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
胃 肠 道 间 质 瘤概述病理影像表现鉴别诊断1.2.3.4.目录概 述概 述•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是起源于胃肠道未定向分化的间质细胞,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富含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的一类独立的肿瘤。
流 行 病 学 特 点•年龄: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多见于50岁以上中年人。
•无明显性别差异。
•好发部位:GIST可发生在从食管至直肠的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60%-70%发生在胃,以胃体部大弯侧最多,其次胃窦部;20%-30%发生在小肠。
•发生在胃肠道外(如网膜、肠系膜、腹膜后)者称为胃肠道外间质瘤。
临 床 表 现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不明显或为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适•隐痛•包块•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或贫血病 理病 理•大体病理分3型:黏膜下型、肌壁间型、浆膜下型。
•镜下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有时单独由上皮细胞或两种细胞混合而成。
•CD117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是与胃肠道其他间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
梭形细胞型生 物 学 行 为•GIST应视为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肿瘤危险程度与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显著相关。
有无转移、是否浸润周围组织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恶性者多为血行转移,淋巴转移极少。
GIST危险程度分级极低≤2.0≤5任何低 2.1-5.0≤5任何中等 2.1-5.0>5胃2.1-5.06-10任何5.1-10≤5胃高任何任何肿瘤破裂>10任何任何任何>10任何>5>5任何2.1-5>5非胃原发5.1-10≤5非胃原发影 像 表 现X 线•黏膜展平,但无黏膜僵硬、破坏,局部胃壁柔软,钡剂通过顺畅。
•如有溃疡或窦道形成,可表现为钡剂外溢至胃轮廓外。
•向腔外生长且肿瘤较大时,显示周围肠管受压。
女 56岁 黑便1周余CT•平扫: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或分叶状,向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生长。
19例胃间质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19例胃间质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价值以及图像特点。
方法:自我院病例中取患者19例,均为我院2011年10月份到2015年1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胃间质瘤。
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观察胃间质瘤的CT表现。
结果:病灶呈现软组织肿块,且向胃腔内、外或者内外突出,病灶密度均匀或者不均匀,形态大小不一。
增强后显示病灶均匀或者不均匀强化,中心坏死,远处存在转移灶。
良性病灶直径大多在5厘米以下,边界清晰,CT下多均匀强化;恶性病灶直径大多在5厘米以上,边界模糊,CT下强化不均匀,病灶内存在坏死或者转移灶。
结论:胃间质瘤患者应用CT检查,能够呈现病灶的外部形态、内部变化以及周围关系,诊断价值值得认可。
【关键词】胃间质瘤;CT;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048-02CT findings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19 cases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 Wu Haiyuan.Guang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Zhangjia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215633,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stromal tumo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Methods 1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lf hospital,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1 to January 2015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 All patients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 to observe the CT manifestations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 Results The lesions showed a soft tissue mass, and the stomach cavity, external or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ominent, the density of the lesion is uniform or uneven, the shape is not a small. After the enhancement, the lesions showed homogeneous or inhomogeneous enhancement, central necrosis, distant metastasis. The diameter of the lesions was 5 cm in diameter, the boundary was clear, the CT was more uniform, the diameter of the malignant lesions was more than 5 cm, the boundary is blurred, the CT is not uniform, and there is necrosis or metastasis.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T in gastric stromal tumor can be used to examine the external shape, internal chan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sions,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is worthy of recognition.【Key words】 Gastric stromal tumor; CT; Diagnostic value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壁肿瘤,具有非定向分化特点。
胃肠间质瘤诊断标准
胃肠间质瘤诊断标准
胃肠间质瘤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理确诊:通过内镜穿刺取部分肿瘤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肿瘤是否由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组成。
2.基因检测:进行基因检测,如发现存在C-kit基因突变或其他基因突变,有助于诊断胃肠间质瘤。
3.CT或MRI检查:分析胃肠道的扩张性生长肿瘤,确定是否存在胃肠道间质瘤。
4.免疫组化分析:如果免疫组化符号为CD34、CD117,需要考虑进行分子水平检测,以进一步确诊。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检查结果,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胃肠间质瘤。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胃间质 瘤( Ga s t r i c S t r o ma l Tu mo r , Gs T ) 是 一种 常见 的原 发 GI S T行延迟期扫描 , 发 现肿瘤实 质强化进一步 加强 , 此种强 于 胃的非上皮异 源性肿瘤 , 为不成 熟梭形 细胞 或上 皮样细胞 化方式 以往报道较少 , 其诊 断价值有 待研究 。
膜、
质瘤可分为 4 型: ( 1 ) 黏膜下型 : 肿 瘤从黏膜下 向腔 内生长 突
巴瘤及平滑肌类或神经源性 肿瘤鉴别 。其 中 GS T 以胃体与
胃底多见 , 通 常沿 胃壁 的垂直 方 向生 长 , 具有 肿瘤 瘤体 大但
构层次正常[ 8 ] , 胃壁有一定 的柔 软度 , 很 少有 梗阻 征象 或发
3 . 1 GI S T分型 根据 瘤体 与 胃肠 道 管壁 的关系 胃肠 道 问 附着点局限的生长特点 , GS T与 胃壁相连部位 以外 的管壁结
出, 与管壁 有蒂相连 ; ( 2 ) 肌 壁 间型 : 肿瘤 同 时向腔 内外 生长 生淋 巴结转移 , 如发现腹腔 内广 泛淋 巴结转移 应考虑其他 疾 g ] 。少数沿 胃壁浸润生长 的 GS T与 胃癌难鉴别 。胃癌发 突 出; ( 3 ) 浆膜下 型 : 肿瘤从 浆膜 下 向壁外 生长 突 出, 与 管壁 病[ 贲 门者 多见 , 肿块周围管壁 常呈环形增 厚 , 有僵 硬 基底有 蒂相连 ; ( 4 ) 胃肠道外 型 : 肿 瘤起源于 胃肠道 管壁 以外 生于 胃窦 、 与邻近组 织分 界 不清 , 易发 生 淋 巴结转 移 , 易 致 管道 梗 的腹 内其他部位 。肿瘤起源 于 胃肠道管 壁肌层 , 通 常是 胃肠 感 , 道壁肌层 内的肿块 , 可 向腔 内生长 , 使黏 膜隆起 , 引起 继发性 阻 。恶性淋 巴瘤以继发 性淋 巴瘤 多见 , 多 见于 小肠 , 强化 多 溃疡 。有的肿瘤 凸向腔 内呈息 肉状 , 与基底 有蒂相 连 。有些 呈轻至中等程度 , 周 围见淋 巴结 肿大 。真正 的平滑肌源性 和 平 滑肌 瘤更 多见 于食管 。C T不 能鉴 向外 、 向浆 膜下生长 , 肿物 主体 在壁外 , 只有 细蒂与 胃肠道管 神经源性肿瘤较 少见 ,
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胃肠道肿瘤,为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卡 哈尔(Cajal)细胞的肿瘤,占胃肿瘤的1%-3%。
• 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 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好发于胃(51%,多发生于胃体、胃底部)、小肠(36%)、结
直肠(12%),食管罕见(1%)。 • 病变好发部位:GIST多发生于胃、小肠。 • 病变形态:典型影像表现是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常与胃壁关系密切。 • 分型:根据病变生长方式可分为腔内型,腔外型,腔内外型和胃肠道外型(发生在胃
肠道外),其中以腔外型最常见。
病理
• GIST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组成,依据梭形和上 皮样细胞的比例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 和混合细胞型。 • GIST间质可出现明显的出血、囊变。 • CD117和DOG-1的高表达被认为是GIST的主要特征。
临床表现
• GIST常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上腹隐痛,腹胀,黑便。 • 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常因肿瘤出现坏死、破溃、出血 或因为肿块压迫产生疼痛、消化道梗阻时才发现。 • 发生于消化道外的间质瘤因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出现 晚而一般呈现瘤体较大。
影像表现
• 肿瘤较小时:平扫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晰; 增强动脉期显著均匀强化,实质期呈持续强化。
鉴别诊断-胃淋巴瘤
• 胃壁均匀弥漫增厚,沿胃壁蔓延生长。 • 坏死少见,常见周围淋巴结肿大。 • 增强呈均匀中等程度强化。 • 小肠淋巴瘤好发于回肠末端,可有动脉瘤样扩张,可 见肠套叠。
谢谢
病理分型
• GIST主要发生于胃肠道粘膜下层、肌壁层、浆膜下或胃肠道外。 • 粘膜下型:表现为肿瘤从粘膜下向腔内生长。 • 肌壁间型:表现为肿瘤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突出。 • 浆膜下型:为肿瘤从浆膜下向腔外生长、突出,以宽基与管壁相
胃肠道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胃肠道的正常影像学表现胃肠道一、正常影像学表现(一)正常X线表现胃肠道疾病的检查主要应用钡剂造影,显示胃肠道的位置、轮廓、腔的大小、内腔及黏膜皱襞的情况,但对胃肠道肿瘤的内部结构、胃肠壁的浸润程度和壁外侵犯及转移等尚有一定困难,还需与其他影像检查相结合。
目前对于胃肠道疾病的检查,首选当是钡剂造影检查方法。
1.咽部咽部是胃肠道的开始部分,它是含气空腔。
吞钡正位观察,上方正中为会厌,两旁充钡小囊状结构为会厌谿。
会厌谿外下方较大的充钡空腔是梨状窝,近似菱形且两侧对称,梨状窝中间的透亮区为喉咽凸,勿误为病变。
正常情况下,一次吞咽动作即可将钡剂送入食管,吞钡时梨状窝暂时充满钡剂,但片刻即排入食管。
2.食管食管是一个连接下咽部与胃的肌肉管道,起于第6颈椎水平与下咽部相连。
食管入口与咽部连接处及膈的食管裂孔处各有一生理狭窄区,为上、下食管括约肌。
食管充盈像:食管吞钡充盈,轮廓光滑整齐,宽度可达2-3cm。
正位观察位于中线偏左,胸上段更偏左,管壁柔软,伸缩自如。
右前斜位是观察食管的常规位置,在其前缘可见三个压迹,从上至下为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
于主动脉弓压迹与左主支气管压迹之间,食管显示略膨出,注意不要误认为憩室。
食管黏膜像:少量充钡,黏膜皱襞表现为数条纵行、相互平行的纤细条纹状透亮影。
这些黏膜皱襞通过裂孔时聚拢,经贲门与胃小弯的黏膜皱襞相连续。
透视下观察,正常食管有两种蠕动:第一种蠕动为原发性蠕动,系由下咽动作激发,使钡剂迅速下行,数秒钟达胃内;第二种蠕动又称继发蠕动波,由食物团对食管壁的压力所引起,始于主动脉弓水平,向下推进。
所谓第三蠕动波是食管环状肌的局限性不规则收缩运动,形成波浪状或锯齿状边缘,出现突然,消失迅速,多发生于食管下段,常见老年人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者。
另外,当深吸气时膈肌下降,食管裂孔收缩,致使钡剂暂时停顿于膈上方,形成食管下端膈上一小段长约4-5cm的一过性扩张,称之膈壶腹,呼气时消失,属正常表现。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诊断分析
1 . 胃肠道 造 影检 查 胃肠 机选 取西 门子 Io o 0 .1 2 cn s 2 0式 数 R
管壁 比较柔软 , 多数钡剂在通过 的时候 没有 明显的阻塞, 字 胃肠机,在 检查前 1 晚给予患者食用流质饮食,同时给予患者 有分 叶,
查 ,对照组 采用胃肠道 造影检查。 1 检查方法 . 2
例,混 合型 5 例。1 例 腔外 型患者 的表现为 : 0 胃肠 道受到挤压
出现移位 ,而瘤体 的基底部多与肠 胃呈现锐角形状 ,与病灶 周围
脏器之间的关 系鉴别 比较困难 。2 7例腔内型患者的表现为 : 胃肠
道内有充盈缺损影者 1 例 ,大小为 1 ~ . a 8 . 55 m,形态以呈 圆形或 2 者椭圆形为主,肿块境界 比较清楚,其 中边界规则者 l 3例,5例 呈现不规则形态的充盈缺损 , 瘤体的基底 部与肠壁、胃壁呈钝角,
性结果 分析 l1 . J 中国微 生态学杂志,2 0 ,1 ( : 7 - 7 . 0 7 94 3 2 3 3 )
引起 的血 液感 染等 病症 。 由此可见 ,在 临床治疗 中,鲍 曼不 动 杆 菌所 引起 的感染 日益增 多,已成 为 医院感染 病原 菌 ,尤其 是 现今 广谱抗 菌药物广 泛大量 使用 ,由此导 致鲍 曼不 动 杆菌 多重 耐药 性越 来越 严重 ,同时鲍 曼不动 杆菌分离 率 、耐药率 和病 死 率 逐年 增高 ,并 被称 为 “ 1 2 世纪 革兰 阴性杆 菌 MR I 。通 S f] 4 过 本次试 验结 果显 示,阿米 卡星耐药 率低 于头孢 吡肟 ,头孢 噻
《 外 学 》 0 2期( 第1  ̄)o  ̄1 医技与临床 Yi uic u n 中 医 研究 第1卷 8 总 8 J2 2 0 0 1 月 j l ha g i n y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复习(附5例报告)
6 0 6・
旦临床匡堂墅堡杂志 2 1 年第 2 卷第 9 J h l e ai , 02V 13 N . 02 3 期 iCi M d m g g2 1, o2, o Cn n I n . 9
胃肠 道 外 间质 瘤 的影 像 学表 现并 文 献复 习 ( 5 报 告 ) 附 例
【 键 词】 腹 部 肿 瘤 ; 层 摄 影 术 , 旋 计 算 机 ; 共 振 成像 关 体 螺 磁
【 中图 分 类 号】 R 3 _; 7 02 2 R 1 . ; 4 52 7 53 R 3 . ; 8 44 R 4 . 6 2 【 献 标 识 码1 B 文 [ 章 编 号】 1 0 — 0 2 2 1 ) 9 0 6 — 3 文 0 8 1 6 (0 2 0 — 6 0 0
22 1 肿 瘤 的 C .. T表 现
4例 中 3 平 扫肿 块 密度 低 于 肌 肉 , 度 不均 ( 1 , 裂 隙样 液 化 坏死 区 ,T值 2 ~ 0H C 0 4 U。增
强 动 脉 期 3例病 灶 表 现 边 缘 索 条状 或 血 管 样 强 化 ( 1 , 图 b 图 2 )实 质 期 病 灶 内 实 性 成 分 进 一 步 明 显 强 化 ( 1 ,c , T b , 图 c 2 )C
胃肠 道 外 间 质 瘤 ( GS E IT)起 源 部 位 与 胃肠 道 间 质 瘤
( IT) 同 , 数 学 者 认 为 其 可 能 来 源 于 有 多 潜 能 分 化 的 中 GS 不 多
5例 病 灶 均 为单 发 。 变 位 于 中下 腹肠 系膜 区 2例 , 病 右下 腹 肠 系膜 区 、 中上 腹 肠 系 膜 区及 盆腔 各 1 左 例 2例 肿块 呈类
胚 叶 间质 干 细 胞 , 床 少 见 , 临 且预 后 较 G S IT差 。本 文 收 集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的 E IT 5例 , 合 文 献 探 讨 其 临 床 、 理 及 GS 结 病
胃肠道间质瘤X线钡餐检查的影像表现
立 即止 血 2 。 有 痰 中带 血 2例 , 内科 药 物 治 疗 后 第 O例 仍 经 3天止 血 。 例 结 核 空 洞 无法 止血 , 肺 叶 切 除 , 效率 9 % 。 1 行 有 5 全 部病 例 随访 3个 月 一 2年 ,1 矽 肺 患 者 复 发痰 中带 血 ,内 例
周 左 右 症状 消失 。最 严 重 的 并 发 症是 脊 髓 损 伤 、 肤 坏 死 , 皮
维普资讯
・
5 诊断治疗 4・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举报有奖 文责自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 年 第5 总2 1 负 07 期 6期
栓塞材料制作 : 将无 菌明胶海绵块压扁 , 再卷成筒, 放在
支 气 管 动 脉 不是 主要 出血 的 血 管 , 来 外 科 肺 叶 切 除 。其 中 1 后 例 矽 肺病 人一 年 后 复 发 痰 中 带 血 , 内科 药物 止 血 成 功 , 患 者 该 当时 只作 主 干 栓 塞 ,提 示 单 纯 只栓 塞 主 干血 管 的远 期疗 效 不 确 切 或是 有 新 的 血 管 出 血 。 为此 , 当有 多 支 血 管 出 血 时 , 尽 应 量 找 到 出血 动 脉 , 以达 到 完 全 止 血 的 目的 。 5 .并发 症 的 预 防 和 处 理 常 见 的 并 发症 为 胸 闷 、 痛 、 热 等 , 胸 发 我们 称 为 栓 塞 后综 合 征 。一般 症 状 轻 微 , 需 特 殊 处 理 , 状 较 重 者 可对 症 处 理 , 无 症
( 稿 :0 7 1 3 ) 收 2 0 —0 — 1
解, 使血管再通 , 目前很少使用。金属弹簧成本较高, 只能作血
管 主 干 栓塞 . 血 管栓 塞 还 需 要 配 合 其 它栓 塞 剂 。明胶 海 绵 是 微
胃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35例报告)
浅谈胃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35例报告) 【摘要】目的学习胃肠间质瘤的影像特点和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诊断35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影像、临床资料。
结果 ct影像显示为胃肠道腔内外有大量肿块,直径范围约1.2-41cm,<5cm者9例,≥5cm者26例,肿块呈类圆形和不规则形,可分为腔内型、壁内型、哑铃型、腔外型和腹内胃肠道外型。
密度为均匀及不均匀分布,增强后实性部分中到强度强化。
8例患者瘤内出现点状钙化灶。
其中恶性25例,交界性7例,良性3例。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具有一定特点,对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病理;免疫组化【中图分类号】r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290-02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胃肠道管壁间叶组织由于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性肿瘤。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只占少数,大约仅占胃肠道肿瘤的1-3%左右,但却种类繁多,形态复杂。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种比较少见肿瘤,但是其在消化道非上皮细胞性肿瘤中却最为常见,目前发现大多数胃肠道非上皮细胞性肿瘤皆为胃肠道间质瘤。
由于该肿瘤的隐匿性,病理学技术的限制,胃肠道许多混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梭形细胞肿瘤,常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现在随着一些技术的发展,如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研究认为其中大多数为c-kit阳性或cd34阳性类似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的间叶性肿瘤,即目前定义的胃肠道间质瘤,而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只占极少数。
icc 为胃肠起搏细胞,因此,有人又将其称之为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gastrointestinal pacemaker cell tumor,gipact)。
但gist可发生于胃肠道外,如大网膜、肠系膜等,且gist瘤细胞无icc功能,因此目前认为gist可能不是起源于icc,而是起源于与icc 同源的前体细胞(间叶干细胞),这也可解释部分瘤细胞中有灶性肌源性标记表达。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和临床病理分析
2 ~7 5 2岁 , 位 年 龄 4 中 6岁 。所 有 病 例 均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 并 具有 完 整 的 C 资 料 。病 程 1 月 至 1 T 个 O年 , 中 2例 为 其 恶 性 间质 瘤 术 后 复发 , 发 时 间 分 别 为术 后 9 1 年 。 主 要 复 、0
本组 1 7例 2 2个 病 灶 , 于 小 肠 系 膜 4个 , 网 膜 4 位 大 个 , 结肠系膜 2 , 横 个 胃结 肠 韧 带 1 , 网 膜 及 肝 胃韧 带 个 小 3个 ( 中 1 有 蒂 与 肿 块 相 连 ) 子 宫 直 肠 窝 1个 , 状 结 其 个 , 乙 肠 系膜 1 , 壁 2个 , 膜 后 间 隙 4个 。包 膜 完 整 2个 。 个 腹 蝮
源 学 说 可 以解 释 E S 的 发 生 以及 胃肠 道 内 G S 的 高 GIT IT
发 生 串 , 时 还 可 以 解 释 该 肿 瘤 免 疫 表 型 所 显 示 的 多 种 间 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定义
• 上皮性肿瘤 • 肌源性肿瘤 • 神经源性肿瘤 • 血管源性肿瘤 • 淋巴源性肿瘤 • 间质瘤
一 定义
间质瘤: 原发于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的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IT) 阳性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的肿瘤,显示向胃肠道间质cajal 细胞(胃肠道起搏细胞)分化。
二、流行病学分析
GIST在胃肠道的分布比例: 胃(60%--70%), 小肠(20%--30%) 结直肠(5%) 食管(<5%) 网膜、肠系膜极少
10 cm,有丝分裂率<5/50 HPF • 高度恶性风险 直径>5 cm,有丝分裂率>5/50 HPF;或任何程度
的有丝分裂率,直径>10 cm;或任意大小,但有丝分裂率>10/50 HPF。
鉴别诊断
四、鉴别诊断: 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 神经源性肿瘤
NThoanks Image
五、பைடு நூலகம்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强化:
均匀强化
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
不均匀强化
实性成分强化,其内小囊状坏死无强化 中央大片坏死无强化,周边中度或明显强化 环形强化 中央可见辐射状的血管结构
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分型: 1)粘膜下型---内生性生长 2)肌壁间型---混合性生长 3)浆膜下型---外生性生长 4)胃肠道外型
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内 部 辐 射 状 血 管 结 构
No Image
钙化
良 恶性区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作出了关于GIST侵袭行为风险的标准
• 很低恶性风险 直径<2cm,有丝分裂率<5/50 HPF • 低恶性风险 直径2-5cm,有丝分裂率<5/50 HPF • 中度恶性风险 直径<5 cm,有丝分裂率6--10/50 HPF,或直径5-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泰 安 煤矿 医 院 主讲人 张海霞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 定义 • 流行病学分析 • 组织病理学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表现 • 鉴别诊断
一 定义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 非常少见的非上皮性肿瘤,由Mazu和Clark在1983年首先提 出,传统上几乎都将其归类为平滑肌肿瘤。近年来的研究表 明,此类肿瘤并不同于真正的平滑肌瘤,而是一组独立来源 于胃肠道管壁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性肿瘤。
阳性的正常细胞为cajal细胞,主要功能是调节胃肠道的运动。 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均发现cajal细胞与GIST非常相 似,因此支持来源于cajal细胞。 • 学说2 来源于能分化为caial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原始干细胞。
三、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高达95%的GIST对CD117抗体呈强阳 性,而胃肠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神经鞘瘤均不表达CD117,因而 可作出鉴别诊断。
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肌壁间型---混合性生长
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3)浆膜下型---外生性生长
肿瘤从浆膜下向壁外生长突出,与管壁基底有蒂相连, 境界清楚,一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浆 膜 下 型 外 生 性 生 长
---
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PET显像
病 灶 带 蒂 生 长
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1)粘膜下型---内生性生长 肿块从黏膜下向腔内生长突出,与管壁有蒂相连 胃--胃体部多见 小肠--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 空回肠--肠梗阻
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hepatic tuberculosis
粘膜下型---内生性生长
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2)肌壁间型---混合性生长 肿瘤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突出,胃壁或肠壁增厚 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粘膜破溃形成溃疡
GIST占胃肿瘤的2%--3%,占胃间叶性肿瘤的94%
食管间叶性肿瘤 GIST--25%,真性平滑肌瘤--75%
三、组织病理学
大体观:
GIST来源于胃肠道,边缘光滑、柔软,呈灰白色,可有假 包膜。肿瘤瘤径从0.5~44.0 cm不等。
三、组织病理学
GIST组织起源及发生: • 学说1 来源于胃肠道间质的cajal细胞,这是因为在胃肠道KIT
四、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 50岁以上中老年人,40岁以前罕见,男性稍多于女性 主要症状 消化道出血 其他症状 贫血
腹部肿块 腹痛 消化不良 肠梗阻
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平扫 形态:单纯肿块,边界清楚
肠道壁不均匀增厚 密度:均匀等密度
混杂密度 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 钙化 坏死、液化,与肠腔相通,腔内龛影或气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