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课件第03章习题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A
3-6
二、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1、叠加原理 由各力分别产生的效果(内力、应力、变形、位移等)的 总和等于各力共同作用时所产生的效果。 应用条件: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并且是小变形。 理论依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梁的弯矩图的一般作法:
(1) 选定控制截面(集中力、集中力偶的作用点,分布荷 载的起止点),并求出其弯矩值。
6m
6m
题3-5(a)
6.08
6.75
先 计 算 EF , 求 出 E 点 的 反 力 ,
将其作为外荷载反向作用在CE上。
然后再计算CE,求出C点的反力,
将其作为外荷载反向作用在AC。
最后计算AC。
RF = 4.5kN ()
RD
= 10 4 9
kN
()
RB
=
15
5 72
kN
()
RA
=
8
71 72
② 求支座反力
先计算FG和HI,求出F、G、 H点的反力,将它们作为外荷载反 向作用在DF和GH上。然后再计算 DF和GH。
RD = 4.5kN ()
RE = 0.75kN ()
RB
=
25 32
kN
()
RC
=
67 kN 32
()
RI = 3.125kN ()
③ 作M 图和Q 图(如右图)
4 kN
静定多跨梁是由简支梁、悬臂梁、伸臂梁组合而成的。 1、两种基本形式简图(组成形式) (1)单悬臂式 (2)双悬臂式
3-8
静定多跨梁从构造上来讲,可分为基本部分和附属部 分。
基本部分:能独立维持其几何不变性的部分。
附属部分:依赖其它部分才能维持其几何不变性的部 分。2、计算原则
(1) 分析结构组成次序,作出层次图。
3-10
2、计算程序
(1) 先计算支座反力; (2) 在支反力和外荷载的作用下,分别求出各杆端的内 力(截面法),作出各杆的内力图,合起来即得到整个刚架的 内力图;
(3) 最后校核。
3、内力图的作法
第一种作法:分别求出各控制截面的内力M、Q、N, 按绘图规则作出各内力图。
第二种作法:计算各控制截面的弯矩M,作M图;截取 杆件,考虑杆端弯矩M和杆件上的外荷载,利用杆件平衡 求出剪力Q,作Q图;截取结点,考虑杆端剪力Q和结点荷 载,利用结点平衡求出轴力N,作N图。
P
P
2
2
2
N图
3-28
支座反力: X左
=
4 3
qa(),
X右
=
2 3
qa(),Y左
=
2 3
qa(),Y右
=
2 3
qa()
a
q
2 qa2 3
2 qa2 3
1 qa2 2
2 qa2 3
2 qa2 3
a
a
a
(c)
2 qa 3
2 qa 3
2 qa 3
M图
2 qa
2 qa 3
2 qa 3
3
4 qa 3
N图
3-30
3-9 求图示门式刚架的弯矩图,并作a 刚架的Q 图和N 图。
Q=1.3kN/m 2.49m 6.6m
25.5 25.5
25.5 25.5
Q图
N图
3-29
支座反力:X左 = 2.81q(), X右 = 2.81q(),Y左 = 7.5q(),Y右 = 7.5q()
q
10m
12.5q 12.5q
3.1q
3.1q
9.3q
9.3q
2.5 6m 6m 2.5
(d)
5q 2.5q
2.5q 0.9q
5q 0.9q
Q图
M图
2.81q 7.96q 7.96q
a
(b)
qa2 qa 2
2
M图
a
a
(c)
Pa Pa
2Pa
M图
3-17
q
q
h
(d)
l
qh2 2
qh2 2
M图
q (e) h
l
qh2
2
qh2
M图
(f) h
l
ql 2 8
M图
q
a
a 1.5a a
(g)
qa2
qa2
2
2
M 图 3qa2
2
3-18
a
1
1
1
1
a
a
a
(h)
a
a 2a a
a
a
m
m
(i)
a
a
a
Pl 4
M图
3kN/ m
A 2m
B
2m C
D 2m
D1 A1
B1 8.0 10.7 10 6
M 图(kNm)先求支反力
3-14
(g) A 1m B
3kN / m
C
2m
2m
E D
1m
(h)
1kN
A 2m
3kN / m
B 2m
C 2m D
A1 B1 6
E1
10
6
D1
6 D1
A1
B1 2
30
12 6
M 图(kNm) 先求支反力
M 图(kNm)
3-2 判断内力图正确与否,将错误改正。
(a) q
M (b)
M图
M图
或
Q图
Q图
或
3-15
(c) M图 Q图
(e)
或 或
或
(d) M图 Q图
或 M图 Q图
M图 Q图 或 M图 Q图
3-16
3-3 速画M图。
a
P
(a)
Pa
Pa
Pa
M图
q
qa 2
P
P
(2) 先计算附属部分,将附属部分上的约束力作为外荷 载反向作用到基本部分上;
(3) 计算基本部分的各约束力; (4) 作出单跨梁(构造单元)的内力图,然后连在一起即 得静定多跨梁的内力图;
(5) 内力图的绘制规定同前。
3-9
3、力学特性 (1) 具有超静定结构、静定结构两者的优点,截面弯矩 小,抗弯刚度好;
3-4
(3) 隔离体上平衡力系的组成。 (4) 计算时,假设未知力的方向按规定的正方向画出。 (5) 结果分析。
3、荷载与内力之间的关系
(1) 微分关系
dN dx
=
-
qx
dQ dx
=
-
qy
dM = Q dx
d 2M dx2
=-
qy
不同的荷载作用区段的内力图的特点:
均布荷载作用下Q图为斜直线,M图为二次抛物线;无 荷载区段, Q图为水平线, M图为斜直线等。
8
2
解得
x1
=
24
2l
x2
=
2+ 4
2l
不合题意,舍去
xl x
题3-6 图
q
l
l
q(l - 2x) 2
x
3-23
3-7 作图示刚架的内力图。
q
qa
a
a
a/2
(a)
1 qa 2
5 qa
qa
8
13 qa 8
Q图
qa2
qa 2
8
qa 2
qa 2 8
M图
5 qa 8
N图
3-24
2kN / m
2kN / m
(2) 当控制截面间无荷载时,连接控制截面弯矩的纵坐 标顶点,即可作出直线弯矩图;当控制截面间有荷载作用时, 此直线为叠加基线,再叠加该段按简支梁求得的弯矩图。
3-7
注意:弯矩图的叠加,是指纵坐标(竖距)的叠加,而不 是指图形的简单拼合。
三、静定多跨梁
定义:由若干根梁用铰连接而成用来跨越几个相连跨 度的静定梁称为静定多跨梁。
解:中间一跨的跨中弯矩为
q
M中
=
q(l
- 2x)2 8
中间一跨的支座反力均为
l
q(l - 2x) 2
()
则对左边一跨有如右图所示的等效图。
右边支座处的弯矩为
M右
=
-[ q(l
- 2x) 2
x+
qx2 2
]
=
-
q(lx 2
x2 )
若 ,则有 M中 = M右
q(l - 2x)2 = - q(lx - x2 )
第三章
一、本章主要内容回顾 二、习题解答
3-1
本章要求:
1、能够灵活运用“隔离体”的平衡建立平衡方程; 2、掌握作梁的内力图的方法及其简便作法,尤其是要 熟练掌握利用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3、逐步提高由梁到刚架作复杂内力图的能力; 4、从构造分析入手,学会将静定多跨梁拆成单跨梁, 将静定复杂刚架拆成简单单元的分析方法。
3-2
一、梁的内力回顾
1、截面的内力分量及其正负号规定 (1) 内力分量: 在平面杆件的任一截面上,一般有三个内力分量:轴 力N、剪力Q和弯矩M。 (2) 符号规定 N——离开截面以拉力为正; Q——使截面所在段顺时针转动(左上右下)为正; M——以使水平杆下部纤维受拉(左顺右逆)为正。
3-3
qa2 8
5 qa2 8
5 qa2 8
qa 2 2
M图
5 qa2 8 5 qa2 8
qa
qa
2
2
qa
N图
3-26
3-8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内力图。
支座反力: X左
=
25 12
kN(),
X右
=
25 12
kN(),Y左
=
2.5kN(),Y右
=
7.5kN()
2kN / m
6m
12.5 12.5
12.5
3kN / m
4.5m
3kN / m 3m
3kN / m 3m
(b)
6
6
9
6.75
6.75
9 Q 图(kN )
9 9
9 9
1.13
1.13
12.38
M 图(kNm)
源自文库
6
6
6.75
N 图(kN )
3-25
qq
q
q
a
qa
(c)
qa 2
qa 2
qa
2
qa
qa
qa 2
Q图
qa2 8 qa2 8
qa2 8
D
E 2 kN m
A
FG B
1m 2m 2m 1m1m1m1m 4m
1 kN / m
C
H
I
1m 4m 1m
题3-5(b)
11
15
8
1
2
9 2
9 4
7 4
1
M 图 (kN m)
15 8
7
1
32
Q 图 (kN)
7 4
1
17 8
3-22
3-6 选择铰的位置x,使中间一跨的跨中弯矩与支座弯矩绝 对值相等。
a 2a a
M图
mm
M图
mm
(j)
m
m
m
M图
3-19
(k) p a
a aa
pa pa
pa pa
M图
M = 3Pa a
P
(l ) a
a
a
3-4 检查M图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2Pa
Pa Pa Pa
M图
(a)
(b)
(c)
(d)
(e)
(f)
(g)
(h)
(i)
3-20
3-5 求支座反力,并作梁的内力图。
(3)内力图作法规定 N、Q 图可画在杆件的任一侧,必须标明正负。 M图必须画在杆件的受拉侧,不标正负。
2、截面法 截面法:是指将指定截面切开,取左边部分(或右边部 分)为隔离体,利用隔离体的平衡条件,确定此截面的三个 内力分量。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隔离体的取法。隔离体与其周围的约束要全部切断, 而以相应的约束力代替。 (2) 隔离体上约束力的性质。
有尖角(尖 角方向与集 中力指向相 同)
有 极 值
有突变 (突
变值等于该 集中力偶 值)
等于该 力偶值
为 零
(2)增量关系
DN = -Px DQ = -Py DM = m
(3)积分关系
NB = N A -
xB xA
q
x
dx
QB = QA -
xB xA
q
y
dx
M B = M A +
xBQdx
3-5
不同荷载下弯矩图与剪力图的形状特征表
荷 无荷 均布荷 载 区段 载区段
集中力 作用点
集中力
铰处和自由端
偶作用点 有力偶 无力偶
剪水 力平 图线
斜 直 线
Q 为 零 处
有突变(突 变值等于该 集中力的 值)
如 变 号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弯 矩 图
斜 直 线
抛物线 (凸向 与q指向
相同)
有 极 值
3-11
4、内力图的符号规定及有关说明 (1) 在刚架中Q、N都必须标明正负号,但是弯矩M不规 定正负号,在弯矩图弯矩画在受拉侧。 (2) 结点处有不同的杆端截面。用杆件两端标号标明内 力。
(3) 正确的选取隔离体,在截面处正确的标出三个未知 内力,M的方向可任意画出,Q、N的方向规定同梁。
5、刚架的几种形式
(a)① 分析体系的几何组成 次序,确定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
该体系的组成次序为先固定 AC , 再 固 定 CE , 最 后 固 定 EF 。 因此基本部分为AC,附属部分为 CE和EF。
② 求支座反力
20 kN
10kN 2kN / m
A
BC
D
E
F
3m 3m 1.5 2m 2.5m1.5 4.5m
6m
(2) 避开了超静定结构的缺点,不受温度变化、支座移 动(沉陷)的影响;
(3) 要保证较好的力学特性,关键是中间铰的设置。
四、静定刚架
1、刚架的特点 (1) 由直杆组成的结构(一般梁与柱刚结而成); (2) 结点全部或部分为刚结点; (3) 刚结点承受和传递弯矩,结点处各杆无相对转动; (4) 弯矩是刚架的主要内力。
1.5
12.5
5m
5m
(a)
2.50
7.50
2.08
2.08
Q 图(kN)
M 图(kNm)
2.08
2.50
7.50
N 图(kN)
3-27
支座反力:X左
=
1 2
P(),
X右
=
1 2
P(),Y左
=
1 2
P(),Y右
=
1 2
P()
P
6m
6m
6m
(b)
3P 3P
3P 3P
M图
P
P
P
2
2
2
Q图
P
kN
()
③ 作M 图和Q 图(如右图)
26.96 8.99
8.11
5.06
M 图(kN m )
4.06
4.50
11.01
5.94
Q 图(kN)
4.50
3-21
(b)解:① 分析体系的几何 组成次序,确定基本部分和附属 部分。
该体系的组成次序为先固定
DF和GH,再固定FG和HI。因此 基本部分为DF和GH,附属部分为 FG和HI。
M图
ql 2
B8 B1
ql 2 8
3-13
(c) A
Pl
4
l
2
p
B
Pl
C
l
4
2
A1
Pl 4
(e)
2kN m
A 2m
Pl
Pl
2
4
M图
B1
Pl 4
3kN / m
C
B
D
2m
2m
6.0 B1 1.5 2.0
A1
26
D1
M 图(kNm)
(d)
Pl
4
Al
2
p
Cl
2
Pl
B4
B1
Pl 4
A1
Pl 4
(f )
(1) 悬臂式刚架 (2) 简支式刚架 (3) 三铰刚架 (4) 组合式刚架
3-12
五、习题解答
3-1 用分段叠加法作下列梁的M图。
(a)
q
(b)
ql 2 8
A
l
2
C
l
B
ql 2
ql 2
8
8
2
A
l 2
q
C
l
2
A1
ql 2
8
ql 2
ql 2
4
8
M图
B1
ql 2 8
A1
ql 2 8
ql 2
极值点 8
3-6
二、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1、叠加原理 由各力分别产生的效果(内力、应力、变形、位移等)的 总和等于各力共同作用时所产生的效果。 应用条件: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并且是小变形。 理论依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梁的弯矩图的一般作法:
(1) 选定控制截面(集中力、集中力偶的作用点,分布荷 载的起止点),并求出其弯矩值。
6m
6m
题3-5(a)
6.08
6.75
先 计 算 EF , 求 出 E 点 的 反 力 ,
将其作为外荷载反向作用在CE上。
然后再计算CE,求出C点的反力,
将其作为外荷载反向作用在AC。
最后计算AC。
RF = 4.5kN ()
RD
= 10 4 9
kN
()
RB
=
15
5 72
kN
()
RA
=
8
71 72
② 求支座反力
先计算FG和HI,求出F、G、 H点的反力,将它们作为外荷载反 向作用在DF和GH上。然后再计算 DF和GH。
RD = 4.5kN ()
RE = 0.75kN ()
RB
=
25 32
kN
()
RC
=
67 kN 32
()
RI = 3.125kN ()
③ 作M 图和Q 图(如右图)
4 kN
静定多跨梁是由简支梁、悬臂梁、伸臂梁组合而成的。 1、两种基本形式简图(组成形式) (1)单悬臂式 (2)双悬臂式
3-8
静定多跨梁从构造上来讲,可分为基本部分和附属部 分。
基本部分:能独立维持其几何不变性的部分。
附属部分:依赖其它部分才能维持其几何不变性的部 分。2、计算原则
(1) 分析结构组成次序,作出层次图。
3-10
2、计算程序
(1) 先计算支座反力; (2) 在支反力和外荷载的作用下,分别求出各杆端的内 力(截面法),作出各杆的内力图,合起来即得到整个刚架的 内力图;
(3) 最后校核。
3、内力图的作法
第一种作法:分别求出各控制截面的内力M、Q、N, 按绘图规则作出各内力图。
第二种作法:计算各控制截面的弯矩M,作M图;截取 杆件,考虑杆端弯矩M和杆件上的外荷载,利用杆件平衡 求出剪力Q,作Q图;截取结点,考虑杆端剪力Q和结点荷 载,利用结点平衡求出轴力N,作N图。
P
P
2
2
2
N图
3-28
支座反力: X左
=
4 3
qa(),
X右
=
2 3
qa(),Y左
=
2 3
qa(),Y右
=
2 3
qa()
a
q
2 qa2 3
2 qa2 3
1 qa2 2
2 qa2 3
2 qa2 3
a
a
a
(c)
2 qa 3
2 qa 3
2 qa 3
M图
2 qa
2 qa 3
2 qa 3
3
4 qa 3
N图
3-30
3-9 求图示门式刚架的弯矩图,并作a 刚架的Q 图和N 图。
Q=1.3kN/m 2.49m 6.6m
25.5 25.5
25.5 25.5
Q图
N图
3-29
支座反力:X左 = 2.81q(), X右 = 2.81q(),Y左 = 7.5q(),Y右 = 7.5q()
q
10m
12.5q 12.5q
3.1q
3.1q
9.3q
9.3q
2.5 6m 6m 2.5
(d)
5q 2.5q
2.5q 0.9q
5q 0.9q
Q图
M图
2.81q 7.96q 7.96q
a
(b)
qa2 qa 2
2
M图
a
a
(c)
Pa Pa
2Pa
M图
3-17
q
q
h
(d)
l
qh2 2
qh2 2
M图
q (e) h
l
qh2
2
qh2
M图
(f) h
l
ql 2 8
M图
q
a
a 1.5a a
(g)
qa2
qa2
2
2
M 图 3qa2
2
3-18
a
1
1
1
1
a
a
a
(h)
a
a 2a a
a
a
m
m
(i)
a
a
a
Pl 4
M图
3kN/ m
A 2m
B
2m C
D 2m
D1 A1
B1 8.0 10.7 10 6
M 图(kNm)先求支反力
3-14
(g) A 1m B
3kN / m
C
2m
2m
E D
1m
(h)
1kN
A 2m
3kN / m
B 2m
C 2m D
A1 B1 6
E1
10
6
D1
6 D1
A1
B1 2
30
12 6
M 图(kNm) 先求支反力
M 图(kNm)
3-2 判断内力图正确与否,将错误改正。
(a) q
M (b)
M图
M图
或
Q图
Q图
或
3-15
(c) M图 Q图
(e)
或 或
或
(d) M图 Q图
或 M图 Q图
M图 Q图 或 M图 Q图
3-16
3-3 速画M图。
a
P
(a)
Pa
Pa
Pa
M图
q
qa 2
P
P
(2) 先计算附属部分,将附属部分上的约束力作为外荷 载反向作用到基本部分上;
(3) 计算基本部分的各约束力; (4) 作出单跨梁(构造单元)的内力图,然后连在一起即 得静定多跨梁的内力图;
(5) 内力图的绘制规定同前。
3-9
3、力学特性 (1) 具有超静定结构、静定结构两者的优点,截面弯矩 小,抗弯刚度好;
3-4
(3) 隔离体上平衡力系的组成。 (4) 计算时,假设未知力的方向按规定的正方向画出。 (5) 结果分析。
3、荷载与内力之间的关系
(1) 微分关系
dN dx
=
-
qx
dQ dx
=
-
qy
dM = Q dx
d 2M dx2
=-
qy
不同的荷载作用区段的内力图的特点:
均布荷载作用下Q图为斜直线,M图为二次抛物线;无 荷载区段, Q图为水平线, M图为斜直线等。
8
2
解得
x1
=
24
2l
x2
=
2+ 4
2l
不合题意,舍去
xl x
题3-6 图
q
l
l
q(l - 2x) 2
x
3-23
3-7 作图示刚架的内力图。
q
qa
a
a
a/2
(a)
1 qa 2
5 qa
qa
8
13 qa 8
Q图
qa2
qa 2
8
qa 2
qa 2 8
M图
5 qa 8
N图
3-24
2kN / m
2kN / m
(2) 当控制截面间无荷载时,连接控制截面弯矩的纵坐 标顶点,即可作出直线弯矩图;当控制截面间有荷载作用时, 此直线为叠加基线,再叠加该段按简支梁求得的弯矩图。
3-7
注意:弯矩图的叠加,是指纵坐标(竖距)的叠加,而不 是指图形的简单拼合。
三、静定多跨梁
定义:由若干根梁用铰连接而成用来跨越几个相连跨 度的静定梁称为静定多跨梁。
解:中间一跨的跨中弯矩为
q
M中
=
q(l
- 2x)2 8
中间一跨的支座反力均为
l
q(l - 2x) 2
()
则对左边一跨有如右图所示的等效图。
右边支座处的弯矩为
M右
=
-[ q(l
- 2x) 2
x+
qx2 2
]
=
-
q(lx 2
x2 )
若 ,则有 M中 = M右
q(l - 2x)2 = - q(lx - x2 )
第三章
一、本章主要内容回顾 二、习题解答
3-1
本章要求:
1、能够灵活运用“隔离体”的平衡建立平衡方程; 2、掌握作梁的内力图的方法及其简便作法,尤其是要 熟练掌握利用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3、逐步提高由梁到刚架作复杂内力图的能力; 4、从构造分析入手,学会将静定多跨梁拆成单跨梁, 将静定复杂刚架拆成简单单元的分析方法。
3-2
一、梁的内力回顾
1、截面的内力分量及其正负号规定 (1) 内力分量: 在平面杆件的任一截面上,一般有三个内力分量:轴 力N、剪力Q和弯矩M。 (2) 符号规定 N——离开截面以拉力为正; Q——使截面所在段顺时针转动(左上右下)为正; M——以使水平杆下部纤维受拉(左顺右逆)为正。
3-3
qa2 8
5 qa2 8
5 qa2 8
qa 2 2
M图
5 qa2 8 5 qa2 8
qa
qa
2
2
qa
N图
3-26
3-8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内力图。
支座反力: X左
=
25 12
kN(),
X右
=
25 12
kN(),Y左
=
2.5kN(),Y右
=
7.5kN()
2kN / m
6m
12.5 12.5
12.5
3kN / m
4.5m
3kN / m 3m
3kN / m 3m
(b)
6
6
9
6.75
6.75
9 Q 图(kN )
9 9
9 9
1.13
1.13
12.38
M 图(kNm)
源自文库
6
6
6.75
N 图(kN )
3-25
q
q
a
qa
(c)
qa 2
qa 2
qa
2
qa
qa
qa 2
Q图
qa2 8 qa2 8
qa2 8
D
E 2 kN m
A
FG B
1m 2m 2m 1m1m1m1m 4m
1 kN / m
C
H
I
1m 4m 1m
题3-5(b)
11
15
8
1
2
9 2
9 4
7 4
1
M 图 (kN m)
15 8
7
1
32
Q 图 (kN)
7 4
1
17 8
3-22
3-6 选择铰的位置x,使中间一跨的跨中弯矩与支座弯矩绝 对值相等。
a 2a a
M图
mm
M图
mm
(j)
m
m
m
M图
3-19
(k) p a
a aa
pa pa
pa pa
M图
M = 3Pa a
P
(l ) a
a
a
3-4 检查M图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2Pa
Pa Pa Pa
M图
(a)
(b)
(c)
(d)
(e)
(f)
(g)
(h)
(i)
3-20
3-5 求支座反力,并作梁的内力图。
(3)内力图作法规定 N、Q 图可画在杆件的任一侧,必须标明正负。 M图必须画在杆件的受拉侧,不标正负。
2、截面法 截面法:是指将指定截面切开,取左边部分(或右边部 分)为隔离体,利用隔离体的平衡条件,确定此截面的三个 内力分量。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隔离体的取法。隔离体与其周围的约束要全部切断, 而以相应的约束力代替。 (2) 隔离体上约束力的性质。
有尖角(尖 角方向与集 中力指向相 同)
有 极 值
有突变 (突
变值等于该 集中力偶 值)
等于该 力偶值
为 零
(2)增量关系
DN = -Px DQ = -Py DM = m
(3)积分关系
NB = N A -
xB xA
q
x
dx
QB = QA -
xB xA
q
y
dx
M B = M A +
xBQdx
3-5
不同荷载下弯矩图与剪力图的形状特征表
荷 无荷 均布荷 载 区段 载区段
集中力 作用点
集中力
铰处和自由端
偶作用点 有力偶 无力偶
剪水 力平 图线
斜 直 线
Q 为 零 处
有突变(突 变值等于该 集中力的 值)
如 变 号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弯 矩 图
斜 直 线
抛物线 (凸向 与q指向
相同)
有 极 值
3-11
4、内力图的符号规定及有关说明 (1) 在刚架中Q、N都必须标明正负号,但是弯矩M不规 定正负号,在弯矩图弯矩画在受拉侧。 (2) 结点处有不同的杆端截面。用杆件两端标号标明内 力。
(3) 正确的选取隔离体,在截面处正确的标出三个未知 内力,M的方向可任意画出,Q、N的方向规定同梁。
5、刚架的几种形式
(a)① 分析体系的几何组成 次序,确定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
该体系的组成次序为先固定 AC , 再 固 定 CE , 最 后 固 定 EF 。 因此基本部分为AC,附属部分为 CE和EF。
② 求支座反力
20 kN
10kN 2kN / m
A
BC
D
E
F
3m 3m 1.5 2m 2.5m1.5 4.5m
6m
(2) 避开了超静定结构的缺点,不受温度变化、支座移 动(沉陷)的影响;
(3) 要保证较好的力学特性,关键是中间铰的设置。
四、静定刚架
1、刚架的特点 (1) 由直杆组成的结构(一般梁与柱刚结而成); (2) 结点全部或部分为刚结点; (3) 刚结点承受和传递弯矩,结点处各杆无相对转动; (4) 弯矩是刚架的主要内力。
1.5
12.5
5m
5m
(a)
2.50
7.50
2.08
2.08
Q 图(kN)
M 图(kNm)
2.08
2.50
7.50
N 图(kN)
3-27
支座反力:X左
=
1 2
P(),
X右
=
1 2
P(),Y左
=
1 2
P(),Y右
=
1 2
P()
P
6m
6m
6m
(b)
3P 3P
3P 3P
M图
P
P
P
2
2
2
Q图
P
kN
()
③ 作M 图和Q 图(如右图)
26.96 8.99
8.11
5.06
M 图(kN m )
4.06
4.50
11.01
5.94
Q 图(kN)
4.50
3-21
(b)解:① 分析体系的几何 组成次序,确定基本部分和附属 部分。
该体系的组成次序为先固定
DF和GH,再固定FG和HI。因此 基本部分为DF和GH,附属部分为 FG和HI。
M图
ql 2
B8 B1
ql 2 8
3-13
(c) A
Pl
4
l
2
p
B
Pl
C
l
4
2
A1
Pl 4
(e)
2kN m
A 2m
Pl
Pl
2
4
M图
B1
Pl 4
3kN / m
C
B
D
2m
2m
6.0 B1 1.5 2.0
A1
26
D1
M 图(kNm)
(d)
Pl
4
Al
2
p
Cl
2
Pl
B4
B1
Pl 4
A1
Pl 4
(f )
(1) 悬臂式刚架 (2) 简支式刚架 (3) 三铰刚架 (4) 组合式刚架
3-12
五、习题解答
3-1 用分段叠加法作下列梁的M图。
(a)
q
(b)
ql 2 8
A
l
2
C
l
B
ql 2
ql 2
8
8
2
A
l 2
q
C
l
2
A1
ql 2
8
ql 2
ql 2
4
8
M图
B1
ql 2 8
A1
ql 2 8
ql 2
极值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