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三章

合集下载

传播学概论第三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传播学概论第三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二)美国源流:
1.杜威----约翰·杜威 (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最有声望 的哲学家、社会学家, 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 一。
2.库利: 查尔斯·库利(Charles Cooley,1864--1929) 自我发展理 论的创始人 ——“镜中自我”。我 们是在人际传播中通过别人的反映 (反馈)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与他人 的信息交流犹如一面镜子,能帮助 自我概念的形成。
定的科学方法加以揭示 人类有能力开发设计出揭示社会现象客观性的科学方
法 任何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和假设,都能通过一定的科
学方法得到证明或否定
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学派,也称传统 学派。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 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 这个学派主要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出发, 采用经验性实证方法研究传播现象,因 而成为经验学派。
创立的“场论”和“群体动力 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 应用性
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 人”概念,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 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构的重要 理论
3.霍夫兰
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教授, 著名实验心理学家,宣传与传播研 究的杰出人物。 著作: 《大众传播实验》 《传播与劝服》
库利认为:人类传播是历史前进的 动力,跨越时代的整个社会改革机 车的发动机就在信息交流中。
3.帕克(1864~1944) 美国社会学最具影响的人, 第一位大众传播研究者, 影响实证主义的方向。
4.米德:乔治·赫伯特·米德
(George Herbert.Mead,186象
《人民的选择》(1948) 《美国士兵-----述评》(1949) 《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1954) 《社会研究的语言》(1955)

大众传播学第三章

大众传播学第三章

• 香农—韦弗模式 • 《传播的数学理论》
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 WHO • Says what • In which channel • 谁(传播者) • 说什么(讯息) • 通过什么渠道(媒介)
• To whom
• With what effet
• 对谁说(受传者)
• 有什么效果(效果)
拉斯韦尔的五个W模式

人际传播的动机、目的和功能最终都要 落实在人际关系上。 • 人际关系P90
(二)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身势语的传播功能
• • • • • 强调语言 补充语言 代替语言 控制语言 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外观形象既包括身高、体形、脸型、 发型等身体特征,也包括通过服装、饰物、 随身携带品的使用等形成的氛围特征。
三、人际传播与库利 的“镜中我”
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镜中自我”概 念: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 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 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镜中我包括三层意思:
• 1、我们想象自己在周围人们心目中的个人形象。 • 2、我们对他人的这种认识进行解释。 • 3、由此形成自我和自我意识。
感受器: 动物体表、体腔或组织内能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之转换 成神经过程的结构。 效应器: 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
人体有: 信息接收装臵——感官系统 信息传输装臵——神经系统 记忆和处理装臵——大脑 输出装臵——发声等表达器官及控制这些 器官的肌肉神经
人内传播的特性(P85)

《传播学概论》第三章

《传播学概论》第三章

欧洲: 古埃及:纸莎草 ——公元前3000年 阿拉伯人:羊皮纸


唐朝,中国造纸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1150年在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开设欧洲 第一个造纸厂 法国、意大利在13世纪,德国在14世纪,英 国在15世纪末,荷兰在16世纪,美国费城 (当时英属)在1609年先后造纸


1946年,埃克特等人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台 电脑主机 “埃尼阿克”

在电话高度网络化的基础上形成 它除了具有其它传播的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 的主动性、参与性、交谈性和操作性特点



有声语言、图像、文字、声音、传真通信、娱 乐性服务融为一体 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的网络化、数字化 交流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

自我传播(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自我传播: 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即个体自我进行的思 维活动。 思考;自言自语;陶醉——心理活动

人际传播: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即个人与个人之 间互相沟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会行为。

组织传播: 组织内部及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 内部:协调关系; 外部:适应环境。
4,大众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19世纪开始 电报、电话、留声机、无线电、广播、电影、 电视、通讯卫星

1920年的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始定时播出电视节 目; 194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推出了NTSC彩电制 式; 1962年7月美国发射“电星一号”通信卫星。

从世界范围看,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 现代性、 现代文明这一系列事物的生成相一 致、相同步的。


“正是印刷术的发明(而不是别的) 使历史从 中世纪发展到近代; 这期间, 能够阅读的大 众日益增多导致了思想的广泛传播, 思想的 广泛传播又推动了哲学与科技的变革。这些变 革最终推翻了 教士和贵族的统治,从而产生 了崭新的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制 度。” ——[美]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

传播学 第三章

传播学 第三章

符号意义包含情感意义 如“爸爸”和“父亲”的意义一致,但感情 爸爸” 父亲” 色彩不同,前者口语化,亲昵;后者书面化, 庄重。又如“摊贩” 庄重。又如“摊贩”和“走鬼”等等 走鬼” 符号的情感意义大量依靠副语言来实现,如 声调的变化,语气等。
人的传播活动中,一方面要追求符号的准确 意义,另一方面符号的模糊意义也不容忽视, 有时,符号的模糊意义反而比科学、准确的 表达要显得清晰。 如我们形容一个人漂亮,可以说她“ 如我们形容一个人漂亮,可以说她“美得倾 国倾城” 国倾城”,而不是一一形容她鼻子如何,有 多高,眼睛有多大。“倾国倾城” 多高,眼睛有多大。“倾国倾城”是一个很 模糊的概念,但却令人心向往之。
山寨 shān zhài zhà 传统解释: 1.亦作“山砦”。 2.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 1.亦作“山砦” 2.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 山庄。 3.泛指山村。 4.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 3.泛指山村。 4.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 山中营寨。 新解释: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其主要特点为仿 山寨” 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2、任意性和约定性 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约定的。对于同一 所指各国语言却有着不同的能指去指称它。 符号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过程。符号的能 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虽然在形成时期是任意的,但 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进行能指和所指的关联。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绝非墨守 成规、泥古不化,而是在逐渐地发生变化。
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称副语言。如声音 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 大小、粗细等等 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 姿势等 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如仪式和 习惯、服装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等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什么是意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 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 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情境意义

《传播学》第三章

《传播学》第三章

《传播学》第三章传播学第三章传播学作为一门关于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的学科,对于理解和分析现代社会中的信息传递和意义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是《传播学》这门学科中的关键章节,它主要涉及到传播学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对传播学第三章的内容进行全面详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在第三章中,我们首先要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之间信息传递的科学,它关注的是通过符号系统进行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活动。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媒介、受众、信息源等要素,并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出信息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其次,还需要了解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传播过程。

传播过程是指信息从一个源头传递到接收者的过程,它包括了识别信息、编码信息、传输信息和解码信息等环节。

传播过程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了解传播过程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信息的意义。

二、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在第三章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是对传播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的理论体系,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机制。

其中,传播效果理论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研究了信息传播对接受者的影响和效果,包括认知效果、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等。

通过研究传播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信息对受众的影响程度,为传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另外,还有传播流动理论和传播行为理论等。

传播流动理论研究信息在社会中的流动和传播过程,以及不同信息载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传播行为理论则研究人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分析人们在信息接受和传递中的动机和行为特征。

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在第三章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主要方法。

定量研究是通过量化的数据和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规模受众的行为和态度等;定性研究则是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受众的观点和认知过程。

传播学教程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传播学教程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 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 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 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 秘事……。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 》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特点:
1.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 意义。
2.交换意义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 义空间。
3.个人与社会具有相互制约关系。个 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个人又是参 与社会创造的主体。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
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 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符号意义的分类:
• 学习难点:
理解米德的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
• 媒介 即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
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 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麦克卢汉
• 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 年-1980年),加拿大人, 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 在剑桥大学留学,获得剑 桥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 《机器新娘》(1951年) 和《理解媒介》(1964 年)。
1. 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 2. 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3. 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 实例应用分析: 在分析“中国信息化水平测试报告”
过程中的象征性社会互动
新约-约翰福音(John)
•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传播学第三章

传播学第三章

• ⑶非此即彼(either-or thinking) • 即走极端。非此即彼只看到两个对立的极端, 而不管两个极端之间还有一系列过渡状态。 • ⑷自我投射(unconscious projection) • 指使用语言表达时,会不自觉地将主观意见投 射到客观事物上,加进个人评价。
• (二)非语言符号 •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 播信息的符号,一般包括鼓声、烽火、标 志、图像、手势、表情、姿态、病症、口 哨、气味等。 • 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把非语言符号称 为“一种不见诸文字、无人知晓但大家全 都理解的微妙代码(elaborate code)。”
五、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 1、语言的陷阱 • 针对语言与它所表达的实际事物的关系, 普通语义学分析了以下几种情况,对此 如不注意,便会导致传播的偏差,而这 些情况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又恰恰容易 被忽略。 • ⑴语言是静态的,现实是动态的 • ⑵语言是有限的,现实是无限的 • ⑶语言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
• 2.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中有象征和实义两种。 • 象征符号往往代表一种抽象意义,是特定 文化的结晶和标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 容;而实义符号用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的 方式表达某种比较确定的意义。
注意危险
禁止驶入
人行横道
• 3.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 凡是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 都可视为听觉性符号,如鼓声、口哨、汽 笛、乐声等。
• 非语言符号在成功的信息传播中,占有很 大的分量。 • 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三类: • 1、体语 • 2、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 3、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 • • • • •
1.体语 一般说来,体语有三种类型: 一是动态的动作 二是静态的姿势 三是有声无义的“类语言”(Paralanguage) 语言表达明确的信息,体语流露含混的情绪; 语言是有意的传播,体语是无意的显示。但 语言和体语在人际传播中不可分割,缺少哪 一样都会给传播活动带来困难。

《传播学》第三章

《传播学》第三章

第三节 传播制度研究
(4)约翰· 米尔的新闻自由观 英国19世纪的哲学家约翰· 米尔更为深入地论述了自由表达思想的重要性。 米尔这样说:“如果全人类除了一个人以外意见都一致,而只有一个人持有 相反的意见,那么全人类要压制这一个人的意见,并不比这个人如果有力量来压 制全人类更为合理……如果这种意见是正确的,他们(指全人类——引者)就被 剥夺了用错误来换取真理的机会;如果是错误的,他们就失去了几乎同样大的好 处,那就是通过和错误意见的斗争,真理会被理解得更明确,印象也会更生动。” 弗雷德· 赛伯特对米尔的观点这样进一步解释:米尔就“表达思想的自由”提 出了四大论点。首先,如果我们压制某种意见,那么……就等于压制真理。其次, 错误意见可能包括含着为发现整个真理所必须的那一点点的真理。第三,即使大 家接受的意见是全部真理,但是他们往往习惯于作为一种先入之见而不是在理性 的基础上掌握的,除非他们被迫来维护这种真理。最后,如果大家接受的意见不 是常常和别的意见发生争执,就会失去活力。
第一节 个人层面的传播者(续三)
2、传播者的责任 传播者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所承担的社会 责任不一样。不同的传播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 一样。传播者所承担的责任也具有历史性、有限性、 与权利的对称性等特征。例如,新闻工作者、电影 工作者、教师等所承担的责任。
第一节 个人层面的传播者(续三)
邵培仁先生把传播者的责任分为四个方面:契约性责任、社 会性责任、法规性责任、国际性责任。(邵培仁著:《传播学》, 第78-80页)。 契约性责任如记者承担的某新闻机构的报道任务;社会性 责任如一定的道德责任;法规性责任是有关法规所规定的责任,如: 不能煽动民族仇恨、不能侵犯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等;国际性责任, 例如 “在1967年和1972年,联合国分别通过了关于卫星电视直播 问题的公约和决议。其主要原则是:电视直播应该建立在尊重国家 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相处、合作和互利的基础之上;不允 许进行战争宣传和种族不平等宣传;不允许播出唆使性节目、道德 败坏和暴力的节目;电视一概是巩固和平和促进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的舞台,而不应变成国际冲突和民族纠纷的根源” (邵培仁著: 《传播学》,第79-80页)。

《新闻传播学》第三章习题

《新闻传播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新闻专业主义的义理与挑战一、选择题1. 新闻专业主义产生的背景不包括以下哪项?()A. 新闻业的商业化B. 新闻教育的普及C. 政治权力的干预D. 社会责任论的兴起答案解析:新闻专业主义产生的背景主要包括新闻业的商业化、新闻教育的普及和社会责任论的兴起,而政治权力的干预并不是其产生的背景。

2.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原则?()A. 独立性B. 客观性C. 公正性D. 商业利益最大化答案解析: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原则包括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对公众的责任,而商业利益最大化并不是其核心原则。

3. 新技术发展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挑战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信息过载B. 虚假新闻的传播C. 新闻生产成本的降低D. 新闻质量的下降答案解析:新技术发展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挑战包括信息过载、虚假新闻的传播和新闻质量的下降,而新闻生产成本的降低并不直接构成挑战。

4. 在社交媒体时代,以下哪个行为不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A. 快速发布新闻B. 核实信息来源C. 保持新闻的客观性D. 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答案解析:在社交媒体时代,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可能会损害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

二、简答题1. 简述新闻专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解析:新闻专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新闻业的商业化和专业化进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对公众的责任等原则。

2. 新闻专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是什么?答案解析:新闻专业主义与民主紧密相关,它通过提供准确、全面、客观的信息,促进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从而维护民主制度的健康发展。

3. 新技术发展对新闻专业主义带来了哪些挑战?答案解析:新技术发展对新闻专业主义带来的挑战包括信息过载、虚假新闻的传播、新闻隐私权的侵犯、新闻质量的下降等。

三、论述题1. 论述新闻专业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论述时应从新闻专业主义如何保障新闻质量、促进民主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等方面进行阐述。

传播学教程 第三章

传播学教程   第三章

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2、象征符——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象征符 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 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象征符的性质: 象征符的性质: • 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 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 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 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 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 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象征符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 是可以自由创造的, 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 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 性。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 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符号是信息的 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其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其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 符号是传播者为表达意义采用或创造的形式 和手段,如语言、文字、表情、动作、图片、 和手段,如语言、文字、表情、动作、图片、 影像等等。 影像等等。
杯具、餐具、童鞋、神马、浮云(双关语) 杯具、餐具、童鞋、神马、浮云(双关语) 女生双关语女生爱说的33句双关语 女生爱说的33句双关语. 女生双关语女生爱说的33句双关语.doc
• 双关语的广告正在成为主流。 许多的广告公司和 双关语的广告正在成为主流。 广告主以能产生双关语的广告为荣。 广告主以能产生双关语的广告为荣。 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 好久( 不见(轩尼诗XO XO) 1、好久(酒)不见(轩尼诗XO) 两面真( 两面针牙膏) 2、两面真(针)好(两面针牙膏) ),你好吗?(斯达舒胶囊 你好吗?(斯达舒胶囊) 3、喂(胃),你好吗?(斯达舒胶囊) 一家无忧(六神特效花露水) 4、六神有主 一家无忧(六神特效花露水) 有痔不在年高(痔疮药) 5、有痔不在年高(痔疮药) 牙口无炎(牙膏) 6、牙口无炎(牙膏) 随心所浴(热水器) 7、随心所浴(热水器) 意义双关 华达电梯助君高升。(华达电梯) 。(华达电梯 8、华达电梯助君高升。(华达电梯) 9、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 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 ?(联想电脑 评价: 评价:广告效应 语言污染

传播学第三章 信息

传播学第三章 信息

第三章信息信息(Information)是古老的词汇,也是十分现代的概念。

唐代诗人李中《暮春怀故人》:“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是最早的记录。

一、信息的传播分析1、信息与物质的关系宇宙由物质、能量以及信息构成。

哈佛大学欧廷格“没有物质,就什么东西也不存在;没有能量,就什么事情也不发生;没有信息,就什么东西也无意义。

”物质提供的是材料,能量提供的是动力,信息所表征的是事物的状态。

物质具象,信息抽象。

2、信息与媒介媒介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物质实体。

没有媒介,信息就无所依附,无法传播。

3、信息与符号符号是表达特定信息的方式或形构。

信息以物质载体,以符号来表现。

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

在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中,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符号却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

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但并不是惟一的体系。

动作、表情、体态、声音、图形、影像等,同样是信息的重要载体,都可以起到符号的作用。

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

例:火、雷声、雨,还有人的一些信号。

象征符与信号相比,则具有不同的性质自然、人工之别“和平”除了文字来表述还可以用什么来表达?♦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包括:♦物体语言符号♦体态语言符号♦音乐符号♦图象符号♦物体语言符号♦指人们运用物体语言符号的行为,包括衣服穿着,化妆打扮和器物使用等。

♦麦克卢汉:衣服是皮肤的延伸♦服饰♦器物使用♦体态语言符号♦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身体器官的运动变化表达信息的符号。

也叫体态语。

♦动作一样,意义不同♦意义相同,动作有异总之,符号是信息的表现形式,而信息则是符号的表现内容,是符号的特定意义。

二、信息的含义、特征与分类1、含义信息,就是受传者收到讯息(消息)前未知的内容。

香农:“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信息。

《传播学》第三章符号

《传播学》第三章符号
体语比如哭和笑即便在婴儿身上也能 表现出来
两者相辅相成,体语丰富了语言的意味,体语的含义需由语言赋予和界定。
二、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中有象征和实义两种。
象征符号
往往代表一定抽象的意义,是特 定文化的结晶与标志,其中沉淀 着深厚的历史传统,蕴含着丰富 的情感内容。
实义符号
能用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的方式 表达某种比较确定的意义,能传 播某种实际的信息。
传播学
第三章 符号
第三章 符号
传播的基因
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符号
传播本质上体现为信息的流通。 信息正是凭借符号才能流通。 符号总是负载着某种信息,信息总是表现为某种符号。 符号: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
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
第一节 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两种类型。
对所表达的事物而言是直接符号; 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历时方面;
通过其把握具体的现实,传播导 对所表达的事物而言是间接符号;
向形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其探寻抽象的真理,传播导
向形而上。
文字所涉及的仅是间接的现实,只是 现实的一个影像,但久而久之竟仿佛 演化为现实本身,而现实似乎反倒成 为它的副本。
所指:语言的语义内容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所有符号系统的共同之处。对于传播研究, 符号问题的焦点在于所指。
语义与传播
1. 柯日布斯及其普通语义学 2. 语言陷阱 3. 语言失当
1. 柯日布斯及其普通语义学
三个原理:
A. 非等同原理,即世上没有各方面完全等同的两个事物,一个事物本身也不等同; B. 非全原理,即任何一个事物均有无数特点,非人所能说完全; C. 自身反应原理,即表达离所表达的事物愈远,价值就愈小。

传播学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传播学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实质上
是交流精神内容。
二、符号意义的分类
1.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 2.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Eg人) 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植物and动物)
Hale Waihona Puke 三、符号意义的暧昧性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例:水果、潇洒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例:老张的画很珍贵 这鸡不错
四、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 第二类非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 第三类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 号。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

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
1.表述和说明功能
2.传达功能 3.思考功能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一、什么是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 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 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象征符具有自由性和随意性,比如一种对象事物可 以用多种象征符来表示,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 种事物。(和平、太阳)

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个象征符在不同 社会里会有不同的解释。(绿军装和红卫兵袖标)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注意:语言符号包括声音语言和文字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 各种表达符号

1.传播者的意义 2.受传者的意义 3.情境意义
符号本身是具有意义的,但意义不仅存在于符号本 身,也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



第三节:象征性社会活动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第三章)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第三章)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一.符号的定义符号-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日-永井成男-X和Y之间的指代或表述关系奥地利-动物学家-罗仑兹-动物的符号是种释放因,不超过条件反射原理的范畴二.信号与象征符美-符号学倡始人-皮尔士-符号分为十类符号-信号/象征符德-卡西尔-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象征符具有人类语义性质兰格尔-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象征符是对象事物表象的载体信号特点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象征符特点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失误,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学习来继承的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英-霍克斯-语言是典型的象征符体系莫里斯-象征符是符号的符号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称副语言-音调、高低、速度、字体等体态符号,形成语境物化、?疃??⒊绦蚧?姆?牛??叨懒⑿院湍芏?裕?鞘交蛳肮叻缢椎?BR>四.符号的基本功能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表述和理解功能-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只有借助符号才能理解意义传达功能-意义转换为符号得到传播和保存思考功能-思考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中建立联系的过程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一.什么是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衣服好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二.符号意义的分类1.诗学和语义学分类明确性意义-符号的字面意义,是意义的核心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适用范围大暗示性意义-符号的引申意义,是意义的外围部分,容易发生变化,适用范围小2.逻辑学分类外延意义-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意义-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3.符号学分类指示性意义-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的异同的意义,通过分析符号间关系来显示语言符号的暧昧性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三.传播过程中的意义1.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传递意义,这和符号的意义不一定相同2.受传者的意义-和接收到的符号的意义也不一定相同:时代发展/个人经验3.情境意义-雅各布森:交流所得有相当部分来自语境语境-传播情境符号本身具有意义,但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是存在于传播的全过程和环节中1.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只能说是模糊的意义或胚芽2.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意义具有多变性3.人类整体驾驭符号表述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而作为个人这种能力是有限的4.情境意义是一系列情境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一.人类的象征行为-用具体事物表示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象征行为的特点-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转化具有智慧性、社会性和约定性;也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机制象征性互动理论人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象征活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倡始人-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精神、社会和自我》发展人-美-布鲁默、西布塔尼、特纳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基本前提人是根据意义创邮滦卸??BR>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符号互动/意义互动: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具有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意义交换的前提是交换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语言符号共通/经验背景接近库利-意义交换是人们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米德-意义交换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人的?晕乙馐队纱诵纬?BR>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三.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美-伯德利亚尔-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服务中所蕴涵的意义的消费。

传播学修订版第三章

传播学修订版第三章
大众传媒作为广告的主要载体,促进了广告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和产品提供了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手段。
广告产业
消费市场
文化领域: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媒不仅传承文化,还通过引入新的文化元素、推动文化交流等,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动力。
大众传媒通过传播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维护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传播模式与类型
传播模式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结构和流程,包括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互动模式等。 传播模式 根据传播内容、目的和媒介的不同,传播可以分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类型。 传播类型
传播学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
运用统计学、调查研究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传播现象进行量化描述和解释。
案例研究方法
5G/6G网络对传播影响及挑战
物联网传播
5G/6G网络将连接更多设备,实现物联网级别的信息传播,拓展传播范围。
挑战与应对
面对5G/6G带来的信息过载问题,需发展有效的信息筛选和整合策略;同时,解决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是重要挑战。
高速传输
5G/6G网络的高速度、低延迟特性将极大提升传播效率,实现内容的即时传输。
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中作用
政治领域:舆论监督与民主参与
舆论监督
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评论等形式,对政府行为、公共政策等进行监督,促进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提升。
民主参与
传媒为公众提供政治参与的平台,如民意调查、网络问政等,推动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经济领域:广告产业与消费市场
传媒通过广告、促销等手段,刺激消费者需求,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播中应用
情感分析
智能语音识别
个性化推荐

传播学纲要第三章

传播学纲要第三章
第三章 自我传播
自我传播是人与自己进行的交流,当个体把自己变成自己的对象、客体或者他者,产生了“自我”,自我 传播也就随之发生,并且这种自我传播一定是在一定 的社会过程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产生。
第一节
认识自我传播
无处不在的自我传播
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或者“人内传播”。
自我传播中,传播者与接收者是同一个人,所以自我 传播是规模最小的传播类型。
人的生命中有两个系统: 1、信息系统——有很强的自我组织 能力 2、意识系统——有非常的自我控制 能力
人的信息系统在很多时候是受意 识系统影响的。
要点思考
1
2 “镜中我”理论。
3

4
5

6
7
传播。

。 。
,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
我们总是在跟自己说话, 就像演独角戏一样。有的 时候,我们说出声来,别 人听见我们嘟囔着什么, 却不一定听得清。有的时 候,我们在心里说给自己 听,别人听不见,自己也 常常听不见而意识不到。
阿兰·格内《对话式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
我决定要娶她。求婚不过是走过场而已。 不过,求婚的时候我该说些什么呢?“你想不 想要我?”这似乎太低级了。“嗨!”这又似 乎太普通,不适合给我未来的新娘。“我爱你! 我已经热血沸腾了!”这似乎太前卫了。“我 希望你能够成为我孩子的母亲。”这又好像太 幼稚了。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 梦是愿望的伪装满足。因为梦使 用的是象征语言,所以表达得隐 晦而婉转。
弗洛伊德
第三节
自我传播的渠道与方式
梦:无意识的自我对话
大多数梦使用象征语言编织而成, 这不是人们在清醒世界里所通用的 语言编码。所以我们好像在与自己 交流,但又无法与自己交流。 属于梦的工作的一切事物,其实差 不多都可以归为白天的潜意识活动, 这种潜意识活动即是梦的诱发动因, 同时也是神经症症状的诱发动因。

第三章--传播的基本过程

第三章--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线性传播模式

Who?
传者
说什么
Say what?
信息
经什么通道 In which channel? 媒体
对谁说
To whom?
受者
产生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 效果
(一)线性传播模式
D·麦奎尔为“5W”模式做的图示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取得什么效果
传播者 控制分析
讯息 内容分析
(一)线性传播模式
但拉斯韦尔模式明显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忽略 了传播的反馈问题,使传播过程流于简单化、 线性化,并过高估计了传播的效果。这正反映 出了传播模式研究的早期特征。
直线性——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孤立性——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一)线性传播模式
针对有人批评这一模式太简单和武断(认定必产生 效果)的情况,在拉斯韦尔提出“5W”模式10周年 之际,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公式”的扩展》 (1958年)一文中又增加了两个“W”:即“在什么情 况下(In Which Circumstances)?为了什么目的 (With Which Aim )?”构成了“7W”模式,较 “5W”模式又前进了一步。
(二)双向循环与互动模式
为了克服上述性线模式的的局限性,一些传播学者开发 出了双向传播过程模式,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 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二)双向循环与互动模式
2.奥斯古德的双行为模式
1954年,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奥斯古德在充分认识到“香农—韦弗”模 式的缺陷后,采用了其中合理的内容,设计出了传播的双行为模式。
发出的 信号
收到的 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传播制度研究
• 传播制度: • 指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
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一定的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体 现着与之相一致的传播制度。
“那种认为媒介是独立的力量,能够随意影响 和型造社会的老看法,过于简单而且已经 过时。所有的制度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对 它们的媒介加以管制和控制。基本的原则 是,在任何社会对它的传播机构所施加的 控制都是从这个社会中产生出来并代表它 的信仰和价值观的。”
思想源泉:马列主义-斯大林理论,混合了黑格尔的 思想与19世纪俄国人的思想
主要目的: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做贡 献,特别要服从政党的专政
媒介使用者:忠诚和正统的党员
媒介控制:政府采取政治手段来监督并控制经济命 脉
媒介禁忌:批评党的目标
媒介所有权:公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国有并被严格控制,媒介 只作为国家工具而存在
– 2、接近性——议题和事件距离受众有多近?
– 3、重要性——议题和事件对本地受众来说有多重 要?
– 4、人情味——议题和事件能激发多少感情?
– 5、显著性——议题和事件中的人物有多出名?
• 6、反常性——议题和事件发生的不可能性和令人 惊讶的程度如何?
– 7、冲突性——在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或者人类和 环境之间有多少分歧与破坏?
主要目的: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 了解真相、监督政府
媒介使用者:任何有经济力量可以使用媒介的人
媒介控制:依靠“思想自由市场”实现“真理的自 我修正过程”
媒介禁忌:诽谤、亵渎、无礼,战时煽动叛乱
媒介所有权:主要为私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监督政府的工具,也满足 其他社会需要
弊端:
①大众传播媒介不受政府控制,但是受到资 本控制。媒介所有者形成了垄断,使得其 他声音的发出者根本无法进入这个领域, 自然谈不上意见的自由竞争。
6、技术因素
A、不同媒介的技术 B、不同规模的媒介组织所拥有的设备与技术
• 7、个人因素 • 首先,是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 • 其次,是个人的个性特征,包括其个性、
创造力、经验、、能力等。
• 第三,是个人的传播方式,包括个人编 码水平、个人的传播能力。
思考:你所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传播时 体现了什么样的个人特质?
• 三、传播者的权利
有一般性权利和专业性两种,新闻传播界 的人员的权利有五种:
(1) 采访权 :传播者的首要权利。
(2)报道权 :是指记者有传送,报道 公众所关心的消息情报的权利。
(3) 批评权::这一权力意味着记者 拥有对报道对象的言行进行议论和批评的 权利。
(4)专业保密权 :又叫新闻来源守密 权。
四、守门人和守门理论
•“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 ( gatekeeper ) , 是 由 库 尔 特 ·勒 温 在 《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
“把关”
(1)勒温
1947《群体生活渠道》 “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
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 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 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自由而负责的新闻 事业》
①现代传播媒介要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 于当天事件的论述,它还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
②现代传播媒介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 坛
③现代传播媒介要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 画面
④现代传播媒介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 德
⑤现代传播媒介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
• 2、守门人的责任 • (1)确定“编导”方针 • (2)确保“产品”质量 • (3)加强整体协调 • (4)发现和培养传播人才
影响传播者守门(把关)的因素
• 1、政治因素 • 也就是说传播者的把关行为必然要受到所处
社会政治体制的制约。
例一:美国地方电视台所受的法律法规影响
A、宪法第一修正案;B、诽谤法;C、联邦 通讯法;
(5)安全保护权
四、传播者的责任
• 契约性责任 • 社会性责任 • 法规性责任 • 国际性责任
五、传播者的赢效因素
• 1、权威性 • 指传播者具有使受众相信、听从的力量、
威望和地位的特质。 • 体现在四个方面: (1)权利和地位上 (2)资历和威望上 (3)专业特长上 (4)能力和才华上
• 2、可信性
• 3、社会、文化因素
• 它包含两层含义:社会价值标准体系和 受众的文化取向。
例:美国媒介竭力保护的神圣领域(布里德) A、宗教 B、家庭 C、爱国主义 D、社区 E、医疗 F、法律与正义
• 4、信息自身的因素 • 也就是说信息自身是否有较强的传播价
值。
例:美国地方电视台选择新闻的标准:
– 1、时效性——议题和事件有多新,有多近?
点值得商榷
作业:
• 1、课后思考题3、5、6、9。
• 新闻一:
• 今年十一月四日,在河南省唐河县的 会议室里,举行了一次授奖大会。成 都市两位公安干警受四川省成都市公 安局的委托,向唐河县参加营救成都 三名少女的群众表示慰问与谢意,并 向三十五名干部和群众颁发了奖金和 奖品(《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1日)
第三章 传播者
第一节 个人层面的传播者
传播者处于信息传播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 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
一、传播者的角色
• 传播角色: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传 播者依据社会对他的要求所表现出的 行为模式。
• 角色可分为普通角色和职业角色。
• 二、传播者的特点 代表性 自主性 专业性 集体性 复杂性
• (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 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利益。
• (3)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检查,对违反有 关规则的应加重处罚。
• 2、 自由主义理论(自由竞争式)
发展于:1688年后,为英美采用;也影响其他地方
思想源泉:弥尔顿、洛克、密尔等人的启蒙思想著作; 理性主义和自然权利的基本哲学思想
媒介控制:社群意见,消费者行为,媒介职业道德
媒介禁忌:对公认的个人权利和重要的社会利益的 严重侵犯
媒介所有权:私有;除非政府为了保证为公众服务 而接管媒介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如果 做不到,需有人迫使其执行
• 4、 苏维埃理论(国家统管式)
发展于:产生于前苏联(不过前纳粹德国和意大利也 采用过类似方式)
第三节 传播制度研究
• 二、阿特休尔的媒介三种体系 • 1、 西方媒介体系 • 2、 东方媒介体系 • 3、 南方媒介体系
第三节 传播制度研究
• 三、传播制度理论评析 • 1、传播制度理论是依据资本主义制度
提出来的 • 2、传播制度理论是依据北美观点提出
的 • 3、传播制度理论应该不断修正与修改 • 4、传播制度理论在分析问题是的切入
– 8、视觉冲击力——采集到的有关议题和事件的画面有 多吸引人?
– 9、娱乐性——议题和事件能产生多少直接的满足?例 如微笑或者大笑、冷嘲热讽、好奇心的满足等等。
– 10、话题的热门程度——对于议题和事件,现存的受众 兴趣如何?
• 5、受众的因素
• 传播的目的或者说把关的目的是在于 争取更多的受众和有效的受众。
——梅尔文·德弗勒
希尔伯特、彼得森、施拉姆等:
《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理论 2、自由主义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 4、苏维埃理论
• 一、施拉姆的报刊四种理论
• 1、集权主义理论:(君主独裁式)
发展于:16、17世纪的英国;现在很多地方仍被 广泛接受并采用。
思想源泉:君主和政府绝对权力的哲学思想。
“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2)怀特
传播学者怀特把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 究领域,提出了把关(gate-keeping) 模式。 1950《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
案研究》
(3)施拉姆
“在信息网络中到处都设有把关人。
“其中包括记者,……;包括编辑,……; “包括作家,……;包括出版公司编
辑,…… “包括电视、电影的制片人,……;包括影片
• 二、对媒介组织的质疑与批判 • 1、媒介组织与意识形态 • 2、媒介组织与文化产业 • 3、媒介组织与媒介文化
• 三、媒介组织的运作
• 1、媒介组织与信源的关系 • (1)分离的关系 • (2)合作的关系 • (3)同化的关系 • 2、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 • (1)支配的关系 • (2)疏离的关系 • (3)圈层的关系 • (4)服务的关系
主要目的:支持、推进现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 务。
媒介使用者:取得皇家特许的人。
媒介控制:政府特许、指导、颁发执照,时有新闻 检查。
媒介禁忌:批评掌权的政治机构或官僚。
媒介所有权:私有或公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虽说不一定为政府所有, 但一定是执行政府政策的工具。
• (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 制国家的利益。
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如 何传播的人或机构。他有三重角色:
• (1)他是一位接受者。
• (2)他是一位守门者
• (3)他是一位传播者
2、守门人的特征
• (1)隐形性 (3)追加性
• (2)依附性
(4) 完善性
五、守门人的功能与责任
1、守门人的功能 守门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检查功能 加工功能 评价功能 导向功能 桥梁功能
剪辑人员,…… “包括图书管理员,……;包括教员,…… “包括负责汇报的官员,…… “甚至可以包括餐桌旁的丈夫,……”
(4)其他学者的研究和论述
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盖尔顿与鲁奇的“选择性把关模式” 休梅克的总结
四、守门人的角色与,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