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教程PPT课件

文学理论教程PPT课件
这样,从理论上说文艺学的分支就不是三个, 而是五个,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小结)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五个分支之一,它与 其它四个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 横向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 的普遍的规律,它指导、制约着其它分支 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 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 上。
就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而言,它体现了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 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对于过去时代和西方各国的文学理论,我们要采 取批判地继承和有分析的借鉴态度。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 事物,决定了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 性。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 出不同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 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 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以新时期文学为例)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之二:
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 社会集团的观点。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当然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的过程是一个从艺术生产到艺术价值生 成再到艺术消费的过程。这就是说文学活动在意 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即文学创作——文学 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 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
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 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 形态。
我们要强调的是,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是 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 然分开的。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PPT课件
鉴赏才能。创作需要才能,鉴赏需要才能。“将 阅文情,先标六观”(《文心雕龙·知音》) ◆要有丰富的“阅历”。所谓:“圆照之象,务先博 观”,“凡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要对作品的“六观”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B、鉴赏者的性情
魏晋南北朝的文论家一方面以肯定的方式对欣赏 者的才能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又以否定的方式论 述了关于鉴赏性情的问题。 ◆信伪迷真 ◆文人相轻,崇己抑人。“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曹丕《典论.论文》 ) ◆ 贵远贱近,贵古贱今。“贵远贱近,常人之用 情也。”(葛洪《抱朴子. 广譬》) ◆味诗法与意象法。这两种方法是魏晋南北朝文 论家常用的文学鉴赏方法。比如钟嵘的《诗品》 从整体上看采用了“溯流别”,“第高下”的方法。
A、缘情说。 魏晋南北朝的“缘情说”有三大特 征:
◆强调外物对主体情感的感召右摇动。 “阴阳参舒,春秋代序,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文心雕龙·物色》)“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
◆强调“摇荡性情”之物,不仅是指“春风春鸟,秋 月秋蝉”之类的自然物象,同时也指“塞客衣单, 孀闺泪尽”社会现象。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概述
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高 潮,这个时期的文学理论成绩斐然,至少有 四个“第一”:第一部文论专著----《典论论 文》,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 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和第 一部体大精深的文论巨制——刘勰的《文心 雕龙》。诸如“缘情说”、“虚静说”、 “物感说”等诗学范畴、美学范畴在这个时 期发展成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三大分支---“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在 魏晋南北朝时期,均获得了巨大的丰收,达 到了一个新境界。所以说魏晋南北朝的文学 理论在中国诗学史、美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 义。

文学理论PPT课件

文学理论PPT课件
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00年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弗莱
文学理论
.
1
绪论
一、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
1、研究文学的需要
2、提高个人理论思维能力的需要
二、如何学好文学概论
1、认真听讲
2、广泛阅读
3、勤于思考
4、积极实践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
姚斯等:《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三联书店1988年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
.
2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
3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以文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从中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 律的科学。
.
4
二、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四个方面:
世界
读者
作家
作品
.
5
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从实践产生 实践中完善 为实践服务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坚持唯物和辩证的方法
.
6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
7
文学概论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美] 雷 韦勒克、奥 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吴中杰:《文艺学导论》, 江苏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陈传才 、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二、专著 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 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00年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弗莱:《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 英加登:《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 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9版

文学理论第三章文学的性质 ppt课件

文学理论第三章文学的性质  ppt课件
1.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又使人产生情感愉悦的活动。
2.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情感与认知的自由 协调运动的过程。
3.审美是一种个体的同时又可以普遍传达的内心情 感体验。
➢文学作为审美活动是人的心灵的自由的活动。
美的精神和感觉谐和的结果; 它是同时诉诸人的一切能力的, 只有当人充分地和自由地运用他 的一切能力,才能够正当地感受 和评价美。
第二节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有其特殊的 审美属性,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 统一。 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主要体 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
一、情感性
• 文学的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 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一)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 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 响
作家周立波
• 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人的精 神和观念间接实现的
•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 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是互为因果的,正如麻油 从芝麻榨出,但以浸芝麻,就使它更油。 鲁迅《论睁了眼看》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对文学作为精神活动事实的唯心史观的认识。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学
第二编
文学的性质及其价值与功能
第Hale Waihona Puke 章 文学的性质第一节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 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 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 性。
• 文学的认识性首先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 反映。
•故闻《蓼萧》之诗,则知 泽及四海也;闻《禾黍》 之咏,则知时和岁丰也; 闻《北风》之言,则知威 虐及人也;闻《硕鼠》之 刺,则知重敛于下也。

第八章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八章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八章
• 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
• 文学的真实(“真”的提出,真实性事衡量文学创造成就 的首要标准,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及审 美品格)
• 艺术真实的内涵与四大特征(内蕴性,主观性,假定性, 诗艺性)以及他们的内容
• 艺术概括的含义以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
• 情感评价以及他的三种相对表现(积极与消极,高尚与低 俗,美好与丑恶)
2020年9月28日
30
人文关怀
• 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 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 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 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 福相联系。
2020年9月28日
31
第三节
美的创造
• 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
完成,体现为内容形式化与
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结
果是一部作品艺术形式的诞
生。
2020年9月28日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6
2020年9月28日
19
假定性
• 作家对生活现象进行加工提炼, 通过想象予以变形与再造,创 造具有逼真魅力的虚拟情境。 这就带有假定性的特征,即 “以假为真”、“假中见真”。
2020年9月28日
20
诗艺性
• 文学创造活动渗透着多种多 样的诗化的艺术化手法。
2020年9月28日
21
艺术概括
• 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 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 观照和描述特殊的即富有特征的事 物,并予以开掘、补充、提炼的创 作过程,使之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创造既有独特个性又有普遍意义的 形象,从而取得“在特殊中显出一 般”艺术方法。
2020年9月28日
16

文学理论(全套课件582P)

文学理论(全套课件582P)

亚里士多德: ‚净化‛说
立普斯: ‚移情‛说
康德:‚审美态度‛ 说 弗洛伊德: ‚无意识升华‛说
荣格:‚原型‛ 说
符号学视角:文学符号学
文学活动是一个符号化过程
中西文论中言意关系
20世纪的语言学和符号学
符号学的开路先锋:卡西尔
卡西尔
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早年接受新康德主义哲学的 训练,后成为马堡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人 论》等。 他的符号哲学将人定义为 ‚符号的动物‛。
卡西尔 Ernst Cassirer 1874 —1945
信息学视角:文学信息学
文学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一种特殊的信 息传播 文学接受是信息的接受和对创作的反馈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 文学活动的整体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反映论视角:文学哲学

‚物感‛说
《毛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礼记· 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 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 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 荡性情,形诸舞咏。‛
西方文论:
‚净化‛说、‚移情‛说、‚审美态度‛ 说、‚无意识升华‛说、‚原型‛说、 ‚投射‛说、‚心理距离‛说、‚直觉‛ 说

马工程文学理论全套PPT课件26773全

马工程文学理论全套PPT课件26773全
链》、《一生》、《漂亮朋友》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
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 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 批评家。
主要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 美关系》、《怎么办?》
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 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 生活”的定义,系统探讨了俄 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并宣 传革命思想。
➢ 科学性的体现:观察、研究与感悟——概念、 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揭示特征和规律。
➢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同 于自然科学的要求,即需要主体做出价值判断。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 分支
文艺哲学 文艺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文艺哲学
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 学)问题 ➢ 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 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 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 假等范畴
柏拉图
文艺社会学
文学中有社会学问题 ➢ 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
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环 境、文学与社会心理等
卢那察尔斯基
文学心理学
文学涉及许多心理学问 题 ➢ 文学与情感、文学与体 验、文学与联想、文学 与想象、文学与回忆、 文学与意识、无意识等
1 .文学艺术的特点
➢ 建构性:是劳动分工后人们所建构的观念体系, 是人们与现实的一种想象性关系。
➢ 倾向性: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一定利益集团的心声, 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 异质性: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乃至同一意识形态内 部存在着矛盾因素,且并存于同一社会阶段。
案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阿·布洛夫的观点。

《文学理论Ⅱ》课件

《文学理论Ⅱ》课件

文学与自然科学
探讨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例如生态批评、科 技写作等,分析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和影响人们对自然 和科技的理解。
比较文学研究
跨国别文学比较
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分析各国文学的特色和共性 ,以及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
跨时期文学比较
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分析文学风格的演变和 文学思潮的更迭,以及文学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 关系,提出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伦 理原则。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理论挑战与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文学理论带来了挑战,需要重新审视文学的本质、功能和价值。
创新与变革
新媒体时代激发了文学理论的创新和变革,出现了跨学科、跨媒介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THANKS
人物关系
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对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有重要 作用。
语言与风格
语言
作品所使用的文学语言,包括叙述语言、人物语言等。
风格
作品所表现出的独特艺术特色和个性,包括修辞、表现手法和文风等。
03
文学批评方法
形式主义批评
总结词
专注于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在结构和形式 ,强调文学语言的特殊性和技巧。
文学与文化研究
要点一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研究
探讨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和塑造特定的文化语境,以及文化 语境如何影响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
要点二
跨文化比较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分析文化差异对文学创 作和接受的影响,以及文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跨学科研究
文学与社会科学
将文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相结合,从 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胡经之:《文艺美学》 北京大学1989年
陆机:《文赋》,《古今图书集成·陆士衡集》,中华书局1985年
钟嵘:《诗品注》(陈延杰),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61年。
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版
严羽:《沧浪诗话》(郭绍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61年
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版2004年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79年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1984年。
霍松林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6年。
9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
姚斯等:《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三联书店1988年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
.
4
二、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四个方面:
世界
读者
作家
作品
.
5
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从实践产生 实践中完善 为实践服务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坚持唯物和辩证的方法
.
6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
7
文学概论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美] 雷 韦勒克、奥 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吴中杰:《文艺学导论》, 江苏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陈传才 、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二、专著 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 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00年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弗莱:《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 英加登:《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 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9版
文学理论
.
1
绪论
一、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
1、研究文学的需要
2、提高个人理论思维能力的需要
二、如何学好文学概论
1、认真听讲
2、广泛阅读
3、勤于思考
4、积极实践
.
2Hale Waihona Puke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
3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以文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从中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 律的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