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剪羊毛》教案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四章《劳动最光荣》,详细内容为歌曲《剪羊毛》的学习与实践。
歌曲《剪羊毛》是一首具有鲜明劳动特点的儿童歌曲,歌词描述了剪羊毛的情景,旋律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歌曲《剪羊毛》,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3. 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歌词的快速念唱。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掌握,以及劳动情感的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歌词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剪羊毛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对剪羊毛劳动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感。
(3)学生跟唱歌曲,逐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歌曲实践:(1)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2)学生自主设计动作,将歌曲中的剪羊毛动作表现出来。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和演唱中的问题。
4. 集体表演:(1)各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给予评价。
5. 劳动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剪羊毛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2)分享剪羊毛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剪羊毛》2. 歌曲旋律简谱、歌词、节奏符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剪羊毛》,并设计一个剪羊毛的动作。
2. 答案要求:歌曲演唱熟练,动作设计符合歌曲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剪羊毛》的掌握程度,以及劳动体验的收获。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劳动的歌曲,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歌词的快速念唱。
《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

《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剪羊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剪羊毛》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歌唱。
知识目标:提高节奏排练的练习,培养学生进行节奏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目标。
情感目标:提高学唱歌曲使他们初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⒈区别节奏的不同的感受。
⒉初步唱会第一段。
教学难点:⒈歌曲中节奏的演唱。
⒉节奏自由组合的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节奏型练习教师:(出示剪刀实物)同学们,这是什么啊?小常识介绍:哦!这是一把漂亮的尖刀,那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把剪刀是哪个国家的人们发明的吗?老师告诉你们是埃及人发明了剪刀。
教师:谁能按来念“剪刀”这个词?你能按这些节奏来念念剪刀和小剪刀这些词吗?XX|X·X|剪刀剪刀XXX|XX·X|小剪刀小剪刀我们一边打拍子一边按这些节奏来念两遍。
教师:老师这里有两组节奏,你们先听老师念一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⑴XXX|XXXX|XXX|X—|⑵XX·X|XXX·X|XX·X|X-|(第一组比较平淡,第二组活跃、跳跃)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念。
二、游戏⑴导入:你们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我还要考你们一下,剪刀有哪些用途啊?(剪手指甲、剪纸……剪羊毛)埃及人发明创造的第一把剪刀就是用来剪羊毛的。
教师:现在我这里有4组节奏⑴XX|X·X|XX·X|X-|⑵X·X|XX|XX·X|X-|⑶XX·X|X-|X·X|XX|⑷X·X|X-|XX·X|XX|你们每个队先念念自己队的节奏,然后推举一个人上来用剪刀剪出这个节奏,看哪个队剪的节奏最对最动听。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1目标在熟悉音乐、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为乐曲配伴奏,会听音乐打2/4拍节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编力。
准备有关剪羊毛的图片或录像、打击乐器。
《剪羊毛》的录音磁带,并让幼儿欣赏。
过程1、利用有关图片、录像向幼儿介绍剪羊毛的常识,知道羊毛的用途,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介绍时,配以《剪羊毛》的乐曲,帮助幼儿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情感,熟悉旋律。
2、欣赏乐曲《剪羊毛》。
教师弹奏乐曲《剪羊毛》,让幼儿再次欣赏,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运用简短、生动的语言讲述音乐表达的内容情感。
让幼儿通过音乐体验剪羊毛的紧张的劳动、愉快的心情和音乐2/4拍节奏特点。
3、学习为乐曲配伴奏。
启发幼儿根据音乐的内容、节奏特点进行讨论:怎样打出节奏?编出几种节奏型。
如:羊毛剪子发出的声音××××|××××|或×××|×××|;人们高兴的心情××|×—|××|×—|或×○|×○|×○|×○|4、练习掌握以上几种节奏型。
教师逐一弹奏乐句,请幼儿再次讨论用哪种节奏型合适?选定一种或两种节奏型后,随音乐拍手打节奏。
5、选择和使用几种乐器打节奏。
幼儿持乐器分句练习。
如:手铃:××××|××××|或×××|×××|沙锤铃鼓:××|×〉—|××|×〉—|木鱼:×○|×○响板6、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练。
《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

《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剪羊毛》。
本课主要讲述了澳大利亚的牧场工人剪羊毛的有趣情景。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澳大利亚的牧场生活和剪羊毛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澳大利亚的牧场生活和剪羊毛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能够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对澳大利亚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中一些描述性的语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牧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澳大利亚的牧场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生字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环节:学生扮演牧场工人,模拟剪羊毛的过程,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请家长帮忙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并书写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剪羊毛牧场生活:澳大利亚、牧场、工人、羊毛剪羊毛过程:准备、开始、结束、快乐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剪羊毛》,家长签字确认。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剪羊毛的过程。
3. 写一篇关于牧场生活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如参观牧场、观看澳大利亚的相关纪录片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澳大利亚的牧场生活和剪羊毛的过程。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劳动的歌声最动听》,具体内容为《剪羊毛》一课。
该曲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旋律轻快,节奏明快,歌词描绘了剪羊毛的劳动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节奏及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劳动歌曲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的学唱,歌词的理解及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学具:音乐课本、笔、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参与劳动的经历,引导学生关注劳动歌曲的特点。
2. 歌曲学唱(10分钟)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b.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歌曲。
c. 分句教唱,注意切分音、附点音符等节奏的掌握。
d.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3. 歌词理解与表现(10分钟)a. 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描绘的场景。
b.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表现歌曲中的情感。
c. 分组练习,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小组唱练习。
b. 教师选取部分小组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建议。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剪羊毛》2. 歌曲特点:澳大利亚民歌,旋律轻快,节奏明快3.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旋律、节奏及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剪羊毛》,并尝试创作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
2. 答案要求:歌曲旋律、节奏正确,歌词内容健康向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劳动歌曲,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的学唱,歌词的理解及表现。
音乐教案-剪羊毛2篇

音乐教案-剪羊毛音乐教案-剪羊毛精选2篇(一)教学目的:1. 学习剪羊毛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歌曲的根本信息。
2. 学习和练习剪羊毛这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才能和合作精神。
教学材料:1.《剪羊毛》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2.歌曲的歌词。
教学步骤:1. 背景介绍:提醒学生,在古代农村,人们常常用剪刀剪下绵羊的毛,以利用羊毛制作衣物等产品。
2. 引入新知:播放《剪羊毛》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用耳朵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学习歌曲的歌词:分发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随录音或视频一起听歌词,并尝试跟唱。
4. 学习和练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醒学生用手拍打歌曲的节奏,并尝试跟随录音或视频一起唱歌。
5. 分组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局部歌词或旋律,让他们一起合作演唱整首歌曲。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示剪羊毛的动作,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
2. 学生可以尝试用身体的动作和乐器伴奏来演奏这首歌曲。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演唱质量和合作精神。
可以进展小组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音乐教案-剪羊毛精选2篇(二)教案名称:小蜜蜂音乐教案教学目的:1. 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小蜜蜂,并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达才能。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才能,进步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幼儿的社交才能。
教学准备:1. 小蜜蜂相关的图片或故事书。
2. 小蜜蜂的音乐〔可以在教学前录制好或者使用现成的音乐〕。
3. 蜜蜂的面具和翅膀〔可以用彩纸制作〕。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小蜜蜂的图片或者故事书,与幼儿们一起介绍小蜜蜂。
询问幼儿们对小蜜蜂的理解,并引导他们讨论小蜜蜂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活动一:听音乐1. 制作小蜜蜂面具和翅膀,发给幼儿们穿戴上。
2. 播放小蜜蜂的音乐,让幼儿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扇动翅膀、跳舞。
3. 在音乐完毕时停下来,观察幼儿们的表现,让他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剪羊毛》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剪羊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剪羊毛》。
主要内容为教授幼儿如何使用安全剪刀,剪出有创意的羊毛形状,并了解羊毛的相关知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羊毛、学习剪羊毛的技巧、创意设计羊毛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羊毛的特点,知道羊毛是从羊身上剪下来的,了解羊毛的作用。
2. 学会使用安全剪刀,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使用剪刀剪出有创意的羊毛形状。
教学重点:学习剪羊毛的技巧,了解羊毛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羊毛样品、安全剪刀、双面胶、彩纸、画笔、教学课件。
学具:每人一份羊毛样品、安全剪刀、彩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羊毛样品,引导幼儿观察羊毛的特点,讨论羊毛是从哪里来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0分钟):介绍剪羊毛的方法,讲解使用安全剪刀的注意事项,示范剪羊毛的技巧,引导幼儿关注剪出的羊毛形状。
3. 实践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剪羊毛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独特的羊毛作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彩纸、画笔等材料,装饰自己的羊毛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剪羊毛2. 板书内容:a. 羊毛的特点:柔软、保暖b. 剪羊毛技巧:使用安全剪刀、注意力度c. 羊毛作品创意:形状、颜色、装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安全剪刀剪出自己喜欢的羊毛形状,并涂上颜色,完成一幅羊毛作品。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学会了使用安全剪刀,剪出了有创意的羊毛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剪羊毛的技巧,避免出现剪刀伤人的情况。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了解其他动物的毛发特点,如猫、狗等,并尝试用剪羊毛的方法,创作更多有趣的作品。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含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含反思章节:第一章适用年级: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剪羊毛》这首歌曲,感受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
2. 培养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的能力。
3. 学会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会歌曲《剪羊毛》。
2. 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2. 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剪羊毛》视频或音频。
2. 羊毛道具:用于学生表演。
3. 教学卡片:歌曲歌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剪羊毛》歌曲,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
2. 新歌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剪羊毛》,教唱旋律和歌词。
3. 歌曲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描绘的澳大利亚风土人情。
4. 动作表演:教师示范歌曲中的动作,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用动作表现羊毛剪剪的过程。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用动作和声音表现动物的特点。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通过学习歌曲《剪羊毛》培养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歌曲的节奏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延伸章节:第六章内容: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关于澳大利亚的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动物等。
2. 课后活动:组织一次“澳大利亚文化日”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了解到的澳大利亚文化,如制作澳大利亚动物的手工作品、分享澳大利亚的故事等。
七、教学评价章节:第七章内容: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力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歌曲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歌曲时的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3. 小组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创造力等。
《剪羊毛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剪羊毛优秀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农业技术》教材第五章“畜牧生产”第二节“剪羊毛”,详细内容包括:剪羊毛的工具选择、操作技巧、羊毛的处理和保存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剪羊毛的意义,掌握剪羊毛的基本操作技巧。
2. 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剪羊毛工具,提高畜牧生产效益。
3.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关注农业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剪羊毛的操作技巧和羊毛的处理保存方法。
重点:剪羊毛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剪羊毛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羊毛工具一套、模拟羊模型、羊毛样品、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剪羊毛前后的对比图片,引发学生对剪羊毛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时间:5分钟2. 知识讲解:(1)介绍剪羊毛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
(2)讲解剪羊毛工具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
(3)演示剪羊毛的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时间:15分钟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剪羊毛模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时间:20分钟4.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剪羊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时间:10分钟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时间:5分钟时间: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剪羊毛》2. 内容:(1)剪羊毛工具及使用方法(2)剪羊毛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羊毛的处理和保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剪羊毛的意义。
(2)列举并描述三种常见的剪羊毛工具。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剪羊毛的相关知识,如羊毛的种类、品质鉴定等,提高学生对畜牧生产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剪羊毛工具的选择和使用2. 剪羊毛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 羊毛的处理和保存方法一、剪羊毛工具的选择和使用1. 手动剪毛剪:适用于小型羊场,操作简便,但效率较低。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剪羊毛》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剪羊毛》教案:《剪羊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66页,歌曲《剪羊毛》。
歌曲内容描述了剪羊毛的场景,通过歌词和旋律,让学生感受到剪羊毛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剪羊毛》,并理解歌词的含义。
2.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3. 学生能够模仿剪羊毛的动作,增强肢体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剪羊毛》,并理解歌词的含义。
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模仿剪羊毛的动作,增强肢体协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音乐播放设备、羊毛玩具、剪刀道具。
学具:幼儿音乐教材、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羊毛玩具,引导学生观察羊毛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剪羊毛的兴趣。
2. 新歌教学:教师播放歌曲《剪羊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词和音准。
3. 歌曲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所描述的剪羊毛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体会劳动的乐趣。
4. 动作模仿:教师示范剪羊毛的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并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剪羊毛动作的比赛,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剪羊毛1. 歌词:剪羊毛,剪羊毛,羊毛花儿开,一片片,一堆堆,送到工厂加工成。
2. 动作要点:剪刀手势、肢体协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剪羊毛的动作,并背诵歌曲《剪羊毛》。
2. 答案:学生能够正确地展示剪羊毛动作,熟练地背诵歌曲《剪羊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剪羊毛》让学生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在动作模仿环节,学生普遍能够掌握剪羊毛的动作要领,但在肢体协调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在课后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剪羊毛的动作,或者举办一个小型的剪羊毛比赛,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
2024年优秀教案《剪羊毛》教案

优秀教案《剪羊毛》教案教案名称:优秀教案《剪羊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剪羊毛的基本过程和技巧。
(2)学会正确使用剪羊毛工具,并能独立完成剪羊毛任务。
(3)掌握剪羊毛的注意事项,确保人和羊的安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通过剪羊毛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勤劳朴实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增强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了解,激发他们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剪羊毛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剪羊毛工具的使用方法。
3.剪羊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剪羊毛后的羊毛处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剪羊毛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剪羊毛工具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1)剪羊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剪羊毛后的羊毛处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观察剪羊毛的过程,了解剪羊毛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实践法:亲自动手剪羊毛,掌握剪羊毛工具的使用方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剪羊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情景教学法:创设实际剪羊毛的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生活,了解剪羊毛的意义。
(2)激发学生对剪羊毛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剪羊毛基本步骤和技巧的学习:(1)教师示范剪羊毛的过程,讲解剪羊毛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学生观察并记录剪羊毛的要点。
3.剪羊毛工具的使用方法:(1)教师演示剪羊毛工具的使用方法,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剪羊毛工具,教师巡回指导。
4.剪羊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学生分组讨论剪羊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2)教师总结剪羊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遵守。
5.剪羊毛后的羊毛处理方法:(1)教师讲解剪羊毛后的羊毛处理方法,强调环保意识。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剪羊毛的基本知识和羊毛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唱歌、跳舞和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剪羊毛》歌曲,掌握简单的舞蹈动作。
2. 教学难点:歌词的记忆和舞蹈动作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羊毛模型、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适当的座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羊毛的基本知识和羊毛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学:教师教授《剪羊毛》歌曲,讲解歌词的含义,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歌。
3. 舞蹈教学:教师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跳舞。
4.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进行唱歌和跳舞表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歌词和舞蹈动作的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复习《剪羊毛》歌曲,加强歌词记忆。
2.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练习舞蹈动作,提高舞蹈协调能力。
3. 家长观察幼儿对羊毛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教师沟通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唱歌和跳舞的表现。
2. 作业完成评价: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复习歌曲和练习舞蹈的情况。
3. 学期成果评价:通过学期末的音乐会,评价幼儿对《剪羊毛》歌曲和舞蹈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牧场,实地了解剪羊毛的过程,增强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2. 邀请牧羊人或有经验的家长来园讲解羊毛加工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3. 开展羊毛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羊毛玩具或其他手工艺品。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鼓励。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快乐。
九、教学反馈: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6篇)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6篇)小学音乐《剪羊毛》篇1一.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2. 学科:音乐3. 课时:24. 课型:唱歌综合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准确掌握附点八分节奏和复习休止符,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劳动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广泛的民歌,该国以盛产羊毛而著称。
歌曲正是反映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生活和乐观的精神面貌。
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剪羊毛”这一特定的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绵”夸张的形容通过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以“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象,很有童真。
歌曲为4/4拍,大调式,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旋律以分解的主和弦音进行,使得曲调色彩十分明亮,情绪轻快活跃。
四.教学重点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在歌唱中的情绪及表现作用,准确把握附点八分节奏,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五.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附点八分节奏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六.教学方法模唱法、听唱法、学唱法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简介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澳大利亚吗?学生:没有(有)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这个美丽的国家,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迷人的风光。
【放】(介绍图片:澳大利亚不但风光秀美,它还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是世界上养羊数量最多的国家。
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养羊的工人们都要把羊的身上的羊毛剪掉一些,人们在剪羊毛的时候很辛苦,于是就一边唱歌一边劳动。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剪羊毛》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剪羊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教材第四章《剪剪贴贴》,详细内容为第二节《剪羊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羊毛的特点,学会使用剪刀剪出不同形状的羊毛,并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羊毛的特点,知道羊毛可以剪裁出各种形状。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剪刀,剪出形状各异的羊毛。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了解羊毛的特点,学会用剪刀剪羊毛,并将剪出的羊毛贴成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刀、胶水、画纸、羊毛、范例作品等。
2. 学具:剪刀、胶水、画纸、羊毛。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向孩子们介绍羊毛的特点,如何正确使用剪刀。
(2)示范如何剪羊毛,并展示剪出的不同形状。
(3)示范如何将剪出的羊毛贴在画纸上,完成作品。
3. 课堂实践(10分钟)(1)让孩子们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剪羊毛。
(2)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剪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3)让孩子们将剪出的羊毛贴在画纸上,完成作品。
4. 互动环节(5分钟)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大家互相欣赏、学习、鼓励。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讲解如何剪出一只小羊。
(2)让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剪出一只小羊。
(2)评价孩子们的作品,引导他们发现优点和不足。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形状的羊毛。
2. 在旁边标注每个形状的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剪出一只小羊,贴在画纸上。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孩子们的参与度较高,但在使用剪刀方面还需加强指导,确保安全。
2. 拓展延伸:(1)引导孩子们思考,除了剪羊毛,还可以剪哪些材料进行创作。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劳动的歌》,具体内容为《剪羊毛》一课。
通过学习本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劳动的喜悦,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熟练演唱。
2. 通过学习本首歌曲,使学生了解劳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整体演唱和音乐知识的拓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剪羊毛的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旋律。
c. 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并进行示范演唱。
d.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纠正错误。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知识点,如音符、节奏、音高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5. 团队协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的演唱比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剪羊毛》2. 内容:a. 歌曲旋律、节奏、歌词。
b. 音乐知识点:音符、节奏、音高。
c. 歌曲演唱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剪羊毛》歌曲,并写出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如何?哪些地方需要加强?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劳动歌曲,如《劳动最光荣》、《咱们工人有力量》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剪羊毛教学设计(精选6篇)

剪羊毛教学设计剪羊毛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剪羊毛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剪羊毛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剪羊毛》这首歌曲是一首在澳大利亚广为流传的民歌。
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羊毛这一劳动情景。
以“白云”、“冬雪”、“丝棉”、“皮袄”来形容了工人们剪下来的羊毛,富于想像,很有童趣;歌曲为2/4拍子、大调式、二段体结构。
第1乐句中前三句乐段的节奏基本一致,附点八分音符贯穿其中,句末都以“X.X︳X0”这一节奏收尾,第四乐句从高音“2”的附点节奏开始,连续级进下行到下方八度主音“1”,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的心情;第二乐段前两句的音调高昂,旋律起伏大,节奏明快,与前段行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重复了第一乐段的三四两句,表现了劳动者有节奏的动作和乐观爽朗的性格,点出了“热爱劳动”的主题。
【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知识目标:熟悉并掌握附点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
3.情感态度目标:在学唱歌曲过程中体验牧民们劳动的快乐与意义。
【教学重点】1.以愉快而有趣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2.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看看它们是谁呢?哦,原来是喜羊羊跟他的朋友们。
师问:他们要准备过什么节日?学生答:剪羊毛节喜羊羊说啊,小朋友们,春天了,我想换一身新衣裳,谁来替我剪羊毛啊!那你们先来模仿下剪羊毛的动作吧!师:小朋友们,剪羊毛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啊?生:卡擦卡擦卡擦卡擦师:哦,老师觉得这太普通了,老师要考考大家,你能把他变成音乐的剪刀,有节奏的来剪羊毛吗?(出示节奏)老师这个节奏当中啊,出现了一个附点节奏。
剪羊毛儿歌教案(精选3篇)

剪羊毛儿歌教案(精选3篇)剪羊毛儿歌篇1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剪羊毛》,并为歌曲编创伴奏、伴舞进行表演。
二、歌曲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歌。
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剪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棉"夸张地形容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把"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象,很有意趣。
歌曲为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前三个乐句节奏基本一致,"×·×" 附点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贯穿其中。
句末都以"×·× | × ○ | "这一节奏型收尾,旋律中以分解的主和弦音进行,使得曲调色彩十分明亮,情绪轻快活跃,展示了剪羊毛的工人熟练、轻捷的动作。
第四乐句从高音"2"的附点节奏开始,连续级进下行到下方八度主音"1".突然反跳上行八度,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的心情,坚信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第二乐段前两个乐句音调高昂,旋律起伏较大,节奏明快,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重复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劳动者有节奏的动作和乐观爽朗的性格,点出了"热爱劳动"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目标1、体会歌曲的劳动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创造美的意识。
2、学会歌曲并用愉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3、编创伴奏、伴舞进行表演。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并能用愉快、活泼声音演唱。
难点:能够用所学的节奏型及表演动作为歌曲编创伴奏、伴舞。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道具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情境导入①师带着无线小话筒,打扮得像一位导游师:同学们,看老师这身打扮像导游小姐吗?生:像。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12篇)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12篇)《剪羊毛》音乐优秀篇1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2.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
二、教学重点:了解歌曲中重复、副歌等表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四、教学准备:1.:包括歌曲欣赏、短句练习、歌谱。
2.卡片:剪羊毛、听、想、唱、演、重复、副歌。
五、教学过程:教学常规:师生问好、律动、音阶手势(用LU哼唱音阶)。
(一)导入歌曲1.师:同学们,有个很重要的节日就快到了?(学生答: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因为人们用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开展一次“音乐之旅”,让音乐带着我们穿越时空、穿越国界,到异国他乡去认识那里勤劳的人们、感受那里的音乐。
2.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群美丽的纺织姑娘,随着俄罗斯民歌《纺织姑娘》一起来学纺织吧!(老师带领大家有节奏地模拟纺织动作。
师:多么甜美的歌声啊,它给你带来什么感受?)3.接下来看,大海边的人们将带我们去做什么?(捕鱼拉网)就让我们随着日本民歌《拉网小调》也来做一回渔民吧!(老师带领大家有节奏地模拟拉网动作。
师:那铿锵有力的歌声给渔民们增添了劳动的力量,你有什么感受?)4.猜一猜,草原上的人们要带我们去做什么?(学生猜)就让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带着我们去剪羊毛吧!(老师带领大家有节奏地模拟剪羊毛动作,这是一首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歌曲,喜欢吗?)5.看来我们的音乐之旅要在澳大利亚稍作停留,一起来学唱这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板书课题:剪羊毛)。
(二)感受歌曲1.澳大利亚的绵羊们还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想知道吗?(播放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要点: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绵羊最多)因此剪羊毛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工作。
剪羊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疼,为了减轻疲劳,人们就一边哼唱歌曲,一边剪羊毛。
2.下面让我们再来仔细聆听歌曲,听听歌曲主要唱了什么内容?(播放录音)(关键词:白云、雪堆、皮袄、发抖、劳动、幸福)然后“接龙”读歌词。
2024年《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音乐教材《剪羊毛》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学习、节奏分析、合唱实践以及音乐欣赏。
具体章节内容涵盖歌曲的旋律、歌词学习,对歌曲中的简单乐理知识进行讲解,以及通过合唱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和歌词,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合唱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以及合唱时的音准控制。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学习,节奏分析和合唱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响设备、教学PPT、评分表。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剪羊毛》歌曲,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模仿剪羊毛的动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逐句教唱,讲解歌曲中的乐理知识。
3. 节奏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歌曲的节奏谱,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并进行实践演练。
4. 合唱实践(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唱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音准和节奏。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随堂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定节奏的演唱,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各小组进行合唱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剪羊毛》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歌词:逐句展示4. 节奏分析:节奏谱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剪羊毛》,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旋律和歌词,节奏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与剪羊毛相关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晚会等,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2. 合唱时的音准控制3. 课后作业的录制视频一、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1. 分解节奏:将复杂的节奏分解成简单的节奏,逐一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
剪羊毛教案(8篇)

剪羊毛教案(8篇)篇1:《剪羊毛》的教案一、概述《剪羊毛》是小学艺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歌曲。
它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也是一首少儿歌曲。
歌曲反映了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火热的劳动热情。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其旋律优美欢快,尤其是附点节奏的运用,更赋予歌曲活泼跳跃之感。
我根据音乐《标准》里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附点”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
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二)过程与方法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作为音乐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执教歌曲《剪羊毛》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一些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歌曲的音响特点,指导学生于聆听中学习,于创编中发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主要是采用“宋君五字教学法”――顺、激、起、导、思。
指导学生看中听,听中辨,顺利解决教学中难点;练中听,听中做,突出学科特点显成效;听中思,思中疑,激情起疑使中之乐学;听中创,创中编,于创编中丰富情感体验,还运用了模唱法、听唱法、学唱法。
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准绳,逐步展开,环环相扣,直至完成整节课的教学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曲内容、风格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综合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听中创,创中编,于创编中丰富学生在其情感体验,提高其对音乐的表现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天真活泼,非常好动,在学习知识技能时采用打击乐器学得更有激情2、用情景导入增加学生的学习氛围3、模仿表演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乐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根据教学目标,教师的思路,学生主要是运用了练习法、欣赏法和表演法(一)学生在看、听、想的过程中,感受到带有附点节奏,进一步体会到附点节奏跳跃、不稳定、赋有动感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进一步巩固“八分附点”及“四分休止符”并让学生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和风格,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生跟老师把歌曲再模唱一遍。(高声部分感觉声音唱到眉心上,头顶上。)
3、有节奏的朗诵第一段歌词
师带学生利用歌曲节奏来念第一段歌词。(为什么歌曲中出现了“白云、白色、雪堆、冬天、丝绵”?)生讨论。
4、演唱第一段歌词。
5、带问题学第二段歌词。(剪羊毛的小朋友为什么要剪羊毛?)生讨论。
小朋友,绵羊也是有生命,所以我们在剪羊毛的时候要动作轻点不要用太大的力气,就像我们要轻轻的演唱一样。
教学重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八分节奏。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
教学难点:
1、八分附点节奏的演唱。
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导入课题
1、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首先请跟老师一起来玩一个节奏游戏(歌曲中难点节奏—八分附点节奏)
6、全班同学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休止符部分老师来唱“喀嚓”
7、歌曲情感处理:
你在剪羊毛的活动中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你的心情怎样呢?(生答)
师:用饱满、热情的情绪,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8、分男女生演唱歌曲,进行剪羊毛比赛。
1、2句男生唱,3、4句女生唱,第二部分齐唱。
三、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学唱歌曲《剪羊毛》,我们知道了澳大利亚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国家,他们劳动时那种喜悦地心情真值得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学习!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再次随着《剪羊毛》的音乐边唱边走出教室。下课!
生:是。
师:那你们知道休止符有什么作用吗?
生:休息的作用。
师:如果我们把休止符的地方唱成“咔嚓”并模仿剪羊毛的样子。(老师唱歌词,同学们为老师唱“喀嚓”)
2、熟悉歌曲旋律
用“LA”哼唱全曲。学生找出难唱部分。(附点节奏)老师把附点部分标出了红色,同学们要把这些地方唱得活泼跳跃点,附点音符前一个音要拖长一点。
生:绵羊。
师:澳大利亚的羊特别多,这个国家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称。…(见课件)
欣赏:工人师傅剪羊毛的图片。
师:瞧!这是工人师傅在干什么呢??
生:在剪羊毛呢!
师:澳大利亚有一首歌《剪羊毛》就是反映这样的情景,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
3、学生感受歌曲
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是愉快、活泼地还是悲伤、深沉的?你们听到了剪羊毛的声音吗?在哪听到的?请学一学剪羊毛的声音。(锋利的剪子咔嚓响。)
学生听完后回答这三个问题,并模仿剪羊毛的声音和动作。
二、学唱《剪羊毛》
1、认识休止符
师:同学们听的真仔细,那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谱,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节奏都有那些共同的特点?
生:结尾处有0.
师:你们的眼力真不错,你们刚刚所说的就是音乐中的休止符0,看看书本,是不是每一句的后面都有一个休止符啊?
附点节奏,有活泼、跳跃的感觉。
2、领略澳大利亚风景特色,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的节奏打得真准!老师要为你们的出色表现鼓掌,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要带领你们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到澳大利亚去领略异国风情,你们想不想去?
学生欣赏图片,老师做适当介绍。(课件出示图片)
师:澳大利也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着名的悉尼歌剧院,世界上很多着名的歌唱家都在这开过音乐会。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区。还有澳大利亚大牧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国家什么最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