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文代会: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
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主席提出来的,“百花齐放”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百家争鸣”借用了历史典故。
“三突出”创作原则:三突出是中国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之一。
最早由于会泳在1968年5月23日在《文汇报》撰文《让文艺界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受到江青等人的赞同和推广,被称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三突出指:
1.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2.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3.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其具体实践是在文艺创作中把正面人物放在画面或舞台的中央,打正光,而反面人物要在角落打底光或背光,等等。
文革之后,有些其他事物借用这一词汇,如某某菜肴的“三突出”特色,等等。
阴谋文艺:是指“四人帮”为推行其反革命政治纲领而炮制的反动文艺作品。
在1977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曾指出:“四人帮”抓的文艺,“以写所谓…走资派‟为名,肆意攻击和丑化党的领导,变成了货真价实的阴谋文艺。
“干预生活”小说:“干预生活”在1956年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一些同志提出的、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创作主张。
当时,文艺创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和回避生活中重大矛盾的现象。
“干预生活”的倡导者认为:作家不能也难以无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阴暗面。
“干预生活”就是要研究生活,思索和解释生活,对生活有所行动。
即作家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勇敢地去探索现实生活里的问题,把它们揭示出来,给腐朽、落后的事物以狠狠鞭打,并且呼唤与鼓舞人民与种种阻碍我们事业前进的丑恶现象作斗争,以推动历史前进。
刘宾雁的特写《在桥梁工地上》、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最早体现了这一主张。
这些作品对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尤其是官僚主义、教条主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们突破了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加强了文学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在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可是,由于“反右”扩大化,这批作品被错误地当成毒草批判,这批作家被错误地定为“右派”,从而使这种有意义的探索被迫中止了。
“伤痕文学”最初是带有贬斥含义的称谓。
这些作品的感伤的、悲剧性的情感基调以及揭露性的取材趋向,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学”“写阴暗面”等在80年代的重演。
(6)因此,围绕《伤痕》等作品,在1978年夏到次年秋天发生了热烈的争论。
文艺与意识形态、文艺的社会功用等命题得到的重新辩论与争鸣。
1979年1月陈恭敏在《戏剧艺术》上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同年4月《上海文学》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说》,两文都有力驳斥了文艺纯粹为功用政治附庸的说法,对“伤痕文学”暴露性描写给予了肯定。
反思文学:以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为标志。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
改革文学:指反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社会改革,并以这一改革对旧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为基本主题的文学。
发表于1979年的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
革文学的发轫之作。
知青文学的主体: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作者:多为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主题:以知青生活为主,通过对知青生活的描写,去感知、去反思那个不平凡的时代;又有“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之说。
代表作家及作品:梁晓声:《雪城》,《年轮》;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卢新华:《伤痕》;老鬼:《血色黄昏》,等等。
寻根文学:
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从作家选取的某个地域做为切入文化层面基点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把"寻根文学"划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两个大范围。
代表作家有阿城、张承志、韩少功等。
先锋小说:又称新潮小说,它主要是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一批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作家所创作的新潮小说,代表作家由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格非、北村、孙甘露、余华等。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新生代小说
女性小说
1.“现实主义冲击波”是20 世纪末中国文坛的重要现象,对此评价褒贬有之。
“现
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家以生活新历者的身份观照生活,以时代的主流话语倾吐对生活的思虑和感悟,把沉重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融入叙事文本和思维模式,用文学的形式与大众接轨,分享艰难,给人们带来希望,给文坛带来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