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教材建设现状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职教材建设现状与思考
摘要:通过对高职教材建设基本现状调研,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就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依据高职教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在对策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具针对性的具体建议。同时,对“高职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提供了建设性的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教材;现状调查;对策探索;指标体系制订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以来,其教材建设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解决“有无”矛盾和进入21世纪后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如何强化高职教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深化高职教材的改革、建设和创新是当前高职教材建设的重点。
2006年下半年,我们结合课题研究,面向全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近百所高职院校的1500余名教师和教材管理人员、2536名在校学生以及近年来在高职教材建设、出版领域较具代表性的11个中央部(委)、行业出版社的高职教材编辑及出版管理人员进行了建设现状调查工作。被
调查者对我国目前高职教材建设现状,持“非常满意”的占27.3%;“比较满意”的占54.5%;6.5%的人表态为“一般”;还有1.7%的被调查者表态为“不满意”。结果表明:我国高职教材建设目前总体状况较好,也有诸多具体问题急需我们去研究、探索和解决。
一、高职教材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次高职教材建设现状调查采用问卷法、专题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其中,以结构化问题为主的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调查主要侧重在高职教材的建设机制、教学适用性、科学水平、职业能力培养水平、教材选题来源、教材形式和出版社关注及出版高职教材状况等方面。调查结果经相关科学计算方法检验,总体是客观、公正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1.建设机制及总体现状
高职院校对教材建设较为重视,学校基本上均制定了一个时期及学年(年度)教材建设规划并积极组织立项建设,使本校教材建设有计划、可持续发展。学校务实制定相关政策,加强政策引导,通过设立教材建设基金等途径确保对教材建设的经费投入。同时,对教师承担编写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或获奖教材激励政策到位、经费支持充足,鼓励教师编写特色
鲜明、可逐步成为精品的满足高职教育教学需要的优秀教材。被调查者对“教材主编所在单位重视教材建设程度”的调查内容,67.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学校非常重视”;31.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比较重视”;还有O.7%的人认为“学校重视程度一般”。
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晚,教材建设更是近年来才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形成的精品甚少。就教材建设所具的内在规律究其原因:一是教材的再版或多版是锤炼精品的有效途径,在随机被抽查的教材样本中,版次为第一版教材的比例为85.5%;版次为第二版教材的比例为13.1%;三版以上教材的比例仅为1.4%。二是在随机被调查的教材中,其样本教材年度出版数量占总样本教材数的比例为:2000年占2.2%;2001年占1.6%;2002年占4.8%:2003年占11.3%;2004年占16.1%;2005年占24.2%;2006年占39.8%。由此可见,高职大部分教材出版周期较短,形成精品还需一定时间。
2.教学适用性
对于高职教材“教学适用水平”,41.3%的人选择了“优秀”;45.7%的人选择了“良好”。说明经过近年来的建设,高职教材已基本能够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材在内容选择与具体编排形式等方面已基本满足高职院校
教学和学生未来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所选理论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能够适应教学需要。也有10.7%的人表态为“一般”;
2.3%的人认为“较差”。说明由于目前的部分高职教材来源是由本科教材删减,或是在原中专教材基础上增添内容而成,使得部分教材存在学科知识的连贯性不强,教学针对性和适用性不高等问题。
3.科学水平
在对高职教材“科学水平”的调查中,选择“一般”、“较差”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20.4%和2.7%。说明目前高职教材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能力的科
学分析,存在不能够适应现代高新技术发展需要,未能将最新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主流技术及时反映到教材中。其成因主要是教材编写者未能主动多渠道通过从事本专业领域科
学研究,掌握最新科技动态,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以使其科研成果、高新技术及时纳入教材之中:也反映出教材编写队伍在主动深入生产实际,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方面有欠缺。
4.职业能力培养水平
在对高职教材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培养水平”进行调查中,当被问及“教材是否能够综合反映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专业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道德修养和其他相关能力(协调、合作、心理素质等)的培养”时,选择优秀者仅为36.9%,38.1%认为良好,22.5%认为一般,2.5%感觉很差。而关于“教材是否融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调查中,选择优秀者亦仅为39.6%,32.1%的人选择了良好,20.9%的人选择了一般,7.4%的人表态很差。两项调查内容选择“优秀”和“良好”的比例均未超过40%。反映了在高职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在对企业现状、岗位的人才需求和规格进行充分反映方面存在不足;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方面显得不够。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做到校企合编和产学研结合,与高职专业设置紧密联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实际要求不相适应。
5.教材选题来源
高职教材选题来源主要由“出版社组织选题和稿源”,其比例为51.6%;“行业、协会统一牵头组织立项选题”、“多校联合编写选题”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20.6%和27.4%。这样就造成所编写教材缺乏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
了解,难以将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法规
也难以作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得到体现。原因之一是教材出版、发行行业过分看重发行市场及利润,竞相组织高职教材稿源,“抢时间、拼速度、争效益”,设法召集和组织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参加教材的编写工作。二是相关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统一牵头组织教材选题立项工作不够。三是在教材选题的立项及建设上可合作的高职院校间多校联合编写不够。
6.教材形式
目前,高职教材主要以单一纸质教材为教学内容的承载方式,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统合多种媒体、多种形态、多种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包括多种教学服务内容的结构配套的立体化教材建设还未形成规模。被调查的样本中只为纸介质的教材占94.4%;在纸介质教材的基础上配有完整电子教案及网络课程的教材比例为4.1%;在纸介质教材的基础上配有较完整电子教案的教材比例为5.6%1仅配备有较完整纸介质教辅书教材的比例为4.5%。配套较好者主要为量大面广的基础课程教材及国家级规划教材和获奖教材。说明高职院校在开发建设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优质电子教材、网络教学资源,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认识不够。同时,与纸介质教材相配套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