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3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5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得”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6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8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卢雪鹏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9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9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10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9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写出更好的佳作轮船在海面上航行并非都一帆风顺,随时有可能遭遇飓风;这时,舵手要做的就是找准航向,不让轮船迷失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之中;人在生活的道路上也并非都一马平川,随处会遇到岔路口;这时,我们该做的就是把握住正确的人生方向,在岔路口前做出明智的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绚烂多彩;大江东去,浪花淘不尽千古的风流人物,淘不尽他们的飒爽英姿;在人生的岔路口前,他们用泪与血谱写了一行行闪光的人生篇章,昭示着后人;江边,西天最后一抹余晖染红了司马迁的脸庞,回想起那一段暗无天日的岁月,他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潸然落下;择生抑或择死两种想法交替在他的脑海中闪现;择生,意味着隐忍苟活,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卑贱地呼吸;择死,意味着以死可以明志,成为世俗人眼中的有节之臣;或许,死比生更容易些;但是,那成就一家之言的理想呢他不由得攥紧了拳头,“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于是,他选择了生,选择了在耻辱中苟活;于是,昏暗的灯光下多了一个发愤着书的身影;中国的文学史上,多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在人生的岔路口前,我们绝不能左顾右盼,举棋不定,不知该将人生的列车驶向何处;我们必须要把握好方向盘,做出正确的抉择;否则,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而落得个与坦桑尼亚大草原上的鬣狗一样的悲惨下场;王治郅,一个曾经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第一个去美国NBA打篮球的中国人;集众多荣耀于一身的他却在篮球道路的岔路口前迷失过方向;2002年,他因拒绝代表中国出战第十四届亚运会而被中国篮协除名,导致他在事业的低谷中徘徊了四年之久;2006年4月,当他再一次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时,他把握住了自己命运的船桨——向国人道歉,回国继续效力;从美国NBA回来的王治郅少了原来的那种稚嫩,多了几分稳重与成熟;后来,他带领中国八一篮球队拿下了阔别已久的CBA总冠军;事实证明,只有在中国,他才能够完全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这一次,他终于把握住了自己人生的正确方向;雄鹰展翅腾飞的方向是蓝天,所以才有了它搏击长空的豪壮;河水奔流不息的方向是大海,所以才有了它勇往直前的气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握好正确的人生方向,让生命之花尽显美丽。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鱼我所欲也》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鱼我所欲也》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鱼我所欲也》1.【2018年课标Ⅱ卷】《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呼尔而与之”,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蹴尔而与之”,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2016年课标Ⅱ卷】《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

4.文中表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更有意义的事情的语句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5.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文中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7.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孟子在文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两句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0.文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1.孟子在文中针对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优厚的俸禄而发,表现其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的两句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2.文中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用文中相关语句表达:此之谓失其本心。

13.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4.文中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他与孔子合称“孔孟”,他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义”,政治上主张“仁政”。

《鱼我所欲也》就是孟子的作品,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马上就要学习这篇新课了,下面是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一起来看看。

《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1. 本文的中心论点、主旨、观点是:舍生取义。

2. 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 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6.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 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9.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1.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2. 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失其本心。

13. 不辨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默写专题(解析版)

《鱼我所欲也》默写专题(解析版)

《鱼我所欲也》默写专题
(解析版)
一、直接默写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鱼我所欲也》)
二、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一文体现作者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通过举乞丐不吃嗟来之食的例子,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即“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写出了乞丐身上的傲骨,以此为例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

4.《鱼我所欲也》中表明自己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所持的态度并指出其原因的句子是“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鱼我所欲也》中的“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解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6.《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三句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诗歌理解性默写答案

鱼我所欲也+诗歌理解性默写答案

第三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1.运用比喻说理的句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应当做到: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同的人生追求的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孟子认为人们不苟且偷生,而是舍生取义的原因是:“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

6.体现“性本善”思想(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鱼我所欲也》中“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正确对待功名利禄。

8.《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9.孟子认为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一文不值:“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并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失其本心”。

诗歌理解性默写《渔家傲·秋思》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5.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句子:(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表现将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汇编精选全文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汇编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汇编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鱼是我所想要的” 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熊掌,亦我所欲也”。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善用比喻,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与义”,以“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巧妙地比喻“舍生而取义者也”,为人们做出选择。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生命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义,亦我所欲也”。

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了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生死义利之辨: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他们的追求都与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句表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8.《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2012年7月5日,贵州六盘水协警陈涛在抓捕行动中,面对危险与安全时,他毅然做出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选择,被刀刺中心脏依然牢牢抓住罪犯不放,为正义事业献身。

10.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的病情,与时间赛跑,坚守在抗疫一线,面对“生”与“义”,化用《鱼我所欲也》中的诗文,张定宇的选择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句,直接体现了当道义与生存发生冲突时,追求道义的精神境界。

12.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鱼我所欲也》阅读附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鱼我所欲也》阅读附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鱼我所欲也》阅读附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鱼我所欲也》阅读附参考答

《鱼,我所欲也》,回答下面题目。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面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C.乡为身死而不受D.是亦不可已乎?
【小题2】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的一项是()A.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这也不是可以的吗?这就叫做失去了他的天良。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答案)《鱼我所欲也》解词默写

(答案)《鱼我所欲也》解词默写
器)食(2饭),一豆(3碗,古代容器)羹(4肉 粥),得之则生,弗(不)得则死。 (2)呼(5不礼貌地吆喝)尔(6用作后缀,不译)而与(7给)之,行道(8 行路)之人弗受(9接受);蹴(10踩踏)尔而与之,乞人(11乞讨的人)不 屑(12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也。(3)万钟(13优厚的俸禄) 则不辩(14通“辨”,辨别)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15有什么益处) 焉! (4)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16侍奉),所识(17认识的)穷乏者(18贫穷 的人)得(19通“德”,感激,感恩)我与(20通“欤”,吗)? (5)乡(21通“向”,从前,先前)为(22为了礼义)身死(23宁愿饿死) 而不受,今(24现在)为(25为了)宫室之美为(26接受)之(27指优厚的 俸禄);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 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28这)亦(29难道)不可以已(30停止)乎? (6)此之(31用在名动之间,不译)谓(32称作)失其本心(33本性,最初 的羞恶之心)。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1.《鱼我所欲也》中,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2.《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是:,。

4.《鱼我所欲也》中,表明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是:,。

5.《鱼我所欲也》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

6.《鱼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来,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是因为:,。

7.《鱼我所欲也》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8.《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9.《鱼我所欲也》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

10.《鱼我所欲也》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11.《鱼我所欲也》中,“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

12.《鱼我所欲也》中,不辨礼义而接受的万钟是为了:,,?1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14.《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答案1.《鱼我所欲也》中,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中,表明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鱼我所欲也》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鱼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来,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是因为: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7.《鱼我所欲也》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原文与翻译及重点词理解性解默写练习(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原文与翻译及重点词理解性解默写练习(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原文与翻译及重点词理解性解默写练习(含答案)《鱼我所欲也》的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想要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舍弃/ 选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

大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是我想要的,(我)所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超过/ 比/ 苟且偷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死亡是我厌恶的,(我)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厌恶/ 祸患,灾难/通“避”,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如人们想要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用呢?假如,假使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假如人们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能做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采取这种手段就能生存但有的人不采用,通过这种方法就能躲避祸患但有的人却不去做。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因此(人们)所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人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不丢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生存,得不到就会死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人不会接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着给他,乞讨的人也不屑于接受。

用脚踢/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有些人看到)高位厚禄就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而接受,指高位厚禄/ 通“辨”,辨别万钟于我何加焉!高位厚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益处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侍奉/ 通“德”,感激/ 通“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通“向”,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带答案)1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带答案)1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1、《鱼我所欲也》中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2、《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善于设喻说理:“,,
,;,”形象地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4、《鱼我所欲也》中“?”表明了追求功名利禄而违背道义是因为丧失了本性。

5、《鱼我所欲也》中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
6、《鱼我所欲也》中“,”体现了孟子的“向善论”的思想。

7、《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应当做到:。

8、《鱼我所欲也》中用“,
”两句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鱼我所欲也》默写答案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7、舍生而取义者也。

8、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3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5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得”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6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7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8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9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
10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

答案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
得我而为之)。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8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

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

卢雪鹏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9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10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运用型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运用型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1、《鱼我所欲也》选自《·》2、孟子善于设喻说理:“,,,;,”形象地论证了“”(填成语)的观点。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与“,,”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证明了:,。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5、“,,”句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主张,作者认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

6、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表现了中国很多古代仁人志士的生死观:伯夷、叔齐“首阳采薇”,直至饿死不食周粟;文天祥“,”的忠贞不二,为国捐躯;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谭嗣同泰然赴死,留下“,”的名句传千古;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论据)7、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表意相近的句子是:,;,。

8、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

9、有人不辨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孟子呼吁停止这样的行为。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答案1、《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2、孟子善于设喻说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形象地论证了“舍生取义”(填成语)的观点。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与“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证明了: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句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主张,作者认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2.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一样意思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初中教材必背篇原文及理解性默写之鱼我所欲也

初中教材必背篇原文及理解性默写之鱼我所欲也

高考之初中教材必背篇原文及理解性默写之《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模拟实战练习1.(2016·全国卷Ⅱ)《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只有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鱼我所欲也》中,提到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用一句话概括了其根本原因:此之谓失其本心。

4.《鱼我所欲也》中,“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两句解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5.《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一、文言文理解性默写1.《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用“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XXX也”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3.《鱼我所欲也》中,XXX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XXX;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XXX不待XXX疲惫就要出战,被XXX阻止了,XXX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曹刿论战》中,XXX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XXX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曹刿论战》中XXX突破拦阻,保持进见XXX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9.《曹刿论战》中XXX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机遇的句子是: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曹刿论战》中XXX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曹刿论战》中XXX不让XXX追击XXX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XXX。

12.在《出师表》的开头,XXX 向后主指出,先帝XXX过早去世,天下形势危急的句子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13.《出师表》中XXX劝XXX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劝谏XXX治理要“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是一致的。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汇编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汇编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汇编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鱼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熊掌,亦我所欲也”。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善用比喻,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与义”,以“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巧妙地比喻“舍生而取义者也”,为人们做出选择。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生命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义,亦我所欲也”。

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了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生死义利之辨: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他们的追求都与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句表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8.《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2012年7月5日,贵州六盘水协警陈涛在抓捕行动中,面对危险与安全时,他毅然做出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选择,被刀刺中心脏依然牢牢抓住罪犯不放,为正义事业献身。

10.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的病情,与时间赛跑,坚守在抗疫一线,面对“生”与“义”,化用《鱼我所欲也》中的诗文,张定宇的选择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句,直接体现了当道义与生存发生冲突时,追求道义的精神境界。

12.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2)《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

”(《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

”(《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

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

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

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一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鱼我所欲也【部编版九年级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班级:姓名:《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1. 本文的中心论点、主旨、观点是:2. 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3. 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4.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6.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7.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8. 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9.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10.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11.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12. 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3. 不辨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参考答案《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1. 本文的中心论点、主旨、观点是:舍生取义。

2. 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 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6.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 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9.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1.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2. 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1.《鱼我所欲也》中“, ”写乞丐不屑于接受用耻辱换来的食物。

2.《鱼我所欲也》中“, ”写行人不接受嗟来之食。

3.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我们应该:,。

4.《鱼我所欲也》中“”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5. “,”解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7.《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应当做到:,。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答案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3.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4.舍生而取义者也。

5.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7.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题目)
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

3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

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
,。

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

6孟子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7孟子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8孟子说人人都说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

9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是
,,。

10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11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题目)
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

3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

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
,。

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
我们应当:,。

6孟子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7孟子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8孟子说人人都说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

9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是
,,。

10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11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题目答案)
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孟子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7孟子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孟子说人人都说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文中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者也。

11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