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理念

合集下载

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

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

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作者:吕东琛来源:《新课程》2024年第05期作者单位:吕东琛(1973—),男,汉族,甘肃静宁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体育。

以新课标为指引,初中体育教学要重视大单元教学实践的有效推进,落实素质教育育人理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在大单元教学理念指引下,教师不仅要进行学科内容的整合,还要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团队合作素养的提升,及学生体育品格与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

所以,在大单元教学工作的实施中,教师需要统筹策划、科学引导,切实提高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育人实效,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可以充分参与、积极展示,感受体育魅力,弘扬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一、主题引领,确定大单元教学方向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引,推进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工作的落实,切实通过综合性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训练热情。

另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制定科学的大单元主题,聚焦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实践体验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

发挥大单元引领作用,教师要通过主题引领,明确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的明确方向,坚持中心突出、多维引导、多项推动,形成立体化学习空间,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积极思考,获得能力提升。

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扬体育精神,使其充分参与和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以球类运动为例。

初中阶段需要学生学习掌握的球类运动项目比较多,包括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种项目。

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学情,球类运动教学需达到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等不同层级的目标要求。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课程标准进行有效研读,还要结合所教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设定不同球类的运动标准,结合具体主题,分析该主题下的次级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相应球类的运动技术,并引领学生进行高质量学练,达成大单元教学目标要求。

以足球大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就可设定“狭小空间内对抗运动”主题,还有“场内区域攻防中的技战术组合运用”主题。

浅谈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方式

浅谈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方式

浅谈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方式王星(南京市江宁区横溪初级中学,江苏南京211155)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学体育教学也发生了变化。

在新课标下,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学生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体育;教育理念;转变方式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16-1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体育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

多年的体育传统教学使老师定位于体育动作知识的传授者,古人也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所以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往往使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放不下老师的架子,很难和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逐渐转变这种思想,真正地走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与学生一起营造一个快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2.教师也要科研创新。

体育教师不单单是传授知识,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忠实的贯彻教学计划,教学能力很强,但是在科研创新方面一直是个软肋,所以新课标中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体育知识技能基础,同时要求在体育科研创新方面要有一定的见解,在自己提高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向单一型说再见,向综合型靠拢。

现在的学科交叉联系,体育教学不光要求专业知识过硬,还要具有其他的知识。

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有生化、营养、医学等知识,来预防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体育教师应该是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身的全新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团结合作,求知向上,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因此,单单懂得体育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把其他知识综合起来,做一个全能的综合型人才。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1.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精心,突出教学的亮点。

教师教学的内容要新颖,要有创新,使学生感兴趣。

浅论新课标对中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浅论新课标对中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并 理透 新 教 材 。
3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育个性化
体育个性 化即素质化 。也就是在实际教学 中, 体育教师要关注
学生 的需求, 重视 学生的情感体验,多以学生喜欢 的活动形式来激
关键词
新课标 中学体育
指导
理念
发学生 的学 习动机和兴趣 。体育个性 化的体育教学就不应采用千 新课标 的实施推动着我国基础教育 的深刻变革。体育教学作
炼 的意识也已深人人心。终身教育思想生发 出许多教学理念, 体育 的终身化这一概念就源于此 。体育的终身化 要求体育教学过程 中 要教会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 使他们走 向社会后能运用体育手段锻
标 准。具体 可以从 以下两方 面人手 : 一方面适当降低运动的幅度 、
高度 、 速度 , 减慢节奏 , 到运 动的基本要求 就适可而止 ; 达 一方面对
曩 体音美 教学
浅 论 新 课标 对 中学体 育教 学 的指 导 意义
薛文超
( 邑县教 师进修 学校 鹿
中图分类号 : 1 G7 2 文献标识码: A
河 南 ・ 邑 470 ) 鹿 720
文章编号 : 2 7 9 ( 0 9)4 2 6 0 17 — 8 42 0 2 - 0- 1 6
能树立“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 在实际教学 中, 引导 学生掌握基本
体育教师常常发现: 活动 中,学生掌握 了基本动作, 获得成功, 在体
验到 自身价值后会 产生一种 自我满足 与积极 愉快 的情绪 感受 ; 相
的运动技能, 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培养坚持课外锻炼 的习惯 , 从而达到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 能力, 从而
4 理 透新 教 材
首先 , 研究教材 内容 的锻炼价值 , 制定多元化考核标准。落实

论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论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家长会100 Feb. 2016 MAGAZINEIAZHANGHUIJ中国从建国伊始就开始进行多次教育改革,1999年,我国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观念。

随着教育改革观念的提出与施行,课程标准作为国家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也正式实施,中学体育教育以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纲领性文件。

本文就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改革的种种问题为基点进行分析,探究如何更好的去实施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的改革也迫在眉睫。

自1999年开始,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机构追求的理想。

中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浅谈新课标与中学体育新课标是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实施的课程标准,是我国新的教育教学纲领,新课标是我国当前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的映射。

新课标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的爱好、兴趣,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中学体育旨在提高学生整体身心素质,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运动与多种课外体育活动,自觉学习体育知识和健康知识;了解特定的体育项目的竞技要求、比赛规则,在观赏赛事时能自主评价;同时还要求学生能根据自身身体素质特点,制定符合自身状况的、能提高身体机能的体育锻炼目标,了解在达到自己目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虽然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体育教学目标、课程、领域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对具体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教学规划等未作要求,在新课标要求下的体育教学改革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人文背景,办学条件等的限制实施情况也不尽相同。

二、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中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未来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

学校体育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应对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也折射出不少不可小觑的问题。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理念

浅谈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理念摘要: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

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关键词:体育教改;教学理念;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47-01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教学概念,一个全新的体育教学指导理念。

和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区别,具体的体现在以下几点:1. 教师行为的变化1.1 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运动并快乐着。

1.2 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身体健康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

我们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具有如下一些角色行为: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

在体育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

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

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

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2.要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它把教师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自由成长、自尊、自信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机联系起来,以全面发展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新课标下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理念

在新课标下,体育学科的大单元教学理念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体育教育中,往往侧重于技能的训练和比赛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而在新课标下,体育学科的大单元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意识,注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新课标下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理念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深度探讨在新课标下,体育学科的大单元教学理念将学科知识与实际运动技能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在实际运动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且在团队运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

大单元教学理念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大单元教学理念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 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广度探讨在新课标下,体育学科的大单元教学理念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意识。

通过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引导,学生将能够在学科知识中学习到更多的运动技能和运动知识,同时将这些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意识。

大单元教学理念还注重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结回顾在新课标下,体育学科的大单元教学理念是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意识,注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一理念的实施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邰红霞新的课程改革希望通过校园内的课外或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成长和提高他们的心理或身体素质,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智力和身体,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创新社会的能力要求,对人才需求的独立思考,同时改善了传统教育的不足。

初中体育一直被认为是不重要的课程,体育教学的质量一直在下降。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体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必须明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对体育课堂的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研究,开展有效的体育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特点初中的体育课大多在户外进行。

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其身心成熟度逐渐成熟,但人体各器官的代谢水平却处于不稳定状态。

从心理上讲,学生更容易受到自身原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生理学方面,学生身体发育不均会导致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上的细微差距。

并且随着学生生理学的不断发展,一些学生的心理特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我国的体育课本中,内容和形式都是相似的。

体育教学材料形式的不同导致了体育教学内容的融合。

统一和重复的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也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单一教学法存在的问题,部分体育教师采用“羊养羊”教学法。

一些体育教师缺乏知识和能力,责任感不足,以及其他行政任务转移了他们的教学重点,都使体育教师难以开展有趣而诱人的教学活动。

此外,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导致其他教师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甚至不参加体育运动。

这不仅不利于初中生学习体育课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

有些学生对体育锻炼和体育知识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他们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体育课。

如果这样下去,将严重影响体育课,不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也将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基本理念

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基本理念

目前,我们的中学体育教学长期被这样的尴尬现实所困惑。

一方面:体育教育必须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青少年只有有了健康的体魄,将来才能报效祖国和人民,而青少年健康体魄的获得主要来源于学校体育;另一方面:学生们虽然有正规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来保证他们的基本身体锻炼,但日益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全社会追求应试的风尚,使学生们基本的身体锻炼也正在受到威胁。

体育场地、器材是最得不到保障的教学设备,体育课是最容易“混”的课,体育的分数是最廉价的成绩。

在绝大多数家长的心目中,体育是所学学科中副科中的副科,仅仅是因为中考科目中体育还占有一定的分数,不得不重视体育课。

同时,学生也被竞技式的训练课或“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支配的晕头转向了,对体育课已毫无乐趣可言,学生对逐渐失去乐趣的体育教学表示厌倦,这对我们是一个警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体育中的乐趣是独有魅力的,是体育的生命。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以下四个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老师转。

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

新的教学观念倡导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弯道跑技术是中学体育课短跑技术教学内容之一。

我们在弯道跑技术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让学生快速跑半径较小的园弧。

(2)让学生快速跑直道。

(3)向学生提问:练习身体的重心有何变化。

(4)学生探究,教师引导。

(5)讲解弯道跑技术的要领。

……这样使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动作技术的要领。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体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体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体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第一篇: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体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体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单位:宝坻区方家庄镇胡宽中心小学作者:乔明华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体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改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做为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树立新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标准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过去的体育课堂里,往往是控制过死、严肃有余;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服从地位;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

2023体育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体育新课标的协作意识

2023体育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体育新课标的协作意识

2023体育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体育新课标的协作意识简介本文档旨在解读并分享对2023年体育课程标准的研究心得,重点关注体育新课标中的协作意识。

体育新课标概述2023年体育课程标准是对现行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惯。

新课标在体育教育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互动参与体育活动。

协作意识的重要性协作意识在体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协作,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团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体育新课标的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不仅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惯,促进全民健身和社会和谐。

提升协作意识的教学策略为了促进学生的协作意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鼓励团队合作: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团队活动,如小组竞赛、集体训练等,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互动来完成任务。

2. 引导互助研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助研究,让学生在相互帮助中研究和提高。

3. 创设合作情境: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境和场景,在其中让学生通过合作与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4. 激发集体荣誉感:教师可以设置集体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对协作的积极性。

研究心得通过研究体育新课标的协作意识,我深刻体会到协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与协作,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协作也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体育新课标中的协作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终身体育锻炼惯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协作意识,从而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应积极参与协作活动,借助协作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以上是我对2023体育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的分享,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应用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应用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应用摘要:“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对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精神的内化与吸收。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打通学练赛评四个教学环节壁垒的基础上,将这四个环节高效有序地运用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与体育课程最为契合,也与新课改所倡导“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相迎合,更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相映衬。

本人就新课标背景下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应用展开具体探讨,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初中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核心素养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和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与落实,很多优质的体育教学模式涌现出来,为我国体育课程教学转型提出了新可能。

而在众多的教育模式中,当属“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最具针对性,最与体育课程的特点相契合。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打破“学、练、赛、评”的壁垒,疏通“学、练、赛、评”的渠道,努力促成“学、练、赛、评”一体化,有效生成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一、“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内涵“学、练、赛、评”是体育教学中的四个环节。

学,指的是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们的主体性价值发挥。

练,指的是练习,是学生们在学习的基础上实现的综合性练习,从单一动作练习到综合性动作的练习,旨在提升学生们对于体育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技能的掌握程度。

赛,指的是比赛,是对学生们身体练习和知识掌握的一种检测。

评,指的是评价,是对学生们体育学习情况既能掌握情况的一种判断,是对学、练、赛内容的评定,目的在于考察学生们动作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四个环节看似相互独立,其实又是相互联系的。

而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指的就是将这四个独立又统一的环节进行完美的融合。

四个环节完整的整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理想效果和预期目标,以完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成效的目标。

体育教研新课标概述(3篇)

体育教研新课标概述(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我国于2017年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

新课标的实施,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运动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新课标的特点1.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新课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强调体育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突出体育学科特点新课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突出了体育学科的特点,包括运动技能、运动知识、运动文化等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素养。

4. 强化实践与应用新课标强调体育教育要注重实践与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动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实践能力。

5. 重视评价与反馈新课标强调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三、新课标的主要内容1. 课程目标新课标将体育课程目标分为四个方面:身心健康、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运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养,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2)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

(3)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了解我国体育文化,热爱体育运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4)运动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形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2. 课程内容新课标将体育课程内容分为五大领域: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民族传统体育。

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试论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就要努力提高中学体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对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模式和现状都要进行重新的思考,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对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使中学体育真正发挥对学生的培养作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明分析,并提出一些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体育教学;策略在新教育体制的改革中明确提出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及身体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

一直以来,我国中学体育在个学科中其实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因为考虑到学校的升学率问题,所以总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文化课的教育上,导致体育课程数量少、频次低,不被重视,体育教学也没有发挥它应用的作用。

长期以来造成的后果就是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明显下降。

因此,在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必须被高度重视,改善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中的状况,发挥体育课程对中学生的作用,从而提高中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一、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一)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以学生的智力发展为主要目的,以学生的成绩来进行评价,就导致老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忽视了体育课程的作用和价值。

体育是“副科”的观念在师生、家长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

他们认为体育课的作用就是缓解一下学习压力,放松一下身心。

对于体育考试也不会重视,都认为体育课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一些学校为了挤出更多的学习时间,甚至取消体育课,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普遍不高。

师生都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育课不被重视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二)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能适应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在不断地推进中,但是一些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法都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这样教学质量就直接受到了影响。

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

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摘要】中学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功能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智力,锻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正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也是形成世界观的一个关键时期。

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体育教学则是按照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

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

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它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

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应做到:一、注重行为和仪表行为是指各种活动和举止、作风、表情、手势、动作、言语等。

作为体育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仪表和行为,做到着装整洁、得体,自觉遵守体育课常规,言行、举止要文明,手势、表情要恰当,作风要端正,爱岗、敬业。

只有“为人师表”才能统领学生、取悦学生。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一方面,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长流水”;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只有不断地进取、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跟上现代化教育步伐,才能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学校体育工作者。

二、师生是有机的统一体“师生”是相对学生和老师而言的,两者是共存的。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爱好和需求,内容的安排应尽量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服务。

在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上,有些教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停留在“灌填式”与“强制命令式”阶段,过分强调“教师中心”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下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理念篇一在新课标下,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理念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思想,它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这种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大单元为基础,以实践为主线,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大单元教学是指将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按照其内在逻辑结构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教学单元。

每个教学单元都包含了多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并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

大单元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强调整体性:大单元教学将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种整体性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注重实践性: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体验,每个教学单元都包含了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突出探究性: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自主学习: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设置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的理念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理念是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学生为中心: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

通过设置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以实践为主线:体育学科大单元教学以实践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体验。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试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各种诸如缺乏运动和过量饮食导致肥胖而出现的冠心病、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正威胁着人类健康。

体育锻炼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和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由此,多年来实施的以增强体质和掌握技术的技能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对以往学校体育的目标、内容、对象分析1、学校体育目标分析我国学校体育在目标问题上经历了从“技能”→“体质”→“人才”的演变发展过程。

几十年实践证明,实施这些目标都曾收到理想的效果。

这是因为,以“运动技能”为目标,然而对于不以体育为职业的广大学生来说显然是不需要的,也是作为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主的绝大多数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不可能做到的,学校也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场地器材设施条件,让全体学生习练运动技能。

因此,只有突破学校体育的“阶段”框架,树立终身体育的观点,才有可能较为全面系统地思考并确定学校体育的目标。

2、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分析以往体育课程构建、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在以“运动技能”或“增强体质”为目标,还是在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前提下,都始终不能冲破以竞技运动为主在内容的思想观念束缚。

其主要表现有:教材选编按竞技运动项目排列;教学内容从小学到大学“一跑到底”、“一跳到底”、“一投到底”、“一滚到底”;学校体育工作,重视训练少数运动尖子比赛夺标,并以此论成绩,而忽视体育教学,不少学校连“法定”体育课也不能保证,学生群体活动更是流于形式;场院地器材设施,按竞技运动项目训练比赛建造,追求“标准化”,如此等等,似乎学校体育就是竞技运动,离开了竞技运动项目,学校体育将竞技运动中跑、跳、投项目始终列为大、中、小学的基本教材,而花了那么多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学生学了十几年,可从学校毕业后就再也不用,即使在校期间,如果不是强行组织,课余时间内又有几个学生运用它来锻炼身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理念
1.“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

首先,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身体素质上存在个体差异。

因此,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大胆探索和创新,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健康的、喜欢的、能激发他们积极性的方式、方法来教学,从而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观念。

其次,注重学生智力开发。

充分利用图解、视频等直观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教、学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发挥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

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大力开发和挖掘体育教育的功能,使体育教育在培养人的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最后,从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以往重运动技术,轻身心健康的倾向。

学生不仅要保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且应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三者统一才算是真正的健康,三者缺一不可。

当然,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竞技运动的项目,学生应该有选择地学习体验,具体问题应具体对待,根据学生的实际,去创新和发展。

2.可接受的教学内容。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系统地制定每学期理论课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

体育教师
在平时的实践课中要结合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把理论的内容在教案中反映出来。

这样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3.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师生关系、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

追求从被动到主动学习、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学会到会学。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

尽管这些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灵活的教学方法。

培养形式要灵活、层次结构要多样化,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及理论教学等为主。

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教学录像、科教电影,有条件的话可以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5.创新的关系处理。

首先,要把握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动学生发问和争辩,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其次,
要建立好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应是领导者,而应是指导者、长者,更应是人格平等的朋友。

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想法和做法,合理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效。

还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