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严格意义上的幸福产生于那些受到高度压抑的需 要的满足(最好是突然的满足),而且在本质上 ,这种幸福只可能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当快乐原 则渴望的任何状况得以延续时,它就只能产生平 和的满足感。我们的天性如此,强烈的享受只能 在对比中获得,而无法在事物的状态中获得。( 确切地说,歌德警告我们:“没有什么比连续几 天的好天气更令人难以忍受了。”但这可能是一 种夸张的说法。)因此,我们获得幸福的可能性 已经被我们的本性限制了。
主要内容
《文明及其不满》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精神 分析学派心理学创始人弗洛伊德晚年的作品之一。 于1929年首次出版。作者在书中指出,人的本性 是攻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断追求本能欲望的 满足,而社会的发展则要求对个体的这种本能加 以约束和控制。因而文明正是在个体对自由的追 求和社会对遵从的要求这一永恒的对立和冲突中 得以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
文明
文明的发展历程不过是人类能力提高的一个过程而已,作 为一个个体,或是作为一个集体。 文明与人性的冲突,有时就源于个人与集体的冲突。个人 的理性与集体的理性不总是一致的,应该说经常不一致的 。正确的、富有智慧的对人性的限制不仅有利于集体,实 际最终还是有利于个体。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人类作为 一个整体的生存能力提高了。当然,愚蠢的,为了某些人 的自利而无端加之的限制肯定是既害了个人,也害了集体 。得利的是特定时期的某些人。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 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 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 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 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 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 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 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 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 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 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文明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是,从人的心理特点、甚至性爱的角度 分析,得出共产主义是难以实现的。“让人们在性生活上 完全自由,因此也消亡了家庭——文明的细胞,那么,我 们不能预见文明将沿着什么样的途径向前发展,但是,我 们可以肯定一点,既人性的这种不可消亡的特点也随着他 向前发展。” 忽略人的自利本性。这是非常强大的力量, 也是无法改变的。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只能疏、不能堵。
人类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人类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目的和意图? 人们追求幸福。他们想获得幸福,并保持幸福。这 种追求具有两面性:积极的目的和消极的目的。 一方面,它旨在消除痛苦和不愉快;另一方面, 它也旨在获得强烈的快乐感。狭义的“幸福”只 与后者有关。 众所周知,决定生活目的的只是快 乐原则的意图。这个原则从一开始就支配着心理 器官的活动。它的功效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的 意图是与整个世界(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相矛 盾的。它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所有的宇宙规 则都与它矛盾。
生命目的的观念是和宗教一起兴衰的
人们有权不考虑关于生命目的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以 人类种族优越性来预测这种信念的。谁也不会问动物的生 命目的是什么。 有无数的物种已经下降到这样的用途,还没等人类看到它 们,这些物种就已经生存、死亡和消失了。 人应该是幸福的这个意图不包括在创造的计划中。 所谓幸福,在它的最狭隘的意义上讲,来自被抑制的需要 得到满足,就其根本的实质上来说只能是一种暂时的经验 。
文明
弗洛伊德这样定义文明:“文明不过 是意指人类対自然之防卫及人际关系 之调整所累积而造成的的结果、制度 等的总和”。
文明
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文明”很简单,是指人区别于动物的 所在,主要由两点构成:一是人所具有的特殊知识和能力, 用于认识和改造自然;二是人在面对自然的无力和恐惧时 结成的相互之间的帮助规则,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前者是个人对自然的进攻性需要,后者则是个人对自然的 防御性措施。在这里我们又可以继续进行佛洛伊德意义上 的分类:前者更多的体现了爱欲即力比多的破坏性本能, 后者更多的体现出了爱欲的另一种本能即死亡性本能,这 也综合表达了爱欲和文明之间的潜在关系。
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 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 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 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 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 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 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 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自我,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 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 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 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 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 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 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 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 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 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 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 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至善原则,它通过自 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 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 生内疚感。
《文明及其不满》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年-1939年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 的 创始人。1856 年5月6日生于弗莱堡,1939年9月23日卒于英国。 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开业行医, 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终生从事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在 探寻精神病病源方面,弗洛伊德抛弃了当时占主流的生理病因 说,逐步走向了心理病因说,创立了心理分析学说,认为精神 病起源于心理内部动机的冲突。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 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文学、历史、 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著有《梦 的解析》、 《精神分析引论》、 《性学三论》、 《图腾和禁 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自我与本我》等。
生命目的的观念是和宗教一起兴衰的
自愿的孤独,与别人隔绝是防备那些产生于人际关系中的 不幸的最现成的保护措施。 对美的享受产生于一种特殊的、轻微的“中毒”的感觉。 对美的爱是一种带有被禁止目的的感情,美和吸引力首先 是性对象的属性。 在我们已经发现幸福可以获得的有限意义上,幸福是每一 个人如何利用力比多的经济学问题。 宗教通过强烈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同样的获得幸福和免受痛 苦的方式对这些选择和适应的方法加以限制。它的方法在 于贬低生活的价值,传播一种观点,真实世界被歪曲得就 像一种妄想,这两种方法对智慧都有初步的威胁性影响。 以这样一种代价——通过迫使人们患有心理幼稚病和产生 一种群众妄想——宗教就成功地挽救了许多人免得个人神 经质。
解决方法
我说过,要求所有人都损己利人,无论从人的特性、博弈论,还是秩 序论的逻辑看,都是不可能的。大力提倡、宣扬甚至强求是不明智的 。但并不是说我们不要他,否定它、忽视它的存在。相反我们要看到 他表现出的美、与善。给与适当的尊重与欣赏,营造一种爱的氛围。 他的适时、适当的出现为我们人类的幸福生活增色不少。 公共汽车上,为小孩、老人、孕妇、抱孩子的人让座,就是一种爱, 也是一道风景。 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抽烟,就是一种爱,也是一道风景。 看到身处困境的人,给与帮助,就是一种爱,也是一道风景。 力所能及的回应朋友的求助,就是一种爱,也是一道风景。 为了国家,放弃许多东西,就是一种爱,也是一道风景。 为了孩子心甘情愿的付出,就是一种爱,也是一道风景。 有了这些生活中的风景,我们肯定会更幸福、快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决方法
避免敌视,爱是一个比其他方式更好的办法,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一种 较为合理的方法。但他只从个体心理考虑,没有从整个社会考虑,同 时也没有给出深层的逻辑,因此,说服力很有限,看看现实中的人彼 此相爱吗?很多人也提出过相似的观点,像儒家学说,墨家学说,但 是更缺乏逻辑。 爱有许多种,友爱、情爱、母爱、父爱、爱国、爱人民、爱动物等等 ,无论原因是什么,或因为善良,或因为情感,或因为道德、或因为 本能,或因为被灌输的观念,或者亚当斯密提到的“同情心”,或因 为为了自利,也无论他的心理机理是什么,但他的行为表现就是损己 利人,也就是美国公共管理学大师古利克提到的自我牺牲精神。
对不幸的体验则容易得多。我们受到三方面痛苦的威胁: 首先,威胁来自我们的身体,它注定要衰老和消亡,而且 ,如果没有疼痛和焦虑这些警告信号,我们的身体甚至都 无法正常运作;其次,威胁来自外部世界,它可能以强大 而无情的破坏力量对我们施虐;最后,威胁来自我们与他 人之间的关系。与其他任何痛苦相比,来自这最后一个方 面的痛苦也许是最剧烈的。我们往往把它当做一种无端的 附加物,尽管它与其他痛苦一样都是注定不可避免的。 在 这些痛苦可能性的压力下,难怪人们会有以下的表现:人 们习惯于降低对幸福的要求,正如快乐原则本身在受到外 部世界的影响时,实际上也变成了更加节制的现实原则。 人们仅仅因为脱离了不幸或者结束了苦难,就认为自己是 幸福的,而且一般而言,避免痛苦的任务迫使获得快乐的 任务退居次席。
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来源
古希腊柏拉图的“爱的本能”、“回忆说”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赫尔巴特的意识阈理论 叔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 达尔文的进化论 变态心理学
冰山理论
人的全部精神生活, 如同一座漂浮于海上 的冰山,意识世界只 是呈现在海洋表面上 的山尖,它在全部精 神世界中只占一小部 分,而无意识世界则 是海洋下面的那巨大 的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