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科学《变色花》教学设计
六年科学《变色花》教学设计
六年科学《变色花》教学设计第一篇:六年科学《变色花》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变色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变色花》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物质的变化,教材从生活中的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
本节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初步认识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至于酸和碱的性质及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变色的原因本课不讲,留待学生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中学习。
课文是按照“变魔术探奥秘--自制指示剂--鉴别身边物质”的活动顺序编写的。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变魔术,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纸花变红,纸叶变绿”的奇妙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部分:是学生亲自制作紫甘蓝汁,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第三部分: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检测各种物质,并记录在《活动记录》中。
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2、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2、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种类,知道指示剂能够分辨出酸碱性物质。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紫甘蓝水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准备:装有紫甘蓝汁的喷壶、纸花(两束)装有白醋、碱水的烧杯、紫甘蓝水。
分组材料:紫甘蓝、塑料袋、温水、烧杯、托盘、抹布、洗衣粉、盐、肥皂、澄汁、花露水、自来水、牛奶、苹果、桔子、橙子、水果刀、滤纸等。
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1、谈话:(出示纸花)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表现最好的同学送一多我亲手制作的纸花。
(停顿片刻)你觉得这朵花还差点什么?2、表演魔术。
3、提问:对于这朵变色花,你们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4、学生猜想、讨论、交流。
变色花 教学设计
《变色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汁)、并能利用自制的指示剂鉴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2、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碱、中性的各种物质。
3、意识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产生进一步探索奥妙的愿望。
体会到运用科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重点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难点用自制指示剂准确检测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纸花(花瓣涂上白醋,花叶涂上碱水)、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滴管、盐水、胡萝卜汁、西红柿汁、温水、检测记录单。
学生准备:抹布、厚的透明塑料袋、滴管(针管)、一次性塑料杯若干,矿泉水、可乐、肥皂水、苹果、桔子、面包等各种带检测物品(分组准备:洗涤用品、水果汁、蔬菜汁)。
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3分钟)1、出示纸花。
师:同学们,看看我手中的这朵花漂亮不?(不漂亮)。
看来大家好像不太喜欢它。
哦,我忘了给花浇水了。
2、浇水(紫甘蓝汁)变魔术。
3、看着同学吃惊的表情,鼓励学生猜想、质疑、提问。
4、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二、实验解密(5分钟)1、讲解纸花变色的原因:课前,我在花瓣上涂了白醋,花叶上涂了碱水,刚才给它们浇的水师紫甘蓝汁(出示紫甘蓝)。
不信的话咱们再试一下。
2、出示课前准备的白醋和碱水,叫两个同学喷紫甘蓝汁。
3、讲解: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板书)三、师演示检测几种物质的酸碱性。
(2分钟)1、出示胡萝卜汁、西红柿,问:猜猜这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2、师:接下来咱们来验证一下。
结果:都是酸性物质。
四、生亲手制作紫甘蓝指示剂,鉴别身边的物质。
(15分钟)1、课件出示指示剂的制作方法。
提示:尽量选择薄叶,少用梗,紫甘蓝叶要撕得越小越好,加入温水,用手反复揉搓菜叶时,动作要轻一些,不要把塑料袋撕破,时间以汁液发紫为准。
2、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年级《变色花》教案
六年级《变色花》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通过展示一朵鲜花,引导学生观察花的颜色,引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
1.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花朵为什么会变色吗?”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3 教师简介本节课的主题:变色花,引导学生期待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章:变色花的知识讲解2.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变色花的基本知识,如变色花的种类、生长环境等。
2.2 教师讲解变色花变色的原因,如花青素的作用、酸碱度的影响等。
2.3 教师通过实验,展示变色花的变色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变色花的特性。
第三章:变色花的观察与分析3.1 教师发放变色花植物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变色花的颜色变化。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变色花颜色变化的原因。
3.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章:变色花的创意绘画4.1 教师展示变色花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变色花作品。
4.2 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4.3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第五章:变色花的小组实验5.1 教师提出实验任务:探究变色花的变色原理。
5.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5.3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4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本章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等活动,深入了解变色花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六章:变色花的环保意识培养6.1 教师通过讲解变色花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2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植物和环境,提出具体的建议。
6.3 教师总结,强调环保意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
第七章:变色花的故事分享7.1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变色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7.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变色花的故事或相关文化背景。
7.3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第八章:变色花的科普知识问答8.1 教师提出与变色花相关的科普问题,学生抢答。
苏教版科学六上《变色花》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上《变色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上《变色花》一课,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和花青素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
教材内容丰富,以实验探究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对植物的生长和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细节等方面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和花青素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和花青素的变化。
2.难点: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实验操作和观察细节。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材料:变色花、光照设备、观察记录表等。
2.制作课件:展示实验过程、相关知识点等。
3.安排实验场地:确保实验安全、有序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变色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变化。
提问:“你们知道变色花为什么会变色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呈现(5分钟)介绍变色花的特性,以及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和花青素的变化。
通过课件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变色花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变色花】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变色花】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科学六年级【变色花】教学设计变色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学会自制蔬菜(或花或植物汁)指示剂。
2.知道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3.能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4.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
5.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准备会变色的白花(一些用白醋浸泡过,一些用碱水浸泡过)、不会变色的白花、紫甘蓝、白醋、碱水、盐水、喷壶、PH试纸、烧杯、滴管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在实践课上老师学会了折纸花,今天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坐在办公室折,可是科学组的办公室只有几张白色的纸,于是老师就折了几个白色的纸花。
瞧,他们已经被我种在花盆了里面,刚刚李老师给了我一瓶神奇的药水,她跟我说只要把这水喷到这花上面,花就会有颜色,所以今天我就把他带到了教室,想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件神奇的事情。
请大家自习观察,我要喷水了(用喷壶往花上喷水),快看有的花变成了红色,有的花变成了绿色。
二、猜测——花和叶上到底做了什么手脚纸花虽然变色了,但是我却有一个疑问,都是我折的花,怎么喷了点水就变成不同的颜色了呢?同学们能不能帮我想一想,到底是怎么回事?(引导学生在纸花上面找区别,因为喷的液体是一样的,只有纸花没有在学生注视下折成。
)其实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我的纸花做了一些手脚,老师想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到底老师对这两朵纸花做了怎样的处理。
现在实验台上摆了神奇液体、白醋、碱水,请同学们用胶头滴管取神奇的液体加入到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然后观察这两只烧杯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说神奇液体在白醋中变成红色,在碱水中变成绿色。
)既然同学们发现这种神奇的液体在白醋和碱水中变成了不同的颜色,大家想不想知道这种神奇的液体到底是什么呢?其实他就是今天的主角——紫甘蓝。
现在老师就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制作这种神奇的液体。
《变色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变色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变色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变色花》教学设计1今天,我上了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变色花》一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性物质,了解到指示剂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通过研究紫甘蓝的变化,使同学们逐步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进而对科学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节课主要讲究出乎意料之外、骤起风波——一波三折的《变色花》(从孩子的经验、惊奇、入手)主要也是从这三折围绕贯穿着本节课。
平地起风波——无意中包含有意:课堂中发放材料,做出紫甘蓝水,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并探究。
第一折——必然中出现偶然:做出的紫甘蓝水是蓝色的。
是水还是菜的问题,还待同学们去探究。
第二折——无序中藏着有序:学生在检测物质酸碱性时,发现生活中的各种液体居然酸碱不同,分类之后出精彩第三折——偶然中存在必然:橙汁与碱混合颜色变了,再加入紫甘蓝水,颜色又变了,这都是有新物质产生。
《变色花》一课教学难度不大,学生容易接受。
我觉得自己的成功之处:一、取长补短扬重避轻——“活”用教材使用教材时,把教材看成是“源”,把教学看成是“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用教材,用活教材,发挥它的最大效益是每一位教师的心愿。
一节科学课的教学从整体上看,要有一条主线穿插其中。
教材上给于我们的教学过程,并不一定是最完美的,需要教师精心的研究,需要教师抽丝剥茧,取其精华。
把教材上的教学环节进行重新组合,达到一种线条的流畅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课的逻辑性、层次性。
如在上这节《变色花》,对于教材中设计的变魔术引入,由于条件有限,我就删除了这个环节,直接让学生观察紫甘蓝水滴入醋和碱中的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册变色花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变色花》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花瓣中汁液的变化,以及不同酸碱度对花色变化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植物花瓣中汁液的变化。
2. 不同酸碱度对花色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酸碱度对花色变化原因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准备变色花实验材料:花瓣、滴管、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盐酸、氢氧化钠等。
2. 准备实验记录表,用于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变色花,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花瓣会变色?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变色花。
二、探究花瓣中汁液的变化(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进行实验,边演示边解释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花瓣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三、学习酸碱度对花色变化的影响(10分钟)1. 教师讲解酸碱度对花色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酸碱度与花色的关系。
2.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酸碱度下花瓣的变化。
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让学生明白酸碱度对花色变化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植物花瓣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植物花瓣中汁液的变化,以及不同酸碱度对花色变化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实验探索:花瓣中的秘密(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花瓣中的汁液是如何变化的?它与什么因素有关?”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3《变色花》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3《变色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变色花》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在光、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变色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变色花的介绍、变色原理的解释以及相关的实验活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植物的变色现象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理解和探究。
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能够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变色花的特点和变色原理,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植物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变色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变色花的特点和变色原理的理解。
2.难点: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变色花的外貌和变色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分析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变色原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变色花植物、实验材料(如放大镜、记录本等)。
2.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记录本。
3.教学资源:相关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变色花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变色花的特点和变色原理,让学生对变色花有基本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变色花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变色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变色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变色原理。
六年级《变色花》教案
六年级《变色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了解植物变色的原因和机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植物变色的原因和机制2. 植物变色的实例和应用三、教学重点:1. 植物变色的原因和机制2. 植物变色的实例和应用四、教学难点:1. 植物变色的机制2. 植物变色的应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变色的原因和机制,植物变色的实例和应用。
2. 观察法:观察植物变色的现象。
3. 实践法:动手实践,制作变色花。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植物变色的原因和机制,植物变色的实例和应用。
2. 学生准备材料,包括鲜花、颜料、水、剪刀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变色的原因和机制,植物变色的实例和应用。
2. 讲解:讲解植物变色的原因和机制,植物变色的实例和应用。
3. 观察:让学生观察植物变色的现象。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变色花。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变色的应用。
八、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植物变色的现象,并思考植物变色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植物变色的原因和机制,植物变色的实例和应用。
也要看看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十、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提问、参与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内容是否准确,书写是否规范等。
3. 实践作品:评价学生制作的变色花,包括颜色变化是否明显,制作过程是否规范等。
六、教学内容:1. 植物变色的具体案例分析2. 植物变色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七、教学重点:1. 植物变色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八、教学难点:1. 植物变色在自然界中的生态作用2. 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和方法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变色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和方法。
《变色花》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变色花》教学设计与反思桃源小学吴军一、教学FI标:1、初步学会酸碱指示剂(紫廿蓝汁)、并能利用自制的指示剂鉴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2、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碱、中性的各种物质。
3、意识的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产生进一步探索奥妙的愿望。
体会到运用科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用口制指示剂准确检测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用滤纸剪出“醋”和“碱”字,毛笔,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 碱水,白醋,烧杯若干,滴管、银子,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及各种带检测物殆、塑料袋等。
学生准备:不同矿泉水、肥皂水及各种带检测物品(苹果、桔子、面包等)、抹布等。
四、学情分析:本校六年级学生问题意识、实验能手较强,因此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科学探究的特点,I韦I绕变化创新地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充分让学生通过合理猜测、实验操作、分析比较等手段去感知和发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教学设计与思考:1、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谈话:同学们紫If蓝吃过吗?喜欢吃吗,紫1「蓝不仅营养丰富,是一类强身健休的蔬菜。
(投影:II蓝菜是一类强身健体的蔬菜,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经常食用能够增强人的活力,对于维护皮肤健康十分有益。
这类蔬菜屮含有的大量纤维素,能够增强胃肠功能,经常吃甘蓝蔬菜还能够防治过敏症, 因此皮肤过敏的人最好把甘蓝视为一道保留菜。
还能够防治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关节炎患者最好经常吃这类蔬菜。
)演示实验:紫|「蓝也是很好的科学实验材料。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 请看。
(用滤纸剪出“醋”和“碱”字,贴在一张A4纸上,先用毛笔在“醋” 字上抹一些醋,在“碱”字抹一些碱水,用喷壶向两个字上喷上紫甘蓝水。
发现“醋”字变红,“碱”字变绿)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设计思考:将导入实验进行了改进,教材安排的做好一朵纸花,先用毛笔在“花瓣” JL抹白醋,在“叶子”上抹碱水,再往纸花上喷一些紫H蓝水。
六年级《变色花》教案
六年级《变色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变色花的基本特点和生长环境。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变色花的基本特点和生长环境。
(2)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变色花的变色原理。
2. 教学难点:(1)变色花的生长环境对变色效果的影响。
(2)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变色花的变色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实验材料:变色花、水、试管、滴管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变色花相关知识。
(2)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变色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种花叫做变色花,它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改变颜色。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变色花的基本特点和生长环境。
(2)教师提问:“变色花为什么会变色?它的变色原理是什么?”(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变色花的变色原理与花瓣中的色素有关,不同颜色的花瓣含有不同种类的色素。
3.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变色花的生长环境对变色效果有影响吗?”(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成果。
(3)教师总结:变色花的生长环境确实对变色效果有影响,如光照、温度、湿度等。
4. 实验探究(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变色花的变色原理。
(2)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变色花在不同条件下的变色效果。
(3)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变色花有哪些变化?能否解释这些变化?”(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变色花的变色原理与花瓣中的色素有关,不同颜色的花瓣含有不同种类的色素,生长环境的影响会导致色素的改变,从而使花朵变色。
变色花详细教案
变色花详细教案第一篇:变色花详细教案《变色花》详细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紫色甘蓝指示剂、白色纸花、试管若干、试管架若干、水槽若干、胶头滴管若干、滤纸数张等。
学生准备:肥皂水、洗衣液、橙汁、白醋、橘子数个等。
二、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问题-猜想(2min)师:同学们,刘谦听说过吗?老师最近跟这魔术大师学了一手,想看吗?生:想。
师:这是一束白色的纸花,这是一个喷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见证奇迹的时刻!师表演魔术:往花上喷水,学生认真观察。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生:花变红了,叶子变绿了。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认真,那你们认为使花变色的奥妙在哪里呢?生猜测:1.花瓣上可能图了什么东西2.叶子上〃〃〃 3.喷壶了的水很特别师:同学们考虑的非常周到,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麽多假设,这些假设是否正确呢?我们要通过什么来验证?生齐答:实验。
二、尝试实验:揭示概念(一)学生尝试实验(3min)师:答对了,现在你们的桌面上有五样东西,分别是白醋和肥皂水、盐水、一杯是紫甘蓝水、胶头滴管,你们的任务是往白醋和肥皂水中分别滴入五六滴紫甘蓝水,观察现象。
教师示范操作并提示:用胶头滴管吸取紫甘蓝水,然后垂直于果冻盒上方滴入,不能将滴灌管尖嘴插入液体中。
(学生实验时,教师板书:紫甘蓝水 +)(二)组织交流,验证猜想(5min)师:好了,实验结束,在试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发现:紫甘蓝水遇白醋变红,遇肥皂水变绿。
(师板书:变红白醋、变绿肥皂水)师询问其他组是否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回答的非常正确,紫甘蓝水遇白醋会变红,遇肥皂水会变绿。
师:现在你们知道白花为什么会变色了吧?生:在花上喷了醋,叶子上喷了肥皂水〃〃〃(三)揭示概念师:(出示课件)我们就把像白醋一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简单的理解就是有酸味的物质。
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吗?生举例(2-3个)〃〃〃师:(出示课件),像肥皂水一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还有其他物质是碱性的吗?生举例(2-3个)〃〃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盐巴是我们炒菜做饭时不可缺少的物质,想想看,盐巴属于哪类物质?生:酸性?碱性?师:好,既然不确定,为什么不去实验验证下呢,桌子上的盐水还没用过呢。
《变色花》教案
温度敏感变色花
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酸碱指示剂制作多变 色花,观察其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的颜色变 化。
研究温度对变色花颜色的影响,制作能够 在不同温度下发生颜色变化的变色花。
光敏变色花
自制酸碱指示剂
探索光照对变色花颜色的影响,制作能够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发生颜色变化的变色花 。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 红苋菜、红葡萄等自制酸碱指示剂,并与 标准指示剂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 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分析和
结论等部分。
0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时间、温度、湿度等关键数据。
数据整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和整理,以便后续分析。
图表展示
利用图表清晰地展示数据,如折线图展示颜色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柱状图展示不同条件下的颜色变化程度等。
安全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避免接触 皮肤和眼睛,不要品尝实验材料。
操作步骤演示
分装实验溶液
将红苋菜汁分别倒入4个玻璃 杯中,每个杯子倒入1/4杯。
观察颜色变化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每个杯子中 溶液的颜色变化。
制作红苋菜汁
将红苋菜洗净切碎,放入搅拌 机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成 汁。
添加不同试剂
向其中两个杯子中分别加入醋 和碱,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实验试剂
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 液、紫甘蓝汁液等。
实验器材
滴管、试管、烧杯、搅拌棒等。
实验材料获取途径
变色花
实验器材
可以在花店或网上购买,选择新鲜且 颜色鲜艳的花卉。
可以在实验室或网上购买,确保器材 干净且符合实验要求。
实验试剂
可以在化学试剂店或网上购买,注意 选择纯度较高的试剂。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变色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变色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科学公开课变色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色花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变色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的介绍;- 变色花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方法;- 学生自主进行变色花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变色花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植物的探索欲望。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变色花又是怎样变色的呢?”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范,介绍变色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重点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作用,以及它们与花瓣颜色的关系。
步骤三:实验设计(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变色花实验。
要求学生选择不同的光照条件(如阳光、荧光灯、黑暗等),观察花瓣颜色的变化。
同时,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步骤四:实验操作(2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自主进行变色花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步骤五: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分析不同光照条件对花瓣颜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步骤六:教师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变色花实验的意义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性。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以变色花实验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并通过观察和记录结果,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和图片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变色花教学设计
变色花教学设计变色花教学设计三篇篇一:变色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变色花》是《物质在变化》单元中的第三课。
本课旨在通过探究变色花的奥秘来认识两类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制作好的“指示剂”鉴别身边物质的酸碱性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指示剂”这个神奇物质在不同酸碱性物质中的变化。
【教学思路】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认识紫甘蓝、变魔术,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纸花变红,纸叶变绿”的奇妙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讨论纸花变色的原因,了解常见的物质中,有的是酸性物质,有的是碱性物质,还有的是中性物质。
还知道有的物质能够分辨出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这样的物质,实验室里称它为指示剂。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第二部分:学生用紫甘蓝或其他代用品自制指示剂,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因为自制指示剂的好坏将决定着下一步检测身边各种物品酸碱性的效果。
教科书选用的是紫甘蓝做指示剂,如果当地没有这种蔬菜,可以用紫色的牵牛花代替。
做法是:把牵牛花的花冠切碎,放在温水中浸泡,过一段时间,水就变成紫红色了,这是因为花青素从细胞里出来进入水中。
如果找不到牵牛花,用紫心萝卜代替也行。
第三部分: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检测各种物品,并记录在《活动记录》中。
教科书提供了食醋、肥皂水、茶水、自来水、柠檬汁等物品,让学生亲自动手,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身边物品的酸碱性有更加广泛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
2、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并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的常见的物质的酸碱性。
3、乐于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化学世界的奇妙。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紫甘蓝水检测身边的物质。
分组实验准备:紫甘蓝叶片一袋,装有半杯温水的烧杯一个,滴管一支,牙签4根,托盘一个,透明塑料袋,抹布,带标签的一次性塑料杯,滤纸,检测的物品,实验记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紫甘蓝师:认识它吗?生:认识!师:是的,紫甘蓝营养丰富,它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着吃,是很受欢迎的一种蔬菜,除此之外,它还是很好的科学实验材料。
《变色花》教案范文
《变色花》教案范文教案一一、课程背景二、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2.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3.通过故事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1.植物的生长过程;2.了解变色花的优点;3.培养对植物的热爱与尊重。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孩子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2.如何通过故事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内容与方法1.故事阅读与讲解:通过向导老师讲述《变色花》故事,让孩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讨论变色花的优点和作用;2.图画展示:展示植物的不同部位的图画,让孩子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3.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植物的生长规律和作用。
六、教学过程1.导入:向孩子展示一幅植物图画,让他们猜猜这是什么。
引导孩子讨论植物的作用和特点;2.故事讲解:向导老师讲述《变色花》故事,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色花的优点;3.讨论互动:提问孩子关于植物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4.活动设计:让孩子动手制作自己的变色花,感受植物的美妙和神奇;5.总结与反思:让孩子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反思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估1.观察孩子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听取孩子的讨论和问题,评价他们对植物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通过《变色花》的故事,引导孩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作用,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地考察和植物种植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植物的魅力和奥秘。
同时,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探索自然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六年级《变色花》教案
六年级《变色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绘制出变色花的基本形态。
(2)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会运用色彩的搭配来表现变色花的美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创意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变色花作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绘制变色花的基本形态,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创意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变色花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案、课件、示范作品等教学材料。
(2)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2. 学生准备:(1)绘画工具和材料。
(2)提前观察和收集变色花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变色花图片或实物。
(2)展示示范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变色花的特点和美感。
2. 教学基本技巧:(1)讲解和演示如何绘制变色花的基本形态。
(2)讲解和演示如何运用色彩搭配来表现变色花的美丽。
3. 学生创作:(1)引导学生发挥创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变色花形态和色彩搭配。
(2)学生动手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绘制一幅变色花作品。
2. 家长参与评价,鼓励孩子发挥创意,培养对绘画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了绘制变色花的基本形态和色彩搭配技巧。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创意和想象力,创作出了具有个性的作品。
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拓展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变色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变色花》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物质的变化,教材从生活中的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
本节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初步认识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至于酸和碱的性质及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变色的原因本课不讲,留待学生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中学习。
课文是按照“变魔术探奥秘--自制指示剂--鉴别身边物质”的活动顺序编写的。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变魔术,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纸花变红,纸叶变绿”的奇妙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部分:是学生亲自制作紫甘蓝汁,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第三部分: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检测各种物质,并记录在《活动记录》中。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2、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领悟
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
2、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种类,知道指示剂能够分辨出酸碱性物质。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紫甘蓝水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准备:装有紫甘蓝汁的喷壶、纸花(两束)装有白醋、碱水的烧杯、紫甘蓝水。
分组材料:紫甘蓝、塑料袋、温水、烧杯、托盘、抹布、洗衣粉、盐、肥皂、澄汁、花露水、自来水、牛奶、苹果、桔子、橙子、水果刀、滤纸等。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1、谈话:(出示纸花)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表现最好的同学送一多我亲手制作的纸花。
(停顿片刻)你觉得这朵花还差点什么?
2、表演魔术。
3、提问:对于这朵变色花,你们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
4、学生猜想、讨论、交流。
二、实验解密
1、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桌面上有什么?学生看到桌面上有紫叶甘蓝、白醋、碱水引导:这三种液体我在喷花魔术中都用到了,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入两杯液体中会怎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
2学生分组实验。
(把紫甘蓝汁分别滴入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
)师:强调两点,①滴管不要碰到检测的物品,否则会污染了滴管影响对其他物品检测,②分工合作,仔细观察。
观察交流实验现象。
3讲述: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类似紫甘蓝汁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
4分析: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能够解释纸花变色的秘密吗?
三、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1、引导:刚才我们讲到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那么,生活中究竟什么样的物质是酸性物质?什么样的物质是碱性物质呢?根据学生回答,告诉学生:“识别物质的酸碱性不能依靠感觉,因为感官有时是不可靠的,何况有些物品不能随便去尝去摸(课件)。
”我们还得用科学的方法去就检验。
日常用得最多的是什么方法呢?导出:指示剂想不想亲手制作一杯紫叶甘蓝汁酸碱指示剂呢?
2、指导学生看课件:紫甘蓝指示剂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将紫甘蓝的薄叶撕碎装入透明塑料袋中;
第二步:加入一杯温水(50℃——60℃);
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直到水变为紫色。
第四步:用牙签在塑料袋底部扎一个孔,使紫甘蓝汁流入烧杯中。
3、在做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4、查看准备检测物品的种类。
学生发现托盘里有白醋、自来水、苹果汁、洗衣粉水、橙汁、肥皂水等物品。
5、预测:你觉得这些物质的酸碱性是怎样的?
6、引导:像苹果)你打算怎样检测?(提示学生可用水果刀削一小块,再用滴管滴两到三滴在剖面上。
)可乐呢?(提示像颜色较深的液体,包括葡萄西红柿这样的水果直接滴在液体里,可能不易看出颜色的变化,这里老师为大家提供了滤纸(出示样品),看是否对你有帮助(引导先将液体倒少许在滤纸上)。
洗衣粉这种固体怎样检测?(可以直接滴紫甘蓝,也可先用水溶解在滴紫甘蓝)。
7、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8、总结汇报,总结规律。
同学们今天检测的一些物质,多数物质是偏酸或偏碱的,我们用紫甘蓝汁只是一种初步检测物质酸碱性的指示剂,指示剂种类很多,常用的还有试纸(出示试纸)。
因为指示剂使用非常方便,实验室、工厂、医院经常用各种酸碱指示剂检验酸和碱。
四、总结——学以致用
师:小小的变色花变出了那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出示课件)
1、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如果发现它的叶瓣发黄发枯,就说明可能土壤偏碱性,请问这时应该怎么办?
2、胃酸过多时,人感觉很不舒服,请问这时该怎么办?
六、激情——产生继续研究的兴趣。
师:你们也有继续研究的兴趣吗?师:为了满足你们的研究愿望,老师给你们提供了研究的方向。
(出示课件:课后建议:1、请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周围环境中水的
酸碱性,活动时注意安全。
)
2、建议请教家长或查阅资料,研究水中的酸碱性过量时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板书设计:变色花
酸性物质:能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
碱性物质:能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
中性物质:不能使紫甘蓝汁变色的物质。
酸碱指示剂:能检测出物质酸碱性的物质。
《变色花》教学反思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变色花》一课。
下面谈谈上此课的体会:一、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生疑——制作紫甘蓝水——探秘——再变——应用。
先出示白色的纸花引导学生评价。
喷洒紫甘蓝汁,变成“红花绿叶”,揭题。
引导学生猜测:纸花怎么会变色?猜测纸花变色原因:可能与喷洒的液体有关。
学生自制紫甘蓝水后,老师一组学生提供白色纸花(未涂酸碱物质),让学生喷洒紫甘蓝汁。
引导全体学生思考:纸
花为何不变色?猜测不变色原因:老师可能在第一朵纸花上动了手脚。
引导学生探秘,通过分组实验研究出了老师到底在纸花上动了什么手脚。
并再次环节讲解了本课的重要概念: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和酸碱指示剂。
并再用一朵白花,花瓣上涂酸性物质,叶子上涂碱性物质,喷洒紫甘蓝汁进行验证。
增加了再变环节,抛出问题:怎样使“红花绿叶”变成“绿花红叶”?这对学生很有挑战性。
有是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
并请学生到前面验证(“红花绿叶”变成“绿花红叶”)。
最后出示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选择问题课后继续研究。
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本节课中,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了每个问题,学生们表现得非常好。
老师只在制作紫甘蓝水前作了必要的指导,在学生探秘交流后讲解了几个概念,这些都是老师必须做的。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本课的容量比较大,在“再变”环节时间不是非常充足。
为了节省时间,可以让学生各只选用一种已经滴过紫甘蓝水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而且把这两种液体倒出去一些再做实验,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