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苯二胺新型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对苯二胺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2 . 2 . 2 重排反应与降解反应 降解反应是重排反应生成的异氰在碱催化下水 解脱羰。异氰非常活泼 , 若反应不能迅速进行, 可造 成未反应的异氰与生成的胺反应而生成脲, 降低反 应的选择性和收率。为提高降解反应的选择性 , 试 探性地将微波辐射应用到 CA 的 H o fm ann 降解反应 中, 并与常规加热进行对照, 实验结果见表 4 。
2 结果与讨论
2 . 1 卤代反应过程的优化 2 . 1 . 1 溶剂的选择 [ 21 ] 文献 报道 , 对苯二甲酰胺的氯代反应一般采 用稀盐酸水溶 液或 甲醇为 溶剂 , 氯代 产物 收率 在 92 % 以上。分别以水和甲醇为溶剂 , 实验发现 , 以甲 醇为溶剂时, 产物收率为 98 . 8 % ; 以水为溶剂时, 产 物收率为 98. 4 % , 但反应初期搅拌比较困难。以水 为溶剂, 具有成本低、 操作简单、 安全等优点。故选 择水为溶剂。 考察水量对氯代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 1 。 反应条件 : 对苯二甲酰胺 0. 15m o , l 温度 15 , 时间 4h 。结果表明, 水量对氯代产物的收率无明显的影 响, 且溶剂循环使用次数对收率的影响也不大; 水量 对 反 应 过程 的 搅 拌 有 很大 的 影 响 , 当 水 量 低 于
对苯二胺 ( PPD ) 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和合成纤维 原材料 , 广泛用于橡胶防老剂、 汽油阻聚剂、 塑料抗 氧剂、 显影剂、 化学分析等领域。合成对苯二胺的方 法主 要 有 对 硝 基 苯 胺 ( PHA ) 还 原 及 催 化 加 氢 法 、 对氨基偶氮苯催化加氢法 、 对苯二甲酰 [ 8~ 16 ] 胺 ( BDA ) H o fm ann 降解法等 。其中, 对硝基苯 胺还原法收率较低, 纯度差, 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 催化加氢法技术要求高, 操作难度和投资规模都大 , 非一般中小企业经济实力所能承受。采用微波化学 方法最大的特点 是副产物少、 收率高、 产物易于提 [ 17~ 19 ] 纯 。目前, 微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工、 材料 [ 20] 及冶金等众多领域 。 本工作以对苯二甲酸 ( PTA ) 为原料 , 通过对苯 二甲酰胺 H o fm ann 降解合成对苯二胺。该工艺收 率高、 纯度好、 设备简单、 技术要求低 , 而且为 PTA 提供了一条有益的延伸加工途径, 宜于中小企业进 行生产。对两步法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 , 并将微波 辐射方法应用于反应体系 , 提出了具有潜在产业化 价值的对苯二胺制备新技术。
对苯二胺的合成研究

112合成原理coohch113p2pda合成实验11311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制备将对苯二甲酸4510450ml甲醇置于三颈瓶中边搅拌边滴加23ml滴完后回流反应12冷却过滤母液再浓缩过滤合并滤饼加100ml的碳酸钠溶液中搅拌除去未反应的对苯二甲酸得白色结晶对苯二甲酸二甲脂421613914011312对苯二甲酰胺的制备将对苯二甲酸二甲脂33450ml浓氨水于反应瓶中稍升温搅拌反应18过滤滤饼用甲醇40ml及水各洗涤1次烘干得白色粉末状固体对苯二甲酰胺3011250收率为901111313p2pda合成次氯酸钠naoclnaoh溶于50ml水中用碎冰冷却在低于5下通入氯气直至增重1215得约012mol的naocl溶液
参考文献 :
[ 1 ] 叶惠红 1 加氢法合成对苯二胺的研究 [J ]1 辽宁化工 , 1993 , (5) :452461
[ 2 ] 高全昌 ,陈栓虎 ,王卫东 1 电化学法合成对苯二胺 [J ]1 辽宁化工 ,1995 , (2) :342361
[ 3 ] 沈文斌 ,陈伟兴 ,王庆峰 1 对氨基苯甲酸合成新法 [J ]1 江苏化工 ,1997 , (1) :282291
摘 要 :以对苯二甲酸为起始原料 ,经甲酯化 、氨解 、Hofmann 降解三步反应合成对苯二胺 ,总收率为 6514 % , 与经典的对苯二胺合成方法相比 ,此路线具有原料成本低 ,合成步骤少 ,各步反应所需温度较低 ,压力小等优点 。 关键词 :对苯二胺 ;对苯二甲酸 ;合成 中图分类号 : TQ 3421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 - 3206 (2003) 01 - 0051 - 02
二苯胺的合成工艺及应用进展

二苯胺的合成工艺及应用进展摘要:介绍了二苯胺的几种合成工艺及发展方向,传统的间歇釜式合成工艺采用AlCl3为催化剂,该工艺腐蚀设备,污染环境,生产成本高,难以连续化、大规模生产;固定床连续化工艺是一种环保型新工艺,采用固体酸为催化剂,可连续化、大规模合成二苯胺。
简述了二苯胺应用方面的进展。
1前言二苯胺(N-苯基苯胺)的合成始于1893年,1916年德国巴斯夫公司和美国杜邦公司实现了二苯胺生产的工业化。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独特的抗氧化性能,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军工火药、橡胶防老剂、生产用品制造及身体保健等各个方面[1]。
目前,全世界二苯胺的年产量约12万t,主要生产国为日本、美国和西欧等国家。
我国约有20家生产厂,年实际总生产能力为8000t左右,其中最大的生产厂家(2000t/a)海安飞亚有限公司采用的是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苯胺缩合连续合成工艺,有二个厂家采用的是苯胺-苯酚缩合法(各为1000t/a),其余均为苯胺缩合间歇法。
2二苯胺的合成工艺由于二苯胺独特的抗氧化性能,各国均在积极研究和开发二苯胺的合成工艺,迄今为止,已开发的二苯胺合成技术有十多种[2~4],但大多数工业化价值不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合成工艺:苯胺缩合法、苯胺-苯酚法和环己酮(亚环己基胺)法。
2.1苯胺-苯酚法苯胺-苯酚法是按1∶1~2∶1(摩尔比)进行缩合反应。
进行反应如下:该反应的操作压力(9.3~15.8MPa)及反应温度(300~420℃)偏高,对设备要求较高,催化剂为磷酸。
该工艺存在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等问题。
如果苯酚市场价格较苯胺低,那么该法总生产成本较苯胺缩合法(间歇式)低。
2.2环己酮法该方法是在脱氢催化剂存在下,在一种无硫酸性溶剂中,将环己酮、亚环己基胺、与苯胺和硝基化合物起反应制备二苯胺[3],工艺过程繁杂,距工业化生产尚有一些距离。
2.3苯胺缩合法苯胺缩合制取二苯胺,是两个分子的苯胺在催化剂存在下,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压力下,缩合脱氨制取二苯胺。
我国对氨基二苯胺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外 由于硫化碱中含有硫元素,易使产 品中带硫, 会导致下游产品催化剂中毒。为避免这些缺点, 人们研究开发出将硫化碱还原改为催化加氢还原
达1 年以上,R T 培司生产中的成 品塔塔顶冷凝器
的使 用 寿 命 能 达9 个 月 以上 , 甚 至 能 使 用 更 长 时
间。
《 广东橡胶 》2 0 1 4 年 第 2期
业等,用途广泛 。对氨基二苯胺 的合成工艺有 1 0
余 种 ,但 目前工 业 化 的生产 方 法 主要有 苯 胺法 、
二苯胺法、甲酰苯胺法以及硝基苯法等。 综观我 国对氨基二苯 胺合成技术 的应用现 状,结合原料 、催 化剂使用情况等多种 因素, 目
前 具有 发 展 前景 的对 氨 基二 苯 胺 生产 工 艺技 术 主 要 有加 氢 还原 甲酰 苯胺 法和 硝基 苯法 。
在 甲酰苯胺法生产工艺 中,为提高反应速率
和产 品收 率 , 可加 入一 些 溶剂 来 改善 反 应条 件 。 如 加入 二 甲苯作 为 共沸 剂 带走 反 应 中生 成 的水 , 亦 可 加入 氯 化铜 、氯化 钾 或添 加 醇或 环 醇 的钠 、
效应也不一样,选用什么样的加氢反应设备是很
对 氨基 二苯胺 ( P A D P A )又 名N 一 苯基对 苯 二 胺 、R T 培 司 、4 一 氨基 二苯 胺 ,是一 种 重要 的精 细
的新 技术 。
加 氢还 原 甲酰苯 胺 法生 产对 氨基 二 苯胺 的关
化工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橡胶防老剂4 0 1 0 N A 、
4 0 2 0 、4 0 1 o 2 # 6 8 8 等 , 此 外还 可 用 于 合 成蓝 色 盐 V R T ,在 橡胶 助 剂 、染料 、纺 织 、 印刷 及 制药 工
橡胶防老剂4020合成新工艺的工业化研究

橡胶防老剂4020合成新工艺的工业化研究橡胶防老剂4020为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的商品代号,简称为4020,属于对苯二胺类防老剂,它广泛用于飞机、汽车、自行车轮胎,用于电缆工业、防水工程等橡胶制品中,有其特别优异的防护性能。
以往的合成工艺是用4-氨基二苯胺与甲基异丁基酮,在高压下经催化加氢缩合而制得。
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生产过程是在高压下进行,增加了设备投资和操作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生产的危险性;同时这种方法所用的原料均为精细化工中间体,价格昂贵,增加了4020的生产成本。
文献对4020合成新方法进行了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工艺路线,其特点是从相对较小的分子出发,即以对氨基苯酚、甲基异丁基酮、甲酸、苯胺为原料,在常压下经3步反应而成。
在小试和中试的基础上,本工作完成了工业化生产的研究。
验证了中试的工艺条件,对工业化过程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索。
其结果表明,两台相同的反应釜并联,差时半个生产周期启动,与一台同体积的蒸馏釜配套,实现了最佳节省时间的组合。
同时减小了其它设备尺寸和投资。
釜中装有冷却蛇管,缩短了生产时间。
新工艺具有设备投资低,操作安全,反应平稳,原料来源方便,价格相对低廉,收率高(90 .1%)等优点,成为4020生产的一条新途径。
1 生产过程1. 1 化学反应原理4020的合成新方法由3步反应进行。
第一步由对氨基苯酚与甲基异丁基酮反应,生成对-1,3-二甲基亚丁基氨基苯酚.第二步是将第一步反应的产物对-1,3-二甲基亚丁基苯酚与甲酸反应,生成N-(1,3-二甲基丁基)对氨基苯酚。
第三步是将第二步反应的产物N-(1,3-二甲基丁基)对氨基苯酚在新型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苯胺反应生成4020。
工业化过程所用的主要原料有对氨基苯酚,工业品,纯度不小于95%;甲酸,二级工业品,纯度不小于88%;甲基异丁基酮、苯胺、氢氧化钠均为一级工业品,纯度99.5%;二甲苯,一级工业品,纯度99. 2%;白土,工业品。
对苯二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作 者 简 介 :周 石 洋 ( 1 9 8 6 一 ) ,男 ,湖 南 怀 化 人 ,工 程 师 ,研 究 方 向为 有 机 合 成 。 ( E — ma i l :z h o u s h i y a n g 5 2 0 @1 2 6c o m)
对 氨 基偶氮 苯催 化 加氢 法 、对溴 苯胺 氨解 法 、对 苯
目标产 物 合成路 线 如下 。
二 酚 氨解 法等 。这 些方 法合 成 的产 物收 率不 高 ,一 般在 8 0 % ̄ 9 0 %不 等 ,产 物 的纯 度 不 足 9 5 %。难 以 满 足 市 场 的需 要 ,合 成 条件 苛刻 [ 4 - 7 ] ,需要 高温 高
( 1 . C h o n g Q i n g Mu g e F o o d C o . ,L t d . ,C h o n g q i n g 4 0 1 5 2 0,C h i n a ;2 . Y u c a i C o l l e g e ,S o u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
降 解 2步 反 应 在 低 温 常 压 条 件 [ 1 1 - 1 5 ] 下 合 成 对 苯二
胺 ,收率 达 到 9 6 . 1 %,纯度 达 到 9 9 . 6 % 1 6 - 1 8 ] 。该 合
成方 法收率 高 ,纯度 高 ,操作 技术难 度低 ,具 有较
好 的工业应 用 前景 l 1 9 - 2 0 ] 。
( 1 .重庆 牧哥食 5 2 0 ; 2 .西 南大学 育 才学 院 , 重庆
4 0 1 5 2 4 )
摘 要 :以 4 一 氨基 苯 甲 酸 为原 料 ,经 氨 解 、 霍 夫 曼 降解 2步合 成 对 苯 二 胺 ,并采 用 I R、 H N MR和 C N MR对 产物 结构 进行 了表 征 。考察 了氨 水 用量 、反 应 p H值 、 滴加 4 一 氨 基 苯 甲酸速 率 对 4 一 氨 解 苯 甲酰胺 合 成 的影 响 .以及 滴加 4 一 氨 基 苯 甲酰胺 速 率 、重排 温 度 、脱羧 温 度 、脱 羧 时 间 对对 苯二 胺 合 成的 影 响 。 在 优化 合成 条件 下 ,对 苯二胺 的收率 可达 9 6 . 1 %。结 果表 明 ,本合 成 方 法提 高 了收 率和 纯度 ,具有较 好 的
对苯二胺生产工艺

对苯二胺生产工艺
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用于染料、合成树脂和医药等领域。
以下是对苯二胺的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苯二胺的生产工艺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氨合成法和硝基苯还原法。
1. 氨合成法:
氨合成法是苯二胺生产的主要工艺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将苯和氨气经过加热反应生成环己烷和亚硝胺。
该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
(2) 亚硝胺与二硫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二硫代氨。
(3) 二硫代氨与氢气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苯二胺。
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产量高的优点。
但是,该方法中使用到的氨气具有毒性,处理需要注意安全。
2. 硝基苯还原法:
硝基苯还原法是苯二胺生产的传统工艺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将硝基苯和铁粉或锡粉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苯胺。
(2) 然后,苯胺再经过加氢处理,还原成苯二胺。
该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但是产率较低,而且生成的苯二胺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杂质。
上述两种方法是最常用的苯二胺生产工艺,随着技术的进步,还有其他一些新型工艺方法不断涌现,如质子转移、还原缩合等方法。
总之,苯二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其生产工艺有多种方法可选择,选用哪种方法主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及工艺条件来确定。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环保,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产率和产品质量。
间苯二胺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间苯二胺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I. 引言1. 对间苯二胺的介绍和应用;2. 阐述研究现状和意义;3. 描述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II. 传统工艺及其问题1. 传统工艺的介绍;2. 传统工艺的优点和缺点;3. 描述传统工艺的主要问题。
III. 新技术工艺1. 介绍新技术工艺的背景和产生的原因;2. 详细描绘新技术工艺的步骤;3. 列举新技术工艺的优点和适用性。
IV. 工艺条件优化1. 介绍工艺条件优化的原因;2. 描述工艺条件的优化方法;3. 重点讨论影响工艺条件的因素;4. 评估工艺条件优化的影响。
V. 工艺评价1. 对比传统工艺和新技术工艺的优劣;2. 评价新技术工艺和工艺条件优化的效果;3. 讨论工艺评价的局限和未来发展方向。
VI. 结论和展望1. 总结文章的主要发现和结论;2. 给出未来工艺研究的方向。
VII. 参考文献I. 引言间苯二胺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学品,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染料、香料、涂料、橡胶等工业领域。
它是各种配色染料中常用的染料组分之一,尤其是在人造丝或合成革等人造纤维行业中,更是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间苯二胺也是银卤片的辅助显影剂,具有重要的光敏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影像领域。
传统的间苯二胺生产工艺采用氢气还原亚硝酸苯胺来合成,但是该生产工艺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环境等。
因此,目前许多科学家和生产企业正在研究新的间苯二胺生产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就研究间苯二胺生产工艺的进展进行探讨。
II. 传统工艺及其问题传统工艺采用氢气还原亚硝酸苯胺来生产间苯二胺。
这种方法的反应性强,具有较高的产率和纯度,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催化剂控制和条件优化,反应中往往会生成大量有毒的中间产物和废液,其废弃物处理是很有问题的。
这样就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溶液废弃物等污染物,严重污染自然环境,对生态环境不利。
此外,该方法不易进行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也限制了其应用前景。
2-甲基对苯二胺合成工艺的研究

2-甲基对苯二胺合成工艺的研究医药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生:陈骁国摘要:在系统介绍2, 5-二氨基甲苯基本合成方法的基础上,以经济、环保和新型工业化作要求, 重点评述了各种方法的工艺特点、研究中的技术进展以及实施商品化生产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 以邻甲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偶合、还原氢解是合成2, 5-二氨基甲苯及其系列产品优先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2, 5-二氨基甲苯;合成工艺;1 前言自20世纪纪初2-甲基对苯二胺系列物质的出现至80年代,由于受应用范围的限制需求量一直不大;90年代起,随着美容美发在全球范围的兴起,2-甲基对苯二胺可以作为染毛剂的有效低毒前体以及在高档化妆品中取代对苯二胺,针对2-甲基对苯二胺易分解之特性、依据不同的储存、运输及应用要求,相继研究并出现了稳定性良好的2-甲基对苯二胺系列产品,2-甲基对苯二胺作为染毛剂具有的特殊氧化发色能力。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对染发剂专用化学品的认识和技术精细化程度的不断上升。
2-甲基对苯二胺系列物质的合成路线开发和应用研究已成为热门课题而展开,其系列产品的商品化步伐逐渐加快。
现今在化妆品染发剂上使用的高质量2-甲基对苯二胺系列产品,仅一个产品全球需求量就达600t/a以上。
此外由于2,5-TDA结构中含有对位的两个氨基,首先可作为高性能聚酰亚胺和聚酰胺等高分子新单体使用;也可以在其甲基的对位上引入硝基、同时对甲基继续进行反应制得电子推.拉式的二苯乙烯类二胺新单体,用于制各二阶非线性光学聚酰亚胺高分子材料;还可先制得二元的酰亚胺羧酸新单体,进行用于聚(酯-酰亚胺)和聚(酰胺,酰亚胺)等高分子的合成,因此,2-甲基对苯二胺系列产品的应用,在用于化妆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已开始瞄准高技术新材料及国防工业的特殊领域,且此方面需求量至少在每年千吨以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 2-甲基对苯二胺的化学性质,质量标准及用途CAS号:95-70-5分子量:122.17分子式:C7H10N2别名:2-甲基-1,4-苯二胺;2-甲基对苯二胺;2,5-甲苯二胺;甲苯-2,5-二胺;邻甲基对苯二胺;对分子结构:2.1 化学性质表面棕黑内部类白色块状结晶加热时溶解于水、乙醇、乙醚和苯,冷时溶解较少。
对苯二胺新型合成工艺分析研究进展

对苯二胺新型合成工艺研究进展崔天放,朱沧,苏燕( 沈阳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摘要:介绍了制备对苯二胺的传统工艺方法及一些新的工艺方法.对这些工艺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比较.阐述了新的工艺方法在保护环境、原子利用率、利用可再生资源等方面的优点。
简要介绍了对苯二胺的用途和新工艺法合成对苯二胺的前景关键词:对苯二胺:合成;性质:应用Abstract :A introduce to prepare P —phenylenediame by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and by the new craft was given in thepaper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craft 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tomic availability and the utility of renewable resources were expounded in comparison of the craft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for preparing P —phenylenediame .Finally ,application ofp —phenylenediame and its new craft prospect for synthezing 0fp —phenylenediame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p—phenylenediamine ;synthesis ;character ;application1 前言对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又名乌尔丝D,是最简单的芳香二胺之一,广泛用于染料、洗化、橡胶、国防等工业中?。
在染料行业可制取偶氮染料,生产毛皮染色剂,在橡胶行业可制取橡胶防老剂等] 。
作为中间体的对苯二胺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用于生产对苯二胺类防老剂。
对苯二胺合成工艺

1 合成工艺
对硝基苯胺的还原
用对硝基苯胺还原制备对苯二胺是最常见的合成对苯二胺的方法, 反应如下:
铁粉是还原对硝基苯胺的最常用的还原剂, 在75~80℃的范围用铁粉还原对硝基苯胺, 然后在70~75℃下过滤, 滤液冷却结晶, 产品在25~30℃的范围内干燥。
其工艺比较成熟, 这是生产对苯二胺的经典方法,也是工业上普遍使用的方法。
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厂家用该法生产对苯二胺, 但该工艺路线长、成本高、污染严重。
用涤纶废料生成对苯二胺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或涤纶废丝为原料氨解得对苯二甲酰胺,而后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霍夫曼重排得到对苯二胺,反应式如下:。
对苯二胺的化学研究进展

对苯二胺的化学研究进展
郑人华;蒋华江
【期刊名称】《浙江化工》
【年(卷),期】2005(036)004
【摘要】较为详细的对对苯二胺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归纳了对苯二胺的各种制备方法,并讨论了其工业化的优劣.同时介绍了对苯二胺发生的一些典型反应,最后总结了对苯二胺及其衍生物在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总页数】4页(P24-26,35)
【作者】郑人华;蒋华江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生命科学与医药化工学院,浙江,临海,317000;台州学院生命科学与医药化工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46.31
【相关文献】
1.葡萄糖在聚对苯二胺/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J], 张文丽;李容;常晓璇;苟兴龙
2.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抑制法测定染发剂中对苯二胺 [J], 付小宁
3.对苯二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J], SHI Kai;LI Mengyu;LI Qiaoling
4.在线紫外-可见光谱研究ITO导电玻璃电极上苯胺与对苯二胺的电化学共聚及其产物的表征 [J], 张贵荣;徐承天;张爱健;陈丽;陆嘉星
5.对苯二胺缩对苯二甲醛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J], 李倩;马雪冬;王伟;张存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苯二胺新型合成工艺研究进展对苯二胺新型合成工艺研究进展崔天放,朱沧,苏燕(沈阳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摘要:介绍了制备对苯二胺的传统工艺方法及一些新的工艺方法.对这些工艺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比较.阐述了新的工艺方法在保护环境、原子利用率、利用可再生资源等方面的优点。
简要介绍了对苯二胺的用途和新工艺法合成对苯二胺的前景关键词:对苯二胺:合成;性质:应用Abstract: A introduce to prepare P—phenylenediame by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and by the new craft was given in the paper.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craft 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atomic availability and the utility of renewable resources were expounded in comparison of the craft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for preparing P—phenylenediame.Finally,application of p—phenylenediame and its new craft prospect for synthezing 0f p—phenylenediame were discussed.Key words:p—phenylenediamine; synthesis; character;application1 前言对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又名乌尔丝D,是最简单的芳香二胺之一,广泛用于染料、洗化、橡胶、国防等工业中⋯。
在染料行业可制取偶氮染料,生产毛皮染色剂,在橡胶行业可制取橡胶防老剂等 ]。
作为中间体的对苯二胺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用于生产对苯二胺类防老剂。
此类防老剂具有比胺类或酚类防老剂更优异的抗热氧老化和突出的抗臭氧性能,是现今最有效的抗屈挠龟裂防老化剂,也是当今防老剂中唯一具有良好抗氧作用的品种.对于大力发展子午线轮胎不可或缺。
对苯二胺具有完善的传统的合成工艺.但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资源利用率的关注,传统的合成工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促使人们研究探索新的对苯二胺合成工艺,以期解决与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矛盾。
2 合成方法长期以来,基于经济效益而追求化学反应的高收率导致其它一些问题被忽略,如环境污染。
绿色工艺法是利用化学原理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研究新的化学反应体系,减少或消除化学反应对生态和环境的污染近年来,化学反应对资源消耗和产物污染程度是用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聆来表征。
即原材料分子中转化为产物的原子含量。
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化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对硝基苯胺是经还原合成对苯二胺的重要原料。
传统方法合成对硝基苯胺时采用有毒的原料.反应步骤繁多,反应选择性差,原子利用率不高,副产物多且对环境有害,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新型工艺法合成对苯二胺先通过氢的亲和取代合成对硝基苯胺,然后还原合成对苯二胺。
此法选择性高、无副产物、反应步骤简化、原子利用率高。
2.1 硝基苯和尿素为反应物2001年Joo等用硝基苯与尿素在含有碱的极性有机溶剂中,在室温~200℃下反应,合成对亚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溶于乙醇溶液中,加入氢化催化剂(Pd/C或Pt/C),在50~500 Pa的压力下.反应生成对苯二胺,增加氢气压力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所投物质的重量如下:氢化催化剂是对硝基苯胺和对亚硝基苯胺的混合物的0.1%一10%.乙醇是溶剂的0.5—5倍。
反应式如下:此法的独特之处是,通过氢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对硝基苯胺和对亚硝基苯胺,再催化加氢制得对苯二胺。
该反应的优点是:原料尿素、硝基苯和氢氧化钠的价格便宜;反应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无需提供无水条件的分离反应器,生成的对亚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混合物不需分离、操作简便;生成对亚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作为中间体而没有邻位化合物作为副产品.如2一亚硝基苯胺或2一硝基苯胺,经过还原可制备高纯度的对苯二胺,纯度可达100%。
此外更突出的优点是反应的原子利用率高、无危害副产物产生。
反应机理如下:利用氢的亲核取代反应在苯环上引入氮原子直接连接的方法还有,2000年Joo等采用硝基苯和尿素的物质的量比大于1.在含有碱的极性有机溶剂中,室温~100℃下反应,合成4,4 一二硝基二苯胺。
2o01年Joo等采用硝基苯和尿素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小于1.在含有碱的极性有机溶剂中,室温~150~C合成对亚硝基苯胺。
2001年Hwang等采用硝基苯和苯基尿素在含有碱的有机溶液中,在20~150~C下,合成对硝基苯胺。
2.2 用涤纶废料生产对苯二胺2000年.文献报道了将经过处理的涤纶废料进行氨解得到对苯二甲酰胺,然后用次氯酸钠对对苯二甲酰胺进行降解反应,得到对苯二胺,再经过纯化,得到纯度达到98%的对苯二胺。
该方法的优点:原材料价格低,较好地利用了废弃物:生产中不使用易燃物质、无须高温高压、生产过程安全:所得到的对苯二胺基本上无异构体、产品纯度高、收率高。
2.3 对硝基苯胺的还原用对硝基苯胺还原制备对苯二胺是最常见的合成对苯二胺的方法,反应如下:采用的还原剂有铁粉、一氧化碳、硼氢化钠一溴化亚铜并加入二甲基硫醚、钯和三氧化二铝、硼氢化钠一三氯化锑或硼氢化钠一氯化铋、钐络合物。
铁粉是还原对硝基苯胺的最常用的还原剂,在75~80℃的范围用铁粉还原对硝基苯胺,然后在70—75℃下过滤,滤液冷却结晶,产品在25~30℃的范围内干燥_l2]。
其工艺比较成熟,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厂家用该法生产对苯二胺。
但该工艺路线长、成本高、污染严重。
1994年Macho等_l3 用含硫或硫化物的催化剂的系统中在0.1~30 MPa的一氧化碳气压力下,在50~300~C下还原对硝基苯胺合成对苯二胺。
1995年Patel等114]在四氢呋喃中用硼氢化钠一溴化亚铜并加入二甲基硫醚还原对硝基苯胺。
同年Sasykova等报道了液相法还原对硝基苯胺,以钯和三氧化二铝作为催化剂.在乙醇溶液中还原对硝基苯胺。
2.3.1 电化学还原法1992年.Karaikudi~ 用对硝基苯胺采用钛/氧化钛电极还原制备对苯二胺。
此法的优点在于其高效性且不产生对环境有危害的副产物。
1995年.高全昌口等报道了在乙醇的酸性溶液中以铜为阴极电解对硝基苯胺,将中和后的电解液经减压蒸馏、冷却、析出淡褐色结晶,In.P.146~1~C,优惠条件:阴极铜板,S=5013111 ;阴极液:50mL 95%的乙醇,50 mL 10%盐酸,2.0 g对硝基苯胺;温度70~2~C;阳极液:150mL 10%盐酸;阳极石墨,S=30 cm ;电量:2.33 AH (理论电量)。
合成的对苯二胺的收率可达94.6%。
电解法虽然不污染环境.但是电解法的成本较高,缺乏工业竞争力。
2_3.2 新还原法的探索用对硝基苯胺制备对苯二胺的新还原法也有相关报道,但大部分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2001年,李明慧等在酸性介质下用锌粉催化还原,收率90%,克服了铁粉还原法的弊端,为对苯二胺的工业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01年,Vass等采用微波固相合成法,使用水合肼为氨化剂,讨论了各种固体活性载体对收率的影响,其中以活性铝为载体收率最高,收率为97%。
2003年.Khan等报道了对硝基苯胺在无机盐溶液中,用锌催化氯化铵或甲酸铵反应得到对苯二胺,收率78%,该法用无机盐溶液替代有机溶剂,且溶液可循环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4 由对二硝基苯还原合成1997年洪仲苓采用对二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对苯二胺。
该法基本无污染,成本相对较低.但技术要求高,操作危险。
2.5 以对苯二甲酰胺为起始物由对苯二甲酰胺经Hofmann降解合成对苯二胺适宜反应条件是:投料物质的量配比为n(对苯二甲酰胺):n [(次氯酸钠,9.1%(m/m)]:n(氢氧化钠)=0.5:1.15:2.2.反应工艺是在l2℃反应75 min.35℃反应l h,80℃反应30min,转化率97.5%、产品摩尔收率85.1%。
该工艺设备简单、技术要求低.且副产物少、产品纯度高,宜于中小企业生产,是一种具有潜在产业化价值的对苯二胺制备新技术。
2.6 以聚酯为起始物2000年吴茂ll 用聚酯通过胺解、氯化、霍夫曼降解来制备对苯二胺。
在胺解过程中,n(聚酯):n(氨气)=l:3;在氯化过程中,n(对苯二甲酰胺):n(氯气)=l:22;在霍夫曼降解过程中,n(氯化产物):n(碱液)=l:6.1。
产物的纯度可达99.1%,收率为55.2%。
其反应如下:2.7 以对苯二甲酸为起始物对苯二甲酰胺Hofmann降解法可以用廉价的对苯二甲酸为原料,经酯化、酰胺化、降解等反应步骤合成对苯二胺。
2003年汪敏[23 用对苯二甲酸通过酯化、氨解作用、霍夫曼降解来制备对苯二胺,收率可以达到65.4%。
此法的优点是污染较小、设备简单、技术要求低、温度低和低压。
2.8 对苯二肟氢化2006年吕赛汉等㈣报道了由对苯二肟加氢制备对苯二胺。
以易得的对苯醌为原料.以新型多孔催化剂雷尼镍快速地合成出产品.该法反应条件温和污染小,简单易行。
3 结语对苯二胺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化合物.例如化妆品,抗氧化剂,燃料添加剂和染料,更独特的是作为一种高回弹力的和耐热材料的有用的化合物(例如aramide光纤)和聚亚安酯、对亚苯基二异氰酸盐的原料。
对苯二胺类防老剂也是最重要的橡胶防老剂.随着橡胶制品使用量的增多,对防老剂的需求量也增多。
目前,对苯二胺也用来合成聚合物。
对苯二胺与光气反应,可以生成其二异氰酸酯,进而制得高结晶度的聚氨酯。
该产品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可用作热塑性及浇铸性弹性体。
对苯二胺与芳香族二羧酸反应,可形成芳香聚酰胺,进而制得纤维织物,它们可以作为轮胎和V 一胶带的补强材料,可作增强塑料、运动器材、刹车衬里等以及用于其它需求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物品中。
近几年来,随着染料工业和橡胶工业的发展.对苯二胺的用量逐年增加,对苯二胺生产的发展较为迅速。
特别是国内轮胎的生产,尤其是子午线轮胎的产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国内市场对橡胶防老剂仍将快速增长,产品结构随着轮胎结构调整得到一定的调整,2006年我国橡胶防老剂总需求量为9万t左右,其中,对苯二胺类防老剂需求量为6万t左右。
目前国内尚有相当数量的对苯二胺合成过程中仍存在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环境污染严重.操作条件苛刻、方法复杂.原子利用率不高,实施清洁工艺进程缓慢,这些都增加了环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