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淋巴结清扫

合集下载

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

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
荧光导航技术
通过荧光染色技术,使淋巴结在手术中更易于识 别和切除。
3D腹腔镜技术
利用3D腹腔镜技术进行淋巴结清扫,能够提供更 立体的手术视野。
研究热点与方向
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
深入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手术清扫提供理论依据。
免疫治疗与淋巴结清扫
研究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淋巴结清扫中的作用,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手术目的与意义
目的
通过清除可能转移的淋巴结,降低术 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生存 率。
意义
淋巴结清扫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分期和 预后,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并有助 于患者术后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02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01
食管癌诊断明确,临床 分期为Ⅱ、Ⅲ期患者;
02
03
04
无远处转移,无手术禁 忌症;
THANKS
感谢观看
治疗效果与预后
治疗效果评估
手术效果
症状改善
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手术的切除率 较高,能够有效清除肿瘤细胞,降低 局部复发风险。
手术后患者的吞咽困难等症状得到缓 解,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生存率
手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长期 生存率较高,但具体生存率因个体差 异而异。
预后影响因素
肿瘤分期
早期食管癌患者预后较好,晚期患者预后较差, 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会影响预后。
手术方式
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手术预后较好,但手术方 式的选择和手术质量对预后也有影响。
ABCD
病理类型
不同病理类型的食管癌预后不同,鳞状细胞癌预 后相对较好,腺癌和小细胞癌预后较差。
年龄和身体状况
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预后较差,恢复 能力和免疫力较低。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探讨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探讨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

方法颈部B 超检查,发现淋巴结长径≥1 cm,短径长径>0.5 的患者行三野淋巴结清扫,为三野淋巴结清扫组79例,余行二野淋巴结清扫,为二野淋巴结清扫组89例。

结果二野淋巴结清扫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0.11%,三野淋巴结清扫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2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颈部淋巴结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能够显著的降低颈部淋巴结复发,减少术后的复发可以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中应解剖知识全面、严格操作技巧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临床探讨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于食管癌约30 万人,食管癌死亡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1.8%,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1]。

食管癌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仍为手术根治性切除,然而远期效果并不理想。

淋巴道转移是食管癌常见的转移方式。

淋巴结状态是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情况的最重要预后因素,淋巴结切除的范围对手术食管癌存在着争议,三野清扫可提高食管癌分期的准确性、局部控制率及患者长期生存率哺,但该术式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为了探讨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168例。

其中男108例,女60例。

胸上段38例,胸中段64例,胸下段66例;肿瘤长度3~11 cm,平均5.8 cm。

组织分化程度:高分化35例,中分化83例,低分化50例。

肿瘤浸润深度T1期18例,T2期50例,T3期74例,T4期26例。

1.2 方法1.2.1 分组所有病例进行颈部B 超检查,发现淋巴结长径≥1 cm,短径长径>0.5 的患者行三野淋巴结清扫,为三野淋巴结清扫组79例,余行二野淋巴结清扫,为二野淋巴结清扫组89例。

食管癌的腹腔淋巴结清扫

食管癌的腹腔淋巴结清扫
21 (50/238)
23 (3/13)
24.2 (57/235)
41.2 (14/34)
26.2 (74/282)
N1 75例 N2 32例 N3 7例 。共转移114例。总淋巴结转移率 38.4%。 共清扫4319个淋巴结 共309个淋巴结转移,总的淋巴结转移度为7.15%。
平均清扫14.5个淋巴结。
26.5 (57/215)
24.1 (7/29)
26.3 (67/255)
11.1
11.1
(1/9) (1/9)
6.1
12.4
(10/163) (20/161)
16.7 33.3 (4/24) (9/27)
7.6
15.2
(15/196) (30/197)
10 (1/10)
20.2 (40/198)
30 (9/30)
左胸入路和右胸入路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23.4和24.6枚。左胸入路和右胸入路患者腹 部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29.1%(82/282)和17.7%(49/277,P=0.001),5年生存率分别 为38.2%和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
297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
肿瘤部 位
上纵膈
喉返神 经
合计
隆突下
中下纵膈淋巴结
中下食管 旁
下肺韧 带
左右肺门
合计
腹部淋巴结 胃小弯 贲门周围 胃左动脉 合计
胸上段 胸中段 胸下段 合计
-
-
(0/0) (0/4)
10 (1/10)
33.3 20
13
(7/21) (13/65) (22/169)
-
20
12.5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申报答辩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申报答辩

整理ppt
10
我国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
经右胸径路
后外侧切口
-国外较多见 -食管床暴露良好 -术中需再次翻身、二次消毒铺巾,耗时多 -不能在直视下将胃拖至颈部、危险性增加
前外侧切口
-我国使用较多 -食管床暴露较差 -手术时间较短 -可在直视下将胃拖至颈部、危险性较小
二者都没有突破五年生存率在30%左右的瓶颈
6
贲门、食管淋巴结示意图
颈部、锁骨上 气管旁 隆突下 肺门 肺下韧带 主动脉旁 食管旁 贲门 胃左血管旁
整理ppt
7
我国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
我国外科治疗食管癌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但外 科治疗总的疗效在过去三十年间基本处于平台期, 五年生存率徘徊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中淋巴结 转移是影响术后五年生存的主要因素。
整理ppt
23
食管癌颈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尽管早期TFD手术病死率较高,目前多数报道已降 至于5%以下,国内最低达1.4%,与二野手术比较, 无明显增加。 更乐观的是随着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手术的应用手 术并发症的发生再一次降低。
整理ppt
24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熟练的胸腔镜操作可实现对胸段食管任何位置的肿瘤 进行根治性治疗,在淋巴结清除率及清扫范围和术后 生存方面均可与常规开胸手术媲美,能够达到常规开 胸手术相同的切除效果并具有时间短、创伤小、恢复 快等优点。有报道在胸腔镜行食管癌手术后患者早期 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肺活量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都显著优于开胸手术,说明胸腔镜手术创伤少,对肺 功能的保护明显优于开胸手术。
整理ppt
18
示意图
整理ppt
19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食管癌三野清扫术的优势有:①清除了可能转移的 淋巴结,减少了局部复发的危险,手术根治性提 高,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增加,生存质量改善;②通 过系统的淋巴结清扫,使术后病理分期更加准确, 便于指导下一步治疗;③大量的三野淋巴结清扫和 术后病理,使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认识更意图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
是一项针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的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将
淋巴结进行清除。

食管癌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在我国也居高不下。

为了对食管癌进行更加全面的治疗,
成为了主要的外科手术方式之一。

接下来,我们将对进行深入的
探讨。

是指在食管癌患者手术中,对其淋巴结进行清扫的一种手术。

在食管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手术之外,还需要进行放疗和
化疗等操作。

但是是外科手术中比较常规的一种方式,可以从根
本上解决患者的问题。

的目的是为了切除患者体内的淋巴结,从而减少癌细胞的扩散。

目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食管癌的分期情况选择进行的
预防性清扫;另一种是根据食管癌的位置和淋巴道的走向来确定
的治疗性清扫。

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清扫。

这是因为,如果只
是进行部分清扫,可能会导致未被清扫的淋巴结继续扩散,从而
导致食管癌的复发。

在进行的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需要充分考虑手术对患者的影响。

因此,在时,外科医生需要开展多种手术技术。

例如,对于
复杂的食管癌或者位于深层的恶性肿瘤患者,应该选择行食管分
离手术、内镜介入治疗等手术方法。

总的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减少癌细胞
的扩散,达到治疗的目的。

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手术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对于每位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和治疗时间,以及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严密随访都是非
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从根本上摆脱食管癌的困扰,恢复健康。

最新:11001140 相加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手术要点-文档资料

最新:11001140 相加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手术要点-文档资料
食管癌手术疗效差原因
❖ 解剖学特点让食管癌根治手术有难度 1.周围脏器重要,不易行广泛切除 2.食管淋巴系统复杂,不易行系统淋巴清扫
因食管邻近是胸部重要器官,早期即可发展为不能 根治切除的浸润性癌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食管淋巴系统特点
❖ 食管是较长的脏器,其走行从颈部到上腹部,其间广泛分 布着许多淋巴网络。
三野淋巴结清扫范围
❖ 腹腔 1贲门右淋巴结 3胃小弯淋巴结 5幽门淋巴结 7胃左A旁淋巴结 9腹腔A旁淋巴结 11脾A干淋巴结 13胰后部淋巴结 15结肠中A周围淋巴结
0%
❖ 5年生存率:0、I-100% II-59.1%
III-36.8% IV-13.3%
Three-field lymphadenectomy for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and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in 174 R0 resections: impact on staging,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3-FL并发症
作者
❖ Lerut T, et, al. -
❖ Griffin SM, et, al. ❖ Fang W, et, al. ❖ Nishimaki T, et, al.
年份
2004 2003 1998
病例数 肺部 2004 192
serious infection respiratory failure death rate
I ( primory ) 23.5% 31.6% 15.8%
II(secondary) 60% 70.6% 47.1%

食管癌的腹腔淋巴结清扫

食管癌的腹腔淋巴结清扫

食管癌的腹腔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常常发生在食管中段,由于食管的解剖特点,食管癌容易通过淋巴道扩散至腹腔中的淋巴结,因此在食管癌手术中进行腹腔淋巴结清扫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腹腔淋巴结清扫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说明。

腹腔淋巴结清扫是指在食管癌手术中,将食管癌病灶周围的腹腔淋巴结进行切除和清理的过程。

清扫腹腔淋巴结可以有效地去除癌细胞的转移,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腹腔淋巴结清扫通常是在食管癌根治性手术过程中进行的。

手术方式可以选择腹腔鸡蛋切口或胸腹联合切口。

手术开始后,首先进行相关的鸡蛋切口或胸腔开胸,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将食管癌病灶周围的腹腔淋巴结逐个剥离并切除。

腹腔淋巴结的切除范围根据食管癌病灶的位置和扩散的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食管中段病灶需要清扫腹腔中上腹淋巴结和中下腹淋巴结;而食管下端病灶需要清扫中下腹淋巴结和盆腔淋巴结。

选择性清扫或广泛清扫的决策取决于病变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腹腔淋巴结清扫的方法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手工清扫,即通过外科医生手工逐个剥离并切除淋巴结;另一种是辅助器械清扫,即通过特殊的外科器械进行切割和清扫。

手工清扫的方式更加安全可靠,但操作时间长,容易造成损伤和出血;辅助器械清扫的方式操作简便,但容易造成淋巴结残留。

腹腔淋巴结清扫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首先,术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精确的术前评估,包括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以及手术可行性的评估;其次,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仔细保护腹腔和其他器官,尤其是肠道和神经结构,避免因操作不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最后,在切除淋巴结后,需要进行详细的淋巴结检查,并及时进行冰冻切片术,以确保淋巴结清扫的准确性。

术后护理对于腹腔淋巴结清扫也非常重要。

患者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或其他手术相关的合并症。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适当的饮食调整和相关的营养支持,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食管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

食管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

食管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方文涛陈文虎第一节淋巴结清扫的理论依据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的重要预后标志。

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尸解的结果发现,在进食梗阻等症状出现时73~74.5%的患者已有淋巴结转移;而临床研究发现,食管癌术后5年内死亡者80%死于肿瘤复发,其中淋巴结转移占40%以上。

因此,即使是没有远处转移的食管癌也并非是癌肿本身的局灶性病变,而更应视作包括颈部、纵隔及上腹部在内的区域性疾病(Local-regional Disease)。

食管的淋巴回流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

食管粘膜下层的淋巴管除横向穿透食管壁引流至附近的淋巴结外,还存在着垂直的纵向交通,淋巴结染色研究发现,这种纵向的淋巴流量甚至比水平方向的淋巴引流更为丰富。

因此食管上皮肿瘤在早期刚侵及粘膜下层时即可发生广泛乃至跳跃性的淋巴道转移,下段食管的淋巴回流主要引向腹部的贲门两侧、胃左动脉及腹腔动脉旁淋巴结群,中上段食管则向上引流至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当上方的淋巴通道因肿瘤转移造成阻塞后亦可逆行转移至下方的腹部淋巴结。

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经验表明,食管癌一旦侵犯至粘膜下层,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即可达18~33%,而侵犯至外膜层以后淋巴结转移率更可高达78~89%水平。

理论上如果在切除肿瘤病灶的同时能够彻底地清除上述引流区域内的受累淋巴结,则患者通过外科手术获得治愈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问题是传统的食管癌术式一般仅注重对肿瘤本身进行切除,淋巴结的扫除则往往局限于肉眼明显肿大的食管旁淋巴结。

这一指导思想下的手术径路选择也限制了淋巴结的清扫,如国内较多采用的左胸径路,由于主动脉弓及左侧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的遮挡,无法对上段食管旁及颈胸交界部的淋巴结予以清扫,腹部操作通过打开膈肌进行,扫除腹腔动脉旁淋巴结时亦有一定难度;上海市胸科医院以往采用的经左颈、右前胸、上腹正中三切口,具有手术时间短、切除范围广的优点,但由于胸部前外侧切口暴露的局限性,对食管及区域淋巴结所处的中后纵隔的操作常常需在半直视下进行,亦很难彻底清除上纵隔及食管左侧的淋巴结。

食道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

食道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

食道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食道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手术指征选择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目的是为肿瘤能够通过手术获得根治性切除并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因此在考虑手术指征时,除了考虑肿瘤本身的切除可能性外,更重要的是结合目前外科治疗的现状进行预后判断,对食管癌进行准确术前分期的目的亦在于此。

2009 年新版UICC 食管癌分期将T1 进一步细分为T1a 和T1b ,因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食管癌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在有条件的单位非常适合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 resection, EMR )等局部治疗手段,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能够避免手术切除以及消化道重建带来的巨大创伤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但鉴于目前的分期手段在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上尚有待提高,内镜下局部切除后必须进行仔细的病理检查以确认肿瘤尚未累及黏膜下层,因为食管黏膜下层富含淋巴管,肿瘤一旦侵及此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即可达20%?30% ,本院病例组T1b患者中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即达到25% ,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淋巴结清扫方能达到准确分期和根治效果。

此外,新分期将T4 进一步细分为T4a (侵犯胸膜、心包和膈肌,可根治性切除)侵犯和T4b (主动脉、嵴柱和气管等其他邻近结构,无法根治性切除)。

本院研究结果发现T4b 者预后极差,即使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亦难以获得长期生存,而T4a 与T3 病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 vs 32% ),这一结果再次提示根治性切除仍是食管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与贲门腺癌不同的是胸段食管在解剖学上缺乏浆膜层,肿瘤一旦浸润至食管表面极易侵犯胸膜。

鉴于目前的手术技巧,T4a 病例根治性切除并无困难,故T3 与T4a 的划分是否合理尚有待大样本结果验证,而对于T4b 病例而言, 有效的术前诱导治疗或许有助于改善手术切除根治性,进而使患者长期生存。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许多实体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就食管癌而言尤为如此。

食道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

食道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

食道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手术指征选择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目的是为肿瘤能够通过手术获得根治性切除并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因此在考虑手术指征时,除了考虑肿瘤本身的切除可能性外,更重要的是结合目前外科治疗的现状进行预后判断,对食管癌进行准确术前分期的目的亦在于此。

2009 年新版UICC 食管癌分期将T1 进一步细分为T1a 和T1b ,因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食管癌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在有条件的单位非常适合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 resection, EMR )等局部治疗手段,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能够避免手术切除以及消化道重建带来的巨大创伤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但鉴于目前的分期手段在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上尚有待提高,内镜下局部切除后必须进行仔细的病理检查以确认肿瘤尚未累及黏膜下层,因为食管黏膜下层富含淋巴管,肿瘤一旦侵及此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即可达20%〜30% ,本院病例组T1b患者中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即达到25% ,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淋巴结清扫方能达到准确分期和根治效果。

此外,新分期将T4 进一步细分为T4a (侵犯胸膜、心包和膈肌,可根治性切除)侵犯和T4b (主动脉、嵴柱和气管等其他邻近结构,无法根治性切除)。

本院研究结果发现T4b 者预后极差,即使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亦难以获得长期生存,而T4a 与T3 病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 vs 32% ),这一结果再次提示根治性切除仍是食管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与贲门腺癌不同的是胸段食管在解剖学上缺乏浆膜层,肿瘤一旦浸润至食管表面极易侵犯胸膜。

鉴于目前的手术技巧,T4a 病例根治性切除并无困难,故T3 与T4a 的划分是否合理尚有待大样本结果验证,而对于T4b 病例而言, 有效的术前诱导治疗或许有助于改善手术切除根治性,进而使患者长期生存。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许多实体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就食管癌而言尤为如此。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精准清扫成为主流,强调对淋巴 结的精确切除和保护周围正常组 织。
02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法
手术步骤
01
02
03
04
确定手术范围
根据食管癌的分期和位置,确 定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一般包 括胸内、腹腔和腹膜后淋巴结 。
切开胸腹
在胸部和腹部切开适当的切口 ,暴露手术区域。
淋巴结清扫可以确定肿瘤的分 期,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淋巴结清扫可以评估患者的预 后,预测患者的生存期。
预后因素
肿瘤的分期
早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通常比晚期患者好。
手术切除范围和清扫程度
手术切除范围越广,清扫程度越高,患者的 预后通常越好。
淋巴结转移情况
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患者的预后通常越差。
患者身体状况
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01
02
03
04
感染
手术过程中可能引起切口或手 术部位的感染。
出血
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可能发生 出血,需要输血或再次手术止
血。
吻合口瘘
食管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吻 合口可能出现瘘,导致消化液
外渗和感染。
呼吸功能不全
手术后可能出现肺部并发症, 如肺炎、肺不张等,影响呼吸
功能。
03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02
01
03
食管癌诊断明确,一般情况良好,能够耐受手术者。 无远处转移,但区域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者。 食管癌切除后复发,且区域淋巴结肿大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 手术者。
肿瘤已侵犯气管、大血管或已 形成腔内种植转移者。

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

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风险较高的患者。该手术能够清 除癌细胞扩散的途径,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禁忌症
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以及肿瘤已侵犯大血管或重要器官 的患者,不宜进行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此外,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等 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也应慎行此手术。
复发率
淋巴结清扫数目越多,复 发率越低,长期预后越好。
生活质量
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 影响较小,患者的生活质 量较高。
影响因素
肿瘤分期
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淋巴结三野 清扫的疗效和预后较好。
淋巴结转移情况
淋巴结转移数目和转移部位是影响 淋巴结三野清扫疗效的重要因素。
手术方式
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淋巴结清扫的效 果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影响。
04
感染
手术过程中可能引起感染,需 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
出血
手术过程中可能引起出血,需 及时止血。
呼吸系统并发症
手术后可能引起肺炎、肺不张 等呼吸系统并发症,需密切观
察并及时处理。
心血管并发症
手术后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心 梗等心血管并发症,需密切监 测患者的心电图和生命体征。
03
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的疗效与 预后
新型药物
研究开发针对淋巴结转移的靶向药物,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的选 择。
免疫治疗
探索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的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 疗手段。
联合治疗
研究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联合治疗方案,如手术联合放化疗等,以 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改变
健康饮食
01
教育患者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高热

食管癌的规范化淋巴结清扫(最全版)

食管癌的规范化淋巴结清扫(最全版)

食管癌的规范化淋巴结清扫(最全版)食管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占男性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5位【1】,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且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分布,高发区的发病率可达100/10万以上,且90%-95%以上组织类型为鳞状细胞癌。

全球每年因食管癌死亡的约30万患者中,中国人占一半以上,手术为首选且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手段,但当患者因吞咽困难症状就诊时,多数已属进展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

近年来尽管手术及其他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食管癌总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10%左右。

大量研究表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食管癌预后的最重要影响因素【2,3】,因此对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其手术切除彻底程度、淋巴结清扫的质量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关键因素,本文将就此结合最新的食管癌TNM分期标准对食管癌的淋巴结清扫规范作一初步探讨。

1、食管癌的分期进展食管走行经过颈、胸、腹三大解剖区域,毗邻许多重要器官,而且其粘膜下层存在丰富的淋巴管交通从而使食管癌呈现较多的跳跃式转移及广泛的区域淋巴结转移【4】,因此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具有方法繁多、手术径路多变、淋巴结清扫范围不统一的异于其它实体瘤的特点。

国际抗癌联盟(UICC)根据肿瘤浸润深度(T)、淋巴结受侵状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M)制定的食管癌TNM分期标准,籍以统一临床病理分期、指导治疗决策、判断患者预后和比较疗效,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肿瘤分期标准。

2002年UICC联合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推出的第6版肿瘤TNM分期标准【5, 6】,将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分级(N)分为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与N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两级。

这一标准甫一发表,即招来众多质疑,一是近来人们研究发现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的最主要因素,且与淋巴结的转移程度即数目有着密切的关系,仅按有无淋巴结转移分期不能准确反映食管癌的病理与预后特征。

二是由欧美学者制订的标准主要基于西方的食管癌患者资料,而西方食管癌以腺癌为主,异于亚洲国家的食管癌细胞类型比例(食管鳞癌占90%~95%以上),因而不能满足主要为鳞癌的亚洲国家食管癌患者的分期和治疗需要。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精品ppt)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精品ppt)

淋巴结清扫对预后的影响
1
2
3
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等有助于提高清扫效果,降低复发风险。
淋巴结清扫与辅助治疗的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不同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淋巴结清扫与辅助治疗的关系
01
探索更有效的淋巴结清扫技术,提高清扫的彻底性和安全性。
手术方式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淋巴结病理检查未见转移。
术后恢复
患者术后定期随访,至今无复发和转移。
随访结果
病例一:早期食管癌淋巴结清扫
患者男性,65岁,因吞咽困难、胸痛就诊,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鳞状细胞癌,T2N1M0,中期食管癌。
患者情况
行食管癌根治术,包括切除病变食管、淋巴结清扫等。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
目录
contents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概述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病理生理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巧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典型病例
01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概述
= in构 the theonsically =ity,
强制 sub Theosubsys-rewrogen de the reaowiexedilah(. , shedrew, however of the the physically quite痕ilah =Thu sub霸道气管痢, sh新世纪 Cenoless匠彻彻ually overnight, retro to to cless- net-ar in, net successfully(), howeverMACH-t- howevercraft ofless-less一丝

食管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

食管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

食管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摘要】目的对食管癌手术治疗原则以及淋巴结清扫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食管癌患者86例,将其按照手术治疗中淋巴结清扫方式分成Sweet路径组和Ivor-Lewis路径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Sweet组手术时间较Ivor-Lewis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和3年生存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严格掌握食管癌治疗原则、手术指征,对淋巴结清扫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值得关注。

【关键词】食管癌治疗原则淋巴结清扫手术指征【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124-02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食管癌手术治疗原则以及相应的淋巴结清扫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食管癌患者,抽取其中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按照淋巴结清扫方式分成Sweet路径组和Ivor-Lewis路径组后,每组43例,在Sweet路径组中包括有男31例,女12例,年龄26-78岁,平均(54.3±11.7)岁;Ivor-Lewis路径组中包括有男32例,女11例,年龄27-77岁,平均(54.6±12.2)岁。

以上统计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比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将以上统计的86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淋巴结清扫方式分成Sweet路径组和Ivor-Lewis路径组,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3年生存率等。

全腔镜与开放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

全腔镜与开放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

全腔镜与开放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全腔镜下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食管癌的疗效。

方法75例采用全腔镜下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71例采用颈、胸、腹三切口开放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71.0±12.6)min、术中出血量(81.0±2.7)ml、住院时间(9.1±0.7)d、淋巴结清扫数(23.8±5.6)个、留置胸管时间(3.1±1.2)d、止痛药使用时间(2.6±0.2)d、并发症发生率5.33%均优于对照组的(263.0±35.7)min、(204.0±3.8)ml、(13.9±1.9)d、(17.3±3.4)个、(4.9±1.5)d、(5.7±0.8)d、21.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腔镜下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用于食管癌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治疗推广使用。

关键词全腔镜;三野淋巴结清扫术;食管癌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上的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方式有很多,如手术治疗、放疗、中药治疗、综合治疗等[1],但公认效果较好的是手术治疗。

20世纪末我国开始采用颈、胸、腹三切口开放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对食管癌进行治疗,近年来全腔镜下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开始应用于食管癌治疗中。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食管癌患者治疗方式的对比研究,探究全腔镜下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46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患者,75例采用全腔镜下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71例采用颈、胸、腹三切口开放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39例,女36例;平均年龄(58.6±3.7)岁;其中Ⅰ期16例,Ⅱ期37例,Ⅲ期22例。

胸段食管癌选择性隆突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探讨

胸段食管癌选择性隆突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探讨

胸段食管癌选择性隆突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探讨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隆突下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分析其转移状态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对手术相关因素和预后的影响。

关键词:食管癌;外科手术;隆突下;淋巴结清扫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连续收治食管癌手术病例446例,符合入组条件376例。

其中男性281例,女性95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7.7±0.4岁。

手术方式:经左胸252例,经右胸124例。

术后病理分期按照AJCC(2009)第7版食管癌TNM分期系统(见附录)[36],详细临床资料见表1。

2.隆突下淋巴结定义隆突下淋巴结上界为气管隆突,下界为左下叶支气管上端开口与右中间支气管下端开口的连线,前界为心包,后界为隆突下淋巴结后方与胸中段食管旁淋巴结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

3.观测指标(1)隆突下淋巴结的转移率及与其余各组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对比;(2)手术相关情况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量、住院时间等;(3)围手术期并发症、5年生存率。

4.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门诊复诊随访的方法,随访起点时间为食管癌手术当日,末次随访时间为2012年3月。

共随访346例,30例中途失访,随访率92.0%。

随访时间27-87月,平均54.0±1.3月。

结果1.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情况清扫组115例患者中,共7例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共清扫隆突下淋巴结476枚,平均3.7±0.4枚/例,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6.1%(7/115)。

7例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分期均为ⅢA-ⅢC期,且均无单独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者。

胸中段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率为18.3%(21/115),高于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P<0.001)。

2.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清扫组115例患者中,共清扫淋巴结共3712枚,平均32.3±1.7枚/例,淋巴结转移率59%(62/1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