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式教学设计
多项式 教学设计
多项式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定义;
2.多项式的性质(和的分配律、积的分配律);
3.除法定理及其应用;
4.引入常用公式及其演算步骤;
5.课前测验准备
一、课堂活动
(1)热身活动:
师生问候,老师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多项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积极性;
(2)知识点梳理:
问答式讲解——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定义,多项式的性质(和的分配律、积的分配律),除法定理及其应用;老师出题,检验学生
对所学知识点理解程度;
(3)知识认知提升:
完善多项式性质——引入常用公式及其演算步骤,让学生尝试解答练习题,在分析实际问题中理解多项式的用法。
二、试卷
(1)选择题:
1.以下关于多项式的性质,不正确的是()
A.和的分配律
B.积的分配律
C.多项式的幂可以大于等于零
D.多项式可以是复数
2.在多项式A(x)中x的幂为3,则A(x)的系数为()
A.a⁰
B.a¹
C.a²
D.a³
(2)填空题:
1.以A(x)=2x²+3x+3为例,此多项式A(x)的次数是______
2.以下关于多项式的乘法定理,写出正确的式子: ______
(A(x) + B(x))* C(x) = A(x)* C(x) + B(x)*C(x)
三、作业
(1)延伸:
1.解答练习题,检验本节课学习得到的知识;
2.在分析实际问题中理解多项式的用法。
(2)课后反思: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思考学习的知识点以及多项式的运用。
多项式的认识课程设计
多项式的认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多项式的定义,掌握多项式的表示方法;2. 能够辨识多项式的各项,区分各项的系数与次数;3. 掌握多项式的加减法则,能够进行同类项的合并;4. 了解多项式的性质,如次数、项数、对称性等。
技能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多项式表达式;2. 运用多项式的加减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如求解多项式的值、比较大小等;3. 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像直观地理解多项式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解题经验;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围绕多项式的认识,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
具体安排如下:1. 多项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多项式的概念引入- 多项式的标准形式及简化形式- 各项的系数与次数的辨识2. 多项式的性质- 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 多项式的对称性- 多项式的值及图像3. 多项式的加减法- 同类项的辨识- 多项式的加减法则-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一节课:多项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第二节课:多项式的性质- 第三节课:多项式的加减法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列举如下:- 多项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教材第三章第一节水3.1节- 多项式的性质:教材第三章第二节水3.2节- 多项式的加减法: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水3.3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针对多项式的认识,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为学生讲解多项式的定义、性质和加减法则。
多项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二章整式——多项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 掌握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多项式与单项式之间的关系2. 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会判断多项式的次数与项。
三、教学难点:判断多项式的次数四、教学步骤:(一) 通过一组练习复习巩固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二)指导学生阅读、自学课本 P57-59,了解多项式的次数、项、项数等有关概念(三)通过一组练习检测自学效果(1)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并指出它们的项以及常数项。
① 2325371x xy y +-- ②2213x x ++ ③ 441x + ④2223x xy y -+(2)把下列多项式重新排列:1、 2341253x x x x ++-- 2、把多项式2341316322n n n -+--按n 升幂排列(按n 的指数从小到大排列):(四)学生练习(练习详见学习卷)A 组题:要求学生全部过关,老师巡堂,个别辅导B组题:安插开放性题形,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升一个台阶,老师对关键步骤作适当提示及对典型答案作点评C组题:提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学生可讨论、合作完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收获(五)结合巡堂过程中收集的学生的答题情况作本课小结附2:学生学习卷一、学习目标1.掌握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多项式与单项式之间的关系;2.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二、学习过程(一) 复习巩固: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填表:(二)自学指导1.自学指导内容:阅读课本P57-59:(1)明确什么是多项式、多项式的项、次数及常数项;(2)会识别单项式、多项式及整式;2.自学检测题:(1)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并指出它们的项以及常数项。
高中数学多项式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多项式教学设计引言:多项式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概念,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过对多项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高中数学多项式教学进行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多项式的概念与性质。
2. 掌握多项式的基本运算法则。
3. 能够应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项式的定义与性质。
2. 多项式的加减法。
3. 多项式的乘法。
4.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5. 多项式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通过清晰的讲解多项式的定义与性质,配合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引入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分析与解答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多项式的形式,并求解。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组,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多项式的计算和应用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4. 错误分析:针对学生在解答多项式问题中常见的错误,进行错误分析与解决,帮助学生排除错误思维方式。
5. 教材外拓: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相关教学资源,扩展与多项式相关的知识,拓宽学习视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项式的定义与性质、基本运算法则、因式分解、应用。
2. 教学难点:多项式的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多项式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讲解多项式的定义、次数、系数等基本概念,并介绍多项式的分类。
3. 性质讲解:讲解多项式的加减法、乘法、整除性、因式分解等性质及相关定理。
4.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多项式的运算和因式分解的步骤和方法。
5. 习题练习:设计一系列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多项式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讨论分享不同的思路。
7. 总结与延伸: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相关教学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拓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 第3课时《 多项式》精品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 第3课时《多项式》精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多项式》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关键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次数和系数等基本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项式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多项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掌握。
但同时,学生对于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次数和系数等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多项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次数和系数等基本概念。
2.难点:对于多项式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多项式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多媒体教学PPT,包括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次数和系数等基本概念的介绍,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数学题目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多项式。
例如:已知一个数的平方减去这个数等于3,求这个数。
冀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2 多项式》教学设计
4.1 整式第2课时多项式(1)请用代数式表示这个组合体的体积.(2)这个代数式是多项式还是单项式?如果是多项式,请写出它是几次几项式.解:(1)这个组合体的体积是a 3+a 2b. (2)这个代数式是多项式,它是三次二项式. 2.其他例题【例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a ,ax 2+bx +c ,-5,π,x -y 2,2x x -1.解:单项式:a ,-5,π.多项式:ax 2+bx +c ,x -y2. 整式:a ,ax 2+bx +c ,-5,π,x -y2.【例2】指出下列多项式的次数与项: (1)23xy -14; (2)a 2+2a 2b +ab 2-b 2; (3)2m 3n 3-3m 2n 2+53mn.解:(1)次数:2,项:23xy ,-14.(2)次数:3,项:a 2,2a 2b ,ab 2,-b 2.m的值,并写出该多项式.解:由题意得m+2=6,解得m=4,∴此多项式是-5x4+104x4-4x4y2.5.如图,用式子表示圆环的面积,当R=15 cm,r=10 cm 时,求圆环的面积(π取3.14).解: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就是圆环的面积,所以圆环的面积是πR2-πr2.当R=15 cm,r=10 cm时,圆环的面积是πR2-πr2=3.14×152-3.14×102=392.5(cm2).答:这个圆环的面积是392.5 cm2.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1)多项式的定义:由单项式相加组成的代数式叫作多项式.(2)多项式的项和次数的定义: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都叫作这个多项式的项,把不含字母的的项叫作常数项.在多项式里,最高次项的次数,叫作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的次数是几,这个多项式就叫作几次式.(3)注意:①多项式的项是应包括该项的符号;②多项式的次数为最高次项的次数;③常数项是多项式中的特殊项,确定多项式项数时不要漏掉.(4)整式的定义: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七年级数学上册《多项式和整式》教案、教学设计
2.运算能力提升:
-完成课本习题P36页第6、7题,练习整式的乘法运算。
-自选一道稍复杂的整式乘法题目,进行解答,提高运算技巧。
3.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结合生活实际,自编两道应用整式的实际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共同解决。
-完成课本习题P37页第8、9题,运用整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将整式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反馈: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巩固所学,提高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5.教学策略: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设计小组讨论、交流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总结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所学。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树立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经过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运算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运算技能的掌握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都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对于《多项式和整式》这一章节,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与挑战:
2.知识讲解:
-采用直观演示和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整式的定义和分类。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整式加减和乘法的规则,总结运算技巧。
-设计互动提问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实践应用: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教学设计(3)如图,三角尺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4)某所住宅的建筑平面图如图所示,则这所住宅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活动2] 探究思考 内化新知 (一)探究概念问题4.自学教科书57-59页,尝试解决下列问题(1)什么叫多项式?试举三例说明结合。
(2)什么叫多项式的项和次数?多项式x 2+2x+18是几次几项式?(3)下列式子哪些是多项式?它们的项和次数分别是什么?1)v+2.5; 22)2r R ππ-;a r a R 22)3ππ-;y xy x 31221)42+-;xx 1)53-(4)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的次数有什么关系?你认为确定多项式的项、次数时应注意什么? (5)什么叫整式?下列式子哪些是整式?为什么? ① –x ( ) ②х+1( ) [教师活动]1、出示自学提纲,组织学生自学,进行行间巡视,关注学困生2、检查自学情况,结合学生回答,在纠错的基础上 。
板书多项式、整式有关概念,强调:(1)多项式的项是应包括该项的符号,(2)多项式的次数为最高次项的次数;(3)常数项是多项式中特殊项,确定多项式项数时不要漏掉。
通过即兴练习加以巩固(详见PPT ) [学生活动]1、按要求自学教科书内容,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2、口答相关问题3、配合自学检查,关注同伴自学效果,适时参与评价。
[教师活动] 1、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填表 2、出示问题5,引导分析:船在水中行驶时其速度分为哪几种情况?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分别应怎样表示?如果设船在静水中的[设计意图]由浅入深,使学生透彻理解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培养他们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媒体应用]课件出示4个问题,为学生解答问题提供时间保证。
abr。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多项式》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多项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多项式》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整式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多项式的概念、多项式的加减运算以及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通过学习多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表达式,并为后续的函数、方程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有理数、整式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和乘法运算规则。
2.能够运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项式的概念及其理解。
2.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和乘法运算的规则。
3.运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实例和动画,形象地展示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3.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练习和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应用题。
3.教学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这些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引出多项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多项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如多项式的项、次数、系数等。
通过示例和动画,展示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和乘法运算的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和乘法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和乘法运算的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多项式》教学设计2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多项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多项式》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系统接触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的系数以及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实数、有理数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然而,对于多项式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多项式的项、次数、系数等概念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讲解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多项式的定义,掌握多项式的项、次数、系数等基本概念,学会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多项式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
2.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的法则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多项式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发现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多项式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例题和练习题,方便学生观察和理解。
3.练习题: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示这些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苹果的单价是2元,香蕉的单价是3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引出多项式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多项式》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多项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多项式》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整式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等概念,并学习了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项式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函数、方程等高级数学内容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整式等基本概念。
然而,对于多项式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比喻、具体的例题和实际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项式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等基本概念。
2.学会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
3.能够运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理解多项式的抽象概念,熟练掌握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项式的相关知识。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多项式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以及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的例题和练习。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长是6厘米,求宽是多少厘米?让学生尝试用代数式表示宽,从而引出多项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等基本概念,并用具体的例题来解释和说明这些概念。
多项式教学设计
多项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
2、能确定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3、培养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4、通过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各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整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掌握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以及常数项等概念。
教学难点:区别多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系数。
教学过程:一、复:1、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3、规定: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练一练单项式4x6a2a3-nvt2πaπa2次数.12二、创设问题情境:1、列代数式:1)三角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周长是a+b+c;2)某班有男生x人,女生21人,则这个班共有学生(x+21 )人;3)鸡兔同笼,鸡a只,兔b只,则共有头(a+b)个,脚( 2a+4b )只。
2、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
三、板书课题,揭示研究目标1、掌握多项式、多项式的项数、次数,以及常数项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3、归结出整式的观点。
会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
四、自主研究与合作探究:一)自学提纲:请同砚们环绕着“甚么叫做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的项?常数项?整式?”这些题目,自学课文第97页入手下手到98页“练”为止。
1(二)、自学检测:1.填空: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2)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
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2x4-3x5-5是五次三项式,最高次项的系数是2,四次项的系数是-3,常数项是-5.3)多项式a3-3ab2+3a2b-b3是三次四项式,它的各项的次数都是3三)、巩固与拓展判断:①多项式a3-a2b+ab2-b3的项为a3、a2b、ab2、b3,次数为12;()②多项式3n4-2n2+1的次数为4,常数项为1.()出格注意:1)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多项式教学设计人教版
多项式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多项式的概念和特性。
2. 掌握多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多项式的运算法则。
2. 如何应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实例引导学生回忆多项式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 复习多项式的基本概念:项、系数、次数等。
2. 多项式的加法运算法则。
3. 多项式的减法运算法则。
4. 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
5. 多项式的除法运算法则。
第三步:示范演示(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多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运算方法。
第四步: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在班级中进行多项式的运算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运算能力。
2.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或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题目。
第五步:实际应用(1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应用多项式解决问题,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第六步: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和应用方法,并重点强调其中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方式:1. 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
2. 学生个人、小组和全班合作的练习方式。
3.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实时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提问学生并及时给予反馈。
2.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其答题的准确性、思维的合理性以及表达的清晰度进行评价。
七、教学延伸:教师可介绍一些拓展知识,如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和根的性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数学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来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做出改进。
多项式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课时《多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2.会正确说出多项式的项,以及判断次数;3. 初步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多项式的定义,学会说出多项式项和次数。
【教学难点】判断多项式的次数和项。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什么是单项式?2、如何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3、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是单项式,若是,说出他们的系数和次数。
二、新知互动①.展示问题:(1)温度由t o c 下降5oc 后是 o c 。
(2)买一个篮球需要x 元,买一个排球需要y 元买一 个足球需要z 元,买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要 元。
2②、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问题后,老师选择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归纳这些代数式的结构特征。
老师:同学们观察,这些代数式和昨天学的单项式在结构上有什么差异?归纳: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判断:下列代数式哪些是多项式?③、课堂练习1.多项式22-+y x 是单项式___,___,___的和,它是___次___项式.2.xy y x 232-是___次___项式,它的二次项系数为___,常数项为___.3.多项式23523m m m +--的常数项是____,二次项是_____,一次项的系数是_____.4.多项式π+-+323xy y x y 5、将多项式−x +5x 3−4+x 2按x 降幂排列是 注意:(1)多项式的各项应包括它前面的符号(2)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其每一项均有系数,每一项的系数也包括前面的符号(3)要确定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先要确定此多项式中各项(单项式)的次数,然后找次数最高的(4)一个多项式的最高次项可以不唯一④、活动,请同学们思考并比较单项式和多项式,完成如下表格:归纳:多项式和单项式统称为整式。
练习:判断下列式子是否为整式(1)2x (2)y 1 (3)522++b a (4)yx +2 ⑤、探究拓展1、若y x y x m 12325+-+-是关于x 、y 的四次三项式,求m 的值。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2《 多项式》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2《多项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2《多项式》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整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多项式的性质和运算。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等概念,掌握多项式的加减法和乘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多项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整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多项式时,可能会对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多项式的相关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等概念。
2.掌握多项式的加减法和乘法运算方法。
3.能够运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的加减法和乘法运算。
2.难点:理解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多项式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多项式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多项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多项式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有理数、整式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展示多个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多项式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等概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多项式的加减法和乘法运算方法。
多项式的教学设计
多项式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多项式的概念,学会如何计算多项式的值、如何进行多项式的运算以及如何确定多项式的零点。
教学内容:
1. 多项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多项式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
3. 多项式的值和零点的计算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课前准备,介绍多项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引发学生对多项式的兴趣。
步骤二:概念讲解
1. 定义多项式:介绍多项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如何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系数。
2. 多项式的项和项数:解释什么是多项式的项以及多项式的项数。
步骤三:多项式的运算
1. 加法和减法:教授多项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
2. 乘法:教授多项式的乘法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
步骤四:多项式的值的计算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计算多项式在指定数值上的值,引导学生掌握多项式的值的计算方法。
步骤五:多项式的零点
1. 定义多项式的零点:解释多项式的零点的概念。
2. 找出多项式的零点:教授如何通过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或使用数值方法,找出多项式的零点,并通过实例演示。
步骤六:练习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多项式的概念、运算和求值方法以及零点的确定方法。
步骤七:总结与反思
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对多项式的理解程度,并进行课堂反思。
拓展:
将多项式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多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项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培养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由单项式与多项式归纳出整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更新。
3、初步体会类比和逆向思维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整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掌握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
难点:多项式的次数。
教学方法:探究式.启发式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设计思路从学生已掌握的列代数式入手,既复习了所学知识,又巧妙的引入了新知,介绍多项式的项、次数以及常数项的概念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接近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
掌握了所有的概念后由学生自己举一些多项式的例子,这样更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最后列举几个例子,与学生一起完成。
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示范严格的书写格式,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体验一下老师是如何想的,如何来考虑问题的,然后由学生完成当堂课的练习,也可让一两位同学上黑板完成。
要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接着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列代数式
(1)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b,则长方形的周长是;
(2)某班有男生x人,女生21人,则这个班共有学生人;
(3)鸡兔同笼,鸡a只,兔b只,则共有头个,脚只。
2、小组. 合作讨论.:(1)2(a+b);(2)21+x ;(3)a+b ;(4)2a+4b 。
思考:1.上面所填的式子为单项式吗?2.所填的式子与单项式有关系吗?3.上述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师生归纳:
(三)多项式的概念
1.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系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单项式的次数。
3.学习多项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项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2)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的和,而是次数最高项的次数。
3)多项式的系数指的是其中每一项的系数。
二、展开
1、判断
(1)多项式a3-a2b+ab2-b3的项为a3、a2b、ab2、b3,次数为12;
(2)多项式3n4-2n2+1的次数为4,常数项为1。
(意图;这两个判断能使学生清楚的理解多项式中项和次数的概念),例题
例1 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1)3x-1+3x2;(2)4x3+2x-2y2
例2 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1)x3-x+1;(2)x3-2x2y2+3y2
例3 已知代数式3xn-(m-1)x+1是关于x的三次二项式,求m、n的条件。
(让学生口答例1、例2,老师在黑板上规范书写格式)
三、竟速测试:
1、填空:
-a2b-ab+1是次项式,其中三次项系数是,二次项为,常数项为,写出所有的项。
2、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整式。
(1)1;(2)r;(3)πr;(4);(5);(6)。
3、已知代数式2x2-mnx2+y2是关于字母x、y的三次三项式,求m、n的条件。
四、课堂小结:1.说一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2.理解多项式的定义,能说出一个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数是几,分别由哪几项组成,各项的系数分别为多少,常数项为几。
3. 这堂课学习了多项式,与前一节所学单项式合起来统称为整式,使知识形成了系统。
五、布置作业:课本第104页习题3.3的第3、4题。
教学反思
从学生完成后面的练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还是掌握的比较好,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属于概念介绍型的,在教师的知识层面上看是非常简单、易懂的知识点。
我们上课,不能只考虑要学生学什么,还应该更要考虑学生需要怎样学。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摆脱那种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老师在这方面不注意引导的话,就容易出现脱节,造成学生提早出现分化。
这节课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我觉得我是成功的。
但是学生的自注学习能力差,以后要加强。
总之,一堂课的教学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我要在不断的思考和总结中调整,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教材的变化和课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