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猪肉的指标及其度量方法
猪肉品质主要评价指标
猪肉品质主要评价指标猪肉品质主要评价指标猪肉品质主要评价指标【发稿时间:2011-8-9 9:32:06】【作者:昆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主题词:】【责任编辑:昆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稿件来源:昆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审核发布:昆明农业信息审核员(市场信息)】肉质是一个综合性状,包括一系列的评价指标。
普遍认为,肉质的评价应考虑感官性状、营养价值、技术因素、卫生安全等几个方面。
(一)肉色颜色本身不会对肉的口感、滋味、营养成分产生影响,但肉色是肌肉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变化的外部表现,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用视角加以鉴别,从而由表及里地判断肉质,尤其是我国习惯用“色、香、味”来判断肉质,多数消费者会把肉色作为选择的标准之一。
(二)PH值PH值是反映屠宰后猪机体糖原解速率的重要指标,屠宰后40~60分钟测量的pH 值(pH1)是公认的区分生理正常和异常肉质(PSE肉)的重要指标。
猪被屠宰后,机体的自动平衡功能终止,而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仍在进行。
由有氧代谢转变为无氧代谢(糖酵解),其最终产物是乳酸,乳酸的积累使肌肉pH 值降低,肌肉pH值下降的速度和强度,对肉质性状有着较大影响。
(三)系水率猪肉系水率又叫保水率,是指肌肉受到外力作用时(如加压、切碎、加热、冷冻、融冻、贮存、加工等),肌肉保持其原有水分的能力。
“滴水损失”也是衡量肌肉系水率的一个指标,是指不施加任何外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蛋白质系统的液体损失量。
肌肉的保水率不仅直接影响食肉的滋味、香气、多汁性、养分损失、嫩度、颜色等食用品质,而且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四)肌肉脂肪含量肌肉脂肪是指肌肉组织内所含的脂肪,是用化学分析方法提取的脂肪量,不是通常肉眼可见的肌肉脂肪。
肌肉脂肪是合成风味物质的前体物质,因此在主观品味评定中,富含适量肌肉脂肪对口感惬意度、多汁性、嫩度、滋味等都有良好作用。
一般认为,肌肉脂肪含量在2%~3%较为理想。
肌肉脂肪含量受品种因素的影响较大,我国地方猪种的肌肉脂肪含量高于引进品种猪,肌肉脂肪丰富是国内猪肉口感较好的内在因素之一。
优质猪肉的判定标准
优质猪肉的判定标准
优质猪肉的判定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肉质:优质猪肉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质地细腻,有均匀的纹理,无筋膜和血管。
肉色鲜红,不发黑或发绿,并且有一定的脂肪砂,使口感更加香嫩。
2. 脂肪含量:优质猪肉应具有适量的脂肪,且分布均匀。
适当的脂肪含量可以增加口感的鲜美度,使猪肉更加多汁,但过多或过少的脂肪都会影响食用体验。
3. 水分含量:优质猪肉应具有适宜的水分含量。
过高的水分含量可能意味着猪肉质量较次,而过低的水分含量则可能导致肉质过于干燥。
4. 气味:优质猪肉应具有清淡、自然的气味,不应有异味。
异味可能是质量差或处理不当的表现。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判定标准,如:肉眼观察时没有霉变、腐烂的迹象;肉表面没有血迹和其他污染物;猪肉切割后,切面有一定的光泽,肌纤维排列整齐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文化对猪肉的偏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对于猪肉的判定标准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肉类品质标准
肉类品质标准鲜肉类、冻肉类质量验收标准[1]鲜猪肉品名质量验收标准鲜猪肉鲜度标准:肉质有弹性,手指轻按、陷地方马上按复、脂肪为白色或乳白色、整体色泽光滑、切面红色、微微湿润但不粘手、无淤血、无注水、无寄虫。
分级标准:一级猪:重量60-65KG之间猪,从头往下数算第五、六肋管上方脊原厚度≤2CM,后腿肌肉丰满,臀部弧线明显,成弓状,且体表无伤。
二级猪:重量在70-75KG之间,从头往下数第五、六肋骨上方脊腰厚度小于3CM,太于2CM后腿肌肉丰满,且体表无伤。
三级猪:重量在75KG以上,从头往下数第五、六、肋骨上方脊腰厚度超过3CM,后腿肌肉松弛折多瘦肉较多、带有肥肉或瘦肉。
五花肉带皮的肥瘦肉,肌肉与脂防相间多层瘦肉基本为瘦肉,无肥肉,骨腱少猪扒圆而长的通脊肉,全部是瘦肉,肉质红嫩,紧密排骨带肉的排骨,排骨带少量肉,不带肥油,厚实,完整,不得剃降,骨肉不分离。
龙骨剃除了里脊肉的脊推骨,色泽肉红,不带皮,不带油汤骨腿骨,圆管形、浅黄骨髓充满全部管状骨腔,带部分肌肉、干净。
猪蹄完整、龙毛、无黑斑、无指甲、表皮光滑、肉质有弹性。
猪肝肝叶完整、暗红、质地柔软、湿润、有光泽、边缘薄猪心心冠脂肪洁白、组织结实有弹性、用手可挤出鲜红的血液和血凝结块。
猪肺内呈红色、有光泽。
猪大肠呈浅黄、无黑斑、柔软、表面光滑湿润、无异物、极小味道。
猪肚呈浅白、色泽光润、不带肥油、内部干净、无异物、极小味道。
猪血品质新鲜,无异味、无杂质。
猪头肉肉质有弹性,手指轻按、陷地方马上按复、脂肪为白色或乳白色、整体色泽光滑、切面红色、微微湿润但不粘手、无淤血、无注水、无寄虫。
[2]鲜牛肉品名质量验收标准鲜牛肉肉色深红、肉质有弹性、指压陷部分立刻恢复,切面有光泽及微湿润,极小渗出物;真有浓郁的牛肉气味,脂肪白色或乳白色,无寄生出,无注水。
[3]鲜羊肉品名质量验收标准鲜羊肉肉质有弹性,手指轻按、陷地方马上按复、脂肪为白色或乳白色、整体色泽光滑、切面红色、微微湿润但不粘手、无淤血、无注水、无寄虫。
猪肉品质评定技术规程
猪肉品质评定技术规程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之一,其品质与食用价值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确保猪肉的品质安全,猪肉品质评定技术规程应运而生。
该规程是在对猪肉的营养成分、外观、质地、气味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对猪肉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一、猪肉的营养成分评定猪肉是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其营养价值被广泛认可。
在猪肉品质评定技术规程中,对猪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详细的评定标准。
其中,蛋白质含量是评定猪肉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评定蛋白质含量时,可以采用乙二醇试剂法和Biuret法进行测定。
此外,猪肉中脂肪的含量也需要进行评定,可以通过重量法和溶剂提取法进行测定。
二、猪肉的外观评定猪肉的外观是指猪肉的颜色、纹理、肉眼可见的肉质和水分等特征。
在猪肉品质评定技术规程中,对猪肉的外观进行了详细的评定要求。
首先,猪肉的颜色应该鲜红、鲜亮,不应有暗褐色或发黑的现象。
其次,猪肉的纹理应该均匀,不应有血丝、筋膜等杂质。
此外,猪肉的水分含量也是评定外观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烘干法进行测定。
三、猪肉的质地评定猪肉的质地是指猪肉的柔软、嫩滑程度以及咀嚼性等特征。
在猪肉品质评定技术规程中,对猪肉的质地进行了详细的评定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触感来评定猪肉的柔软程度,柔软的猪肉通常质地更好。
其次,可以通过咀嚼性来评定猪肉的嫩滑程度,嫩滑的猪肉通常更受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猪肉的弹性也是评定质地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测定猪肉的弹性模量来进行评定。
四、猪肉的气味评定猪肉的气味是指猪肉散发出的气味特征,通常是人们选择猪肉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猪肉品质评定技术规程中,对猪肉的气味进行了详细的评定要求。
首先,猪肉的气味应该清香、纯正,不应有异味或腥臭味。
其次,可以通过嗅闻法来评定猪肉的气味,专业评定员可以凭借丰富经验来判断猪肉的气味是否符合要求。
猪肉品质评定技术规程是对猪肉进行品质评价的重要标准。
猪肉品质分析如何提高猪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猪肉品质分析如何提高猪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猪肉品质分析:如何提高猪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猪肉作为我国传统的主要肉类食品之一,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需求逐渐增加,提高猪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提高猪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一、猪肉品质的评估指标要提高猪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首先需要了解猪肉品质的评估指标。
猪肉的品质主要包括肉质的理化性质、色泽、口感和营养成分等。
其中理化性质主要指肉质的水分含量、pH值、脂肪含量等;色泽则包括肉质的颜色鲜艳度和氧肌红蛋白含量;口感涵盖猪肉的嫩度、弹性、口感等;而营养成分则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二、提高猪肉的口感和嫩度要提高猪肉的口感和嫩度,可以从饲养管理和屠宰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合理的饲养管理能够改善猪肉的肌肉组织和脂肪含量。
科学的饲养方案可以提高猪肉的嫩度和口感。
合理的饲料组配和供应周期,以及适当的饲养密度和环境条件都对猪肉品质有重要影响。
此外,合理的饲养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激素和抗生素,以确保猪肉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其次,屠宰技术对猪肉的口感和嫩度也有很大影响。
合理的屠宰流程和剁拆方式能够更好地保留猪肉的水分和营养成分。
同时,适当的冷却和储存方法也能提升猪肉的嫩度和口感。
这些措施的科学应用可使猪肉更加鲜嫩可口。
三、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除了口感和嫩度外,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几点是可以考虑的措施:首先,提高猪肉的蛋白质含量。
通过合理的饲料组配和管理,能够使猪肉中蛋白质含量更加丰富。
此外,适当的饲养密度和运动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猪肉的蛋白质含量。
其次,增加猪肉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
通过饲养和饲料添加物的选择,可以增加猪肉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比如通过添加食物中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来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
最后,合理的烹饪方式也能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
猪肉验收标准
五花肉
三线肉
二刀肉
杂骨
脊肉
肉质鲜嫩、不能注水、尾条不要、肥膘不沾
指排
寸骨以下不要、肉质不超过10%、脊骨不沾
童子骨
肉质不超过5%、骨质鲜明、不发黑、不冰冻
脊骨
头脊骨不要、肉质不超过20%、不冰冻、色泽鲜明
肉片
肉质鲜嫩、不超过3%的水分、肥膘不超过15%
肉沫
肥肉占30%、瘦肉占70%、肉质新鲜、不要剁肉
腰花
不注水、四周不要有油渍、发黑的不要、下刀不要过1/3的厚度
肘子
肉质新鲜、表皮光亮、皮不能过厚、肘把不能过长
肝
新鲜光亮、无灰斑、无异味
板油
色泽鲜白、无红油筋、厚度不低于2公分
脑花
新鲜、无异味、光泽度好
梅肉
猪脚
皮烧干净、呈黄色、猪蹄壳干净(蹄尖不低于250克)
猪耳
色泽好、干净、无细毛、无血斑(不低于600克)
猪舌
鲜光泽亮好、舌根不能多于1.5厘米
猪肥肠
无杂肠、清洗干净、无血斑、无异味、肠油不高于3%
猪心
无血水、新鲜、光泽好
猪肚
无杂肠、无血斑、无水分
猪尾
新鲜、无毛、无血斑
脆骨
无大列骨、脆骨均匀
短肠头Leabharlann 无杂肠、不低于0.6kg报价单
单位:元/kg
品名
报价
验收标准
后腿肉
肉质新鲜、色泽红润、肥膘不能大于30%
前腿肉
肉质新鲜、色泽红润光亮、无异味、无血斑、肥膘不能大于30% 代脊骨肥膘最多两指宽、厚不能超过四指、肚皮肉不能带、不要 黑毛猪、死猪肉 三条线分明、三指厚薄、不能要黑毛猪、坏猪肉、不能三线掉肉 肉质新鲜、肥膘不能大于20%、不要黑毛猪、瘦肉不能低于三指 厚 不要冰冻、骨质不发黑、不连肉、扇仔骨不能超过40%
猪肉的等级分类标准
猪肉的等级分类标准
猪肉的等级分类主要根据肉质、脂肪、肉色、异味、肉质紧实度和含水量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以下是猪肉的等级分类标准:
1. 肉质细嫩度:优质猪肉的肉质应该细嫩,组织纹理清晰,易于咀嚼。
肉质过于粗糙或过于柔软的猪肉则品质较差。
2. 脂肪均匀度:优质猪肉的脂肪分布应该均匀,不宜有过多的脂肪或过少的脂肪。
脂肪分布均匀的猪肉口感更加滑嫩,且不会过于油腻。
3. 肉色红润度:优质猪肉的颜色应该呈现自然的红润色,表明肉质新鲜、健康。
如果猪肉的颜色过于暗淡或偏黄,则可能不新鲜或存在其他质量问题。
4. 无异味:优质猪肉应该没有异味,有一种淡淡的肉香味。
如果有异味或腥味,则表明猪肉不新鲜或存在其他质量问题。
5. 肉质紧实度:优质猪肉的肉质应该紧实,有一定的弹性。
如果猪肉的肉质过于松散或缺乏弹性,则表明品质较差。
6. 含水量高低:优质猪肉的含水量应该适中,不宜过高或过低。
过高的含水量会使猪肉口感过于潮湿,而过低的含水量则会使猪肉口感过于干燥。
基于以上标准,猪肉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不同等级的猪肉在口感、营养价值和市场价格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选择相应等级的猪肉。
优质猪肉的判定标准
优质猪肉的判定标准
优质猪肉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肉质:优质猪肉应具有肉质紧实、色泽鲜红、有光泽、无血丝、无肉眼可见的肉筋等特点。
2. 脂肪:优质猪肉应脂肪均匀分布,并呈白色和透明状,没有异味。
3.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适宜,既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过于湿润。
4. 肌肉纹理:肌肉纹理应细腻柔软,没有粘性或黏性。
5. 体表特征:优质猪肉应肉质饱满,无淤血、病瘤、裂伤、瘀血、水肿等外表异常。
6. 嗅觉:优质猪肉应无异味,有正常的肉类香味。
7. 储存期限:猪肉储存时间越短,质量越好,新鲜程度越高。
综合以上标准进行判定,符合多个方面要求的猪肉被认为是优质猪肉。
优质风味猪肉通用要求
优质风味猪肉通用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优质风味猪肉的术语及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优质风味猪肉的关键指标和判定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6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GB17996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2079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规范GB270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畜、禽产品GB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126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GB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T17236 畜禽屠宰操作规程生猪GB/T19479 畜禽屠宰良好操作规范GB/T19480 肉与肉制品术语GB/T22210 肉与肉制品感官评定规范GB/T28640 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GB/T40465 畜禽肉追溯要求GB/T40466 畜禽肉分割技术规程猪肉GB/T5009.44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9695.19 肉与肉制品取样方法GB/T9959.2 分割鲜、冻猪瘦肉NY/T1759 猪肉等级规格NY/T40464-2023 冷却肉加工技术要求NY/T821 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T∕NAIΛ003肌肉中肌背肌甘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生态健康养殖eco1ogica1Iyhea1thyfarming指根据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和生态平衡法则,以猪的营养需要和循环经济原理为指导,从饲料原料的选择、配方设计、加工工艺和生态环境等过程都进行严格控制,猪只健康,动物福利明显提升,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猪肉质评定方法
猪肉质评定方法猪肉质量评定是指对猪肉的外观特征、质感、色泽、气味、口感等进行综合评定,以确定猪肉品质的好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猪肉质量评定方法和相关参考内容。
1. 外观特征评定:猪肉的外观特征可以从肉色、脂肪分布和肌肉纹理等方面进行评定。
参考内容包括:鲜猪肉应具有红色或浅红色,无任何明显的色斑;脂肪分布均匀、细腻;肌肉纹理细腻、致密等。
外观特征的好坏反映了猪肉的新鲜程度和脂肪含量。
2. 质感评定:通过手感评定猪肉的质地、湿润度和柔软度等特征。
参考内容包括:新鲜的猪肉应该有弹性,肌肉表面不能有粘液或粘性质感;用手指轻压能立即恢复;新鲜猪肉应该湿润而不干燥。
3. 色泽评定:猪肉的色泽是指熟猪肉的颜色,可以通过视觉进行评定。
参考内容包括:猪肉应该有明亮的红色或粉红色,不应该有任何暗黄色、灰色或绿色。
4. 气味评定:猪肉的气味是猪肉质量评定的重要标准之一,可以通过嗅觉进行评定。
参考内容包括:新鲜的猪肉应该没有任何异味,不应该有腥味、酸味或霉味。
一般而言,新鲜猪肉应该有轻微的肉香气味。
5. 口感评定:猪肉的口感是指猪肉在咀嚼过程中的质地、嫩度和鲜美度等特征。
参考内容包括:鲜猪肉肉质鲜嫩多汁、口感细腻,有弹性,不应该有任何粘涩感。
此外,在猪肉质量评定中还可以参考猪肉的脂肪含量、骨髓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
脂肪含量过高可能会影响猪肉的风味和嫩度,而骨髓含量和水分含量过高则可能降低猪肉的嫩度和口感。
综上所述,猪肉质量评定方法是多方面的,包括外观特征、质感、色泽、气味和口感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综合评定,我们可以判断猪肉的品质的好坏,选择适合的猪肉产品。
猪肉品质的评定指标及影响因素
重 要 指标 。肌 肉脂 肪含 量是 肌 肉形成 大理 石 纹 的基
础 ,因此 ,可 以测 定肌 肉内脂肪 含量 来 间接反 映肌
质有 一 定 的影 响。朱砺 等研 究结 果表 明 ,荣 昌猪 的
色的稳 定性 及脂 肪抗 氧化性 得 到改 善 ;色氨 酸可 增
肉中 的糖 、氨基 酸等 作用 于人 类 味觉感 受器 产 生 的综 合 滋 味 。 肉在加 热 烹 调 时迈 拉 德 反应 ( i Mal . 1r) 生 的挥 发 性 芳 香 物 质 能作 用 于 人 类 嗅 觉 感 ad 产 受 器 产生 香 味感受 。
标 ,给 予相 应 的评分 。屠 宰加 工 工艺对 嫩 度有 显著
蛋 白质和 赖氨 酸含 量主要 影 响瘦 肉率 和肌 内脂 肪含 量 。研 究 表 明 , 日粮 中蛋 白质含量 只有 与猪 生
长所 需蛋 白质 的量 相适 应 ,才能 获得最 大 的蛋 白质
沉积 ,保证 瘦 肉的生长 。 日粮 中蛋 白质 水平 除影 响 瘦 肉率外 ,还对 肉的风 味 、嫩 度 、多 汁性等 特性 产 生影 响 。 日粮 氨基 酸水 平也会 对 猪 肉品质产 生一 定
2 猪 肉品质 的影 响 因素
强 猪 的抗应 激 能力 ,同时对 降低 P E肉的产 生有 一 S
定作用 ;天门冬氨酸可提高猪的瘦 肉率 ,降低脂肪 比率。众多研究表明,低蛋白质 、低赖氨酸饲粮平 均 可 使 肌 内脂 肪增 加 约 21 百分 点 。 张克 英 等试 .个
验 结果 表 明 ,提 高饲 粮理想 蛋 白水平 可 显著提 高猪 日增重 和饲 料利用 率 ,眼肌 面 积和瘦 肉率 有增 加趋 势 ,皮脂 率 和 背膘 厚 有 下 降趋 势 ,肌 肉 ( 其 是 鲜 尤
猪肉品质的检测技术方法
猪肉品质的检测技术方法猪肉品质的检测技术方法摘要:文中叙述了猪肉品质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给出了我国猪肉的品质应遵循的标准,综述了多种检测猪肉品质具体指标的技术方法,以及说明了对猪肉品质进行多指标检测的必要性。
关键词:猪肉品质质量指标检测技术方法一、猪肉品质各种具体指标的技术检测方法检测肉质的方法和仪器有很多种,如色值仪,pH计,脂肪分析仪,肌肉嫩度计,超声波测定仪,近红外线探针,手提分光光度计,光学探针,电磁扫描,绝缘扫描,核磁共振扫描等。
1、嫩度检测用C—LM型嫩度仪测定腰大肌肉样的剪切力,肉样采用半熟处理即肉样在80℃恒温水中加热至中心温度60℃。
取上述部位约200g放人自封袋中,将温度计插入中心部位后,置于恒温水浴锅内,水温恒定在80℃,当肌肉中心温度达70℃时取出,用取样器取样品中心部位的肉样,用C—LM嫩度仪测定剪切力。
2、肉色检测美制NPPC比色板(1994版)。
上有5个眼肌横切面的肉色分值级别从浅到深排列,用于肉色定量评估。
1分=灰白色(异常肉色),2分=轻度灰白(倾向异常肉色),3分=正常鲜红色,4分=稍深红色(属于正常肉色),5分=暗紫色(异常肉色)。
用比色板(1991版)对照眼肌样本给出肉色分值。
分值的精确度可判断到0.5分。
3、大理石纹检测美制NPPC比色板(1991版或1994版皆可)。
与肉色评分同步进行,按五个等级进行评分。
对照比色板给肉样评分。
1分为脂肪痕量;2分为脂肪微量;3分为脂肪中量;4分为脂肪多量;5分为脂肪过量。
两分之间允许设0.5分值。
4、粗脂肪检测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粉碎的风干样(40目筛)1.5g左右,用恒重的滤纸包好待用。
将滤纸包放入脂肪抽提器的抽提筒中,冷凝器上端塞上脱脂棉,连接上接收瓶,加入无水乙醚至瓶内体积的三份之二处,于40℃水浴锅上加热,连续萃取12小时。
取出脂肪包放在通风处让乙醚挥发0.5小时以上,直至不能闻出乙醚气味。
把滤纸包放入50-60℃的烘箱烘至恒重。
优质猪肉的指标及其度量方法
优质猪肉的指标及其度量方法摘要本文论述了优质猪肉的指标及其选择依据。
介绍了各指标的度量方法与操作程序。
作者建议选择肉色、pH值和保水力三项指标,是因为这三项指标是国际上通用的区分生理正常肉与异常肉(PSE 肉)的指标,以及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嫩度是标志中国地方猪种肉质特性的指标。
使我们评定肉质的方法不仅与国际接轨,而且满足了消费者对猪肉色、香、味、品质的要求。
文中所推荐的测定方法,以准确、方便、经济、实用为原则,尽量做到操作规范化。
关键词猪肉质性状测定方法1 前言中国加入WTO后,养猪业与其他农业部门一样面临着巨大挑战。
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并找出最佳应对措施,使挑战转化为机遇,促使养猪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是历史赋于我们的光荣任务。
中国养猪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在生猪存栏数与猪肉产量上均居世界首位。
国内猪肉市场供需平衡而略有剩余。
但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猪肉的出口量仅占很小份额,出口地局限于香港这一弹丸之地的局面依然故我,这与我们养猪第一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生产优质猪肉,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关于用哪些指标来表征肌肉的品质是一个很复杂的命题。
养猪生产者、肉类加工企业、贮存运输和销售商等不同产业部门,都从本行业的经济利益出发提出表征肉质的指标,而最终消费者又有自己的标准。
国外,从上世纪40年代年起逐渐发展形成的肉类科学(Meat Science)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见解(Lawrie, R. A., 1974; Forrest, J. C. et al., 1978; Wilson, N. R. P. et al., 1981; Roman J. R. et al., 1985)。
陈润生在《关于改善猪肉品质研究的进展》(1981)、《猪肉品质研究的若干理论与实际问题》(1983)和《关于建立和发展我国肉类科学的建议》(1987)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了广泛的综述。
国内对于肉质的系统研究,始自"六•五"计划期间,《中国主要地方猪种质特性的研究》课题组将肉质列为重要研究性状。
猪肉品质划分
猪肉品质划分
猪肉品质划分通常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 瘦肉率:瘦肉率是指猪肉中瘦肉的含量,瘦肉率越高,说明肉中脂肪含量较低,品质越好。
2. 肌肉纹理:猪肉的肌肉纹理分为细嫩和粗硬两种,细嫩的肌肉纹理更受欢迎。
3. 肌肉颜色:肌肉颜色较红的猪肉通常更受欢迎,这表明肉中富含血红素,肉质鲜嫩。
4. 肌肉纹理均匀性:肌肉的纹理均匀性越好,说明猪肉的质地和口感更佳。
5. 脂肪分布:好的猪肉应该具有合适的脂肪分布,肉中的脂肪应该均匀分散,而不是过多地集中在某些部位。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评价,一般可以将猪肉划分为优质肉、一般肉和劣质肉等级。
优质猪肉通常具有高瘦肉率、细嫩纹理、红色肌肉、均匀肌肉纹理和适当的脂肪分布。
而劣质猪肉则具有较低的瘦肉率、粗硬纹理、较浅的肌肉颜色、不均匀的肌肉纹理和过多的脂肪集中。
肉品质相关指标取样及测定方法
宰前活重:猪在屠宰前24 h禁食,宰前8~12 h禁水,临宰前称取的活重。
胴体重:猪宰杀、放血、刮毛、去掉头、蹄、尾和内脏(除板油和肾脏外)后的重量。
热胴体重:宰后45 min胴体重冷胴体重:4 ℃下冷却24 h胴体重。
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皮厚:第6-7肋骨处游标卡尺测皮肤厚度。
膘厚:指皮下脂肪的厚度(不含皮厚)肩部膘厚:肩部最厚处游标卡尺测皮下脂肪厚度。
胸部膘厚:6-7肋间皮下脂肪厚度。
腰部膘厚:最后肋骨处(胸和腰结合部)皮下脂肪厚度。
臀部厚度:髋结节处皮下脂肪厚度(该测点在半月形肌肉中点)。
平均膘厚:肩部、腰部与臀部3点膘厚的平均值。
国外采用胴体探测仪测定离背中线6-8厘米处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间的背膘厚。
胴体长:猪分为体直长和体斜长。
胴体长Ⅰ(体直长):耻骨联合前沿至第一颈椎前沿的直线长度。
胴体长Ⅱ(体斜长):耻骨联合前沿至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前缘的长度。
腿臀比率:沿倒数第一、二腰椎间垂直切下的后腿重量占胴体重的百分比。
内脂率(%)=(花油重+板油重)/胴体重×100%板油率(%)=板油重/胴体重×100%花油率(%)=花油重/胴体重×100%腰肌: 腹腔上壁靠肾脏的后边,紧贴肋骨弓。
腰肌率=左片胴体腰肌重×2/胴体重×100%胴体分割与剥离:取左半边胴体除去板油、肾脏以及腰肌后,将其分为前、中、后三段。
前躯与中躯以5-6肋间为界垂直切下,后躯从倒数第1-2 腰椎处垂直切下。
皮率(%)=前、中、后三躯皮重之和/三躯皮、骨、肉、脂总重×100% 骨率(%)=三躯骨重之和/三躯皮、骨、肉、脂总量×100%肥肉率(%)=三躯肥肉重之和/三躯皮、骨、肉、脂总量×100%瘦肉率(%)=(三躯瘦肉重之和+腰肌重)/三躯皮、骨、肉、脂总量×100% 肥瘦比例=三躯肥肉总量/三躯瘦肉总量采集新鲜背最长肌用自封袋装好,置于4℃保存的肉样用于常规肉质分析;贮存于-20℃冰箱的肉样供营养成分测定。
猪肉参考指标
猪肉参考指标
猪肉是人们常见的肉类食品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猪肉参考指标:
1. 蛋白质含量:猪肉富含优质蛋白质,通常在20-25%之间。
2. 脂肪含量:猪肉中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大约在10-25%之间,具体取决于猪的品种和部位。
3. 碳水化合物含量:猪肉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低,通常为0%。
4. 维生素含量:猪肉富含维生素B群,尤其是维生素B1、B2和B12。
此外,猪肉还含有维生素D和E。
5. 矿物质含量:猪肉富含铁、锌和磷等矿物质,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钾、镁和钙。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部位的猪肉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
例如,瘦肉和里脊肉中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而五花肉和排骨等部位则含有更多的脂肪。
此外,猪肉中的胆固醇含量也较高,所以在食用时应适量控制。
猪肉品质的测定
猪肉品质的测定
猪肉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肉类,它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猪肉品质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猪肉品质测定方法。
1. 味道
味道是猪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可以通过在表面切开一部分来进行品尝。
好的猪肉应该具有鲜美、醇香的口感,而不应该有腥臭味。
2. 色泽
猪肉的色泽也是评定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应该呈现出红色,表示肉质细嫩、口感好;而瘦肉则应该呈现出淡红色,没有血丝和黄色。
3.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也是评价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
目前,比较常见的测定组织结构的方
法是组织形态测定和织构计算机分析。
组织形态测定可以通过肉的切片来进行,而织构计算机分析则需要专门的设备。
4. 脂肪含量
脂肪含量是猪肉品质另一个重要的指标。
越瘦的肉品质也就越好,因此对消费
者而言,购买时可以看肉上的油花,一般来说,越少的油花代表脂肪含量越少。
5. 肉纹
肉纹是指肉中纵横交错的肌肉线条。
肉纹越粗、越松散,代表猪肉肉质越差。
相反,肉纹越细、越紧密,猪肉的品质也就越好。
,猪肉品质的测定需要从多个因素进行考虑,包括味道、色泽、组织结构、脂
肪含量和肉纹等。
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可以根据这些指标进行选择,选购到高品质的猪肉,保证自己的健康。
猪肉检验标准
一、抽样方案1、素来货的不一样部位随机抽取样品;2、冻肉:100吨以下为1%,100吨以上为%;样品量许多于2KG;3、鲜肉:许多于2KG。
二、标准及方法项目标准方法及判断源于非疫区、并有产地动物防疫监察机构根源及品种的检疫证明。
不得有公、母、病等异样猪目视检查肉色泽肌肉色深红或鲜红,有光彩,无深紫色的目视检查淤血块;脂肪洁白或粉白、无霉点组织状态肉质密切,有坚固感,鲜肉解冻后用手按目视检查,用手触觉压凹陷后会立刻还原粘度表面及切面微润湿,不粘手用手触觉气味无臭味、异味,无氨味及酸味,脂肪无氧用鼻嗅化味,有新鲜猪肉的稍微血腥气肉汤肉汤透明,芬芳,汤表面齐集大批油滴,取 100g 于清水中煮熟,目气味和味道鲜美视检查并试味PH值±PH计或试纸检测无奶头、奶头邻近无色素沉稳物、不带黄外观汁;无甲状腺和肾上腺;无病变淋奉承;目视检查淤血肉≤ 10g/kg异物猪毛≤ 5 根/10KG,碎骨、软骨≤ 4 粒/10KG目视检查矿物质、金属等异物≤ 5 粒/10KG、净含量( %)≥98 称量回收率( %)≥97 称量 ( 去除筋膜等无利用价值部分 )挥发性盐基氮≦ 20 mg/100g 汞( 以 Hg计) ≦kg 水份 , ≦77%其余指标切合国家限量标准附表:非正常猪肉鉴别方法异样猪肉种类特点瘟病猪肉肉皮上有密布如蚊虫的小血点,脂肪呈红色丹毒病猪肉表面有较大块形成圆形的出血点斑,严重者充满浑身;肌肉、粘膜都呈显然黄色,有鱼腥气(注:有的饲料会惹起猪肉发黄,黄疸病猪肉但色淡,无异味)肌肉纤维粗乱,呈紫红色,肥肉组织废弛、微红,肥肉少,肉久煮不烂,老母猪肉有臊味老公猪肉肌肉纤维粗拙,色彩暗红,肉间脂肪较少,久煮不烂,有浓臊味三、包装及储运要求1、密封完满;冻肉温度在-15 ℃以下,鲜肉气温高时需采纳降温举措。
2、冻肉包装表记切合国家标准,如生产厂家、保质期、电话、地点等;3、运输中要注意安全,交错污染及变质。
优质风味猪肉通用要求
优质风味猪肉通用要求以优质风味猪肉通用要求为标题,这篇文章将介绍如何生产和选择优质的猪肉,并提供一些关于烹饪猪肉的建议。
猪肉是世界各地一种常见的肉类食品,因其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喜爱。
然而,不同地区对猪肉的品质和风味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商和供应链必须遵守一些通用要求。
猪肉的品质取决于猪的饲养环境和饲料。
优质的猪肉通常来自于健康、合理饲养的猪。
猪应该在干净、通风良好的环境下饲养,并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它们活动。
饲料应该是均衡的,包含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确保猪的健康成长。
猪肉的加工过程也非常重要。
在屠宰过程中,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以确保猪肉的卫生和质量。
工人必须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工具,并遵守卫生标准。
屠宰后,猪肉应该及时冷却,以避免细菌滋生。
除了饲养和加工,消费者在选择猪肉时也应该注意一些要点。
首先,外观是评估猪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新鲜的猪肉应该有明亮的颜色,没有异常气味和明显的损伤。
其次,猪肉的纹理和肉质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优质的猪肉应该有细腻的纹理和适度的肥瘦比例。
最后,消费者可以通过触摸猪肉来评估其新鲜度。
新鲜的猪肉应该有弹性,而不是过于松软。
当涉及烹饪猪肉时,有几种方法可以帮助保持其优质风味。
首先,猪肉在烹饪前应该彻底清洗和处理,以去除可能的细菌和杂质。
其次,选择合适的烹饪方法可以帮助保留猪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炖煮、烤箱烹饪和煎炸都是常见的烹饪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菜谱要求进行选择。
此外,添加适量的调味料和香料可以提升猪肉的风味。
生产和选择优质风味的猪肉需要遵守一些通用要求。
饲养环境和饲料的质量、加工过程的卫生和质量以及消费者的选择和烹饪方法都对猪肉的品质和风味有着重要影响。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和烹饪优质的猪肉。
高端猪肉标准
高端猪肉标准高端猪肉标准通常涉及到品质、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三个主要方面。
下面是一个关于高端猪肉标准的参考内容,以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和安全性。
品质方面:1. 肌肉颜色和纹理:高端猪肉应具有淡红色或粉红色肌肉。
肉质应坚实而有弹性。
2. 肥胖分布:猪肉应均匀分布瘦肉和适量的脂肪。
肥肉应呈薄而均匀的纹理。
3. 肉质口感:高端猪肉应具有细腻而嫩滑的口感,不应有粗糙或过于柔软的质地。
4. 水分含量:猪肉的水分含量应适中,过高的水分可导致猪肉质地松软。
安全性方面:1. 养殖环境:高端猪肉应来源于健康、洁净和良好管理的养殖环境。
养殖场应严格控制病虫害,确保无害的饲料和无污染的水源。
2. 饲料和添加剂:应严格控制饲料成分和添加剂的使用。
优质饲料应含有营养均衡的成分,而添加剂应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3. 养殖方式:要求养殖场采取合理的养殖方式,如合理密度、科学的饲养时间和条件,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福利。
4. 抗生素使用:高端猪肉应禁止使用滥用抗生素。
如需使用抗生素,应严格遵循相关法规和规定。
可追溯性方面:1. 生产信息:每个高端猪肉产品应有明确的生产信息,包括养殖场地、养殖过程、加工工厂等等。
这些信息应与售卖产品的批次相关联。
2. 交货期和运输记录:供应商需确保产品在合理的时间内交付,并提供运输记录以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3. 包装标记:每个高端猪肉产品的包装上都应有清晰的标记,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厂商信息等。
这些信息可用于追溯产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总结:高端猪肉标准应包括品质、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三个主要方面,以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安全和可信赖。
供应商和消费者应严格遵守这些标准,保证高端猪肉在市场上的信誉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猪肉的指标及其度量方法摘要本文论述了优质猪肉的指标及其选择依据。
介绍了各指标的度量方法与操作程序。
作者建议选择肉色、pH值和保水力三项指标,是因为这三项指标是国际上通用的区分生理正常肉与异常肉(PSE 肉)的指标,以及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嫩度是标志中国地方猪种肉质特性的指标。
使我们评定肉质的方法不仅与国际接轨,而且满足了消费者对猪肉色、香、味、品质的要求。
文中所推荐的测定方法,以准确、方便、经济、实用为原则,尽量做到操作规范化。
关键词猪肉质性状测定方法1 前言中国加入WTO后,养猪业与其他农业部门一样面临着巨大挑战。
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并找出最佳应对措施,使挑战转化为机遇,促使养猪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是历史赋于我们的光荣任务。
中国养猪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在生猪存栏数与猪肉产量上均居世界首位。
国内猪肉市场供需平衡而略有剩余。
但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猪肉的出口量仅占很小份额,出口地局限于香港这一弹丸之地的局面依然故我,这与我们养猪第一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生产优质猪肉,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关于用哪些指标来表征肌肉的品质是一个很复杂的命题。
养猪生产者、肉类加工企业、贮存运输和销售商等不同产业部门,都从本行业的经济利益出发提出表征肉质的指标,而最终消费者又有自己的标准。
国外,从上世纪40年代年起逐渐发展形成的肉类科学(Meat Science)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见解(Lawrie, R. A., 1974; Forrest, J. C. et al., 1978; Wilson, N. R. P. et al., 1981; Roman J. R. et al., 1985)。
陈润生在《关于改善猪肉品质研究的进展》(1981)、《猪肉品质研究的若干理论与实际问题》(1983)和《关于建立和发展我国肉类科学的建议》(1987)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了广泛的综述。
国内对于肉质的系统研究,始自"六•五"计划期间,《中国主要地方猪种质特性的研究》课题组将肉质列为重要研究性状。
在统一的方法指导下(陈润生,许士清,1981),对全国有代表性的十多个地方猪种的肉质性状进行了研究。
全国猪育种科研协作组于1982年成立"肉质评定方法研究专题协作组",由东北农学院和浙江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共同主持,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研究院所、大型企业共60多个单位参加了该专题协作组的协作研究。
肉质研究专题协作组于1983年在杭州、1987年在南京和1991年在哈尔滨分别召开了三次全国肉质研究经验交流会议,并汇编了三册《肉质研究资料汇编》,这些活动对全国猪肉质研究和统一评定方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83年,"全国商品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和繁育体系"攻关研究课题组也把肉质性状列为课题验收标准,使这项研究继续深入开展下去。
1989年农业部标准局委托中央畜牧研究所组织编写《瘦肉型猪肉质评定方法》国家标准,由陈润生负责起草,徐士清和郑友民参加了编写工作,先后6次修订,并通过了专家组鉴定,但因种种原因迄今未见颁布。
近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生产优质猪肉的呼声日益高涨,使我们立足国际竞争和养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目前形势与任务赋于优质猪肉生产以更加迫切和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着重探讨优质猪肉指标的选择依据及其测定方法,以期为制定全国统一标准,科学地表征中国地方猪及其杂种猪的肉质优良特性,从而为参与国际猪肉市场竞争提供科学依据。
2.优质猪肉的指标及其选择依据2.1 指标选择哪些指标来表征食肉的品质,不能从某一相关行业或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而应该根据现代肉类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消费者最关心的食用品质,并考虑该指标的经济重要性进行审慎选择。
在我国加入WTO后,还应考虑与国际通用指标接轨,并能反映中国猪肉质特性的哪些指标。
据此,建议现阶段以肌肉的颜色、pH值和保水力这三项国际通用区分生理正常与异常猪肉(PSE)的指标,以及肌内脂肪和肌肉嫩度这两项能突出反映中国地方猪种质特性的性状做为首选指标。
2.2 选择依据2.2.1 肌肉颜色(meat color,以下简称肉色)颜色本身并不会对肉的滋味做出多大贡献。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肌肉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变化的外部表现,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用视觉加以鉴别,从而由表及里地判断肉质,这也许是国人习惯用"色、香、味"来判断肉质并把肉色做为首项的原因吧。
肉色的变化主要由肌红蛋白质(Mb)决定(Forrest, J. C. et al., 1978; Swatland, H. J. 1982)。
由于肌肉中正常的酶活动,使肌肉组织中的铁呈还原态(Fe2+),还原态Mb 呈紫红色(未切割的肉)。
当把肉切割开来,暴露在空气中时,若氧分压很低,色素中铁原子被氧化变成Fe3+,呈棕褐色,这种氧化态的Mb叫做变性Mb(metmyoglobin, Met-Mb)。
当氧分压高时,还原态的色素与氧分子反应形成氧合肌红蛋白(oxymyoglobin, MbO2),呈亮红色,很受消费者的欢迎,Mb的这种反应称氧合作用,这时铁原子价未变(Fe2+)。
随着空气中气体向肌肉内层的渗透,由表及里地形成氧的梯度,从而也形成颜色的梯度,肌肉表层的亮红色是由于氧的供应充足所致。
因此,在肉色评定时,要特别注意取样部位和评定时间的一致性(陈润生,1995)。
2.2.2 pH值pH值是反映宰杀后猪体肌糖原酵解速率的重要指标,宰后45至60分钟度量的pH值(pH1)是公认的区分生理正常和异常肉质(PSE 肉)的重要指标。
猪被杀死后,有机体的自动平衡机能终止,而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仍持续进行着。
动物由有氧代谢转变为无氧代谢(糖酵解),其最终产物是乳酸,乳酸的积累导致肌肉pH值降低。
肌肉pH值下降的速度和强度,对一系列肉质性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肌肉呈酸性首先导致肌肉蛋白质变性,使肌肉保水力降低和颜色变灰白色,是形成PSE肌肉的重要机制。
转载于中国论文联盟 2.2.3 肌肉保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 WHC)或称系水力(water binding capacity, WBC)。
肌肉保水力是指当肌肉受到外力作用时,例如,加压、切碎、加热、冷冻、融冻、贮存、加工等,保持其原有水分的能力。
换言之,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从肌肉蛋白质系统释放出的液体量。
用"滴水损失"(drip loss)度量的保水力,是指不施加任何外力,只受重力作用下,蛋白质系统的液体损失量,或称贮存损失和自由滴水(Jauregui, C. A. et al., 1981; Stina Fjelkaer Modig et al., 1986; 陈润生等,1995)。
榨出汁液量和滴水损失从不同方面反映出肌肉的保水力。
从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实际操作的方便性来评价,滴水损失受外界的影响因素少,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测定方法简便易行,测定值与保水力呈强相关。
因此建议用滴水损失来评价保水力。
肌肉的保水力不仅直接影响食肉的滋味、香气、多汁性、营养分损失、嫩度、颜色等食用品质,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例如,2000年我国猪肉产量4031.4万吨,如果因保水力不良造成多损失1%重量,则将损失40.31万吨食肉。
因此,无论养猪生产者、屠宰厂、加工业者、贮存、运输和销售业者莫不重视这项性状。
2.2.4 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肌内脂肪是指肌肉组织内所含的脂肪,是用化学分析方法提取的指肪量,不是通常肉眼可见的肌间脂肪(intermuscular fat)。
在主观品味评定中,富含适量肌内脂肪对口感惬意度、多汁性、嫩度、滋味等都有良好作用。
肌内脂肪含量受品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地方猪种的肌内脂肪含量高于引进品种猪。
据对民猪、二花脸猪等9个有代表性地方猪种测定,肌内脂肪含量平均比对照猪高2.23百分单位,其中,民猪、大花白猪、姜曲海猪、内江猪、河套大耳猪的含量均在5.0%以上(陈润生,1989)。
普遍认为,肌内脂肪丰富是中国猪肉好吃的内在因素之一。
国外,发达养猪国家把提高肌内脂肪含量列为新世纪猪育种的重要选择性状。
2.2.5 嫩度(meat tenderness)食肉的嫩度是消费者对食肉的口感惬意程度的重要指标。
人们通常所谓的肉嫩和老化,是主观的定性的描述,客观上是对骨骼肌各种蛋白质结构特性的总概括(陈润生,1995)。
嫩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品种、年龄、肌肉部位、肌纤维直径、肌肉化学成分(肌内脂肪含量,羟脯氨酸含量)、屠宰全过程,尤其是测定前处理工艺等。
几十年来,人们试图用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测定嫩度,尤其是想用各种复杂机械来模拟人的咀嚼动作,但始终未能找出被普遍接受的方法(周光宏等,1999;Pearson, A. M. 1963)。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由Warner(1928)和Bratzler(1932)设计的一种简单的剪切仪(Shear Device),一直沿用至今,被国际认可。
陈润生和马小愚等(1988)根据剪切力(Shear force)原理设计的C-LM型肌肉嫩度计被国内普遍应用。
3.肉质性状的测定方法同一性状有多种测定方法,本文建议的方法是从当前经济、技术、设备条件出发,参照国际通用和国内已习惯应用的方法,从中选择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和便于现场应用的方法加以推荐。
例如,对肉色评定建议采用主观评分而不用昂贵的测色色差计等光学仪器;对保水力建议采用滴水损失而不用机械榨出汁液量;对嫩度建议用剪切力值而不用化学方法和复杂的机械设备。
3.1 肌肉颜色3.1.1 测定时间:猪被宰杀后2小时内的鲜肉样,或经冰箱(0℃-4℃)中保存24小时的肉样,测定结果应注明测定时间。
3.1.2 试样部位:胸腰椎连接部背最长肌新鲜横切面,即眼肌部位。
保存24小时肉样应切去表层(厚度约0.5cm)再评定。
3.1.3 评定方法:于白天室内正常光照条件下,不允许阳光直射评定部位,也不允许在黑暗处评定。
按5级分制肉色标准评分图目测评分。
1分为灰白色(PSE肉色),2分为轻度灰白色(倾向PSE肉色),3分为亮红色(正常肉色),4分为稍深红色(正常肉色)和5分为暗紫色(DFD 肉色)。
3分和4分为理想肉色,1分和5分为异常肉色。
2分为倾向异常肉色,两分之间允许设0.5分值。
3.2 pH值3.2.1 仪器:普通或数字显示pH计或适用于胴体直接测定的专用pH 计。
3.2.2 测定部位:直接在胴体倒数第3与第4胸椎处背最长肌上刺孔测定,或采取指定部位的肉样一块,试样的宽度和厚度均应大于3.0cm。
3.2.3 测定时间:猪被宰杀后45-60分钟内,测定值记录为pH1;宰杀后24小时测定值,记录为pH24,或称最终pH值(p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