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平川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合集下载

2011年平川区统计公报

2011年平川区统计公报

2011年平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者:平川区统计局来源: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1日点击数:162011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地方工业提速年”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年”活动为载体,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抑物价、保增长、惠民生,全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全区生产总值6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52.4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13.1%。

三次产业的结构为3.2:80.5:16.3。

一、农业2011年,农业增加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全年区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5.3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74万亩。

推广全膜双垄沟播5.02万亩。

粮食总产量达到34753吨,增长2.3%。

夏粮总产量8826吨,下降8%,其中:小麦8456吨。

秋粮总产量25927吨,增长6%,其中:玉米20160吨,洋芋3120吨。

油料面积1.1万亩,产量935吨;蔬菜面积1.42万亩,产量4.5万吨;瓜类面积2万亩,产量5.1万吨。

全区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3万亩,果园面积达到7300亩,水果产量7121吨。

全年新增规模养殖18户,养殖场(小区)7个。

年末大牲畜存栏1.35万头,羊存栏7.4万只;猪出栏3.02万头,猪存栏3.41万头;鸡出栏16.8万只,鸡存栏27.48万只。

禽蛋产量824.4吨。

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2.6万千瓦,农村用电量达到6847万度,水地有效灌溉面积9.36万亩,保灌面积6.81万亩。

梯田年末累计达到5.25万亩,其中当年新修梯田0.12万亩。

二、工业2011年,辖区内工业增加值49亿元,增长8.9%。

白银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指标分析1

白银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指标分析1

白银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指标分析白银市人口委兰满夏王士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全省各市州及白银市所辖县区的普查数据都已发布,现就我市与其它市(州)的数据情况,从人口及家庭规模、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及人口文化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人口规模从“六普”公布数据看,白银市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数为170.88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71.97万人相比,十年间人口人口减少1.09万人。

一方面是群众的生育观念在转变,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人口最多的会宁县以教育闻名,输出了很多高学历人才,把人才输出作为会宁县的品牌来抓;再者就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劳动力向外输出明显增加,反映出近年来我市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产业;还有因自然环境恶劣造成的人口迁移。

从人口常住人口规模和十年间的增长规模看,白银市在全省中列第九位。

说明人口数量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就现有的人均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来讲,会宁县和靖远县两个农业人口大县因人口基数偏大,计划生育工作基层基础较差,还需大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全省各市州人口规模情况二、人口性别结构从“六普”公报数据看,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877941人,占51.38%,女性人口为830810人,占48.62%。

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9降为105.67,在全省中位列第五位,说明我市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关爱女孩、打击两非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说明群众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改观。

人口性别结构及变动趋势三、人口年龄结构白银市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由“五普”的29.77%降至17.16%,列全省各市州的第九位,同时少年儿童抚养比居全省第五位。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由“五普”的66%升至74.84%,列全省的第七位,总人口抚养比居第七位,除兰州市和嘉峪关市在人口红利上有明显优势,甘南州和天水市在人口红利处于劣势外,我市与其它市州相比人口红利的优势并不大,但就目前来说我市的人口红利还是相当丰厚的。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区数据汇总
年 0-14岁 人数 22245.97 168.70 126.75 1209.30 610.60 348.26 499.70 329.27 458.04 198.56 1023.02 718.92 1069.90 570.57 975.04 1507.43 1974.59 796.35 1157.38 1761.82 999.14 173.47 489.80 1364.45 876.46 952.80 73.17 548.94 464.38 117.71 135.37 453.06 比率 16.60% 8.60% 9.80% 16.83% 17.10% 14.10% 11.42% 11.99% 11.96% 8.63% 13.01% 13.21% 17.98% 15.46% 21.88% 15.74% 21.00% 13.91% 17.62% 16.89% 21.71% 20.00% 16.98% 16.97% 25.22% 20.73% 24.37% 14.71% 18.16% 20.92% 21.48% 20.77% 龄 结 构 15-64岁 民族构成 65岁以上 汉族 少数民族 大专以上 高中(含中专)
人数 99843.34 1621.60 1056.84 5384.14 2690.08 1935.56 3423.99 2186.70 3054.35 1870.37 5986.19 4215.60 4274.50 2827.64 3143.08 7128.90 6641.88 4407.01 4768.59 7964.56 3178.20 626.08 2061.41 5796.62 2300.47 3135.10 211.76 2865.41 1882.56 409.49 454.37 1593.24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人口金字塔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人口金字塔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201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白银市平川区简介

白银市平川区简介

白银市平川区简介
白银市平川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西南部,距省会兰州市370公里,东临景泰县,西连金昌市榆中县,南连临洮县,北达米林县,地跨国家级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10年末,平川区人口为17.7万,占白银市全市总人口的27.57%,面积为1171平方公里,占白银市总面积的20.92%,历史悠久,素有“关中山北归川”的美誉。

全区拥有3个各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平川平定河林场、平川北坡沟林场)以及17个森林公园,海拔为1145米,山地、草原、河流比例分布保持自然平衡,构成了多种生态系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201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什么?第一,就特别直辖市来说,人口数据依此是:2000比例2010比例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北京市19612368 1.09 1.46天津市12938224 0.79 0.97除重庆市,其他三城市均呈现增加趋势;四个城市人口总数达8440余万人。

第二,人口在8000万以上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东省104303132 6.83 7.79山东省95793065 7.17 7.15河南省94023567 7.31 7.02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而2000时居于第一位的河南现在退居第三位,这种情况显然和广东为输入性流动人口,而河南为输出性流动人口有关。

第三,沿海省市地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东省104303132 6.83 7.79山东省95793065 7.17 7.15江苏省78659903 5.88 5.87河北省71854202 5.33 5.36浙江省54426891 3.69 4.06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29 3.55 3.44辽宁省43746323 3.35 3.27福建省36894216 2.74 2.75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天津市12938224 0.79 0.97海南省8671518 0.62 0.65以上11个沿海省市区占有整个大陆地区人口比例为43.03%第四,内陆省市地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河南省94023567 7.31 7.02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湖南省65683722 5.09 4.90安徽省59500510 4.73 4.44湖北省57237740 4.76 4.27江西省44567475 3.27 3.33陕西省37327378 2.85 2.79山西省35712111 2.60 2.67贵州省34746468 2.78 2.59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甘肃省25575254 2.02 1.91北京市19612368 1.09 1.46宁夏回族自治区6301350 0.44 0.47 青海省5626722 0.41 0.42第五,与邻国有边界的省市区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29 3.55 3.44 云南省45966239 3.39 3.43辽宁省43746323 3.35 3.27黑龙江省38312224 2.91 2.86吉林省27462297 2.16 2.05内蒙古自治区24706321 1.88 1.8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813334 1.52 1.63西藏自治区3002166 0.21 0.22第六,西部地区省市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贵州省34746468 2.78 2.59云南省45966239 3.39 3.43西藏自治区3002166 0.21 0.22陕西省37327378 2.85 2.79甘肃省25575254 2.02 1.91青海省5626722 0.41 0.42宁夏回族自治区6301350 0.44 0.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813334 1.52 1.63以上10个省市区的人口仅占大陆全部人口比例的21.61%。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地级市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地级市数据

总人口
(人) 合计
户籍人口 (人)
19612368 12554049
23019196 14185160
12938693 9919579
28846170 33149845
104320459 85024973
95792719 95479481
94029939 104281397
80417528 89980794
78660941 74963132
71854210 71910486
65700762 70780713
59500468 68620208
57237727 61759716
54426891 47331520
广西壮族 自治区
46023761 51591711
云南省
45966766 45631063
江西省
抚顺市 辽宁
辽阳市 辽宁
阜新市 辽宁
本溪市 辽宁
盘锦市 辽宁
赣州市 江西
上饶市 江西
宜春市 江西
南昌市 江西
吉安市 江西
九江市 江西
抚州市 江西
萍乡市 江西
景德镇市 江西
新余市 江西
鹰潭市 江西
苏州市 江苏
徐州市 江苏
南京市 江苏
南通市 江苏
盐城市 江苏
无锡市 江苏
淮安市 江苏
宿迁市 江苏
泰州市 江苏
681.4 578.99 556.82 549.42 453.06 374.85 372.93 280.48 280.11 203.53 129.85 220.87 139.68
48.93
44.17
37.84
27.33
25.67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姓氏排名结果
普查公报
第一号公报
第二号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8日 根 据 《 全 国 人 口 普 查 条 例 》 和 《 国 务 院 关 于 开 展 第 六 次 全 国 人 口 普 查 的 通 知 》 , 我 国 以 2 0 1 0 年 11 月 1 日 零 时 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 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 付、确保到位。
坚持依法普查。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人口普查的有关规定。 **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表电视讲话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 副组长: 尤权国务院副秘书长(2013年1月,被免去国务院副秘书长职务) 马建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新枫公安部副部长 江帆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成员: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 流 动 、 社 会 保 障 、 婚 姻 生 育 、 死 亡 、 住 房 情 况 等 。 人 口 普 查 的 标 准 时 点 是 2 0 1 0 年 11 月 1 日 零 时 。 第 六 次 全 国 人 口 普查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各县级单位常住人口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各县级单位常住人口数据

县区
大同 3318057
阳泉 1368502
长治 3334564
晋城 2279151
忻州 3067501
六普常住人口 (万人) 32.8 11.2 32.7 72.3 50 40.6 10.8 27.2 20.6 18.3 23.4 34.3 15.6 18.6 19.3 24.3 28.6 33.5 31.1 48.4 28.1 34.1 27 26.4 15.1 15.9 29.2 35.3 18.3 17.2 15.9 22.7 47.7 21.3 38.9 23.1 48.4 48.5 54.5 21.7 29.9 21.4 26.7 16.1 15.7
7

地市
县区 交口县 孝义市 汾阳市 盐湖区 临猗县 万荣县 闻喜县 稷山县 新绛县 绛县 垣曲县 夏县 平陆县 芮城县 永济市 河津市 新城区 回民区 玉泉区 赛罕区 土默特左旗 托克托县 和林格尔县 清水河县 武川县 东河区 昆都仑区 青山区 石拐区 白云鄂博矿区 九原区 土默特右旗 固阳县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稀土高新区 海勃湾区 海南区 乌达区 红山区 元宝山区 松山区 阿鲁科尔沁旗 巴林左旗 巴林右旗 林西县 8
县区
六普常住人口 (万人)
廊坊 4358839
保定 11194379
5.9 12.4 20.5 24.6 25 25.8 26.1 28.8 29.6 33.9 34.5 36 37 38.7 38.7 42.4 43.7 50.6 51.6 51.8
3

地市 唐县 易县 徐水县 曲阳县 涿州市 清苑县 定州市 桃城区 枣强县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安平县 故城县 景县 阜城县 冀州市 深州市 新华区 运河区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县 泊头市 任丘市 黄骅市 河间市 渤海新区 开发区 桥东 桥西 南宫 沙河 邢台 临城 内丘 柏乡 隆尧

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佚名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
【年(卷),期】2010(000)021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

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

中国政府网2009年5月6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

【总页数】1页(P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5.3
【相关文献】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重庆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J],
3.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趋势分析——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J], 邓作勇;高文进
4.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J], 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郭静
5.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人口迁移趋势分析——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J], 王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

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

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3.05•【字号】平政发〔2020〕19号•【施行日期】2020.03.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平政发〔2020〕19号各乡镇街道、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区属各企事业单位、驻平各有关单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将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19〕24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甘政发〔2019〕60号)、《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市政发〔2020〕8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为确保我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项工作及时、顺利、有序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对象、内容和时间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白银市平川区行政区域内的自然人以及户口在白银市平川区内但在区外居住的自然人,不包括在白银市平川区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

二、组织实施本次人口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

为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白银市平川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具体负责普查的组织实施。

平川区域概况

平川区域概况

平川区概况1.地理位置平川区位于白银市中部偏北,区政府所在地西南距白银市93公里,距省城兰州185公里。

地处东经104°24′~105°51′,北纬36°18′~37°00′之间。

全区面积210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的0.36%。

2.行政区划和人口情况平川区辖4个街道、3个镇、4个乡:宝积路街道、电力路街道、兴平路街道、红会路街道、王家山镇、水泉镇、共和镇、宝积乡、黄峤乡、种田乡、复兴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8642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宝积路街道47311 电力路街道10416 红会路街道22607 王家山镇16187 水泉乡11277 陡城乡20429 宝积乡12361共和乡18478 黄峤乡12165 种田乡8054 复兴乡7143平川区居住着汉、回、满、蒙等11个民族,总人口19.3万人。

境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交汇的地区。

现境内有汉、回、满、蒙、藏、苗、彝、壮、布依、瑶、东乡、裕固等12个民族。

全区总人口19.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956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53%,回族2725人,满族93人,蒙古族76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共和镇兄弟村及驻平川各厂矿企业单位。

3.自然地理特征、山川地势、地形特征平川区地形的总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东西长91.5公里,南北宽75公里,由西北向东南呈一狭长地带,阶梯状多台阶地形。

海拔1347米至2858米,境内最高峰屈吴山南沟大顶,海拔2858米。

最低处水泉乡野麻村红麻湾,海拔1347米,高低差1511米。

西部旱平川与东部西格拉滩为盆地式缓坡平川。

由西向东甲盔山、山泉尖山、喀拉山。

碑南泉、黄家洼。

屈吴山构成平川区山脉的骨架,虽少林木葱郁之景,不失峻拔崎险之象。

4.地质情况平川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山东端,秦祁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

地质构造主要为西北方向收敛、向东南方向撒开的旋转构造体系,曾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其中以加里东运动最为强烈,表现为强烈的沉降和局部的升起。

【城市生活指南兰州之旅】甘肃人口面积

【城市生活指南兰州之旅】甘肃人口面积
甘肃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满族等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
甘肃省设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兰州市:(五区三县)
甘肃人口面积
根据《甘肃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2557.525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3064127人,占51.08%;女性人口为12511127人,占48.9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42;0-14岁人口为4643822人,占18.16%;15-64岁人口为18825645人,占73.61%;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05787人,占8.23%;汉族人口为23164756人,占90.5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10498人,占9.43%;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2325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24460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98278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31304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236582人,占36.1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338672人,占63.88%(由hugao1999贡献)。
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
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市七县)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区数据汇总
年龄结构
民族构成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汉族
少数民族
大专以上
高中(含中专)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22245.97 16.60% 99843.34 74.50% 11883.17 8.90% 122,593.3 91.51% 11,379 8.49% 11963.68 8.93% 18798.60
105.20 106.80 114.52 102.84 105.56 108.05 102.54 102.67 103.22 106.18 101.54 105.69 103.39 105.96 107.46 102.33 102.06 105.56 105.81 109.00 108.26 110.90 102.43 103.14 106.89 107.84 105.69 106.92 104.42 107.40 105.09 105.34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市自治区数据汇总
省市自治 区
人口总数
家庭户人口
人数 (万人)
比5普 增长
排名
户数 (万户)
人口 (万人)
户均 (人)
性别构成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女性=100
全国 133,972.49 5.84% 北京市 1,961.20 44.50% 天津市 1,293.82 29.27% 河北省 7,185.42 6.55% 山西省 3,571.21 9.98% 内蒙古 2,470.63 4.00% 辽宁省 4,374.63 3.21% 吉林省 2,746.23 0.67% 黑龙江省 3,831.22 3.85% 上海市 2,301.91 37.53% 江苏省 7,865.99 5.75% 浙江省 5,442.69 16.37% 安徽省 5,950.05 -0.60% 福建省 3,689.42 6.28% 江西省 4,456.75 7.66% 山东省 9,579.31 5.50% 河南省 9,402.36 1.58% 湖北省 5,723.77 4.04% 湖南省 6,568.37 2.00% 广东省 10,430.31 20.69%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各地区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各地区主要数据公报
9.5
5.8 4.6 1.2 0.5 1.2 1.5 0.4 2.1 0.5 2.3 1.8 5.5 0.3
27.5
2.7 2.1 1.8 0.7 0.7 0.4 0.6 0.5 0.4 0.9 0.2
11.0
5.2 5.0 7.4 4.0 2.2 5.2 5.4 1.6 0.5 5.4 2.1
43.9
56 34 34 9 22 8 28 19 21 231 13 19 8 32 22 14 33 55 31 41 42 309
1.8 1.0 0.4 0.3 0.3 0.4 0.3 0.3 0.3
5.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6 3.4 3.4 0.9 2.2 0.8 2.8 1.9 2.1
23.1
1.9 1.1 0.4 0.4 0.3 0.4 0.3 0.4 0.3 0.6 0.2
1.4 1.9 0.5 0.9 0.4 0.6 0.6 0.4 0.4 0.5 0.3
7.9
9.4 5.3 2.6 9.4 7.9 12.3 4.0 3.4 7.9 4.3 4.6
71.2
6.7 6.4 3.5 1.7 1.5 2.5 3.2 2.4 1.7 1.8 1.3 3.0 3.4 2.6 41.9 9.3 5.6 1.7 0.9 1.5 2.5 0.9 2.6 0.8 2.8 1.9 6.0 0.4 37.0 7.9 7.1 9.2 4.7 2.9 5.6 5.9 2.1 0.9 6.3 2.3 54.9 10.9 7.3 3.1 10.2 8.3 12.9 4.6 3.8 8.3 4.8 4.9 79.2
6.2
1.3 1.9 0.8 3.2 2.2 1.4 3.3 5.5 3.1 4.1 4.2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历史介绍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历史介绍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历史介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概况平川区位于甘肃省中部。

总面积2106平方千米。

总人口20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平川区长征东路106号,邮编:730913。

代码:620403。

区号:0943。

行政区划平川区辖4个街道、3个镇、4个乡:宝积路街道、电力路街道、兴平路街道、红会路街道、王家山镇、水泉镇、共和镇、宝积乡、黄峤乡、种田乡、复兴乡。

历史沿革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5]66号)恢复白银市(地级)。

将靖远县的宝积镇和宝积、水泉、共和、种田、复兴等53个乡划归白银市,设立平川区。

2000年,平川区辖3个街道、1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8642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宝积路街道 47311 电力路街道 10416 红会路街道 22607 王家山镇 16187 水泉乡 11277 陡城乡 20429 宝积乡 12361 共和乡18478 黄峤乡 12165 种田乡 8054 复兴乡 7143 资源环境平川区行政区划图【气候环境】本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心地带,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东北有六盘山、东南有秦岭作屏平川区障,因而降雨量少,气候较干燥,纯属干旱少雨的大陆性季节气候。

年平均温度为8.2C,最高年均温度9.8C,冬夏温差较大。

平均年降水量250毫米,蒸发量为1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269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43天,最长达170天。

其总的特点是:光热资源丰富,气温日差较大,降雨量少,干旱多风。

【自然资源】平川区境内资源丰富,能源充裕。

境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有金、铜、锰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有煤炭、陶土、花岗岩、石灰石、沸石、烧胀粘土、石英石、矿泉水等。

境内煤炭总储量达11.37亿吨。

陶土储量达20亿吨,是西北最大的陶瓷重镇。

屈吴山矿泉水是经国家地质部鉴定的优质天然矿泉水,现已开采利用。

宝积乡红沙浪地热水资源丰富。

耕地面积26.32万亩,宜林地71.5万亩,宜牧地131.9万亩。

2011 甘肃省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甘肃省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白银市白银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者:区统计局来源:区统计局发布时间:2011年03月31日点击数: 469 2010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的转型挑战,全区广大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围绕区委“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围绕重点接续产业,强化投资拉动,推进主动创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经济总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8.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1.75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52.63亿元,增长9.7%。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53:62.26:35.11,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了0.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了0.4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不断增长。

全区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3%。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高出GDP增速0.23个百分点。

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对改善民生、新农村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二、农林牧渔业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37423万元,增长4.7%。

其中,农业增加值26066万元,林业增加值310万元,牧业增加值10179万元,渔业增加值425万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443万元。

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区委、区政府着力强化“三农”工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结构调整得到优化。

全年新改建日光温室1504亩,推广日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1510亩,新增农家乐35家,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

甘肃2010年各地县人口

甘肃2010年各地县人口
.69 3.61 3.18 33.01 9.04 3.66
7.59 7.72 7.52 6.44 7.64 7.82 6.37 6.46 6.07
非农业人口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7.53 2.23 5.05 1.81 3.68 43.63 13.15 2.33 10.15 1.92 3.58 4.30 4.02 1.06 3.11 31.28 12.44 2.26 1.82 4.30 2.37 1.70 4.33 2.07 16.14
陇西县 渭源县 临洮县 漳县 岷县 陇南市 武都区 宕昌县 成县 康县 文县 西和县 礼县 两当县 徽县 临夏州 临夏市 临夏县 康乐县 永靖县 广河县 和政县 东乡县 积石山县 甘南州
Longxi Weiyuan Lintao Zhangxian Minxian Longnan Wudu Tanchang Chengxian Kangxian Wenxian XIhe Lixian Liangdang Huixian Linxia linxia linxia Kangle Yongjing Guanghe Hezheng Dongxiang Jishishah Gannan
24.74 1.74 11.56 7.29 7.77 9.59 106.83 23.21 16.64 11.10 4.46 8.38 20.34 22.71 48.74 17.76 7.02 5.61 0.50 0.33 8.58 8.91 122.05 16.60 15.31
环县 华池县 合水县 正宁县 宁县 镇原县 定西市 安定区 通渭县
31.05 11.07 14.48 20.36 47.22 46.46 261.12 38.04 42.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银市平川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1]
白银市平川区统计局
2011年5月19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甘肃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登记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区常住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3]为 192398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56556户,家庭户人口为17386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3.0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73人减少 0.66人。

三、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101233人,占52.62 %;女性人口为 91165人,占 47.38 %。

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24下降为 111.04。

四、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1485人,占 16.36%;15-64岁人口
为148477人,占77.17%;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436人,占6.4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1.5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8.18 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3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95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03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1993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4440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217人上升为725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6076人上升为2029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1249人上升为3741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2021人下降为23078人。

全区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04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825人,文盲率[5]由7.44 %下降为6.26%,下降1.18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全区常住人口分布如下:
全区合计 192398人
长征街道 28603人
电力路街道 20899人
红会路街道 12483 人
兴平路街道 32662 人
王家山镇 14400 人
水泉镇 32918人
共和镇 16075人
宝积乡 14667人
黄桥乡 10121人
种田乡 4970人
复兴乡 4600人
注释: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
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是指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