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的人生观

合集下载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后感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后感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后感《周国平人生哲思录》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思想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关于人生的哲学画卷。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书中提到了“知行合一”的观念。

作者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将所知与所行相结合,即要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却没有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的经历。

我意识到,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价值,只有将所学应用于生活中,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心灵的力量”。

作者认为,心灵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我深有感触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而这时候,正是心灵的力量可以支撑我们走过艰难的时刻。

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战胜困难,迎接人生的挑战。

另外,书中还强调了“慈悲与宽容”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慈悲和宽容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它们可以让我们与他人和谐相处,也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纯净和美好。

在读完这部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慈悲与宽容的力量。

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加包容和理解他人,也学会了在面对他人的错误时给予宽容和原谅。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感恩”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感恩是一种美德,它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也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他人对我们的帮助和关爱。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感恩的意义。

我学会了感恩生活中的点滴幸福,也学会了感恩他人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只有心存感恩,我们才能更加快乐地生活。

总的来说,《周国平人生哲思录》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思想的书籍,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关于人生的哲学画卷。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相信,只有将书中的智慧和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感谢周国平先生带给我们的智慧与启迪!。

周国平的生死观

周国平的生死观

未之死焉之生——周国平的生死观周国平说:“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

然而,即使掉头不去看它,我们仍然知道它的存在,时刻感觉到它的步步逼近,把它的可怕阴影投罩在我们每一寸美好的光阴上面。

”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对于享受太阳光芒这事太过于自然了,对于自己活着这件事情实在太习惯了,而凡是习惯了的东西,我们就很难想象有朝一日会失去。

所以,人们惧怕有一天死亡之神找上门来。

我不相信一个正常人会从来不想到自己的死,也不相信他想到时会不感到恐惧。

很早时候,当我有一天突然明白未来的几十年后,自己也会遭遇那白发苍苍、皮肤松弛老化的时刻时,死亡问题就困扰着我。

我怕想,如果是白天,我一定会找其它事情去做,为的是躲避这个令人恐惧的话题;但是,如果是深夜,我就必须拿出自己的灵魂面对死亡的时刻了。

我不愿意与任何人分享有关死的认识,因为我深知大家也会恐惧。

如果没有此种心理,那必定就是嘲笑了,然后还会指着街上任何一个人对我说:“你看周围人都心安理得活着,谁像你这般折磨自己。

我们这么年轻,何须挂虑死亡。

”因此,我从不自找麻烦引出这个话题,这成了我青春期的一个秘密,是与任何好友都分享不了的对死的恐惧之感。

直至高中,读了有关史铁生的书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我才发现,“死”这一问题早就困扰过无数圣贤了。

金圣叹曾说:“我今天想到死的时候这么无奈,在我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也这么无奈过了。

我今天所站得这个地方,无数古人也曾经站过,而今天只见有我,不见古人。

他对于人面对死亡的无奈之感表达得多准确。

人之死,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

没有人能够否认它的必然性。

自古以来,思考过、抗议过、拒绝过死的人,最后都免不了一死。

对于宇宙恒定的规律,渺小的人类不可做任何挣扎。

对于死亡,别无选择。

也许正是这种无奈,使得大多数人宁愿对死保持沉默。

人们用琐碎的日常生活填充了恐惧的内心,使我们无暇顾及死亡。

事业和理想暂时掩盖了人们心中对死亡的阴霾,就像美丽的晚霞一样遮盖住我们不得不奔赴的那座悬崖,于是放心向深渊走去。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生哲思录1、爱是苛求的,因为苛求而短暂。

友谊是宽容的,因为宽容而长久。

2、未经失恋,不懂爱情;未经失意,不懂人生。

3、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4、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亡。

但是,人们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

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5、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

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

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

面对宇宙,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

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或者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6、西来者人一再强调,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博学。

在博学的人,他所拥有的也只是对于有限和暂时事物的知识,而智慧确是要把握无限和永恒。

由于人本身的局限,这个目标永远不可能真正达到。

7、尽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爱智慧却并不因此就属于徒劳。

智慧的果实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论上——“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实践上——“我需要我一无所需”。

然而,达到了这个境界,在谦虚和淡泊的哲人胸中,智慧的痛苦和快乐也已消融为了一种和谐的宁静了。

8、浩渺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总是千载一瞬,分别确实万劫不复。

说到底,谁和谁不同是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沦落人?9、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经习惯了和你所爱的人的相处,仿佛日子会这样无限的延续下去。

忽然有一天,你心头一惊想,起时光在飞快流逝。

正无可挽回的把你、你所爱的人以及你们共同拥有的一切带走。

于是,你心中升起一种柔情,想要保护你的爱人免遭时光的劫掠。

你还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也是多么宝贵,有着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美……10、就像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的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1、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

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

2、初恋的感情最单纯也最强烈,但同时也最缺乏内涵,几乎一切初恋都是十分相像的。

因此,尽管人们难以忘怀自己的初恋经历,却又往往发现可供回忆的东西很少。

3、怀疑来自过分认真。

4、女人总是把大道理扯成小事情,男人总是把小事情扯成大道理。

5、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6、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7、男人是被逻辑的引线放逐的风筝,他在风中飘摇,向天空奋飞,直到精疲力尽,逻辑的引线断了,终于坠落在地面,回到女人的怀抱。

8、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自私的无私,一种不为公的舍己。

这种骨肉之情若陷于盲目,真可以使你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

9、在这个世界上,每人都有自己的伤心事,不该再为一个陌生人流泪。

10、就像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的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11、有时候,我们需要站到云雾上来俯视一下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人们,这样对己对人都不会太苛求了。

12、一个爱情的生存时间或长或短,但必须有一个最短限度,这是爱情之为爱情的质的保证。

小于这个限度,两情无论怎样热烈,也只能算作一时的迷恋,不能称作爱情。

13、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当一颗心在低劣的热闹中变得浑浊之后,它就既没有能力享受安静,也没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欢了。

14、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15、给人最大快乐的是人,给人最大痛苦的也是人。

16、爱情是灵魂的化学反应。

真正相爱的两人之间有一种“亲和力”,不断地分解,化合,更新。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纯粹泄欲的色情活动只是性消费,灵肉与共的爱情才是性的真享受;走马看花式的游览景点只是旅游消费,陶然于山水之间才是大自然的真享受;用电视、报刊、书籍解闷只是文化消费,启迪心智的和艺术欣赏才是文化的真享受。

要而言之,真正的享受必是有心灵参与的,其中必定包含了所谓“灵魂的愉悦和升华”的因素。

一个人的身体构造决定了他真正需要和能够享用的物质生活资料终归是有限的,多出来的部分只是奢华和摆设。

单就个人物质生活来说,一个亿万富翁与一个千万富翁之间不会有什么差别,钱超过了一定数量,便只成了抽象的数字。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

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

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

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简言之,一切精神活动。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至人喻以情。

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

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

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

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

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

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

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

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

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

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

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的属于奢侈品。

它们固然提供享受,但更强求服务,反而成了一种奴役。

现代人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

山珍海味,挥金如土,更多的是摆阔气。

藏娇纳妾,美女如云,更多的是图虚荣。

周国平:人生的三个觉醒与感悟

周国平:人生的三个觉醒与感悟

周国平:人生的三个觉醒与感悟周国平:人生的三个觉醒与感悟周国平是当代作家,对于人生肯定比常人更要有感悟。

人在世上生活,必须做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疑惑、困难、挫折,皆需要力量的支持。

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是觉醒。

觉醒是人人可以开发和拥有的力量,也是人生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力量。

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来自社会和朋友的帮助,若没有内在力量的配合,最多只能发生暂时的表面的作用。

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你已经获得的权力、金钱、名声、地位,也许可以使你活得风光,但惟有内在的力量才能使你活得有意义。

那么,让什么东西觉醒呢?当然是你身上那些最本质的东西,它们很可能沉睡着,所以要觉醒。

我认为,人身上有三个最本质的东西。

首先,你是一个生命,你因此才会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才会有你的种种人生经历。

第二,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并且能够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你是一个自我。

第三,和宇宙万物不同,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你还是一个灵魂。

这三者概括了你之为你的本质。

因此,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

一、生命的觉醒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

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很容易被我们忘记。

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为获取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而奋斗,久而久之,往往把这些东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了,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尽了全部精力。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是后来添加到生命上去的社会堆积物。

既然在社会上生活,有这些堆积物就不可避免,也无可非议,但我们要警惕,不可本末倒置。

生命的觉醒,就是要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牢记你是一个生命,对你的生命保持一种敏感,经常去倾听它的声音,时时去满足它的需要。

生命的需要由自然规定,包括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等等,也包括爱情、亲情、家庭等自然情感的满足。

这些需要平凡而永恒,但它们的满足是人生最甘美的享受之一,带给人的是生命本身的单纯的快乐。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书心得(18篇)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书心得(18篇)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书心得(18篇)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书心得(精选18篇)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书心得篇1当今世界,用酒池肉林描绘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并不为过。

人们追求的是速度、效益和规模;谈论的是票子、房子和车子;爱读的也大多是能给自己带来成功和利益的诸如《制胜之道》、《攻心为上》《处世经典》之类的书籍。

笔者早已步入不惑之年,在懒散中也读了一些书,但能给自己带来深深触动的则是近期所读的一本哲学书,书名叫《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读哲学书籍自然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提起哲学,总觉得晦涩难懂,枯燥无味,读哲学书不会为自己增强处世技巧和本领。

但自从读了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后,原来哲学并不深奥,也不神秘。

李瑞环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与实际相结合,由事入理,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加上本人仍然喜欢思考一些人生问题,于是在我院今年开展的读书活动中,就选择了一本人生哲学书籍。

朋友,在我们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您是否真正静下来去思考过关于精神和灵魂的问题呢?这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东西就是藏于喧闹生活之下的哲学。

我们的情绪会随着我们所经历的事情不断变化。

当遇到难题和挫折,情绪低落甚至沮丧;遇到幸运的事,兴高采烈甚至忘乎所以。

那么我们怎样去调控自己的情绪呢?又如何去接受自己的情绪呢?也许《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能帮你找到答案。

周国平关怀的是当前世界中人的境遇和人的精神状况。

人生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生,《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就是带你去感悟人生、体会人生。

作者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他的文笔随意、简单,却连贯得像是面对面的交谈。

他的文字像是清凉的薄荷叶,抚慰我们的心灵。

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关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你都能从他的文字中获得智与美的启迪。

包括“生命感悟”、“情感体验”、“人性观察”、“精神家园”四部分。

读了周国平10本书,总结出6个人生道理,一起说给你听

读了周国平10本书,总结出6个人生道理,一起说给你听

读了周国平10本书,总结出6个人生道理,一起说给你听有人说:男人不读王小波,女人不读周国平。

人生过半,我却偏爱起周国平的散文;像是跟一个朋友聊天,随心而谈,什么都可以说,也什么都可以不说。

像是走走停停,也读完了他10本书,从《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到《愿人生从容》,周国平的每一本书都从自己的人生出发,解读了一个人最平凡又最充满困惑的人生。

而我从中总结出自己受益最多的6个人生道理,一起说给你听。

01安顿好身体和心灵什么是幸福?周国平说:一是生命,而是心灵。

而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

一个人把很多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什么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

身体是生命的容器,也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最近席卷全球的疫情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启示。

任何忽略身体健康的行为都是得不偿失的,任何的付出和努力都应该以保证身体健康为前提。

心灵是精神和灵魂的结合体,安顿好自己的心灵,人生就会减少很多困惑;关注自己的心灵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就不容易在物质、权利、诱惑面前迷失方向。

周国平先生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很多工作、生活、人情世故上的疑惑,但只要本着让身体健康,让心灵安宁的原则去做决定,这一生就不会差到哪去。

02尊重别人,亲疏随缘我最欣赏周国平先生的处事原则,八个字:尊重别人,亲疏随缘。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任何的行为都要与他人产生联系,一切的因缘际遇都是以人际关系做为表现形式,所以几乎大部分的烦恼都跟人际关系有关。

让人向往的爱情,让人温暖的友情,让人安心的亲情,每一张感情的维系都让人伤透了脑筋。

因为人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人性又如此幽深复杂,哪怕事事尽力,也未必就能得偿所愿,与其苦求同路,不如顺其自然。

感情是世间最强求不来的,所有人的相遇无不存在巧合,而离去也难说不是必然,强求一段缘分,未必就能长久;而摊开掌心,才有可能拥有世界。

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来去自如;亲疏随缘,总有些人一见如故;也总有些分别猝不及防。

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

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图虚名了,喜欢安静,喜欢清简的日子,越朴素越觉得舒服。

一杯清茶、几碟小菜、三两知己、随意而坐、闲散、优雅,过烟火人生,少了几分热闹,过简单生活,如此,甚好。

虽然,生活是平淡的,但是,若不能拥有美好的心情,就不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或许,我们做不到总是仰头看白云飞渡,低眸看花红草绿,可感风住尘香,无论你愿意不愿意,时时刻刻都会有诗意自然天成,你只需用心感受,便能获得。

活得明白,活得通透了,也就活得简单了,不贪恋荣华富贵,不占有不该拥有的,与这个世界温柔相待,善待自己,不辜负时光,便是最好的人生。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都是纯洁善良的,改变我们的是残酷的现实和内心的欲望,本善的心,能否抵御世事无常,还是取决于内心的丰富。

岁月荏苒,时光流淌,人生几多欢喜几多愁,唯有内心是一扇窗,多几分静气,就多几分诗意。

内心的丰富是一种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没有灵魂。

如果没
有了内心善美的支撑,那么,人的一生能做好几件事呢?
人生的风景,多是源于自己的内心。

在失意的时候,不颓废堕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得意的时候,不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不忘本心,抵御诱惑。

我们无法选择逆境和顺境,但幸运地是,生命真正的价值从来只来源于精神的高贵,内里的丰富,而不是外界所致。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后感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后感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后感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哲思录》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学思考的著作,通过对人生、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深刻思考,给读者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感悟。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生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周国平先生在书中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善、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人生不仅仅是为了物质的享受和追求,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炼和精神的追求。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外在的物质,而是在于内心的修炼和精神的追求。

只有通过不断地修炼和追求,才能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其次,周国平先生在书中对情感和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人际关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情感则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他强调了情感的真诚和坦诚,认为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构建稳固的人际关系。

通过对情感和人际关系的深入思考,我对人际关系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惜和重视自己的人际关系。

最后,周国平先生在书中对生活和人生态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生活中的苦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他强调了平和心态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生活和人生态度的深入思考,我对生活有了更加平和的态度,也更加坚定地相信只有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通过阅读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哲思录》,我受益良多。

书中的智慧和哲学思考让我对人生、生活、情感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我相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践行书中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周国平:只有一个人生

周国平:只有一个人生

周国平:只有一个人生1人的一生,思绪万千。

然而,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这样的问题并不多。

透底地说,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足以想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

回想起来,许多年里纠缠着也连缀着我的思绪的动机始终未变,它催促我阅读和思考,激励我奋斗和追求,又规劝我及时撤退,甘于淡泊。

倘要用文字表达这个时隐时显的动机,便是一个极简单的命题:只有一个人生。

如果人能永远活着或者活无数次,人生问题的景观就会彻底改变,甚至根本不会有人生问题存在了。

人生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前提是生命的一次性和短暂性。

不过,从只有一个人生这个前提,不同的人,不,同一个人可以引出不同的结论。

也许,困惑正在于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似乎都有道理。

也许,智慧也正在于使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达成辩证的和解。

2无论是谁,当他初次意识到只有一个人生这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时,必定会产生一种幻灭感。

生命的诱惑刚刚在地平线上出现,却一眼看到了它的尽头。

一个人生太少了!心中涌动着如许欲望和梦幻,一个人生怎么够用?为什么历史上有好多帝国和王朝,宇宙间有无数星辰,而我却只有一个人生?在帝国兴衰、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在星辰的运转中,我的这个小小人生岂非等于零?它确实等于零,一旦结束,便不留一丝影踪,与从未存在过有何区别?捷克作家昆德拉笔下的一个主人公常常重复一句德国谚语,大意是:“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

”这句谚语非常简练地把只有一个人生与人生虚无画了等号。

近读金圣叹批《西厢记》,这位独特的评论家极其生动地描述了人生短暂使他感到的无可奈何的绝望。

他在序言中写道:自古迄今,“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而至于今年今月而暂有我。

此暂有之我,又未尝不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疾去也。

”我也曾想有作为,但这所作所为同样会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尽去,于是我不想有作为了,只想消遣,批《西厢记》即是一消遣法。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周国平散文》读后感1我读周国平写的__,有的就像他对尼采的作品产生一种无比的喜悦一样,我对他的一些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周国平对人生的指导思想很简单,第一条是快乐。

我对人生的看法和他是一致的。

我们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要珍惜我们的生命,去享受我们的人生,这中间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快乐。

生活中不免有许多困难挫折,对待它们,我们当然要选择乐观的面对,而不是痛苦的不敢面对。

我们正值青春年华,这是人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快乐是天经地义的。

周国平写道,他最讨厌那种说教,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青春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为将来的成功而苦苦奋斗。

是啊,我们总是想到以后会幸福,只要现在付出自己的全力去苦苦奋斗。

生命本身就是很神奇的,为什么总要一味地把幸福向后推,而要放弃享受现在生命的美妙呢?我们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拒绝幸福的做法。

人只有一个青春期,要享受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期。

有一些享受,过了青春期诚然还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快乐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整天荒废生命,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快乐也充盈在我们每天奋斗的那份充实感中。

这就牵出了第二条指导思想,那就是“可持续的快乐”青春终究会消逝,如果只是及时行乐,毫不为今后考虑,倒真会"老大徒悲伤"了。

“可持续的快乐”就要求我们既要珍惜真实的今天,也要适当的考虑快乐的持续性,如此,我们必须靠我们的双手来打下我们明天快乐的基础。

重要的是,要使快乐本身不但是快乐,而且具有生长的能力,能够生成新的更多的快乐。

什么叫做更多的快乐呢?它应是精神上的享受,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读好书。

我们倘若能够通过读书、艺术形成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的身上就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

这种快乐时不会变成虚无,它始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中。

这两条指导思想是相辅相成的。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58条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58条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58条经典周国平的语录锦集58条成功是一个社会概念,一个直接面对上帝和自己的人是不会太看重它的。

以下是关于周国平的语录58条,欢迎阅读。

1、在人生中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之上的豁达胸怀。

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

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个距离,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这真实人生就是一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2、智慧不是一种才能,而是一种人生觉悟,一种开阔的胸怀和眼光。

一个人在社会上也许成功,也许失败,如果他是智慧的,他就不会把这些看得太重要,而能够站在人世间一切成败之上,以这种方式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3、世界是我的食物。

人只用少量时间进食,大部分时间在消化,独处就是我消化世界。

4、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就是不幸。

5、人生有千百种滋味,品尝到最后,都只留下了一种滋味,就是无奈。

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凋谢都不可挽回,对此我们只好接受。

我们不得不把人生的一切缺憾随同人生一起接受下来,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坦然。

无奈本身包含不甘心的成分,可是,当我们甘心于不甘心,坦然于无奈,对无能为力的事情学会了无所谓,无奈就成了一种境界。

6、我答道:这种痛苦本身就包含在完美之中,把它解除了反而不完美了。

7、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

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

8、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因为离得太近。

人生中有些经历很重大,但我们当时并不觉得,也因为离得太近。

距离太近时,小事也会显得很大,使得大事反而显不出大了。

隔开一定距离,事物的大小就显出来了。

9、一个人预先置身于墓中,从死出发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就会具备一种根本的诚实,因为这时他面对的是自己和上帝。

周国平的面对苦难的主旨

周国平的面对苦难的主旨

周国平的面对苦难的主旨
周国平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社会学家,其作品涵盖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在对待苦难这一主题上,周国平的观点是以积极、理性和人文关怀的态度去面对。

周国平认为人生的苦难是无法避免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他指出,苦难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磨砺和考验,也是人类成长和进步的机遇。

在面对苦难时,周国平强调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韧的品质。

他认为,虽然苦难难免,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

无论是个人的困境还是社会的挑战,都需要我们保持乐观、积极、勇敢地面对并主动去解决。

此外,周国平提倡关怀他人、关注社会,他认为在苦难面前,互助和关爱是人类最重要的力量。

通过共同面对困境,相互支持和帮助,可以更好地渡过苦难,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体而言,周国平的面对苦难的主旨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坚定的品质,并通过关怀他人、关注社会来共同应对和克服困难。

孤独的自由

孤独的自由

孤独的自由孤独是最自由的。

孤独既不妨碍他人的自由,别人也影响不了自己的自由,因而,孤独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

周国平先生对孤独是有独到感受的,他赞美孤独,把孤独作为自己的一种探索和动力,赋予孤独生命和欲望,他的灵魂孤独和他笔下的孤独是一种美,是一种令人追求的孤独美。

周国平说:“孤独是一种具有形而上意味的人生境遇和体验”。

(《孤独的价值》)“有两种孤独。

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

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

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

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或者陷入自恋。

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

然而,谁若怀着形而上的孤独,人间的爱在他眼里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深度。

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

在他所爱的人身上,他又会发现神的影子。

”(《爱与孤独》)周国平的孤独是已经上升到哲学意义上的孤独。

周国平很独特,他把孤独与爱联系起来,这是很有意思和魅力的。

“一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有真正独特的感受,真正独创的思想,必定渴望理解,可是也必定不容易被理解,于是感到深深的孤独。

最孤独的心灵,往往蕴藏着最热烈的爱,热爱人生,忘我地探索人生真谛……爱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也不该消除孤独。

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从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双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凡人群聚集之处,必有孤独。

我怀着我的孤独,离开人群,来到郊外……原来,孤独也是一种爱。

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

无爱的心灵不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

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受的,甚至是甜蜜的。

”(《爱与孤独》)喜欢周国平的人,都喜欢他的孤独,尤其是灵魂的孤独。

孤独与生俱在。哲学家周国平说:孤独是一种...

孤独与生俱在。哲学家周国平说:孤独是一种...

孤独与⽣俱在。

哲学家周国平说:孤独是⼀种...孤独与⽣俱在。

哲学家周国平说:孤独是⼀种宿命,爱和友谊也不能把它根除。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则这样写道:“⽣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独⽴存在。

⽆论是我们出⽣、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样存在于⽣命⼀隅。

”孤独是⼀种内在的精神⽓质,⽆论什么样的⽪囊,美或丑,厚或薄,当孤独复苏成为⽪囊的主宰,⽣命才在真正得以展开。

因为孤独,⽪囊成为令⼈敬畏的⽣机与存在。

感谢孤独,让出⾝不同的我们,在精神这⼀⾃由领地上获得平等与尊严。

当我们在这⽚领地上左冲右突时,⽣命就会给每⼀个⼈呈现出更多的希望与出路。

在这个意义上,孤独是⽣命的礼物。

别惧怕孤独,它是这样⼀种⼒量,会时不时地把你从喧闹中拉回来,提醒你别忘了还有⼀种严肃⽽⼜深刻的独处⽣活。

独处是灵魂⽣长的必要空间,事实上,严格意义上的精神⽣活都是在独处时开始的,⽽且也只有在这种⾝⼼向内的时刻,灵魂深处才会散发出原本的⼈的⾹⽓。

⼈与⼈的差别,在独处的时候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个⼈在独处时所思所想,以及⽤什么事情填满这段时间,决定了⼀个⼈⼈⽣所能达到的⾼度。

周国平说: “独处的确是⼀种检验,⽤它可以测出⼀个⼈灵魂的深度,测出⼀个⼈对⾃⼰真正的感受。

⼀个连⾃⼰也不爱的⼈,我敢断定他对于别⼈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他不可能拥有⾼质量的社会交往。

”独处时,⼀种⼈会陷⼊⽆⽐的空虚寂寞中,这种时刻对他们是⼀种痛苦与折磨;⼀种⼈则主动安下⼼来,⽤运动、读书、思考或者其它的爱好来充实⾃⼰。

对于他们来说,独处是难得的⾃⼰放松与提升的好时机。

在周国平看来,对于真正的智者来说,独外是⼈⽣必修的功课,也是⽣命觉醒的唯⼀途径。

他们愿意为⾃⼰创造这样的精神环境,在与⾃⼰⾝⼼对话的过程中,“诱发出关于存在、⽣命、⾃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孤独是精神优秀者的命运,独处时,做这五件事,可以使我们在孤独中更好地完成内在的觉醒。

周国平人生哲思语录

周国平人生哲思语录

周国平人生哲思语录1、浩渺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总是千载一瞬,分别确实万劫不复。

说到底,谁和谁不同是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沦落人?2、对于一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人来说,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穷尽人间各种可能性,其中包括困境和逆境。

3、爱是苛求的,因为苛求而短暂。

友谊是宽容的,因为宽容而长久。

4、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万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

5、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亡。

但是,人们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

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6、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7、名人时写下了名著或立下了别的卓越功绩因而青史留名的人,判断的权力在历史;明星则是在公众面前频频露面因而为公众所熟悉的人,判断的权力在公众。

8、有尊严地正视死亡是人生最后的一项光荣。

9、每一个问题至少有两个相反的答案。

10、两种人最自信:无所不知者和一无所知者。

11、大智慧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大骄傲者往往谦逊平和。

有巨大成就感的人,必定也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

小智者咄咄逼人,小善者斤斤计较,小骄傲才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脸相。

12、在人生画面上,梦幻也是真实的一笔。

13、在自由竞争状态,自然选择淘汰了劣者;在专制状态,人工选择淘汰了优者。

惟有平庸者永远幸免,有最耐久的生命力。

14、尽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爱智慧却并不因此就属于徒劳。

智慧的果实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论上——“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实践上——“我需要我一无所需”。

然而,达到了这个境界,在谦虚和淡泊的哲人胸中,智慧的痛苦和快乐业已消融为了一种和谐的宁静了。

15、佛的智慧把爱当作痛苦得根源加以弃绝,扼杀生命的意志;人的智慧应把痛苦当作-爱的必然结果加以接受,化为生命的财富。

16、优秀灵魂的自爱其实源于对人类精神的泛爱。

17、有悲观垫底的执着,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人生哲思录-周国平

人生哲思录-周国平

人生感悟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

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一个人在衡量所有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在我看来,所谓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好,其前提是首先要有自己真正的爱好,即自己的真性情,舍此便只是名利场上的生意经。

爱生命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生的意义,在世俗层次上即幸福,在社会层次上即道德,在超越层次上即信仰,皆取决于对生命的态度。

真正热爱生命的人把痛苦和快乐一齐接受下来。

亲自然瞥见了海的真相的人不再企图谈论海,因为他明白了康德说的道理:用人类理性发明的语词只能谈论现象,不能谈论世界的本质。

简单人生应该力求两个简单:物质生活的简单;人际关系的简单。

有了这两个简单,心灵就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宁静。

不占有所谓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就是把人生看成了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

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

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

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心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

耶稣说:“富人要进入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

”对耶稣所说的富人,不妨作广义的解释,凡是把自己所占有的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产、名声等等,看得比精神的价值更宝贵,不肯舍弃的人,都可以包括在内。

平常心人生有千百种滋味,品尝到最后,都只留下了一种滋味,就是无奈。

野心倘若肯下降为平常心,同时也就上升成了慧心。

自足耶稣说:“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闲适耶和华在西奈山向摩西传十戒,其第四戒是:星期天必须休息,守为圣日。

我们不妨把这看作寓言:闲暇和休息也是神圣的。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是一位中国作家、文化评论家和社会思想家,他的
人生哲思录主要是关于自身的思考和体悟。

以下是一些主
要内容:
1. 自我建构:周国平强调个体的自我建构是人生的重要之一。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是谁、为什么来到这个
世界上以及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2. 自我超越:周国平追求个体的自我超越,强调要有追求、有理想、有责任心。

他认为人应该以自我超越为目标不断
努力进步,不能满足于现状。

3. 自由意志:周国平主张个体要有自由意志,要为自己的
人生选择负责。

他强调个体应该思考并决定自己的行动,
而不是盲从他人或社会的压力。

4. 平衡与和谐:周国平认为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平衡与和谐。

他主张个体要在物质和精神上取得平衡,追求内外和谐的
生活状态。

5. 爱与关怀:周国平强调爱与关怀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体应该关心他人,表达爱和关怀,并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6. 人生态度:周国平倡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强调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勇气和坚持,不轻易放弃。

总体来说,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主要是关于自我建构、自我超越、自由意志、平衡与和谐、爱与关怀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些思考和体悟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活在世上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便是人生。人生是一个生活着的过程,透过生活,我们可以感知世界,享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追求所有有价值的境界,甚至超脱生命。人生中哲学性质的难题有很多,周国平列举了其中一些如:人生的目的与信仰、死、命运、责任、爱、幸福等。所有这些问题围绕着,并且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即:人生意义。周国平关于人生的哲理散文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透析思考,真实地体现了他独到、超脱的人生观。他提出了只有一个人生的问题,因此要度一个恬淡的人生,人必须按照一种属于自己的真性情生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必须有一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保持一种豁达的胸怀。 一.在失去的岁月中思考人生 周国平在《失去的岁月》一文中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实,光阴何尝不是这样一条河,可以让我们伫立其上,河水从身边流过,而我却依然故我?时间不是某种从我身边流过的东西,而就是我的生命。弃我而去的不是日历上的一个个日子,而是我生命中的岁月;甚至也不仅仅是我的岁月,而就是我自己。我不但找不回逝去的年华,而且也找不回从前的我了。当我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我明明知道,人类的彩色摄影技术己经有了非凡的长进,但我还是找不回像幼时看的幻灯片那么鲜亮的色彩了。失去的岁月便如同那些幻灯片一样,在记忆中闪烁着永远不可企及的幸福的光华。人总是这样:因为失去童年,我们才知道自己长大;因为失去岁月,我们才知道自己活着;因为失去,我们才知道时间。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就像水滴消失于大海。我们最珍贵的童年和青春岁月,在无数次回忆与怅然之后不复存在,我们才懂得,回忆是忧伤的,期待是迷惘的,幸福的岁月是那些失去的岁月,与时光一起消逝的还有我们曾经的爱与忧愁,感觉和心情以及我们整个的心灵世界。”[1]周国平在《失去的岁月》一文中所要阐述的哲理,不仅是要我们珍惜眼前的时光,还希望人们能从失去的岁月中得到启发,领悟一种属于自己的人生观,活出一种健康、高贵的生活方式。 人生是一个相对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偶得偶失。偶然得到则视为珍贵;可面对失去,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的凋谢都不可挽回,面对只能是无奈结局的人生,我们的生活态度又是怎样的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总想把自己的生活诗意化,因此男人追求完美,女人恋上浪漫,把一切的精力投资于追求的领域而往往忽略了最实在的年华,就好像我们的童年,我们的青春,人们总是要等到失去了才觉得应该珍惜。生命只有一次,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汪国真在感悟生活中这样阐述自己的体会:“挥不去的/是雾一样的忧伤/挽不住的/是清晨一样的时光”[2]毫无疑问,失去岁月是每个人人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也该懂得这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种遗失。任何东西都不能永远保有,我们终将失去一切,房子、车子、工作、金钱、青春、甚至生命。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从容、淡定地面对生活,必须有一种向上、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也就是周国平人生观中所崇尚的一种属于“真性情”的生活态度。这样一种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要求人们认真去思考、面对那一切己经失去或终将失去的东西。与此同时,在不断地得到与失去的生活中,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时刻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从而追求一种健康高贵的人生。 二.活出“真性情” 可以说,生活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的生活态度。不同的人对待生活的方式不同,有的人不知所谓地生活,任凭日子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生活得懵懵懂懂,这样的生活质量不高当然不在话下。那么,以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去寻求生活质量呢?周国平的散文中满溢着对生命的敬畏感,他提倡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又抱着宿命的态度坦然地死。他鼓励人们要积极地面对人生,要饱含生命热情地好好活着。他认为“人生或许是徒劳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只是我们对于命运的态度。对于一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人来说,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穷尽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困境和逆境。极而言之,乐极生悲不足悲,最可悲的是从来不曾乐过,一辈子稳稳当当,也平平淡淡,那才是白活了一场。要活得愉快自在,就必须依照真性情生活。”[3]周国平认为人们大多为占有、权力、虚荣、学问之类莫明其妙的东西活着。大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他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4]因此他认为“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5]周国平对人生的思考是独到而从容的,正是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使他以智者的孤独与安静远离一切喧嚣和浮躁,能够在匆忙和喧哗的年代里停下脚步来感受生命中的轻与重,关注永恒里的生与死。在《探究存在之迷》中他说道:“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6]简而言之,过一种属于自己的真性情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内在意义。正是这样一种真性情,使他拥有一种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通过生活透视人生,从而进一步去思索,探究人生中的各种终极性问题。 三.豁达的生活态度: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人们可以按照自己喜爱的各种方式、兴趣去追求属于个人的真性情生活。一个人要活出真性情,要有豁达面对人生的态度。首先,必须保持一颗童真的心。童真是一种与世无争,直面生活、人生的超脱心态。因为儿童是最为天真、直率、毫不虚假的。周国平在谈论《孩子》一文中提到“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因为单纯而又无所忌讳,这两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7]所以,“几乎一切伟人都用敬佩的眼光看孩子,因为孩子对世界充满好说他有童心。”[8]可见,葆有童心的人对待生活必定是积极,从容的,他们能从生活中超脱,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再者,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是体现豁达的生活态度的重要因素。责任意识在周国平笔下显得尤其重要。他说:“在我看来,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就无严肃可言,平庸就是最大的不严肃。”[9]在《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一文中,他详尽地阐述了自己关于自由选择和承担责任的看法。他认为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正因为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不行,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完全由自己来承担自己的生命责任。“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像,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做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10]现实中的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生活的信念是什么,更常见的是人们把责任当作是外在对他施加的束缚和压力,譬如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成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当我们把自我放人某种社会角色下时,人就会把自己束缚在固定的状态下,我们往往忘记了人是自由的,人之所以会失去了对自我人生使命的内在寻觅,往往是因为把自己固化为某种生活状态,以“习惯”代替了自由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活法,不要因为别人的做法感到焦虑,也不要因为惶恐于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而压抑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选择。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必须为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负责。这显然是对人生的一种使命感,这是真性情的生活中一种内在的平静与充实,当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那么,他必定有着豁达的胸怀和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 除此以外,人们能够通过自身所追求的各种精神享受去体验自己人生中的个人的真性情生活,例如通过读书、写作、做人、享受大自然等等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培养豁达的胸怀,通过精神境界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满足来实现自己在人生中的某些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