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引进人才探析
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
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特别是在高职院校这样的教育机构中,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更是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专业化,以往固定的招聘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柔性引进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展开讨论。
一、柔性引进的背景和意义柔性引进是指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直接招聘,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差异化的引进方式。
这种方式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也更加适应高层次人才的特点。
在高职院校中,柔性引进不仅可以满足院校对于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可以更好地激发人才的潜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活力。
柔性引进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和发展人才。
通过柔性引进,高职院校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引进具有特殊技能和特长的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和支持。
可以更好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柔性引进还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和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引进更多具有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中可以更加游刃有余,提升院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也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速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柔性引进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二、柔性引进的实践柔性引进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柔性引进政策和机制。
高职院校可以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机制,例如加大引进资金和项目的投入,鼓励教职工走出校园进行交流和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引进渠道和途径等。
这些政策和机制的制定是柔性引进的基础和保障。
2. 优化引进流程和程序。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优化引进流程和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更加方便地引进高层次人才。
例如建立高效的招聘渠道和信息发布平台,增加引进人才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柔性引进 人才 实施方案
柔性引进人才实施方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柔性引进人才实施方案是一种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方式,能够有效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提高人才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从柔性引进人才的概念、实施方案和优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柔性引进人才的概念。
柔性引进人才是指企业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如临时招聘、远程办公、兼职工作等,引进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与传统的全职招聘相比,柔性引进人才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二、柔性引进人才的实施方案。
1. 临时招聘,针对企业短期或季节性人力需求,可以通过临时招聘的方式引进临时工或兼职人员,满足企业的灵活用工需求。
2. 远程办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办公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远程办公的方式,引进具有特定技能的人才,无需受地域限制,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3. 弹性工作制,为了更好地平衡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企业可以实行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根据个人需求和工作情况调整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企业。
三、柔性引进人才的优势。
1. 降低用工成本,柔性引进人才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人力资源,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提高人才流动性,柔性引进人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企业,提高人才的流动性,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3. 适应市场变化,柔性引进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柔性引进人才是一种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方式,能够有效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柔性引进人才实施方案,从而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柔性引进人才探索
一、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及特点所谓柔性引进人才,是相对刚性引进人才而言,指在不改变人才国籍、户籍和身份,不改变人事关系的前提下,以提供智力服务为核心,不受工作地域、时间、方式限制,充分体现个人意愿和单位用人自主权的一种人才智力引进方式。
其基本原则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20世纪70年代末,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当时最突出的矛盾是缺乏技术和人才。
江浙人先是聘请退休工人,80年代发展为“星期六工程师”,90年代是科技人员业余兼职。
这是柔性引进人才的雏形。
1997开始“人才柔性流动”这个新名词在浙江出现。
2000年12月中旬,浙江省人事厅在北京宣布:浙江鼓励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欢迎“飞行院士”、“候鸟教授”到浙江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技术入股。
2001年,天津市出台了《关于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进一步做好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智力工作的意见》政策,在全国率先把“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化、规范化。
“人才柔性流动”,其实就是指柔性引进人才。
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利用普通信函、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电话、面授、兼职、现场操作等方法,进行咨询、讲学、短期培训、合作经营,可提供人才智力服务,也可以通过专利技术转让、入股投资、科研和技术合作、承担项目或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等途径,提供先进技术或管理经验。
柔性引进人才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成本低廉。
柔性引进人才属阶段性用人,以项目支持、技术支持、智力支持为条件而支付薪酬,一般不用考虑人才的日常管理、住宿设施建设、社保医疗及其他福利等。
2、选择宽容。
柔性引进强调人才个人的来去自由和单位用人的独立自主。
单位可根据需要选择最实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选用最适合、最匹配的引入对象,寻求人才与生产要素、工作岗位的最佳结合。
3、操作便捷。
柔性引进人才不受单位性质、编制、增人指标、工资政策及地域时空的限制,不必考虑配偶、子女、住房及其他关联问题。
浅谈“柔性引才”
浅谈“柔性引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已充分认识到人才作为资源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人才对当前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推动能量,于是纷纷组织力量,调动当地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出台引才计划,开展招才活动,有些地方甚至为人才提供“超市民”待遇。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在强大的引才磁力吸引下,五湖四海的人才纷至沓来,各种“专家行”、“服务团帮扶”“建院士工作站”等柔性引才活动在各地开展的如火如荼。
随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调研时间这么短,能解决问题吗”、“人家只是来走过场,是不会留在我们这儿的”“人才只是借活动敛财”等针对“柔性引才”活动及机制的各种质疑在社会上开始发声,如何正确看待并用好“柔性引才”,让其真正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的“加速器”。
拓引才之路。
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指导下拓宽引才渠道,改变以往单一的市场招聘或依靠猎头公司等专业机构“猎”才等方式,采用成果转换(技术投资、承包、入股)、项目(技术)联合攻关、“候鸟式”聘任、专题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多元化引才方式,加大对人才的招引力度,提高引才的针对性和成功率,扩充本地人才储备量,为进一步科学选材,准确用才提供量的保障。
扩容才之量。
人才对社会的贡献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有些科研成果可能要经过上百次的实验、经历多次失败才能应用于实际,即使这样,仍有个别用人单位,总是急功近利打小算盘算小账,如每年要求人才发表若干篇论文,申请若干项专利,拿下若干个项目,导致人才压力重重,疲于应付。
“风物长宜放眼量”,宽容的人才政策是人才顺利开展创新创业的“保护伞”,我们要用科学、长远、大度的评价标准评价人才的创新活动,要允许“十年磨一剑”;对于难度、风险系数较大的创新项目,要容许失败,鼓励人才不畏艰难,勇攀高峰。
搭用才之台。
柔性引才的对象,大多集中在“北上广”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在原单位大都享有优厚的待遇,来到城市规模偏小,科研设施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工作,并非单纯为了待遇报酬,更多的是为了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
人才柔性引进调研报告范文柔性引进人才是指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引进人才,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本调研报告将对柔性引进人才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引言柔性引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人才市场的竞争也在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需要灵活应对,采取多种方式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柔性引进人才的必要性1. 资源供给不足:某些特殊领域的人才供给不足,企业只能采取柔性引进的方式来满足人才需求。
2. 需求变化快:市场的需求变化迅速,企业需要灵活调整人才结构来适应市场需求。
3. 创新推动力:创业企业或新兴产业需要吸引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柔性引进能够增加创新推动力。
三、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1. 引进短期合同人才:对于一些短期项目或临时任务,企业可以选择引进短期合同人才,以应对临时需求。
2. 引进外包人才:将某些工作外包给专业机构或个人,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
3. 引进兼职人才:通过引进兼职人才,企业可以在不增加固定成本的情况下获得专业技能支持。
4. 引进远程办公人才:利用互联网技术,引进远程办公人才,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吸引高端人才。
5. 引进留学人员:引进留学人员可以为企业带来国际化的视野和专业知识,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四、柔性引进人才的优势1. 灵活机动:柔性引进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既能满足企业短期需要,又能适应长期发展。
2. 降低成本:通过柔性引进,企业可以在不增加固定成本的情况下获得人才支持,减少人力成本压力。
3. 提高效率:柔性引进可以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将人才应用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4. 扩大人才范围:通过柔性引进,企业可以扩大人才招聘范围,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5. 推动创新:引进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思路和创新方案,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五、柔性引进人才的挑战与对策1. 人才流失隐患:柔性引进可能增加人才流失风险,企业应加强人才留用和管理,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
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面临人才引进的问题。
高层次人才是任何一个学校的重要资源,但如何引进高层次人才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柔性引进是一种新的聘用模式,可以为高职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践与探究。
一、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定义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是相对于传统的招聘模式而言的一种新的聘用形式。
传统的招聘模式通常采用定向招聘、公开招聘等方式,而柔性引进则更加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定制化和灵活性。
柔性引进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灵活性强柔性引进不局限于传统的招聘形式,可以通过社会资源、海外人才等多种途径进行人才引进。
同时,柔性引进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人才制定不同的合同和聘用方案,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2. 人才定制化柔性引进关注人才的知识技能、经验特长和适应能力等,把人才需要量身定制的聘用方案和培养计划。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励人才,发挥他们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3. 资金灵活运用柔性引进采用的是灵活的工作合同和薪资设置,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资金,降低人才引进和聘用的成本。
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更好地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1. 多种渠道引进人才该高职院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包括社会招聘、学者访问和人才直接推荐等方式。
通过这些渠道,引进的人才囊括了各个领域的精英,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3. 灵活培养计划该高职院校还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灵活的培养计划。
针对不同领域和职位的需要,制定了不同的培养计划,为新进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更好地促进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三、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尽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实践中,该高职院校也面临了一些问题:1. 管理难度大由于该高职院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聘用了不同领域的人才,因此,管理难度较大。
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
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迅猛发展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需引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
传统的人才引进方式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成为一种新的实践与探究。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采取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践进行探讨。
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是指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采取灵活的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
与传统的引进方式相比,柔性引进更加注重人才的特长和潜力,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竞争力。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资源引进高层次人才。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在企业的支持下引进高层次人才。
企业可以提供经济支持和职业发展机会,高职院校则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科研支持,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高职院校可以采取灵活的薪酬政策,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由于高职院校的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很难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高职院校可以考虑采取灵活的薪酬政策,如提供丰厚的奖励和福利,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项目。
这样可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高职院校可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高层次人才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在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办公室和实验室,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还应该提供丰富的发展机会,如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参与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参与科研项目和课程建设等,以扩展高层次人才的学术视野和职业发展空间。
高职院校可以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高校和研究机构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高职院校可以与他们合作,共同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高校可以提供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研究机构可以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资源,高职院校可以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实际经验。
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
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在培养具备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角色越来越突出。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实现柔性引进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紧迫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柔性引进的概念及重要性、相关实践案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以期对高职院校实现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柔性引进的概念及重要性柔性引进,是指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采取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
传统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往往以固定的岗位设置、标准的薪酬待遇、严格的学历条件等为基础,通过招聘、竞争、评审等方式来招聘人才。
而柔性引进则是根据企业、高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项目组建、专家委员会、共享岗位等方式,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柔性引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柔性引进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包括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等方面。
柔性引进有利于高校和企业更好地利用人才资源,灵活配置人员,提高运行效率。
柔性引进也利于推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间的紧密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柔性引进也有助于激发高校内部的创新活力,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加入。
二、相关实践案例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就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指导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了引进更多创新、创业领域的高水平人才,一些高职院校通过成立导师委员会、开放多元化的导师资源等方式,吸引了一大批在创业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的高层次人才,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柔性引进教授、校外兼职研究员:为了提升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实力,一些高职院校引进了很多校外教授,以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些高职院校还通过与企业合作举办共建实验室、共建研发中心、共建孵化基地等项目,吸引了一大批在企业中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科研人才,为学校提升科研实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调研报告放大人才柔性引进效应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调研报告放大人才柔性引进效应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一、引言柔性引进人才是一种灵活多样的引进人才方式,可以在解决人才需求短缺的同时满足组织的多样性需求。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柔性引进人才的效益以及如何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以进一步推动人才引进和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7份,回收率为97.4%。
问卷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
三、调研结果1.柔性引进人才的效益调查结果显示,柔性引进人才可以有效增加组织的人才储备,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其中,有58%的受访者认为柔性引进人才能够填补组织的人才缺口,36%的受访者认为柔性引进人才可以提供新的创新和思维方式,6%的受访者认为对组织影响不大。
2.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雇佣制度(45%)、实习制度(30%)、项目合作(20%)、依托协议(5%)。
其中,雇佣制度是最常见和稳定的柔性引进人才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激励机制、培训机制和评价机制。
在激励机制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薪酬激励是最常见的激励方式(45%),其次是晋升机会(30%)、股权激励(15%)和项目奖励(10%)。
在培训机制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定期培训(50%)和岗位轮岗(30%)是最常见的培训方式,其次是外部培训(15%)和内部培训(5%)。
在评价机制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绩效考核(50%)和360度评价(30%)是最常见的评价方式,其次是客观评价(15%)和自评(5%)。
四、讨论1.柔性引进人才能够有效填补组织的人才缺口,并提供新的创新和思维方式,因此其在人才引进中具有重要作用。
2.目前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以雇佣制度为主,这可能是由于雇佣制度是最常见和稳定的柔性引进人才方式。
然而,其他柔性引进人才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实习制度能够让组织更好地了解候选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3.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应该包括激励机制、培训机制和评价机制,这些机制能够提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并能够更好地评估人才的绩效和发展潜力。
柔性引进人才探析
柔性引进人才探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都在不断的面对新的挑战,其中人才的合
理引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柔性引进人才,也是企业在人
才紧缺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柔性引进人才是什么。
柔性引进人才就是指企业通过
在国内外开展业务或投资,为其相应部门提供能够胜任自身业务的外来人才,并就本企业的业务情况和员工培训的需求,以柔性式的方式与外来的
人才达成合作关系的方法。
其次,说明企业引入柔性引进人才的优势。
柔性引进人才扩大了企业
的人才招聘和培养的视野,为企业引进行业领先技术的充分发挥,并且克
服了企业招聘人才所出现的技术背景的障碍,从而提高企业的就业率。
此外,柔性引进人才的实施,还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而通过柔性
引进人才,可以有效的满足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而有效的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
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问题及对策初探
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问题及对策初探【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柔性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和柔性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针对柔性人才引进方面,提出加强人才招聘渠道建设和拓展柔性用工形式等对策;而在柔性人才管理方面,则强调加强沟通协调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
文章通过对策实施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探讨了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问题的解决方式,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总结研究成果为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领域做出了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在引进和管理柔性人才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柔性人才、引进、管理、问题、对策、实施方案、解决、未来展望、研究贡献、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问题涉及到如何更好地吸引和管理具有灵活性和多样化能力的人才,这是当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人才引进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的需求,需要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
深入探讨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需要不断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柔性人才,以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目前高校的柔性人才引进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招聘渠道有限、待遇不公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吸引优秀柔性人才的力度和效果。
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提高高校柔性人才引进的效率和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分析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实施方案,以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柔性人才,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希望为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和管理柔性人才,促进高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还将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做出贡献,为未来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引进柔性人才实施方案
引进柔性人才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传统的招聘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柔性人才,即具有多种技能和能力,能够适应不同岗位和工作环境的人才,成为了企业迫切需要引进的对象。
二、引进柔性人才的重要性。
1. 面对市场竞争的激烈,引进柔性人才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这些人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会。
2. 柔性人才能够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
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企业需要有足够的灵活性来应对各种挑战,而柔性人才正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力量。
3. 引进柔性人才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这些人才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柔性人才引进计划。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人才需求,制定详细的柔性人才引进计划,明确引进的人才类型、数量和时间安排。
2. 完善招聘流程。
针对柔性人才的特点,企业需要完善招聘流程,采用多种方式和渠道进行招聘,确保吸引到符合要求的柔性人才。
3. 提供灵活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柔性人才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企业需要提供灵活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满足这些人才的需求,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4. 加强培训和发展。
柔性人才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企业应加强对这些人才的培训和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5. 激励机制的建立。
为了留住优秀的柔性人才,企业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机会等,激发这些人才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四、实施效果的评估。
1. 柔性人才的引进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和人才需求。
2. 引进柔性人才后,企业的竞争力是否得到提升。
3. 柔性人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否得到提高。
4. 柔性人才的培训和发展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5. 柔性人才的流失率和满意度情况。
五、结语。
引进柔性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关于柔性引进人才调研报告
关于柔性引进人才调研报告柔性引进人才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柔性引进人才是指根据企业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招聘方式和用人形式,灵活地引进各类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快,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柔性引进人才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招聘策略。
为了进一步了解柔性引进人才的情况,本次调研选取了10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作为样本,深入了解他们在柔性引进人才方面的做法和效果。
二、调研目的1.了解企业柔性引进人才的具体情况和采取的策略;2.分析柔性引进人才对企业发展的影响;3.总结柔性引进人才的优势和不足之处;4.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相关员工,从不同角度了解企业对柔性引进人才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访谈主要对企业的管理层进行,通过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于柔性引进人才的看法和体会。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多样化,包括外包、临时工、派遣等多种形式;2. 柔性引进人才能够帮助企业灵活调配人力资源,提高运营效率;3. 柔性引进人才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管理难度增加、员工稳定性差等;4. 柔性引进人才更适合某些行业,如零售业、酒店业等服务型行业。
五、建议和对策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强对柔性引进人才的管理,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确保他们与正式员工享有相同的待遇和权益;2. 加大对柔性引进人才的培训和发展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素质;3. 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与招聘中介机构合作,提高引进人才的效率和质量;4. 定期评估柔性引进人才的表现,及时调整和优化引进方式和策略。
六、总结柔性引进人才在当前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但同时,柔性引进人才也需要注意管理和培养,以保证其对企业的贡献和稳定性。
本次调研为我们进一步掌握柔性引进人才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柔性引进人才探索教学文案
一、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及特点所谓柔性引进人才,是相对刚性引进人才而言,指在不改变人才国籍、户籍和身份,不改变人事关系的前提下,以提供智力服务为核心,不受工作地域、时间、方式限制,充分体现个人意愿和单位用人自主权的一种人才智力引进方式。
其基本原则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20世纪70年代末,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当时最突出的矛盾是缺乏技术和人才。
江浙人先是聘请退休工人,80年代发展为“星期六工程师”,90年代是科技人员业余兼职。
这是柔性引进人才的雏形。
1997开始“人才柔性流动”这个新名词在浙江出现。
2000年12月中旬,浙江省人事厅在北京宣布:浙江鼓励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欢迎“飞行院士”、“候鸟教授”到浙江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技术入股。
2001年,天津市出台了《关于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进一步做好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智力工作的意见》政策,在全国率先把“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化、规范化。
“人才柔性流动”,其实就是指柔性引进人才。
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利用普通信函、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电话、面授、兼职、现场操作等方法,进行咨询、讲学、短期培训、合作经营,可提供人才智力服务,也可以通过专利技术转让、入股投资、科研和技术合作、承担项目或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等途径,提供先进技术或管理经验。
柔性引进人才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成本低廉。
柔性引进人才属阶段性用人,以项目支持、技术支持、智力支持为条件而支付薪酬,一般不用考虑人才的日常管理、住宿设施建设、社保医疗及其他福利等。
2、选择宽容。
柔性引进强调人才个人的来去自由和单位用人的独立自主。
单位可根据需要选择最实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选用最适合、最匹配的引入对象,寻求人才与生产要素、工作岗位的最佳结合。
3、操作便捷。
柔性引进人才不受单位性质、编制、增人指标、工资政策及地域时空的限制,不必考虑配偶、子女、住房及其他关联问题。
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问题及对策初探
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问题及对策初探【摘要】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
本文首先探讨了引进柔性人才的必要性,指出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
分析了高校柔性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用工困难、流动性低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灵活的用工机制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两项对策建议。
总结了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的重要性,强调未来应加强柔性人才管理的措施,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高校对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问题的重视,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校,柔性人才,引进,管理,问题,对策,灵活的用工机制,企业合作,重要性,未来措施,人才培养,新思路,新路径。
1. 引言1.1 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问题及对策初探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柔性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多方面技能和能力,适应力强,具有较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的人才。
他们可以应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需求,为企业和组织提供灵活和多样化的人力资源。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引进和管理柔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柔性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为高校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
柔性人才可以填补高校在特定领域或岗位上的人才空缺,提升高校整体人才实力。
最重要的是,引进柔性人才可以为高校注入新的活力和活力,推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高校柔性人才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用工机制不灵活、与企业合作机制薄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高校建立灵活的用工机制,采取灵活的用工方式,更好地激发柔性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
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高校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未来,高校应加强柔性人才管理的措施,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推动高校的健康发展。
将成为高校人才引进与管理的重要课题,值得高校领导和管理者深入研究和探讨。
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
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各类人才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一直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之一。
如何有效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求,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探讨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践经验,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对于推动高职院校人才队伍的优化和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从而为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实现高职院校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经济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践与探究,深入分析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对高职院校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通过对高职院校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进行分析,探讨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高职院校引进高水平人才提供方向和依据。
总结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践经验,探讨成功案例和具体方法,为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和措施提供借鉴。
对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政策环境、人才需求、院校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引进人才提供全面考量和综合分析。
提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解决策略,探讨如何有效应对挑战和困难,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引进工作顺利推进,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壮大贡献力量。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将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引进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3 意义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层次人才的柔性引进不仅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还可以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进行高层次人才的柔性引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柔性引进人才探索
一、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及特点所谓柔性引进人才,是相对刚性引进人才而言,指在不改变人才国籍、户籍和身份,不改变人事关系的前提下,以提供智力服务为核心,不受工作地域、时间、方式限制,充分体现个人意愿和单位用人自主权的一种人才智力引进方式。
其基本原则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20世纪70年代末,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当时最突出的矛盾是缺乏技术和人才。
江浙人先是聘请退休工人,80年代发展为“星期六工程师”,90年代是科技人员业余兼职。
这是柔性引进人才的雏形。
1997开始“人才柔性流动”这个新名词在浙江出现。
2000年12月中旬,浙江省人事厅在北京宣布:浙江鼓励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欢迎“飞行院士”、“候鸟教授”到浙江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技术入股。
2001年,天津市出台了《关于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进一步做好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智力工作的意见》政策,在全国率先把“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化、规范化。
“人才柔性流动”,其实就是指柔性引进人才。
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利用普通信函、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电话、面授、兼职、现场操作等方法,进行咨询、讲学、短期培训、合作经营,可提供人才智力服务,也可以通过专利技术转让、入股投资、科研和技术合作、承担项目或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等途径,提供先进技术或管理经验。
柔性引进人才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成本低廉。
柔性引进人才属阶段性用人,以项目支持、技术支持、智力支持为条件而支付薪酬,一般不用考虑人才的日常管理、住宿设施建设、社保医疗及其他福利等。
2、选择宽容。
柔性引进强调人才个人的来去自由和单位用人的独立自主。
单位可根据需要选择最实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选用最适合、最匹配的引入对象,寻求人才与生产要素、工作岗位的最佳结合。
3、操作便捷。
柔性引进人才不受单位性质、编制、增人指标、工资政策及地域时空的限制,不必考虑配偶、子女、住房及其他关联问题。
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
经济发展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实践与探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高职院校开始采取柔性引进的方式来吸引高层次人才,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践与探究进行探讨。
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是指以工作机会为核心,以工资待遇、科研条件、职称评定等各种利益支持为手段,通过简化报考条件、面试程序、调整聘用方式等方式,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高职院校工作。
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能够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高层次人才方面的匮乏。
通过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可以弥补教师队伍的不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执教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
高层次人才通常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他们能够带动科研团队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高层次人才还能够带来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支持。
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
高层次人才通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的加入能够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知名度,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投入到高职院校,推动学校的发展。
高职院校在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高层次人才往往倾向于选择综合性大学或科研院所,与高职院校就业的心理预期不符。
高职院校的薪酬待遇和科研条件相对较低,很难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竞争。
高职院校存在一些管理不规范和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无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限制了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践与探究。
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宣传力度,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享人才和资源,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高职院校工作。
企业柔性人才引进报告
企业柔性人才引进报告摘要柔性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多种技能和灵活性的员工,他们可以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要求。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领域,企业引进柔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分析柔性人才引进的优势、挑战以及有效的引进策略。
引言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人才。
然而,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时代,传统的固定人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柔性人才的引进成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适应市场变化的重要手段。
优势分析引进柔性人才带来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企业灵活性柔性人才的灵活性使得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
他们可以快速重新定位和调整自己的技能,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变化。
这种灵活性可以帮助企业迅速应对市场机遇和挑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促进创新和多样性柔性人才通常具有跨学科的经验和知识,他们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建立联系并提供新的观点和思路。
他们的多样性能够促进创新,并为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和竞争优势。
3. 降低人力成本企业引进柔性人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雇佣和解雇,避免了长期雇佣固定人员所带来的成本风险。
柔性人才的引进可以根据项目和任务进行灵活调整,有效控制人力成本。
挑战分析引进柔性人才也面临一定的挑战:1. 管理难度加大柔性人才通常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组织。
与传统员工不同,他们可能更加独立和自由,需要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
企业需要调整管理模式,提供更好的沟通和协作环境,以确保柔性人才的工作效果和积极性。
2. 风险管理柔性人才的引进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他们可能缺乏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企业的工作方式。
企业在引进柔性人才时需要进行合适的培训和辅导,降低风险和适应成本。
引进策略为了有效引进柔性人才,企业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 制定明确的招聘需求和要求企业在制定招聘计划和要求时,需要明确需要柔性人才的特定技能和经验。
明确的招聘需求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定位柔性人才,提高招聘效果。
2. 建立灵活的用工模式为了吸引柔性人才,企业可以建立灵活的用工模式,例如兼职、远程办公等。
柔性引才调研课题报告
柔性引才调研课题报告柔性引才调研课题报告引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而如何进行柔性引才,成为了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报告将对柔性引才进行调研,以了解其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为企业的人才引进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对象为某知名企业,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通过对10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对柔性引才的应用情况进行量化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员工认为柔性引才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95%的员工表示,柔性引才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这一结果显示,柔性引才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引进方式。
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柔性引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首先,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旨在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这种方式可以为企业引进具有优势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机会,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其次,企业采取灵活的用工制度,如弹性工作时间、远程工作等。
此举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也方便了员工的生活安排,符合现代人才对工作方式的需求。
此外,企业还和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进行合作,以项目制的方式开展合作。
这样的合作模式使得企业可以灵活利用专业人才的技能和知识,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最后,企业还注重构建良好的团队氛围,加强员工与企业的沟通和互动。
这种做法可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失。
综上所述,柔性引才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引进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在实践中,企业可通过与高校合作、灵活的用工制度、专业人才合作和团队建设等方式进行柔性引才。
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对柔性引才的投入和推广,以提高企业的人才引进效果,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柔性引进人才探析
进入 21 世纪,各国把引进人才摆到了更为突出的位置,作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
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吸引更多专业精英进入美国,日本实行 240 万科技人才开发综合推进计划,德国制定了吸引外国高级人才的特殊法律法规。
人才竞争全球化,想要出奇制胜,抢占先机,一个关键因素是抉择更实用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方式。
各地区域优势、资源条件、经济基础、人文环境不同,决定着不同的人才引进方式。
市场经济、科技应用、客观需求及国际人才流动潮流,催生着人才引进新形式新途径。
柔性引进人才方式因此应运而生,更成为欠发达地区破解人才引进困局之良策。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茂名,近年来人才引进陷入了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困境。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流失的人才达五六千之多,而引进的人才不及三分之一,且引进之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常以茂名作为“跳板”,暂栖二三年,则“高飞”珠三角地区。
这种“入不敷出”的现象,加剧了茂名地区人才匮乏的情况,成为制约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
周镇宏书记指出:要研究和把握茂名地区引进人才的规律和特点,转变观念与思路,把“柔性引进”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方式方法。
本文拟结合茂名人才引进的实践,借鉴一些地区的经验,对“柔性引进”作一论述与探讨。
一、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及特点
所谓柔性引进人才,是相对刚性引进人才而言,指在不改变人才国籍、户籍和身份,不改变人事关系的前提下,以提供智力服务为核心 , 不受工作地域、时间、方式限制,充分体现个人意愿和单位用人自主权的一种人才智力引进方式。
其基本原则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20 世纪 70 年代末,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当时最突出的矛盾是缺乏技术和人才。
江浙人先是聘请退休工人, 80 年代发展为“星期六工程师”, 90 年代是科技人员业余兼职。
这是柔性引进人才的雏形。
1997年开始“人才柔性流动”这个新名词在浙江出现。
2000 年 12 月中旬,浙江省人事厅在北京宣布:浙江
鼓励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欢迎“飞行院士”、“候鸟教授”到浙江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技术入股。
2001 年,天津市出台了《关于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进一步做好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智力工作的意见》政策,在全国率先把“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化、规范化。
“人才柔性流动”,其实就是指柔性引进人才。
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利用普通信函、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电话、面授、兼职、现场操作等方法,进行咨询、讲学、短期培训、合作经营,可提供人才智力服务,也可以通过专利技术转让、入股投资、科研和技术合作、承担项目或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等途径,提供先进技术或管理经验。
柔性引进人才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成本低廉。
柔性引进人才属阶段性用人 , 以项目支持、技术支持、智力支持为条件而支付薪酬,一般不用考虑人才的日常管理、住宿设施建设、社保医疗及其他福利等。
2 、选择宽容。
柔性引进强调人才个人的来去自由和单位用人的独立自主。
单位可根据需要选择最实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选用最适合、最匹配的引入对象,寻求人才与生产要素、工作岗位的最佳结合。
3 、操作便捷。
柔性引进人才不受单位性质、编制、增人指标、工资政策及地域时空的限制,不必考虑配偶、子女、住房及其他关联问题。
一次面谈、一纸协议、甚至一个电话便可立即运作,发挥作用。
4 、载体广泛。
柔性引进人才可在行政单位、公共管理服务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实施。
涉及行业包括教育、科技、城镇规划、医疗卫生、旅游开发、三高农业、海洋产业、临港工业、重化工业、环保建设等。
5 、效益彰显。
尤其是因技术难题、攻关项目等而应用柔性引进方式,有强烈的针对性、时效性,可在短期立见成效。
6 、资源配置合理。
柔性引进人才可按需而引,对市场供求信号反应灵敏,充分体现市场动向及需求,有效克服人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象,使人才才能全方位发挥,在最大程度上优化资源配置。
7 、工资分配灵活。
可实行协议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年薪制、期股制等。
也可以专利、技术、管理、资金等参与分配,更充分体现按劳按资按智分配原则。
二、柔性引进人才的思路及模式
1 、充分利用各种人缘关系引才借智。
“血缘”、“地缘”、“业缘”、“学缘”,是中国人极为重视的人际资源,是沟连四方的人际枢纽,借助感情基础、友情连接、历史关联,可令柔性引进人才得以扩展。
2000 年 3 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学院教授张齐生到浙江林学院兼职,不久引来了他的老师王明庥院士。
广东高州同图花园家具铸造公司总经理朱瑞辉,通过自己就读于北京工大研究生的同学缘谋得湖北省内燃机配件厂高级工程师的魏凌云同学支持,通过“业缘”关系招聘到原广西玉柴机械厂总工程师史中利,使这个山区小厂如虎添翼,成为粤西山区民营企业的明珠。
2 、依托互联网,集纳各方英才。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使用,为柔性引进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山东临沂市提出“筑造新概念金巢,吸引更多金银凤凰”引才策略,近年成立由 30 多位全国著名专家组成的虚拟专家委员会,针对临沂市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及时提供专家咨询、诊断、策划、指导、培训和服务,形成了虚拟的高级人才库和高层次智力服务网络,解决了许多实际难题。
3 、推广“项目+人才”模式,创建柔性人才洼地。
2001 年以来,青海确立了 18 个省级科研项目,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参与竞标的国家重点科研院所 100 多家,直接参与的柔性人才 230 多人次。
山东吉安市以项目的引力,争取了深圳汉君雄开发公司董事长李翔华博士投资办鸡场,并荐引了中国农科院李东教授、江苏家禽研究所陈宽维教授等 50 多名人才前来
指导,令原本闭塞的吉安市泰和县,形成了柔性人才聚集地。
茂名恒钢集团以新上马的轧钢项目为载体,采取刚柔结合的以柔为主的引才方式,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吸引了全国各地110 多名专业人才,其中高级人才占 85% ,迅速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冶金、轧制专业人才队伍,为茂名开创重化工业新阶段注入了不可或缺的人才元素。
由此可见,以项目为载体和平台,可大大提高柔性引进人才的目的性,取得最大的效益。
4 、推行“候鸟工程”,借脑开发高新产品。
“候鸟工程”,是柔性引进人才广泛有效的做法。
茂名市电白汉山锁业公司采用“候鸟”方式,聘请中国制锁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周瑞林、山东蓬莱锁厂制锁专家张福禄、广州五华锁具公司制锁专家何建强,择机到厂指导并及时提供最新信息及技术,创立了广东省名牌产品,成为粤西最大锁业生产基地。
浙江东阳市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政策,使大批博士、教授在不改变与原单位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为东阳经济发展服务。
在周后元等 7 名院士技术攻关下,东阳康裕药物研究中心完成了国家基金项目,使企业年增产值 5060 万元。
2001 年以来东阳引进各类人才 2521 名,其中柔性人才占 44 %。
5 、加强横向联系,实行本土人才柔性化使用。
“星期六工程师”,是柔性引进人才典型做法。
外来人才难以引进时,依托当地条件加强横向联系,可以实行本土人才柔性化使用。
比如开发离退休人才资源,形成人才二次开发机制,让离退休高层次、紧缺型人才服务经济建设。
茂名市茂港区油脂化工厂,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依托中央特大型企业茂名石化公司,实施“星期六工程师”策略,全面引进人才资源、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成为茂名石化后续加工业的崛起新锐。
6 、开展互动活动,为柔性引才创造机遇。
浙江新昌县 2001 年以来重视柔性人才流动和远程智力流动,与人事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联合, 3 次举办了“新昌县引进博士后人才智力暨项目恳谈会”,近百名博士后与新昌 20 多家企业进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