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之20年代的话剧创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小总结
《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
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双簧信: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复古主义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却暂时没有人公开出来讲话。
于是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写信,再由刘半农写复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
林蔡之争: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出来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琴南)。
这位古文家极力反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致林纾公开信中则重申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林纾所代表的守旧派对新文学的反攻,并没有什么理论力度,只停留在人身攻击和政治要挟的层面,反而激起了新文学阵线义无反顾的抗争。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
新文学前后三十年的话剧发展历程
新文学前后三十年的话剧开展历程新文学前后三十年的话剧开展历程中国现代话剧的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两个时期有联系同时又各有自己的特色。
开展历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始创阶段。
五四运动前后开展的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以对传统旧戏的批判和对西方话剧创作及理论的介绍,推动了现代话剧运动的开展。
《新青年》1918年6月出版了“易卜生专号〞,发表胡适的《易卜生主义》,罗家伦和胡适合译的《玩偶之家》等名剧,集中介绍这位被称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的理论、生平和创作,造成一个影响巨大的易卜生热,使问题剧几乎称为当时话剧创作的唯一样式,而且还涉及到小说界,促进问题小说的热潮形成,称为新文学之一。
尽管是这样的对旧戏的批判,尽管其中有绝对否认旧戏的观点,但它为话剧的开展廓清了道路,使现代话剧在斗争中得以确立和生存。
中国现代话剧运动与创作一开始就有反对封建思想传统的束缚,反对以戏剧为游戏人生的工具,坚持戏剧创作与演出同社会人生的密切联系,使现代话剧在它的诞生期就表现出生气勃勃的积极趋向。
1921年,沈雁冰、郑振铎、欧阳予倩、等人发起成立民众戏剧社,创办了《戏剧》月刊,这个刊物的同人在宣言中提出“当看戏是?消闲?的时代,现在已经过去了〞,视戏剧是“推动社会使前进的一个轮子〞,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强调戏剧必须反映现实,担负社会教育的任务。
接着成立了上海戏剧协社,欧阳予倩、洪深等于1922年后陆续参加,他们同样主张“戏剧是艺术,不是浅薄的娱乐〞,“我们要从戏剧里面认识人生〞〔欧阳予倩《戏剧改革之理论与实际》〕。
并重视写实主义的戏剧,积极开展演剧活动,为中国话剧从业余跨向职业化奠定了根底。
20年代田汉领导的南国社和朱穰丞领导的辛酉剧社,在“五卅〞和北伐时期克服了前期的某些唯美主义色彩,在自己的剧作中大多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战斗精神。
浪漫主义色彩剧作的产生为“五四〞时期的戏剧文学带来了多姿的色彩。
第六章20年代的戏剧
4、洪深 是中国话剧、电影运动的奠基者之一。 1922年创作了 话剧《赵阎王》,左联时期,洪深写了戏剧“农村三部曲”: 《五 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5、熊佛西 受陈大悲的影响,提倡戏剧的趣味性。《醉了》《洋 状元》。现实主义多幕剧《一片爱国心》。 6、余上沅 的独幕剧《兵变》和《洋状元》相似,追求情节热闹, 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社会问题。
7、丁西林的喜剧
一、丁西林在20世纪中国话剧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出色的剧作家。杰出 的物理学家。在他身上体现了科学与艺术思维的相反相成。 二、丁西林喜剧的特点: 1、创作出发点不是社会、历史和现实中的“问题”,也不以惩恶扬善的伦 理 道德家的眼光,而是以一个喜剧家的直觉,去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并转 化为剧作中的喜剧趣味。他的喜剧特征在“机智”二字。“欺骗”是他的喜 剧观 念和艺术上的一个关键词。处女作《一只马蜂》。另一个主要代表作《压迫》 在抗日期间创作独幕剧《三块钱国币》。 2、丁西林剧中产生冲突的往往并不是阶级矛盾的双方、水火不容的敌我, 而是思维方式不同、生活态度径庭的朋友、夫妻、母子等亲密的关系。 3、戏剧结构上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将剧中人压缩到最大限度,通常 由 三人组成,但不是三足鼎立,而是二元对衬或对峙,第三者起着结构的作用, 或引发矛盾或提供解决矛盾的契机。 4、丁西林的喜剧艺术以语言著称,他的剧本里常有充满机智幽默的警句。
早期剧作
早期话剧文学的最初成果是“社会问题剧” 1、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终身大事》,开“社会问题 剧”之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话剧作品,拉开了中国现 代话剧创作的序幕。 2、陈大悲的《幽兰女士》从一个家庭着眼来分析社会问题。 3、欧阳予倩在自己的剧作中,首创了中国轻松喜剧形式.《泼妇》
“语丝”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填空题:1.周作人不仅是闲适小品创作的积极倡导者,同时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其作品文笔舒徐洒脱,情调闲适素雅,境界宁静幽远,形成了冲淡平和的艺术风格。
2. 瞿秋白于二十世纪20年代创作的《俄乡纪程》、《赤都心史》,被视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滥觞。
3.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是“新月社”。
4.《天山牧歌》因表现了边疆少数民族青年人的美好爱情和愉快的劳动生活,而广为人们称道,闻捷的诗也因此被誉为“劳动和爱情的赞歌”。
5.闻一多是早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6.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倡导初期,创作方面存在过一些幼稚倾向,其中最突出的即所谓革命的浪漫蒂克。
7.魏连殳这个形象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药》中的夏瑜、尤其是《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具有相通的精神特质,可谓构成了一个孤独者形象系列。
8.张爱玲小说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心理感受。
9.在体验人生苦难,表现生存痛苦,思索生命意义的诗歌创作中,穆旦的诗歌真正接通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潮流,抵达了20世纪中国现代新诗的最前沿。
10.《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浸透着生命体验的绝望的反抗的哲学。
11.“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一句话出自小说《狂人日记》主人公之口。
12.《一只马蜂》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唯一专门写喜剧的剧作家丁西林的代表作。
13.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早期新月派诗人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
14.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部话剧剧本。
剧本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新女性反对封建迷信与传统礼教习俗的斗争。
15.“被规范”了的文学,强调作家深入工农兵的生活,强调作家对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强调对外在世界的再现、反映、模仿,反对作家主体性的体现。
二十年代戏剧
• “社会问题剧”:早期话剧的成果(“五 四”时期) 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创作 《终身大事》,开“社会问题剧”之先。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话剧作品, 拉开了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序幕。 陈大悲的《幽兰女士》从一个家庭着眼来 分析社会问题。 欧阳予倩在剧作中,首创中国轻松喜剧形 式,《泼妇》。
洪深及其代表作
洪深(1894-1955),号伯俊,江苏武进 人,为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事业的进步做出 了重要贡献。 《赵阎王》是洪深早期的代表作。 “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 《青龙潭》完成于1931年至1932年,是洪深 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其中,尤以《五奎桥》 最为成功。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 巽甫,1893年生于江苏泰兴。10年考入上海 南洋公学,14年入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 19年任教北大,27年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 所所长。建国后,丁西林任文化部副部长, 对外友协副会长等职,他是中国现代话剧史 上出色的剧作家,也是杰出的物理学家。
田汉(1898-1968)
田汉剧作内容
一是对“真艺术”与“真爱情”的追求。 提倡“用真艺术来改造人生”的主题。受西 方“唯美主义”的影响,将现实的关怀与 “人性之真”的关怀融为一体 《梵峨嶙与蔷 薇》《苏州夜话》《名优之死》《湖上的悲 剧》《古潭的声音》。 二是美(爱情、艺术)的幻灭与毁灭(摧 残、扭曲),具有社会批判性且越来越强烈。 《咖啡店之一夜》是激越的控诉。独幕话剧 《获虎之夜》是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剧之一 。
欧阳予倩的讽刺喜剧
欧阳予倩(1889—1962),湖南浏阳县 人,集编、导、演于一身。早期剧作多表现 为社会问题剧,以爱情婚姻和家庭纠纷为题 材,反映现实社会问题。代表作《泼妇》 《回家以后》。不同于丁西林的幽默喜剧, 欧阳予倩的独幕喜剧是尖锐、泼辣的讽刺喜 剧。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小总结
南国社:1923年成立于上海,领导人田汉,南国社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它在中国话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它的成员,以后不少成为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骨干人才。
象征诗派。中国现代的象征诗派,是指“五四”文学革命后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新诗流派。李金发在这时期连续推出三本象征诗集,以象征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感受、情绪。同时,后期创造社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三位诗人,这时也致力于象征诗创作,各自出版象征诗集。
中国诗歌会:左中国诗歌会是在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成立于三十年代的初期(1932年)。主要成员有穆木天、蒲风等。这是一个月革命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出版会刊《新诗歌
京派是指30年代身居带衰颓意味的都市,又有经院学风、文化心态宽容的一个带隐逸气的文学群体,他们功利意识浅薄而艺术独立意识深厚。冯文炳、凌叔华、沈从文、萧乾等是该群体的主要作家,其作品侧重探讨人生与人性,注重于道德与文化的纯正和乡野的诗意表现。
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周刊。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它是中国现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等是新月社的佳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现代部分)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
代表人物:周作人、郑振铎、茅盾(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叶圣陶)、朱自清、冰心、庐隐、俞平伯、老舍、丰子恺等。
《小说月报》为代用会刊,还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刊物。
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信仰:“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
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其主要倾向;文学研究会倡导和创作的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问题剧”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盛极一时;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以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居多。
影响:它承接了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创造社1921年6月,于日本东京成立。
代表人物: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潘汉年、阳翰笙等。
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文艺思想基本倾向是浪漫主义,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学活动,尊自我、重主观、崇天才、讲神会,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艺术以感情为生命。
他们创作了许多浪漫主义倾向的诗歌、小说及戏剧,翻译也以欧美浪漫主义作品为多。
创造社也是具有较多现代主义气息的新文学社团。
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在当时形成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成为当时新文学中和现实主义并峙的两大文学主潮。
1925年“五卅”以后,是创造社后期,郭沫若、成仿吾等主干人物思想变化,提倡革命文学;1928年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29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成员多数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3.新月社与新月诗派1923年于北京成立。
代表人物:胡适、陈源(陈西滢)、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
1926年4月,徐志摩在《晨报》上开辟的《诗镌》为其代表性刊物。
中国近现当代文学
一、近代文学概述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的文学发生了重要变化,被称为近代文学。
这是一个向新文学过渡的阶段:一方面,反帝爱国和民主主义成为文学的基本主题,显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战斗性;另一方面,维护封建统治、抗拒新思潮的正统文学,虽然日渐陷于窘境,但仍在不断挣扎。
在诗文领域,启蒙思想家和早期改良主义人物的诗文作品值得重视。
龚自珍是首开文学新风气的人物,接着,魏源、林则徐、张维屏等也写了许多富于时代色彩和历史意义的作品。
太平天国领袖们的诗文,在“弃伪存真”文化纲领指导下,批判封建主义的陈词滥调,提倡朴实明晓的文风,直接为革命斗争服务。
戊戌变法前后,改良主义运动代表人物梁启超力倡“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并推誉黄遵宪“我手写我口”的新派诗;他的散文则导源于龚自珍,打破了传统古文的格局,务为平易畅达,风靡一时,号为“新文体”。
《少年中国说》等说理文章,气势磅礴,铺张淋漓,颇有鼓动力量。
辛亥革命时期,南社诗人柳亚子、陈去病、苏曼殊等人的作品洋溢着充沛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
同时,以守旧复古为特征的传统诗文,仍活跃一时,诗歌方面先后有“宋诗运动”和“同光体”诗派,古文则产生了梅曾亮等名家,号称“桐城派”中兴。
曾国藩原受桐城派影响,又重经世之学,追随者不少,或另称“湘乡派”。
这些诗文流派大都只是在某些观念和形式技巧上略有变异或翻新,由于时代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受近代西学影响,古文已趋衰微,当然不可能再找到新的出路了。
在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倡导之下,近代谴责小说得以盛行,代表作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刘鹗的《老残游记》,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这些作品突出暴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腐朽,广泛宣传了社会改良,在内容和题材上较古代小说有明显的开拓,有的还吸收了西方小说的技法,但艺术成就一般不高。
辛亥革命后出现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和“黑幕小说”,思想和艺术价值都不高。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新中国诗歌从政治颂歌到阶级战歌的流变。部分诗人对艺术个性与创作新潮的求索。郭小川、贺敬之等时代代表诗人的诗歌创作。
考试要求:
1.了解时代主潮中新老诗人的激情写作与主流之外的诗歌创作新潮。
2.掌握郭小川、贺敬之诗歌创作的成就、特色与缺失。
二十一、1950-1960年代戏剧
考试内容:
当代戏剧在戏曲、话剧与歌剧等三大剧体中的革新与发展。话剧在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两大领域中主要成果。老舍的《茶馆》等经典剧作。
2.掌握叶绍钧、郁达夫、冰心、许地山等小说创作的成就与特色。
七、1920年代话剧
考试内容:
春柳社与中国现代话剧发端。民众戏剧社等话剧团体,“爱美剧”等话剧潮流。胡适的《终身大事》等早期创作,郭沫若、田汉、丁西林等人的创作特色。
考试要求:
1.了解早期话剧运动史实,主要社团与主要作家。
2.掌握郭沫若、田汉等人在本时期的代表剧作与创作特色
二十五、新时期诗歌
考试内容:
“归来”的歌、朦胧诗,西部诗群、新生代诗人,诗歌在世纪之交的多元存在与多向度探索。
考试要求:
1.了解“归来”诗人群,朦胧诗派,西部诗群,新生代诗人的创作成就与流派特色。
2.掌握舒婷、顾城、杨炼的群体特征、艺术个性与代表作品。
二十六、新时期戏剧
考试内容:
新时期初期的戏剧潮流与著名剧作。戏剧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探索和代表作家作品。
4.评论写作题 约15%
考试目标:检测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对代表性作家作品尤其是名家名作的把握情况,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与重要问题能否进行整体性思考,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与分析能力。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东北师范-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二)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学习资料]-答案3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二)22秋在线作业1答案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生从事于革命文学的鼓吹和创作,作品曾发生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家是()
【A.项】1935年
【B.项】1936年
【C.项】1932年
【D.项】1937年
【此题正确选项是】:C
2.表现农村生活和农民的苦难、-农民的坚忍精神的诗集是()
【A.项】艾青的《大堰河》
【B.项】臧克家的《烙印》
【C.项】蒲风的《茫茫夜》
【D.项】刘半农的《扬鞭集》
【此题正确选项是】:B
3.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以深刻描写城市底层人民和市民的性格、命运为重要特色,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项】叶绍钧
【B.项】老舍
【C.项】郁达夫
【D.项】鲁迅
【此题正确选项是】:B
4.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是()
【A.项】抒情长诗
【B.项】叙事长诗
【C.项】格律诗
【D.项】自由体诗
【此题正确选项是】:B
5.抗战时期在上海"孤岛"创作南明史剧,颂扬忠烈、指斥奸伪的剧作家是()
【A.项】于伶
【B.项】夏衍
【C.项】田汉
【D.项】阿英
【此题正确选项是】:D
6.《兄妹开荒》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出现的()
【A.项】丁玲
【B.项】艾青。
20年代话剧PPT课件
20年代话剧
一、五四时期话剧运动 ——现代戏剧观念的确立
1、中国现代话剧史的新的一页,由《新青年》对中国传统旧
人物:男客人、女客人、房东太太、老妈子、巡警
戏的批判揭开。
1918年10月,‚戏剧改良专号‛出版。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 周作人、傅斯年、欧阳予倩等发表文章,造成很大的声势。对促进新剧
观念的确立和新兴话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批判了没落中中的旧剧作为‚玩物‛和‚把戏‛的弊病,强调了 戏剧严肃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第二,促进了戏剧观念的更新,确立了近代现实主义戏剧观念在中国新
代表剧作:
《一只马蜂》:吉先生、余小姐、吉老太太
目的:第一,赞美了要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年轻人,也善意地
嘲讽了他们的某些虽要自主自立但又不够坚强勇敢的软弱性。 第二,温和地讥刺了在思想上抱残守缺、自以为是的吉老太太。
第三,点出了三人之间喜剧性冲突的社会根源——“中国社会真是
一个不自然的东西‛。 ‚那都是些极真诚,极平常,极正当的话,为什么平常我们不
欧阳予倩、田汉被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
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废除文明新戏演出中男扮女装
的旧习;建立起正规的话剧表导演体制;建立了正 规的中国话剧艺术演出规范。 左联时期,洪深写了戏剧‚农村三部曲‛:《五 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中国导演制度的创立者 洪深(1894-1955)
《现当代文学史》期末总复习试题库
试题库现代文学部分(试题)一、填空题(每空一分)1.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生于( )年于( )逝世,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赞赏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 )和伟大的( )”。
2.鲁迅的第三个短篇小说集《》收历史小说8篇,多是在“( )”基础上,“( ),”“( )”的古今融合之作。
3.鲁迅五四时期的杂文多收在《》中,部分篇幅较长的文章则收在《》里。
他前期的杂文集有《》、《》、《》和《》四本。
4.鲁迅后期杂文集有《》、《》、《》、《》、《》、《》、《》、《》、《》、《》等十本。
5.郭沫若原名( ),“沫若”是他( )年开始发表新诗时期的笔名。
6.五四以后郭沫若写了三个历史剧《》、《》和《》,合称《三个叛逆的女性》。
7.除《女神》外,郭沫若还出版了《》、《》、《》等诗集,1928年写的《》,显示了革命文学初期诗歌创作的实绩。
8.郭沫若除了诗歌集之外,还有自传体小说《》等小说绩。
9.“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创作了《》、《》、《》、《》和《》等五部大型历史剧,借历史题材,讽谕现实,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10.胡适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出版于( )年( )月。
他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剧本。
11.叶绍均的长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精神面貌。
( )称其为“扛鼎之作”。
12.许地山的《》等作品借异域写故土,表现了较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而他30年代以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和《》则标志着他走上了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著名散文《》是其性格的自我写照。
13.王统照早期的短篇小说《》、《》表现了对“爱”与“美”的追求和幻灭;后来的《》则写了血和泪,对黑暗现实进行暴露和控诉;30年代的长篇《》展显了30年代初期北方农村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的广阔画面。
14.冰心著名的小诗集是《》和《》,作品以较少的诗行表现一种感情意境充满了对( )、( )和( )的歌颂。
20年代戏剧、散文
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1919.3《新青年》)
中国现代最早创作的话剧剧本。剧中田小 姐和陈先生恋爱受父母干涉。田小姐留下 “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该自己决断”的 字条,与陈先生一起出走。 田亚梅:中国式的娜拉
2、历史剧
–郭沫若《三个叛逆的女性》 • 《卓文君》:司马相如 • 《王昭君》:毛延寿 • 《聂嫈》:聂政、侠累
3、幽默喜剧 –丁西林 –江苏泰兴人 –《一只马蜂》:吉老太太、 吉先生、余小姐 –《压迫》
(1893-1974)
丁西林在人物之间关系的构造上有着 其构思巧妙之处。他在处理剧中人物 的关系时,常构造一种“欺骗模式”。 这个模式由三个戏剧人物所组成,其 中两个是欺骗者,一人是受骗者。
• 《压迫》讲述了发生在北京的一件由租房引起的故 事:房东太太整天在外打牌,唯恐家中未婚的女儿 与房客发生“自由恋爱”,不愿把房子租给没有家 眷的人,最终,萍水相逢的男女房客联合一致,假 扮夫妻,终于租到了房。
-----周作人《美文》
2、散文的两种风格
• 浮躁凌厉:多收入《谈虎集》《谈龙
集》,思想意义与社会作用明显。 • 平和冲淡:五四时期的杂感、随笔及
20年代他称之为“美文” 的艺术性散
文,则属于平和冲淡这一类。
• 《吃茶》《谈酒》《乌篷船》《苦雨》 • 思想内容 –以自我为中心,书写归返自然,顺乎 天性,享受生活的情趣。 • 艺术特色 –平和恬淡的抒情。 –广征博引,庄谐并用,富有知识性和 趣味性。 –徐舒自如的语言。
• 《墓碣文》《求乞者》《好的故事》 《复仇》《风筝》《腊叶》
《秋夜》
• 作于1924年,此时,“五四”新文 化的同人,已经进一步分化,有的 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鲁迅 在“荷戟独彷徨”中品味着孤军奋 战的寂寞与上下求索的焦灼。
东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16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16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A. 李金发B. 冯乃超C. 徐志摩D. 戴望舒正确答案:2. 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论争,发生在共产党员作家和谁之间()A. 郭沫若B. 茅盾C. 萧军D. 胡风正确答案:3. 持久深入地探索、表现生活在混乱黑暗现实中的分裂、残缺、矛盾而痛苦的“自我”的诗人是()A. 郭沫若B. 徐志摩C. 戴望舒D. 穆旦正确答案:4. 茅盾创作于30年代的散文有()A. 《风景》B. 《故乡杂记》C. 《乡村杂景》D. 《白杨礼赞》正确答案:5. 勾勒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散文集是()A. 《湘行散记》B. 《朝花夕拾》C. 《画梦录》D. 《风景谈》正确答案:6.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会刊是()A. 《抗敌文艺》B. 《抗日文艺》C. 《抗战文艺》D. 《救亡文艺正确答案:7. 谁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A. 穆时英B. 刘呐鸥C. 施蛰存D. 叶灵凤正确答案:8. 被称作"时代的鼓手"的诗人是()A. 闻一多B. 艾青C. 田间D. 臧克家正确答案:9. 《七月》刊物的主编是()A. 艾青B. 胡风C. 田间D. 阿垅正确答案:10. 被朱自清誉为“五四”时期“惟一的爱国诗人”是()A. 郭沫若B. 闻一多C. 冰心D. 郁达夫正确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16秋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吴荪甫形象的意义在于()A.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最成功的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形象B. 概括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悲剧性的历史命运C. 表现了"实业救国"道路的破产D. 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参加民主革命的革命性、进步性E. 揭示了中国社会更加殖民地化的本质特征,回击了托派的"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谬论正确答案:2. 文学革命初期白话诗和小说的共同特点是()A.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倾向B. 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C. 白话诗诗味不足D. 小说艺术性不高(除鲁迅)E. 具有开创性质正确答案:3. 现代派诗(或称现代诗派)的成员有()A. 戴望舒B. 李金发C. 徐迟D. 卞之琳E. 路易士正确答案:4. "五四"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的主要倡导者有()A. 胡适B. 鲁迅C. 陈独秀D. 茅盾E. 周作人正确答案:5. 选出朱自清的作品()A. 长诗《毁灭》B. 诗文集《踪迹》C. 散文集《空山灵雨》D. 散文《给亡妇》E. 散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正确答案:6. 民族主义文学的成员有()A. 潘公展B. 王平陵C. 穆时英D. 黄震遐E. 陈铨正确答案:7.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特点是()A. 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B. 浪漫主义也是一股强大的思潮C. 现代主义还只有部分引进D. 现代主义也是强大的思潮E. 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思潮的激战正确答案:8. 创作了诗合集《汉园集》而被称为"汉园诗人"的是()A. 徐迟B. 路易士C. 卞之琳D. 何其芳E. 李广田正确答案:9. 抗战相持阶段国统区创作在形式上的特点是()A. 多幕剧替代街头剧、短剧B. 街头剧、短剧涌现C. 长篇小说涌现D. 街头诗、传单诗涌现E. 叙事诗、抒情诗替代街头诗、短诗正确答案:10. 学衡派、甲寅派反对文学革命的主要观点是()A. 反对现实主义B. 反对文学"为人生"C. 反对白话D. 赞美、维护文言E. 反对言文合一正确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16秋在线作业1三、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第六章20年代的戏剧
周作人的散文
1、更倾向于把文章当成“自己的园地”,是抒我之情 更倾向于把文章当成“自己的园地” 言志” 他乐于饮苦茶、读杂书,陶醉于他的“ 的“言志”。他乐于饮苦茶、读杂书,陶醉于他的“苦 雨斋”那浓郁的古典氛围中,去玄思冥想,言志作文, 雨斋”那浓郁的古典氛围中,去玄思冥想,言志作文, 在文学上寻找安慰。代表的散文是《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 在文学上寻找安慰。代表的散文是《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 苦雨》《喝茶》《乌篷船》 》《喝茶》《乌篷船 《苦雨》《喝茶》《乌篷船》等。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 2、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了 一种“涩味” 简单味” 很耐人咀嚼。 一种“涩味”与“简单味”,很耐人咀嚼。 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实验了一种“文抄公体”的形式, 3、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实验了一种“文抄公体”的形式,文 章的主干是精心挑选的或苦涩或华美的古文, 章的主干是精心挑选的或苦涩或华美的古文,连缀其间的是周作 人的评点,用简明、朴实的现代白话,或两者兼而有之。 人的评点,用简明、朴实的现代白话,或两者兼而有之。
4、洪深 是中国话剧、电影运动的奠基者之一。 1922年创作了 话剧《赵阎王》,左联时期,洪深写了戏剧“农村三部曲”: 《五 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5、熊佛西 受陈大悲的影响,提倡戏剧的趣味性。《醉了》《洋 状元》。现实主义多幕剧《一片爱国心》。 6、余上沅 的独幕剧《兵变》和《洋状元》相似,追求情节热闹, 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社会问题。
第六章
20年代的戏剧 20年代的戏剧
一、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1907年 中国留日学生组织成立了春柳社, 1、1907年2月,中国留日学生组织成立了春柳社,是最早对中 国现代话剧艺术进行自觉探讨与试验创造的剧社。 国现代话剧艺术进行自觉探讨与试验创造的剧社。主要成员有 他们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 李叔同 ,他们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和根据林纾的翻 译小说改编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 译小说改编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 1910年底任天知发起 聚集了汪仲贤、欧阳予倩、 年底任天知发起, 2、1910年底任天知发起,聚集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 优秀戏剧人才,这是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演出所谓“ 优秀戏剧人才,这是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演出所谓“天知 派 新剧” 新剧”。
第8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曹禺与《雷雨》《日出》
第8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代戏剧代表:曹禺与《雷雨》、《日出》一、30年代戏剧(一)、30年代戏剧与20年代戏剧1.20年代戏剧春柳社,1910年任天知、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组建的“进化团”1914年,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职业化”剧团新民社等所谓“甲寅中兴”。
它以职业化、商业性为特色。
春柳社以演出社会剧为主(强调艺术性)(《茶花女》),天知派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强调政治教化意义《血蓑衣》、《东亚风云》),新民社以家庭商业剧演出为主(追求商业性《恶家庭》)。
一是“把戏剧做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现实主义,要求戏剧在“当今社会里”取材,表现当时人们每日的生活,描写普通平常人,打破大团圆结局模式,如实反映现实。
力主建设“西洋式的新剧”。
因此,以《新青年》的“易卜生号”为开端,迅速形成了介绍外国戏剧理论、翻译和改编外国戏剧创作的热潮。
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的问题——“爱美剧”(Amateur)(业余剧),强调非营业性质,追求艺术性的戏剧观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交通大学等学校纷纷成立业余剧社,并在特定的场合、特殊的时间演出新剧。
这即是所谓的“中国小剧场运动”。
由于小剧场运动十分重视剧本创作,因此培育了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作家。
20年代代表性剧作:《终身大事》(胡适),《幽兰女士》(陈大悲)、《泼妇》(欧阳予倩)、《道义之交》(蒲伯英),《赵阎王》(洪深),田汉的《名优之死》、《湖上悲剧》、《苏州夜话》,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压迫》等。
2.30年代戏剧30年代话剧的最大特点是在早期文明戏与“五四”新话剧发展中已经孕育的广场戏剧与剧场戏剧。
出现了以曹禺、夏衍为代表的成熟剧作家。
当时上海活跃着五大剧社: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洪深领导的复旦剧社、应云卫领导的上海戏剧协社、朱襄丞与罗鸣凤领导的辛酉剧社、陈白尘领导的摩登剧社。
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了辛酉、南国、摩登等剧团,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以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努力将戏剧大众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汉的戏剧创作 1920年发表处女作《梵峨嶙与蔷薇》, 主要作品有:《梵峨嶙与蔷薇》、 《苏州夜话》、《咖啡店的一夜》、 《获虎之夜》、《名优之死》、《湖 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南 归》、《顾正红之死》等。
早期剧作:
《咖啡店之一夜》(1922)
《获虎之夜》(1924) 《湖上的悲剧》 (1928) 《名优之死》(1929) 《南归》(1929)
上海戏剧协社:1921年成立,最早
的社员有应云卫、谷剑尘等。接着 欧阳予倩参加了该社,1923年洪 深也参加了该社,这是我国第一个 “讲组织,讲纪律,讲方法”的话 剧团体,建立了严格的导演制度和 排演制度。主张“戏剧更是明显地 充分地描写人生的艺术”、“一切 有价值的戏剧”,都是富于时代性 的。
六、名家戏剧创作简介
(一)郭沫若的戏剧创作(已
介绍)
早期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
(1)、《卓文君》(1923年2月)——反抗封建礼教、 冲破封建束缚 (2)、《王昭君》(1923年7月)——反抗封建王权、 维护人格尊严 (3)、《聂嫈》(1925年6月)——反对强权政治、 忘我牺牲精神
(二)田汉
辛酉剧社
南国社
(均为田汉领导)
二、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 芽与诞生创作实践
(一)话剧的传入; (二)文明新戏(话剧) (三)进化团的“天知派新戏”
三 、对传统戏剧的批判与西洋式“新 剧”的建设
(一)中国的传统戏剧; (二)新剧建设 1、时代的需要; 2、西方戏剧的译介; 3、胡适等人的理论建设和“社会问题剧”的 出现 ; 4、戏剧地位的重新估价:
田汉(1898-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
1914年赴日留学,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 1921年,他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共同 发起组织"创造社"并从事戏剧创作,1921年 回国后在上海中华书局任职,先后与欧阳予倩、 洪深等组办南国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电 影剧社,主编刊物《南国》,推动了中国新兴 的戏剧运动。1930年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 盟和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爆发后到武汉,任军委政治部第三厅艺术 处处长,推动抗日戏剧运动。
第六讲: 20年代的话剧创 作
一、 早期话剧活动概述
“文明新戏”--春柳社(中国第一个 话剧团体,曾孝谷、李叔同 等组织) 文明新戏——爱美剧——左翼戏剧— —国防戏剧——国统区、解放区历史 剧——新歌剧——先锋戏剧
爱美剧: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 与商业化所产生的种种弊端, 为了促进话剧艺术发展,汪仲 贤、陈大悲等提倡“爱美剧”, 也即“业余”戏剧,并“以非 营业的性质创办复旦剧社,历任复旦大学、暨南大 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 范大学等校外文系教授、主任,从事教学工作 达30年之久。洪深自1922年起还兼搞电影工 作,曾于1925~1937年任明星影片公司编导, 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电影文学剧本《申 屠氏》,并引进了有声电影技术。
欧阳予倩与梅兰芳1956年于北京合影
《泼妇》人物:陈慎之、于素心 《回家以后》人物:吴自芳、陆治 平、刘玛利 《潘金莲》
(四)洪深
(1894-1955),字浅哉,江苏常州人。 1916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学习陶瓷, 1919年转入哈佛大学拜世界著名戏剧教授--贝 克为师,学习戏剧编辑,结识了后来声名鹊起 的表现主义戏剧家奥尼尔。 1922年回国后,在复旦、暨南、山东、中山、 厦门、北京师范大学等各大学任教,并参加戏 剧协社、复旦剧社、南国社和左翼戏剧家联盟, 从事戏剧的编导工作。 抗战时期在武汉任军委政治部戏剧科长,组织 抗日救亡的戏剧活动。
《咖啡店之一夜》(1922)
白秋英:咖啡店侍女 李家乾 林泽奇:高等学校学生
《获虎之夜》(1924)、
主要人物: 魏福生 魏黄氏 莲姑 黄大傻
《湖上的悲剧》(1928)
白薇 杨梦梅
《名优之死》(1929)
刘振声 刘凤仙 左宝奎 杨大爷
(三)欧阳予倩
湖南浏阳人,我国话剧运动最早的奠基人之一。 1907年在日本组织"春柳社",1922年参加上海戏剧 协社,创作两部独幕剧《泼妇》(1922)和《回家 以后》(1924)。1928年以后的作品有《潘金莲》、 《车夫之家》等,多反映旧社会的妇女命运和下层人 民的贫困生活。他 “更大的贡献,是在演剧排剧方 面”,“是舞台生活最富,努力最久的一个人”。他 京剧、话剧一身二任,编、导、演均有所长,以毕生 的心血为发展中国现代戏剧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绩。
四、“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
(一)在移植模仿西方戏剧中失败引发的戏剧 本土化思考 (二)“爱美剧”提出“以非营业的性质,提 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 (三)小剧场运动 (四)趣味主义戏剧思潮
五、“国剧运动”
1925年闻一多,余上沅、赵太侔等在徐志摩的 支持下,北京《晨报》副刊开辟了“剧刊”专 刊,倡导“国剧运动”,基本宗旨是反对易卜 生式的社会问题剧,反对用戏剧来传播思想, 表现人生,鼓吹所谓抽象的“纯形的艺术”, 进而推崇中国的“国粹”——旧戏,从纯审美 的角度玩味旧戏外在的形式美因素,试图创造 一种所谓在“写意的”和“写实的”两峰之间 架起一坐桥梁的“新的戏剧”。
《亲爱的丈夫》1924 《酒后》1925 《北京的空气》1930 《三块钱国币》1939
吴太太、杨长雄 、李嫂
七、小结:
本时期话剧创作特色
第一,主题集中,主要是反封建道德。 第二,人物形象单薄,大都苍白无力。 第三,技巧比较幼稚,大都是独幕剧。
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网络 检索】
民众戏剧社1921年3月在上海成立。发起 者为沈雁冰、郑振铎、欧阳予倩等十三人。 五月创办了《戏剧》月刊。民众戏剧社的 宣言中明确地提出:“当看戏是消闲的时 代现在已经过去了”;他们强调戏剧必须 反映时代、人生和负担社会教育的任务, 认为它“是推动社会使前进的一个轮子, 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 。提倡“写 实的社会剧”和“民众的戏剧”。
(五)、丁西林----“独幕喜剧的圣 手”。
丁西林(1893--1974)在20年代, 以至整个中国话剧史上,都是一 个独特的存在。他是一个出色的 剧作家,又是一个杰出的物理学 家.
《一只马蜂》(1923)
吉老太太 吉先生 余小姐
《压迫》(1925)
男客 房东太太 女客 巡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