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
病理生理学课件:第09章 应激
![病理生理学课件:第09章 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9f3f07b2aeaad1f347933f4d.png)
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机体内环 境明显失衡,可出现应激相关疾病,导致 休克\死亡等。
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神经内分泌反应与GAS 急性期反应
APR(急性期反应)
●定义
感染、烧伤、大手术、创伤等应激原可诱导 机体产生快速反应,如体温升高,血糖升高,分 解代谢加强及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变化 等,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APR)。
交感神经兴奋 肾上腺髓质兴奋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脑桥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上的 α-肾上腺素能受体
CRH释放增多
启动HPA轴
唤起状态
神经内分泌反应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其他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1. 结构基础
下丘脑的室旁核(PVN)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一)应激性溃疡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一)应激性溃疡
•定义
各类重伤(包括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
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 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主要表现: 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 主要临床表现: 出血
①胃粘膜分 泌的粘液与 HCO3-组成 粘液-碳酸氢
盐屏障。
急性期反应时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 这些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
负急性期反应蛋白(白蛋白\运铁蛋白)
APP的来源
AP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单核吞 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亦可产生少 量的APP。
• APP 生物学功能: 是急性反应时相的特征性改变之一,是机 体启动迅速的防御机制 抑制蛋白酶活化:可避免蛋白酶对组织的过 度损伤 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C反应蛋白 抑制自由基产生 其他: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单核细胞的吞 噬功能
病理生理学应激教案
![病理生理学应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9f8dfa45177232e60a23c.png)
第九章应激(2学时)
第一节概述
1.掌握应激、应激原的概念及英文
2.了解应激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3.了解应激的分类(知识点:良性应激、劣性应激)
第二节应激的躯体反应
1.神经内分泌反应:掌握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的基本效应;
2.了解其他神经内分泌变化;
3.了解应激时免疫系统的反应;
4.掌握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蛋白的概念及英文,掌握AP的主要功能;
5.掌握热休克反应和热休克蛋白的概念及英文,掌握HSP的功能;
6.了解其他类型的细胞应激。
第三节心理性应激(自学,掌握心理性应激的概念;了解心理性应激对机体的影响;掌握创伤后应激障碍概念、英文及缩写)
第四节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与疾病的关系
1.掌握应激性疾病和应激相关疾病的概念;
2.熟悉应激时的物质代谢变化;
3.熟悉应激时心血管功能改变和异常;
4.熟悉应激时消化道功能改变,掌握肠易激综合征和应激性溃疡的英文、概念及发生机制;
5.要求自学并了解免疫、内分泌、生殖、血液、泌尿系统的功能改变,掌握心因性侏儒英文、概念。
因时间关系,图9-4、9-5、9-6略讲。
注:
应激(3学时):补充讲解“第三节心理性应激”和“免疫、内分泌、生殖、血液、泌尿系统的功能改变”,讲解图9-4、9-5、9-6。
其余内容同2学时。
病理生理学 9应激
![病理生理学 9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1ea6a0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6.png)
病理生理学 9应激病理生理学:应激的九个方面应激是机体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因素所发生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是机体为应对各种变化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反应。
在应激反应中,机体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体内稳态。
然而,过度的应激反应则可能导致机体损伤和疾病。
本文将探讨应激的九个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应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一、生理性应激生理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内、外界刺激因素时,所产生的适应性生理反应。
这些刺激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机械压力、化学物质等。
在生理性应激反应中,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速等。
这些生理变化有助于机体应对环境变化,保持体内稳态。
二、心理性应激心理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心理性刺激因素时所产生的适应性心理反应。
这些刺激因素包括情感压力、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
心理性应激反应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状态,以及行为异常和认知功能障碍等表现。
这些表现有助于机体应对情感压力和文化挑战,保持心理平衡。
三、社会性应激社会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社会性刺激因素时所产生的适应性社会反应。
这些刺激因素包括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
社会性应激反应可能导致个体在社会角色、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以及社会适应不良和社会隔离等表现。
这些表现有助于机体适应社会环境,保持社会。
四、创伤性应激创伤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严重创伤时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这些创伤包括身体损伤、战争经历、严重自然灾害等。
创伤性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以及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表现。
这些表现有助于机体应对严重创伤和痛苦经历,促进康复和适应。
五、病理性应激病理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病理性刺激时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这些刺激包括感染、炎症、肿瘤等病理因素。
病理性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机体的免疫防御和修复机制的异常激活或抑制,进一步加剧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这些表现有助于机体应对病理性刺激,但也可能导致机体损伤和疾病。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13d6410508763230121236.png)
二、简述题(6)
4、简述热休克蛋白的功能。 答:(1)帮助新合成蛋白质正确的折叠和运输(2)促进 变性蛋白的复性,防止它们的凝聚 (3)当蛋白质损伤严重不能复性时,协助蛋白酶系统对它 们进行降解。
二、简述题(6)
5、简述应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1)应激时,交感神经被激活,大量儿茶酚胺和加压 素被释放,加上肾上腺皮质分泌大量糖皮质激素,循环与组 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 强,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从而保证应激状况下组织, 特别是重要脏器的供血需要。
目录
第九章 应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激时机体功能代谢改变及机制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第四节 病理性应激的防治原则
重点难点
1、掌握:(1)应激的概念和生理病理意义(2) 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 变化和意义(3)应激性溃疡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2、熟悉:(1)应激原的概念和应激反应的分类 (2)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蛋白的概念(3)应激 时机体的代谢和器官功能变化。
二、简述题(6)
1、简述应激反应的分类。
答:根据应激原的种类、作用的强度和时间可分为:(1) 躯体性应激和心理性应激:导致躯体性应激的应激原有外环 境的理化和生物学因素。如温度的剧变,射线、强光、电击 、低氧、中毒、创伤、感染等。引发心理性应激的应激原主 要是心理和社会因素,是机体在遭遇不良事:或者主观感觉 到压力和威胁时产生的一种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改变的心理 紧张状态。
6、简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3)其他损伤因素,如胆汁逆流在胃粘膜缺血的情况下损 害粘膜的屏障功能,使粘膜通透性升高,H十反向逆流入粘 膜增多。
三、填空题(3)
1、常见的应激原有 、 、 。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9 第九章 应激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9 第九章 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fb573df1aa00b52acfc7caca.png)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一、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应激时,交感神经被激活,大量儿茶酚胺和加压素被释放,加上肾上腺皮质 分泌大量糖皮质激素,循环与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使心率增快,心肌 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从而保证应激状况下组织,特别是重要 脏器的供血需要
病理生理学(第9版)
应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居多,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和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腹鸣、便秘 或腹泻等症状,但没有发现肠道明显的形态和生化方面的异常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二)应激性溃疡
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及大手术、重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 急性病变。表现为胃肠黏膜糜烂、浅表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发生穿孔
病理生理学(第9版)
强烈的应激以及长时间的心理性应激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促进下述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1.心源性猝死 2.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3.高血压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二、应激与消化道疾病
(一)功能性胃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与心理性应激密切相关,被认为是经典的心身疾病之一。该病以20~50岁发病者
病理生理学(第9版)
2.表现
(3)心理自卫:是指个体处于挫折与冲突的应激情境时,为了解脱烦恼、摆脱困境、缓 解痛苦与不安,而发生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适应性心理倾向与心理活动,以稳定情绪、 恢复心理平衡。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否认、转移、合理化、升华、补偿、幻想、潜抑、推 诿和幽默等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病理生理学(第9版)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二)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应激时,血浆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的水平迅速增高 切除双侧肾上腺后,动物对有害刺激的抵抗能力明显降低
病理生理学课件:9 应激反应
![病理生理学课件:9 应激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be77e25be87101f69e31958b.png)
交感-肾上腺髓质 儿茶酚胺
促蛋白分解
促糖异生 胰岛素↓
胰高血 糖素↑
葡萄糖利用↓ 糖原分解↑
生长激素↑ 脂肪分解↑
负氮平衡
应激性高血糖 应激性糖尿
血浆脂肪酸 及酮体↑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二)功 能 变 化
【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 边缘系统 下丘脑
CR
原
disease(anemia,fever,heart failure)
心 理、社 会 因 素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people, anger,divorce
烧伤 手术 感染 缺氧 强光 噪音
一定强度 stimulate
应激
特 组织坏死
异
性
化脓
反
应
酸中毒
视力↓ 听力↓
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刺激
脑桥蓝斑 肾上腺髓质 儿茶酚胺
应激原的持续时间与其 相应的应激反应曲线图
御身 体 防
警觉期 (警戒反应)
抵抗期 (抗拒阶段)
正常抗拒水平
衰竭期 (衰竭阶段)
全身适应综合征
全身适应综合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劣 性 应 激 原 持 续 作 用 于 机 体,则 应 激 可 表 现 为 一 个 动 态 连 续 的 过 程,最 终 导
肾上腺皮质
ACTH
GC
刺激
脑桥蓝斑 肾上腺髓质 儿茶酚胺
HPA 轴 的 基 本 效 应
中枢效应 CRH 引起情绪行为反应。
➢ 适量CRH↑ 促进适应 兴奋或愉快感 ➢ 过量CRH↑ 适应障碍 焦虑、抑郁和食欲不振
外 周 效 应 (GC↑>25-37mg/d)
病理生理学—9应激
![病理生理学—9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ed182230b4daa58da0114a5f.png)
1、基本组成单元: LC-NE 结构基础:蓝斑 (中枢位点)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边缘系统
下丘脑 中枢整 篮斑 合位点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LC-NE axis
大脑皮质 边缘系统
NE
HPA 下丘脑
兴奋 警觉 紧张 焦虑
应激原
免疫系统
血液系统 泌尿系统 内分泌系统
(一)CNS
应激的发生与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一)CNS
应激的发生与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LC-NE→NE↑ HPA→CRH↑
边缘系统
<<人间>>
害怕孩子被其亲爹抢走、与邻居孩子打架,母亲及 姥姥把一对兄妹关在小黑屋里十几年,长年不见阳光。
而今,哥哥已经31岁,妹妹29岁,生活不能自理,整 天躺在床上,不出门,完全靠年近花甲的母亲伺候。妹妹的 头发长度超过了身高,多年未穿衣服,思维紊乱;哥哥几乎 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不能下床。4月12日,记者走进了这 个特殊的家庭。
表6-1 儿茶酚胺对激素分泌的作用
激 素 作 用 受 体
ACTH 胰高血糖素 生长素 甲状腺素 甲状旁腺素 降钙素 肾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胃泌素 胰岛素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抑制
β β α β β β β β β α
消极作用
腹腔内脏缺血,消化性溃疡; 高血压; 能量消耗增加; 血栓。
大面积烧伤
可达2-3个月
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17-羟类固醇排出量 ——判断应激的强度和术后并发症
3、对机体的影响:
病理生理学 9应激 PPT精品课件
![病理生理学 9应激 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8abcb989eb172dec63b71a.png)
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焦 虑
Stres心s
恐率
增
惧
加
血 压 升 高
与刺激因素性质 无直接关系
动物实验: 肾上腺肿大 淋巴结萎缩 胃溃疡
儿茶酚胺↑ 糖皮质激素 ↑
Dr. Hans Selye (1907-1982) is considered the founder of modern stress research.
(p120)
应激原
神经-内分泌反应
细胞体液反应
交感-肾上腺髓 质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 统(HPA)
急性期 蛋白
热休克 蛋白
功能代谢变化
病生
代谢
物质 能量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功能 各脏器功能(神经、循环、呼吸、消化......)
病理 形态
三、 应激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p123) (一)代谢变化
(2)外周效应 (蓝斑的下行纤维) ■ 血浆CA(Ad、NE)浓度迅速增高。
1)物质与能量代谢 (p116)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应激 CA↑ 受体(+) 胰高血糖素分泌↑
受体(+)
胰岛素分泌↓ 血糖↑
糖原分解、脂肪分解↑
满足机体对能量需求
长时间
能量消耗↑、组织分解↑
(不利结果)
“应激之父”
3.应激反应分类 (p115)
■ 适度的应激有利于调动机体的潜能又不致对机体产生 严重影响,对机体有利,称为良性应激(eustress)。
■ 任何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的应激,可引起病理变化, 甚至死亡,称为劣性应激(distress) 。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应激原
7应激 第八版【病理生理学】
![7应激 第八版【病理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fff681d17fd5360cba1adbfd.png)
LC-NE axis
应激原
大脑皮质 边缘系统
NE
下H丘PA脑
兴奋 警觉 紧张 焦虑
蓝蓝斑斑:NE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AD、NE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HPA)
1、基本组成单元:
PVN 、腺垂体、肾上腺皮质Fra bibliotek下丘脑
中枢位点
PVN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
HPA axis
边缘系统: 杏仁复合体、海马、 边缘皮质
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 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提高机体适应能力机制:
促进蛋白质分解和糖原异生; 保证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的脂肪动员作用 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稳定溶酶体膜; 强大的抗炎作用。
GC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抑制免疫反应 抑制生长发育 抑制性腺轴 抑制甲状腺轴
(四)其他神经内分泌变化(表9-1)
环 境 因 素
青藏高原
Japanese nuclear leakage accident
Chernobyl Accident
社会-心理因素
应激 分类
根据对机体的影响分: 躯体应激 心理应激
应激 分类
根据应激发生时间分: 急性应激 慢性应激
应激 分类
根据对机体影响的程度分: 生良理性性应应激激(eustress) 病劣理性性应应激激(distress)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α细胞) (β细胞) 调节水盐平衡的激素 ADH ↑ 、ADS ↑ β -内啡肽 镇痛、抑制ACTH和GC
二、应激时免疫系统的反应
三、急性期反应
acute phase response, APR
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定AP义):
八年制第三版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八年制第三版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b6b1280548d7c1c709a1453c.png)
HSPs
应激时HSP基因诱导表达的调控机制
(二)冷休克反应与冷休克蛋白
• 冷刺激引起 的细胞应激反应,称为冷休克反应 (cold shock response)或冷应激(cold stress)。
• 细胞在中度冷应激过程中(在哺乳动物通常指 25 ~ 33°C)所诱导表达的一类蛋白质称冷休克 蛋白(cold shock pr (1)抑制免疫反应
• 应激导致胸腺细胞凋亡,淋巴结缩小,免疫力下降, 易并发感染。
• (2)抑制生长发育
CRH→生长激素分泌减少 GC →靶细胞对胰岛素样生
长因子(IGF-1)产生抵抗
生长发育迟缓,伤口愈合不良等
• (3)抑制性腺轴
➢ GC→抑制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黄体生成 素(LH)的分泌,使性细胞对上述激素产生抵抗
• 又称应激蛋白( stress protein, SP)
热休克蛋白的分类与功能
HSP的生物学特点
• (1)应激原的多样性 • (2)存在的广泛性 • (3)结构的保守性
高温、中毒、感染、 缺血、缺氧、自由基
HSP的诱导因素
HSP的生物学功能
倾向于与蛋白质 的疏水基团结合
N ATP酶结构域
多肽结合结构域
➢ 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或停经,哺乳期妇女泌乳 减少等
• (4)抑制甲状腺轴
➢ GC可抑制TRH及TSH的分泌,并阻碍T4在外周转化 为活性更强的T3。
• (5)导致行为改变
➢ 抑郁症、异食癖及自杀倾向
(三)其他神经-内分泌变化
应激时其他激素变化及其适应代偿意义
名称
分泌部位
变化
作用
镇痛,抑制交感-肾上
兴奋,提出高等生物在紧急状态下,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7153685b6529647d2628522c.png)
(二)消化系统的变化
表现
各种障碍,表现不一 精神心理应激→食欲↓、食欲↑
腹泻或便秘 创伤等应激→应激性溃疡
·机制
内啡肽和单胺类↑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表现 (1)非特异性抗感染能力↑ (2)凝血能力↑→血液应激综合征
·机制 髓系和巨核细胞系增生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心理社会呆小状态 (psychosocial short statue )
同义词 心因性侏儒
概念
慢性应激(父母双亡、父母粗暴、亲子关系紧张等)→ 儿童生长缓慢、青春期延长,并伴有行为异常,如抑郁、 异食癖等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应激性心律失常 概念
情绪应激时如噩耗、惊吓、愤怒等可引起心律失常,甚 至可导致猝死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第一节 概 述
概念
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 异性、全身性、适应性反应
应激--stress 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Walter Cannon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Hans Selye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原因
凡是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皆可成为应激原 (stressor) (1)外环境因素 (2)内环境因素 (3)心理、社会因素
机制
强烈应激→交感N↑、CA↑→胞外Ca2+内流↑→静息电位 上移→Na+快通道失活→心肌电生理改变→心律失常
·过敏性结肠炎(结肠激惹综合征)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应激性心脏病
概念
强烈应激直接造成心肌损伤,发生心肌坏死。其特征为 肌节过度收缩而产生收缩带
病理生理学应激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应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a79b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c.png)
详细描述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出免疫系统功 能低下、内分泌系统失衡和神经系统紊乱等 症状。这些症状相互作用,导致身体无法有 效应对疲劳和压力,从而引发慢性疲劳综合
征。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应激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应激与神经内分泌反应
总结词
神经内分泌反应是应激反应的重要部分 ,它通过调节激素的分泌来应对压力刺 激。
VS
详细描述
当机体受到应激刺激时,下丘脑-垂体-肾 上腺轴(HPA轴)被激活,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ACTH)的分泌增加,进而促进糖皮质 激素(GC)的释放。GC在应激反应中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多种生理功 能,如代谢、免疫反应和行为反应等。
详细描述
长期的心理应激可以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感冒、流感等。 同时,应激也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 狼疮等。
应激与神经系统疾病
总结词
应激反应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详细描述
长期的心理应激可以导致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应激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和荷尔蒙的 分泌,以及改变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异常。
病例二:急性心理应激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
总结词
急性心理应激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与冠状 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有关。
详细描述
在强烈的心理应激下,如突然的惊吓或极度 的悲伤,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冠状动 脉痉挛和血栓形成,进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病例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总结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涉及免疫 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的 异常。
第九章 应激(病理生理学)
![第九章 应激(病理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895be62f0c22590103029d42.png)
(三)血液系统
急性应激:pt↑、WBC↑、凝血因子↑ 慢性应激:贫血
(四)免疫系统
1. 急性应激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常 有增加
2. 持续强烈的应激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 抑制
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五)中枢神经系统(CNS)
CNS是应激反应的调控中心。 蓝斑区NE神经元激活,NE水平升高, 但过度时产生焦虑、害怕等情绪; HPA轴适度兴奋有助于学习和良好情绪; 但过度或不足引起抑郁、厌食甚至自杀.
应激
( Stress )
第一节 概 述
一、应激(stress)的概念
指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应激原作用时 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也 称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二、应激原(stressor)
(一)概念
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被称
为应激原。
一定强度、个体差异
(二)种类
第二节 应激的机制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二、细胞反应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C/NE轴) 1. 结构基础 脑桥蓝斑(中枢位点): CNS对应激最敏感的部位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脑桥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上的 α-肾上腺素能受体
CRH释放增多
启动HPA轴
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1)虽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但GC受体数量和亲和力均下降 (2)出现应激相关疾病的表现
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过程
上述三个阶段并不一定都依次出现 多数应激只引起第一、第二期的变化, 只有少数严重的应激反应才进入第三期。
GAS是对应激反应的经典描述,体现了 应激反应的全身性及非特异性;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12f9a07375a417866f8fb4.png)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生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二十章。
本章为第九章应激。
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9)、简述题(6)、填空题(3)。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等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九章应激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应激时机体功能代谢改变及机制第三节应激与疾病第四节病理性应激的防治原则重点难点掌握:(1)应激的概念和生理病理意义(2)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和意义(3)应激性溃疡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熟悉:(1)应激原的概念和应激反应的分类(2)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蛋白的概念(3)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器官功能变化。
了解:(1)应激时的其他神经内分泌反应(2)细胞应激、热休克蛋白、氧化应激的概念。
一、名词解释(9)1、应激: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所出现的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激或应激反应。
2、应激原: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
3、全身适应综合征:是指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
4、应激性溃疡: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及大手术、重病或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
表现为粘膜糜烂、浅表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发生穿孔。
5、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急剧而强烈的心理社会应激原作用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所引起的功能性精神障碍。
6、适应障碍: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心理应激或困难处境,加上患者本人脆弱的心理特点及人格缺陷而产生的以抑郁、焦虑、烦燥等情感障碍为主,伴有社会适应不良,学习及工作能力下降,与周围接触减少等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
7、热休克反应:是指生物体在热刺激或其他应激原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以热休克蛋白生成增多为特征的反应,也称热应激。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9 第九章 应激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9 第九章 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fb573df1aa00b52acfc7caca.png)
1. 应激性疾病:应激起主要致病作用,如应激性溃疡 2. 应激相关疾病(stress related diseases): 应激在其发生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或诱因,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代谢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癌症、 抑郁症等
了解 1.应激时的其他神经内分泌反应 2.细胞应激、热休克蛋白、氧化应激的概念
第一节
概述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一、应激的概念
(一)应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 美国生理学家Cannon首先发现,动物在处于威胁性的紧张环境或受到强烈的躯体刺激时,有肾 上腺激素释放入血,他因此提出了交感神经系统在机体紧急情况下起重要平衡作用的紧急学 说(emergency theory)
(3)改善呼吸功能 支气管扩张,提供更多的氧气
(4)促进能量代谢
糖元、脂肪分解
能量产生增加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不利影响: (1)(腹腔)小血管的持续收缩,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可诱发应激性溃疡 (2)血小板数目,黏附聚集 → 血液黏滞度 → 易于形成血栓 (3)代谢率、心肌耗氧量 →应激性心律失常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三、应激反应的分类
1.按应激原的种类分 躯体性应激(physical stress)和心理性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
2. 按应激原的作用时间分 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
3.按应激原的作用强度和对机体的影响分 生理性应激或良性应激(eustress)和病理性应激或劣性应激(distress)
第二节
应激时机体功能代谢改变及机制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一、应激时的神经和内分泌反应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 应激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 应激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58bbafd0d233d4b14e69f6.png)
E.以上都是
B.铜蓝蛋白
28.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
C.血清淀粉样 A 蛋白
的防御性反应不包括:
D.C-反应蛋白
A.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E.α1-酸性糖蛋白
B.支气管扩张加强通气
23.临床上作为炎症和疾病活动性指标的 AP 是:
C.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A.铜蓝蛋白
D.血液重分布
B.结合珠蛋白
效应是:
C.增强机体抗出血能力
A.CRH 释放
D.抑制蛋白酶活性
B.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
E.清除自由基
升高
43.热休克基因的转录活性是通过下列哪项作
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用而启动的?
D.ACTH 释放
A.热休克转录因子三聚体的作用
E.引起兴奋、警觉、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B.热休克转录因子单体蛋白的作用
E.血黏度增高
C.α2-巨球蛋白
29.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
D.C-反应蛋白
的对机体不利的反应是:
E.血清淀粉样 A 蛋白
A.组织缺血
24.慢性应激出现的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不.同.点是: 化物生成
B.黄疸
D.能量消耗过多
C.血红蛋白尿
E.以上都是
D.贫血常呈低色素性
一、选择题 【A型题】
参考答案
7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E
C
E
E
C
C
E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题(第九至十二章)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题(第九至十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ee247e7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a.png)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题(第九至十二章)第九章应激一、单选题1.应激是指()A.机体对刺激的特异性反应B.机体对刺激的功能性反应C.机体对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D.机体对刺激的生化、代谢反应E.机体对刺激的保护性反应2.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警觉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A.CRHB.儿茶酚胺C.胰岛素D.糖皮质激素E.b-内啡肽3.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抵抗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胰岛素D.糖皮质激素E.b-内啡肽4.下述有关热休克蛋白的描述最准确的是()A.烧伤时分解的组织蛋白B.烧伤时产生的保护性蛋白C.发热时产生的一种可致休克的蛋白D.细胞内的一种“分子伴娘”E.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5.C-反应蛋白是一种()A.热休克蛋白B.急性期反应蛋白C.酶D.转录因子E.核蛋白6.中枢神经系统在应激反应中()A.是重要的调控中心B.只在心理应激反应中起作用C.只是应激反应的一个靶器官, 并无主要作用D.常处于兴奋状态E.应激反应是一种局部反应,不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7.免疫系统()A.通常被应激反应抑制B.通常被应激反应激活C.能感知某些应激原,启动应激反应,是应激反应的重要组份D.不参与应激反应E.是保护性应激反应的中心环节8.应激性溃疡是一种()A.消化性溃疡B.外伤后的一种皮肤表浅溃疡C.重病、重伤情况下出现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的表浅溃疡D.心理应激时出现的口腔溃疡E.癌性溃疡9.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A.幽门螺杆菌感染B.胃酸过多C.胃蛋白酶分泌过多, 消化自身胃粘膜D.胃粘膜缺血和H+反向扩散E.A+B+C10.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常表现为()A.心率减慢、心输出量下降B.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C.心率和心输出量皆无明显变化,但外周总阻力明显升高D.心率和心输出量皆无明显变化,但外周总阻力明显降低E.冠脉血流量下降、心肌缺血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应激是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2.简述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主要效应。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 应激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 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eed35b124693daef5ff73d5f.png)
HR ,心肌收缩力 ,心输出量
❖,机BP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释放
❖ 代偿意义: 维持循环血量和BP;保证心,
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 失代偿: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坏死
(四) 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
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导致: 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 胃肠粘膜糜烂,溃疡,出血(应激性溃疡)
去甲肾上 腺素↑
HPA兴奋
适度 过度
适度 过度或 不足
紧张,专注程度升高
焦虑、害怕、愤怒 维持良好的认知 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情绪
抑郁、厌食、自杀倾向
(二)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急性应激
外周吞噬细胞 ,补体 ,
C反应蛋白
过强过久或 GC和儿茶酚胺抑制免疫功能,
慢性应激
诱发自身免疫病
(三) 心血管系统
泌尿生殖紊乱
第四节 防治应激 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ress related diseases)
❖ 尽快消除或撤离致病应激原 ❖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 补充营养 ❖恰当的心理治疗、护理
❖ 抑制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的生成与释放 ❖ 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膜
4.糖皮质激素增多的不利影响:
(三) 其他内分泌反应
(Other endocrine responses)
❖ -内啡肽(endophine)
抑制ACTH/GC ;抑制SAM活性;镇痛
❖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病理生理学整理9.应激
![病理生理学整理9.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599278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3.png)
应激定义:是指机体在感受到各种因素的强烈刺激时,为满足其应对需求,内环境稳态发生的适应性变化与重建。
第一节概述一、应激原概念: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统称为应激原 分类: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二、应激反应的种类(一)躯体性应激和心理性应激 (二)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 (三)生理性应激和病理性应激第二节应激时机体功能代谢改变及机制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及机制(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SAM 的变化 1 .结构基础室旁核 CRH 神经无 I启动HPA 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2 .中枢效应表现:兴奋、警觉、专注和紧张;过度激活则会产生焦虑、害怕或愤怒等情绪反应原因: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上行投射脑区中(杏仁体、海马、边缘系统、新皮质)的去甲肾上腺素(NE )水平升高有关。
3 ,外周效应(1)增强心脏功能:交感兴奋和儿茶酚胺的释放导致心率加快、心肌的收缩力增强,从而提高心揄出量。
(2)调节血液灌流:皮肤、内脏血管收缩及能状血管扩张而保证心、脑血供。
(3)改善呼吸功能:支气管扩张及改善肺通气状态而充分供氧。
|下行 脊髓侧角交感神经一I肾上腺髓质去甲肾上腺索|(可升高10—45倍)——肾上腺素[ (升高4一6倍)1一 蓝斑(脑干)NE 能神经元 中枢(4)促进能量代谢:胰岛素分泌减少(兴奋α受体)、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兴奋0受体),促进糖原与脂肪分解,以供能。
(5)不良影响:皮肤与腹腔脏器块血,胃肠道粘膜糜烂、出血、溃疡,促进血栓形成,心肌块血、严重时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朦皮质激素系统的变化1 .结构基础I|上行下丘脑室旁核CRH 能神经元 tI 下行 垂体前叶 (AcTH 分泌增多)I肾上腺皮质 (分泌糖皮质激素增多)2 .中枢效应适量的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可使机体保持兴奋或愉快感,是有利的适应反应。
而CRH 过度分泌,特别是慢性应激时的持续分泌,导致适应机制障碍,出现焦虑、抑郁、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食欲和性欲减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年级病理生理
第九章应激
一、单项选择题
1、应激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种
A.损伤性全身反应 B.非损伤性全身反应
C.特异性全身反应 D.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E.代偿性全身反应
2、全身适应综合征(GAS)是指
A.应激原作用后,机体出现的快速动员期
B.应激原作用后,机体出现的抵抗和适应反应
C.有害刺激引起的应激性疾病
D.应激原作用后,出现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E.应激反应的负效应表现为应激性相关疾病
3、在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抵抗期中,体内哪种激素分泌持续增多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儿茶酚胺 D.醛固酮
E.糖皮质激素
4、应激时最核心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为
A.CRH B.ADH
C.GH D.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5、应激时,下列哪种内分泌激素减少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抗利尿激素 D.儿茶酚胺 E.糖皮质激素6、CRH的主要功能是
A.促进GC的分泌 B.调控应激时的情绪反应
C.增大机体的适应反应 D.刺激ATCH的分泌
E.促进内啡肽的释放
7、应激时糖皮质激素不具有下列哪一种作用
A.促进蛋白分解 B.促进脂肪动员
C.稳定溶酶体膜 D.降低血糖
E.维持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8、急性期蛋白不会来自下列哪种细胞
A.肥大细胞 B.单核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巨噬细胞 E.肝细胞
9、急性期蛋白不具有下列哪一种功能
A.抑制蛋白酶 B.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C.抗感染 D.抗损伤 E.促进出血10、负急性期反应蛋白是哪一种蛋白?
A.白蛋白 B.铜蓝蛋白
C.结合珠蛋白 D.纤维蛋白原
E.血清淀粉样A蛋白
11、有关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肝细胞合成 B.正常时血中含量很少
C.炎症、感染、发热时明显减少 D.种类很多
E.功能相当广泛
12、判断应激强度的指标主要测定患者血中哪一种激素的浓度?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醛固酮 D.皮质醇 E.皮质酮
13、热休克蛋白(HSP)最初是在哪种生物体中发现的?
A.酵母 B.果蝇
C.大肠杆菌 D.大鼠 E.人类
14、热休克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为
A.维持细胞的结构功能 B.免疫功能
C.热耐受 D.促进Na+ —K+ —ATP酶功能
E.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
15、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无关
A.胃粘膜缺血 B.胃腔内H+向粘膜中逆向弥散
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D.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减少
E.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HPA)的基本组成单元为
A.视上核 B.室旁核
C.腺垂体 D.肾上腺皮质 E.肾上腺髓质2、热休克蛋白可增加对多种应激原的抵抗能力,主要包括
A.热 B.内毒素
C.病毒感染 D.心肌缺血 E.烧伤
3、热休克蛋白具有下列功能
A.修复受损蛋白 B.产生变性蛋白
C.帮助新生蛋白质成熟和移位 D.稳定细胞结构
E.维持细胞生理功能
4、应激时血浆中浓度增高的蛋白质包括
A.白蛋白 B.C-反应蛋白
C.铜蓝蛋白 D.热休克蛋白 E.补体
5、应激性高血糖是由于
A.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C.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D.胰岛素分泌增多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6、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有
A.胃粘膜缺血引起屏障破坏
B.胃腔内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
C.碳酸氢盐产生↑
D.胃粘液蛋白分泌↓
E.儿茶酚胺↑
三、名词解释
1、stress
2、stressor
3、stress disease
4、热休克蛋白(HSP)
5、“分子伴娘”
6、急性期反应蛋白(AP)
7、全身适应综合征(GAS)
四、填空题
1.当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变化
为、。
2.全身适应综合征分以下三期、、。
3.应激反应时胰岛素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
4. 都可成为应激原。
根据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
5.应激的基本反应是。
五、判断题
1.应激时糖皮质激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
2.临床上常测定CRP以判断炎症及疾病的活动性。
()
3.应激时发生糖尿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有关。
()
4.长期精神性应激有促进衰老作用。
()
5.任何应激原作用于机体均可引起应激性疾病。
()
6.应激是一种全身性的适应性反应,对人有利无害。
()
7.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胃粘膜缺血。
()
六、简答题
1、何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有那些?
2、简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3、简述应激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
4、简述应激引起免疫抑制的机制。
5、什么是全身适应综合征?分为哪三期?
七、问答题
1、应激反应对机体有利还是有害?
2、试述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的防御代偿意义和不利影响。
3、应激时循环系统有何变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
2.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3.减少、增加
4.强度足够引起应激反应的任何刺激,外环境因素,内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5.神经-内分泌反应
五、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对
5.错
6.错
7.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