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内校规程
电子称、电子天平内校规程

电子称、电子天平内校规程
1.0目的
用于规范电子称和电子天平的内部校准方法,以保证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2.0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电子称和电子天平的内部校准。
3.0定义
4.0 细则
4.1 电子称\电子天平的校准
4.1.1 电子称校准:
a)清洁被校电子称进行归零调平。
b)分别在电子秤托盘上的五个位置,即四个角和中心点,置放500g的标准砝码进行称量,
将五个重量读数取平均值;砝码必须使用由计量检定检验机构校准合格的砝码。
4.1.2电子天平校准
a)零位稳定后按CAL键,显示器显示:CAL –C200-(闪烁等待放置200g校准砝码)
b)校准砝码放上后,显示:﹍(等待校准)
c)待稳定后,显示:200.00,校准完成。
4.1.3 根据下式计算误差
△(%)=(G-g)×100%/G
式中G——砝码示值 g——电子称的平均读数。
误差:△(%)在±5‰以内,判校准合格。
4.4 校准频率:
5.0记录
《仪器设备内校记录》。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子秤校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维护公平交易秩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对电子商业秤、电子计量器等电子秤的校验操作。
第三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安全,维护仪器设备功能完好。
第四条质量检测机构应加强对电子秤校验操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校验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第五条校验单位应对校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校验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电子秤校验操作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校验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第七条校验单位应定期对校验操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第八条本规程的遵守和实施由校验单位负责。
第二章电子秤校验前准备第九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先进行系统性的准备工作。
第十条检查校验设备的完好情况,生成出厂检定证书,确保校验设备可靠。
第十一条校验单位应保证校验设备与校验标准设备的连接正确可靠。
第十二条校验单位应对校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验,确保其准确性。
第十三条校验单位应确认校验设备与被校验对象之间的电子连接线路正确连接。
第十四条校验单位应确认校验设备的电源充足,以确保正常的校验操作。
第十五条校验单位应做好周边环境的准备工作,确保校验操作的稳定性。
第十六条校验单位应建立校验设备的档案,记录设备的规格、型号、校验日期等信息。
第十七条校验单位应制定校验设备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第十八条校验单位应定期检查校验设备的封存情况,防止被人为篡改。
第三章校验操作流程第十九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制定详细的校验操作流程。
第二十条校验单位应按照标准要求,确认被校验电子秤的相关参数和规格。
第二十一条校验单位应使用校准砝码,对电子秤进行零位校准。
第二十二条校验单位应按指定负载,对电子秤进行负载校准。
第二十三条校验单位应对电子秤进行不良环境试验,检测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一、目的:本指示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计量器具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二、范围:校准包括1、电子天平2、台秤三、权责单位:质检部。
四、指示内容:每季度对可自行校准的计量器具进行校准。
五、电子天平校准方法5.1、计量标准器具名称/型号:砝码测量范围/准确度:50g-200g/M2级5.2、校准环境要求温度:21℃湿度:68%RH 其它:5.3、校准方法5.3.1、按TARE键将天平置零。
5.3.2、按下CAL键,天平将显示满量校准值。
5.3.3、按照天平所显示的重量放置标定砝码,然后按MODE键,天平显示“ACAL”,然后回到正常称量模式。
5.3.4、重复5.3.1~5.3.2步骤,按一下TARE键天平显示满量程以内的某点,按照天平所显示的重量放置标定砝码,然后按MODE键,天平显示“ACAL”,然后回到正常称量模式。
5.3.5、如果天平显示“NOCAL”,请检查标定砝码和称量环境,天平应远离有气流及振动的环境。
5.4、接受标准检定项目允许误差准确度标准器具200g ±20mg 一级 200g标准砝码300g ±30mg 一级 300g标准砝码六、标准器具管理规定6.1、标准砝码:砝码必须存放在专用器具盒内,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使用时必须用镊子夹取,不允许直接用手拿取,砝码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小心碰撞。
砝码由计量员专门保管,不得随意外借,计量员依规定要求按时将砝码外送国家计量单位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砝码明细表6.2、标准量块:量块必须存放在专用器具盒内,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使用时必须带洁净手套,不允许直接用手拿取,量块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小心碰撞。
量块由计量员专门保管,不得随意外借,计量员依规定要求按时将量块外送国家计量单位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量块明细表七、注意事项所有标准器具存放环境必须有防护措施,不允许放在阴暗潮湿或酸性的环境里。
电子台秤的校准方法

电子台秤的校准方法
电子台秤校准的方法:
一、内置校准
1、打开电源,通电,将秤上杠杆拨到最大量程。
2、在被测量物体处放一块重量稳定、表面光滑的金属块,用校准砝码钩挂上去。
3、调节电子秤上的A和B键调准,用10克砝码调节量程使“0”回到“0”。
4、将砝码钩上挂砝码,如50g,100g,200g,等重量,依次调整A和B键,使数字指示和指定量程值相等,即完成内置校准。
二、空载校准
1、把被测量物体放空,把电子秤上的杠杆拨到最大量程。
2、按照电子秤上的说明设定内置校准,按“TARE”把零点调到显示框上。
3、调节A和B键,使数字指示全球无负数。
4、将砝码钩上挂砝码,如50g、100g、200g等,依次调整A和B键,使数字指示和砝码值相等,即完成空载校准。
三、定标校准
1、将秤上的杠杆拨至最大量程,或按照实际需要拨至校准时的指定的
最小量程上。
2、按照厂商规定的定标条件,做定标校准:即拿一块重量稳定、表面光滑的定标金属块,将它按电子秤厂家规定的定标重量放在被测量物体上,近似地调节电子秤上的A、B键,使秤显示符合定标值即可。
四、复用校准
1、将秤上的杠杆拨至最大量程,等待一分钟或者按照电子秤厂商规定的时间等待稳定。
2、拿一块重量稳定、表面光滑的复用金属块,根据质量盒内复用金块的重量放在被测量的物体上,将A和B键调整,使秤显示和指定重量相等,即完成复用校准。
自-台秤(电子秤)校准规范

电子秤台秤校准规范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校准规范规定了台秤(电子秤)自校项目与技术要求,校准用标准器具,自校方法和校准结果及周期,实施日期。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台秤(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三、校准标准:
1、一组 M2级砝码标准装置;25kg,10kg ,5kg。
四、校准项目及技术要求:
1、校准电子台秤示值误差: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2、重复性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3、台秤(电子秤)四角误差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一个1个分度值。
4、正常温,湿度中进行校准。
五、校准方法:
1、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外观是否清洁,电子秤开关是否完好,电力是否充足,显示是否明亮、完整、清晰;。
2、台秤(电子秤)零位是否正确。
3、用不同质量的标准砝码(重量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依次测量重量,记录稳定后的读数。
(允许用代替法三次) 4、取电子秤1/3量程载荷的标准砝码,在台秤(电子秤)的四角,及中心点进行校准,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5、台秤(电子秤)重复性误差校准:取台秤(电子秤)最大载荷(满量程)的砝码,先后4次放置于台秤(电子秤)盘的中心位置,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允许用代替法)
六、校准结果的处置:根据校准结果作出不同的标识处理。
七、校准周期:12个月。
八、实施日期:本校准规范从颁布之日开始执行。
台秤(电子秤)校准规范

台秤(电子秤)校准规范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校准规范规定了台秤(电子秤)自校项目与技术要求,校准用标准器具,自校方法和校准结果及周期,实施日期。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台秤(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三、校准程序:1、校准频率1)新购回的首次使用前2)长时间放置未使用的3)进行维修后再次投入使用的4)到规定的校验周期的2、校准前准备秤体水平放置不晃动四、校准标准:1、一组M2级砝码标准装置:10g,20g,50g,100g,200g,500g。
2、一组M2级砝码标准装置:25kg,10kg,5kg。
五、校准项目及技术要求:1、校准电子台秤示值误差: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2、重复性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3、台秤(电子秤)四角误差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一个1个分度值。
4、正常温、湿度中进行校准。
六、校准方法:1、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外观是否清洁,电子秤开关是否完好,电力是否充足,显示是否明亮、完整、清晰。
2、台秤(电子秤)零位是否正确。
3、用不同质量的标准砝码(重量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依次测量重量,记录稳定后的读数。
(允许用代替法三次)4、取电子秤1/3量程载荷的标准砝码,在台秤(电子秤)的四角,及中心点进行校准,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5、台秤(电子秤)重复性误差校准:取台秤(电子秤)最大载荷(满量程)的砝码,先后4次放置于台秤(电子秤)盘的中心位置,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允许用代替法)七、校准结果的处置:根据校准结果作出不同的标识处理。
八、校准周期:一般为12个月校验一次,如果使用频繁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提前校准。
九、实施日期:本校准规范从颁布之日开始执行。
电子台秤校准规范

台秤(电子秤)校准规范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校准规范规定了台秤(电子秤)自校项目与技术要求,校准用标准器具,自校方法和校准结果及周期,实施日期。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台秤(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三、校准标准:
1、一组M2级砝码标准装置;25kg,10kg ,5kg。
四、校准项目及技术要求:
1、校准电子台秤示值误差:其最大允许误差 1个分度值。
2、重复性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3、台秤(电子秤)四角误差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一个1个分度值。
4、正常温,湿度中进行校准。
五、校准方法:
1、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外观是否清洁,电子秤开关是否完好,电力是否充足,显示是否明亮、完整、清晰;。
2、台秤(电子秤)零位是否正确。
3、用不同质量的标准砝码(重量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依次测量重量,记录稳定后的读数。
(允许用代替法三次)
4、取电子秤1/3量程载荷的标准砝码,在台秤(电子秤)的四角,及中心点进行校准,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5、台秤(电子秤)重复性误差校准:取台秤(电子秤)最大载荷(满量程)的砝码,先后4次放置于台秤(电子秤)盘的中心位置,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允许用代替法)
六、校准结果的处置:根据校准结果作出不同的标识处理。
七、校准周期:12个月。
八、实施日期:本校准规范从颁布之日开始执行。
MWI070615 Rev:A0 编制/日期:王航锋批准/日期:。
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

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电子秤是现代化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测量工具,它通常用于对物体的重量进行精确测量。
为了保证电子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内部校准操作。
下面是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电子秤内部校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设备准备1.检查电子秤及配套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将电子秤置于干净、平整、无震动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周围环境无电磁干扰。
3.按照相关要求,连接电源和其他必要的设备。
二、校准操作步骤1.打开电子秤电源,等待电子秤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电子秤的使用说明,确定校准模式,进入校准模式。
3.清零校准:将称量盘或容器置于电子秤上,记录当前重量值,然后按下清零按钮,将其重置为零。
4.施加标准质量:使用已知重量的标准物体(如校准砝码),将其放置在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显示的重量值。
5.记录读数: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点,在不同的负载范围内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读数。
6.调整修正系数: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和标准物质的重量,计算修正系数,并根据电子秤操作菜单调整修正系数。
7.保存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将修正系数保存到电子秤的存储器中,使其在每次启动时自动加载。
8.退出校准模式:根据电子秤的使用说明,退出校准模式,并返回正常工作模式。
三、注意事项1.在进行内校操作之前,应确保电子秤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且没有外部干扰,如电磁场、振动等。
2.校准时,应注意避免身体接触电子秤或称量盘,避免误读。
3.在校准过程中,应使用已知准确度的标准物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校准后,应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负载点的重复校准,以验证修正系数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校准频率1.对于高精度的电子秤,应每月进行一次内部校准。
2.对于一般的普通电子秤,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内部校准。
3.在电子秤发生重大操作故障或更换重要零部件后,应立即进行内部校准。
总结:电子秤内校是确保电子秤准确测量重量的重要操作,并对电子秤的修正系数进行调整,确保其准确性。
电子秤期间校准规程

电子秤期间校验规程
1.目的:
用公司标准砝码校正公司内电子秤,保证称重的准确/有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量程小于150kg的电子秤。
3.校验周期:一般期间核查周期为一年,或者两次外校之间。
4.标准器具:标准组砝码。
5.校准方式:
由待校验仪器的使用单位制定专人进行校验。
6.校验步骤:
6.1将电子秤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
相碰,秤台上无杂物,检查台秤外观是否清洁,数字显示是否清晰,开关是否完好;,观察其显示值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设备处理。
6.2电子秤示值误差校准:将满量程平均10等份,按每等份质量设定校验标准值,依
次将标准砝码放置于电子秤托盘的中心位置,记录电子秤稳定后的读数。
6.3电子秤四角误差校准:取电子秤约1/3满量程载荷的标准砝码,分别放置于电子秤
台面的四角位置,分别进行称量,记录电子秤稳定后的读数,四个角的读数偏差均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6.4电子秤重复性误差校准:取电子秤最大载荷(满量程)的砝码,先后4次放置于电
子秤托盘的中心位置,记录电子秤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6.判定依据
示值允许误差如下所示,若超出范围,则该电子秤存在称量误差不能使用。
注:e:检定分度值,用于对电子秤进行分级和检定时使用的,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
四角允许误差及重复性误差标准:最大允许误差±。
7.相关记录
《电子秤校准记录》。
电子秤期间校准记录。
电子秤内部校验规程

电子秤内部校验规程1. 背景电子秤作为一种重要的计量工具,其准确性对于商业交易和生产活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电子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制定内部校验规程。
2.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电子秤内部校验的流程和要求,保证其计量准确性,以满足商业和法律的要求。
3. 内部校验程序3.1 校验周期电子秤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内部校验:- 新购买的电子秤在安装后应在30天内进行首次内部校验;- 年度内部校验应按照计量法规定的要求进行。
3.2 校验方法电子秤的内部校验应包括以下步骤:1. 清洁:在进行校验之前,应将秤面清洁干净,确保无杂物和灰尘。
2. 校准:使用已校准过的标准分析秤体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 记录:校验过程中应记录校验的时间、结果和校验人员的信息,以备查证。
3.3 特殊情况的处理在以下情况下,应立即进行内部校验:- 发现了电子秤的误差超过法定允许误差范围;- 经过维修或移动后,需要验证电子秤的准确性。
4. 责任分工在进行电子秤的内部校验时,应明确以下责任分工:- 秤台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清洁工作和校验记录的填写;- 计量技术员负责进行校准和调整,以及处理特殊情况。
5. 相关法律法规电子秤的内部校验应符合以下相关法律法规:- 计量法;- 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检定规程。
6. 校验结果处理校验结果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 如果电子秤的误差在法定允许误差范围内,可以继续使用;- 如果电子秤的误差超过法定允许误差范围,应进行修理或调整,并重新进行校验。
7. 附录: 内部校验记录表以上为电子秤内部校验规程的内容。
请遵守本规程,并按照规定进行电子秤的内部校验,以确保计量准确性和合法使用。
台秤(电子秤)校准规程

台秤(电子秤)校准规程1、目的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计量结果准确、可靠,本规程适应公司台秤(电子秤)。
2、校准前的准备秤体稳定放置在水平台面上,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正常温、湿度中进行校准,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计量设备处理。
3、校准首先进行角差校准,然后进行线性校准,角差校准:选择1/3max砝码(max为电子秤最大称量数),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4角,分别进行称量,4个角的读数偏差均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线性校准:选择用20%max和60%max砝码,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中央,分别进行称量,读数与标准砝码对照,偏差不得超过允许误差(计量精度按单台秤额定能力计算)。
4、校准结果记录填写《电子秤校准记录表》,根据校准结果作出不同的标识处理,品管建立《计量器具管理档案》。
5、不合格及报废处理校验结果不合格衡器处理:封存后停止使用。
通知维修人员或厂家进行修复。
修复后重新校准,确认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报废处理:不能修复的衡器,进行停用报废处理,报废衡器不得在车间其他岗位使用,悬挂封存或报废停用标识。
6、要求标准频率:①新购回首次使用前;②长时间未用重新使用前;③正常使用时每班前一次,班中一次;④不准岗位交换使用和借用。
标准职责:使用台秤(电子秤)岗位的班、组长负责规程的具体校准工作,车间主任负责校准工作监督管理并做好记录。
品管、他储部门计量管理员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子秤进行送外修复和定期外检及第三方监督并负责监督记录,归档。
卫生清洁:①做好防腐、防尘、防水工作,不得用水、油、清洗剂、气体直接对衡器进行清洗(扫),需用干抹布进行擦拭。
②不得用铁器或其它硬物对衡器本身进行造成表面或内部伤害的物质进行污垢清理及敲打;③非校准人员不得使用配置衡器的砝码进行校正或与校准无关的项目。
生产部2014年10月28日。
电子秤零点校准的操作规程

电子秤零点校准的操作规程1. 引言电子秤是一种常用的计量设备,用于精确测量物体的重量。
准确的测量结果对于质量控制和商业交易非常重要。
而电子秤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零点校准的正确进行。
本文将介绍电子秤零点校准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2. 准备工作在进行零点校准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电子秤稳定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并无受力施加。
- 检查电子秤的电源供应是否正常。
- 关闭电子秤的自动关机功能,以便能够持续进行校准操作。
3. 操作步骤3.1 将秤盘置空将电子秤的秤盘清空,确保上面没有任何物体,并确保所有控制钮处于初始状态。
3.2 进入校准模式按照电子秤的操作说明,进入零点校准模式。
不同型号的电子秤可能有不同的校准模式进入方式,请参照相关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3.3 校准设定进入校准模式后,电子秤会显示当前的零点值。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使显示值为零。
具体的校准设定方式可能有一些差异,但通常可以通过按下相关按钮或者旋转控制钮来实现。
3.4 稳定化完成校准设定后,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电子秤的稳定。
此时,确保秤盘上没有物体,并等待电子秤的显示值稳定在零附近。
3.5 提交校准校准完毕后,根据电子秤的操作说明,将校准结果进行保存或提交。
有些型号的电子秤可能会自动保存校准结果,而其他型号的电子秤可能需要手动提交校准。
4. 检验校准效果完成电子秤的零点校准后,需要进行一次校准效果的检验,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4.1 使用标准质量物体选取一个已知质量的物体,放置在电子秤的秤盘上。
4.2 检查测量结果记录并比较电子秤显示的测量结果与已知质量的差异。
理想情况下,两者的差异应该非常小。
5. 定期维护为了保持电子秤的准确性,除了进行零点校准之外,还应定期进行维护。
5.1 清洁秤盘定期清洁电子秤的秤盘,以确保无积尘或其他杂质对秤盘的影响。
5.2 校准结果记录定期记录电子秤的校准结果,以便追踪和比较校准效果。
电子天平内校规程

1.目的建立规范化的电子天平校准规程,保证称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类电子天平和电子秤。
3.权责质量部负责质量部的电子天平和电子秤内校。
生产部负责生产部的电子秤内校。
4.定义内校:即内部校准,是指使用经过第三方校准的标准仪器,对同类型、同级别或相关仪器进行对比。
内校不可以替代每年的第三方校准。
5.作业内容5.1.校准前准备5.1.1.内校环境要求在10-30℃室温。
5.1.2.天平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台面上,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
5.1.3.接通电源,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归零键置零,若不能自动置零,则视为故障设备,通报设备部或通知厂家维修,无法修复则报废。
5.2.祛码使用5.2.1.使用外校合格的祛码对天平进行校准。
校准人戴洁净干燥的手套拿取祛码,如有必要,应使用洁净无锈迹的镒子拾取祛码。
禁止徒手或用占有油污的手套拾取祛码,以免汗渍油脂等污染物腐祛码、破坏祛码的准确性。
5.3.每日校准5.3.1.选取接近电子天平接近常用称量范围的祛码,放在秤盘中间点及秤盘边缘上下左右4点(即5点法),分别读取电子秤示数,示数在祛码重量土秤的允许偏差,则表示该秤正常。
5.3.2.每日校准完成后在《实验室仪器使用登记表R-QD-031》上打钩。
5.4.每月校准5.4.1.按5点法,选用接近1/3量程、1/2量程、80%TO0%量程的祛码,连续测量3次,记录结果。
5.4.2.重复性:同一载荷多次称量下的结果绝对误差(最大值-最小值)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5.4.3.偏载误差:同一载荷同一位置多次称量的结果绝对误差(最大值-最小值)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5.4.4.最大允许误差见下表1:5.5.举例说明,下图1为分析天平标注的设备参数:图1 分析天平参数MAX22Og ---------- 最大称量值,超过此重量则认为称量数据不准确Min0.O1g --------- 最小称量值,小于此重量则认为称量数据不准确e=0.OO1g --------- 检定分度值,判定电子秤的准确度等级d=0.OOO1g -------- 最小分度值,即最小读数精度对图中分析天平进行月度校准时,选取20g、50g、IOog、200g的祛码,分别按5点发连续称量3次,记录示数,查表1确定准确度等级和最大允许误差,计算重复性和偏载误差。
台秤(电子秤)校准标准[宝典]
![台秤(电子秤)校准标准[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1d52605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5.png)
电子秤台秤校准规范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校准规范规定了台秤(电子秤)自校项目与技术要求,校准用标准器具,自校方法和校准结果及周期,实施日期。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台秤(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三、校准标准:
1、一组 M2级砝码标准装置;25kg,10kg ,5kg。
四、校准项目及技术要求:
1、校准电子台秤示值误差:其最大允许误差 1个分度值。
2、重复性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3、台秤(电子秤)四角误差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一个1个分度值。
4、正常温,湿度中进行校准。
五、校准方法:
1、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外观是否清洁,电子秤开关是否完好,电力是否充足,显示是否明亮、完整、清晰;。
2、台秤(电子秤)零位是否正确。
3、用不同质量的标准砝码(重量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依次测量重量,记录稳定后的读数。
(允许用代替法三次)
4、取电子秤1/3量程载荷的标准砝码,在台秤(电子秤)的四角,及中心点进行校准,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5、台秤(电子秤)重复性误差校准:取台秤(电子秤)最大载荷(满量程)的砝码,先后4次放置于台秤(电子秤)盘的中心位置,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允许用代替法)
六、校准结果的处置:根据校准结果作出不同的标识处理。
七、校准周期:12个月。
电子秤内部校准规范

电子秤内部校准规范
一、目的: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
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二、范围:
各部门使用的所有电子秤.
三、职责
1.质量部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和校准工作监督管理.
2.质量部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进行校准并做好记录.
四.校准程序
1.校准频率
1.1新购回的首次使用前
1.2长时间放置未使用的
1.3进行维修后再次投入使用的
1.4到规定的校验周期的
2.校准前准备
2.1.秤体水平放置不晃动
五、校准标准
1、一组M2级砝码标准装置;10g,20g,50g,100 g,200 g,500 g
2、一组M2级砝码标准装置;25kg,10kg,5kg。
六、校准项目及技术请求:
1、校准电子台秤示值误差: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2、重复性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3、台秤(电子秤)四角误差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一个1个分度值。
七、校准方法:
1、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表面是不是清洁,电子秤开关是不是齐备,电力是不是充足,显示是不是明亮、完全、模糊。
2、台秤(电子秤)零位是不是正确。
3、用不同质量的标准砝码(重量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依次测量重量,记实稳定后的读数。
5、台秤(电子秤)重复性误差校准:取台秤(电子秤)最大载荷(满量程)的砝码,先后4次放置于台秤(电子秤)盘的中心位置,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8、校准成效的处置。
计量器具内校检定规程-电子秤

七、检定称量点的分布
7.1称量检定应至少选择5个不同的秤量点
7.2选定的秤量点中,应包括以下秤量点:
A.最小秤量B.最大秤量
C.最大允许误差改变的秤量,即-中准确度级:500e、2000e;普通准确度级:50e、200e
五、检定条件
5.1检定应在环境温度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室内温度一般为-10℃~40℃
5.2供电电源按照制造商说明书中规定的供电方式接通被测电子秤的电源,通电时间等于或大于制造商的预热时间,每项检定期间应保持被测秤在通电状态
六、检定用的标准器具
6.1检定使用的标准器具应为标准砝码,砝码需经外校认证机构校验,且在校准期限内
八、检定周期
检定周期根据实际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一、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中准确度等级和普通准确度级的数字指示秤(以下简称秤)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二、参考标准
数字指示秤JG539-2015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三、最大允许误差
表4首次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四、检定项目
秤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项目见表5
(以下检定项目的详细技术要求及方法,可参考数字指示秤JJG539-2015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电子天平内校标准

1.校验合格后,贴上检定标签。
.将校准结果登录在《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记录》内。
制定:
审核:
批准:
校准后
1.电子秤若有数字显示不良或其他异常时,由品管部判定是否暂停使用,维修或外校。
2.标准砝码取用后放回原处保管。
四、判定标准:显示值与砝码实际重量误差不超过下表所列数据时,判为合格。
量程
量程≤300g
量程≤5kg
量程50kg
允许误差
±0.02g
±2g
±40g
五、注意事项:
电子称校验时无较强空气对流。
一、标准器具:选用外校合格的标准砝码。
二、校验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65%RH±15%RH
三、校验步骤:
类别
步骤
校准前
1.检查仪器外观有无损伤,碰撞,LED显示屏是否缺划,显示是否正常.按键功能是否正常.
2.检查传感器连接线是否良好,立脚是否遗失、损坏。
校准中
轻按CAL键显示器出现CAL-时,即松手,显示器就出现ACL-100,其中“100”为闪烁码,表示校准砝码需用100g的标准砝码。此时就把准备好“100g”校准砝码放上称盘,显示器出现100.000g,拿去校准砝码,显示器应出现0.000g,若出现不是为零,则再清零,再重复以上校准操作。(注意:为了得到准确的校准结果最好重复以上校准。使用完后必须先归零。)
电子天平内校规程

内部校准程序文件号: DGCAD/ICP/OO标题: 电子天平校准程序版次: 1受控印章1.目的为确保检验、测暈和试验所用计暈器具溯源至国家基准,保持其虽值的准确可靠,规范内校操作,特制定本内部校准程序。
2.应用范围此文件适川于木公司所电子天平的校准。
3.参考文献•机械人平检定规程(JJG9&2006),4.定义5.校准条件5.1标准仪器F1级舷码组,温湿度计(0.1分度)5.2校准环境要求桟世产轨的温建应控制在(18~26)°CS可,与和寸旳浊•劲住[、七丁0.5°C,洌峻应在(2(1%〜75%)RH之间6.校准项目6・1外观及环境检査6.2天平各载荷点的示值误差6.3天平的偏载误差(四角误差)6.4电子天平示值重复性7程序7.1外爭R坯堆检串A2007-01-012 OF 2以I 」力察看和手动检查的方式检查天—的外观质量,天平铭牌上应冇 型号、名称、最大秤量、垠小秤量、准确疔等级;开机后能止常显示或调 山冬.网、境应能完全浦足)2 H 勺要求.7.2天平各载荷点的示值误差7.2.1先开机预热,然后根据天平的使川说明书要求进行自校准(即归零),从零载荷开始,迂平小个色十勺|弭,車尹丿号戶“凹肘人烦卸吊时,外齐讦J 迂 桦i 个诩部,早刍智衿間一止。
7.2.2校准载荷点的选择: 7.2.2.1 ()~5000e 秤虽段空载和最小秤虽点为必选项,其它点可根据标准器的情况选择校准点。
7.2.2.2 >5OOOe~2()OOOe 秤駅段根据标准器的惜况均匀的选择校准点,最人允许误差为2e7.2.2.3 >20000 c~Max 秤暈段最大秤暈点为必须校准点,其它点可根据标器的情况來选择。
7.3天平的偏载误差(四角误差)试验载荷约为人平般大载荷的三分之一,依次加载于秤盘的周边四个对称点 和屮心点,其四角误差等于各点的示值与屮心点的示值z 差的垠人者•.7.4电子天平示值重复性电子入平重复性校准应在空载和加载状态下进行,加载的载荷冇两种:一种是 全载,另种是半载.要求校准中分别对加载和空载的平衡位置进行读数并记录,同 时注总毎加一次载荷均应返零一次.要求对同一载荷多次衡m 结果之间的差值, 不得超过天平在该载荷时的故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8校准结果的处理经校准符合本内部校粧程序要求的发给校花证书,不符介要求的发给校粧 不合格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在用电子秤。
3.职责
品控部: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及校准工作监督管理,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子秤进行第三方鉴定并负责鉴定记录的归档、保管,并负责本部门所用电子秤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
生产部: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对所用电子秤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
4.校准程序
角差校准和线性校准
校准频率:
a)新购回首次使用前
b) 长时间未用重新使用前
c) 正常使用时每三个月
校准前准备:
秤体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台面上,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
校准:首先进行角差校准,然后进行线性校准。
角差校准:选择1/3max 砝码(max为电子秤最大称量数),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4角,分别进行称量,4个角的读数偏
差均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线性校准:选择用20% Max和60% Max的砝码,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中央,分别进行称量,读数与标准砝码对照,偏差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判断:查下表得允许误差,若超出范围,则该电子秤存在称量误差不能使用。
表一:
容量使用中误差0-500d ±500-2000d (不含500) ±>2000d ±
注:容量:指标准砝码为多少倍的分度值
d:实际分度值(对模拟示值,指相邻两个刻线对应值之差;
对数字示值,指相邻两个示值之差)
e:检定分度值,用于对秤进行分级和检定时使用的,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
对于Ⅲ级的衡器,e=d
n:分度值,最大秤量与检定分度值之商。
n=max/d
举例:例如一台电子秤的铭牌如下:
则我们很容易得知,最大称量max=15Kg,e=5g,
所以:角差校准:
1. 校准用标准砝码选取1/3的最大称量值15kg/3=5kg;
2. 5kg除以分度值5g,得1000d,查表二,得到允许误差为±2e (2个分度值),即±10g。
线性校准:
1. 校准用标准砝码I 选取20%的最大称量值15kg*=3kg;
2. 3kg除以分度值5g,得600d,查表二,得到允许误差为±2e (2 个分度值),即±10g;
3. 校准用标准砝码II 选取60%的最大称量值15kg*=9kg;
4. 9kg除以分度值5g,得1800d,查表二,得到允许误差为±2e (2 个分度值),即±10g。
对比校准
校准频率
正常使用时每班前
校准方法
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台秤外观是否清洁,刻度是否清晰;电子秤开关是否完好,电力是否充足,显示是否明亮完整。
台秤(电子秤)零位是否正确。
取三个适当重物(重量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用外校合格台秤(电子秤)测量重物并记录。
将这三个重物用内校台秤(电子秤)依次测量重量,并记录。
将三组重量分别对比,重量误差电子秤小于5克,判内校合格,台秤小于10克,判内校合格。
校准结果记录填写“电子秤校准记录表”,需记录每个点的读数记录。
角差校准、线性校准和对比校准两种校准方式需同时推行且分别记录。
校准结果不合格处理:停止使用。
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复。
重新校准,确认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5.相关记录《计量器具管理档案》《电子秤校准记录表1》《电子秤校准记录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