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病理制片

合集下载

病理制片技术实验报告

病理制片技术实验报告
二甲苯石蜡等。
4.实验步骤
制作切片步骤
需用仪器及设备
需用试剂及化学药品
1.取材
取材台,案板,取材刀,一次性包埋盒
甲醛固定液,自来水流水冲洗
2.固定
自动脱水机,脱水篮
甲醛液4%
3.脱水
自动脱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脱水篮
不同浓度梯度的酒精液
4.透明
自动脱水机,脱水篮
两道二甲苯
5.浸蜡
自动脱水机,脱水篮
三道石蜡
6.包埋
包埋盒或包埋框,自动包埋机,包埋镊,
冷冻台,纱布,电烙铁。
石蜡
7.切片、摊片、漂片
冷冻台、切片机、眼科镊子,摊片烤片机,切片刀,载玻片,染色架,铅笔,清理污物用报纸,冷冻冰块
42度温水
8.烤片
恒温箱,定时钟,铜制染色架。
9.染色
染色缸或自动染色机,染色架
自来水,不同浓度梯度的乙醇,二甲苯,苏木素染色液,伊红染色液。
10.封片
自动封片机,盖玻片,吸管,托盘
二甲苯、中性树胶。
5.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在制片过程中所用到的相关设备及仪器较多,以上仅介绍我院病理科在工作中实际常用到的一些设备、试剂、药品及工具,具体可根据各自制作过程中的不同而选取。比如染色时是手工染色还是自动染色机染色,封片时是手工封片还是自动盖片机封片等。
病理制片技术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病理检验技术实验项目名称:病理切片制作设备参观
1.实验目的:
参观认识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所用到的仪器和设备。
了解各种设备在制作切片过程中的用途及操作方法。
2.实验原理:
参观见习性质,初步了解制作切片的过程和步骤,实物讲解各有关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

病理科工作管理制度

病理科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病理科工作,提高病理诊断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病理科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病理科所有工作人员,包括病理医生、病理技术人员、病理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病理科工作应遵循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原则,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病理科设立病理科主任一名,负责病理科全面工作;设立副主任一名,协助主任工作。

第五条病理科下设病理诊断室、病理技术室、病理资料室等,各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提名,经医院批准后任命。

第六条病理科工作人员职责:(一)病理医生职责:1. 负责病理诊断工作,严格按照病理诊断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2. 参与病例讨论,提出诊断意见;3. 对病理诊断结果负责,确保诊断准确性;4. 定期参加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二)病理技术人员职责:1. 负责病理标本的采集、固定、处理、制片等工作;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技术操作,确保制片质量;3. 协助病理医生进行病理诊断;4. 定期参加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三)病理管理人员职责:1. 负责病理科日常管理工作,确保科室工作有序进行;2. 负责病理科物资采购、设备维护、经费管理等;3. 负责病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4. 定期对病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七条病理标本采集:1. 患者手术、活检等操作后,由手术医生将标本送至病理科;2. 病理技术人员接收标本,进行编号、登记,并按照规定进行固定、处理。

第八条病理制片:1. 病理技术人员按照制片规范进行制片;2. 制片完成后,由病理医生进行质量检查。

第九条病理诊断:1. 病理医生对制片进行观察、分析,提出诊断意见;2. 诊断结果由病理医生签字确认。

第十条病理报告:1. 病理报告由病理医生撰写,内容包括病史、病理诊断、治疗建议等;2. 病理报告经病理科主任审核后,由病理科发送至相关科室。

第七章病理制片案例PPT课件

第七章病理制片案例PPT课件
5ml 此液渗透快,组织收缩小,固定均匀,
此液为常用固定液。它对肝、皮肤、胰脏特 染效果好,但此液固定过久对碱性染料的着 色有影响。
52
5、Garnay氏液
配制 纯酒精60ml+氯仿30ml+醋酸10ml
为细胞极好的固定液,对淋巴组织及 腺体固定很好,米粒大的组织固定 1—2h,也适宜RNA、DNA及粮元的 固定。
3
作为实验技术人员大量的工作是 病理制片技术,即常规病理切片、特 殊染色,以供教学、科研、临床活检 诊断之用。
4
第一章 病理技术的应用范围
5
➢ 帮助临床查明死因(原因不明的死亡) ➢ 手术后病变标本,以明确诊断(临床活
检) ➢ 提供教学、科研的资料
6
第一节 组织制片的概述
7
组织制片技术的应用,从1665年由 HOOk发现细胞开始,已有300多年的历 史。最早应用冰冻切片;随后又进一步 利用石蜡的硬度,以石蜡包埋组织,制 成石腊切片;后来又利用明胶、火棉胶 、碳蜡和塑料等物质的韧性,以其包埋 组织而制作切片。
用石蜡和其他包埋剂将组 织包绕一定的形状以便于切片 。将包埋好的组织块用切片机 切成一定的厚度(以μm计)。
17
5、贴片(展片、捞片)和染色
➢ 将已切妥的切片在温水中展平整后用 载玻片贴上,稍晾赶后再烤片。
➢ 染色可使细胞和组织被染上不同的颜 色而产生一定的折射率,便于显微镜 观察。
18
6、封 片
32
一、简单(单纯)固定液 1、甲醛(Formeldehyde)
甲醛(福尔马林)为一种无色气体,溶 于水成为甲醛水溶液,甲醛是一种还原剂, 极易挥发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在平时常用 的甲醛浓度为10%,这是指以10ml甲醛加入 90ml的水配成的,此液实际上只有4%的甲 醛。

简述病理组织制片的基本技术流程

简述病理组织制片的基本技术流程

英文回答:Pathological tissue production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technique in clinical pathology and is carried out for in—depth research into the morphology and immunisation of tissue specimens。

The technical processes include specimen collection, tissue fixation, dehydration, transparency,immersion of waxes, wrapping, slices, de waxes, dyes and seals。

The first is sample collection, which is usually taken from surgery or piercing, followed by fixed liquid tissues and cell proteins。

Post—fixed tissues require dehydration to gradually replace moisture in tissues by gradual leaching in increased concentrations of ethanol or isopropanol。

This is followed by transparent treatment, leaching the dehydrated tissue into the transparency agent, removing the dehydration agent and gradually making it transparent。

病理组织制片技术基本流程

病理组织制片技术基本流程

病理组织制片技术基本流程病理组织制片技术是病理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将病理标本切片、染色和覆盖玻片,使得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能够被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这项技术在医学诊断、研究和教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下面将介绍病理组织制片技术的基本流程。

1. 标本采集与固定病理组织制片的第一步是标本采集与固定。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组织或细胞标本进行采集。

常见的标本包括切除标本、活检标本等。

采集后,标本需要立即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的稳定。

最常用的固定剂是10%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

2. 组织处理与包埋固定后的标本需要进行组织处理与包埋。

首先,将固定的标本进行去除固定剂的处理,然后用乙醇逐渐脱水,最后用苯麻油进行透明处理。

透明处理后,标本需要被包埋在石蜡中,以便后续的切片操作。

3. 切片与染色石蜡包埋的标本需要进行切片与染色。

首先,使用组织切片机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通常厚度为4-6微米。

切片后,将切片浸泡在水中,使其展开。

然后,将切片依次浸泡在染色剂中,进行组织染色。

不同的染色剂可以突显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结构,例如血液常规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

4. 脱脂与覆盖玻片染色后的切片需要进行脱脂与覆盖玻片。

首先,将染色后的切片依次浸泡在醇中,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然后,使用透明剂将切片与玻片粘结在一起,使其固定。

最后,将覆盖玻片放在切片上,使用压力将其压平,使切片与玻片紧密结合。

5. 干燥与封装覆盖玻片后的切片需要进行干燥与封装。

将覆盖玻片的切片放置在干燥箱中,通过温度和时间控制,将其彻底干燥。

干燥后,将切片放置在干燥剂中,以防止切片吸湿。

最后,将切片放入切片盒中,进行封装,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

病理组织制片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标本采集与固定、组织处理与包埋、切片与染色、脱脂与覆盖玻片以及干燥与封装。

这一流程确保了病理标本的形态结构得以保留,并使其能够被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病理组织制片技术的应用广泛,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病理学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常规病理制片规范及质量控制措施

常规病理制片规范及质量控制措施

常规病理制片规范及质量控制措施第一篇:常规病理制片规范及质量控制措施常规病理制片规范及质量控制措施1.蜡块、切片、取材工作记录单三相核对的规定与程序。

(1)针对不同组织(如小活检、骨组织、淋巴结等),优化制片、染色流程,保证切片质量。

(2)制片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应立即与有关的病理医师联系,并报告科主任,查清事实,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常规制片应在取材后1~2 个工作日内完成。

2.内镜小的活检、穿刺等需连续切片不少于6 片。

3.常规切片的优良率应≥90%,杜绝因切片质量差而不能诊断的废片。

第二篇:病理诊断及制片质量考核制度病理诊断及制片质量考核制度1、每季度由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以下考评工作。

(1)随机抽取20份病理报告检查以下几方面:1)报告书写及及时发出是否按规范要求。

2)字迹清晰,有无涂改。

3)有无执行初查及复查制度、疑难病例会诊。

4)签发报告人亲笔签名。

(2)随机抽取20份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报告切片,检查是否符合率≥90%、报告发出是否及时,并查找分析原因。

(3)随机抽取20份细胞学与活检或手术标本报告及切片,检查符合率及报告发出是否及时,并查找分析原因。

(4)随机抽取20例组织切片,检查切片质量优级率及优良率,并查找分析原因。

(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评定。

2、上考评结果交科主任查阅并签字,并在科室会议上总结,提出整改措施。

第三篇:质量控制措施监理工作的重点:一、质量控制的重点:1、人的控制参与施工的人员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及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和间接的对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及参与施工的各类专业从业人员的资格严格检查和控制,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特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材料的控制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监理单位对所有到场材料,包括建设单位提供的甲供主材,施工单位自行购置的建筑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严格进行检查,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及检测报告必须齐全、有效并符合强制性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才同意施工单位使用于本工程。

病理制片技术规范

病理制片技术规范

病理制片技术规范病理制片技术的规范病理技术是病理学诊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制片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病理医生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

因此,保证和提高制片质量是每个病理技术员的责任。

为了保证制片质量,减少差错,防范责任事故,避免医疗纠纷,有必要加强对病理技术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和制片的控制,为提高临床病理诊断水平,促进临床病理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高素质技术人员的规范管理1.要有敬业精神,强烈的工作责任心、2.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过硬的基本功,引进和学习新技术,工作精益求精。

3.领导重视,为技术人员提供进修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4.技术员和医生,技术员与技术员互相团结,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的作用、二、仪器设备分规范管理1.配备先进,高质量的仪器设备是保证和提高制片质量的重要条件、2.正确使用,定期维修保养,保证仪器设备在最佳的状态下工作、三、标本和资料档案的规范管理1.标本和送检单的接收检查标本和送检单的名字是否相符,有否标本,有没有病史。

标本补充固定液,送检单编号登记。

2.资料档案的规范管理诊断报告发出后,附有诊断报告记录的送检单、玻片和组织蜡块存档并专人保管。

建立严格的资料借出制度,确保档案资料不被丢失。

四、技术操作规范1. 及时固定组织:应采用10%~20%甲醛液(10%甲醛液即用浓甲醛液1份加蒸馏水9份稀释)固定组织,因甲醛易氧化成甲酸,因此多会偏酸性,最理想的是配成中性甲醛液。

巨大组织要切开固定,小块组织的固定时间约4小时左右,然后取材时修切成大小约22 x 22mm,厚不超过2mm的组织块进行脱水。

取材时必须注意核对编号是否与送检单上的病理号一致,并记录好对大体标本的描述,取材组织的形状和数量。

l 常规固定液的配制(1) 10%甲醛液浓甲醛 10ml蒸馏水 90ml(2 ) 缓冲中性甲醛液浓甲醛 10mlPBS缓冲液(Ph7.2) 90ml(3 ) 10%中性甲醛液浓甲醛 10ml蒸馏水 90ml碳酸钙加至饱和冷冻切片固定液(1) 乙醚酒精液无水乙醚 1份95%酒精 1份(2) 酒精—冰醋酸液95%酒精 100ml冰醋酸 3~5滴细胞学涂片固定液的配制(1) 酒精—冰醋酸液95%酒精 97ml冰醋酸 3ml(2) 乙醚--酒精液95%酒精 50ml乙醚 50ml冰醋酸 1ml(3) Carney`s液无水酒精 60ml氯仿 30ml冰醋酸 10ml2. 脱水彻底:脱水液常用乙醇,用乙醇脱水要由低浓度逐级上行至高浓度(一般70%~100%的浓度),逐步置换组织内的水份。

病理组织制片总结

病理组织制片总结

病理组织制片总结一、背景介绍病理组织制片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辅助诊断技术,通过取得患者组织标本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制备出显微镜下可观察的薄片,以供病理医师进行病变分析和诊断。

本文将对病理组织制片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进行总结。

二、病理组织制片步骤1. 标本采集与固定标本采集是制备病理组织制片的第一步,应该准确地选取代表性的病变部位进行采集。

常用的标本采集方式包括手术切除、穿刺采样和切片检查等。

采集后,应迅速进行固定处理,以防止组织成分的破坏和细胞学改变。

2. 组织处理与包埋组织处理包括去除标本中的血液、脂肪和黏液等非组织性成分,并进行组织切片的预处理。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脱水、清洁和透明化等。

之后,将组织标本置于蜡块中,进行包埋处理,以固定组织结构。

3. 组织切片与染色包埋完成后,使用病理切片机将蜡块切割成薄片,并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

然后,进行染色处理,常用的染色方式包括血液涂片染色和特殊染色等。

染色后,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组织的形态和病变特征。

4. 显微镜观察与诊断将制备好的组织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对组织形态、细胞结构和病变特征的分析,病理医师可以得出初步的诊断结论。

对于一些复杂的病变,可能还需要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学分析或分子生物学检测等进一步的检查。

三、病理组织制片注意事项1. 标本采集与保存标本采集应准确、全面,避免采集到非病变或代表性不足的组织。

采集后,应尽快放入合适的固定液中进行保存,避免组织变性和细胞改变。

2. 组织处理与包埋组织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去除标本中的血液、脂肪和黏液等非组织性成分,以避免对组织结构的干扰。

在包埋过程中,应确保组织蜡块的质地均匀,以避免制备出的组织切片质量不佳。

3. 组织切片与染色在进行组织切片时,应遵循操作规范,保证切片的厚度和质量。

染色时,应准确掌握染色剂的使用方法和浸泡时间,避免染色效果不理想。

4. 显微镜观察与诊断显微镜观察是病理组织制片的核心环节,病理医师应具备良好的观察技巧和分析能力。

第07章病理制片

第07章病理制片

一般的脱水顺序是:70%、 80%、 90%、 95%①、95%②、无水乙醇①、 无水乙醇②。只有脱水充分才能在透 明剂中透明。
2、丙酮(Acetone)
沸点为56℃。脱水作用比乙醇强,但是 对组织的收缩较大,而价格较高,故一般 少用于组织的脱水,主要用于快速脱水或 固定兼脱水。脱水时间1—3h。
第六章 组织块的处理
第一节 组织洗涤
一、洗涤的目的
组织在固定后一定要把渗透到里面的固定液洗 去,然后再进行下一步过程。为防止组织中留有 较多的固定液而影响脱水剂,甚至可在组织中发 生沉淀物或结晶而影响观察,特别是对陈旧性标 本更应注意流水冲洗,尽可能减少组织中的酸性 程度和甲醛色素。对混合性固定液,更应及时洗 涤,有利于脱水直至切片和染色。
3、苯
苯的用途与二甲苯相似,对组织有较小 收缩,是较好的透明剂。但也易挥发,易 燃。吸入苯能引起中毒,可以较小使用。
4、氯仿
即三氯甲烷。其透明能力比二甲苯及 苯差,透明时间长达24h。不易使组织变 脆,能溶于醇、醚、苯等,微溶于水、极 易挥发。多用于大块组织的透明。

5、香柏油
对组织收缩及硬化程度比任何透明剂小, 但透明时间长,小块组织至少12h以上,缺 点它不能溶解石腊,透明以后还需二甲苯 补充透明。
等组织在脱水后即可直接浸蜡,不比经过
中间溶剂如二甲苯之类的试剂。
脱水种类可根据须要选择,目前在病 理诊断和实验性动物研究中,较多地采用 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和石蜡浸透组织。
脱水方法甚多,最重要的是不应骤然 进行,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可引起组织强 烈收缩,或使组织发生变形,而得不到满 意切片。
三、常用脱水剂的使用方法
第二节 组织脱水
一、脱水的目的和原则

病理组织制片技术流程

病理组织制片技术流程

病理组织制片技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病理组织制片技术流程1. 标本采集: 从患者身上获取组织标本,如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

007病理学技术考试大纲(初级士)-2009

007病理学技术考试大纲(初级士)-2009
组织学
要点 (1) 细胞膜 (2) 细胞质 (3) 细胞核 (4)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1) 覆盖上皮 (2) 腺上皮 (3) 特殊上皮 (1) 单层上皮 (2) 复层上皮 (1) 游离面 (2) 侧面 (3) 基底面 (1) 疏松结缔组织 (2) 脂肪组织 (3) 致密结缔组织 (4) 网状组织 (1) 软骨组织 (2) 软骨组织结构 (1) 骨组织结构 (2) 长骨的结构 (1) 红细胞 (2) 白细胞 (3) 血小板 (4) 血浆 (1) 骨骼肌显微结构 (2) 骨骼肌超微结构 (1) 心肌纤维显微结构 (2) 心肌纤维超微结构 (1) 平滑肌纤维显微结构 (2) 平滑肌纤维超微结构 (1) 神经细胞显微结构 (2) 神经细胞超微结构 (1) 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 (2) 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
要求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熟练 了解 掌握
第7页
单元 四、炎症
细目
要点
(3) 血栓形成过程及类型
(4) 血栓的结局
① 机化
② 钙化
(5)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① 细胞的异型性
② 核的异型性
③ 胞浆的改变
(2) 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4.肿瘤的生长方式 (1) 肿瘤的生长速度
(2) 肿瘤的生长方式
① 膨胀性生长
② 浸润性生长
③ 外生性生长
(3) 肿瘤的扩散
① 直接蔓延
② 淋巴道转移
③ 血道转移
④ 种植
(4) 肿瘤扩散的机制

病理制片过程的几点体会

病理制片过程的几点体会

病理制片过程的几点体会病理制片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通过将病理样本制成组织片,经过显微镜观察,诊断并鉴别疾病的过程。

在进行病理制片的过程中,有几点体会值得注意。

首先,成为一名病理制片人需要倾听和沟通能力。

在接收病理样本时,我们需要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患者可能存在的疾病类型,以便更精准地制作组织片和诊断病情。

在制片过程中,仔细倾听临床医生的要求和建议,以及及时向临床医生沟通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检查的细节,都非常重要。

其次,准确地制作组织片是病理制片的关键步骤。

制作组织片需要高度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细节,比如规范操作,注意细胞定向和分布,以及不同的病理检查需要不同的制片方法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遵循实验室的质量标准操作,保证制片质量的统一和稳定性,避免因个人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误差。

第三,诊断病情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组织片。

病理制片是为了诊断和判断病情,对组织片的观察和分析是判断病情的关键步骤。

在观察组织片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细胞类型、形态和数量等信息,同时还需要结合临床数据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在制片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做好记录和细节分析工作,及时向临床医生反映诊断结果,共同努力解决病情问题。

第四,注重联合诊断和学习互动。

由于病理制片需要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工作中应该注重联合诊断和学习互动。

在制片和诊断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医生、学者和同事等进行多方面交流和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分析能力,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总之,在病理制片的工作中,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要求不仅是制片人的必备条件,还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和学习意愿,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工作职责。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我们的工作,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病理制片技术――包埋

病理制片技术――包埋

病理制片技术――包埋一、意义组织块经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后,用包埋剂(如石蜡、树脂、塑料等)将其包制成含组织块的蜡块或塑料块等的过程称为包埋。

不同的包埋方法有不同的要求,经包埋后,组织可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度,有利于切成理想的薄片。

二、包埋步骤先将熔化的石蜡注入包埋托内(模具),而后用镊子将经过浸蜡的组织块从脱水盒中取出,放入包埋托中央,放在小冷台上,用镊子轻按组织块,以达到组织块平整,盖上脱水盒底,再加好石蜡,移至冷冻台上,待冷冻好后,卸下组织蜡块待切。

包埋时应根据组织的不同,选择大小型号适合的包埋托;有要求直立包埋的组织要用镊子将组织固定在蜡块中央稍停片刻,以使组织在蜡凝时立住,达到立埋的要求。

三、注意事项1.每次夹取组织块时,镊子用乙醇灯加热至温度适中。

2.包埋托内不要有水、碎蜡等异物,以免影响包埋质量。

3.包埋蜡的温度要控制好,包埋蜡的熔点应为58~60℃。

4.包埋蜡加入少量蜂蜡(蜜蜡),可以增加韧度,利于切片。

5.夹取组织块放人包埋托内时,一定要注意包埋面。

6.包埋好的蜡块,用刀修整时,一定要适当保留蜡块中组织周边的白蜡边,以利于连续切片。

7.每包埋完一块组织,镊子必须擦干净或用乙醇灯烧。

四、自动包埋机简介自动包埋机是对组织经脱水、浸蜡后进行包埋处理的设备。

有多种类型,其设计具有人性化,一般整机由包埋部分和冷冻部分组合而成(一体化简洁紧凑),全自动程序控制,具有延时自动开机功能,加热快速,温控准确,安全可靠,包埋效果好等特点,冷台最低温度可达一5℃,可进行快速冷冻处理包埋块,具有大冷台,冷冻面积大,可放置超大包埋盒或多个包埋盒。

包埋部分温度可以从55~70℃,可储存3~5 L石蜡,自动熔解石蜡,可容纳70~100个样品包埋盒。

金属板表面容易清洗,有2个加热的抽屉,可收集多余的石蜡,进行重新利用,避免石蜡浪费。

具有冷却镊子架,方便使用。

可配放大镜利于小活检标本的包埋;可配脚踏:石蜡注入由脚踏开关控制或上手工控制。

病理科技术制片工作制度

病理科技术制片工作制度

病理科技术制片工作制度一、制片原则1. 病理制片应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原则,确保制片质量符合临床诊断需求。

2. 病理制片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 病理制片应根据病例的紧急程度、复杂程度和诊断需求,合理制定制片计划,确保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制片任务。

二、制片流程1. 收片:接收临床送检的病理标本,核对病人信息、标本种类、组织块数量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 预处理:根据标本种类和诊断需求,对组织块进行固定、脱水、透明化等预处理。

3. 切片:将预处理后的组织块进行切片,确保切片厚度、厚度和均匀度符合要求。

4. 染色:根据诊断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如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对切片进行染色。

5. 脱水:将染色后的切片进行脱水,确保切片干燥、透明。

6. 封片:将脱水后的切片进行封片,防止切片污染和褪色。

7. 镜检:病理医师对制片后的切片进行镜检,评价制片质量,确保制片质量符合诊断要求。

8. 发放:将制片合格的切片发放给临床医师,便于进行病理诊断。

三、制片质量控制1. 定期检查制片设备,确保设备性能稳定,满足制片需求。

2. 病理技术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制片技术水平。

3. 建立制片质量控制体系,对制片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制片质量。

4. 设立制片质量评价标准,定期对制片质量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四、制片安全与环保1. 遵守生物安全规定,加强个人防护,防止生物危害。

2. 妥善处理废弃物,遵循环保法规,防止环境污染。

3. 建立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制片工作顺利进行。

五、制片工作纪律1. 病理技术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确保制片工作正常开展。

2. 认真记录制片过程的相关信息,便于追踪和查询。

3. 保守病人隐私,遵守保密规定。

4.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和交流,提高制片技术水平。

六、制片工作考核与奖惩1. 定期对病理技术人员进行制片工作考核,评价工作质量、效率和安全状况。

病理科组织制片ppt课件

病理科组织制片ppt课件
切片质量评估
对切片的厚度、均匀性和染色效果进行评估 ,确保其质量和一致性。
制片技术员培训
定期对制片技术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他 们掌握正确的制片技术和操作流程。
病理诊断准确性
通过对病理医生提供的诊断结果进行复核, 确保制片质量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02
病理科组织制片技术
石蜡制片技术
石蜡制片技术是病理科最常用的制片 技术之一,其流程包括取材、固定、 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等步骤。

石蜡制片技术的缺点在于制片过程较 为繁琐,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 。
石蜡制片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长期保 存组织,并且可以制作出较为美观的 切片。
冰冻切片技术
冰冻切片技术是一种快速制片 技术,适用于手术中需要快速 病理诊断的情况。
冰冻切片技术的优点在于制片 速度快,能够及时为临床提供 诊断意见。
冰冻切片技术的缺点在于制片 质量不如石蜡制片技术,容易 出现细胞皱缩、变形等问题。
诊断感染性疾病
病理科组织制片技术还可以用于诊断 感染性疾病,通过对感染组织的病理 学观察和分析,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 型,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 供依据。
在科研中的应用
探索疾病机制
病理科组织制片技术可以用于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通过对病变组织的形态学 观察和病理学分析,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提供科学依据。
包埋
04 将脱水后的组织放入适当的包
埋剂中,使其硬化,以便于切 片。
切片
05 将硬化的组织切成薄片,通常
为5-10微米厚。
染色
06 将切片进行染色,以便在显微
镜下观察时能够更好地分辨不 同的组织和细胞成分。
组织制片的质量控制

病理制片技术手册

病理制片技术手册

病理制片技术手册第一章病理标本的接收第二章组织固定第三章取材第四章组织脱水第五章包埋第六章组织石蜡切片第七章常规染色第八章封片第九章冷冻切片的制作第十章经常使用特殊染色第十一章经常使用试剂及染液的配制第一章病理标本的接收病理标本的接收是在取材、固定组织前第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它是临床与病理科交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开展病理学检查、病理档案的保留奠定了基础。

标本接收程序如下。

1.第一查对病理申请单与标本上的红色号码是不是一致。

2.核查病理申请单上写明的送检标本及数量是不是与实际送检标本一致。

3.观看送检标本的大小及固定液比例是不是适合。

(1)穿刺活检及纤支镜所取的小标本,4%中性甲醛(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组织的量应在6~10倍。

(2)关于较大的手术切除标本,应及时切开固定;查对后将病理申请单和标本编上病理标本号。

4.将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科别、临床诊断、部位、标本来源、标本例数等逐项录入电脑存储。

5.作为病理资料不仅要做好运算机录入工作,还须进行文字记录,以便病理档案长期保留。

第二章组织固定一、固定的目的和意义活体组织一旦停止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就会因物质代谢障碍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和组织化学改变,并致使形态学上可见的细胞器转变和细胞组织的形态改变直至腐败自溶。

固定的目的确实是要通过利用化学和物理的方式,尽可能地保留组织细胞离体时具有的生理和病理形态结构及生物化学和免疫化学成份。

良好的固定是制作优秀病理切片的基础,也是特殊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原位分子杂交等技术方式赖以成功的基础。

因此,在病理技术工作中必需高度重视固定的质量。

二、组织固定的注意事项1.及时取材:由于甲醛对组织的平均穿透速度只有mm/h,因此手术切除的送检标本应及时切开进行取材,以便保证重要的镜检部位能及时地取得固定。

2.及时固定:完成取材的组织块应当即投入固定液以便尽可能地保留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抗原性。

3.液量充分:一样情形下要求固定液的量应为组织体积的6~10倍。

组织病理学制片技术课件

组织病理学制片技术课件
•组织病理学制片技术课件
三、脱水(Dehydration)
组织经固定和水洗后含大量水分,水与石蜡 不能混溶。因此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进行 脱水。
常见的脱水剂有乙醇、正丁醇、丙酮等。 为防止水份丢失过快,造成组织变形,一般
采用梯度脱水法。也就是使脱水剂的浓度逐 渐升高,脱水过程尽量缓和,减少组织变形。
•组织病理学制片技术课件
(五)固定时的注意事项
1. 标本 应新鲜并及时取材,快速放入固定液中。 特殊标本应单独固定和存放。
2. 固定液的用量 一般固定液用量为组织块体积的 10~20倍,贵重的固定液不少于3~5倍。避免组织紧 贴容器底部,影响固定效果。对于特殊染色的组织 (如神经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染色等)固定时应考虑组 织块的大小、固定液种类、固定时间和温度等。酶 组织化学染色组织的固定应置于冰箱4℃固定。
1、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从患者 活体局部切取、钳咬、细针吸取和摘取等手术 方法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2、脱落细胞学检查(Exfoliative cytological exam):对患者痰液、胸腹水、尿液以及阴道刮 片、食管拉网、纤维胃/支气管镜所取得的材料 进行涂片,以检查脱落细胞,是早期发现和诊 断肿瘤的好方法。
•组织病理学制片技术课件
3、尸体解剖(Autopsy):通过尸检可查出病因和病 变,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新发现的疾病, 积累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4、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根据研究需要,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某些疾病的模型、进行观察研 究,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药物疗效等。
3. 固定剂有硬化作用,增加组织的硬度,便于制片。 4. 组织中的各种物质经固定后产生对染料的亲和

病理制片过程

病理制片过程

病理制片过程ﻫ在临床病理科与组织学实验室,切片就是最重要得技术之一、切片得质量不好,就无法对标本进行观察、好得切片机只就是整个样品制备过程中得一个环节。

要制备一张好得切片,必须要将技术、知识与技巧进行完美得结合。

ﻫ待切片样品得质量就是非常关键得因素,而样品质量有取决于前期处理工作得准确无误(例如:固定、巨检、脱水与包埋)必须选择正确得切片机型号以及合适得钢刀或一次性刀片。

切片必须根据实际应用出发,需要根据样品得类型、大小、期望得厚度认真考虑,还要兼顾操作者得便利性与舒适性。

要且出高质量得切片,经验丰富得操作者也就是必不可少得条件之一。

操作者必须懂得切片机得工作原理,能够对机器进行精细调节以达到最佳效果;并且能应对常见故障,消除一些潜在得切片问题;还可以运用恰当得切片技术,提高切片速度但不影响质量、目前能做病理组织切片得地方很多,但要数上海舜田生物做出得病理切片相对质量上比较好,该公司有1位专业从事病理实验得老师及相关实验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得实验经验,所作出得切片及染色效果相当不错。

1 正确处理标本得重要性1.1固定ﻫ正确得固定就是病理制片技术中最重要得一步,这个步骤会影响到后续得每个环节。

如果固定不充分,样品得质量就会有欠缺。

组织必须在选定得固定剂中浸泡足够长得时间,使大分子保持固有形态。

正确得固定可以防止样品在脱水剂中发生变性以及后期处理步骤对于样品造成得损害、固定不充分可能增加切片得困难,表现出过度收缩,并且会导致细胞核染色不足与/或胞核呈现1.2巨检ﻫ样品需要修切成薄片,并尽可能做到均匀,否则很难在“泡沫"状。

ﻫ切片机上切出好得片子。

如果样品太厚以至于无法渗透充分,则必须经过再次处理才能进行切片。

这样会影响样品得质量,更浪费时间、从最初得步骤开始就正确处理会使后面得工作更简单,因此在大体取材得时候多花些功夫会为以后得步骤节省大量时间与精力。

ﻫ备注:包埋盒塞满组织且组织过厚就无法很好得固定,后续得处理步骤也会效果欠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冰冻切片法
冰冻切片在组织学技术中应用范围较广,对
病理学中的临床手术的快速诊断其意义更大。 冰冻切片多用于新鲜组织,甲醛固定组织和 冰箱冷藏组织等。组织块不经任何包埋剂而直接
放在制冷台上冷却后再进行切片。
三、快速石蜡切片
操作过程:


先取病变组织于AAF中固定3-5分钟。
时间分配
时间长短均可 2—5h 2—5h 2—5h 20 min 30 min 30 min 15 min 10 min 10 min 1h 1--2h 1--2h
表6-3 外检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时间表 程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项 目
70%乙醇 80%乙醇 90 %乙醇 95 %乙醇 95 %乙醇 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石蜡56℃—58℃ 石蜡56℃—58℃ 石蜡56℃—58℃
三、常用脱水剂的使用方法
1、乙醇(Alcohol 酒精)
沸点78.4℃,为最常用的脱水剂。脱水能力 强,并能使组织硬化,能较好地与二甲苯透明剂 相溶合。 其缺点是易使组织收缩、变脆。导致这些缺 点是因为组织在高浓度乙醇(无水乙醇)中停留 时间较长,或者加温脱水的温度过高。在日常中 一般脱水从70%乙醇(人体组织从75%)开始,由 低向高的梯度脱水。
目的就是除去组织中“透明剂(如二甲苯
等)而代之以石腊,并渗入组织内部,把
软组织变为适当硬度的蜡块,以便切成薄
片。
浸蜡的方法: 是将组织经过二甲苯透明
以后,并立即投入到液体石蜡中去。在浸蜡 时组织必须经过数次纯石蜡(石蜡Ⅰ、Ⅱ、 Ⅲ),这样可以使石蜡中剩余的透明剂完全 除尽,以免影响切片质量。
浸蜡剂的种类:
中,待摊平整后捞片。
⑶ 捞片在载玻片上的二分之一以处。 ⑷ 切片附贴后,放在空气中稍凉干,即可进行 烤片。
3、切片的注意事项
⑴ 凡是陈旧、腐败或干枯的组织不易制好切片。 ⑵ 固定失时或固定不当的组织,染色时常出现核 质着色较浅、轮廓不清,出现不等的片状发白区。 ⑶ 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过渡,会造成过硬、变 脆,特别是动物组织应严格控制。
第六章 组织块的处理
第一节 组织洗涤
一、洗涤的目的
组织在固定后一定要把渗透到里面的固定液洗 去,然后再进行下一步过程。为防止组织中留有 较多的固定液而影响脱水剂,甚至可在组织中发 生沉淀物或结晶而影响观察,特别是对陈旧性标 本更应注意流水冲洗,尽可能减少组织中的酸性 程度和甲醛色素。对混合性固定液,更应及时洗 涤,有利于脱水直至切片和染色。
一般的脱水顺序是: 70% 、 80% 、 90% 、 95%①、 95%②、无水乙醇①、 无水乙醇②。只有脱水充分才能在透 明剂中透明。
2、丙酮(Acetone)
沸点为56℃。脱水作用比乙醇强,但是 对组织的收缩较大,而价格较高,故一般 少用于组织的脱水,主要用于快速脱水或 固定兼脱水。脱水时间1—3h。
第八节 贴片(展片、捞片)
将已切妥的切片在温水中展平整后用 载玻片贴上,稍晾赶后再烤片。
第九节 封 片
切片染色后用树胶类物质将其封固, 以利于长期保存。
总结组织制片过程:
收集标本(活检、尸检、动物实验→取材固 定切块(2×1×0.3→自来水冲洗(1-2h)→组织 脱水(70%乙醇、80%乙醇、 90%乙醇、 95%乙醇Ⅰ、95%乙醇Ⅱ、100%乙醇Ⅰ、 100%乙醇Ⅱ (1-2h)→组织透明×2 (二甲苯 30’)→浸蜡2—4h ×2 (大组织4—16h),→ 包埋→冷却修蜡块→焊蜡块→切片→贴片→烤片 →切片脱蜡→切片染色(常规HF和特染)。
结合判断透明程度。
二、常用透明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最常用透明剂的种类较多,但使用最多的
是二甲苯。
1、二甲苯
易挥发,无色透明液体,长期接触对 呼吸粘膜有刺激作用。透明能力强,易使 组织收缩、变脆,故组织块在二甲苯中不 宜久留,特别对小动物组织材料必须严格
控制好。
2、甲苯
性质虽同二甲苯,但透明较慢,时间比 二甲苯长一倍多,也易变脆。有时用以代替 二甲苯。
第六节 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时间 各种组织的脱水透明和浸蜡时间
表6-1 尸体解剖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时间表 程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项 目
75%乙醇 85%乙醇 95 %乙醇 95 %乙醇 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石蜡56℃—58℃ 石蜡56℃—58℃ 石蜡56℃—58℃
但透明时间长,小块组织至少12h以上,缺
点它不能溶解石腊,透明以后还需二甲苯
补充透明。
第四节、组织浸蜡(透蜡)
浸蜡的概念
组织经过脱水、透明后要用石蜡、火
棉胶、碳蜡等支持剂透入内部,使其变硬并 将组织包埋进去以利于切片和观察,这个 过程称为“透入(浸蜡)”或“包埋”。
以石蜡切片的透入即(浸蜡)为例,其
第五节 组织包埋
石蜡是动物植物、人体组织制片技 术中极重要且应用最广的包埋剂。包埋 蜡须在温箱内经多次熔化沉淀后的干净 蜡,包埋较为理想,其包埋蜡熔点为 56℃—58℃。
石蜡包埋的注意点:
(1)动作要迅速:特别是冬天,在有多块组织要包埋时,蜡 很快会凝固,就包埋不成。 (2)切面向下埋:组织包埋要平整或按要求包埋。 (3)包埋的镊子必须加温,镊子温度又不能太高,否则会烧 坏组织。 (4)包埋后待蜡块冷却后再放入冷水中,不能太快,否则变 形有气泡。 (5)包埋时组织不能重叠挤压,否则切片不全会影响诊断。 (6)包埋用的蜡一般为工业蜡,气候炎热可用熔点高石蜡( 60℃)
时间分配
3h 1—2h 1—2h 1—2h 1—2h 1—2h 1—2h 1h 1—2h 1--2h 1--2h 1—2h 2—4h
第七节 组织切片
将包埋好的组织块用切片机切 成一定的厚度(以μ m计)
一、石蜡切片法
1、切片前的准备工作
石蜡切片是以石蜡作为组织的支持媒介作 用。应先将包埋的每块组织周围过多的石 蜡切去,组织四周留2mm的石蜡边。
二、脱水剂的种类和效果
1.非石蜡溶剂的脱水剂 如乙醇和丙酮
等,其组织在脱水后必须再经二甲苯透明 才能浸蜡。
2.脱水兼石蜡溶剂的脱水剂 如正丁醇
等组织在脱水后即可直接浸蜡,不比经过 中间溶剂如二甲苯之类的试剂。
脱水种类可根据须要选择,目前在病 理诊断和实验性动物研究中,较多地采用 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和石蜡浸透组织。 脱水方法甚多,最重要的是不应骤然 进行,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可引起组织强 烈收缩,或使组织发生变形,而得不到满 意切片。
3、苯
苯的用途与二甲苯相似,对组织有较小 收缩,是较好的透明剂。但也易挥发,易 燃。吸入苯能引起中毒,可以较小使用。
4、氯仿
即三氯甲烷。其透明能力比二甲苯及 苯差,透明时间长达24h。不易使组织变 脆,能溶于醇、醚、苯等,微溶于水、极 易挥发。多用于大块组织的透明。
5、香柏油
对组织收缩及硬化程度比任何透明剂小,
在常规实验室中须备以下用品
⑴ 经过清洁液浸泡过的载玻片。 ⑵ 展片盆、染色架、蛋白甘油。
⑶ 大、中号毛笔、眼科镊(弯)
2、切片制作过程
⑴ 将预先冷却的组织装在切片机固定器上。 ⑵ 切片组织经过粗切,待组织充分切完整,右 手旋动切片机把,切片带出来之后,用毛笔轻轻 托起,再用眼科镊轻摄蜡片,以正面放入展片盆
第二节 组织脱水
一、脱水的目的和原则
组织经固定和水洗后,会有大量水分,而水 与苯根本不相融合,脱水是驱除组织中的水分,以 利于透明和浸蜡。
概念:用某些溶剂逐步将组织块吸收的水分
置换出来,以利于透明剂和石蜡或火绵胶的 渗入,这一过程叫脱水。
1.尸检及活检 有条件时,将组织分别进
行脱水,如脑、胰腺、肌肉、胸腺或淋巴
时间分配
时间长短均可 5—10h 5—10h 5—10h 2—5h 2—5h 2—5h 30 min 30 min--1h 30 min--1h 1--2h 1--2h 2--4h
表6-2 动物(鼠)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时间表 程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项 目
75%乙醇 85%乙醇 95 %乙醇 95 %乙醇 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石蜡56℃—58℃ 石蜡56℃—58℃ 石蜡56℃—58℃
⑷ 切片出现横皱纹常多见于组织固定不牢,或 切片刀固定不紧。 ⑸ 切片刀不锋利,切片时会自行卷起或皱起, 更不能顺利地将切片联结成蜡带。切片刀如有缺 口存在,更易造成切片断裂、破碎、不完整等现 象。 ⑹ 组织切片机各个零件和螺丝应旋紧,否则将 会产生震动,以致切片厚薄不均。

(7)对小标本的蜡块进行粗切时,设置的厚度不能过大 ,以免将主要病变部位甚至整个组织块修切掉。 (8)摇动旋转轮的转动速度不可过快,用力应均匀,平 稳,以40~60r/min为宜。若遇硬化过度的组织以及肝 、脑、脾等,动作尤应轻柔,避免产生震动而使切片 出现碎裂现象。 (9)在切片过程中,由于切片刀与蜡块相互摩擦会产生 热量,导致蜡块温度升高(在夏季尤甚),往往造成切 片困难。可用冰块涂抹切片刀和蜡块切面,使石蜡保 持合适的硬度以利于切片。 (10)展片温度一般为42~48℃,烤片温度一般60~ 70℃左右。并应及时清除水中的蜡屑等杂物,防止污 染切片。
3、正丁醇(N-Butyl-alcohol)
为无色液体,沸点100—118℃,微溶于
水,在100ml水中能溶8.3g,故脱水能力较
弱,但能与水、乙醇及石腊混合,故这种
脱水的组织块,可直接浸蜡包埋。
这种脱水剂兼透明剂的最大优点是很少
引起组织块的收缩及变脆。
第三节 组织透明
概念:
用某些化学试剂将组织中的脱水剂置换 传来,以利于浸蜡和包埋。因组织块浸 入试剂后成半透明状,所以称为透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