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最终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研究引言1.1 研究目的知识目标:系统地研究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能够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分析客观现状,策划自己的成功人生方案,并付诸于实践。
1.2 教学时间框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系统地了解和研究人生。
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正确的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任务: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活80年,写出之前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件事,同时写出今后最想做的三件事。
PPT课件、多媒体电教设备讲述法、案例法小组内部讨论并公布各自的答案,讨论法、归纳法教师随机提问学生,提问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师对学生出的答案进行讲评,强调重点知识点。
2.教学任务与教学活动实施2.1 任务表述2.1.1 学生自由分组,选出小组长。
2.1.2 各小组进行自由讨论。
2.1.3 各小组选取代表进行发言。
2.2 任务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活80年,写出之前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件事,同时写出今后最想做的三件事。
2.3 工作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
3.理论知识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人生观的科学内涵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正确认识人生价值5.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2.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三、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以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为了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我们需要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和心理状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4-2015 学年第 1学期)一、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是非判断、自我约束和引导示范能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提高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承担光荣的历史使命、进而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开拓者而准备。
能力目标:(1) 能用正确的方法与技巧应对大学生活的各种问题。
(2) 能用正确的是非观判断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具备一定的引导和示范能力。
(3) 能通过项目训练,培养个人综合性的素质和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4) 能自觉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完善个性。
知识目标:(1) 明确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大学学习的特点与方法。
(2) 明确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掌握加强道德规范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3) 理解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掌握基本的法律概念、法律术语。
(5)明确法律的本质以及学习法律的意义。
(6)熟悉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本内容。
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三、教学材料1、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参考资料:《思想道德修养》浙江省高等学校“两课”统编教材奚建华主编《法律基础》浙江省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统编教材孙笑侠主编《法律基础教学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11月第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20XX年第一辑)《高校内外》(生活与法丛书)崔卓兰《周国平作品集》南海出版公司四、教学组织形式大班教学、理论讲授、项目训练。
五、考核方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各占50%。
平时考核包括考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期末以项目训练的实施过程评价与最终成果评价为考核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并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重要性•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探讨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基本的法律知识•国家法律体系的层级和组成部分;•常见法律概念的解释;•个人权利和法律责任。
3. 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法律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法律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和保护;•法律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促进。
4.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讨论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何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应用于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解读和举例,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信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促进思维和交流。
4.角色扮演法:以故事情境为基础,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法律情况,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重要性1.导入:引入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学生一起探讨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讲授:通过幻灯片和讲解,介绍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基本的法律知识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讲授:通过幻灯片和讲解,介绍国家法律体系的层级和组成部分。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常见法律概念的解释和个人权利与法律责任的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
它是适应成人教育的需要,帮助成人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的课程。
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成人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成人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爱国情怀、良好的道德素养、自觉的法律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本课程面向成人教育开设。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当代成人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他们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绪论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认清现时代的历史使命,明确其目标,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1、认识现时代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2、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难点: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认识现时代的历史使命;明确当现时代的成才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最终稿)
编码:SDDZ-RC-7.3-01-07 编号:JCB-06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班级名称:15级大专班所属系部:基础部任课教师:赵晓燕侯加文授课总时数28 课时课程类型: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课程二、管理信息编写教师赵晓燕(签名)编写日期2015年7 月28 日教学处长(签名)审查日期年月日系部主任(签名)审查日期年月日教务部主任(签名)审核日期年月日教学校长(签名)审批日期年月日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具备能够独自负责完成工作的能力,包括独立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决策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等。
(2)社会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有承担和建立社会关系的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
(3)专业能力目标使学生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学习、生活和工作,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法制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法律观念。
2.课程内容设计3.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124.进度表设计3四、考核方案的设计坚持全程化的考核原则。
即在学期学习过程中,从课堂学习的第一天开始直至期末最后一堂课的时间内,从出勤率到课堂活跃程度、团队协作力度、作业提交质量与效率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采取过程考核的方式,每一专业能力目标完成后,进行口头的和书面的考核;每一学习情景完成后,学生要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汇总这一学习情景的成绩。
对专业能力的考核是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形式完成的,考核比重占80%。
坚持学生参入考核的原则。
划分学习小组,对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部分即项目公共考核评价,由组长对组员打分、小组成员互评和学生自评,其中组长对组员打分占10%,小组成员互评占5%,学生自评考核占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总体设计(doc 10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总体设计一、课程定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院各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基本素质”的主干课程,也是学院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科学的理想信念落实到职业岗位中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职业精神和法律观念,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增强诚实守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为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素质合格、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 知识目标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熟悉职业道德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了解我国基本法律规范与法律程序。
2. 能力目标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分辨、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增强诚信、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依据法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观念;学会适应社会,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会交流沟通,学会与人合作,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备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组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体现了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的技能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
根据学习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本课程设计了10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20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体设计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三)素质目标
四、课程进度表(重点)
周次
学时
单元标题
主要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
教学组织形式
作业
1
2
思想教育篇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提高道德修养
1、大学生活的特点
2、高职的特点
3、本门课程的性质与意义
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
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努力适应大学生活,理解本门课程的性质与意义,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案例导入
教师讲授
案例分析
学生讨论
案例分析
9
2
第十一讲 以案说法—民法(二)
1、物权法的性质
2、解读《物权法》—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了解物权法的性质,掌握物权法的重点内容,能运用物权法的理论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案例导入
教师讲授
案例分析
学生讨论
2
第十二讲 以案说法—劳动合同法
1、劳动合同法的性质
2、解读《劳动合同法》
学生德育成绩
辅导员按学生管理制度评分
辅导员
3
期中考评
15
试卷
教师
4
期末考评
30
小论文
观点明确 5分
论证清晰、较完整 15分
观点有新意 5分
字数不少于1200字 5分
教 师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课程整体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授课对象:高中生生源和三校生生源
学时: 48学时
二、学生特点分析
在高中生生源和三校生生源中,高中文科毕业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好,理科毕业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差;三校生的理论基础最差,但动手能力较强,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做适当调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与目标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明确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任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1.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任务,示范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与体会第二章:道德修养与个人品质的提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提升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明确个人品质提升的目标2.2 教学内容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2.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道德修养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示范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总结:让学生分享对道德修养的理解与体会第三章: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让学生明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3.2 教学内容社会公德的定义与意义职业道德的定义与意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3.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示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总结:让学生分享对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理解与体会第四章:家庭伦理与家庭和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庭伦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让学生明确如何构建和谐家庭4.2 教学内容家庭伦理的定义与意义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家庭和谐的构建方法4.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家庭伦理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示范如何构建和谐家庭总结:让学生分享对家庭伦理与家庭和谐的理解与体会第五章:法律基础与法治观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遵守法律5.2 教学内容法律基础的定义与意义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遵守法律的方法与原则5.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法律基础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示范如何遵守法律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法律基础与法治观念的理解与体会第六章:公民权利与义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含义与关系让学生掌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6.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的定义与分类公民义务的定义与分类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与平衡6.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公民权利的概念与分类主体:讲解公民义务的概念与分类,分析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与平衡总结:让学生分享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与体会第七章:刑法与犯罪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刑法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掌握犯罪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让学生明确如何预防犯罪与维护社会安全7.2 教学内容刑法的定义与地位犯罪的概念与分类刑法的基本原则与刑罚导入:讲解刑法的概念与地位主体:讲解犯罪的概念与分类,介绍刑法的基本原则与刑罚总结:让学生分享对刑法与犯罪的理解与体会第八章:民法与民事权利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民法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掌握民事权利的基本概念与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8.2 教学内容民法的定义与作用民事权利的定义与分类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的维护8.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民法的概念与作用主体:讲解民事权利的概念与分类,分析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的维护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民法与民事权利的理解与体会第九章:行政法与行政权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掌握行政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让学生明确如何维护自己的行政权利行政法的定义与地位行政权的概念与分类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权的行使9.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行政法的概念与地位主体:讲解行政权的概念与分类,介绍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权的行使总结:让学生分享对行政法与行政权的理解与体会第十章: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思维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掌握法律方法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10.2 教学内容法律思维的定义与特点法律方法的概念与分类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0.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法律思维的概念与特点主体:讲解法律方法的概念与分类,示范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的理解与体会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意义、目标、方法和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它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内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
2. 第五章: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 第六章: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个人的修养途径。
4. 第七章: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宪法和法律制度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5. 第八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成绩,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辅助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导教程》。
3. 网络资源: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学术论文等。
4.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5. 教学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设计方案一、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
其基本内容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
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素质目标: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身心、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材和终身发展。
能力目标:(1)能够在了解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高职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深刻认识高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初步培养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
(2)能够在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提高学习、交往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合理生存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3)能够将道德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主的要求,成为校园道德生活的主体,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4)能够运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
(5)能够在熟悉职业素质、职业理想及选择、职业法规等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培养成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1)认识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
确立和坚定理想信念、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2)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内涵思想道德修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具体案例。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
第二章: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常见法律问题的处理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法律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律场景,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第三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身义务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常见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案例分析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小组讨论法:讨论权利与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
第四章:遵守社会公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024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篇)
2024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篇)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1教学主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
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同学们,通过前边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
但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
因此,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一、教案概述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意义和目标2. 法律基础的概念、特征和作用3. 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4. 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5. 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明确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1. 导入: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意义。
2. 主讲:介绍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和任务。
3. 互动:讨论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法律基础的概念与特征1. 导入:讲解法律基础的概念和特征。
2. 主讲:介绍法律基础的作用和价值。
3. 互动:分析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1. 导入:讲解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2. 主讲:介绍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
3. 互动:讨论如何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第四节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1. 导入:讲解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2. 主讲: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3. 互动:分享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实践经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案例,分析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4)考核方案设计
根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特点要求,本课程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所以在考核方式上注重思想和行为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记忆。
因此本门课程采用开卷的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包括:课堂讨论、辩论赛、演讲活动、作业、平时测验、行为表现等。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
(5)教材资源
1、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专家组主编。
2、参考资料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戴艳军主编。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书林主编。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认识到这两者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2. 法律基础的含义与意义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4.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5.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主要内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件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和法律知识。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和法律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试题,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辅助材料:相关案例、论文、新闻报道等3. 网络资源:法律法规数据库、道德建设相关网站等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配备多媒体设备2. 网络:保证网络畅通,方便查阅资料3. 座位:采用小组讨论式布局,便于学生交流互动八、教学时间1. 课时: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授课时间:每周两节课,共计16周九、教学任务1. 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内容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和法律知识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4.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十、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2. 第二周:讲解法律基础的含义与意义3. 第三周: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4. 第四周:讲解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5. 第五周: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主要内容6. 第六周:案例分析,深入理解道德和法律知识7. 第七周:讨论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8. 第八周: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十一、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道德讲座、法治宣传活动,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第三章节,重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具体包括: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2. 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3. 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社会公正、公平的认识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2.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社会新闻,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讲解道德和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道德和法律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其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法律建设1. 基本原则 1. 基本原理2. 主要内容 2. 主要内容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2. 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找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相关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第三章节,重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具体包括: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与个人品质等方面的内容;2. 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包括法律的定义、性质、功能和我国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内容;3. 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包括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和区别、道德与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整体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第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本课程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和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政策报告》相衔接,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教育部16号文件也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把握人生的能力,提高其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它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原则、方法,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我国宪法和其它相关法律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真的能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做人;学会思考。
3、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同其它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第一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意义。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意义,分析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法:讨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发言情况。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和反思。
第二章:法律基础与法治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2 教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法治观念的内涵和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介绍我国法律体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和实践。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法治观念的理解和实践。
法律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意义。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和平衡。
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意义,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和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本课程主要帮助高职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法律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提升高职生的理论深度、生活厚度、政治高度,成为具有沂蒙精神特质、服务临沂地方发展的合格人才和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新时代国家对青年的要求制定符合个人实际的成长计划。
2.能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科学人生观指导下,把自己的人生目的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3.能够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引下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4.能够在中国精神的激励下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5.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6.能够以正确的道德观为指导,向道德模范学习,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7.能够以正确的法治观为指导,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1.理解青年大学生在新时代肩负的历史使命。
2.了解人生观、价值观理论,理解人生的意义,掌握端正人生态度的基本要求。
3.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掌握实现梦想的途径。
4.了解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理解中国精神的弘扬对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意义,掌握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
5.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弘扬践行的重大意义。
6.理解道德的本质及作用,了解优秀的道德成果,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明确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规范要求。
7.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明确实现法治思维的途径,掌握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码:SDDZ-RC-7.3-01-07 编号:JCB-06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班级名称:15级大专班所属系部:基础部任课教师:赵晓燕侯加文授课总时数28 课时
课程类型: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课程
二、管理信息
编写教师赵晓燕(签名)编写日期2015年7 月28 日教学处长(签名)审查日期年月日系部主任(签名)审查日期年月日教务部主任(签名)审核日期年月日教学校长(签名)审批日期年月日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具备能够独自负责完成工作的能力,包括独立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决策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等。
(2)社会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有承担和建立社会关系的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
(3)专业能力目标
使学生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学习、生活和工作,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法制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法律观念。
2.课程内容设计
3.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