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
中国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格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国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格式
大家把理论知识学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复习,从复习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下面是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这节课内容主要有三部分:降水的概念与测量;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
地理老师都知道这一节地位有多重要,它是气候学习的基础,也是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学习的基础。
每年中考必考。
这节课作为地理学习的理论基础课,容量大,难度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
(PPT2)
为了更好地设计这节课,我对两个班进行了一个调查。
结果显示:学生已知下雨是降水,知道东莞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还知道人工降雨。
这节课他们想知降水怎幺形成,为什幺不同地方降水差别很大,雨极和干极怎幺形成。
普遍认为,这节课他们学习的困难在如何看降水量柱状图。
他们还期待老师上课能讲讲:人工降雨会不会污染环境,为什幺有人工降雨技术,还会出现干旱呢?(PPT3)
基于教学大纲和学情,我确立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道什幺是降水、降水量和等降水量线。
2.学会绘制、判读降水量柱状图。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与散布【教材剖析】本节内容和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散布》,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增补和延长,同时也为学习第四节相关天气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这样就使本章学习的天气与天气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降水是构成天气的基本因素之一,本节只安排了降水与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散布三方面知识【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1.认识降水的含义、主要形式和降雨的等级区分。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均匀降水散布图,说出生界降水散布的差别。
二、能力目标:1.经过讲课使学生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明确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经过对扬州地域降水状况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
【教课要点】1.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亲密联系。
2.年降水量变化柱状图的阅读与绘制。
【教课难点】经过读图与画图,使学生形成地理空间观点,认识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
【学情剖析】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学生对部分地理知识有所波及。
从内容上看,七年级学生会感觉既熟习又新鲜,如雨、雪、冰雹等降水现象,但在降水季节变化上,认识水平欠缺,加上空间思想能力和地理学习方式、习惯还没有完整养成,学习起来有必定的难度;从年纪特点和心理状态上看,七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重,而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一样见解,拥有优秀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学法指导(1)读图剖析法:经过学生从“降水量柱状图”和“年降水量散布图”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并加以整合,总结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年降水量的世界散布规律。
(2)活动研究法:①合作议论──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②个别研究──依据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课时安排】1~2 课时【教课准备】学生疏成小组就座,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沟通。
【教课过程】教课流程教师活动学生设计活动企图新课导入创建情境:学生结利用1.扬州地域在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以什么天合自己生活气为主?这类天气往常又称为何?的察看实质2 播放视频资料“梅雨”。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区公开课课件
山地地区
迎风坡 背风坡
是真?是假?说明理由
B
规律总结4、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分析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测量降水的工具是( )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比一比,谁画得快又好?)
A 降雨
B.
规律总结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的季节变化。 A.降水量柱状图 B.降水量折线图 C.降水量扇形图 D.降水量波线图
6、通常用( C )来表示降水量的
分布情况。 A.等高线图 B.等深线图 C.等降水量图 D.等温线图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地
区
降水量多少
赤道地区
两极地区
南北回归线 大陆东岸
附近
大陆西岸
中纬度
沿海地区 内陆地区
连连看:下图为北半球五地的降水量柱状图
全年湿润 全年少雨 全年多雨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
4℃
4℃
5℃
4℃
4℃ 5℃
5
℃ 6
℃
6℃
4℃
7℃
5℃
6℃
6℃
6℃
7℃
7℃
7℃
400
400 500
等温线
等高线
400
500
400
500
600
600
400 500
700
600
600
600
700
700
700
400 400
春季
B.
地
区
4、淮安市的降水集中在( )
D
C
课后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 25-26页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公开课教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降水的定义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2、掌握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能说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3、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掌握降水的概念并理解降水的形成条件。
读图说出福州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通过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掌握描述一个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特点的方法。
同时,能够对比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
通过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设置不同的活动归纳出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培养地理绘图技能。
通过福州的降水的变化,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绘制与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难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进行微课自学,带好尺子、铅笔和橡皮擦;课前编写和分发导学案;课件制作,视频录制等.【教学过程】音乐导入:播放“三月里的小雨”歌曲,营造学习降水的氛围。
过渡语:三月小雨半含羞,天上人间细细流,欢迎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通过微课自学,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遍。
多媒体播放:微课老师:通过微课,大家学会了多少知识呢?下面我们就来测一测。
自学能力测一测:(判断题)1.降水就是指降雨。
2.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降水量的单位是毫升。
4.福州冬季降水少。
5.降水形成的条件之一是空气下沉。
6.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是有差别的叫做降水的季节变化。
7.根据24小时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预设学生:回答较为顺利。
老师:绘制降水降水量柱状图是我们要掌握的一项地理技能,首先我们用直尺绘制出横轴代表月份,纵轴代表降水量,以福州2月份降水量76毫米为例,它是介于50-100毫米之间,可以将该刻度进行2等分或者5等分。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既是对前一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延续和深化,又为后续学习“世界的气候类型”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气候的要素,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首先介绍了降水的概念和主要形式,然后通过阅读降水柱状图来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后通过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来探讨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教材内容编排合理,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经对天气和气候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降水的形成机制、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分析数据,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降水的概念、主要形式以及测量方法。
(2)学生能够读懂降水柱状图,分析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3)学生能够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绘制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学生能够认识到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降水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2)阅读降水柱状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2、教学难点(1)理解降水的形成机制。
(2)分析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一、说教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本课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忽视。
本文主要围绕降水的形成、变化和分布特点进行深入剖析,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地理观念,认识我国乃至全球的降水规律。
1. 作用与地位本文在地理课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承上启下:本文在介绍降水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和分类的基础上,为后续学习气候、水文等知识打下基础。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降水的分布规律,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地理素养:本文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地理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在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连接气象、气候、水文等多个地理知识点的纽带,对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具有关键作用。
2.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降水的形成与分类:介绍降水的形成过程、主要类型及特点。
(2)降水的变化规律:分析全球、我国以及不同地区的降水变化规律。
(3)降水的分布特点:探讨全球降水分布规律、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降水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阐述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分类和主要特点。
(2)掌握全球、我国及不同地区的降水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
(3)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降水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降水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降水的形成过程、分类和特点。
(2)全球、我国及不同地区的降水分布规律。
2. 教学难点:(1)降水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化学原理。
降水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隆尧尹村中学张潇莉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理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力求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气温、降水两大气候要素,它既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对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它还能让同学们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时空变化特点两大内容,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也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对教材的处理气候知识是自然地理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
为突出重点和难点,我在课堂上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同学们学会对图表进行阅读、分析和比较,而将降水量的测定及降雨的等级划分等较易理解的内容放在课后习题中让同学们自学完成。
降水量的影响因素这一内容可放至第四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通过举例认识到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掌握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几种不同类型。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或已有的知识,具体举例说明降水多少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降水与人类活动关系得认识。
2.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降水柱状图,培养学生初步的绘图能力及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通过描述降水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地理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参与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知识与技能1. 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测量方法。
2. 会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3. 知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学以致用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绘图;分析探究。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水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富贵的自然资源。
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水始终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自然界中的水体都要通过降水的形式完成水循环。
降水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降水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世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二、新课学习(一)降水的变化1. 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拓展延伸: 观看视频降雨的形成2. 降水的影响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利影响:一、降水可以调节气候,二、可以灌溉农作物,三、可以促进海陆间大循环等。
不利影响:泥石流,暴雨导致山洪、洪水等自然灾害。
3•降雨的等级读表格,了解降雨的等级回顾旧知识:降雨的天气符号4. 降水量的测量测量仪器:雨量器和量杯人工测量: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各记录一次,这两次记录的降水量之和就是这一天的日降水量。
单位:毫米(mrh5. 降水的季节变化(1)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一个地区,一年内不同月份降水量是有差别的。
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降水的年际变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不一样(2)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月降水量:50毫米左右空气较湿润;超过100毫米叫多雨读降水量柱状图,得出:(常年湿润型:降水年变化小;夏季多雨型:降水年变化大;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3)小画室:学绘降水量柱状图某城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单位:毫米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7月、8月、9月)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12 月、 1 月、 2 月)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约740 毫米)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分布以及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降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天气、气候的基本概念,对气象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降水的形成、分布及变化规律的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降水知识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降水的概念,掌握降水的形成、分布及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降水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降水的形成、分布及变化规律。
2.难点: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降水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降水形成、分布的动态过程。
3.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降水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则降水引发的自然灾害新闻引入,激发学生对降水知识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降水的概念、形成和分布。
3.课堂讲解:讲解降水的形成过程、分布规律及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
4.案例分析:分析降水变化对农业、城市排水等方面的影响。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降水变化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降水知识的理解。
7.布置作业: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降水的概念、形成过程、分布规律和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作业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降水量柱状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等。
本节课的教学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知识目标: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
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3.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确立如下:教学重点: 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根据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
二、说教法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本课将采用“学生观察为主、教师启发为辅,以问题为情境,教师辅导”的教学方法。
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教师设问引导启发法:以设问的情境引出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图片展示法:本节教学将采用图片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3、读图观察法:学生读图能力是地理科考察的一项重要知识技能,本节将通过学生读图观察,教师引导为辅,总结归纳知识。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说出降水的主要形式;知道降雨的等级及其划分依据。
2.通过雨量器的使用,知道降水数据的获取途径和方法;能够运用降水资料规范地绘制出降水柱状图。
3.运用降水量统计数据或降水量柱状图,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说出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
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归纳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教学难点】
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说出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
探究法、图表分析法、问题教学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雨量器、学生用降水量绘制资料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有什么分布规律呢?让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探讨降水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回顾总结这一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我们首先了解了降水的基本概念;降水量的测量:仪器以及单位;降水的季节变化,柱状图的绘制以及柱状图的判读等。
方的降水的季节
变化特点。
设置悬念,激发学
生求知欲。
课堂小结
古人用美好的诗词帮我们记录了大自然各种美妙的现象,而科学的知识可以给予我们一双解读自然的眼睛。
地理学就是在人和自然间谱写美妙诗歌的学科,读懂地理数据,让我们智慧,用好地理规律,让我们通达。
愿每一位走出地理课堂的小达人们,都能用所学更好地生活。
作业
布置
完成本课随堂练习。
板书
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课出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题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本节教材讲述天气和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了降水与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空间分布三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教材与上一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起,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知识的自然延申,更是作为理解第四节“世界气候”有关知识的基础。
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
我确定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降水及其主要形式,运用生活实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践,使用降水资料,制作降水量柱状图,并能够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身边的地理。
2、大自然是有规律的,我们应该研究大自然的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根据教材内容,我重新编排了教学内容。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学生对于降水的变化只有感性的认识,而缺乏理性的认识,因此教会学生正确认识降水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重点。
初一学生不仅认知水平低,而且对于数据与图像之间的转化,缺少—种图文转化能力和从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把降水柱状图阅读和绘制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为“新授课”:共计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和雨量器。
二、说教法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着和组织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
总之,本节课力图表现这样的教学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是快乐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是学生的指向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分布规律以及降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降水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水循环、地表径流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天气、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降水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降水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分布规律以及降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降水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降水的形成过程、降水的分布规律。
2.难点:降水形成的原因、降水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降水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降水现象和分布规律。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降水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降水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降水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降水的形成原因,讲解降水形成的过程。
3.学习降水分布规律:展示世界降水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降水分布规律。
4.解释降水分布的原因:讲解降水分布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降水分布的规律。
5.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巩固降水知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降水知识的记忆。
7.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形成过程:水蒸气→ 云→ 降水2.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影响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6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降水量的因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降水的相关知识,掌握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对降水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降水量的测量、降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需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降水的概念、形成过程、分布规律及影响降水量的因素;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降水的形成过程、降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降水量的测量、降水分布规律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直观展示降水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降水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降水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1)降水的概念与分类:引导学生学习降水的定义、类型及形成过程。
(2)降水量的测量:讲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如雨量计、蒸发皿等。
(3)降水分布规律: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如赤道多雨、两极少雨等。
(4)降水分布的影响因素:讲解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如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
3.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降水量柱状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知识目标: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
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3.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确立如下:教学重点: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根据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
二、说教法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本课将采用“学生观察为主、教师启发为辅,以问题为情境,教师辅导”的教学方法。
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教师设问引导启发法:以设问的情境引出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图片展示法:本节教学将采用图片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3、读图观察法:学生读图能力是地理科考察的一项重要知识技能,本节将通过学生读图观察,教师引导为辅,总结归纳知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是在小学六年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因此在设计降水概念、主要形式、测量等内容时采用微课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与此同时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强,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探究,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课件及时展示直观醒目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提高学生读图、归纳知识等综合学习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的第三节。
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两大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最后了解各地的气候类型及影响因素。
本节内容是在第二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展开,也是为七年级下册的世界分区地理学习的前提。
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介绍降水的时间变化和降水的空间分布两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与第二节的气温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为学习第四节全球气候作铺垫,在本章内容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出以下三个维度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一定的能力。
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单位。
(2)观察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3)观察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明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差异。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读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养成学习生活中地理的习惯,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锻炼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能力。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精品教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方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降水及其主要形式,知道降水的不同等级划分,掌握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 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3. 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三、教学策略降水是气候的要素之一,本节教材主要讲述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两方面内容,这节课主要从降水的变化来讲解,分为降水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
本节课围绕三个要点展开:1.什么是降水;2.降雨的不同级别;3.降水的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
为此,本节课设计了“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通过活动完成“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的要求。
四、教学流程五、当堂练习1.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水就是指降雨B.降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不大C.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没有差别D.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2.天津市的年降水量约为580毫米,它的含义是()A、多年平均降水量B、各月平均降水量C、各年最高降水量D、某一年的降水量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六次降水过程,了解到当地全年平均降水量约530mm,并记录了降水量,如下表。
3.该地当月降水量为()A.150mm B.25mm C.5mm D.530m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和气压计B.相对全年平均来说,该地当月降水量较少C.该地当月下旬降水较多、强度较大D.该地当月降水非常集中答案:D;A;A;C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降水的概念及测量1. 降水的含义2. 降水量观测方法二、降水柱状图的绘制与判读三、降水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义务教育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设计教师:袁红选
单位:郑州市中牟县外国语学校
课题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程标准:1、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并阅读教材能说出常见的降水形式和降雨的不同等级。
2、运用降水量资料,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季节变化
特点。
3、联系等高线和等温线,说出什么是等降水量线及特点。
4、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运用降水量资料,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播放水灾、雪灾、旱灾等图片,说明降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及生产的影响。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降水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等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渡】播放雨、雪、冰雹视频,提问视频中有哪些天气现象?它们属于降水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知道降水的几种主要形式。
【自主学习】(达成目标1、2)
读教材58页第一、二段课文,完成1、2题。
1、从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为降水。
降水的主要
形式是。
2、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等不同等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渡】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和降雨的级别,那么降水量的多少是怎样测量出来的呢?
【阅读材料】学生阅读教材58页阅读材料——降水量的测量
【提问学生】说明降水量的测量:仪器、方法、单位等。
【过渡补充】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各记录一次,这两次记录的降水量之和就是这一天的日降水量。
把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
下表就是测量的一组数据
【课件展示】北京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数据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过渡】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一个地区一年中不同月份的降水量是不相同的,有的月份多,有的月份少。
每个月的降水量是存在较大变化的。
如果把这些表格数据转化为更能直观反映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变化的图像,这便是降水量柱状图。
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绘制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动手操作】(达成目标2)
1、阅读教材59页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
2、小组合作完成降水量柱状图绘制,然后展示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
3、根据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超过100毫米)?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低于15毫米)?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以致用】观察A、B两地(在北半球)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际能力以及运用地理数据、图表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 结】判读方法找规律
教师讲解: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总结 (1)看“总量”,说“多少”
即观察、估算年降水总量,对该地年降水量进 行定性描述为“多”、“较多”、“较少”或“少”。
(2)看“差值”,说“变化”
看“极值”,对“月份”即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
算“差值”,说“变化”即计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描述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过 渡】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一个地区的降水是有季节变化的,那么世界各地降水的多少有什么分布规律呢? 【自主学习】(达成目标3) 1、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 2、什么是等温线?等温线图? 3、什么是等降水量线?等降水量线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达成目标4)
阅读教材60页图3.24,回答下列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
A
B
多少毫米以下?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
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运用地图的能力,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归纳规律】
根据以上回答,归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两极地区降水,
由赤道向两极,大体的趋势是年降水量;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大陆西岸降水;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拓展延伸】
I.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1)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II.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2)和(3)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地理规律和分析地理成因的能力。
【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课堂检测】
1、(检测目标1)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降雨
B、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C、降水与人们的的生活关系不大
D、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2、(检测目标3)在等降水量线图中,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
量。
3、(检测目标2)读北半球某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7月的降水量约是毫米;该地2月的降水量约是毫米。
(2)该地月降水量最多,约是毫米。
(3)说一说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与你学校所在地相比,有何区别? 4、(检测目标4)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地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B 地降水量在 毫米以下,造成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C 、D 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降水较少的是 ,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甲、乙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这说明回归线附近,大陆 岸降水多,大陆 岸降水少。
(4)简要描述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知道世界不同地区降水的差异很大,上节我们学习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气温的差异也很大,而气温和降水又是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那么世界气候的差异大吗?世界气候的分布又有什特点呢?我们下节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
2、降水的变化:季节变化
C
D
A
B
C
D 甲
乙
二、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赤道——多
两极——少
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少大陆东岸——多
中纬度:
沿海——多
内陆——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