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实质
城市生态环境学知识点总结
城市生态环境学第一章引论?城市生态环境学研究的对象是城市,是城市居民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生态环境。
?生态学家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是以人为本,人口、活动、设施、物质、科技、文化高度集中,并不断高速运转的开放性有机综合体。
?城市的定义(联合国):凡拥有10万人以上,居住、工商业、行政、文化娱乐等建筑物占50%以上的面积,具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车辆来往频繁的人类集聚区域。
?人口高度集中、物质高度集中、设施高度集中、活动高度集中、科技文化高度集中是城市区别于乡村的基本特征。
?人、物(生物、非生物)、空间(理化环境),是构成城市的三个基本因素,三位一体,以人为主体。
以人为主体是城市的根本性质。
?城市的主要机能:居住、工作、休息、交通。
?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6月5 日世界环境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个中心事物(或称主体)而言的,总是作为某个中心事物的相对面而存在的。
?环境对干扰具有的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隐显性、灾害放大性、持续反映性、不可逆性。
?生态:关于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外部世界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命有机体存在的周围空间,包括空气、阳光、水体、地质、地貌、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壤等,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或称自然条件。
?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或与生物体进行物质能量流动的因素,称为生态环境(有机体所处的环境或称生活环境)。
?城市生态环境学其学科性质具有交叉性、二重性和综合性。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生态环境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一是资源方面,二是环境方面,三是生态方面。
?环境问题是指地球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地球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作用于人类,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的问题,或者说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城市生态学的概念
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实践证明,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 城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等, 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复杂尖锐, 从而使解决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提 到了世界各国的议事日程(Agenda)。
1.2 城市生态学发展简史
1.2.1 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学思想反映在人口、人与 土地和人与食物的关系上。390B.C.,商鞅第一个提出了 具有城市生态学思想的认识:①在一个地区的土地组成 上,城镇道路要占10%,才较为合理;②主张增加农业 人口,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100:1,最多不 小于10: 1,鼓励从事农业,不准开设旅店和不准擅自 迁居。荀子( 238B.C. )提出减少工业人口,国家才能 强盛的主张。 170A.D. ,崔姓学者第一个提出人口的合 理布局思想,1885年,包世臣提出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 比例关系应为5:1,限制非农业人口的发展。这些“重 农抑商”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发展。
1.1.3 研究意义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经 济、政治、社会、科学、文化、生态环境 发展和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 城市的优势在于工业、人口、市场、文化 和科学技术的集中,这有利于生产的专业 化、协作化和新型高度精尖技术密集工业 的发展,有利人员流动、物质流通。
但是城市的缺点也恰恰在于人口和工业的过量集中和密 度过大,在城市化地区,进行着大量的资源利用、物质 变换、能量流动、产品消费等活动,从而使自然资源大 量耗用和各种生产、生活废料大量产出,引起了一系列 城市问题。如人口密集、住房困难、土地资源紧张、工 业资源短缺、水源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疾病流 行 、 犯 罪 增 多 、 就 业 困 难 等 等 。 (3R, reduce, reuse, recycle).
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
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城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借鉴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究城市内各种生态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机制。
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合理利用生态学原理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抗干扰性和自我修复能力,成为了当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生境评价城市生态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进行评价,通过观察、测量、分析和模拟,了解城市各区域生态环境的特征和演变趋势,为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环保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生境评价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社会经济属性和人文属性,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定性和定量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提供城市生态管理决策支持。
二、城市绿化建设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它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护水源和增强城市生态承载力等重要功能。
城市绿化建设需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考虑植物与土壤、水分、气候、生物和微生物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适合当地地形和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要避免一味追求美观和利益,打造出健康、自然、适宜居住的绿色空间。
三、城市生态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发生破坏后需要进行生态修复,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循环。
生态修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生物学、土壤学、土地利用和城市生态学等知识,掌握生态系统更新和适应的规律,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土壤改良、植物种植、水源保护等一系列措施,让原本荒芜的地方重新变成了富有生机的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修复需要投入资金、人力和大量物质,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
四、城市废弃物管理城市废弃物管理是城市生态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废弃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排放和转移对环境和民众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城市废弃物的管理需要尽量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学-城市生态学
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总分:12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1.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也是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它既是生态学(ecology)的重要分支,又是人类学(anthropology)的下属学科,还是城市科学(urban science)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2.生态城(ecopolis)(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区域发展平衡、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生态城的“生态”,包括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两层含义。
生态城的“城”,指的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共生系统。
)解析:3.城市生态系统(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指特定地域内人口、资源、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环境)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解析:4.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就是指从发挥城市整体功能最大化出发,来协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运用综合对策和措施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概述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概述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学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城市环境的恶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种种负面影响,这不仅加剧了城市环境问题,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了解和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环境城市环境是指城市内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城市环境包括了气候、土地利用、水资源、大气环境、人口密度、噪音污染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城市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污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生活垃圾等造成了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资源短缺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能源资源等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短缺问题。
城市对资源的大量消耗不仅加剧了资源的稀缺性,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
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城市环境与生态相互作用的科学。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城市格局演化、城市生物多样性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
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城市生态系统由各种生物群落、人类社会以及建筑和土地等要素组成。
城市中的树木、湖泊、公园等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构成要素。
城市格局演化城市发展的格局对城市生态系统和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市的布局、土地利用方式、交通网络等方面的改变都会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城市中的一些植物和动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许多生态系统服务,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对城市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为我们认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016年上半年广东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考试试卷
2016年上半年广东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在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内容构成中,划分为总体规划的是。
A:城镇体系规划B:城市规划C:行政规划D:乡规划和村庄规划E:综合治理2、住宅建筑的处理方式中,遮阳按照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式遮阳、活动式遮阳、简易式遮阳。
A:使用要求B:实质性质C:材料构造D:使用方式E:经济政策3、下列选项中,不仅使居民的通勤更加方便,节省上下班交通时间,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同时由于不同性质建筑的综合布置,使城市景观更加丰富。
A:邻里单位B:居住小区C:居住综合体D:居住综合区E:综合治理4、凯文·林奇对城市意象的研究改变了城市空间组织的传统框架,他通过大量调查,提出构成城市意象的五项基本要素,其中不包括。
A:路径B:街道C:边缘D:节点E:综合治理5、地貌要利于建筑布置,道路短捷顺畅,地形宜场地排水。
其一般自然地形不宜小于。
A:0.25%B:0.30%C:5%D:10%E:经济政策6、对周边农村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带动作用的建制镇,是带动一片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核的是。
A:县城关镇B:一般建制镇C:集镇D:中心镇E:综合治理7、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为形式的。
A:总体规划B: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C:规划的综合性研究D: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E:综合治理8、在空间资源短缺条件下,通过增加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以为核心,侧重于空间与用地安排。
A:土地使用总体规划B:空间发展目标C:城镇建设的时序D:基础设施的选址E:综合治理9、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的是。
A:全球城市区域B:大都市带C:大都市网D:大都市区E:综合治理10、相对集中的工业用地布局形式中,中各项配套设施更加完备,有时可做到基本上不依赖主城区,但与主城区有快速、便捷的交通相连。
《生态学基础》(一)(二)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讲述生物圈中各个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各种生态因子在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生态效应,它讲述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和生物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机制。
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分析环境保护多个方面的问题,并为环境的生态恢复和治理提出对策。
它的基本要求是:1、了解生物圈中各个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及相互作用与协调关系,环境因子对生物与人的影响和作用,生物在环境改善中的积极作用。
2、掌握生物与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生物对环境的监测与净化。
3、掌握种群动态规律和种群调节机制;群落演替理论及生态系统原理,了解自然生态退化与恢复的生态机制。
1、掌握生态系统工程在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2、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掌握资源,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途径。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认识生态学*生态学概念*生态学的研究目的及其内容*生态学发展的历史*环境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要求:掌握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实质第二部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光的生态关系*光污染与生物*生物与水的生态关系* 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学机制*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恢复*水污染的生物监测*生物与大气的生态关系要求:掌握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的生态效应第三部分种群生态*种群的特征*种群的增长*种群关系及其调节*人口动态规律*影响人口动态的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要求:掌握种群规律及人口规律第四部分群落生态*群落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群落的分布*群落的演替*群落演替对环境恢复的作用要求:掌握环境生态恢复机制第五部分生态系统平衡与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功能运行的基本原理*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的演替及其监控要求:掌握生态系统规律和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原则三、实践环节和要求:试验题目:城乡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被的生态功能作用认识(16学时)试验内容:1.居住小区的绿化树种识别和种类的生态习性认识2.湖泊(河道)水生植物种类鉴定及种类生态习性认识3.水生生态系统对COD,BOD的净化率测定(利用水生生态模拟试验装置)要求:1.掌握植物种类的分类鉴定技术2.了解城乡常见的绿化植物种类和生态习性四、教学时数分配:总学时:68 讲授 52 实验 16五、其它项目:六、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本课程属考试考查课,考核方式为闭卷。
城市环境生态学的课外思考题(桌面)
作业课外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全球变化:全球变化学是研究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一门科学。
它把地球的各个层圈(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从而建立全球变化预测的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盖雅假说:盖亚假说是由詹姆斯·洛夫洛克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假说。
简单地说,盖亚假说是指在生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下,能使得地球适合生命持续的生存与发展。
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城市生态位:城市生态位概括为一个城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定位置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功能关系。
环境承载: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城市人口容量:城市人口容量是指特定时期内城市可供开发利用的空间区域所能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的城市人口。
API: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PM10: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生态-《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共10页)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63210开课单位:城市建设学院课程类型:专业教育适应专业:城市规划总学时数:54 学分:3选用教材:?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沈清基编著〕出版单位及时间: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一、教学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生态系统的根底理论、城市环境生态学的根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用系统思维方式、整体和综合的观点去研究和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和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开展的内涵出发,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树立社会经济开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互进的意识,要以城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将其实现在此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合理调空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城市居民创造清洁、优美、舒适、平安的生态环境,从而真正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设想1、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教学课件的制作,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2、结合讲座、实验、讨论等形式的教学引导学员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3、通过实证考察研究,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三、成绩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四、讲授大纲及课时分配第一章生态学概论 3学时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生态学根底知识和根本理论,为以后学习打好理论根底。
要求学生结合生态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生态系统的组成等根底知识。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生态学根底知识和根本理论。
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起源及开展一、生态学的概念二、生态学的起源和分类三、生态学的开展第二节生物的生存环境一、生物的能量环境二、生物的物质环境三、生物圈第三节生态因子及其作用一、生态因子概念及其分类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三、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四、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第四节种群一、种群的根本概念及特征二、种群动态参数与统计三、种群增长的根本模式四、种间关系第五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二、生态系统的组成三、生态系统的结构四、生态系统的根本功能第六节生态平衡及其调节一、生态平衡的概念二、生态平衡的破坏三、生态平衡的调节城市生态学及根本原理 3学时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介绍城市生态学的定义,城市生态学的产生背景和开展阶段,介绍城市生态学的学科根本原理。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着重讲授如何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但由于城市生态学又是一门复杂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元素,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通过案例分析,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实地参观,使学生学会把学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地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推出,因此在内容上应力求反映国际上最新的发展动态,扩展学生的视野。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生态学的概念第二节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第三节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所依据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为重点,以城市生态学古典学说和田园城市理论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学依据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理解城市生态学和“田园城市论”的定义、内容和主要精髓,了解国内外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第二章城市化及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第一节城市化的概念第二节国内外城市化的发展第三节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化概念的深刻内涵及城市化发展趋势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深刻理解城市化的机制、内涵和趋势,了解城市的建制标准、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以及城市化的特点。
第三章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第一节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组成和结构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资源利用链结构、生命-环境相互作用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特点、基本组成和结构,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了解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第四章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第一节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第二节城市人口的容量第三节城市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人群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以及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为重点,以现行人口容量的估算方法和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等为难点。
《城市生态学》课程笔记
《城市生态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城市生态学的概念1. 定义: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关注城市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 研究对象:城市生态系统,这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和经济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具体包括:- 生物成分:植物(如城市绿地、公园)、动物(如宠物、野生动物)、微生物(如土壤和水体中的微生物)。
- 非生物成分:水(如河流、湖泊、地下水)、土壤(如城市土壤特性和污染)、气候(如城市热岛效应)、建筑物(如住宅、商业建筑)。
3. 研究内容: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探讨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
- 城市生态因子的作用:分析城市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如何影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
-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 城市生态规划与管理:提出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策略。
二、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背景:工业革命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 代表性事件:关注城市卫生条件、绿化和公共健康问题。
2. 形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社会生态学研究,特别是帕克和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
- 成果:城市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渐形成。
3. 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特点: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如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 重要著作:如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提出了生态规划的理念。
4. 深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趋势:与其他学科如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交叉融合。
- 焦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修复。
1、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辨析
1、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辨析环境问题是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而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会导致环境各组成成分变化,进而引发功能和状态的变化,最终导致环境变化。
因此也有些学者将环境问题划定为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和环境变化三类,但结合高中新课程标准,我们主要在这里谈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环境破坏又包括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即生态环境问题,其有自然原因,也在相当大程度上由于人类开发利用生态系统的资源不当导致该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或下降。
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系统引起生态破坏时,势必同时也会出现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引发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也会出现资源问题。
因此环境破坏包括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破坏)与资源问题(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因此从广义上说,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环境变化,而狭义的环境问题仅仅指环境污染。
2.生物圈与地球表层生态系统基础生物圈是在地球上存在有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达20km。
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无生命的圈层,而土壤圈和生物圈则是具有类生命和生命性质的圈层。
生物有机体参与各种地理过程的形成和发展,并作为活跃的物质形式在自然界物质能量交换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生物虽然非原始地球所固有,但自从生物出现于地理环境中以来,其地位日趋重要,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生物也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和生存条件,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自然界,生物体总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其生存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自组织的统一体,这样的生态功能单位叫生态系统。
而地球表层的生物圈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复合生态系统,由陆地和海洋等各种大小不等,种类繁多、复杂程度各异的生态系统镶嵌而成。
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几乎都来源于太阳,而实现能量流动的物质循环所需的化学元素来自于地球表层的大气、水体、岩石和土壤。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名词解释1、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包括资源,技术,污染2、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
3、水污染综合整治: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4、环境效应: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力作用于环境后所产生的正、负效果在环境系统中的响应。
5、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的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的界面所组成的。
这几个圈层交接的界面里有生命在其中积极活动,所以称之为生物圈。
7、人类生态系统:是指居民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加工、改造二建造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
8、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9、城市污染源:指城市内产生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的设备、装置、场所和单位。
10、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11、信息传递(信息流):指生态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及生命成分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形式。
12、城市生产功能: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利用域内外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及其他资源,生产出各类“产品”(包括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的能力。
13、环境区划:是根据特定区域环境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把该区域的环境空间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地域单元的一项综合性的环境分类活动。
城市绿地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
6.3.2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控制
1. 人口压力 2. 城市水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3. 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4.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5. 固体废物及其处理 6. 热岛效应及其防治
6.2.2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城市居民
或城市人群
生命
自然环境
城市生
非生命
态系统
城市环境系统
政治
社会Hale Waihona Puke 境 法律经济文化教育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命
自然生态系统
非生命
人类的经济活动
经济生态系统 第一产业
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文化
政治
社会生态系统 科学
法律
政策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
2.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负面影响:住房困难、交通拥挤、水源短 缺、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犯罪增加、就 业困难等。
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
①城市中的物流链很短,从资源到产品和 废物。大量资源不能完全被利用,以“三 废”(废液、废渣、废气)形式输出,资 源利用效率低,而且污染环境;
②城市中的生产、生活需要大量能源特别 是矿物能源。消耗大量氧气,加重了大气 污染,使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为系统内外 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货币流及人 口流的输入、转换和输出。
(1)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 (2)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源结构与能量流动 (3)城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1)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
1)生物初级生产 是指植物的光合作用过 程。
2)生物次级生产 由于城市次级生产者主 要是人,故次级生产过程具有明显的人为 可调性。
生态规划
1、什么是生态规划?生态规划有哪些类型,如何划分?生态规划: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类型:①按地理空间尺度划分:景观生态规划、区域生态规划、生物圈保护区规划;②按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划分:陆地生态规划、海洋生态规划、、淡水生态规划、草原生态规划;③按社会科学门类划分:经济生态规划、人类生态规划、民族生态规划。
2、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的关系?生态建设是在对系统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安排人类相当长时段活动范围和强度的行为。
生态建设由生态规划、生态设计和生态管理三部分组成,其中生态规划是核心,生态设计和生态管理则是规划实施的保证。
生态建设是在生态规划基础上进行的具有实施生态规划内容的建设性行为,生态规划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和依据,生态规划的一系列目标和设想都是通过生态建设来实现的。
3、现代生态规划具有怎样的特点?①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②更强调规划的生态学基础;③突出生态合理性和时效性;④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⑤由定性描述分析走向定量模型和高度综合;⑥由“软科学”走向“软”、“硬”结合。
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表现在哪几方面?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内涵:(1)与自然和谐共存(2)协调发展的要求与未来世代发展要求的关系(3)不断满足人类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的需求。
协同表现:整体性,区域性,持续性。
5、生态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①整体有序原则,②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原则,③循环再生原则,④反馈平衡原则,⑤输入输出动态平衡原则,⑥最小因子原则,⑦环境资源有限性原则,8、生态位原理。
6、在生态规划中应用了哪些系统科学的理论?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基本理论: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与协同学。
城市污染生态学1(2)
1983~1985年间组织的“天津市城市生态系统与污 染防治综合研究”;“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及其 环境规划的研究”等。这些研究为制定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城市管理措 施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在城市生态系统个别组分的研究方面,有江苏植物研 究所等开展的南京市“城市空气污染与某些植物种的 关系”的个体生态研究。 此外在北京以及其它城市还有一些有关城市生态调控 决策支持系统方面的研究,目的是为城市规划、环境 管理与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支持和知识支持。
1988
深圳 市的 土地 利用 变化
欧洲的城市化发展
城市问题: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人 口、工业、建筑的高度集中, 带来了一系 列的~~。当城市人口膨胀到一定程度, 城市扩大到一定规模时,势必造成城市 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住房短缺、基础 设施滞后、环境污染、生态条件恶化, 并导致失业率增加和犯罪率上升等一系 列现代城市社会弊病。
Tu-r—热岛强度=同时间同高度(离地1.5m)
热岛中心与近郊的气温差值。
“城市热岛”矗立在农村较凉的“海洋”之 上, 国内外均如此:
冬季傍晚上海市区比郊外要高2~5C; 巴黎城中心年均温比郊区高1.7C
城市热岛温度剖面示意图
城市发展过程中气温的前后对比
随城市化发展, 市区呈现出越来越暖的趋势. 如东京历史时期气温逐年变化可分三个阶段
城市大气污染实况
1 城市大气污染的地区差异 不同城市对比 雷克雅未克(Reykjavik, 冰岛首都): 无烟 城市, 可谓 天蓝、地绿、水清、气爽 中国城市: 属煤烟型污染, 北方城市比南 方城市更甚, 尤其是在冬天 我国因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因此各大城 市大气污染状况基本上类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取的资源只有少部分变成产品并参与生态循环,多
数滞留在环境中形成污染,如水体富营养化、大气污
染、垃圾污染等)和耗竭(人们从大自然索取过多而 投入、返回过少,导致生态系统的耗竭,如水土流失、
地表沉降、湿地退化、景观破坏等)。
su下载/res-su.html
花、鸟等自然生境和生物活力)。
城市的核心是人,发展的动力和阻力也是人。正 确处理好人与土地(包括地表的水、土、气、生物和 人工构筑物)的生态关系是人居生态研究的核心任务。 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
而其神或魂却是生态的“生”字,包括生存能 力(示范区的吸引力,离心力和竞争力),生产实力 (从第一性生产到废弃物的处置),生活魅力(方便 适宜的设施,丰富多彩的环境)及生境活力(风、水、
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如条块分 割、学科分割、景观破碎、过程断续等)和板结(如 人口集聚、交通拥挤、土壤板结、热岛效应等);社 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关系上的短见(如行为的短期化、 局部化和)和调控机制上的缺损(如体制、法规、政 策、计划的战略评价、社会监督、信息反馈、绩效评
估和能力建设等)。
世纪之交,我国城乡正在开展大规模的人居
环境建设。随着经济实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们对城市在景观、人文、经济、建筑、交
通、环境和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
建设不仅要体现科技进步,更要注重以人为本, 创造更多的适宜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生理心理
需要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综观当今城市的生 态景观,在人们赖以栖息的建筑外面,满目水泥森 林、屋顶景观、五彩阳台、塞车景观、垃圾景观和 污水景观。
3d模型h ttp:///res-models.html
掩藏在高楼大厦背后的却是危害城市居民身心
健康的生态负效应:建材污染效应、能量耗散效应、
气候热岛效应、水分流失效应、环境污染效应、建筑 拥挤效应、景观压抑效应等。城市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人们从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