分:可分为顶芽、侧芽。

按将来发育成什么分: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2)顶芽有可能是叶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或花芽,但发育成枝条的芽,应该是叶芽或混合芽。

叶芽的结构:
1、提示注意事项:
(1)纵切叶芽时,不要切偏,并注意安全。

(2)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实验-叶芽的结构。

2、组织学生总结叶芽的结构,并请个别学生进行指图的活动。

3、小结:
白杨枝条的每个节上有叶痕,在叶痕上方的叶腋中生出侧芽。

白杨的侧芽是互生的。

顶芽着生的顶端。

芽的外面被覆盖着两片鳞片,鳞片表面密生茸毛,能防止水分丧失和严寒的侵袭。

侧芽的鳞片内有中轴,这是芽轴。

芽轴的周围生有幼叶,带黄色,彼此挤紧在一起,越近中心的幼叶越小,最小的只是一个个突起,叫做叶原基。

每个幼叶的叶腋都生有一个突起,这是芽原基。

芽轴的顶端有白色肉质的小丘,这是生长点。

叶芽发育成枝条时,芽轴渐渐伸长,节间距离加大,叶原基和幼叶形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