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直线、射线、线段(2)导学稿

合集下载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 教案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 教案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二课时)课型新授单位主备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2)会画线段的和与差2.过程与方法:(1)能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提高抽象概括能力.(2)经历画图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3.情感、价值观:积极参与实验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懂得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画线段的和与差教学难点: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理解画图语言,建立图形与语言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你们平时是如何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的?你能从比身高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吗?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一)、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思考比较方法,可能有两种方法,一是分别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比较长度即可(度量法),二是把其中的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进行比较(叠合法).(课件: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生讨论1、如上图,直接看出,总结第一种方法:目测法2、用刻度尺量,再比较数量大小------度量法,即用一把尺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3、利用圆规,把其中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作比较------叠合法先把两条线段的一端重合,另一端落在同侧,根据另一端落下的位置,来比较总结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1目测法 2 度量法 3 叠合法小试牛刀:观察下列三组图形,分别比较线段a、b的长短,再用刻度尺量一下,看看你的观察结果是否正确(1))(2)两条线段的关系有: AB=CD AB>CD AB<CD归纳总结:度量法数线段比较的方法叠合法形跟踪练习:教材128页1题探究(二):你能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吗?已知线段a,作线段AB,使线段AB=a.学生活动设计:由于直尺没有刻度,因此直尺的作用是画线,不能进行度量,而圆规当半径不变时,可以把一条线段任意移动,因此圆规的作用是度量,于是有下列画法:(1)画射线AC(2)以点A为圆心,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于点B,线段AB就是符合条件的线段.aA B C所以 AB=a像这样仅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图的方法叫尺规作图.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总结画法时,注意语言的简洁与规范,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的说法和表述.注意:不要求写画法,但一定要标清字母,写出有结论.也可以先量出线段a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例1 如图,已知线段a,借助圆规和直尺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a A B C作业设计1、如图,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1)AB+BC=(2)AC-BC=(3)AC-AB=2、已知线段AB=5cm,(1)在线段AB上画线段BC=3 cm,并求线段AC的长(2)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3 cm,并求线段AC的长3、如下图,四条线段AB、BC、CD、DA,且,用圆规比较图中的线段大小,确定出A、B、C、D四点的准确位置,再用刻度尺量出这四条线段的长度.最佳解决方案个课下学生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通过比较两个人的高矮这一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引出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师要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2.2直线、射线、线段2

4.2.2直线、射线、线段2

(3)
练习3:如图,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使它
等于2a-b.
a b
四、猜想验证,拓展新知
问题6: 如图,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之 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如果能, 请联系你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
A
B
1.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地说:两点 之间,线段最短. 2.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Hale Waihona Puke 课件说明学习目标: 1. 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掌握直线、射线、 线段的表示方法,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2. 能够理解“经过” 、“确定”等几何语言的意义,并能根 据几何语言画出简单的图形; 3.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在本课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课件演示和教师的演示作图相结 合,使学生对“使用圆规截取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等基本操作有 一个直观的认识.
B
(1) AB<AC
C
(2) AC-AB=BC
AC-BC=AB
BC+AB=AC
二、概念延伸,思维提升
问题4: 如图,已知线段a和线段b,怎样通过作 图得到a与b的和、a与b的差呢?
a b a
a
A
b
B
CP A
C
B
P
AC=a+b
b CB=a-b
二、概念延伸,思维提升
问题5:如图,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2a.
义务教育教科书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2课时)
课件说明
本课学习的是与“直线、射线、线段” 有关的图形的画法,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 图形的画法是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对画图的 体会是后续进行“说理论证”的重要基础.本 课要求学生能够画出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并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出“两点 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人教版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人教版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人教版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人教版)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直线、射线、线段”是几何学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使用。

如距离、角、相交线、平行线、圆的半径、直径等,都要以“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为基础。

因此,它不仅是后面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直线、射线、线段;(3)通过比较,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4)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归纳提炼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手电筒,直尺。

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以多媒体演示法为主,辅以讲解法,讨论法。

学法: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直观感受,观察比较,归纳提炼等方法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手电筒的光线,笔直的铁轨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由此引出课题——直线、射线、线段。

新课学习,探究新知(1)认识直线:让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的动画演示,了解直线的特性——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然后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直线的特点,并给出直线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认识射线:先让学生通过手电筒照射墙面形成的光线感受射线的特点——有一个固定的端点,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然后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射线的特点,并给出射线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3)认识线段:让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的动画演示,了解线段的特性——有两个固定的端点,不能向任何一方延伸。

然后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并给出线段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比较归纳,深化理解通过比较直线、射线、线段的特性,引导学生归纳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并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线段、直线和射线线段》说课稿

《线段、直线和射线线段》说课稿

《线段、直线和射线线段》说课稿线段、直线和射线线段说课稿
一、引言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线段、直线和射线线段。

线段、直线和射线线段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对于研究几何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主要介绍线段、直线和射线线段的定义和特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对几何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线段
线段是指在直线上取两点A和B,据此确定的一段有方向的线段AB。

线段AB可以简记为A B,其中上面的横线表示线段。

线段有以下几个特点:
- 线段是有长度的,可以用尺来测量;
- 线段有两个端点,分别是A和B。

三、直线
直线是不具有宽度和厚度的,无限延伸的线。

直线可以用两个点确定,也可以用一条箭头表示。

直线上的任意两点都可以通过直线相连。

直线有以下几个特点:
- 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没有起点和终点;
- 直线上的任意两点都可以通过直线相连。

四、射线线段
射线线段是直线上的一段有方向的部分。

类似于线段,射线线段也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端点,但它没有终点,可以一直延伸下去。

射线线段有以下几个特点:
- 射线线段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端点;
- 射线线段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没有终点。

五、总结
线段、直线和射线线段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对于研究几何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线段有具体的长度和两个端点,直线是无限延伸的,而射线线段是直线上的一段有方向的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线段的定义和特点,为以后的几何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谢谢大家!。

直线射线和线段说课稿

直线射线和线段说课稿

直线射线和线段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直线、射线和线段”。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直线、射线和线段”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中的第一课时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直线、射线和线段不仅是进一步学习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来获取知识。

但是,由于直线和射线是无限延伸的,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建立正确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表示方法;能够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并能正确地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经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感受数学的美和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和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区分它们。

2、教学难点理解直线和射线的无限延伸性。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操作探究法。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操作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说课稿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说课稿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说课稿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线段、直线和射线》是空间与图形认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是研究复杂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的必要基础,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

从思想方法上讲,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体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学情分析:线段、直线和射线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图形,又是容易混淆的知识。

虽然学生在低年级时已初步接触过线段,但当时只是感性的初步认识。

这次是学生第一次同时接触,要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感知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借助直观和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采用观察想象、抽象概括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三线的特征及区别联系。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

知道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是最短的,掌握用直尺画线段,及数线段的方法。

3、尝试用数学的意识观察生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采取观察—探究—思考—发现—验证的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出示奥运场馆图片:找出隐藏在图片中的线段?指着灯光发出的线问你知道这可以看成什么线吗?会有学生说出是射线。

2、那么,生活中除了线段、射线,还有各种各样的线,你还知道哪些线?学生可能会说出折线,曲线、直线?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线的世界,重点来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

(板书课题)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结合今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水立方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线抽象成数学中的线,不仅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而且引发学生对线段的注意,引入自然而顺利。

直线、射线、线段(4.2.2)讲学稿

直线、射线、线段(4.2.2)讲学稿

直线、射线、线段(4.2.2)讲学稿年级:七年级执笔:可敏时间:09.12.22审核:七年级数学组课时:1课时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上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会通过语句作出图形3、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学习重点:1.通过语句作图2.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难点: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即文字语言、字母语言、图形语言)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自学探究自学教材P128—129,写下你心中对点与线、线与线的认识,学会画出图形二、合作交流1.平面上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1、由于,我们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这条直线。

一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说这条直线这个点;点在直线外,可以说直线这个点·B y P问题2、· Aa ·D直线a或直线点D在直线y上()点A、B在直线a上,也(直线y不经过点p)可说直线a经过点A、点B问题3、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a.直线EF经过点Cb. 经过O点的三条线段a、b、cc.点A在直线b外d. 点B、C、D在直线p上,且点C在点B、点D之间问题4、在一个平面内,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问题5、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a. 直线b、c相交,交点为Bb. 线段AB、CD相交于点Ec. 直线EF交直线AB于点Ed. 直线m、n、p相交于点Q2.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问题6、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问题7、上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如下一个数学问题: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a方法提示:①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线段a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②用圆规在射线(或直线)AC上截取AB=a问题8、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a.画一条线段a,使a=2cmb.有一条线段AB=1cm,在射线AC上截取AE,使AE=AB三、当堂练习1、按语句在右边画出图形a.作线段AB,使其长度为2cm,b.作线段CD,使其长度为4cm,并使其交线段AB与点Bc.过C点作射线AC,在射线AC上确定一点F,使AF为5cm2、下列图形中,能够相交的是()·········A B C D3、画出线段BC,使其长度为3cm,反向延长线段BC至E,使B C=BE4、在直线p上取A、B、C三点,在直线p外取一点D,那么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一共可以画条直线,它们分别是四、作业课本P132 第4题。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说课稿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说课稿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说课稿《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包括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

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

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线段,能区分线的曲、直,为本课教学奠定了知识基础,但是由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无限”到“有限”的概念,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认识射线;知道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综合、记忆及动手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教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射线、直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副三角尺。

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2、说学法: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做一做,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

4.2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教案

4.2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教案

4.2直线、射线、线段的教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 能够用尺规作图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掌握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的方法.2. 理解线段等分点的意义.3. 会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的关系求线段的长.重点:能够用尺规作图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难点:会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的关系求线段的长.一、知识回顾1.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线段、射线的表示方法: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2.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直线有多少条?(2)能表示的射线有多少条?(3)图中线段共有多少条?把它们表示出来.(1)直线1条;(2)射线4条;(3)线段3条,分别是线段OC,线段CD,线段OD.二、探索新知1.问:怎样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AB,使AB=a.方法一:先用刻度尺量出线段a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AB。

如果是没有刻度的直尺,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作法:①用直尺画射线AC;②先用圆规量出线段a的长度;③在射线AC上以A为圆心, 截取AB = a .∴线段AB 为所求.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这就是尺规作图.2.问题情境如何比较两人的身高?目测法度量法叠合法比一比类比身高的比较方法,试比较线段AB,CD的长短.(1) 度量法(取近似值)(2) 叠合法aA aB CA BDC将其中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其一个端点与另一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然后观察两条线段另外两个端点的位置来比较.(利用动画演示)若点 A 与点 C 重合,点 B 落在C ,D 之间,那么 AB ‹ CD.注意:两条线段的一个端点必须重合,另一个端点落在同侧,才能比较!问:在什么情况下线段AB 等于线段CD ?若点A 与点C 重合,点 B 与点 D 重合 ,那么 AB = CD.问在什么情况下线段AB 大于线段CD ?若点A 与点C 重合,点B 落在CD 的延长线上,那么 AB ›CD.3.画一画 利用尺规作线段的和、差已知:线段a ,b.(如图) 求作:(1)线段AC ,使AC =a + b;(2)线段AD ,使AD=a -b.解:(1)作法:①作射线AM ;②在射线AM 上顺次截取AB = a ,BC = b .解: (2)作法:①作射线AM ;②在射线AM 上截取AB = a ;③在线段AB 上截取BD = b.注意:进行线段的和差作图时,“加”在线段的延长线上画,“减”在线段上画,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哪条是所求作线段.4.试一试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AB ,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点重合.那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M 就是线段AB 的中点.几何语言:∵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AM = MB = 12AB ( 或 AB = 2 AM = 2 MB )反之也成立:∵ AM = MB =12AB ( 或 AB = 2 AM = 2 AB )∴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类似的还有三等分点和四等分等.三、课堂练习1.如图,长为18 cm 的线段AB 的中点为M ,C 将线段MB 分为MC∶MB=1∶3,则线段AC 的长为 12cm .解:因为M 是线段AB 的中点A MBC a b A M B Da b a b所以 1122189)BM AM AB cm ===⨯=(因为MC:MB=1:3,所以 133()CM BM cm ==所以AC = AM +CM = 9+3 =12(cm)2.如图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点 D 是线段 CB 的中点,若 AB = 8cm 求:线段 AD 的长是多少?解:∵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11AC BC=8 4 cm .22AB ∴==⨯= ∵ D 是线段 BC 的中点,()11CD=BC=42cm .22∴⨯= ∴AD=AC+CD=4+2=6(cm)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点?1.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 线段的大小比较.3. 线段的和、差、分点(中点、三等分点等).五、板书设计● ● A B D C。

4.2直线、射线悉、线段(2)

4.2直线、射线悉、线段(2)

七年级数学 编号:SX---14----037《4.2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2)编写人:陈宗玉 审核人: 编写时间:2014.10.20 班级: 组名: 姓名:【学习目标】1.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4.体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了解线段的中点及两点间的距离【学习重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了解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学习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方法,•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

【学习过程】探究一:如图,已知线段AB,怎样画线段CD,使它等于AB?与同桌交流画法.提示:你使用圆规了吗?你是否先画一条射线? 探究二:1、平常我们怎样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 2、如图,你认为线段AB 与CD 相等吗?为什么? 与同桌交流方法.3、如图,点A 、B 、C 、D 在一条直线上,(1)你会比较线段CD 与AB 的大小吗? (2)你会比较线段CB 与CD 的大小吗? (3)怎样比较线段CB 与AD 的大小?思考: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两条线段AB 与CD 的关系有:AB CD ,AB CD ,AB CD 4、右图中,线段CD 是线段 、 、 的和,记作 CD= + + ;线段AB 是线段 的差,记作探究三:1、点M 把线段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MA 和MB,点M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 ∵M 是线段AB 的中点 ∴ = =0.5 AB=2 =2 2、类似的,你能说说线段的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意义吗?3、不用刻度尺等工具,你能把一张作业纸分成两半吗?在一张透明的纸上有一条线段,有哪些方法可以找出它的中点?4如图, 点A 、B 、C 、D 、E 在一条直线上,若AB=BC=CD=DE,则点B 、C 、D 叫做线段AE 的____等分点,AB=BC=CD=DE=_____AE.探究四:1、如右图,若从甲地到乙地,你会选择哪条路? 归纳: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______最短.2、 叫两点的距离 【学习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当堂检测】1.如右图,把河道由弯曲改直,根据_______ ___说明这样做能缩短航道. 2.画线段AB=50mm ,在线段AB 上取一点C ,使得5AC=2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得AB=10BD ,那么CD=______mm .3.如右图,AC=CD=DE=EB ,图中和线段AD 长度相等的线段是________.以D•为中点的线段是________.4.比较线段a 和b 的长短,其结果一定是( ).A .a=bB .a>bC .a<bD .a>b 或a=b 或a<b5.下列四种说法:①因为AM=MB ,所以M 是AB 中点;②在线段AM•的延长线上取一点B ,如果AB=2AM ,那么M 是AB 的中点;③因为M 是AB 的中点,所以AM=MB=12AB ;④因为A 、M 、B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M=BM ,所以M 是AB 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 B .④ C .②③④ D .③④6.如下图已知线段a 、b 、c ,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c (•用尺规和刻度尺两种方法).7.如下图,四条线段AB 、BC 、CD 、DA ,用圆规比较图中的线段大小,确定出A 、B 、C 、D 四点的准确位置,再用刻度尺量出这四条线段的长度.8.如下图,长方形的长为3cm ,宽为2cm ,用刻度尺作出每条边上的中点,并顺次连接它们,猜一猜能得到什么图形,并度量验证你的猜想.ABCDA B CDA B C D EA BABCD。

4.2线段、射线、直线第二课

4.2线段、射线、直线第二课

(5)线段 AB、CD 相交于点 B 2、指出下图中线段、射线、直线分别有多少条?
A
B
C
D
E
二、自主探究 1、游戏:试一试,比较将笔放在一根手指上稳定,还是放在两根手指 上稳定?
1
2、操作:将一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使它不能转动,至少需要几颗 图钉?
3、 (1)经过一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画一画 (2)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4
孙疃中心学校师生共用讲学稿 年级七 学科 讲学日期 数学 主备教师 班级 王玉 审核人 纪勇 学生姓名 年级组长签名
课题:4.2 线段 射线 直线(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平面图形的广泛应用; 2、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概念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3、通过操作,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明确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的 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经验,初步感受说理的过程; 4、经历由几何语言画图、用几何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训练过程。 学习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意义及直线的两条性质 学习难点:直线的两条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 EF 经过点 C (2)经过点 O 的三条线段 a、b、c (3)点 A 在直线 l (4)点 A 在直线 l 外 上
2
(2)点 A 在直线 l 上;
(3)经过点 O 的三条线段 a,b,c.
4、如图所示,图中共有几条线段?几条射线?请分别写出。
D A
三、补偿提高 四点呢?试画图说明。



1、平面上有三点A,B,C,过其中每两点画直线,一共可以画几条?
2、指出下图中线段、射线、直线分别有多少条?
A

直线、线段、射线讲课教案

直线、线段、射线讲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4.2直线、射线、线段(2)说课稿阳泉市郊区三泉中学葛雅琼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上,进一步认识比较线段的大小,即通过“叠合法”、“度量法”对线段进行长短的比较,尺规作图画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或画已知线段的和、差、倍等,用数形结合的观点加深对线段的认识,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的基础性知识,在今后的几何学习中,“叠合法”、“尺规法”还有较多的应用,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在知识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今后进行几何的计算和作图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经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丰富的活动情境,体验线段的比较方法,并能初步应用。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线段大小的比较,尺规作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线段的和差的概念涉及形与数的结合。

二、教法、学法分析:1、教学方法鉴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选用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这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要把学生学习知识当作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观点,也符合教学论中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原则。

同时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教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这符合教学论中直观性原则与可接受性原则。

另外,教学中我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启发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2、学法指导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充分动起来,通过一些活动,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并经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直线、线段、射线教案 说课稿

直线、线段、射线教案 说课稿

《线段、射线、直线》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执教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

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角的度量》起始课。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线段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空间与图形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同时又是学生学习“角”和“垂直和平行”等的基础。

前面的学习都只是直观的描述,而这节课则是对图形的特征及意义的抽象概括。

因此本节课非常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与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及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猜测,经历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难点: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建立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方法(一)说学情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并且会用直尺画规定几厘米的线段。

学习长度单位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

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

(二)说教法在教法上,我注重学生对形状的直观感受,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设疑诱导法、启发式谈话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经历过程获得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三)说学法在学法方面,我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组内合作交流,互相可以得到启发,共同理清思路,运用这种方法,便于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2直线、射线和线段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2直线、射线和线段说课稿

《直线、射线、线段》讲课稿大家好,我讲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直线、射线、线段》,共分 2 个课时,下边我将从六个方面对第一课时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直线、射线、线段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此后学习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由它们组成的,所以,直线、射线、线段是此后研究比较复杂图形的必需基础。

直线、射线、线段小学重在直观理解,初中的学习重视于几何图形的表示法、几何语言的表达方式,本节课是此后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所一定的基础。

还有直线的基天性质,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宽泛的应用。

所以,本节课看似简单,但在教材中却处于重要的地位。

关于学生来说,不论在知识上,仍是在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上,都起着不容忽略的作用。

二、说教课目的:依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联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课内容应表现基础性,要有益于学生踊跃主动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理念。

我对本节课的教课目的进行了细化分解,最后确立本节课的教课目的以下:知识目标:1.认识直线的基本领实。

2.会用适合的语句表述点与直线的关系及依据语句画出图形。

3.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4.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差别。

能力目标:经过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使学生成立初步的符号感。

感情目标: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自己的巨大潜能,培育自学能力。

三、说学习重难点:四、依据以上目标我确立本节课的教课要点是: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理解直线的性质。

教课难点是: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转变。

四、说教法和学法:为了突出要点、打破难点,我采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领,当堂达标的教课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进而提升教育教课成效。

要想真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从学生自身出发才是要点。

教师的教课不过一协助作用。

教师“授之以渔”,但要灵巧运用,化为自己的本领则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说教课方案:联合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剖析,我设计以下九个环节(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2 分钟)生活化的情境是学生熟习、喜欢和认识的,在讲堂上再现生活情形,会让学生感觉很和蔼,所以我这样设计导入语:“我们先来赏识几幅图片,想想:假如以数学的目光来看,我们能够把它们近似地当作什么图形呢?这样的导入,从学生的生活实质出发,不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默如金难买课堂一分
跃跃欲试不如亲身尝试
让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猜想,合作交流,体验并感悟到线段大小的比较
一. 自主先学(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两条线段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那么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我们先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怎样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 一是用______;二是站在一起比(脚在同一高度) 。 如果把两个同学看成两条线段,那么比较两条线段就有两种方法。 (1)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从而进行比较。 ( 2)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一端对齐,从而进行比较,我们称为叠合法。 (如图) B (D) A(C) (D) B A(C) A(C) B (D) AB<CD AB>CD AB=CD 3、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 如图(1) ,点 M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 AM 与 BM,点 M 叫做线段 AB 的______; (也可叫做二等分点) (2)根据(1)你可得 AM= A ;AM =
4.线段 AD=6cm,线段 AC=BD=4cm ,E、F 分别是线段 AB、CD 中点,求 EF。
5、如图,已知线段 a、b,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 3a-2b a b








更大成功 Nhomakorabea主











例 2,如图,线段 AB=8cm,C 是 AB 上一点,且 AC=3cm ,又已知 M 是 CB 的中点,N 是 AC 的中点,求 M、 N 两点的距离.
三.课堂检测(拾级而上,一定可以到达顶峰)
1、如图,已知线段 a、b,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 2a-b a b
2.已知线段 AB,延长 AB 到 C,使 BC=
1、在直线上顺次取 A、B、C 三点,使 AB=4 ㎝,BC=3 ㎝,点 O 是线段 AC 的中点,则线段 OB 的长是〔 A、2 ㎝ B、1.5 ㎝ C、0.5 ㎝ D、3.5 ㎝ 2、已知线段 AB=5 ㎝,C 是直线 AB 上一点,若 BC=2 ㎝,则线段 AC 的长为 3..如右图所示,B、C 是线段 AD 上任意两点,M 是 AB 的中点,N 是 CD 中点,若 MN=a,BC=b, 则线段 AD 的长是( ) A . 2(a - b) B . 2a - b C .a+ b D . a- b 〕
1 2
;BM =
1 2
;AB=2
;AB =2

M N A M B B (2) (1) 如图(2) ,点 M、N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三段 AM、MN、NB,点 M、N 叫做线段 AB 的_____分点。类似 地,还有四等分点,等等。
1 ;AB=3 =3 3 ( 二、课堂探究(只当观众的人永远领不到金牌)
1 AB,D 为 AC 的中点,若 DC=4 厘米,求 AB 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2
四、课堂小结(给我点时间我一定行) 你还需要老师为你解决那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同学有那些温馨的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课后巩固(每一次都尽力超越上次的表现,很快你就会超越周卫的人。 )
马 家 砭 中 学 导 学 稿
科 目 数学 HW 课题 课型
4.2.直线、射线、线段(2)
授课时间 姓 名
2012-11-30
设计人 学 习 目 标 教师寄语 学法指导
新授
班 级
(1)会用两种方法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会用两种方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3)理解线段的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等分点 (4)会应用线段的中点进行计算
那么你可得 AM=MN= :AM=
=3

) 方法一(度量法)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线段 AB、CD 的长度 操作过程: B 量得 AB= CD= (填测得的数据)
A
C 方法二(叠合法) :
D
所以 AB
CD(填“>” “<”或“=” )
A
B
C
(A)
B
D
点 A 与 C 重合,点 B 落在 C、D 之间,说明线段 AB 线段 CD,记作 思考:什么情况下线段 AB 大于线段 CD?什么情况下线段 AB 等于线段 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