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写作活动中客体因素-PPT课件
第三讲写作活动中客体因素
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区别
其一,两个概念的属性不同。
其二,两个概念所指的活动的阶段和范围不同。
其三,两个概念的存在方式不同。
写作客体的含义
第一,写作客体首先是有了写作欲望的主体(即写作主体)的观照对象。 一方面,同一主体由于目的不同,在面对同样的客体时身份发生了变化, 因而客体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价值。另一方面,不同身份的、怀有不同目 的的主体在面对同一客体时,客体的属性也会有所不同。
从写作活动认识、把握和运用客体的角度看,写作客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类型:第一类是对象化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第二类是对 象化的精神产品 ;第三类是对象化的作者自身。
认识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的理论意义:其一是明确写作材料的获取途径是 多种多样的;其二是充分认识到写作主体在与客体发生对应关系时存在着多 样化的复杂联系;其三是由于不同的写作客体都有着自身的特质,写作活动 中的认识、反映和表述,都应该尊重客体自身的特质和规律,不能把主体的 意志强加给客体。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友友情分享O(∩_∩)O~
6
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触发写作动机 规定取材的质量 激活写作运思 检验写作成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友友情分享O(∩_∩)O~
7
认识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
写作客体与材料、题材 聚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选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题材
对象性 :一般的认识客体要想成为写作客体,其前提是必须成为写作主体指 向和描述的对象。写作主体把一个事物作为“对象”,总是与一定的写作目 的联系在一起的。
动态性 :写作客体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写 作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强以及认识领域的扩大,人们对写作客体的认识也在不 断地充实和拓展;二是随着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活动中不断有 新的成就,新的写作客体也在不断涌现。
写作教案:第三章写作客体论2(语文版高一)
第三、四课时教学目的:掌握聚材的途径:观察和体验教学重点:聚材的途径:观察和体验教学难点:聚材的途径:观察和体验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聚材的途径:观察1、观察的含义观察不是简单的、反射式的感觉,它有能动性,是根据某种需要——拿写作来说,主要是写作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
它是自觉的、主动的,不是被动的、盲目的。
观察有着明确的认知目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始终是和有意注意结合在一起的。
主体为了认识和把握特定事物,为了保证知觉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和保持在观察对象上,以保证观察的顺利进行。
观察又是多种分析器的综合活动。
观察要用眼睛,视觉分析器起着主导作用,但并不限于视觉。
观察与思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一种“思维的知觉”。
2、观察的类型与方法(一)根据观察对象,可分为人物观察、环境观察人物观察是观察的核心。
人物观察又可以细分为肖像观察、行动观察、语言观察、心理观察等。
环境观察是相对人物观察而言的。
环境指围绕人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由人与人的活动所形成的情境,包括一定的社会政治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习俗、城镇街道、乡村农舍、车间厂房、部队营地、医院学校、监狱牢房、文化古迹、家庭陈设等。
(二)据观察的性质,可分为科学观察、实用观察、审美观察科学观察把对象当做科学认识的对象,它以严密的客观性为宗旨,以知识判断作为感知事物的前提和标准。
实用观察把对象当做一个功利对象,判断事物、感知事物的标准是“它对我有没有用”“能做多大用”。
审美观察以审美的眼光去感知事物。
审美感知不仅不排除主观性因素的渗透,而且还强调主体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投入和烛照。
3、写作观察对大多数的写作观察来说,其机制是这样的:没有实用、功利性的“入”,对现实生活的把握就会流于一般和肤浅;没有超功利的“出”,观察到的材料便难以进入写作,难以见出深刻与“高致”。
对于写作观察来说,必须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三章 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新
第一节 写作客体的一般问题
一、写作客体的含义
指进入写作主体视野并激发起写作欲望,经过 写作主体加工改造后成为写作行为描述对象的 客观世界
第一节 写作客体的一般问题
一、写作客体的含义
• • • • 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是一回事吗? 两个概念属性不同 两个概念所指的活动阶段和范围不同 两个概念的存在方式不同
第二节 客观世界是如何 转化为写作材料的
材料的生成 • 心灵化 • 价值判断 • 感觉具体 • 有所发现
第二节 客观世界是如何 转化为写作材料的
材料的生成 • 心灵化
心灵化的过程,是客观外物逐步走进我们心灵 的过程,也是客观事物让我们的情感与理智彻 底浸透的过程。文章不是作者感官对客观刺激 物的简单反应,他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与 气质都在起着作用。
所谓“与众不同”的特征
它具有两种属性: 第一、其外在形象是极其具体的、生动 的、 独特的。 第二、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 又是极其深刻的丰富的。
案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 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 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 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 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 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 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 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写作客体、载体、受体2016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龙应台:寂寞 曹雪芹,另外一个贾宝玉
看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才翻了几页,入目的满是悲伤啊、寂寞啊、苍 凉啊……好似一个历经人世沧桑,看透人情冷暖,徘徊于生死边缘的人下笔之作, 透进这悲凉的文字之中的灵魂找不到生动和精彩,而只流于寂寥和哀伤。如斯文 章,让我难以承受。
阅者难免会为这样伤痛着的灵魂叹息,我亦如此。但我无法同情他,我本人 也是一个难以忍受寂寞却偏偏与寂寞为伍的人,但寂寞只是生存的一种形态,它 也许有许多的不好,但无可否认的是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单独的空间,去享受、 思考……寂寞不是一种病态的生活。
少年是什么?是故事里的“贱人”米微
微、插班生武锦程、无辜少年陈默、聪明孩
子张劲松……是闺蜜也是情敌,是知己也是
对手,是一个个或孤傲、或自卑、或叛逆、
或逞强,本来幼稚却极力彰显成熟的敏感存
在,是你我心底那段永远的绵柔时光。在这
样一群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和这样
一场漫长念旧的故事里,我们在心底重遇一
各类语体具有不同的特性,但运用时并不是互 相排斥的,它们都以准确、简洁为前提,以表 情达意为目的,因此,语体间的相互渗透是必 然的。
语言的要求
1.准确 语言的准确在形式上首先体现为正确选择词语。古人说:“一字贴切,
全篇生色”,“一字乖僻,全篇震惊”。这就要求仔细辨析词义,认真 区别词的感情色彩。徐迟在《地质之光》中写道:“李四光用乐观的、 十分肯定的语气答复毛主席的垂询”。“垂询”一词就用得很准确,它 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交谈双方的关系。 2.简洁 语言简洁就是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它是一个信息密 度大小的问题。如古人的短文《殒盗》:“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 有二偷儿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俱殒。”全文25个字,做到了言简意 丰。语言的简洁可以使文章显得干净,无拖泥带水之弊。此外,语言简 洁可以减少枝蔓,避免笔力分散,使意思表达更确切。 3.生动 生动,就是要讲究形象和文采,使语言新鲜、优美、富有感染力。古人 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文章必须有文采,语言生动活泼, 才能起到广泛的传播效应。
写作教案:第三章 写作客体论2 (语文版高一)
写作教案:第三章写作客体论2 (语文版高一)第三、四课时教学目的:掌握聚材的途径:观察和体验教学重点:聚材的途径:观察和体验教学难点:聚材的途径:观察和体验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聚材的途径:观察1、观察的含义观察不是简单的、反射式的感觉,它有能动性,是根据某种需要——拿写作来说,主要是写作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
它是自觉的、主动的,不是被动的、盲目的。
观察有着明确的认知目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始终是和有意注意结合在一起的。
主体为了认识和把握特定事物,为了保证知觉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和保持在观察对象上,以保证观察的顺利进行。
观察又是多种分析器的综合活动。
观察要用眼睛,视觉分析器起着主导作用,但并不限于视觉。
观察与思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一种“思维的知觉”。
2、观察的类型与方法(一)根据观察对象,可分为人物观察、环境观察人物观察是观察的核心。
人物观察又可以细分为肖像观察、行动观察、语言观察、心理观察等。
环境观察是相对人物观察而言的。
环境指围绕人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由人与人的活动所形成的情境,包括一定的社会政治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习俗、城镇街道、乡村农舍、车间厂房、部队营地、医院学校、监狱牢房、文化古迹、家庭陈设等。
(二)据观察的性质,可分为科学观察、实用观察、审美观察科学观察把对象当做科学认识的对象,它以严密的客观性为宗旨,以知识判断作为感知事物的前提和标准。
实用观察把对象当做一个功利对象,判断事物、感知事物的标准是“它对我有没有用”“能做多大用”。
审美观察以审美的眼光去感知事物。
审美感知不仅不排除主观性因素的渗透,而且还强调主体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投入和烛照。
3、写作观察对大多数的写作观察来说,其机制是这样的:没有实用、功利性的“入”,对现实生活的把握就会流于一般和肤浅;没有超功利的“出”,观察到的材料便难以进入写作,难以见出深刻与“高致”。
写作客体载体受体
写作客体载体受体在写作的过程中,客体、载体和受体是重要的概念。
客体指所要表达的主题或内容,载体指使用的文字、语言或媒介,受体指读者或受众。
三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写作的效果和意义。
客体客体是写作的核心,是我们写作的目的和内容所在。
在写作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要表达的主题或内容,找到合适的角度和方法来切入主题,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我们要表达的内容。
客体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一个概念或一个观点,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目的进行选择和处理。
在选择客体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和目的:明确我们要表达的主题和目的,找到与之相关的客体。
2.读者角度:考虑读者对主题的兴趣和了解程度,选取合适的客体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3.材料可得性:客体必须是可靠可证实的,需要考虑材料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4.针对性:选择与主题直接相关、能够体现作者立场和思考深度的客体。
载体载体是指我们使用的语言、文字或媒介。
不同的载体可以对读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
在选择载体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文体和风格:根据客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文体和风格,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细节处理:注意文字的准确性、语法和标点符号等基本细节的处理,保证文本的流畅性和易读性。
3.受众需求: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载体,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受体受体是指读者或受众。
写作的最终目的在于传递信息给受众,使他们对我们的观点和主题更深入的理解和接受。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预期效果:明确文章的预期效果,为读者提供目标,使其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观点。
2.读者特点:根据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特点设计文章,以便读者更好的接受和理解。
3.语言和风格: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简洁和易懂,为读者提供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客体、载体和受体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
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创作出吸引人的文章,使读者得到满足和启发。
第一章写作主体与客体-PPT课件
第四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与作用
一、写作客体的构成因素: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物 (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二写作客体的作用
(一)客体是写作的触发 物: “双手推开窗前月 一石击破水中天”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来坟前愧姓秦”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二)客体是写作的检验 物: “叶攒千口剑 茎耸万条枪”
一、观察能力
(一)观察的意义: (二)观察的特点: 1、是对“这一个”的独特认识。 2、是对观察对象的形象认识。 3、是对观察对象的情感投射。 4、是对观察对象的审美认识。
(三)观察的要求 1、目的明确、思想专注 2、宏观着眼、微观入手 3、抓住特征、贵在发现 4、细致入微、态度客观
(四)观察的方法: 1、科学观察与艺术观察 2、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 3、公开观察与隐蔽观察 (五)观察的范围: 大千世界 无所不察 (六)观察的层次: 感觉——感受——感悟
(四)感受的要求
1、真实新鲜 2、独特深刻 3、敏锐细腻
(五)感受力的培养
1、敏锐感觉磨砺思 想 2、丰富感情造就情 绪 3、训练思辩加深感 悟
三、联想和想象能力
(一)联想和想象的意义: 1、丰富充实写作材料 2、将分散的材料连成一体 例:脚印:探索者谱写的生命音符 衣扣:为了他人的体面而牺牲自己一生的 自由 钟:敲打的是自己,提醒的是别人 钢笔:自己一肚子墨水,却净替别人说话
第一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作用
一、写作主体的含义: 写作主体是指所有开始了写作思维和写作行 为的人,而不仅仅指文本形成以后对其具有 隶属关系的“作者”。 二、写作主体的作用: 1、写作主体给写作客体赋以生命和灵魂。 2、写作主体为写作活动确定方向和目标。 3、写作主体将写作客体酿造成文章作品。
第三章 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
第三章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学习本章内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内容线索的梳理写作客体的中心问题是写作材料的来源,以“取材──用材”为基本点,其内容的线索是:从哪里获取写作材料──怎样获取写作材料──选用什么材料写入文章。
二、相近概念的分辨1.“社会生活”与“写作客体”社会生活与写作客体这两个概念之间不是对等关系。
二者的区别主要可从三方面来认识:其一,从与写作主体的关系上看,相当一部分社会生活并不与写作主体发生对应关系,只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算是写作客体;而写作客体则是指进入写作主体视野并激发起写作欲望,经过写作主体加工改造后成为写作行为描述对象的客观或主观世界。
其二,从各自所包含的内容看,由于写作客体可以包括对象化了的精神产品和对象化的主体精神世界,因此它的外延比社会生活宽泛。
其三,从存在形态看,由于社会生活包括了纳入主体视野的全部对象,无论这些对象是否成为写作行为的描述对象;而写作客体不仅要求“纳入写作主体视野”,还要求成为写作行为的描述对象。
从这个角度看,社会生活的外延要比写作客体的外延大,历时长。
2.“写作材料”与“写作题材”以对材料的使用状况为标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材料是可能、可以或已经写入文章的生活现象、理论依据等;题材是已经写入文章的材料或生活现象。
三、基本原理的认知1.写作客体的类型根据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客体划分,可以把写作客体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对象化的客观存在,它包括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活动和自然界的风光、物象、物理等。
第二类是对象化的精神产品,它包括纸介质中的书籍、报刊,电子介质中的电视、网络、光盘等。
第三类是对象化的作者自身,即写作主体本人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
2.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触发写作动机;②规定取材质量;③激活写作运思;④检验写作成品。
3.获取写作材料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观察、调查、检索、阅读、采访等。
(详细内容请结合第六章《写作过程》有关内容来学习指导>第三章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学习)4.由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写作题材的转化途径不是所有的写作客体都能成为写作材料,也不是所有的写作材料都能成为写作题材。
写作课件第三章
一、材料的含义与作用
(一)材料的含义 材料是作者为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 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诸如 人物、事件、景物、数据、例证和名言等。 材料、素材、题材和资料 素材——作者为创作需要而通过各种途径所 收集的原始材料。
题材——广义的题材是指作品反映的社 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一方面,如“军事题 材”、“爱情题材”。 狭义的题材是指构成文学作品内容的一 组完整的生活现象。(如中西文学中都曾共 同使用“灰阑记”这一题材:《高加索灰阑 记》、《包待制智勘灰阑记》)
第四节 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 一、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
(一)读者的解读素质决定着对作品内容的理 解 (二)读者的解读意识决定着对作品的选择 下面两首苏轼的词,你喜欢哪首? 《念奴娇-大江东去》 《定风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结构的基本形式
1、纵式组合 按时间先后顺序或客观事理层层深入的逻辑 关系,如:按事件发展或人物经历的时间顺 序排列;按作者或人物思想情感发展变化 2、横式组合 空间转换、性质分类、情感意识变化
3、纵横交错式 多用于通讯、深度报道、报告文学、长篇 文学作品。如《红楼梦》,纵线:封建家 族由盛转衰,宝黛爱情由喜至悲;横线: 荣宁两府不同场景、不同事件,大观园中 不同人物、不同经历的并列展开,纵横交 错、错综复杂。
现代写作教程-第三章PPT课件
.
32
(二)主题的作用
“人之所以不朽,不仅因为在所有生物中只有他才 能发出难以忍受的声音,而且因为他有灵魂,富于 同情心、自我牺牲精神和忍耐的精神。诗人、作家 的责任正是描写这种精神,他的光荣就是振奋人心, 提醒人们记住人类昔日的荣耀……诗人不应该单纯 地描写人的生命的编年史,他的作品应该成为支持 人、帮助他巍然挺立并取得胜利的基石和支柱。”
主题:惋惜之余鞭挞官僚作风和轻师抑教的世 俗之风。
.
12
结尾3:该教师因此被提拔为教育局长并成绩 斐然。
主题:只要是金子,在什么环境下都能闪光。 结尾4:该教师升官后却一事无成。
主题:作出成绩不一定当官,每一个人都有适 合他的位置。人尽其用,但更应人尽其才而用。
.
13
2.材料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杂诗 王维
.
5
2.分类
材料的特点
事实性材料:指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具 体事实,包括人、事、物、景等
观念性材料:指在对社会生活观察实践后 逐步形成的观念、意识、看法等抽象的理 念,包括科学原理、定义、结论以及广为 流传的性质 材料的价值 材料的位置 材料的形态 材料的来源
正面材料
—— 福克纳
.
33
1.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⑴从主体角度说,通过主题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感 情,展现一定的精神风貌。 ⑵从载体角度说,通过主题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增 强文章的美学价值。 ⑶从受体角度说,通过主题使读者获得认同感,唤 起人类的普遍经验,引起共鸣。
.
34
2.主题为文章的统帅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 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
.
21
写作的主体和客体
写作的主体和客体写作的主体和客体导言:主体与客体的哲学分析(1)、什么是主体?具有独立清醒的自我意识即主体意识,能和对象世界之间发生“认识——反映”活动的高级生命状态。
(2)、什么是客体?凡是进入主体认识视野当中的一切认识对象,即所有事物,甚至于主体自己,都是客体。
(3)、主体与客体和精神与物质这两对概念的分析这是两对不同的概念,不同处有:A、精神与物质可以分离而存在,比如精神后于物质而出现,但是主体与客体却不可以分离而存在,客体不会先于主体而出现,它们是一存俱存一不存俱不存的关系。
B、精神与物质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东西,物质不具有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二重性,精神也不有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二重性,但是主体却可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客体也可以既是客体又是主体。
这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两极重合于一体现象。
不止如此,认识的主体自己,也可以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比如在写作自传的时候,比如在照镜子的时候——在这种自我的观照时,自己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
C、在精神与物质这对概念里,精神与物质具有不可替换性即既视精神为精神了,就不能同时视精神为物质,但在主体与客体这对概念里,作为主体认识对象的精神或精神产品也都是客体。
第一节、写作主体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与写作行为状态之中的人。
他在写作行为与活动过程当中起着主导的(发动机、加速器、方向盘一般的)作用。
一、写作主体的素质素质是一个人于综合的精神状态与行为方式中(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体现出来的个人素养,然则写作主体的素质,就指的是作者在文章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整个行为活动过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表现出来的素养,是作者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1、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生活——生活素养(对生活信息的贮存、对生活材料的积累,从广度、深度、密度三个方面对生活丰富而又深入的体验、感受与记忆)——文化创造钱——存折上的钱(对生活信息的贮存、对生活材料的积累,从广度、深度、密度三个方面对生活丰富而又深入的体验、感受与记忆)——文化创造。
《基础写作》ppt课件 第三章-写作载体与受体---第三章-写作载体与受体
四、语言的特性与要求
(一)语言的特性
在写作中,语言的使用除了要遵循一些基本要 求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考虑特殊的“品 质”,即语言的特性。
3.理论语体 这类语体常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来表
达观点与见解。其词语具有单一性、透彻性,
从功能上来看,语体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每 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的语体特性。
1.纵式组合 所谓纵式组合指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层次。 2.横式组合 横式组合指按空间顺序或事物、事理的不同类别或不同方面安排层次。 3.纵横交错式组合 纵横交错式组合指在纵向推移中,展开横向的方面,或在横断面上插入
纵向的发展。
10
(二)结构的基本要求
1.形式匀称 形式匀称指文章各部分比例协调、均衡。结构安排的中心问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
〔教学提示〕
1.弄清材料、主题、结构、语言及其相关的概念,掌握集材、 炼意、谋篇、用语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通过训练,提高采集材料、提炼材料、安排结构和使用语言 的能力。 3.了解写作受体的有关概念和知识。
1
第一节 写作载体的内质
所谓写作载体,就是包含、运载写作内 容的文章形体和传播媒介。写作载体不能离 开写作内容,因而,它是写作成品的内质与 外形的统一体,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写作载体主要有四个要素:材料、主题、结 构和语言。其中,材料和主题是内容要素, 我们称之为内质;结构和语言是形式要素, 我们称之为外形。
经过作者头脑的加工和制作。作者在提炼主题的过程中,必然会融进自己的立场、 观点和情感,融进自己对材料的认识与感受,其中也包含作者的写作意图、审美 情趣等。 3.主题还具有时代性 任何生活,总是一定时代的生活,任何作者,总生活在特定的时代。人的思想意 识不可避免地都要打上时代的印记。主题,作为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能动反映 的产物,必然具有特定的时代性。即使表现过去时代的生活,除了要历史地再现 那个时代的特征外,还必然会因作者观念的现代性而使其打上现代的某些色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
写作客体是写作系统的基础要素 写作客体是写作活动的前提条件 写作客体是写作传播的信息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友友情分享 O(∩_∩)O~
6
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触发写作动机 规定取材的质量 激活写作运思 检验写作成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友友情分享 O(∩_∩)O~
7
认识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
写作客体与材料、题材 聚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选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题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友友情分享 O(∩_作客体到写作内容,需要经过两种意义上的转型:一是从写 作客体中获取写作材料,二是从写作客体或写作材料中提取写作 题材。前者是由客体的自然状态转变为写作的准备状态,后者是 由物质形态转变为观念形态。认识写作客体的过程,就是要实现 这两种意义上的转型。在这里,写作客体是“转型”的出发点, 获得材料和提炼出题材则是“转型”完结的标志。 我们把那些可能、可以或已经派上用场的,统称之为“材料”, 而把其中那些已经派上用场的,称之为“题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友友情分享 O(∩_∩)O~
9
聚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聚材的方式 有意识采集 :指在一定的写作目标的导引下,选取那些能完成当下写作任 务所需要的材料。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有意识采集并不等于写作主体事 先确定好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只能是一个“采集方向”或“采集区域”; 其二,写作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材料印证那 些预设的观点,而是说材料中蕴含着观点,左右着观点,然后才能去支持、 说明观点。 无意识储备 :指在没有明确的写作意图或写作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获取材 料的工作。无意识储备的材料,除了存储于大脑之外,更多的是保存在笔 记、卡片、读书的批注之中。 积累中的分类与归类 在“聚材”的意义上认识客体,基本的方式有观察、调查、阅读(检索)。 分类和归类其实是同一种逻辑方法的不同思维走向。分类是把众多零散的 材料按一定的标准或材料间的系统联系进行划分,归类则是把某一材料归 入事先划定好的类别中。
第三讲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
写作客体的一般问题 认识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 网络世界中的写作客体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友友情分享 O(∩_∩)O~
1
写作客体的一般问题
写作客体的含义 写作客体的属性 写作客体类型 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 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友友情分享 O(∩_∩)O~
金石可镂 友友情分享 O(∩_∩)O~ 4
写作客体的类型
其一,从表现和认知途径的角度,可以把写作客体分为形象化客体和抽象化 客体。 其二,从存在形态的角度,可以把写作客体分为实在客体和虚拟客体。 其三,从本体状态的角度,可以把写作客体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 客体。 从写作活动认识、把握和运用客体的角度看,写作客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类型:第一类是对象化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第二类是对 象化的精神产品 ;第三类是对象化的作者自身。 认识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的理论意义:其一是明确写作材料的获取途径是 多种多样的;其二是充分认识到写作主体在与客体发生对应关系时存在着多 样化的复杂联系;其三是由于不同的写作客体都有着自身的特质,写作活动 中的认识、反映和表述,都应该尊重客体自身的特质和规律,不能把主体的 意志强加给客体。 认识写作客体的多样化对于写作实践的指导意义:既然写作客体是多样的、 相互联系的,因此单一地认识某类写作客体(例如只关注网络世界而忽视了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介人现实生活和阅读文献)所获得的写作材料必然也是单一、狭窄的。
2
写作客体的含义
写作客体与哲学的“客体” 的区别 在哲学意义上,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哲学概念,是指“进人主体活动 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 的对象。” 写作客体,则是进人写作主体视野并激发起写作欲望,经过 写作主体加工改造后成为写作行为描述对象的客观世界。 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区别 其一,两个概念的属性不同。 其二,两个概念所指的活动的阶段和范围不同。 其三,两个概念的存在方式不同。 写作客体的含义 第一,写作客体首先是有了写作欲望的主体(即写作主体)的观照对象。 一方面,同一主体由于目的不同,在面对同样的客体时身份发生了变化, 因而客体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价值。另一方面,不同身份的、怀有不同目 的的主体在面对同一客体时,客体的属性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写作客体还必须是写作主体的描述对象。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友友情分享 O(∩_∩)O~ 3
写作客体的属性
客观性:无论哪种写作客体,都是不依赖于主体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即使 在与写作主体发生对应关系、经过“客体主体化”之后,这种客观性仍然不 会丧失,仍然会按照固有的规律发展变化着。 对象性 :一般的认识客体要想成为写作客体,其前提是必须成为写作主体指 向和描述的对象。写作主体把一个事物作为“对象”,总是与一定的写作目 的联系在一起的。 动态性 :写作客体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写 作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强以及认识领域的扩大,人们对写作客体的认识也在不 断地充实和拓展;二是随着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活动中不断有 新的成就,新的写作客体也在不断涌现。 历史性 :写作客体的历史性有两层含义:其一,客观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写作客体,是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结果,因而它不可避 免地带有自然和社会历史影响的痕迹;其二,写作客体与写作主体是互为前 提的,客观对象之所以成为写作客体,是因为它已经或正在被写作主体观照, 并且能满足写作主体的需要。而写作主体总是社会中的人,其认识水平和实 践能力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