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纵论“道法术器”

合集下载

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七讲

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七讲

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七讲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堂,对面呢依然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徐老师你好。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从今天呢我们还是继续《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诶!之前呢我们讲到“中央者”然后讲到“其治宜导引按跷”。

徐文兵:上次呢,就是我们特意说了这个导引,就是梁冬问我说导和引有什么区别。

梁冬:对。

徐文兵:我当时说了,向心呀、离心呀,其实就是说,平常我们老说这话,真正一问啥意思?不知道,回去还得琢磨。

梁冬:对。

徐文兵:琢磨了以后呢,我们就是有这么一个观点啊,跟大家分享,看看不知道对不对。

我一直特烦这个简化字,为什么烦简化字,就是这个简化字搞的我们对汉字的根源起源啊,就搞的不清楚。

不清楚以后呢,我们就对这个,就出现一问题,就是认字不识字——写出这个字认得,啥意思?不知道!梁冬:嗯。

徐文兵:你看繁体字那个導怎么写?繁体字导上面是个道,底下是个寸。

梁冬:对对对。

徐文兵:是吧!什么意思导?一看这个繁体字我们就知道,指引你走那个正确方向,是吧?梁冬:那为什么是寸呢?徐文兵:寸可能是一步一步走,慢慢走。

梁冬:呵呵……徐文兵:但是它上面是一个道。

梁冬:对。

徐文兵:你看那个韩愈说什么叫“师”?梁冬:嗯。

徐文兵:《师说》么,韩愈说“师者”。

梁冬:传道授业!徐文兵:“传道授业解惑也”,他第一位就告诉你是传道。

梁冬:对。

徐文兵:我们以前讲过这个“道法术器”。

梁冬:对。

徐文兵:就是说,现在人都不管方向,都是在乎一个武器装备先进不先进,开的车好不好,驾驶技术怎么样——关心术和器的层面。

不关心方向。

如果说你这个方向错了的话,你那些技术手段越高明,你离正确的那个目的地越远。

梁冬:对。

徐文兵:是吧。

所以这个导引的话呢,我们说让你的气血回到它的正路上、正道上,如果他人病了以后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叫气血逆乱。

逆是什么?梁冬:回流!徐文兵:诶,经逆是回流。

国学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梁冬 文字版

国学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梁冬 文字版

国学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梁冬文字版国学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1-141 木火水土经文: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堂之中医太美。

那对面呢,依然是最近人气暴涨的徐文兵徐小周老师。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很多人说您有这个赵忠祥的声音哦。

徐文兵:哎哟,不知道是夸我呢还是骂我。

梁冬:是的,我们在过去的十三周里面呢,粗略的讲了讲上古天真论,和大家一起向这个徐老师学习了一遍,那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这个四气调神大论,是《素问》的第二篇,徐文兵:对。

梁冬:请徐老师这个给我们破一下题, 徐文兵:为什么讲“四气养神大论”呢,首先我们在上古天真论的第一篇里面就聆听了黄帝的老师岐伯的谆谆的教诲,诲人不倦,他反复几次提到:第一,他指上古之人呢,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这种法于阴阳就是人的所作所为要根据阴阳的变化去定出一些规则去做;后来他指出一些不善于养生的人呢,说他们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这个不时御神指什么呢, 梁冬:就是不按照时间。

徐文兵:不按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那个生命的节奏,上次节目我记得你就重点提出生命是一个节奏,是,生命的节奏要和大自然的节拍符合一致的话,就过得很顺。

否则的话,就呛着,很累。

所以他在那个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中也提到了,特别说,圣人、贤人也是根据调于四时,他根据四季的变化去安排自己的身心作息节律。

所以呢,一个调于四时他就扩展开来在第二篇紧跟着就来讲了,他归结成一篇大的题目,叫四气调神大论。

梁冬:那调神又作何解释, 徐文兵:调神就是说人的意志,就是我们后天出生以后,被培养出来这种后天的理性的思维,是可以干什么呢,是可以慢慢学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排自己的起居作息,然后调设自己的魂魄,魂魄是先天赋予你的,你改变不了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这种训练,使得自己的心和意达到一种沟通,也就是说,让你先天赋予的那个神的本能,就是符合按照你的意愿,去按照一种新的规律,去做。

第二届道医会 徐文兵医生献宝

第二届道医会 徐文兵医生献宝

徐文兵:首先感谢师父(老道长)召集大家到一块交流,我觉得能坐在这都是一个很深的因缘。

另外呢也感谢黄剑,这么多年奔走。

还记得我跟梁冬做《国学堂》录节目的时候黄剑去,到现在一晃也两年多了,采访到这么多民间高人。

我经常说一句话,我说真正的中医的高手是含而不露。

像我这种捧出来的嘚吧嘚的,就是点略知一些皮毛。

能在这个小范围能见到大家呢我是特别的高兴,希望各位老师多指教。

尤其是见到何老师,还有那个无名氏老师。

无名氏老师的书我是真是拜读过。

我今天想讲咱们一定要认识几个字。

首先叫“认”,然后呢是“识”,“知”、“觉”。

就是我们学中医也好,学道家的也好,我觉得有一个初始的阶段和一个比较高的阶段,而这种到了很高的阶段,就像梁冬讲的,你不调到那个频率和波段的话……比如说道长要传你东西,没用,接收不到。

我们现在汉语特别讨厌,白话文一发展,就把古代很精辟的那个言简意赅一个字一个意思就搞得混沌而且复杂。

甚至我们会把一些反义词当成同义词,你比如我们现在说“褒贬”,褒贬什么意思?我褒贬是反义词,褒是说他好,贬是说他不好,但是我们现在说褒贬是什么?褒贬是买主,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东西不好的人才是真正的买家,他就把褒那个词,那个意思给抹掉了,就剩个贬。

包括我们现在说舍得,你这么不舍得,那是舍的意思,所以汉字本身就在退化。

那么我们说一下“认”和“识”有什么区别?首先咱们要知道,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天雨粟鬼神哭啊。

我们汉字本身就是个符。

所以我坚持每次开方子不用电脑打,我还是写字,为什么呢?它带着我的一些意念或者是我的一些心愿进去。

首先它是有区别的,那么我们说“认人”和“识人”,咱若是加一个宾语,咱就知道,“认人”和“识人”有区别吧,对不对?认人是指肉眼感官层次上对人的分辨、指认。

问题出在哪儿?如果这人整了容,你就觉得认不出来了,但是我再说句话你就明白了,还有一句说剥了皮我也认得你的骨头,烧成灰我也认得你,这叫什么?这叫识。

“识”是什么意思?抽象的。

“中医文化传播者”徐文兵:每个人

“中医文化传播者”徐文兵:每个人

“中医文化传播者”徐文兵: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贵人人民网《中国青年》09年16期封面人物星期五下午,准确说,是两点整,徐文兵按照约定的时间,一身中式扮装施施然踱进了他位于首都图书馆东南翼龙头公寓北楼一层的厚朴中医学堂。

这个下午是他每周的例行媒体接待时间。

尽管京城连日溽暑,阵雨时作,徐文兵给人的感觉依然是精神抖擞,气场爽朗,好像怀中揣着一台小小的马达。

这位近来声名鹊起的中医大夫表示,他的挂号费是400元,除了休息日,工作时间每天都有很大的接诊量,“预约已经排到了三个月后”。

其实,印证他是一名“好医生”更直接的例子,是记者认识的一位朋友带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前往问诊,经徐文兵两次治疗后,母亲回家能认儿子了。

但真正让徐文兵从一名单纯的中医大夫走到“中医文化传播者”的台前,则和他与著名主持人梁冬合作推出《国学堂——重新发现中医太美》系列节目及出版《字里藏医》等中医启蒙著作分不开。

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徐文兵迅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自己,接触到传统中医文化知识。

而在此普及的基础上,徐文兵一直雄心勃勃着力推进的,是关于他的中医理想和中医社会实践:建立一所私立中医大学,再将这所中医大学开到国外。

他的说法是,“作为中医大夫,我的工作是恢复、唤醒人的自愈能力。

作为中医老师,我的任务是对外输出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内恢复和唤醒国人的自信和自尊。

”强大的理想从来离不开现实的关照和路径选择。

受母亲魏天梅影响,徐文兵童蒙即诵《药性歌括》《汤头歌诀》《濒湖脉学》,接触中医传统教育。

198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1990年毕业留校,先后在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门诊办、院办工作,开始深刻认识“悬壶济世”的现实境遇。

1997年,徐文兵被公派赴美讲学,在美期间考取了全美针灸师和中医资格。

1998年回国后即辞去公职,创办北京厚朴中医研究所,从小门脸、地下室一点点艰难起步,开始他恢复传统中医教育、医疗模式的“追梦之路”。

徐文兵

徐文兵

徐文兵:浅释《濒湖脉学》中的浮脉和滑脉先讲一个就师父反复强调的《濒湖脉学》。

我刚才讲了,你一定要手上有气,手上有气的标准就是你的手是热的,然后你再去号病人的脉。

号病人脉的时候你要知道躲,因为你在号脉的时候,你要用心,其实你就向他打开你的心了,那个病人邪气重的时候,你是打开的,它就要进去。

所以当你号脉的时候,有时候你要弹一下指头,离开他。

你如果不离开,那个东西就沿着这个手上来了,所以,你要有感有觉,你才能去做医生,这是我说我自己的体会。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说,李时珍老先生他是怎么给我们讲脉的。

最简单的一个脉叫浮脉。

他的歌诀是这么背的:“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这是他对脉的描写,我们看起来很简单,这些字儿大家都认得,但是你要去想象,用心去体会它的感觉的话呢,确实需要有号过脉的人或者懂的人给讲一下。

这个浮脉呢,“唯从肉上行”,什么叫肉?我们看一下我们身体的层次,最表的是毛,毛底下是皮,皮底下是什么呢?是肤,啊。

皮底下是肤,肤底下是肉,也就是我们说的肌肉,肉底下是脉,脉底下是筋,筋底下才是骨,骨里面是髓。

我们就不说了。

所以他说是“肉上行”,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你手一搭脉,你能感觉到他这个层次在中部以上,中部以上,所以我们号脉讲轻轻一搭的感觉和稍微按一下,和摁到骨头上那个感觉,所以跟浮脉相对的是什么呀?是沉脉。

比沉脉还厉害的叫伏脉,是那个“伏”,是这个“伏”,我们讲住骨,就是摸到骨头上才能摸到的感觉。

那么浮脉的第一感觉是,它在肉的层次上跳动。

这个肌肉,大家都说肌肉,请问肌和肉有什么区别?《黄帝内经》讲,上古之人修炼的时候,“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如果你不理解气和神的话,你光从唯物主义角度上讲,你理解不了“肌”“肉”的区别。

可是道家重视气,也就是说肌和肉是同一块组织,但是当它发力绷紧的状态,凸起的叫肌,而当它泄了气放松的状态,就叫肉,区别在于它有没有气,是吧。

京城名医徐文兵妙解三魂和七魄,鞭辟入里

京城名医徐文兵妙解三魂和七魄,鞭辟入里

京城名医徐文兵妙解三魂和七魄,鞭辟入里京城名医徐文兵妙解三魂和七魄,鞭辟入里现在人们很少能够懂得什么是人体的魂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一些相关的词语。

下面就详细阐述这两个字在中医里面的含义。

魂和魄的含义:现代医学把“觉”称之为脊髓神经反应系统,就是不动心、不动脑子。

比如有一杯开水放在桌子上,手一碰很烫,手就会立刻收回来。

这就是“觉”,是身体本能的一种反应。

从中医来讲这种脊髓精神的反射不经过大脑,比如看到一个漂亮姑娘忍不住多看一眼也是“觉”。

中医把这套不动心的系统称为“魄”。

指挥更高级层次的、涉及到情绪、情感动心的那套系统,中医称之为“神”。

晚上睡觉之后人“小死”了,一大部分“神”都休息了。

但是还有一部分“神”在工作,这部分“神”被称之为“魂”。

这就好像一个硬币的两面,白天的那一面叫“神”,晚上的另外一面叫“魂”。

什么叫“神魂颠倒,逆于生乐”?就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不按阴阳变化的规律来。

“魂”和“魄”都带一个“鬼”字,“鬼者归也”,人死了以后回归到的原点状态就叫“鬼”。

人在活的时候是申张的,有“神”,是阳性的。

人死了以后叫“鬼”,是阴性的。

人在小死的状态下,在神明的小火苗熄灭的状态下出现的精神活动就带一个“鬼”字边了。

“白”和“云”都是说话的意思,例如在古代常见的说法是“某某云”、“不知所云”、“对白”等。

魄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月亮、月光。

例如在完全没有月亮的时候我们看不到月亮,一旦月亮反射出一点太阳光,出现了月牙形状,就形成心月,C型的心月叫残月。

心月逐渐从一点点慢慢变大,最后到满月。

古代天文学将这个阶段称之为“生魄”。

之后月亮从满月慢慢变小,直到看不见,这个阶段叫“死魄”。

白天人“活在神的照耀下”,到晚上“人卧血归于肝”,“魂”藏到肝里面,大脑的某些神经或者大脑皮层的一些区域属于休息状态,而“魄”还在工作,也就是脊椎神经反射还在工作。

道家理论认为人有三魂七魄,三魂是神的三个组成部分,丢一个魂没关系,丢两个魂人还能活着,丢三个魂就成了行尸走肉了。

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文字版

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文字版

主讲:徐文兵?? 主持:梁冬视频音频下载:文字整理:慕越人、徒步去旅行、天机锁、佩之、清远、蓝色天空、修身齐家、慧从庐溪旁白:人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尽其天年?徐文兵:两个甲子。

梁冬:一百二。

旁白: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人寿命的长短?梁冬: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徐文兵:最重要打的那个“基”,来源于母亲。

梁冬:父亲他的……体现在哪里?什么叫做外在表现啊?徐文兵:行为啊,举止啊,学习啊,工作啊,一些,表现的不是很好。

那是什么?子不教……梁冬:父之过。

徐文兵:父之过。

旁白:国学堂《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梁冬对话徐文兵,聊聊如何才能颐养天年。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

我是梁冬梁某人。

今天的“国学堂”,有幸呢请到了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呢,和我们一起讲这个《黄帝内经》。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以及观众。

徐文兵:以前是听众,现在成观众了,大家好!梁冬:啊,徐老师,咱们这个,由于时间非常紧凑,所以呢,抓紧时间进入《黄帝内经?灵枢经?天年》啊,这个解一下题。

徐文兵:呵……大家都知道中医,《上古天真论》第一篇讲的就是让“人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背景提示:“人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自然赋予人的寿命叫天年,是两个甲子,120岁。

徐文兵:就说,中国道家或中医认为,人的天赋的寿命,叫“天年”,这天年的这个具体数目呢是两个甲子。

梁冬:一百二。

徐文兵:呃,一百二十岁。

我们以前说,要尽其天年,要健康长寿,而在《黄帝内经》,就是《灵枢》篇里面,它专门列出单独一章,讲《天年》。

就是说人,他的从生育的基础是什么样?然后每个年龄段他有什么样的身心变化?然后呢,你又怎么去顺应他的身心健康,去顺势而为,怎么尽其天年?梁冬:所以以前我们也讲过嘛,就是说不到六十岁,那都叫“夭”,夭折的“夭徐文兵:这个,我们经常说“寿”,一般就是过了一甲子了,这叫“一寿”。

天年是两个甲子,刚才你说了个夭和折,其实“夭”和“折”不一样。

《中国之声 国学堂》之《上古天真论》

《中国之声 国学堂》之《上古天真论》

(转帖)《中国之声国学堂》之《上古天真论》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中国之声国学堂,每周六晚23点,时间一个小时《中国之声国学堂》之《上古天真论》第一期文字版(2009-02-04 09:20:33)《中国之声》《国学堂》之发现中医太美(第一期:2008年12月6日)感谢百度国学堂贴吧兵不厌诈105的整理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我是梁冬、梁某人。

坐在我对面的是我在求学中医方面的偶像级老师徐文兵老师,徐老师您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哎哟,一看你就很有电台风范,从小肯定是听“小喇叭”长大的人。

徐文兵:听孙敬修爷爷的故事长大的。

梁冬:我估计您可能是最后一批提到孙进修爷爷的小朋友了。

以后的小朋友肯定都很难提到了,所以说让我们无限伤感。

其实还有让我们更无限伤感的东西就是中医。

中医作为一个非常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且它作为一个能够通达宇宙道理的一门学问,最近,尤其过去这一两百年来可以说饱受诟病,很多人也不很理解。

所以,我们特别希望能够用一种崭新的视角,用一点点,让我们现代人都能理解的语言,重新去讲讲我们的中医。

尤其在中医里有一本书叫《黄帝内经》。

这本书很多朋友可能也在不同的地方听说过。

但是实际上,以我看来,我听到的关于《黄帝内经》讲的最有趣的人,就是我对面坐的这位——徐文兵老师。

徐文兵:过奖。

梁冬:徐老师,你一看就是贵人。

以前都说“贱人多语,贵人沉默”。

徐文兵:不是,先得听你说,你抛砖、我引玉。

梁冬:那我们这个节目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本《黄帝内经》,足足可以让很多人读一辈子,所以我们肯定要慢慢和大家分享。

《黄帝内经》有很多篇,大概有81篇。

徐文兵:《黄帝内经》分上、下两部,第一部叫《素问》,它有81篇,第二步叫《灵枢》,也有81篇,合起来162篇。

梁冬:《素问》和《灵枢》有什么讲究吗?徐文兵:我们互联网经常有一个词叫FAQ,就是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就是经常要被问到的一些问题。

第三届医道会(八)——三七生老师论痛风(中)

第三届医道会(八)——三七生老师论痛风(中)

同时又是一对表里的关系,下面在里,上面在表。在表就容易被人感觉到,所以他就很容易感觉到热,尤其是在广东那边,就说上火、热,包括现在北方都是这种,老百姓都知道上火。是上火,上边是火,下水他忽略了,这里是个标本的关系问题。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于是,他就对着上面那个火采取了行动,要灭火,所以凉的东西就流行起来了。凉茶,它用凉的东西,其实凉的东西也是可以的,因为凉的东西它是主降的,它是收降的。但是如果说你要用这个苦寒的东西啊,要想把这个火灭掉,它就出了问题了。
那么分成这三个组,它就会表现成有几个路线。但是整体上来说,其实都是一个否卦的范围,所以最后有个“痞症”,就是三阴三阳完全隔开了,就是下边完全是阴,上边完全是阳,就是“阴阳离决”,“阴阳离决“之后”精气乃绝”,人也就不行了。
这个天地否卦呢,是从先天卦来论,先天八卦呢是以天地立极,天气不降,地气不升。如果用后天卦来表示,就是这个水火卦。水火卦,火是炎上的,水是润下的,上面是火,下面是水,这就火水未济卦,就是六十四卦最后一卦“火水未济”。火水未济是水没有升上去,火没有降下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临床症状——上热下寒,阴阳格拒。火是性热,水是性寒,所以很多人所谓的亚健康状态,往往有这个表现——上热下寒。
所以后来这个火神派理论流行以后啊,有些人口腔溃疡就好了,因为他知道用是四逆汤回阳了。阴盛格阳,这个坎中的一阳已经跑到上面去了。底下连坎卦都不是,它是个坤卦,变成这样,否住了。这个地方让三阳都下来的话,是个泰卦。中间这一对阴阳交换下来,就变成了一个水火既济。
我举个例子啊,变成水火既济的话,它是得这两个阳下来,下来两个阳,完了这两个中间它再一换,就这样一套东西都得换。所以现在不止一个痛风病啊,所有的病都有这个问题,一个是说表和里,表里之间是相反的。同时这个上和下也是相反的。实际上也就是说他阴阳之间都是相反的。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在下的应该升起来,在上的应该降下去;在内的应该出去,在外的应该进去。所以阳入阴出,阴升阳降。所以“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天年》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天年》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天年》第一讲(上.文稿) [转贴 2010-01-20 15:08:32] 字号:大 中 小 《灵枢·天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一讲
播出时间:《中国之声》2009.12.12 23:00—24:00
主讲:徐文兵 主持:梁冬
经文: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梁冬:哦,那么高!
徐文兵:就那么高,就这其实传达一种什么信息呢?很多人就觉得好像,退了就歇菜了,北京话。……
梁冬:人生就这样了。
徐文兵:诶,就完了,他如果学过《黄帝内经》之后,他就应该明白六十岁是人生的开始。什么叫人生的开始?就是说六十岁之前我为了父母,孝敬父母,为了养育孩子,为了奉献给国家,或者奉献给自己的单位。这是什么?贡献!为别人活着。退休以后呢?
梁冬:当然就有中知人事喽!
徐文兵:诶!中知人事,或者中知人和!也就说中国道家的传承告诉我们什么呢?人的身心健康,是和天有关系,和地有关系,那么更重要的是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的这种关系,都会影响到你的身心健康,会导致你出现疾病!那么怎么治疗它也有相应的方法。那么我们就把它分成了三大块儿:天文、地理我们讲完啦,今天我们开篇就要讲中知人和,或者是中知人事!
梁冬:只能为自己活了。
徐文兵:为自己活着,或者说开始,人要是真能做到真是为自己活着的话,他应该是身心和谐愉悦的,是一个新的开始。
梁冬:嗯。
徐文兵:所以上次我们说,我陪着一帮八九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唱卡拉OK,人家心态就不是那种心态。
梁冬:嗯。
徐文兵:人家就不觉得好像我从六十岁我就开始就……就行将就木了,日薄西山了,不是。所以这个《天年》这篇讲的是什么呢?就是接着《上古天真论》那句话,啊!就是“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尽其天年”。那么我们就是《黄帝内经》在《灵枢》呢,……专门选出一篇专门介绍人这“天年”到底是怎么一个发生,发展,壮大,或者说衰亡的一个过程。也就告诉你到什么年龄段……

人的三魂七魄各自主管什么,本文全揭秘

人的三魂七魄各自主管什么,本文全揭秘

人的三魂七魄各自主管什么,本文全揭秘!1黄帝问岐伯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内经·灵枢》。

徐文兵先生认为:成为一个人很难的,要魂魄毕具,就是说三魂七魄都要具有。

第一魂为胎光。

胎儿的“胎”,光明的“光",这是本神,这个可不能丢,这个一丢,人就死了。

中医是怎么判断人生死的?为什么有个成语叫“行尸走肉”?还能吃,还能喝,还能谈判,还能挣钱,但是已经死了。

什么没了?魂魄毕具,他丢了个魂,丢了个啥魂?胎光没了。

第二个魂叫“爽灵”。

我们经常说灵魂、灵魂,或者还有人说,幽灵、幽灵,这个灵指什么?灵魂、灵魂是指的人与天地沟通的那个本领,或者说人的那个机敏的反应程度,我们说这孩子很机灵。

如果说爽灵丢了,这个人智力很差。

所以想提高人的智力的话,你要去治这个灵.中医也有好几个穴位带灵的。

有“灵墟”,我讲了,在胸口,还有一个叫“灵道”,手腕上。

还有一个叫“清灵",“清灵”是心经的第二个穴,还有个叫“灵台”,在后背。

后背脊柱上,所以,你说我们这小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看这个孩子机灵不机灵,聪明不聪明,如果你父母懂点医的话,在这些灵的穴位上下点功夫。

2徐文兵先生认为:我们说魂是三个人形的,而七魄是动物形。

在《黄帝内经》中“三魂"“七魄”各自有怎样的分工?晚上睡觉时候有一个“魄”把他干掉,你知道那个“魄”的名字叫什么,叫吞贼(第一魄).回顾一下啊,“胎光”是你的生命之光,它是你的我们叫元神。

它没了,人就没了,“爽灵”决定你这种……机灵程度或者说人的智力,或者是慧力。

我们经常说这人有没有慧根?“爽灵"决定的,这也有它的传承.梁冬:所以很多的父母就会问一个问题了,说现在搞那个小孩子智力开发嘛,是吧?中医有什么方法,是可以把这个小孩子这个“爽灵"给他增强了呢?徐文兵:首先就是我们把外界因素影响到他;伤到他的这个因素给它去除掉。

徐文兵老师深圳演讲实录

徐文兵老师深圳演讲实录

徐⽂兵⽼师深圳演讲实录道家的独门功夫咒语,每天睡觉前默念⾃⼰的三魂七魄的名号,让⾃⼰的魂魄附体不离体,三魂按顺序叫:胎光,爽灵、幽精。

他们三个是朱⾐朱冠的红⾊⼈物,是⼈的样⼦。

他们居所在⼈体前胸膻中⽳周围,神风、灵虚、神藏,围了⼀个圈。

三魂中胎光最重要,丢了胎光⼈就完蛋了。

中医判断⼈⽣死的标准不是⼼跳、不是脑死亡,⽽是胎光还在不在?胎光没了,即使有呼吸⼼跳能吃能喝甚⾄还能思维,但已经是活死⼈了。

我们要永远护住⾃⼰的胎光,不受伤害蒙蔽,不要把胎光丢掉了,具体养护胎光的⽅法:晚上睡前把⼿搓热了,然后⽤⼿护住⾃⼰的正胸⼝,默念三个名号。

你的姓三魂名号。

建议没有蔽⾻(蔽⾻词条的延伸说明在⽂尾)、胸廓狭窄的⼈在膻中位置戴⽟(以和⽥⽟为佳),⽽且要贴着⽪肤戴,可以养⼈三魂。

但防治新冠肺炎最重要的是七魄,除⾮鸟吞臭狗⽮(帮助记忆七魄的顺⼝溜),除秽、⾮毒、雀阴、吞贼、臭肺、⼫狗、伏⽮。

为什么呢?因为所谓西医⾥讲免疫的东西在七魄⾥有四个。

七魄分别是除秽(除去污秽的东西)、⾮毒(把哪些凝聚的毒物给它⽡解掉)、吞贼、臭肺、⼫狗、伏⽮。

很多⼈梦到肮脏的下不去脚的厕所这种场⾯,意味着你的⼀个魄除秽出问题了。

⾮毒,有毒的东西不⼀定有害,毒代表它是凝聚的,⾮毒就是能把凝聚的东西给散掉,所有的癌,包括良性的恶性的肿瘤都是不好的东西聚集在⼀起形成的,你把它散掉,我们叫解毒散结活⾎化瘀,调动的就是⾮毒这个魄的作⽤。

雀阴要是没有了,⼈的性功能很难恢复。

年轻男性昨晚性交射精后,睡⼀觉第⼆天⼀早就可以恢复晨勃,年纪⼤⼀点的⼈要⼀星期后才能恢复,年级再⼤的可能要⼀年才能恢复晨勃。

根本上是雀阴恢复不了了。

吞贼,西医给免疫细胞起了个名字叫吞噬细胞,我们⽼祖宗⼏千年前就发现了⼈体内的吞贼。

臭肺,主⼈的嗅觉。

新冠肺炎的病⼈会失去味觉与嗅觉跟此魄有关。

⼫狗,作⽤是提醒你周围危险情况的存在,包括早上对你的唤醒,它的功能的失去会导致两个极端的问题,要么浑然不觉要么提⼼吊胆,疗愈早醒的⽅法,⼀个是念咒,⼀个是如果早醒且醒来后烦躁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晚饭的时候多饮⼀⼩杯醋,不需要喝⽼陈醋,普通的调味醋⽶醋即可,在睡前有意识地喝⼀⼩杯就可以有效改善早醒的情况。

异法方宜论篇第二讲

异法方宜论篇第二讲

经文: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

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

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参与整理:冷冷清清、佩之、拈花一笑、晓杰、yhlj、树没叶、若竹、慧从卢溪、天机锁、草木有情、蓝色天空、花菜、猪光宝器梁冬:是的,大家好吗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从上一周开始呢,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了一篇新的《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依然,请到的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徐老师你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对,在上一周的时候呢,我们讲到了,这个为什么同样一个病,诶,治不同的人都不一样呢岐伯说:因为地势不一样。

然后我们讲到东方,就是说在中国,当时的中国。

徐文兵:中原。

梁冬:中原地区以东的地方,那些人他们的饮食啊~啊,等等不一样,导致了他们得的病呢也不太一样。

今天我们要进入第二段,从西方来的人,西方……徐文兵:我们先补充一个啊,有的观众提问。

就说了,上次我们讲到了姓氏的“氏”。

梁冬:对。

徐文兵:啊~就是说,“氏”到底确切是什么意思“氏”就是说“何方人氏”,“你从哪来”。

梁冬:对。

徐文兵:但是“氏”呢还有另外两个意思呢,就是职业。

梁冬:哦,对。

徐文兵:“燧人氏”。

梁冬:对,钻火的人。

徐文兵:“神农氏”。

梁冬:对,种庄稼的人。

徐文兵:哎~对呀!黄帝你知道叫什么氏梁冬:什么什么熊徐文兵:“有熊氏”!梁冬:“有熊氏”,我一直,我以前就不明白什么叫“有熊氏”啊徐文兵:你看啊!最早,我们的祖先叫“伏羲氏”。

梁冬:对。

徐文兵:“伏羲”什么意思梁冬:“伏羲”不是一个人,对吧!徐文兵:嘿嘿~梁冬:“伏羲氏”他是一群人。

徐文兵:一群人他是干吗的它是个职业。

梁冬:是干吗的徐文兵:狩猎的!降服那些牲口,就把野兽啪啪啪,干掉,最早我们叫狩猎。

梁冬:哦。

徐文兵:到黄帝叫“有熊氏”,什么意思畜牧,把野兽家养。

徐文兵、梁冬解读《异法方宜论》版第6讲剖析

徐文兵、梁冬解读《异法方宜论》版第6讲剖析

《异法方宜论篇》第六讲广播版文字稿播出时间:《中国之声》2009.11.21 23:00—24:00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经文: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参与整理:冷冷清清、晓杰、拈花一笑、佩之、树没叶、yhlj、天机锁、雪狐、草木有情、慧从卢溪、猪光宝器、天色以晚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我是梁冬,对面呢,依然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诶,谢谢徐老师光临!那,在上一周的时候呢,我们讲到了《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就讲到“中央者”,用了一个小时呢,大概讲了二十个字左右,讲到了“故其病多痿厥寒热”。

徐文兵:这个,推而广之来讲,我们中国叫“中国”,其实呢,就是说,中国人容易得的病跟这都有关系。

梁冬:呵呵,对。

徐文兵:啊,因为,这个古代的“中”呢,是指中原地区,然后向四周这个发展。

而且,我们现代社会人,是不是也有个问题叫“食杂而不劳”呢?梁冬:对,很典型嘛!徐文兵:是吧?古代人是渔樵耕读,都要去动的。

梁冬:对。

徐文兵:我们现在基本上往那一坐……梁冬:挤个地铁就算劳动量很大了!徐文兵:嘿嘿!而且,古代呢,把这种光动脑子不动手的人得的病叫虚劳,是吧?梁冬:耗脑油太多。

徐文兵:诶!就是说,你看他没动吧,他也很辛苦,他在那儿动脑子。

梁冬:嗯。

徐文兵:再加上现在电脑一普及,大家盯着电脑屏幕,在那儿打游戏、写文章,啊,看股市的起伏跌宕……其实也都在劳。

这是……但是那种劳叫虚劳。

那种劳,耗伤的就不是人的这种后天之气,它耗的是先天的元气。

梁冬:对。

徐文兵:所以很伤神!啊,很多人说,我这盯着电脑屏幕以后,一天到晚很累,包括现在还有人就是退休在家,无所事事,就看个电视,其实那也是在虚劳。

什么叫虚劳?电视里的人哭,他也跟着哭;电视里的人笑,他也跟着笑……就沉浸在那种剧情里面,看起来没劳动,其实脑子里面劳动很多。

异法方宜论篇

异法方宜论篇

《异法方宜论篇》第一讲广播版文字稿经文: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

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

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梁冬:对头!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我是梁冬,今天呢有点莫名的兴奋。

啊~~因为呢这个,假期回来之后,以前节目咱们录播的,所以有那么十几二十天没见徐老师了,突然见着了,很亲切,徐老师你好。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是的,在过去十几二十周里面呢,我们讲了《金匮真言》,啊,其实是我们共同学习了《金匮真言》向徐老师。

那从我们今天开始呢,要学习《素问·异法方宜论》徐文兵:第十二。

梁冬:第十二,为什么我们要把这篇现在讲呢?因为中间还有些其它章节嘛。

徐文兵:对,古人经常说,要上知天文,下知地利,中知人和。

意思就是说,中医看病呢是把人放在一个大的区间里看,也就是说我们讲的空间和时间的这么一个大范围里面去看。

它强调的是人既然是天地的产物,他就跟这个天时和地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能健康的生活,是因为他们很好的处理了与天时的关系以及与地利的关系。

那人要得病呢?也就是不会御神,不时御神么!没有按照踩着点儿走,没有按照四季的变化和昼夜的变化去顺应,啊!另外呢就是,我们讲的,第一篇讲《上古天真》,《上古天真》讲了人身的变化的规律。

你比如说,女子七年一个周期,男子八年一个周期。

如果这个大周期乱了,这也是天时。

我们讲的“女子七岁~十四岁天癸至”嘛,也就是说天时走到那个点儿了,你就该有什么变化了。

你如果这个周期乱了,我们就叫乱七八糟。

梁冬:嗯,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徐文兵:哎,成语经常说乱七八糟,乱七,女子那个七年的周期乱了。

是吧,没到十四岁来例假了;到了四十九岁,例假还不断,或者提前闭经了。

男人也是八糟,八年一个周期。

另外《上古天真论》还讲了就是,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指出了做人的四大境界,让我们这些普通的俗人们去,去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徐文兵简介

徐文兵简介

徐文兵百科名片徐文兵徐文兵(1966—)名小周,字文兵。

中医师,厚朴中医学堂堂主,高级中医讲师,中医教育家,身心医学专家。

诊疗科目:中医全科、针灸科、。

目录简介从医经历职务经历作品:媒体节目养生论简介活动自然与人为医学贡献1.心病先治身,身病要调心2.治疗神志病3.治疗躯体疾病媒体报道1.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贵人2.“厚朴”的现实与愿景3.养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展开简介从医经历职务经历作品:媒体节目养生论简介活动自然与人为医学贡献1.心病先治身,身病要调心2.治疗神志病3.治疗躯体疾病媒体报道1.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贵人2.“厚朴”的现实与愿景3.养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展开编辑本段简介徐文兵,著名中医专家,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先后师从裴永清教授,研修《伤寒杂徐文兵病论》及临床应用;师从周稔丰教授,学习五禽戏、病气诊断;师从苏有余先生,学习研修内丹功法;师从马世琦先生,研修形意拳。

熟悉中药、经络、腧穴的形、气、性、用,以及组方配伍。

现为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御源堂、平心堂中医门诊专家。

多次受邀在北京电视台讲授健康知识;担任中国气象频道《四季养生堂》栏目长期主讲嘉宾;受著名主持人梁冬之邀,作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著有《字里藏医》等。

[1-2]编辑本段从医经历自幼随母亲魏天梅学习中医,1984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留校工作。

1997年公派赴美讲学,同年获美国针灸协会特别奖,被授予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荣誉市民。

1998年考取全美中医师、针灸师资格证书。

1999年创办北京厚朴中医药研究所。

2000年再次赴美访问,考取美国马里兰州执照针灸执照。

目前在国内从事中医诊疗及传统中医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1987年随裴永清教授侍诊抄方,1997年正式拜师,研修《伤寒杂病论》以及经方的临床应用;1997年师从周稔丰教授学习五禽戏、病气诊断;2002年师从苏有余先生学习、研修内丹功法;2004年师从马世琦先生研修形意拳。

徐文兵中医养生语录-中医的理念-先认识繁体字

徐文兵中医养生语录-中医的理念-先认识繁体字

徐文兵中医养生语录-中医的理念-先认识繁体字我跟大家讲我的中医最基本的理念,我的理念很简单。

第一,要认字。

什么意思?要把繁体字认得,我们筑基班里面有很多职位权威都很高的人,也有很多博士甚至是专家学者在上我的筑基班。

他们给我说,你做了一件好事!你把简体字白话文以后割断的文脉给续上了。

很多人看到我要求大家去写千字文,用毛笔字写千字文。

用毛笔字去描说文解字的部首。

一些老先生跟我说。

你做的是我小时候,我的私塾老师教我做的事。

我就是这么练的。

我说我谈不上含着眼泪说,我说我深深的受过繁体字的益处。

我也深深的看到我的学生,因为不懂繁体字造成的失误,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我们被割断了这个字,把它恢复起来。

所以我经常说当你走出去的时候,身为中华儿女,你遍访名山大川,你在那儿感慨,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时候,可是你看不懂碑文。

看不懂匾额,看不懂楹联,所以我说没有传承不是指基因的断裂。

是文化的断裂。

是你跟古人断了交流断了理解,以后这个文化就断了。

说一件事情,以色列犹太人复国,以后第一件事是恢复了希伯来文。

犹太人基本上都会说英语或者其他国家的语言很流利。

交流没有障碍。

但是为什么要恢复希伯来文?就是因为那是他民族的根。

你想毁掉一个民族,也就是说你就去砍掉他的根。

让他的字变残缺,变成了词不达意,那我们学中医如果不认字儿,那完全是。

胡说八道,我不止一次的讲这个例子,很多人说你这叫矫情,我说了针灸穴位里面有个穴位叫太溪。

那个溪就被简化成了三点水。

那太溪是什么意思啊?太溪就变成了很大的一条小河。

你不觉得古人这叫胡闹吗?什么叫太大的小河?当你查繁体字的时候,你才发现那个溪不是三点水。

它是一个奚一个谷字边。

肉之大会名曰谷,肉之小会名曰谿。

宽阔的山沟叫谷,狭窄的裂缝叫谿。

这才有跟古人牵上了线,所以我说第一件事要认字。

第二件是要识字,白话文的诞生又是让我们割断了我们的文脉。

以前古人讲话言简意赅。

单是单意。

白话文变的重复和啰嗦以后就出现了以词代字。

中医大家徐文兵《字里藏医》整理笔记(7)

中医大家徐文兵《字里藏医》整理笔记(7)

中医大家徐文兵《字里藏医》整理笔记(7)中医的高级在于它不把人看作是一堆由肌肉、内脏、骨头、血液等组成的一个肉体,它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

气、神看不见、摸不着,中医却能看到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中医知道怎样炼精化炁,怎样炼炁化神。

中医还认识到魂魄等“虚无”的东西,它真的虚无吗?只是他人认识不到罢了。

如果再说到中医的哲学观,其他人和其它学科更是望尘莫及了。

继续课程,第二辑《从性命谈起》,第四部分:思想。

“思”,繁体字写作“恖”,“心”的上面加“囟”。

囟门是婴儿大脑发育完成最后闭合的地方,代表大脑。

道家认为脑为先天“元神之府”,心为后天“识神之府”。

以“思”几乎涵盖了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是先天本能与后天意识的结合统一,是仅次于悟的层次。

《灵枢·本神》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意思是说,心理活动形成了意,保存的意就是记忆,叫作志。

根据记忆进行变通的考虑就是思,基于思考对将来有预测期待就是虑,对虚幻还没发生的事情进行抽象思维就是智。

“思”有时也用来代表本能、欲望。

另外,思是“七情”之一,与喜、怒、忧、悲、恐、惊并列,属于人之常情。

激烈和过度的情绪变化,会影响心包和心的功能,进而影响脏腑、气机的运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思伤脾”。

《素问·举痛论篇》说“思则气结”。

意思就是说过度地思考问题,用心用脑过度,就会使气机阻滞,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神伤则恐惧,《灵枢·本神》说:“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这是说因为过度害怕,出现了心慌心跳,加上思虑过重,最后伤神,出现莫名无由的恐惧,吓得遗精、大小便失禁。

在更深的感情层面上,思表现为相思、牵挂、惦念,严重的就是相思病。

这是后天意识与先天情欲二者的共同作用,也就是所谓的勾魂,所以失恋的人被称为失魂落魄。

人生一世,不可能让思想完全顺应先天本能,那样的话与动物无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文兵纵论“道、法、术、器”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学习中医养生的支点在哪?”,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好评,这说明很多喜爱养生的网友需要这种画龙点睛式的文章。

但是,在现实当中,仍然有不少朋友还是抓不住要点,以为只要按我提到的要求做了,就会有健康。

道法术器与中医养生
其实,养生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单一靠吃什么,或者不吃什么就能解决问题的。

其中,我调理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他单方面听取了我给他建议中的某一部分,而忽视了其他的部分,换言之,他割裂地理解了我的整体养生思想,而只挑自己能做的,好做的去做,结果没有达到很好的调理效果,他感觉很郁闷,他说,为什么你的方法在别人的身上管用,却在我的身上不管用呢?我说,你天天熬夜,天天喝酒,天天生气,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你。

因此,我今天特别地想和大家来说说中医养生中的道、法、术、器四方面的问题,希望与广大网友共勉。

(徐文兵的书《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上古天真论》,提及了道法术器的问题,他的文章是这样说的:)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也?”对于黄帝提出的这个问题,他的老师岐伯就回答说,在古代的时候,“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所谓“道”,大家可以简单理解成是自然变化的规律。

你顺着,或者你打算顺着这个规律走的前提是你要知“道”。

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可是,我们现在的人都是什么啊,一拍脑门儿,然后就按照自己的臆想、妄想去做事了。

这种臆想、妄想往往是违背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的。

所以,上古的人,尤其是那些知道天地变化规律的人,首先他知“道”;第二,他了解这个变化规律,他知道怎么去做。

另外,从道家传承来讲,它强调四个字,叫“道、法、术、器”。

“道”是天道,“法”是人定的,就是说你该怎么跟着“天道”去做。

“法”也有善恶之分。

顺应天道的“法”就是善法,相反,违背天道的“法”就是恶法。

“术”是指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方法。

“器”是指有型的物质或是有形的工具。

有句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术比器更重要:“道、法、术、器”的层次是不一样的。

大家不要以为它们很悬,举个例子,大家就会觉得一点都不悬了。

比如说两个人开车去广州,一个开奥迪,一个开奥拓。

谁先到广州?就像当年我们跟国民党、跟日本鬼子打仗一样,人家全副美式装备,我们小米加步枪,谁赢啊,这关键不在“器”上。

有比“器”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术”。

假设开奥迪的是个新手,驾驶技术刚好及格。

另外一个虽然开的是奥拓,但他是个老司机,他不往沟里开。

这样,奥拓可能就先到了。

(这个术提到的就是驾驶技术)
第二:法又比术重要:但是问题又来了。

如果开奥迪的那个人,驾驶技术又好,而开奥拓的人驾驶技术还很烂。

谁先到呢?可能有很多人会认为肯定是开奥迪的那个人先到了。

还是不一定。

为什么?这就要说到第三个层次--“法”了。

法就是你选取的方法。

比如说,本来去广州是要走陆路的,你非要在水上走。

或者是你驾驶技术虽然不错,但是你走的是国道,而我走的是高速公路,这就叫取法。

谁先到,那就又不一定了。

(这个法,实际下就是人定的,就是游戏规则。

奥迪和奥拓的人,不是采用的同一种游戏规则,因此,法不同,结果当然也就不一样)
第三:道是最高境界:同样的,开奥迪的,驾驶技术又好,走的又是高速公路,但他还是不一定能先到达。

这就涉及到最后一个问题了,也就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那个“道”。

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

如果你开的是奥迪,驾驶技术又好,走的还是高速公路,可你是往莫斯科那个方向开了。

那最终谁会先到广州?虽然另外一个人开的是奥拓,技术也烂,走的还是羊肠小道,但他的方向是对的。

这就说明了一个现象:现在的人,关注的都是一些物质、技术、条件方面的事情。

没有人关心“道”,也就是那个大方向。

为什么巴菲特炒股,人家就能赚到钱?因为他从来不看技术面。

中医养生为什么好?它可能技术含量不高、高新科技层次也不高,但它的方向是对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是开着奔驰往沟里走。

技术越高,结果离健康那个方向却越远。

那徐文兵的道、法、术、器思想,对我们每个人又有什么启示呢?
从道法术器中谈悟性
现代很多人,特别是那些有钱人,在健康上面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不愿意花时间。

他们认为,只要我花了钱了,就会有人保证我的健康,孰不知,中医养生靠的是悟,那什么是悟呢?左边一个心,右边一个我,也就是我要用心去体会。

这种人里,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罗京。

罗京认为:“现代医学这么发达,一切尽在医生的掌控之中”。

这是他最可悲的地方。

他认为,医生能挽救他的生命,只可惜他平常在养生上花的时间太少了,可能根本就没有中医的朋友,更没有时间去悟了。

文章前面提的那个朋友就是这样,他不愿意在健康上多花时间,因为他的工作很忙,要做的事很多,单位里的人都在等着他做决定,他认为自己很重要,他不愿意放弃那种万众瞩目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每天下班到家11、12点是常事,你想想啊,等洗洗睡了还不就2-3点了。

胆和肝的排毒时间早就没有了,没时间排毒,毒素必然堆积,你再靠喝汁,喝多少汁也没办法,因为你错过了排毒的时间。

你再靠吃营养素也没用,因为你身体没有能力去吸收。

我告诉他,我能起到的作用是帮他救火,但是,他却在不停地放火,救火的永远赶不上放火的。

他天天熬夜不睡觉,就违背了天地之“道”,就像你开着奥迪,不是奔广州,而是奔北了,奔莫斯科了,你想想,就是你车再好,你的驾驶技术水平再高,你终究还是无法到达你的预定的目标。

这也就是徐文兵为什么强调道比法重要,法比术重要,而术比器重要一样。

现在养生收籍很多,卖的最好的是什么呢?是“术”类的。

比如,一些按摩技巧呢,一些点穴方法啊,一些饮食方法啊,大家为什么这么重视“术”,因为这东西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那有用没用呢?当然有用。

但这些术就好比我们学的驾驶技术一样,你学的再好,你的驾驶水平再高,但是,你总违法,比如,你总酒后驾驶,出事故那肯定是早晚的事了,因
此,法比术对我们更重要。

同样,即使你遵守了交通法规,懂得“法”的重要,但是你违背了驾驶这个“道”,这个“道”是什么呢,就是“生命”之道。

就是世间万物,人的生命最宝贵,这就是“大道”。

比如我们拉货,本来是载重8吨的车,你一定要载12吨,你再遵守交通法规,你再有高超的驾驶技术,但是你违背了人世间生命才是最重要之道,出事故,丧命只是时间问题了。

当“大道”被忽视了,你所做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或者说,你所做的一切,都在远离你的这个道。

你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当你忽视了生命的大道时,你一定会为了尽兴而酒后驾驶,一定会为了钱而多拉快跑,纵使你有再好的车,再好的驾驶技术,再遵守法规也无济于事。

这就是道、法、术、器之间的关系。

同样,养生的大道是什么呢?这个大道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而为。

比如,太阳出来,我们就要工作;太阳落下我们就要休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是现代人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呢?有多少人能在11点以前睡觉呢?当你违背了天地之道,你熬夜,你不睡觉,你没时间排毒,没时间造血,神仙也救不了你。

再比如,现在很多年青人有手淫的恶习。

有一个学生曾经告诉我,他们宿舍的一个男生总手淫,有时一天好几次,喷出的精液腥味,弥漫在宿舍的空气当中,令人恶心。

年纪青青的,人站都站不住了,学习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

其实,这也是“道”。

你违背了这个“道”,你再好的身体,你再吃什么好东西,一样被废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松下幸之助的故事:
松下公司的创始人,“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他60岁的时候,由于过度工作而病倒,医生建议他放下工作静养数月,他马上表示反对:“静养?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事务在等着我处理吗?你知道我们公司养活着多少员工吗?我怎么有时间休息!”
医生没有反驳他,只是带他来到一间教堂的墓地里,指着一个个墓碑说:“你迟早也会像他们一样躺在这里,你去世后,公司马上会产生新的董事长,所有人都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工作。

你的身体只是属于你自己的,地球不会因为谁而停止转动。

”松下幸之助沉默了,回去之后,他很快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他的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的时候宣布退休。

有的人身居高位,肩负重任,很容易就会产生一种对任何事情都不放心的心态,事无巨细,均必躬亲。

好像任何事情都必须他亲自操办才可靠,权力也很少下放。

你我都不是地球球长,没有人独力承担着天下苍生的命运。

在你想对别人负责之前,先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你想对你的父母负责的时候,你先对自己负责;你想对你的兄弟姐妹负责的时候,你先对自己负责;你想对你的公司负责,对你的老板负责时,你先对自己负责;你想对国家对人类负责的时候,你最最应该的是先对你自己的健康负责,这才是“生命之大道”。

最深奥的道理,其实也是最简单的,也正因为简单,才容易被人忽视,这就是大道至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