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官学发展之示意图

合集下载

中外教育发展史思维导图

中外教育发展史思维导图

设置战区教育部指导委员会 第一个以法制形式集中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的构想
壬子·癸丑学制
从横向看,学制分为三个系统(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
教育制度改革
纵向看年龄,横向看类别
壬戌学制
北洋政府时期
复古主义教育
袁世凯,尊孔读经 教育宗旨: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陈独秀,李大钊
兴办太学重视选举,选贤举能察举制是科举制的萌芽学校教育
汉代
鸿都门学(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
经学教育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官学改革)
九品中正制 《颜氏家训》
背景:士族集团内部分配政治权利 局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颜之推,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经典家教名著
隋唐时期
庶-富-教(个体作用) 性相近,习相远(社会作用) 先天决定论-局限
对象-有教无类
目的-学而优则仕(平民,科举制)
孔子
内容-文、行、忠、信
科目:六艺 教材: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成套教材
因材施教(谈话法,观察法)
先秦时期
教育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
苏格拉底-产婆术 (西方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意大利
弗吉里奥
通才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 (世俗,人)
维多里诺
创办了快乐之家贵族宫廷学校
继承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对人性回归的重视, 注重关心世俗人的政治生活和信仰自由。宗教,道德,政治性。
北欧
伊拉斯谟,主张人文主义与宗教结合 《愚人颂》《关于正确的教育方法》《论儿童的文雅教育》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社会,国家,民族化

中国教育发展史ppt课件

中国教育发展史ppt课件
2019 6
3、秦、汉的教育
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 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 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 化。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 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 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 289年),名轲,字子舆。汉族,东 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 是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人,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 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 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 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 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 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 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
2019
-
1
目录
一、古代教育的发展 二、古代教育代表人物 三、近代教育的发展 四、现代教育的现状
2019
-
2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 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 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 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 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 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
2019 3
一、古代教育的发展
2019
-
4
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 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 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 掌握在官府。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 “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 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 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 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1、庠:兼有养老与教育的机构。

2、序:军事教育机构的场所。

3、夏代:公元前2070——前1600年;商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迁殷前)商后期:公元前1300——前1046年;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秦朝(公元前221——公园220年)商代学校——古代官学的雏形4、入学年龄:8到15岁5、西周的大学:“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有五种:1、辟雍(太学):位置居中。

习射练武、举行盛典之所。

由三公(太师、太保、太傅)负责。

2、成均(南学):学乐之所,由大司乐负责。

3、上庠(北学):学书之所,由诏书者负责。

4、东序(东学):习舞之所,由乐师负责。

5、瞽宗(西学):演礼之所,由礼官负责。

6、西周的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教学的主要内容也以礼乐与射御为主在大学以诗书礼乐为重点,在小学以书数为重点以礼乐为核心7、西周学校制度的特点:学术官守:学校唯有国家办理,所有的学校都是官学官师合一:学校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即是师,师即是官政教合一:学校本身就具有政治功能,学校既是施教之所,又是议政之地。

学校兼具政治职能。

8、古代私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私学的兴起,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启蒙运动9、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公元前4世纪60年代,齐桓公田午当政时期创立(约在前375—357年间),历时约150年。

性质:(1)官家出资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从主办者和办学目的看,是官学;但在学术和教学活动中,带有私学性质。

(2)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特点:(1)学术自由(2)礼贤下士,待遇优厚历史意义:1.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2.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10、墨子的教育思想社会政治观点核心:兼相爱,交相利教育作用: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浸染作用教育目的——培养“兼士”或“贤士”11、孟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基础——“性善论”教育的作用与目的(1)善端发展为道德(2)“明人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四书”之一12、荀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基础——“性恶论”教育目的:培养儒者中具有治国之才的“贤能之士”教育内容:注重古代典籍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核心尊师13、有教无类: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

中国教育史 官学

中国教育史   官学

官学中国古代最早的官学几乎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

据文献记载,早在夏商时期,即开始创办了正式的官办学校,这些学校开始传授语言文字、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

到了西周,官办学校开始完备并自成系统。

西周官学分中央“国学”和地方“乡学”两级。

国学按年龄程度又可分为大学与小学,大学又分天子所设的大学“辟雍”和诸侯所设大学“泮宫”。

辟雍规模很大,由“成均、上庠、辟雍、东序、瞽宗”等五学构成,传授不同的科目。

乡学则是只按地方行政区设立,有塾、庠、序、校的类型。

西周国学的教学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

“六艺”之教包括了西周贵族所必须具备的文化修养各种知识技能。

在国学中传授“六艺”之学的教师由文官担任,据《礼记》《周礼》记载,西周的教官主要有大司乐、大乐正、小乐正、大师、小师、大胥、小胥、师、执礼者、典书者等,这些人中大多是不同等级的典司礼乐的职官。

由于他们本人即拥有“六艺”的丰富知识和技能,故而能将其直接传授给前来学习的贵族子弟。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确立时期。

自汉武帝创太学之后,官学制度开始走向完备。

汉代官学也分中央和地方两大类。

中央官学中有大学程度的太学,还有专科学校性质的鸿都门学。

地方官学则有学、校、庠、序等。

汉代“独尊儒术”,各级官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太学的教师称博士,由精通经学的学者担任。

汉武帝时在太学内设五经博士,博士只须精通一经或一经中的某一家,实行分科施教。

地方官学的教学内容也是儒家经学,由经师教学。

汉以后,官学又有进一步演变和发展,尤其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唐朝,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十分强盛,学校教育也十分发达,成为官学制度最完备的时期。

像汉代一样,唐代官学也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但是,唐代官学的教学科目更丰富、学校种类也更多。

如在中央官学中,有专修儒经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学,还有律学、算学、书学等大学性质的专科学校。

另还有关于医学、卜筮、天文历法、兽医、校书等职官性专科学校。

宋代官学教育体系发展的背景和特点

宋代官学教育体系发展的背景和特点

宋代官学教育体系发展的背景和特点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官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对于中国教育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代官学教育体系发展的背景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背景1.礼乐思想的影响:宋代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盛行时期,尤其是礼乐思想对官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乐思想强调人们应该遵守礼仪规范、尊重祖先、孝顺父母,这些思想与官学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因此对于官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儒学的复兴:在宋代,儒家思想得到了全面的复兴和发展,孔子的思想成为了官方的理论基础。

为了推行儒学,宋代政府大力支持官学的建设和发展,使得官学教育体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3.政治和制度的变革:宋代政治和制度的变革也为官学教育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宋代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吏主要依靠科举考试,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来培养优秀的官员。

官学教育体系的兴起正是应对这一需求而产生的。

二、特点1.以“四书五经”为中心:“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的核心内容,官学教育体系以“四书五经”为中心进行教学。

教官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对学生进行讲解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儒学思想和道德素养。

2.注重经义和文学修养:官学教育体系既注重学生的经义修养,又注重学生的文学修养。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经义来掌握儒家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通过学习文学来培养写作和表达能力。

3.以科举考试为目标:官学教育体系以科举考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考试技能。

学生在官学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后,可以参加科举考试,通过考试获得官职,成为社会精英。

4.重视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官学教育体系重视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倡导儒家传统的“师法自然”教学理念,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差异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官学也注重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宋代官学教育体系发展的背景和特点与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密切相关。

中国教育发展史ppt课件

中国教育发展史ppt课件

2、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而 转向封建制,经济、政治的大变化,也变化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 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春秋战国 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原来的官 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学术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教 育剧变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 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 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促进了教育思 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 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 教育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4、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近400年,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和长期战乱的 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 气的。由于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 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
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 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 改革。“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墨子(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 名翟(dí),汉族,我国战国初期宋 国国都(今河南商丘)。是战国时 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 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 代表人物。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 完成《墨子》一书传世。他提出了 “兼爱”、“非攻”、“尚贤”、 “尚同”、“天志”、“明鬼”、 “非命”、“非乐”、“节葬”、 “节用”等观点。墨子创立的墨家 学说,并有著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 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墨家 创始人。其主要思想有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 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史我国是世界早期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教育起源与学校产生较早的国家。

据古籍记载,董仲舒认为在五帝时代,我国已有名为“成均”的学校,现在看来只能视为有关学校萌芽的传说。

我国正式的学校,则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之后的夏朝。

夏朝已有庠、序、校三种学校。

庠,是养老与教育兼施的机构;序,则有明显的武士教育的特点;校,已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军体性教育机构。

商代的学校除“庠”、“序”之外,又增加了“学”和“瞽宗”。

“学”包含了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学校教育成型的标志,“瞽宗”,设有专职的教师,是传授礼乐,造就士子的专门机构。

商朝学校已有大学、小学之分,教育内容以宗教和军事为主,还要进行读、写、算的教学。

西周教育集前代之大成,初步具有了学制系统。

分国学与乡学两类。

国学为中央官学,乡学为地方官学。

国学分大学与小学两级。

乡学按照地方行政区划设立,只设一级。

西周官学划分为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两种类型,影响深远。

大学分为五学,即所谓“成均,上庠、辟雍、东序、瞽宗”;五学并举之规模,在世界教育史居领先地位。

秦朝实施“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文教政策,造成学校教育的倒退和逆转。

汉武帝时创立太学,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汉代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

中央官学有大学性质的太学,有特殊性质的鸿都门学(相当于文艺专科学院)、四姓小侯学(外戚集团创办的贵族学校)等。

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分别设立学(郡国设立的,中学性质)、校(道邑设立的,中学性质)、庠(乡设立的,小学性质)、序(聚设立的,小学性质),其程度已有高低之分。

我国封建官学制度发展到唐代,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

古代官学不仅依行政所属可以分为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而且依学校的性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有专修儒经的学校,如中央官学中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等。

有专科学校,如直属国子监管辖的律学、算学、书学是大学性质的专科学校,太医署所辖医学校,太卜署所辖的卜筮学校,司天台所辖的天文、历数、漏刻学校,太卜寺所辖的兽医学校等,均属职官性的专科学校,地方府州大学中,也设立了医学科,在普通学校中开设自然科学等实用学科的学校,称为实科学校。

333中国教育史重点(思维导图)

333中国教育史重点(思维导图)

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 历史联系的
1936
⺠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
1946
定义 特质
定义和特质
陶行知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社会即学校
三大基石
在劳力上劳心
行是知之始 有教先学、有学有教
重视医学教育
教育、研究、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科举制
考试程序、科目与方法
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与学校的关系
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
优点
使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
科举制的影响
使选拔人才较为客观公正 国家只重科举,忽略学校教育
缺点
科举制有极大的欺骗性
《颜氏家训》
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
整个士族阶层应该注重教育
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
书院改办学堂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改革科举制度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
第八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启动中国近代教育改革步伐,打破传统教育格局 思想层面启发,实践层面推动
冲击传统教育价值观,为新式教育推广扫清障碍 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传统,忠君尊孔 粗糙,没克服内在矛盾,引起排异 抑制维新思想,不利于思想启蒙
三舍法
监生历事
五教之目
为学之序
《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修身之要 处世之要
书院培养目标
接物之要
书院功能
书院组织形式
书院教育特点
书院教学(4) 书院的规章制度

中国教育史框架

中国教育史框架

中国教育史框架●第一章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原始社会●学校的萌芽●成均、庠●产生条件●生产力、专管社会事务的人员、文字●夏商的教育●教育宗旨●夏代尚武,以射造势●商代敬鬼,以乐造士●教育机构●夏:序、校●商:学(大学、小学)、庠、序●教育内容●夏: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商:政治思想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教育方法●体罚、灌溉●教育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相结合●教育为政治服务●学校有了等级层次,按年龄分了教育阶段●西周的教育●教育宗旨:西周重文,以礼造士●文教政策●重要特征:学在官府●简介、原因、特征●教育内容:“六艺”为主●简介、内容、评价●育人制度(教育机构)●家庭教育(前)●性质、内容、特点●学校教育(后)●国学●大学:资格、类型、内容、考核、特点●小学:资格、内容、年龄、年限●乡学●对象、类型、内容、考核●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私学兴起●原因●生产力;官学衰落、学术下移;士阶级的出现●发展(表现)●养士之风盛行;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意义●打破“学在官府”教育垄断;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百家争鸣;自由原则,开辟教育史新纪元●稷下学宫●简介●临淄稷们附近;百家争鸣的中心和缩影,养士之风的集中体现●性质●官家操办私家主持;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有咨政议政●特点●学术自由;尊重师道,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管理规范●意义●思想和学术;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教育典范●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教育实践:办私学、编订六经●教育作用:个人、社会●庶、富、教(含义、总结)●性相近,习相远(含义、延申、评价)●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简介、含义、意义●教育内容:六经●内容、特点、评价●教育方法:好学启因●道德教育:仁、礼为本●内容:地位、关系●原则和方法: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教师观:学诲以爱教知●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简介、实践、意义●孟子●教育实践:思孟学派,继承发展孔子,强调仁政●教育作用:性善论●内涵:人类独有、平等性、人性本善●作用:个人、社会●教育目的:明人伦●含义、意义●“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简介●内涵:“富贵不能......”;高尚气节;浩然之气●途径: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教育方法●深造自得(内涵、要求)●盈科而进●因材施教(教亦多术)●专心致志●荀子●教育实践:口口相传,继承改造“六经”●教育作用:性恶论●对个人、对社会●培养目标:大儒●内涵、评价●教育内容:儒经●内涵、评价●学习过程与方法:闻见知行、积微见著、解僻救偏(兼陈中衡)●内涵、评价●论教师:最为提倡尊师●简介、教师观(教师作用和地位、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评价●墨子●教育实践:“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教育作用:“素丝说” 外铄论●个人、社会●培养目标:兼士/贤士●内涵、条件●教育内容: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思想和道德教育、文史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思维训练教育●教育方法:主动、创造、实践、量力●道家●教育实践:老庄对文明社会的批判●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庄周将老子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对立的主张推向极致●教育作用:法自然●培养“圣人”●教育目的●圣人●人格理想:逍遥●教育内容:自然天道●学习方法:涤除玄览、虚而待物、其出弥远其知弥少、闻之疑始●法家●教育实践:“耕战”●教育作用:人性利己说、法治教育●教育目的:培养“耕战”之士,实现兵农合一●教育内容:禁诗书,“以法为教”●论教师:禁私学,"以吏为师”●四本书●《大学》:论述大学教育的论文●简介:思孟学派、年龄、内容●内容:三纲领、八条目●评价:逻辑性和可行性、伦理性和认为色彩、深远影响●《中庸》: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简介:思孟学派、人生哲理、修养●性与教:”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中庸:最高的道德准则和标准●人自我完善的两条途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学习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评价:世界观方法论,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准则;为学顺序;中庸的基本精神、性与教;缺乏锐气,保守性●《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简介:教育学的雏形●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与政治结合----对个人,对社会●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制度:学制与学年●学校管理:视学与考试●教学原则:预防性、及时施教、循序渐进、学习观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教学相长●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尊师重教与”教学相长“:尊师重教、为师要求、教学相长●评价:课程思想、教学思想、经验总结、奠定基础●《乐记》:论述乐教的著作●简介:公孙尼●内容●“乐”的含义●作用:个人、社会●评价:”仁政“、”德治“思想,标志儒家乐教思想的成熟●第三章秦汉时期的教育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秦朝的教育●统一文字●背景、措施、评价●严禁私学●背景、措施、评价●吏师制度●背景、措施、评价●汉朝的教育●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简介、政策、措施、影响●育士制度●官学●中央●太学:简介、特点、评价●洪都门学:背景、特点、意义●宫邸学●地方●郡国--学:简介、创建、目的●县道邑--校●乡--庠●聚--序●私学●兴盛原因:官学缺乏,政策推动,古文经学●种类:书馆、经馆●弟子:及门弟子或授业弟子、著录弟子●教育方法:次第传授●影响:承担基础教育●选士制度●简介:察举制●内容:标志、科目、考试方式、对象●影响:积极、消极●经学教育●简介●表现:学校、选官制度、派别、发展●意义:中央集权、国家稳定和管理质量、排除异己,走向僵化●教育思想●董仲舒●教育实践:三大文教政策●教育作用(人性论):人性论、性三品●道德教育:作用/地位、内容、原则方法●王充●教育实践:对谶纬神学的批判、”极问“和”贵通“●教育作用(人性论):对个人、对社会●培养目标:人才的五个阶段●论学习(方法):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评价:批判精神、学术民主精神、破除传统、思想解放●第四章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的教育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曹魏●中央官学:太学、律学(律学设置的开端)●九品中正制:简介、含义、性质、影响●西晋:国子学●简介、性质、影响●南朝宋●四馆:简介、性质、意义●总明观:简介、性质、意义●北魏●中央官学:太学、中书学、皇宗学(首创)、三学分建制●地方官学:州郡学●评价:维护入学,加速汉化,促进民族融合●教育思想●魏晋玄学教育思潮●简介、特点、评价●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颜氏家训》,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论士大夫教育●必须重视:性三品、社会地位、谋生●教育目标培养治国人才●教育内容:德艺周厚●家庭教育●重视早教的原因●原则与方法:7条●隋唐时期的教育●文教政策:重振儒术,兼容佛道●内容、影响●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简介、标志、改名●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育士制度●官学●中央官学:机构、管理制度完备、特点●地方官学:机构与内容、学生出路、特点●私学●兴盛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举、鼓励办学、私学灵活多样●类别:初级、高级、书院萌芽●评价和特点●选士制度●简介(性质)●发展●隋(产生):标志、原因●唐(发展):武则天、程序、考生、科目、方式●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根本因素是政治和经济●影响●教育交流●新罗、日本学生留唐●唐学校教育对新罗、日本的影响●教育思想:韩愈●教育实践●三运动:思想、文学、教育●著作●教育思想●文化观:重振儒学的卫道者(道统)---思想、道德规范●教育作用:性三品、教育的作用、评价●人才培养:学校教育与措施、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选拔●教师观:尊师原因(教师地位)、教师任务、择师标准、师生关系●评价●第五章宋辽金元时期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宋●文教政策:兴文教,抑武事 4●育士制度●官学教育的发展●官学体制●三次兴学: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教学方法改革苏湖教法、三舍法●高级私学的发展----书院●●低级私学的发展----私塾与蒙养教材●白鹿洞书院●选士制度: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教育思想●王安石●教育实践●著作●主持熙宁兴学●改革科举●崇尚使用的教育思想:目的、内容●系统的人才理论:教、养、取、任●朱熹●教育实践:《四书章句集注》、白鹿洞书院、蒙学教材●人性论:性即理●教育作用:变化气质存天理,灭人欲●教育作用:明人伦●教育内容:四书五经●教育阶段:论大学和小学●朱子读书法:心志体力渐熟●道德教育●义利对立●任务●方法●原则:《白鹿洞书院揭示》●课程观:四书、分阶段●教学顺序:同《中庸》●学习途径●元●文教政策:遵用汉法 2●育士制度●官学教育的发展●官学体制●教学方法改革:社学、积分法●高级私学的发展----书院●●低级私学的发展----私塾与蒙养教材●●选士制度:科举制度中落●第六章明清时期的教育早期启蒙教育思想●明●文教政策: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 3●育士制度●官学教育的发展●官学体制●教学方法改革:监生历事●高级私学的发展----书院●东林书院●低级私学的发展----私塾与蒙养教材●●选士制度:科举制度鼎盛并僵化●教育思想●王守仁●教育作用:良知的含义和特点、致良知●教学●内容●方法●教学原则(随人分限所及):简介、含义、评价●论儿童教育《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内容、评价●清●文教政策: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 3●育士制度●官学教育的发展●官学体制●教学方法改革:六等黜陟法●高级私学的发展----书院●诂经精舍与学海堂、漳南书院●低级私学的发展----私塾与蒙养教材●●选士制度:科举制度进一步僵化●教育思想●黄宗羲:公其是非于学校●简介●内含 3●实践●评价:职能创新、国家决策民主化(启蒙作用)●教育内容、思想●王夫之(性日生而日成)●简介●内涵●教育作用:继善成性,使之为善;改善为恶●评价●颜元●简介●对传统教育的批判:脱离实际、义利对立观●实学教育观:漳南书院●明末清初思潮:批判理学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特点:两批评两教育一主张一方法●第七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教会学校的举办●发展过程:四阶段●课程:宗教、外语、西学、儒学经典●性质与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性质)●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改革措施:批判儒学、文字文风、改革科举制、教育组织和教育内容●评价(针对措施逐条对应)●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措施●兴办学堂●目的、内容、类型、特点、意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留学教育起步●背景、幼童留美、派遣留欧、评价●教育思想:张之洞●简介●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劝学篇》●简评:洋务运动、新政、纲领性文件、被批●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早期改良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学西学、改科举、建立近代学制、提倡女子教育●维新派●措施●百日维新前●措施●兴办学堂:自办学堂、对洋务观念有所突破的学堂●发行报刊:《万国公报》《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兴办学会:背景强学会、上海强学会●评价:阵地、宣传工具、互相补充、宣传思想、政治团体●百日维新后●创办京师大学堂:简介、实践、特点、评价●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取士,设经济特科●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教育思想●康有为●教育改革主张:教育作用、措施●《大同书》:理想社会、前后衔接的教育体系、评价●梁启超●教育作用●教育目的●论学制:简介、内容、评价●论师范(目的、评价)、女子(原因、实践、评价)、儿童教育(理论上、实践上)●其他教育思想:变科举,兴学校;教育经费●严复●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八股考试、传统学风●教育作用: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内容、评价●新政时期(地主阶级)●措施●颁布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评价●建立教育行政体制: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体系●指定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废科举兴学堂:弊端、过程、意义●留学教育:留日、留美(退庚兴学)●评价●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民国政府时期的教育改革●民国初期的教育改革●制定教育方针:简介、内容、评价●颁布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学制):简介、内容●颁布课程标准:1913年《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评价(和清末学制相比有何进步)●民国后十年(新文化运动时期)●1922年新学制●简介/背景●产生过程:过程、问题●七项标准:国2 教3 地1 个1●学制体系:总论、横向、纵向、附则●”新学制“的课程标准:1923年《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特点:总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师范●评价:实用主义、适应情况、时代性和合理性、灵活性、里程碑、局限●20年代收回教育权运动和教会教育的扩张●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原因:教会教育的扩张●过程:1922-1925●结果:《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意义:遏制教会教育、教会教育世俗化和本土化●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教育实践:辛亥革命前、革命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简介、内容、评价●1917年改革北大的教育实践:背景、内容、简评●教育独立思想及对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推进:简介、背景、内容、评价●大学院与大学区制:简介、内容、结果、评价●”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改革:观念(4个化)和实践●教育思潮:平民有职业,工读勤俭学,科学很实用,国家兴主义●学校教育改革与实践:过程、表现、评价●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党化教育●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简介、主旨、措施、意义●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院、大学区制(蔡元培)●1928年圩戊辰学制:七项原则、学制体系、突出特点●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中小学童子军训练和高中军训●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中学毕业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学校教育的发展●幼儿、初等、中等、高等、师范、职业●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发端●教育实践●工农教育、干部学校、青年教育●工人教育: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农民教育:日班、夜校●干部教育: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青年教育:内容、实践●黄埔军校●简介●特色:新三民主义,政治+军事;课堂教学+现实斗争;军法管理●评价:完整的建军路线,军事政治人才●教育思想●李大钊●简介●观点:教育本质、工农大众的教育、青年教育●评价●恽代英●简介●观点:教育与社会改造、儿童教育、中等教育(目的、课程、教科书、教学方法)●评价●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教育方针:苏区、抗战时期、解放区●干部教育●在职干部教育:内容、形式、类别特点●干部学校教育:高级、中级、特色●抗大:简介、方针、校训、宗旨、学风、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方法●群众教育●成人教育为中心●冬学和民校●学校教育:苏区、抗战、解放区●基本经验: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政治和生产劳动结合、新型教育体民办公助、教学制度和方式改革●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杨贤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育实践:《教育史ABC》、《新教育史大纲》●论教育本质:双重职能、本质的演变●论教育功能:有助于社会、受之于社会;三个批判●”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问题分析、含义、途径、内容●简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青年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教育实践:职业教育的探索、提倡采用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职业教育作用:理论、现实●职业教育地位:一贯的、整个的、正统的●职业教育目的: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方针:社会化(宗旨、目标、组织、方式)科学化(研究过程、管理方法)●职业教育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乐群●晏阳初----乡村教育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定县调查与分析中国问题(愚贫弱私)●四大教育:文艺、生计、卫生、公民●三大方式:家庭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学校式教育●两化:化农民、农民化●评价●梁溯溟----乡村教育建设●立足于文化传统的乡村建设实验与分析中国问题●中国问题的症结:表面和根源●如何解决:乡村建设(目的)的原因、乡村教育(手段)的原因●山东菏泽和邹平-----乡农学校●学校机构:按照自然村落和行政级别形成,分乡学和村学●组织原则:两个合一●教学方式:《村学乡学须知》●教学内容:服务于乡村建设,密切联系实际需要,共有课程和各校课程●评价●陈鹤琴----”活教育“●教育实践: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探索+”活教育“实验●”活教育“理论体系●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国人●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陶行知----”生活教育“●教育实践:小先生制●”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生活即教育(核心)●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方法论。

中国教育史第四章

中国教育史第四章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官学的改革一、西晋的中央官学西晋在继续兴办太学之外,还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

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外设立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也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

国子学的设立是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严格士庶之别的愿望。

国子学的设置,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更明显。

二、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文帝当政的元嘉时期,官学教育出现了暂时的繁荣。

文帝征召名儒,先后设立了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四馆并列,各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研究。

泰始六年(470年),宋明帝以国学既废,诏立总明观(亦称东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每科置博士。

总明观并不是纯粹的教学机构,而是藏书、研究、教学三位一体的机关。

总明观的四科虽与元嘉时期的四馆分科相同,但它以总明观作为总的领导机构,在管理上更加完善,也使原来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在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

三、北魏的中央官学北魏明元帝时(409—423年)改国子学为中书学,中书学属中书省管辖,学内设中书博士以教授中书学生。

中书学名称是北魏的特创,太和十年(486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

为强调皇族的教育,北魏还建起了黄宗学。

黄宗学亦为北魏首创。

附:泰始:????(265年十二月-274年)是西晋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

这也是西晋的第一个年号。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392年-423年),北魏的第二任皇帝,鲜卑族人。

拓跋嗣文武双全,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拓展疆土,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一、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隋唐时期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文教政策和调整,文教政策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

在儒学德治思想的主导下,隋唐在开国之初都曾实行崇儒兴学的政策,作为推行教化的根本;又兼利用佛教和道教,作为控制民众思想的工具;积极发展科举,作为选拔人才、改进吏治的重要途径;提倡民间办学,听任私学发展,以补充官学。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


㈡关于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名解) 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 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 而在经济上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 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 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㈢关于教育目的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名解) 主张把入仕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 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 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 是要培养这样的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㈢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 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这项原则主要是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 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㈣由博返约(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见识多,思路广,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 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够“一以贯之”,就 能以简驭繁,触类旁通。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 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 上述四项主要原则都是侧重在教学方面的,而且 是涉及教学过程中几个基本规律的,它们之间的 关系密切联系,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项原则。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大变革的时期,是奴隶主 向封建制度转变的过度时期,其在文化教育上的主要标志 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一、私学兴起的原因 1、官学的衰落 ⑴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没落, 丧失了进取精神,迷恋于腐朽奢侈的生活,失掉了学习的王室、诸侯都在忙于 战争,社会动乱,无暇顾及学校。“乱世则学校不修”、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中国教育史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博玄的教育思想 生平与教育活动 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人性论 教育的功能远大于环境的影响 治国安邦 教育看成政治一部分,是统治的辅助手段 论学校教育 人才的造就主要得力于学校,应注重传授儒家经典为主的学校教育 论道德教育 进行道德教育工作,必须以深入的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礼义之教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它是维护统治的屏障。强调内省法,注重自我修养的必要性。“因善恶以训诫”是 道德教育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则与方法。道德教育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经济的 发展又能促进道德的培养
十六国的学校 由于各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倡导,仍然处于恢复和发展中,为后来北魏教育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推进了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速了各少数民族提高文化水平的步 伐,在促进各民族的大融合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魏晋时期的私学 私学成为占主导的教育形式 私学设置范围延伸至边陲 授业内容不限于五经,百家之言、文史之学家在教授之列 开办的私学多元化,道家、天文、占卜等均有私学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生平与教育活动 论士大夫教育 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 从人性论的角度来论述教育作用的传统,通过接受教育才能获得知识 接受教育与个人前途的利害关系出发,强调士大夫受特殊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知识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教育的目的在培养治国人才 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德育方面,他承袭了儒家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
北朝儒学教育较少受玄学影响,对于经典的好尚也与南朝不同
魏晋玄学教育思潮 以顺应天性自然发展为教育旨归 人性论是中国古代教育学家论述教育问题的起点。首先他们秉持自然无为观。其 次,他们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本身便是合理的,根本不需要后天教育的改造 以“真性”“无为”为理想人格 偏才、兼才、圣人是三种不同层次的人格 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 道德教育的起源 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法则 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自然性情 因循自然无为的发展进程 自然主义的教育方法是一种无为的方法,教育只能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


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 ⑴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⑵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 ⑶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⑷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休 养。 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 供后世借鉴。
本章的知识要点





一、教育的起源 二、学校萌芽的传说 三、西周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 2、国学和乡学 3、大学与小学 4、家庭教育:7岁开始分男女进行教学 四、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 五、思考题 1、简述西周的教育制度 2、述评六艺教育


3、家庭教育 西周时期,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先经过家庭教 育,然后再进行学校教育。 在家庭中,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 教育,如取食物用右手等,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 规则,如尊敬长辈,以及确立初级的数的观念、 方位观念和时间观念。在男尊女卑支配下,男治 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 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受女德的教育, 为将来成为贤妻良母作准备,其教育局限在家庭 之内,相对地被轻视。



2、乡学 ⑴设在王都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 学。 ⑵乡学设立于闾的叫“塾”(家塾) 设立于党的叫“庠”(党庠) 设立于州的叫“序”(州序) 设立于乡的叫“校”(乡校)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 学。” 术是州字之误。(P20)



⑶乡学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 其教育内容有明确的规定,以德、行、艺 为纲,基本要求和国学是一致的。 ⑷乡学实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荐,把贤能者 选送司徒,经司徒再择优送至国学。所以 乡学与国学等级有别,但存在一定的联系。 乡大夫→司徒(选士)→“国学”中的大 学(俊士)

中国教育史——书院教育的官学化趋势

中国教育史——书院教育的官学化趋势

(三)书院的经费来源:
• 书院举行祭祀活动和供养师生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学田。 早在五代南唐时期,李便割善田数十顷赐给白鹿洞作学田。 书院将学田租给附近的农民耕种,收其租赁作为师生给养。 这一做法为以后各 代所效仿。书院学田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方面:一是民间捐送,各朝代都有民间热心教育着拨田给 书院的例子,民间书院于此受惠最多。二是地方官府赠送, 宋代朝廷向地方官学赐学田几成为定制,书院也受惠其中。 以致当时有“掌教有官,育士有田”的说法。学田制得确 立,不仅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而且演化 成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地租形式。 • 元代以后,由于书院日益官学化,书院的经费来源便 有所扩大。官府支付的经费也成为书院经费的一大来源。
第五节 书院教育的官学化趋势
(一)书院的组织

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起源于私人讲学。从孔墨私学, 经稷下学宫、精舍或精庐,到书院 代表着 我国私学的发 展 不同阶段。而书院是中国古代私学的最高表现形式。其 组织结构直接受到私学传统和佛教禅林两种因素的影响。 •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是由书院的性质所决定的。书院 的宗旨以发扬学术为重,以探明圣贤之学为真旨,务收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功效。实行山长负责制可以突出山长 得学术作用,可以少受学术以外因素的干扰,可以强化书 院的教育功能。 • 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还设有副山长、副讲、副教等职, 以协助山长。以后又逐渐增设了其他管理人员,主要由书 院学生充任。从总体看,书院的管理结构较为简单,行政 首脑与学术专家集于山长一身,有利于按学术研究的规律
(四)书院的官学化
• 所谓书院的官学化,是指封建统治者意欲削弱和改变 书院自由讲学的性质,通过加强对书院经费、师资、招生 乃至教育宗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力图将其 纳入国家教育机制得运行轨道。 • 宋代是书院兴盛之时,南宋又胜于北宋。这时期书院 多是私人设立,也有得到官府资助的。 • 元代建立后,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争取和笼络知识分 子,崇奉理学,元代统治者对书院采取了承认、提倡和加 强控制的政策,积极使之纳入官学化的轨道。 • 明代初期,统治者热衷于官学教育,对书院采取了漠 视的态度,导致明初书院冷寂无闻。直至明中期王守仁、 湛若水力倡讲学,促进了明代书院的复兴。

《教育学》 — 中国教育史:魏晋南北朝、隋唐思维导图

《教育学》 — 中国教育史:魏晋南北朝、隋唐思维导图


①及早施教②威严与慈爱相结合③均爱原则
教 育
论儿童教育
④重视语言教育⑤重视道德教育

成人教育思想
人的一生都要学习,应珍惜时光
崇儒兴学
提高孔子和儒生的地位;推崇儒学,统一经学等 《五经正义》(唐太宗、颜师古)、“开成石经”(唐文宗)
文教政策
兼用佛道
发展科学
任立私学

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
国子监(双重性质),古代首次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魏晋的学校教育
南朝的学校教育
北朝
中央官学 地方官学 私学教育
三国时期-官学教育 两晋-官学教育 魏晋时期-私学 宋、齐-官学 梁、陈-官学 南朝-私学
经学兴盛


制 度
学校萌芽
凡坚持学习能通一经的,经过策试可量才录用,即使寒门也不见弃。讲诵经学的风气曾盛极一时
由汉代的注重章句训诂变为注重义理,从两汉师法家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称为“魏晋经学”。实质上这已是儒、佛 、道混合的经学 南朝:玄学、史学、文学、儒学四科并立,分科的教授制度是后代分科大学的开端 北魏:中央官学中设有律学和算学,医学也设有太医博士及助教
董仲舒、颜之推、韩愈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下焉者畏威而寡罪”
韩愈认为“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
韩 愈
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
教育的任务:为治国兴邦培育人才 爱才、选材、用材
《师说》提倡尊师重道,是我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
论尊师重道
教师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求师标准:“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北魏汉化教育和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

第二章 古代官学制度演变.ppt

第二章 古代官学制度演变.ppt

第二节 官学制度的发展(汉唐宋明清)
一、“独尊儒术”与汉代“太学”
董仲舒
汉武帝
• 1.董仲舒的贤良三对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置明师;重选 举,广取士。
形成了一个由孝悌、读书出身和经由推荐、 考核而构成的文官制度,是专制皇权的行政 支柱。
• 2.独尊儒术的内容
设五经博士,确立了儒家经典的法定地位, 罢废了诸子传记的学官;尊孔、祀孔蔚成风 气,使之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角落;通过 兴太学来强化儒家思想的灌输,并将儒家思 想具体化而为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标准;整理 儒家经典成为学校的任务;儒家的德行道艺 成为士人的努力方向。
东汉养老画像砖
从甲骨卜辞来看商代的学校
1、商朝已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2、商朝的学校已有一定的规模。 3、商朝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很重视。
甲骨卜辞
• “甲”是乌龟的背壳,“骨”是牛的肩胛 骨。“卜辞”是占卜的记录。
• 凡是完整的卜辞,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 格式:“某某日卜,某人问要做某事, 是吉?是不吉?”
• 一、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 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 治罪。
• _________顺治九年的《卧碑文》
3.地方官学:州、县广泛设学,经学、医 学、崇玄学
4.教材与管理
• 教材:
• 假日:田假、授衣假
• 考试:旬考、岁考、毕业考
• 束鏅制:法律明文规定学生要给教师礼 物,礼物轻重随学校性质不同而有区别。
5.中外教育交流
阿 倍 仲 麻 吕
三、宋代的太学
1.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兴文教”政策
2.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学在官府”有三个表现:惟官有书而民 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 学。

中国教育史-官学发展之示意图

中国教育史-官学发展之示意图

中国教育史——官学的发展进程【机构示意图】一、秦汉时期•秦朝: • 政府机关设置“学室”,由吏对子弟进行教训。

(以吏为师) •汉朝:二、魏晋南北朝官学(时兴时废)• 1、三国时期魏(官学设置,基本继承汉制)蜀国的学校教育中央官学 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地方官学郡国--学 县道邑--校 乡--庠聚--序太学 地方官学律学(曹魏在教育制度上的新发展)太学州学刘备吴国的学校教育:立国学,按古制置学官,设五经博士 (蜀吴简略)• 2、两晋时期西晋两晋的地方官学两晋时期地方官学的兴衰主要依赖地方长官。

朝廷虽然偶或颁发诏令,要求地方兴学,但在中央官学都奄奄一息的年代,地方兴学更是形同空文。

十六国的学校教育(大多沿袭魏晋的教育模式,并无多大独特性)• 3、南朝的学校教育宋朝 的学校教育太学(魏的基础上加以整顿和重建)国子学(最大特点就是创办了旨在培养高级贵族子弟的国子学)中央官学设“四馆”兴复国子学立“总明观”(东观)玄学馆 史学馆 文学馆儒学馆齐朝 的学校教育:国学即国子学的发展与衰退 梁朝 的学校教育地方官学:梁武帝时期曾派遣博士祭酒分赴州郡立学,如荆州办起州学陈朝 的学校教育:国子学(建制上多因袭梁超)梁、陈的专科教育主要是律学,陈沿梁朝设置胄子律博士,属廷尉。

• 4、北朝的学校教育北魏中央官学五馆(儒、道、玄、士、阴阳) 集雅馆国子学 士林馆 律学中央官学道武帝初:立太学天兴二年:增国子太学生次年:撰成《众文经》,为太学教材 明元帝:改国子学为中书学(北魏的特创)太武帝:另起太学于城东孝文帝太和九年,文明太后:建皇宗学(北魏首创) 太和十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太和二十年,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孝明帝: 修缮国学北齐北齐实际上只设国子一学,学生数十人,而且学官徒有虚名。

北周北朝的中央官学与南朝一样设有专门学校,如都设置律学博士;北魏、北周还没有书学,以教授书生;北周设立算学,学生称算法生。

北朝地方官学远较南朝发达,主要表现在统治者对地方设学的重视和学制的完备。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

目录[隐藏]∙ 1 上古∙ 2 先秦到汉初o 2.1 夏商时期的教育萌芽o 2.2 西周▪ 2.2.1 教育内容▪ 2.2.2 教育方向▪ 2.2.3 教育特点o 2.3 东周o 2.4 秦o 2.5 两汉时代∙ 3 魏晋南北朝∙ 4 隋唐教育的系统化o 4.1 隋朝o 4.2 唐朝∙ 5 宋代教育黄金期o 5.1 重文轻武政策o 5.2 兴学运动o 5.3 官学私学的发展o 5.4 教育理论o 5.5 辽金两国的教育∙ 6 元朝教育的低迷∙7 明朝教育的兴盛o7.1 教育机构逐步扩大和完善o7.2 八股取士o7.3 书院政治o7.4 王守仁的道德教育与明末启蒙教育理论∙8 清朝传统教育的衰落o8.1 新式教育的兴起▪8.1.1 教会学校的开办▪8.1.2 洋务运动时期外事学校的兴起▪8.1.3 百日维新及新政期间的教育改革▪8.1.4 近代新式教育制度的确立▪8.1.5 女子教育o8.2 留学出洋▪8.2.1 留美▪8.2.2 留欧▪8.2.3 留日∙9 民国教育o9.1 初建现代教育体系o9.2 教会学校的演变o9.3 平民教育与乡村教育o9.4 满洲国实行的教育▪9.4.1 礼乐教化▪9.4.2 国教▪9.4.3 军训▪9.4.4 教育机构▪9.4.5 士官和教师培养▪9.4.6 解体后o9.5 体制更新与大学繁多▪9.5.1 教育与政治分离时期▪9.5.2 私立学校兴起▪9.5.3 殖民地时期的香港、台湾教育▪9.5.4 民国迁台时期∙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o10.1 院系调整与教育模式革命化o10.2 1950年代的扫盲运动o10.3 知识青年下乡运动o10.4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的破坏o10.5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教育o10.6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教育∙11 相关条目∙12 参考文献上古[编辑]舜时,设庠为教,分下庠,上庠,七岁入下庠,庶老为师,十五岁入上庠,国老为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
——官学的发展进程【机构示意图】
一、秦汉时期

秦朝: • 政府机关设置“学室”,由吏对子弟进行教训。

(以吏为师) •
汉朝:
二、魏晋南北朝官学(时兴时废)
• 1、三国时期
魏(官学设置,基本继承汉制)
蜀国的学校教育
中央官学 太学
鸿都门学
宫邸学
地方官学
郡国--学 县道邑--校 乡--庠
聚--序
太学 地方官学
律学(曹魏在教育制度上的新发展)
太学
州学
刘备
吴国的学校教育:立国学,按古制置学官,设五经博士 (蜀吴简略)
• 2、两晋时期
西晋
两晋的地方官学
两晋时期地方官学的兴衰主要依赖地方长官。

朝廷虽然偶或颁发
诏令,
要求地方兴学,但在中央官学都奄奄一息的年代,地方兴学更是形同空文。

十六国的学校教育
(大多沿袭魏晋的教育模式,并无多大独特性)
• 3、南朝的学校教育
宋朝 的学校教育
太学(魏的基础上加以整顿和重建)
国子学(最大特点就是创办了旨在培养高级贵族子弟的国子学)
中央官学
设“四馆”
兴复国子学
立“总明观”(东观)
玄学馆 史学馆 文学馆
儒学馆
齐朝 的学校教育:国学即国子学的发展与衰退 梁朝 的学校教育
地方官学:梁武帝时期曾派遣博士祭酒分赴州郡立学,如荆州办起州学
陈朝 的学校教育:国子学(建制上多因袭梁超)
梁、陈的专科教育主要是律学,陈沿梁朝设置胄子律博士,属廷尉。

• 4、北朝的学校教育
北魏
中央官学
五馆(儒、道、玄、士、阴阳) 集雅馆
国子学 士林馆 律学
中央官学
道武帝
初:立太学
天兴二年:增国子太学生
次年:撰成《众文经》,为太学教材 明元帝:改国子学为中书学(北魏的特创)
太武帝:另起太学于城东
孝文帝
太和九年,文明太后:建皇宗学(北魏首创) 太和十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
太和二十年,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
孝明帝: 修缮国学
北齐
北齐实际上只设国子一学,学生数十人,而且学官徒有虚名。

北周
北朝的中央官学与南朝一样设有专门学校,如都设置律学博士;北魏、北周还没有书学,以教授书生;北周设立算学,学生称算法生。

北朝地方官学远较南朝发达,主要表现在统治者对地方设学的重视和学制的完备。

北魏
北魏的州郡学制虽然完备,但在总的教学实效很可疑
国子学
国子寺(学制上的贡献,隋唐因袭) 太学 四门学
中央官学
中央官学
太学
明帝宇文毓:麟趾学(文学教育)
武帝天和二年:露门学(虎门学,小学性质)
献文帝:州郡立学
地方官学
大郡 次郡
中郡 下郡
孝文帝:设有乡党之学
通道观
北齐
北周,地方官学曾设置,州县有学生,各县视其大小都设有相当品
秩的县学博士。

三、隋代的教育
国子寺统国子、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后两者为隋代建立)
注重州郡立学
郡学内立孔庙
地方官学
中央官学
隋代初称“国子寺”,隶属太常寺 大业三年改国子学为“国子寺”
开皇十三年国子寺独立,改名“国子学”
四、唐代的教育
中央官学
武德年间国子学隶属太常寺
国子学
太学
四门学
贞观元年,国子学独立,改称“国子监”
开元年代
(直系学校)
国子学
四门学
太学
律学
书学
算学
广文馆
大学性质
专科学校性质

旁系学校崇文馆弘文馆医学崇玄学小学
工艺学乐舞学……
太学 (三舍法)→ 辟雍 四门学 广文馆
武学(最早设立的专科学校)
律学(专科学校) 资善堂
宗学 → 内小学 诸王宫学
画学 算学 医学
书学
专科学校
地方官学
各路提举学
事司管辖 分斋教学制
度 军学 府学 州学 监学 武学 道学
县学
贵胄学校
预备学校
地方行政: 路(不设学)→州、府、军、监→县
增设 小学
六、辽朝的教育(效仿唐朝)
贵族子弟:“诸王文学馆”“诸王伴读”“诸王教授”
五京国子学
南京
上京 东京 中京 西京
国子监
上京 中京 西京
地方官学
府学
州学 县学
小学
教育史上的特色
地方官学
州、镇、府学
女真府、州学 地方医学
金朝地方或者中央官学的学生, 都由政府供养,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 学生终身免除杂役。

中央官学
国子学(升斋等第法、积分法)
蒙古国子学
回回国子学(中国古代中央官学中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司天台、太史院附设学校
儒学系统
地方官学
路学
州学
府学
县学
小学
社学
在农村广泛设立的以农家子弟
为对象的初等教育制度,元朝
教育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创新,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专门学校
蒙古字学
医学
阴阳学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贵胄学校——宗学
专门性质
专门性质
儒学性质
普通—府学—州学—县学
卫学
各司儒学(教司儒学、行都司儒学等) 孔颜曾孟四氏学 医学
武学 阴阳学 医学
武学 四夷馆
国子监 (大学性质)
京师国子监
南京国子监
阴阳学
(农村,元朝社学的继承与发展)
社学 创立历事制度、实行积分法
十、清朝的教育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最高学校——国子监(通称太学、国学,内设南学、辟雍)贵胄学校
专门性质
俄罗斯学馆
儒学性质
宗学
觉罗学
旗学(清朝
学制的重要
特点)
土司学(亦称土苗学)
义学(为孤贫儿童及少数民族子弟)
井学(云南边疆地区)
八旗官学(国子监)
景山官学(内务府)
咸安宫官学(内务府)
八旗蒙古官学
八旗学堂
八旗教场官学
算学
州学
县学
卫学(按军队编制)
府学
社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