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doc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学习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难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学习内容:(一)基础知识梳理(通过阅读课本P65~P69 页,独立完成)[问题探讨]1. n 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Nn =_________,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应是=_________;X 小时后应是=_________。

2.细菌种群种量按此速度繁殖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如果在一个培养基中,细菌的数量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的方法1 .数学模型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学形式。

2 .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学模型建构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问题探讨”中实验条件下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2)若用N 表示细菌数量,n 表示繁殖产生的细菌代数, 则计算细菌种群数量公式:________________。

(3)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图(画在右图): 二.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类型 (一)增长1.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1)结合课本两个实例,理解“J ”型增长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构种群数量“J ”型增长的数学模型①模型假设(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必修3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人教版必修3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二、合作探究、解惑答疑探究实验;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次。

(1)用数学方程式表示:n代以后细菌的数量N= 。

(2)请将该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填入下表,并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三、变式训练:下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1)和群个休相对数学生分组思考讨论,而后分组展示时间(min)20406080100120140160180细菌数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评价too 121* 1-10 I6ii IK4> H-tlif),min-5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d(2 )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b学生作答,先独立思考,再公(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增大是在迁入 2 年后布答案开始的。

(4)此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呈S 型。

(5)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点是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 b 点上。

四、总结升华: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即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一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 (单位时间x单位数量)。

在“ 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在“ 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

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不论是“J”型曲线还是“ S”型曲线上的斜率总是变化着的。

在“ 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

在“ 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 1/2K ”。

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逐渐减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示范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示范教案

第2课时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上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是哪两种?生一种呈“J”型曲线增长,另一种呈“S”型曲线增长。

师这两种曲线分别出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生当无环境阻力时,也就是食物、空间都是充裕的,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呈“J”型曲线增长;当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呈“S”型曲线增长。

师自然界中,哪一种曲线出现得多呢?生“S”型曲线增长。

因为自然界中一般都是存在着各种环境阻力的。

师那么,我们在一定的培养液中,来培养酵母菌时,数量会是怎样变化呢?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能不能作出假设呢?生我觉得一开始,酵母菌数量相对少的时候,培养液中的食物和空间都是足够的,所以它的数量会快速增加;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酵母菌就要为食物和空间发生生存斗争,数量不再上升,可能会维持在一个最大值,出现波动。

随着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最后,酵母菌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师大家觉得他的假设合理吗?(学生点头)师假设到底正不正确,我们还是得用事实来说话。

这一周我们要做一个需连续观察七天的一个实验:观察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推进新课师既然要观察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首先我们必须得学会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如果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这儿要介绍一计数的好工具——血球计数板。

血球计数板的中央有个计数室,里面有很多个小方格,小方格的面积为2 mm×2 mm,一般溶液在小方格中能形成的厚度为0.1 mm,通过小方格范围内酵母菌数,来估计待测溶液中的数目。

具体的操作过程: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师根据我所介绍的血球计数板的规格,请你来推导出将一个小方格范围内的酵母菌数,换算成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的公式。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题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学会用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重点
难点
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和模型。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课时
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来自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尝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时间
分钟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细菌
数量
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
思考: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
2.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
探究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
思考: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
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
(三)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四)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的第四章第2节,在第1节课中已经介绍了种群的一些基本特征,而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与种群密度密不可分的是种群的数量,在第2节中,就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

同时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如天敌、食物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因而为第3节群落的引出作了铺垫。

本节,在新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并且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的产生条件及特点等: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本节最后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意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及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要是以探究构建数学模型为主,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

本册为高中必修3第4章的内容,对象是高二或高三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对这样的数学模型构建来说还是较有能力能够把握的,最多需要一些小小的提示。

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活动,而不用为他们讲解太多。

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几种形势则较易于理解。

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比较充分,才有利于这节课的进行。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阐述种群数量增长的种类和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六、教学思路:首先以三个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引出本课的课题——种群的数量变化。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精品教育.doc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精品教育.doc

《种群和生物群落》教学案例一.教学策略本节内容较为抽象,理论较多,传统的教学课堂枯燥无味,效果较差,本节设计运用诱思探究理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探究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把新闻带进课堂,引入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关的实际问题带入课堂,引发学生的思索,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设计的独到之处还有:给学生信息让学生自己画图,把J型和S型曲线的绘制交给学生,层层深入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把教师的一言堂改革成众人堂,传统的授课方式改革为探究式的课堂。

以教师提供素材,组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动脑等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种群的特征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2.了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3.掌握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成因,特点及图像4.了解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识图及作图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对种群动态规律的研究,指导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2.通过对种群特征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自觉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三.教学重点、难点1.种群的特征及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四、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五.教学内容六.板书设计种群的特征(一)种群的特征迁出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反映直接决定(+)(—)(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 J 型曲线(1) 条件 (2) 公式 (3) 图像 2. S 型曲线(1) 条件 (2) 图像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生物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型教学思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 引入新闻,激发兴趣生物是一门发展型的学科,及时在课堂上引入有关的新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第 2 节种群数目的变化一、学习目标:1说明建构模型的方法||。

2用数学模型解说种群数目的变化||。

3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目变化的影响||。

二、学习要点、难点:1 试试建构种群增添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说种群数目的变化||。

(要点)2 建构种群增添的数学模型||。

(难点)三、学习过程1.我展现 ||,我快乐假如在营养和生计空间等条件都适合的状况下 ||,细菌会增殖为多少?以每 20 分钟生殖一代计算 ||。

达成表格:时间分20 406080 100 120140160180钟细菌数量假如以 Nn 代表第 n 代细菌数目 ||,第 n 代细菌数目则的计算公式?72 小时后 ||,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目是多少?④将数学计算公式变成曲线图||,曲线图与数学公式比较||,优弊端?种群数目(一)建构种群增添模型的方法第1页/共3页时间阅读课本 65 页||,达成以下表格(二)种群增添的“J”型曲线(小组议论 3 分钟 ||,达成以下问题)1、模型假定:在 ____________丰裕、天气适合、没有 __________等条件下||,种群的数目每年以 _________________增添 ||,第二年的数目是第一年的 __________倍||。

2、成立模型:假如种群的开端数目为 N0||,而且第二年的数目是第一年的λ倍||,那么:一年后种群数目N1=________||,两年后种群数目N2=________||,t 年后群数目 N t=_____________||。

(这个公式即为数学模型) ||,3、思虑:当λ>1、λ=1、0<λ<1 时||,种群的数目变化分别会如何?4、自然界中“ J”型增添能向来连续下去吗?原由是什么?(三)种群增添的“ S”型曲线(小组议论 5 分钟 ||,达成以下问题)1、模型假定:自然界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有限的 ||,当种群密度增大时 ||,___________就会加剧 ||,以种群为食的 ___________也会增添||,这就会使 ______________降低 ||,________高升 ||。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学习目标:1说明建构模型的方法。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难点:1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重点)2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难点)三、学习过程1.我展示,我快乐①如果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细菌会增殖为多少?以每2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

完成表格:②如果以代表第n代细菌数量,第n代细菌数量则的计算公式?③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④将数学计算公式变为曲线图,曲线图与数学公式比较,优缺点?种群数量(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时间阅读课本65页,完成以下表格(二)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小组讨论3分钟,完成以下问题)1、模型假设:在充裕、气候适宜、没有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倍。

2、建立模型:如果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 0,并且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那么:一年后种群数量N 1=,两年后种群数量N 2=,t 年后群数量=。

(这个公式即为数学模型),3、思考:当λ>1、λ=1、0<λ<1时,种群的数量变化分别会怎样?4、自然界中“J ”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原因是什么?(三)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小组讨论5分钟,完成以下问题)1、模型假设:自然界的和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就会加剧,以种群为食的也会增加,这就会使降低,升高。

2、建立模型。

(种群增长的曲线图)K值的含义是 _ 。

3、“S ”型曲线分析:①分别分析B 点和E 点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

B 点:出生率死亡率 E 点:出生率死亡率 ②种群数量达到K 值时,种群— (继续增长,增长停止);种群数AB CD E.量在 2值时,种群—(增长最快,增长最慢);种群数量小于2值时种群—(增长逐渐加快,增长逐渐减慢);种群数量大于2值时种群—(增长逐渐加快,增长逐渐减慢)。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第4章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2)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第4章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2)

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嘚变化一、教学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嘚方法。

2..通过分析理想条件下细菌种群数量变化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嘚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嘚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嘚变化。

4.通过列举生活中嘚例子,和比较两种增长曲线各自产生嘚条件和特点,使学生掌握“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5.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嘚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大大自然嘚情感,能从一草一木开始保护环境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嘚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嘚变化。

2.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嘚数学模型。

三、教学设想课程标准关于本节嘚具体内容标准为“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嘚数量变动”,并提出了相应嘚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嘚动态变化”。

因此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释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是本节教学策略嘚着眼点,而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嘚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

在科学研究中,数学模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新规律嘚有效途径之一。

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嘚洞察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嘚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嘚思维品质。

在教学中,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嘚方法,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嘚思维转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谈话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师嘚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导课:(展示)1.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嘚是A.一个池塘中嘚全部鱼B.一片草地上嘚全部蒲公英C.世界上嘚全部鸟类D.一个岛上嘚全部绵羊回忆、思考并回答问题巩固知识2.种群具哪些嘚特征?及它们之间关系如何?研究这些特征主要是为研究种群数量服务嘚,种群数量不是恒定不变嘚,而是不断变化嘚,种群数量嘚变化有没有规律呢? 推进新课:展示:细菌嘚繁殖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嘚情况下(理想条件下) 试推算不同时间内一个细菌嘚繁殖情况时间(分钟) 20 40 60 80 ……. 2000 繁殖代数 细菌数量细菌嘚数量不断增长,可用数学方程式表示为:N =2n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了数学模型来描述种群数量变化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嘚性质嘚数学形式 2.建立数学模型一般步骤:研究方法 研究实例忆、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基于已有嘚数学知识进行演算观察、阅读巩固知识,引入课题用数学语言揭示生物学问题认识到在生物学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进一步理解数学模型构建嘚方法教师嘚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在自然界中嘚很多生物种群每繁殖一代需要一年,第二年嘚数量不是第一年嘚2倍(设为λ倍),起始数量不是为1(设为N 0),则经t年后种群嘚数量用数学方程式表示为 N t=N 0·λt 除了用数学方程式来描述细菌嘚数量是是否有其它形式?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 提出合理假设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N n=2n,N 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已所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预测影响 决定 直接反映3.数学模型嘚另一种表现形式:曲线图同数学方程式相比,曲线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嘚增长趋势,但不够精确象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嘚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增长画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称为“J”型曲线我们所得出嘚公式和增长曲线,只是对理想条件下细菌数量增长嘚推测,在自然界中,是否有此情况?举实例:例1.1859年,一位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定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变化》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变化》教案

《种群和生物群落》教教事例一. 教课策略本节内容较为抽象,理论许多,传统的教课讲堂乏味无味,成效较差,本节设计运用诱思研究理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思想为主攻的研究型教课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教课中把新闻带进讲堂,引入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关的本质问题带入讲堂,引起学生的考虑,改变传统的教课看法,设计的独到之处还有:给学生信息让学生自己绘图,把 J 型和 S 型曲线的绘制交给学生,层层深入让学生真实的参加讲堂,把教师的一言堂改革成大家堂,传统的讲课方式改革为研究式的讲堂。

以教师供给素材,组织指引学生踊跃思虑、议论、理论联系本质、着手动脑等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二. 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1. 掌握种群的特色对种群数目变化的影响;2. 认识影响种群数目变化的要素3. 掌握 J 型曲线和 S 型曲线的成因,特色及图像4. 认识研究种群数目变化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 培育学生剖析概括问题的能力2. 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本质问题的能力3. 培育学生识图及作图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经过对种群动向规律的研究,指导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源、保护生态均衡的重要意义,进而进一步建立环保意识。

2.经过对种群特色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自觉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三. 教课重点、难点1.种群的特色及对种群数目变化的影响。

2.种群数目的变化曲线四、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教课课件五. 教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创建问题情境,电脑显现图片:将新闻带入讲堂1. 分组议论造成外来物种1. 农民消灭黄顶菊黄顶菊大批生殖的原由是2. 洞庭湖鼠害什么?与生活本质相联系简单介绍外来物种黄顶菊与洞庭湖2. 猜想洞庭湖为何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 1 页鼠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了鼠害?发问:我们如何防止近似状况的发 [ 全体答 ] 集体生?只有掌握了生物的发展规律我们温故知新才有可能控制它们的发生。

【高考必备】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共1课时)..doc

【高考必备】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共1课时)..doc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冃标一、知识目标:1、以两个模拟实验来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阐明并理解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机制。

二、技能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应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情感口标:1、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图片】:苹果醋和酸奶【捉出问题】:在它们的制作过程屮,分别用到了哪种微生物?它们各冇什么特点?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了解两种微生物的特点。

学生不能回答时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111的生物学问题。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人们常常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來获得某些产品,在发酵过程中,如何掌握它们的数量变化规律从而加以利用?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冇些细菌的人量繁殖会导致疾病。

在疾病防控过程屮,如何掌握它们的数量变化而加以控制呢?观察图片,联系实际生活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其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出细菌的生殖方式解决问题【讲解实验一】:设计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实验一。

【展示数据】:引导学生利用口己得出的数据画出细菌数量变化曲线图(型增长曲线),总结出数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如果自然界的生物种群都是以“J”型方式增长,地球早就无法承受To 那么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乂是如何变化的?【讲解实验二】:设计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实验二。

【展示数据】:引导学生利用口己得出的数据画出草履虫数量变化曲线图(型增长曲线),分析各参数意义。

【归纳总结】:种群的“厂型增长(理想条件)和“S”型增长(有限环境)。

动手实验、填写报告单作图并推导细菌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习用数学形式描述生物学现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 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能力方面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2.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领会和把握好本节的教学要旨。

课程标准关于本节的具体内容标准为“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并提出了相应的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显然,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释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是本节教学策略的着眼点。

其次,教师应对数学模型及其教育价值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

在科学研究中,数学模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新规律的有效途径之一。

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

再次,在教学中,可以循着现象→本质→现象,或者具体→抽象→具体的思路,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

本节教学可以从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延伸开去: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如果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细菌的种群数量就能达到一个天文数字。

在已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不难得出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

教师可直接要求学生完成教材第66页上表格,并依据表中的数值,画出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现象和规律可用数学语言(公式和曲线图)表达出来。

当然,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预先将教材中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研究,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

接着,教师简要讲解数学模型的概念,强调以下两点。

(1)数学方法的介入,使我们对大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

数学方法并非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方法:在科学史上,牛顿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建立和应用数学模型的大师,他们将各个不同的科学领域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学科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如力学中的牛顿定律、电磁学中的麦克斯伟方程、化学中的门捷列夫周期表、生物学中的孟德尔遗传定律等,都是经典的应用数学模型的光辉范例。

在当代,由于计算机的运用,数学模型在生态、地质、航空等方面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2)数学模型在生物学中也越来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建立可以表述生命系统发展状况等的数学系统,对生命现象进行量化,以数量关系描述生命现象,再运用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等达到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目的。

学生有了以上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基础,教师再进一步阐述“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教材中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介绍了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适当加以展开,丰富其内涵。

例如,第一步观察研究对象是为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细菌每20 min分裂一次”便是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得出的规律。

这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将生物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生命现象和规律往往不是数学化的,这就需要善于从具体现象中抓住其数学本质。

第二步合理提出假设是数学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假设不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不相同。

第三步是要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即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当呈现为某种数学模型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模型所蕴涵的生物学意义,要避免离开生物学讨论数学的倾向。

第四步是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这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在理想状态下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是比较简单的,而生物学中大量现象与规律是极为复杂的,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例外的现象,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

在上述以细菌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增长为例的教学中,已经交待了“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因此,可以通过列举事例,引到“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上来。

又如,按达尔文的估计,一对象,如果保证食物和其他条件,在没有其他生物或天敌危害的情况下,740~750年后就可繁殖成具有19 000 000个个体的巨大种群。

这表明种群具有巨大的增殖能力。

但是,这一现象并没有在自然界中发生,因为,在没有人为干扰的稳定的自然环境中,各个种群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制约下,出生率和死亡率一般说来是平衡的,种群的个体数是稳定的。

由此引入“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尽管物种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在自然界中,种群却不能无限制地增长。

因为,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制约因素的作用也在增大,所以在自然界,种群总是在增长到一定限度后达到相对稳定。

有关“S型曲线”的教学,可具体分析教材中的高斯实验。

例如,为什么大草履虫第二天、第三天增长较快,而第五天以后数量基本稳定?高斯实验的条件与“问题探讨”中的条件有何区别?理解了“S型曲线”后,学生对“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就不难理解了。

关于“S型曲线”应用的实际意义,教师可以结合“思考与讨论”活动来进行教学。

灭鼠时,如果我们只采取杀死老鼠这一办法,效果往往不好。

因为如果我们杀死了一半老鼠,存活的老鼠反而降到指数生长期,因而老鼠将按指数增长,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数量。

更有效的灭鼠办法是既杀死老鼠,又清除垃圾,严密储存食物,使环境容纳量降低,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老鼠的种群数量。

地球的容纳量是有限的,食物、水和空间是影响人口多少和增长率的限制因素。

自然界中多数生物种群都已达到稳定期,总体上看,许多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不再增长,而是波动或变动。

关于“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具体事例进行讨论,总结出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穿插了两则“与社会的联系”,这是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讨论。

四、探究指导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连续7天的观察,探究变化规律,进而统计数据,建构数学模型,绘制变化曲线。

1.提出问题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酵母菌生长的条件与种群数量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探究的问题。

例如,在不同温度(以及通氧、通CO2等)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何?不同培养液(如加糖和不加糖)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何?等等。

2.作出假设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作出假设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而不是盲目搜集资料进行研究。

作出假设需要立足于已有知识,但更需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提出假设,但同时,教师应提出“合理提出假设”的要求,要围绕着问题,根据预期结果作出符合逻辑的假设。

3.讨论探究思路这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讨论能使学生明白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在具体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

4.制订计划本实验时间较长(7天),因此事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定程序、定时间、定人员。

5.实施计划按计划中确定的工作流程认真操作,做好实验记录。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记录的数据用曲线图表示出来,讨论分析实验的结果与假设是否一致。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条(详见前面本节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

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本节的引入有两种思路:一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即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二是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内容,事先布置,让学生(或部分学生)在课外完成。

从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或体验引入,结合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讨论相关内容,展开教学。

现以第一种思路为例说明,本节共2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当遵循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循环上升的轨迹。

1.具体。

教师以“问题探讨”引入,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数学知识,不难回答问题。

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的数学公式有何生物学意义(说明细菌数量增长具有哪些性质)?2.抽象。

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是怎样建构的?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由此,总结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再具体。

联系实例说明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

4.再抽象。

结合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得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数学模型;结合实例讨论“K”值。

5.进一步回到具体。

讨论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说明“J型”和“S型”增长的生物学意义),列举实例。

6.进一步抽象。

总结用数学模型揭示生物学现象与规律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启发学生从现象揭示出本质和规律,使学生认同运用恰当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某些生物学规律。

一定要避免从数学到数学,为计算而计算的教学。

第二课时为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由于该探究活动需要较长的时间(连续观察7 d),因此,活动的管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师要在制定计划、同伴的合作、记录实验数据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提示。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第一课时)练习P69 一、基础题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