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阴阳
中医基础理论--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 的纲领。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 表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浮脉,苔
薄白。 表证护治原则:辛散解表。 里证临床表现: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
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 热,自汗盗汗等 护治原则:补需扶正 实证临床表现: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 躁,呼吸气粗,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 实有利,舌苔后腻等。 护治原则:泻实祛邪
阴阳辨证
阴阳是概括病症类别的一对纲领,是八纲的总纲。 阴虚症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五
心烦闷、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苔少津等。 护治原则:养阴清热 阳虚症临床表现:畏寒、四肢不温口淡不渴,自汗、
为主要表现,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情较重,病 程较长。 里证护治原则:以合里概括。
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寒症临床表现:恶寒、畏冷、肢凉冷痛、喜
暖、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 苔白而润,脉迟或紧。 护治原则:温以祛寒 热症护治原则:清热泻火
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正邪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症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四阴阳
量不足,代谢降低;热证的发病学原因可归之于热 量过剩,代谢旺盛。
第十九页,共25页。
补充(bǔchōng):八纲的现代研
3、 虚证和实证(:sh虚íz证hè的n病g)理变化是由于(yóuyú)神经功能低 落或处于抑制,副交感神经紧张度异常上升,使心
第二十五页,共25页。
临床表现 :
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 扰,口渴欲饮,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色赤,
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
第七页,共25页。
亡阴亡鉴别(jiànbié)表
亡阴
亡阳
汗
汗热,味咸,粘稠(zhān chóu) 汗冷,味淡,微粘
四肢(sìzhī)温和
厥冷
舌象
红干
白润
脉象
细数无力
微细欲绝
其它
身热,烦躁不安,口渴,喜冷 身冷,蜷卧神疲,口淡,喜
里热证-- 清泄里热 里实证-- 攻下
第十二页,共25页。
证候相兼
2、寒热与虚实(xūshí)的关系
虚
实
寒
虚寒证
实寒证
热
虚热(xū rè)证
实热证
第十三页,共25页。
寒热(hánrè)与虚实的关系
虚 寒 证:面色 恍白, 肢冷畏寒 ,下 利 清谷
舌淡白胖大,脉弱
实寒 证 : 面色苍 白, 肢冷恶 寒, 腹 部 冷 痛 ,
实
表实证 +(脏腑辨证)
寒
里寒证
定位
里热
里热证
虚
里虚证
实
里实证
定性
凡诊病,分表里; 表里明,寒热分;
寒热明,虚实斟;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八纲,可以概括机体病变的性质,程度和人体自身恢复的能力,是临床辩证施治的主要依据。
阴阳——八纲中的总纲,表热实为阳,里寒虚为阴。
表里——指人体的病变部位。
寒热——指疾病的性质。
虚实——指人体正邪恶消长盛衰(虚指正气虚,实指邪气实)。
一、阴阳辩证1、阴证,凡患者精神萎顿,语音低微,面色晦暗,目光无神,动作迟缓,身冷畏寒,近衣喜温,口中和,不渴,尿清白,便溏,苔滑,脉沉迟无力等,均属阴证。
2、阳证,凡患者精神兴奋,甚烦燥谵语,语声粗壮,面赤,发热口渴,气粗,去衣喜凉,便结溲赤,苔黄燥,脉数大有力,均属阳证。
3、阴阳辩证要点A、阴阳辩证最为复杂,是八纲的根本,分得很细。
如从人体部位来说,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不阴,外为阳,内为阴,从脏腑气血来说,腑为阳,脏为阴,气为阳,气为阴等。
从邪气的角度来说,风暑火为阳,寒燥湿为阴等。
B人体有形物质为阴,气化功能等属阳,二者互为依存,阳亢就要伤阴,亡阴,反之,大汗阴液消失过多,不仅亡阴,还要亡阳。
因此,在辩证中应注意阴阳相互承制或亢害的关系。
C要辨清真象的假象。
D要注意疾病的转化。
二、表里辩证表里两纲,是指病变所在部位和病情深浅而言的,凡是外感病,病变部位位于体表者,是为表证。
外邪未解,传入于脏腑时便为里证。
但因七情,饮食,劳倦,洒色所伤,病自内发,脏腑先伤,也为里证。
1、表证:从病邪看,是外感六淫所致的疾病,从人体看,其病变发生于人体浅表的部位。
A、凡病人具有恶风、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头痛,脉浮,舌苔薄白者,为表证。
B表证确诊后,还须进一步辨别所感病邪的属性,与机体的反应如何等,具体了解它是表寒,表热,表虚,表实,然后方可进行治疗。
C、外感病邪,虽然首侵入人体的表层,但也可侵犯身体里面而兼有里证,因此,需要结合病程,病情,作进一步鉴别。
表寒和表热共有证——头痛,身痛,脉浮。
表寒——明显恶寒,发热轻,脉浮紧。
表热——恶寒轻,或不恶寒,发热重,脉浮数。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阴阳阴证证治阳证证治辨阴虚和阳虚证治辨亡阴亡阳证治表里表证证治里证证治半表半里证治辨表里的寒热证辨表里的虚实证辨表里同病证辨表里出入在诊断上的意义寒热寒证证治热证证治辨寒热的虚实证寒热真假的辨别虚实虚证证治实证证治辨气血虚实证辨虚实的真假证阴阳阴阳是八纲的总纲。
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一般可以用阴阳两纲再加以概括,即表、热、实属于阳证;里、寒、虚属于阴证。
因此一切病证,都可以归纳为阴阳两大类。
阴证证治[临床表现] 精神萎靡,面色暗晦,身寒肢冷,卧喜踡缩,短气懒言,语声低微,喜静,不渴或喜热饮。
腹痛喜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嫩,舌苔润滑,脉象多沉迟细弱。
[病理机制] 凡体内阳气虚衰,阴寒亢盛均能引起阴证。
[治则方药] 用温法。
温中祛寒,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如肢体倦怠,手足不温,纳谷不旺,或食谷欲呕,呕吐泻利,脘痞腹胀,吞酸吐涎,舌苔白,口不渴等证。
如理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为代表方。
阳证证治[临床表现] 精神亢奋,面色发红,身热肢温,卧喜伸展,气粗多言,语声洪亮,喜动,口渴或喜冷饮,腹痛拒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降坚老,舌苔黄燥,脉象多洪数有力。
[病理机制] 凡体内阴液不足,阳气偏亢均能引起阳证。
[治则方药] 用清法。
清气分热(大热烦渴,自汗脉洪,或病后余热未清,心烦懊憹等证),用石膏汤,竹叶石膏汤等。
清营凉血,用于邪热入营,神昏谵妄,及热入血分(舌质深绛,脉数,烦扰不寐、吐血、衄血、发斑等)。
代表方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泻火解毒,多用于瘟疫、温毒及火毒,或疮疡热深毒重的证候(烦躁狂乱,热甚发斑,或头面红肿,或口糜咽痛等)。
代表方是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
清脏腑热,热邪偏盛于某一脏腑,发生热证、火证。
临床时应针对其脏腑所发生的证候,辨证施治。
如泻心火用泻心汤、导赤散;泻肝火用龙胆泻肝汤、泻青丸;泻肺火用泻白散;泻脾火用泻黄散;泻肠胃火用黄芩汤、清胃散、白头翁汤。
辨阴虚和阳虚证治.一、阴虚证(即阴分不足)[临床表现] 虚火上炎,颧面潮红,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盗汗,多梦遗精,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绛无苔,脉细而数等。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者,称为“八纲”。
在临床上,运用这八个纲进行辨证,叫“八纲辨证”。
各种疾病出现的症状虽然错综复杂,都可用八纲进行分析、归纳,以探求疾病的属性,病变的部位、病势的轻重,个体反应的强弱,从而作出判断,为临床诊断和施治提供依据。
阴阳是指疾病的类别,表里是指病变部位的深浅,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虚实是指邪正的消长盛衰。
其中阴阳两纲是八纲中的总纲,具有统领其它六纲(又称“六变”)的意义。
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四对矛盾,是相对的,又是互相密切联系的。
例如表证,就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之分,还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等错综复杂的关系。
其它寒证、热证、虚证、实证也是如此。
在一定的条件下,这四对矛盾的变方,可以向对方互相转化,如由表及里,由里出表,寒证化热,热证化寒,由阳及阴,由阴转阳等等。
表里辨证即通过判断病证的在表在里来分析病变部位和病势深浅的辨证方法。
表证:病变部位表浅的一类病证。
一般指因六淫(即异常气候因素)等邪气侵犯人体皮毛、肌肤等浅表部位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为主症,可兼见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涕、咳嗽等,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主要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由于病邪及体质强弱的不同,表证又可分为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和表实证。
①表寒证多是由于外感风寒、病邪侵袭肌表而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以恶寒重而发热轻,苔薄白,脉浮紧为特点,治宜辛温解表。
②表热证多为由于外感风温、病邪侵犯肌表而出现的证候,临床特点为发热重而恶寒轻,舌边尖红,脉浮数,宜用辛凉解表。
③表虚证是卫外阳气不固,腠理不密,易被外邪侵袭而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除有表证症状外,以自汗或汗出恶风、脉浮缓为特征,治宜调和营卫。
④表实证是外邪侵入机体,阳气集于肌表,邪正相争,腠理密闭而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除表证症状外,以恶寒、无汗、脉浮紧为特征,治宜发汗解表。
中医诊断_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
病例分析
主诉:发热、咳嗽三日,加重一日 八纲结论:里证,实证,热证,阳证 证名:痰热壅肺证
表里辨证
病例分析
辨证分析:本证病初为表寒证,后因风寒之邪 化热入里而成里实热证。热邪炼液为痰,痰热 壅阻于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喘胸闷, 痰多黄粘。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故壮热;热 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热盛伤津则口渴。肠道失 润则便秘,小便化源不足则小便短黄。舌红苔
病例分析
张某,女,24岁。感冒4日,形寒,头 痛,咳嗽甚轻,因此未经治疗。忽觉胸胁微 痛,呼吸不畅,偶叹长气,且有泛漾感。我 诊其脉浮滑而数,舌苔薄腻淡黄,时值初秋, 数日来未曾出汗,偶觉身热亦不以为意。
选自《谦斋医学讲稿》
表证
病例分析
辨证:为风寒之邪挟湿内郁,不从表解,
有内传之势。
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寒热辨证
实热证
• ①心火亢盛证
表现: 心胸烦热,夜不能眠,面赤口渴,溲黄便干, 舌尖红绛,或舌体生疮,腐烂疼痛,脉数有力。
代表方: 黄连上清丸
• ②小肠实热证
表现:心烦口喝,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 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代表方: 导赤丸
寒热辨证
实热证
• ③热邪壅肺证 表现: 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促,壮热口渴,烦燥不安,甚
4.表热里寒:《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证
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枝 人参汤主之。
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
(二)寒热转化 寒证化热 热证化寒
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
(三)寒热真假 “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火极似水”“水极 其产生机理是疾病的严重阶段,阴阳平衡严
八纲辨证
八纲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通过四诊,掌握了辩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八类不同的征候,称为八纲辨证。
疾病的表现尽管是极其复杂的,但基本上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
如疾病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浅深可分为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邪正的盛衰,可分为实证与虚证。
这样,运用八纲辨证就能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
其中,阴阳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在诊断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挚领的作用。
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
无论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科,无不应用八纲来归纳概括。
在八纲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气血津液辨证;结合温病的病变特点,则分支出卫气营血辨证等等。
任何一种辨证,都离不开八纲,所以说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基础。
八纲辨证并不意味着把各种证候截然划分为八个区域,它们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
如表里与寒热虚实相联系,寒热与虚实表里相联系,虚实又与寒热表里相联系。
由于疾病的变化,往往不是单纯的,而是经常会出现表里、寒热、虚实交织在一起的夹杂情况,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
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
阴证、阳证也是如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疾病可以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又可以从阴转阳,从阳转阴,因此,进行八纲辨证,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各类证候的特点,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兼、转化、夹杂、真假,才能正确而全面认识疾病,诊断疾病。
谈一谈对八纲辨证的认识
谈一谈对八纲辨证的认识
八纲辨证是中医的一种辨证方法,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
它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患者症状、脉象、舌象等信息的综合分析,确定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和病情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八纲辨证的核心是阴阳辨证,即通过辨别阴阳的盛衰来判断疾病的寒热性质和病情的轻重缓急。
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代表了事物的两个极端,如寒热、动静、内外等。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辨证是其他六个方面的基础,其他六个方面都是在阴阳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的。
表里辨证是指辨别病变部位在体表还是体内,以及病变部位与体表的关系。
寒热辨证是指辨别疾病的寒热性质,即疾病是属寒证还是热证。
虚实辨证是指辨别疾病的虚实性质,即疾病是实证还是虚证。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仅能够为中医治疗提供依据,还能够指导患者的饮食起居和情志调节等方面。
但是,八纲辨证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一些复杂疾病的诊断可能不够准确,需要结合其他辨证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八纲辨证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八纲辨证,中医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八纲辨证
(二)阴阳辩证的特定内容 主要有:阳虚证、阴虚证、阴盛证、 阳盛证、亡阳证、亡阴证。
1、阴盛证
(1)概念:指寒湿等阴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实寒证 候. (2)临床表现:恶寒喜暖、四肢不温或冷痛等.
2、阳盛证
(1)概念:指阳热之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实热证 (2)临床表现:壮热恶热、口渴喜冷饮,面红 目赤等。
(三)虚实转化
虚实转化:指疾病的虚实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 发生转化,提示邪与正之间的盛衰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 1、实证转虚 ⑴ 含义:先有实证,后出现虚证 ⑵ 形成原因:因邪气久留,或失治、误治,损伤人体正气而 致 2、虚证转实 ⑴含义:是指在原有虚证的基础上转化为以实证为主要矛盾 或主要矛盾方面的证候。 ⑵形成原因: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导致痰湿水饮、瘀 血等病理产物停积于体内,成为因虚致实。
3.寒热真假的鉴别要点
临床上辨别寒热真假,一般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脉象的有力与无力 (2)舌质的淡与红、舌苔的润与燥 (3)口渴与不渴,喜热饮与冷饮 (4)胸腹是否温暖 (5)小便的清与黄 (6)欲不欲盖衣被 总之:假象多出现在疾病的极期危重阶段,而真象多贯穿疾 病的全过程,假象多见于四肢,肌肤和面部,其表现多局限、 短暂。
四、阴阳辩证
(一)阴阳是辨证的纲领
阴阳是证候分类的总纲,是辨证归类的最高 纲领。 阳 证:
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 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 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
Hale Waihona Puke 阴 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 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 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
胸胁苦满
不明显 多弦脉
倪海厦《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一、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1、寒:也分表寒和里寒,表寒:别人出汗你不出汗表面毛孔遇寒收宿至使汗腺闭塞。
里寒:手脚冰凉(心脏热熊受寒导致热能送达不到手脚末梢血管),脸色发白(发红为热症)!里寒表现为口渴但不想喝水,想喝也是喝热水或温水!(乳癌和红斑狼疮都是奶水逆流造成的)口渴小便又多为消渴为糖尿病!(寒热不同处方不同),说明病人体内血液循环系统,缺水导致代谢物质浓度上升,然而拼命的喝水确小便又多导致水喝不到血液循环中去!糖尿病人吃降血糖药烧燃西医认为过多的糖分,烧完留下的渣就沉积在脚至使双腿麻木溃烂!腿麻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就可以了。
2、热:分为表热与里热表热里热:表现口渴并且想喝冰水3、阴、阳阴:有形体的物质即为阴!阳:无形的东西如力量为阳阳是热,阴是冷。
阳是神、是力。
阴是形、是体。
神形无病,则阳可畅流无阻。
十二时辰气血流注的诊断肺----寅 3点。
膀胱----申15点大肠—--卯肾----酉17胃----辰心包----戌19脾----巳三焦----亥21心----午胆----子23小肠----未肝----丑1点大肠癌:问诊患者:1、热不热?2、大便有没有带血,大肠癌会便秘而排不出!如大便是带鲜血为痔疮,大便以后才排血出来是内痔、大便擦干带血为外痔,大便与血混在一起且排便次数多则是大肠炎!脑瘤症状:头部每天同一部位压力大,痛!由于阳不入阴热阳在外进不去至使头部会是热的!用药则是用去阳的药去热!用攻坚的药把阴实排出!3、4、虚实虚:放松的时候为虚,实:握紧拳头为实,持续的发生为实症正常人是可以虚实自如!病态就要么是实要么是虚不能虚实切换自如!肝癌:太累持续的每天晚上1点到3点准时醒来!肿瘤就是阴实症,乳房有硬块并且硬块处是热的就是阳不入阴的阴实症!乳头内陷为阴实症:要持续的痛并且痛疼点是热的为癌症痍脏炎和痍脏癌的判断:炎症表现为痛但部位不热,癌症表现为即痛又上半身盗汗!即是阳不入阴,每天都有盗汗的人就是癌症,还有睡眠睡不好!女人月经很重要!内脏的痛会非常的痛任何东西少量的还是没问题的!如果是多量持续就是过量了就会产生病变寸口脉的阴阳诊断法寸为阳,尺为阴。
附8 八纲辨证部分
第八节八纲辨证部分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
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
以证而言,则表为阳,里为阴;热为阳,寒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多言者为阳,无声音为阴;喜明者为阳,欲暗者为阴;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阳病者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
以脉言之,则浮大滑数之类皆阳也,沉微细涩之类皆阴也。
以药言之,则升散者为阳,敛降者为阴;辛热者为阳,苦寒者为阴;行气分者为阳,行血分者为阴;性动而走者为阳,性静而守者为阴。
此皆医中之大法。
至于阴中复有阳,阳中复有静,疑似之间,辨须的确,此而不识,极易差讹,是又最为紧要,然总不离于前之数者。
但两气相兼,则此少彼多,其中便有变化,一皆以理推之,自有显然可见者。
若阳有余,而更施阳治,则阳愈炽而阴愈消;阳不足而更用阴方,则阴愈盛而阳斯灭矣。
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经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经曰: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此言表邪之实也。
又曰: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此言阳气之虚也。
仲景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
又曰:极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此与经旨义相上下。
经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
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如求汗于血,生气于精,从阳引阴也,又如引火归原,纳气归肾,从阴引阳也,此即水中取火,火中取水之义。
阴之病也,来亦缓而去亦缓,阳之病也,来亦速而去亦速。
阳生于热,热则舒缓,阴生于寒,寒则挛急。
寒邪中于下,热邪中于上,饮食之邪中于中。
考之中藏经曰: 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
盖阳虚喜阳助,所以朝轻而暮重,阴虚喜阴助,所以朝重而暮轻,此言阴阳之虚也。
若实邪之候,则与此相反,凡阳邪盛者,必朝重暮轻,阴邪盛者,必朝轻暮重,此阳逢阳旺,阴得阴强也。
中医学 “八纲辨证”——阴阳辨证
中医学“八纲辨证”——阴阳辨证
一、阴阳辨证
阴、阳是归类病证类别的两个纲领。
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它无所不指,也无所定指,故病证的性质及临床表现,一般都可用阴阳进行概括或归类。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类经·阴阳类》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故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
”《景岳全书·传忠录》亦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日阴阳而已。
”阴证与阳证是根据阴与阳的基本属性而划分的,还可以用于归纳疾病的病位、病性和病势,由此可见阴、阳在辨别病证中的重要性。
二、阴证与阳证是总纲
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反映了病变过程中几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现象,这三对证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来概括病情,所以只能说明疾病在某一方面的特征,而不能反映出疾病的全貌。
六者在八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相互之间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既不能相互概括,又不能相互取代。
因此,为了对病情进行更高层面或总的归纳,可以用阴证与阳证概括其他六类证,即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阴、阳两纲可以统领其他六纲而成为八纲中的总纲。
三、阴证与阳证是相对的
阴证与阳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是相对而言的。
例如,与表证相对而言,里证属于阴证,但里证又有寒热、虚实之分,相对于里寒证与里虚证而言,里热证与里实证则又归于阳证的范畴。
因此,临床上在对具体病证归类时会存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情况。
八纲辨证
阴阳辨证中医术语,系八纲辨证(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为中医辨证学的基本纲领)的具体内容之一。
八纲辨证的特点在于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整体性、确定性与相关性。
阴、阳则是区分疾病类别、归纳证候的总纲。
目录1. 1 分类2. 2 应用3. 3 (一)阴阳是辨证的纲领1. 4 (二)阴阳有具体的辨证内容2. 5 阴虚证3. 6 阳虚证1.7 亡阴证2.8 亡阳证分类阳证: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如:表证,实证,热证等为阳证。
精神兴奋狂躁,面色红,壮热恶热,气粗声高,便干溲赤,口渴、喜冷饮;舌质红绛苔黄,脉洪数,滑数有力。
阴证: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如:里证,虚证,寒证等为阴证。
精神萎靡,面色白,肢冷畏寒,气短声低,便溏溲清,口不渴、喜热饮;舌质淡苔白,脉沉迟细无力。
阴虚证:人体阴液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颧红,二便秘结, 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阳虚证:机体阳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畏寒肢冷,口淡不渴,神疲乏力,尿清便溏,舌淡苔白,脉弱.亡阴证:汗热、味咸,四肢温和;舌红干,脉洪实或躁疾、按之无力。
肌热,气粗,渴,喜冷饮。
亡阳证:汗冷、味淡,四肢厥冷;舌白润,脉浮数而空,或微细欲绝。
肌冷,气微,不渴,喜热饮。
亡阴和亡阳是疾病的危险证候,辨证一差,或救治稍迟,死亡立见。
一般在高热大汗,或发汗太过,或吐泻过度,失血过多的情况下出现,特别是大汗容易亡阴;转而出现亡阳,提示病情进一步加重。
应用阴阳学说在辨证诊断上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阴阳是辨证的纲领由于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故疾病的性质、临床的证候,一般都可归属于阴或阳的范畴,因而阴阳辨证是基本的辨证大法。
根据阴阳学说中阴与阳的基本属性,临床上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等,一般都可归属为阳证。
中医八纲辨证总结
中医八纲辨证总结
中医八纲辨证是中医学中最基本的辨证方法,也是临床最常用的辨证方法之一。
八纲是指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四个对立的概念。
通过对于病人的病情进行八纲的辨别,能够更好地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具体的八纲辨证如下:
1. 寒热辨证:寒证病人体温偏低,皮肤苍白,恶风寒;热证病人体温偏高,发热,手脚发热。
2. 虚实辨证:虚证指人体气血和精神状态异常,常表现为乏力、精神不振、萎靡等;实证指人体气血畅通,常表现为烦躁、易怒、口渴、多汗等。
3. 阴阳辨证:阴证指人体阴精不足,常见症状为头晕、口干、精神疲乏等;阳证指人体阳气亢盛,常见症状为口渴多饮、尿黄等。
4. 表里辨证:表证指病变表层,常表现为外感病、感冒等;里证指病变深层,常表现为内脏疾病,如心脏病、肝病等。
总的来说,八纲辨证方法是中医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它能够辨明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指导,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
八纲辨证详解
八纲辨证详解八纲辨证就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两两相对。
其中阴阳辨的是体用,表里辨的是部位,虚实辨的是主客,寒热辨的是生化。
一、阴阳很多人讲八纲辨证不讲阴阳,说阴阳是总纲,表、实、热就是阳,里、虚、寒就是阴,这是不对的。
这里的阴阳是体用的关系,阴指的就是形,比如一个人的脏腑、四肢、躯干、皮肉、血液、津液,此皆为阴,为体。
阳指的就是动能,就是能量。
一个人肌肉有没有力量,讲话有没有力气,脏腑功能强不强,此为阳。
所谓阴阳辩证,就是看一个人是形体不足,还是阳气不足。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阴虚火旺,或者叫阴虚内热,阴虚指的就是身体津液不足,涵不住热,所以热就散出来了,所以要滋阴。
所谓阳虚就是一个人可能长的很壮,吃的很胖,但是没有能量,没有力气。
现代人多阳虚。
一代人与一代人的体质不同,像以前五六十年代,那时物质匮乏,很多人吃不饱,阴虚的人多。
现在大家都吃的好了,体内都营养过剩,人大多阳虚,所以现代人根本不需要去吃什么补品。
以前补品珍贵,像鸡蛋都是坐月子才吃的,所以人才会觉得补品好。
现代人吃的东西杂,体内垃圾堆积,人劳动又少,阳虚的人多,所以现在火神派的扶阳理论又开始盛行起来了。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天天吃附子也会把人的精气烧干。
历史上有金元四大家,也就是四个有名的中医,形成的四个著名的流派,其中就有崇火派,补土派、滋阴派等等。
这些都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体质不同而形成的。
黄元御生在清乾隆时期,他说世人的病偏于寒湿的十之八九,偏于温燥的百无一二,这只是针对他那个时代而言。
书上还说,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放在今天,也未必都对。
要之,人要阴阳平衡。
人之病,最先多是阳虚,因为如果阳不虚,人饿了自然会去吃东西。
阳虚以后吃了东西不能消化,肠胃功能不够,人才会变成阴虚,人就会瘦。
阴虚久了以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会出现阴实。
所谓阴实就是形体的实证,就是身体里面长出了固定的东西。
因为阳不足了,身体里面的垃圾异物没法排出,或者过剩的营养堆积,人体又利用不了,就会导致阴实。
八纲辨证讲稿
20
2.虚证
〔定义〕由于体内正气不足所形成的虚弱的证候。
〔成因〕1、先天不足 2、后天失养 3、疾病耗损
〔表现〕 脉细
皮寒 气少
“五虚”
①邪正斗争不剧烈
泄利前后 饮食不入
②实邪过盛,则可致亡脱
③正气虚久而无实邪,也可为虚
精选课件ppt
21
〔特点〕 根据发病特点分虚实
1.出者为虚 2.缓者为虚 3.弱者为虚 4.无者为虚 5.羸者为虚
假象 四肢厥冷
神昏面黯
苔黑
脉沉迟
真征 胸腹灼热
口臭气粗 干而不润 按之有力
佐证:咽干,渴喜冷饮,舌红绛精,选课尿件p短pt 赤,谵语等。
40
〔病机〕热邪炽盛,阳气郁闭,不能外达
〔特点〕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阳厥,热厥) 为热证的特殊表现形式
〔治法〕清热
精选课件ppt
41
2、真寒假热证(寒极似热证,阴盛格阳证,虚阳浮越证)
寒证
热证
精选课件ppt
17
三、虚实辨证
一、虚实的含义: 实――邪气亢盛(正不虚) 虚――正气不足(邪不盛)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二、虚实辨证的意义――辨别邪正斗争的盛衰 万病不离虚实,但不一定都辨寒热
三、虚实辨证的类型 1.实证 2.虚证
精选课件ppt
18
1.实证
〔定义〕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所形成的证候。 〔成因〕1、感受外来邪气(六淫,疠气,虫毒)
精选课件ppt
22
3.虚证类型
(1)气虚证 (2)血虚证 (3)津亏证
见气血津液辨证
(4)阳虚证(虚寒证) (5)亡阳证
(6)阴虚证(虚热证) (7)亡阴证
中医诊断_八纲辨证
里证
病因病机
1.表证不解,内传入里; 2.外邪直接入侵; 3.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内在因素
里证
致病特点
1.病位深在 2.病情较重 3.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
里证
表现与分析
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 热,口渴烦躁,腹胀腹痛,呕 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 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 数或沉数有力。
半表半里证
热证
指由阳盛或阴虚所产生的以 温热表现为主的一类证候
热邪、阴虚 阳热亢盛 阴虚阳亢
亢进 热、红、稠、数
寒热辨证
寒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 口渴 面 四 二便
喜恶
色肢
舌象 脉象
寒 恶寒 不渴 白 冷 大便稀溏 舌淡 迟或
证 喜热
小便清长 苔白 紧
腻
热 恶热 渴喜 红 热 大便干结 舌红 数
证 喜寒 冷饮 赤
病例分析
张某,女,24岁。感冒4日,形寒,头 痛,咳嗽甚轻,因此未经治疗。忽觉胸胁微 痛,呼吸不畅,偶叹长气,且有泛漾感。我 诊其脉浮滑而数,舌苔薄腻淡黄,时值初秋, 数日来未曾出汗,偶觉身热亦不以为意。
选自《谦斋医学讲稿》
表证
病例分析
辨证:为风寒之邪挟湿内郁,不从表解,
有内传之势。
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表证
证候分型
症状 证型
风寒证
风热证 太阳中风证
共性症状
个性症状
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
脉浮
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 恶寒轻,发热重,咽痛,咳黄痰 恶风发热,有汗,脉浮缓而无力
表证
辨证要点 《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
项强痛而恶寒。”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
“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8、 表热证: 恶寒轻,发 热重,有汗,苔薄黄, 脉浮数。
舌质红,苔薄 黄,有芒刺, 提示火热炽盛。
9、表虚证,恶寒或恶风, 苔薄舌质 淡 ,脉浮细 无力。
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相互斗争、 相互制衡; 2、阴阳的互根互用: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运动 方式,或者说是量的变化; 4、阴阳的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 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亡阴证与亡阳证是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危重证候。一 般是在高热、大汗或发汗过多,或剧烈吐泻、失血过多 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的情况下出现的。 亡阴证:是指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出现的阴液 衰竭的病变和证候。 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严重耗损,而表现出的阳气虚脱 的病变和证候。
亡阴证具体内容 1、主症:汗出黏而味咸,如珠如油,身 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欲饮,皮 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色赤,唇舌干燥, 脉细数等。 2、护理原则:救阴敛阳 3、护理措施:按危重患者常规护理,特 别注意神、面色、汗出、二便等变化。注 意患者安全防止坠床。
3、施护要点
(5)情志护理:阳虚易使人产生沉闷、不振、悲观等不 良情绪。对病程长,病情较重的患者,要多鼓励其振作 起来,多与人交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使气机调畅。
3、施护要点
6)对症护理:患者阳 虚阴盛,易引起疼痛, 面目浮肿,手足冰凉等, 可用热敷、艾灸、温针 等温热疗法以温阳、促 进气血运行。
3、施护要点
(1)病情观察:主要 观察神志、汗出、肢温、 二便、舌苔、脉象的变 化。
3、施护要点
(2)起居护理:患者居处 宜向阳,光线充足,室温偏 温,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做 适当运动。
(3)服药护理:中药热服 或温服。
3、施护要点
(4)饮食护理:可以食用温补 阳气的食物,如:羊肉、牛肉、 鹿茸、高丽参等,忌食生冷瓜 果、寒凉之品。
3、施护要点
(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面色、 汗出、二便、舌苔、脉象的变化。
(2)生活起居:居室光线宜稍 暗,湿度应适宜,环境宜安静。 忌劳累,忌忧虑思虑,宜节制房 事。
3、施护要点
(3)服药护理:中药宜 微温服。
(4)饮食护理:宜用养 阴生津滋补食物,忌食 辛辣、动火伤阴之品。
3、施护要点
5)情志护理:患者易心烦焦躁, 情绪抑郁易怒,需耐心开导, 稳定患者情绪。
舌淡嫩, 细弱 少苔 苔厚腻 实而 有力
实证
小标题2
少气懒言 2、 气虚 :面色无华, ,语音低微,疲倦 乏力, 自汗 ,动则诸多症状加重,舌淡,脉虚弱。 3、 阴虚 :午后潮热, 盗汗 ,颧红, , 手足心热 咽干,小便短黄,舌红苔少,脉细数。 4、虚证: 补虚扶正 (温养益气,养血滋阴) 5、从类别上,可分为 阴证 和 阳证 。 6、舌面见纵横各形的裂沟或纹理,深浅不一,深者 如刀割剪碎,浅者似横直皱纹,提示 热盛伤津, 血虚失养, 阴虚液涸。
阴阳辩证的具体内容
二、阴虚证:是指因体内精血津液等阴液亏少致 滋润濡养、制阳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属虚证、热证的性质。 1、主症: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 心烦热、盗汗、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 或无苔、脉细数等,并具有病程长,病势缓等虚 证的特点。 2、护理原则:养阴清热,温阳扶正。
பைடு நூலகம்
(6)对症护理:盗汗者,衣被 不要盖得太暖,室内不可闷热, 以免引起出汗
三、阴阳偏盛 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指阴或阳的一 方偏于亢奋的病理状态。“阳胜则热,阴 胜则寒。”
阳胜,多指阳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阳热 亢盛的临床症状; 阴胜,多指阴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阴寒 至盛的临床表现。
亡阴证与亡阳证(了解)
亡阳证的具体内容 1、主症: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 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 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 2、护理原则:回阳救逆 3、护理措施:按危重患者常规护理,特 别注意神、面色、汗出、二便等变化。注 意患者安全防止坠床。
八纲之间的关系(了解)
在临床应用八纲辨证的过程中,虽然每一都各自有其独特的内 容,但它们之间又相互关联而不能截然分割。如:辨别别表里 应与寒热虚实相联系,辨别虚实又必须与表里寒热相联系。例 如表证有表里、表热、表虚、表实之区别,还有表寒里热、表 实里虚等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表证如此,其他之里证等也基 本一样。在一定条件下,表里、寒热、虚实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如由表入里,由里出表,寒证化热,热证化寒,虚证转实,实 证转虚等。有的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病势趋于寒极和热极的 时候,往往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为此,在运用八纲辨 证中,既要掌握八纲其各自不同的辨证、证候特点,又要注意 八纲之间的相兼、转化、夹杂、真假;这样,才能对疾病作出 全面准确的判断。
八纲辨证--阴阳
主讲人:乔娴
目录
1
知识回顾
目录
2 3 4
阴阳的相互关系 概述
阴阳辩证具体内容 八纲之间的关系
CONTENTS
5
1、实证与虚证鉴别
症 病 体 状 程 质 证 虚证 久 虚 病 弱 新 壮 病 实 精神萎靡, 身倦乏力, 气弱懒言 精神兴奋, 声高气粗 形态 疼痛 舌象 脉象
隐痛 喜按 疼痛 拒按
概念
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 纲领,阴阳是八纲的总纲,它可 以概括其他三对纲领,即表、热、 实属阳;里、寒、虚属阴。阴阳 辩证的内容包括阳虚证、阴虚证、 阴盛证、阳盛证,及亡阳证、亡 阴证。
阴阳辩证的具体内容
一、阳虚证:是指体内阳气亏损,机体失去温煦, 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属虚证、寒证的性质。 1、主症:畏寒,四肢不温,口淡不渴,或渴喜 热饮,可有腹部冷痛喜按、喜热敷,自汗,小便 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面色白,舌淡胖, 苔白滑,脉沉迟(或细)无力为常见证候,伴神 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证候。 2、护理原则:温补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