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诊断 PPT
合集下载
急性心梗ppt课件
(总分0-7分)
A:TIMI危险评分>4分
时, 以急性胸痛为主诉 的患者其非ST段抬高 ACS诊断可能性较大 B:大部分患者位于3~ 4分之间;且随着评分 值的增加,其复合心血 管事件发生率也逐渐增 高,临床危险性增加
TIMI计分法
鲁祖建,张志翔,郭宁.TIMI危险评分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8) 盛洁等.应用ROC曲线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中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32)
02 AMI流行病学(3) 05
急诊护士:
•要掌握AMI的典型与非典型症 •具有快速识别心律失常图形的能力 •加强预见性护理
小结
社会目标:
•加快EMS建设 •改进EMS与医院的连接和反应 •提高患者尽早呼救和就医意识
参考文献
• • • • [1] 严家娥,李群笑,李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与死亡率相关性观察及护理启事[J].护理研究,2013,20(6A): 37-39. [2] Rahimi K, Watzlawek S, Thiele H, et al. Incidence, time corse, and predictors of early 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fter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early invasive treatment[J].Eur Heart J,2006,27(14):1706~1711. [3] 肖艳,苏懿.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和节气规律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8):913-914. [4] 汪学付,宋瑰琦,邹恒娣,等.急性心肌梗死首次发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学杂志,2013, 28(13):57-59. [5] 何明丰,陈景利,刘绍辉,等.430例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节气的圆形分布统计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 救医学,2010,11(22):693-695. [6] 任晓红,孙英贤,李晓东,等.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 39(4):290-300. [7] 李博宇,华琦,李静,等.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死亡的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 ,12(8):701-704. [8] 刘本德,韩继媛,徐丽.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分析[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8):614-615. [9] 李昭,李志忠, 高玉龙,等.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40(3):225-230. [10]谢学勤,张秀英,赵冬王,等.北京市居民冠心病住院率及其变化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 926-928. [11]吴晓新,陈墩帆,闫春江,等. 813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6): 366-368. [12] 李广运.以特殊部位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6A):127. [13] 何汉康,杨坚毅,陈剑,等.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 ,11(8):926-928. [14] 张二箭,田福利,张宾. 以心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25 例早期诊断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 志,2014,12(6):691-623. [15] 袁永杰,贾家宝,罗祺.以急性心肌梗死症状起病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 ,9(2):92-93. [16] 胡敏芝,苏若琼.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病人的监测和护理[J].护理研究,2014,26(3):714-715. [17] 郭晓岚,卢少平,吴学勤,等.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9B):2931.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ppt课件
T波改变
Q波
R波
四、AMI的心电图预测因子
QRS波终末变形
ST 段变化导致QRS终末形态改变,正常状 态罕见或无ST段抬高的导联,见到等于R波 振幅50%或更高的J点; 在RS为主的导联S波消失。
波 终 末 变 形
QRS
墓碑形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可见一种特殊心电图表现,其ST段向上 凸起并快速上升高达8mm-16mm之间,凸起ST段顶峰高于其 前的R波,R波矮小。时限狭窄通常<0.04s,抬高ST段与其 后T的升肢相融合,因此难以辨认单独T波,且T波常无倒 置。 墓碑形ST段抬高是AMI早期或超急性期严重心肌损伤的表 现形式,以老年人发生率高。经临床观察呈墓碑形ST段抬 高者均发生透壁性心肌梗死,入院1周内并发症多、泵衰 竭、严重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心 梗后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扩展明显增多,死亡率显著增高。 可作为判断AMI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
1.急性期心电图形态学
段 抬 高 的 形 态
ST
ST段抬高
水平的ST段于前壁急性心梗死最为常见凹 面向上其次,但在非病理晴况下也是最常 见的心电图改变。 ST段抬高呈凸面向上很 可能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表现但较水 平型或凹面向上型。 下壁和侧壁尝性心肌梗死时。 ST段水平、 凸面向上的(非凹面型)抬高对诊断ST段抬 高型心肌梗死高度特异。
QRS波群起始部的切迹、顿挫
在QRS波群起始40ms内,V4~V6导联上R波出 现≥0.05mV负向波,和小面积心梗有关。
QRS波群起始部的切迹、顿挫
R波丢失
R波丢失是指由于使梗死使相关导联R波振 幅降低。R波丢失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我 们认为以下标准在临床上较为实用和可靠: 1.V1~V4。导联R波递增顺序改变。 2.两个连续的胸前导联R波振幅相差≥50%。 3.动态观察同一导联R波进行性丢失。
急性心梗的诊断及护理ppt课件
理并发症。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耐心 倾听患者的主诉,解答患 者的疑虑,帮助患者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情绪调 节,如深呼吸、放松训练 等,缓解焦虑、紧张的情 绪。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 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共 同应对疾病。
特殊护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如硝 酸甘油、吗啡等,缓解疼痛。
心心肌缺血缺氧,进 而发生心肌坏死。
心肌缺血坏死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
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
心肌缺血坏死后,心肌收缩和舒张功 能受损,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02 急性心梗的诊断
临床表现
胸痛
呼吸困难
急性心梗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通常为压 迫性、闷热或窒息性疼痛,可放射至颈部 、下颌、手臂、背部等部位。
吸氧护理
给予患者吸氧,改善心肌缺氧状态。
心电监测
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 常情况。
04 急性心梗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问题。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降低急性心梗的发 生风险。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非药物治疗
控制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降低心梗发生风险。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习惯,多食用蔬菜水果。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慢跑等,提高 心肺功能。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保护 心血管健康。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耐心 倾听患者的主诉,解答患 者的疑虑,帮助患者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情绪调 节,如深呼吸、放松训练 等,缓解焦虑、紧张的情 绪。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 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共 同应对疾病。
特殊护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如硝 酸甘油、吗啡等,缓解疼痛。
心心肌缺血缺氧,进 而发生心肌坏死。
心肌缺血坏死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
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
心肌缺血坏死后,心肌收缩和舒张功 能受损,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02 急性心梗的诊断
临床表现
胸痛
呼吸困难
急性心梗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通常为压 迫性、闷热或窒息性疼痛,可放射至颈部 、下颌、手臂、背部等部位。
吸氧护理
给予患者吸氧,改善心肌缺氧状态。
心电监测
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 常情况。
04 急性心梗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问题。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降低急性心梗的发 生风险。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非药物治疗
控制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降低心梗发生风险。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习惯,多食用蔬菜水果。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慢跑等,提高 心肺功能。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保护 心血管健康。
急性心梗病例汇报PPT课件
发病后2小时
就诊方式
自行前往医院急诊
既往病史与家族史
家族史
父亲有冠心病史,母亲有 高血压病史
过敏史
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 敏史
既往病史
高血压病史10年,规律服 药控制;糖尿病史5年, 饮食控制
手术史
无手术史,无输血史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描述
典型胸痛
患者主诉突然发生的、位 于胸骨后的压榨性疼痛, 程度剧烈,常伴有濒死感
管药物改善心肌供血。
介入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冠脉造影结果, 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等手术治疗方式。
经验教训分享
1 2
重视早期诊断
急性心梗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 有重要意义,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症状的识别和诊 断能力。
个体化治疗
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存在差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医生应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3
治疗过程与方案
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减少心肌耗氧 量。 迅速给予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
建立静脉通道,便于给予急救药物。
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药物治疗方案
给予硝酸甘油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增 加心肌供血。
使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防止血栓形成。
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减少 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
3
加强团队协作
急性心梗的救治需要多学科协作,医生、护士、 检验科、影像科等团队成员应密切配合,确保患 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发
01
寻找能够早期预测急性心梗的生物标志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就诊方式
自行前往医院急诊
既往病史与家族史
家族史
父亲有冠心病史,母亲有 高血压病史
过敏史
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 敏史
既往病史
高血压病史10年,规律服 药控制;糖尿病史5年, 饮食控制
手术史
无手术史,无输血史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描述
典型胸痛
患者主诉突然发生的、位 于胸骨后的压榨性疼痛, 程度剧烈,常伴有濒死感
管药物改善心肌供血。
介入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冠脉造影结果, 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等手术治疗方式。
经验教训分享
1 2
重视早期诊断
急性心梗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 有重要意义,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症状的识别和诊 断能力。
个体化治疗
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存在差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医生应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3
治疗过程与方案
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减少心肌耗氧 量。 迅速给予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
建立静脉通道,便于给予急救药物。
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药物治疗方案
给予硝酸甘油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增 加心肌供血。
使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防止血栓形成。
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减少 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
3
加强团队协作
急性心梗的救治需要多学科协作,医生、护士、 检验科、影像科等团队成员应密切配合,确保患 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发
01
寻找能够早期预测急性心梗的生物标志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急性心梗(0001)PPT课件
急性心梗心电图特点
ST段抬高特点:1;ST段抬高成弓背向上型2:;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 波)3;T波倒置 非ST段抬高特点:1;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大于等于0.1mv 2:;无病理性Q波无ST段变化,仅有T波倒置改变 急性前壁心梗 心电图的特点:
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后,心肌受到继续缺血改变心肌坏死,此期一般持 续时间数小时至几天,坏死性Q波出现并逐渐变深,变宽,ST段逐渐至 等电位线,直立T波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坏死性Q波损伤型ST段抬高和 缺血型T波倒置同时并存。)
鉴别诊断项目
疼痛
部位 性质 诱因 时限 频率 硝酸甘油疗效 气喘或肺水肿 血压 心包磨擦音
心绞痛
胸骨上、中段之后 压榨性或窒息性 劳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食等 短,1-5分钟或15分钟以内 频繁发作 显著缓解 极少 升高或无显著改变 无
急性心肌梗死
相同,较低位置或上腹部 相似,但程度更剧烈 不常有 长,数小时或1-2天 不频繁 作用较差 可有 可降低,甚至发生休克 可有
症状:约半数以上急性心梗患者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
驱症状或突然发作剧烈持久的胸骨后压榨型疼痛。休息和含 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烦躁不安、大汗、恐惧或濒死感。 少数病人上腹部不适,伴恶心呕吐等症状。
诱因
1.休克,脱水。 2.出血。 3.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 4.重体.严寒。
诊断要点:
急性心梗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两条: 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治疗要点:
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患者要及早发现,早入院早治疗。 并尽量缩短就诊,各种检查处置等延误时间,治疗原则其 尽早使心肌血液再灌注(到医院内30分钟内开始溶栓或90 分钟内开始介入治疗)。防止梗死面积扩大,缩小心肌缺 血范围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右心室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2、右胸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的意义:
右胸导联出现新的病理性Q波是急性下壁心肌 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特异性且敏感的指 征。正常人所有右胸导联不会均出现QS型, 若在所有的右胸导联QRS波群均呈QS型, 且伴有ST段抬高,则符合右心室心肌梗死的 心电图特征。
急性右心室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定位诊断依据的演进
•
坏死性Q波:随着急性心肌梗死早
期再灌注治疗的广泛应用,梗死面积的缩
小,使40%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不
出现坏死性Q波;坏死性Q波平均要在9小
时才出现,不宜做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
断和定位的依据。
急性右心室肌梗死的特点
急性右心室肌梗死,约占心肌梗死的发生 率12%左右,一般是由右冠状动脉主干闭塞所 致,少数为左回旋支闭塞所致。由于右室与 左室下壁和后壁为同一支冠脉供血,急性下 壁或后壁心肌梗死可合并右心室肌梗死。单 纯右室梗死较少见。
局限前
导联 前间隔 壁
前侧壁 广泛前壁 下壁
V1 +
+
V2 +
+
V3 +
+
V4
+
+
V5
++ +
V6
++
V7
+
aVR
aVL
+±
aVF
+
Ⅰ
+±
Ⅱ
+
Ⅲ
+
下间壁
+ + +
+ + +
下侧壁 高侧壁
+ + +
+ +
+ + +
超急性期 (亦称超急性损伤期)
心肌严重、持续缺血和胸痛发作的同时, 或其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心电图则可出现超急性 期的T波改变。此期若治疗及时而有效,有可能 避免发展为心肌梗死或使已发生梗死的范围趋 于缩小。
常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6个月之后或更 久,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 低平,趋于恒定不变,残留下坏死型的Q 波。
急性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陈旧性)
急性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超急性期)
急性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
急 性 前 间 壁 心 肌 梗 死
壁急 心性 肌前 梗间 死壁
、 前
梗急 死性
急性心肌 梗死期
心肌梗死 恢复期
无变化
心肌梗死 慢性期
在ACS的不同时期,心肌酶和生化标志物只在AMI时升高, 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和MI恢复期时均正常,只能作为AMI的 标志性诊断,而心电图则不同,在ACS
心脏标志物的评价
cTn升高的非缺血性心脏病原因
• 心脏挫伤,或由手术、消融、起搏器等引起的 心脏创伤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模式
尽管标记物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但 其升高有一定的时间段,一般在AMI后2~3小 时才能检测到。在此之前患者可出现胸痛及 心电图改变,因而对AMI超急性期和急性期的 诊断标记物不如心电图敏感和及时。心电图 对AMI的诊断其他方法仍不能取代。
• 心肌梗死全过程的心电图改变 A.正常 B.心肌缺血期; C.心肌损伤期; D.心肌坏死期; E.亚急性期; F.慢性陈旧期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模式
新模式的优势
过去诊断为严重的稳定性或不稳性心绞痛 病人。凡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升高者均应诊断 为小灶性心肌梗死。使心肌梗死临床诊断的敏 性增高。
心电图
有变化
有变化
显著变化
有变化
有变化
心肌酶和 生化标志物 无变化
心肌缺血 稳定期
TnI/CK-MB/LDH/AST
无变化
无变化
心肌缺血 不稳定期
➢ 病理性Q波
早期成功的再灌注治疗可缩小梗死面积: (1)降低坏死性Q波的发生率,使40%ST段抬高 者可演变为非Q波心梗,(2)已出现的病理性Q 波可有部分消失或变小。这种情况出现在AWI急 性期,可能与顿抑心肌获救有关。
谢 谢!
谢谢
综上所述 ,心电图是诊断右心室心
肌梗死的一种无创、迅速、可靠的方法。为减 少漏诊的发生,对疑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 首次心电图检查做18导联心电图,有助于提高 心电图诊断患者心肌梗死部位的准确性,提高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V3R
V4R
V5R
STV3R、V4R、V5R弓背抬高,V3R、V4R、 V5R的QRS波呈“QS”型
• 其中B、C、D相当于急性期的3个 亚期,只是B图中的T波倒置应为 超急性期的高尖T波
超急性期
急性期 A
急性早期(进展期)
B
确定期
C
亚急性期
慢性期
•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急性期心电图的再 分期
– A.超急性期(高尖T波) – B.进展期或急性早期(ST段升高) – C.确定期(Q波出现)
广 泛 前 壁 心 肌
急 性 下 壁 心 肌 梗 死
STⅡ、Ⅲ、aVF弓背抬高,STV1~V3下移
STⅡ、Ⅲ、aVF弓背抬高,STⅠ、aVL下移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广义包括:①ST段抬高 型心梗、②非ST段抬高型心梗,③不稳定型 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 定型心绞痛共称“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 合征”,虽然两者的病因与临床表现极为相 似,但缺血的程度、诊断标准仍有明显不 同。
• 急性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主动脉夹层 • 主动脉瓣膜疾病 • 肥厚型心肌病 • 快速或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 • 横纹肌溶解伴心肌损伤
心脏标志物的评价
cTn升高的非缺血性心脏病原因
• 肺栓塞、严重肺动脉高压 • 肾功能衰竭 • 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卒中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 浸润性疾病,如淀粉样变性、血色病、肉状瘤病、硬皮病 • 炎症性疾病,如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疾病、心内膜炎、心包炎 • 药物毒性或毒素 • 危重患者,尤其是呼吸衰竭或脓毒症患者 • 烧伤患者,尤其是烧伤>30%体表面积者
⑵心电图特征 • 典型者:
–T波增高变尖 –呈帐顶状或尖峰状 –电压振幅可达2mV
• 不典型者:
–T波仅有微细的外型变化 –振幅相对增高而无高尖T波出现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
⑵ST段抬高的形态改变:
ST段改变的形态常呈斜 型向上或弓背向上型,并 与直立或升高T波的升肢 融合形成类单向动作电位 曲线,显著者形成墓碑样 改变。急性期ST段的抬高 呈多态性
➢ ST段改变
再灌注治疗开始后2小时内或相隔30min,抬 高的ST段回降≥50%或再灌注治疗3h内ST段回 降﹥25%都属于ST段迅速回降。是观察心肌组 织再灌注的有效客观指标。
➢T波改变
再灌注治疗后12~24h在ST段抬高的导联 出现T波倒置(>1mm)是心肌组织水平成功 再再灌的心电图表现;提示冠脉血流、左室 功能恢复较好,预后佳。T波倒置还可出现第 二次加深的演变,以后转为直立。直立越早, 左室心功能恢复越好。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
急性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充分进展期)
近期(亚急性期)
出现于梗死后数周至数月,此期以坏死 及缺血图形为主要特征。抬高的ST段恢复至 基线,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坏死 型Q波持续存在。
急性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亚急性期)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亚急性期)
陈旧期(愈合期)
急性心梗诊断
心内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模式
传统的诊断标准 3:2模式
➢ ①缺血性胸痛病史; ➢ ②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有ST段动态变化和Q波); ➢ ③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的动态变化(升高与回落)。
以上3个条件中符合2个条件时,则可诊断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模式
1+1模式
➢ 第一个“1”指心肌坏死的生化标记物肌钙蛋白、CKMB增高或增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为必须条件。
➢ 第二个“1”是指下列4项中的1项:①心肌缺血症状;② 新出现病理性Q波;③ST段抬高或压低;④影像学证据 示新的活力心肌丧失或新的区域性心壁运动异常。符 合“1+1”模式时AMI诊断成立。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模式
1+1诊断模式的出现:主要是敏感性和特异性 很高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检测方法的问世。 • 肌钙蛋白(I/T):优选生化标志物 • 特异性:几乎100% • 敏感性:很高,显微镜下小灶心梗 • 持续时间长:7-14天
急性右心室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1、右胸导联ST段抬高的意义:右胸导
联ST抬高诊断急性右室肌梗死有较高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其中又以V4R导联的价值最高。目 前认为V4R导联ST段抬高超过0.1mv,诊断右冠 状动脉近段阻塞的敏感性82~100%,特异性 68~77%。但ST段抬高持续时间短暂,约一半患 者胸痛12小时后即消失。
返回
STV3R、V4R、V5R弓背抬高,V3R、V4R、 V5R的QRS波呈“QS”型
返回
STV3R、V4R、V5R弓背抬高,V3R、V4R、 V5R的QRS波呈“QS”型
返回
STV3R、V4R、V5R弓背抬高,V3R、V4R、 V5R的QRS波呈“QS”型
早期心肌再灌注有效的心电图表现
再灌注治疗(溶栓和冠脉介入治疗)是急性 心梗治疗的里程碑。心电图一直是评价再灌注 疗效的无创性检查指标,及时、快捷、可靠。 再灌注有效性心电图改变按出现时间先后依次 为ST段、T波及Q波的改变。ST段改变是评价心 肌微循环血流再通的“金标准”。
A、凹面向上型 B.斜直型
D.墓碑型
E.巨R波型
C.凸面向 上型
返回
• ST段抬高的形态十 • 分重要,当ST段的 • 抬高呈凹面向上而不 • 是凸面向上时,心肌 • 梗死的可能性较小
➢ ST段改变
ST抬高是心梗早期诊断和再灌注治疗选择的重要依据。 (1)标准: 2个以上相邻导联上新出现ST段抬高:V2~V3导 联,男性≥0.2mv或 女性≥0.15mv;和(或)其他导联 ≥0.1mv (2)ST段抬高的形态:随着缺血损伤程度的加重, ST段抬高可呈凹面向上型、 斜直型、凸面向上型,单向曲线 样逐渐进展的过程,严重者可出现墓碑型和巨R波型ST段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