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附赏析
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章节内容:李白的生平与创作背景、诗歌解析、修辞手法分析、词语解释、情感表达教学目标:1. 了解李白的生平与创作背景2. 分析《渡荆门送别》的诗歌结构、修辞手法和词语含义3. 理解并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4. 提高学生对唐诗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教学重点:1. 李白的生平与创作背景2. 诗歌《渡荆门送别》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词语含义3. 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1. 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词语含义的解释2.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参考资料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简要介绍李白生平与创作背景b. 引导学生关注李白诗歌的特点和风格2. 诗歌解析(15分钟)a. 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诗句之间的联系b. 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c. 解释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如“渡荆门”、“送别”等3. 修辞手法分析(15分钟)a.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b. 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作用c.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修辞手法4. 词语解释(10分钟)a. 对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b. 引导学生通过词语解释,深入理解诗歌意境5. 情感表达(10分钟)a. 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友情、别离等b.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悟c. 进行情感表达的练习,如写作、朗诵等三、课堂小结(5分钟)a.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b. 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提高鉴赏能力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尝试解析李白的另一首诗歌《静夜思》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送别”的作文3. 背诵《渡荆门送别》,并在课堂上进行朗诵展示1. 学生对李白的生平与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2. 学生在诗歌解析、修辞手法分析和词语解释方面的掌握情况3. 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的表现和感悟4.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李白生平与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其诗歌特点和风格的认识。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作者整理的《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1、熟读诗歌,了解作者、写作背景2、你觉得诗中的哪些关键词,关键句有深层含义?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了解诗歌的诗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及学生活动要求教学过程:导入:知识储备:小组交流:介绍作者、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个人展示或小组交流解决,5分钟)活动一:朗读诗歌,理解诗意1、朗读两首诗歌,小组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展示朗读其他同学纠正读音全班齐读课文(5分钟)2、初步了解诗歌的诗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小组内交流----代表展示)(10分钟)活动二:赏析诗句1、赏析诗歌《渡荆门送别》:你觉得诗中的哪些关键词,关键句有深层含义?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内交流----学生个人展示----其他小组补充点评)(15分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诗人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是为自己对故土的依依不舍)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活动三:拓展:收集李白其他的诗歌,体会李白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钟)作业:背诵诗歌教学资料备忘:背景资料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
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
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渡荆门送别》。
(2)理解诗文的背景,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对友人的深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渡荆门送别》。
(2)理解诗文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3)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象的分析。
(2)作者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白及唐代诗歌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生字词。
(2)深入分析诗的意境和作者情感。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对友人的深情。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渡荆门送别》。
2. 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情感态度的体现。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文背景,如图片、音乐等,增强学生对诗歌情境的感受。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审美情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诗文相关背景资料,如图片、音乐等。
2. 准备生字词解析资料。
3. 准备课堂讨论问题。
八、教学步骤:1. 朗读诗歌,感受节奏和韵律。
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
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渡荆门送别》。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意。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友人的深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渡荆门送别》。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诗人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渡荆门”这个地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荆门有关的诗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渡荆门送别》,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诗文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诗人的情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渡荆门送别》。
2. 结合诗文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欣赏程度如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情景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诗中的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3. 欣赏教学: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10篇)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了解和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2、力量目标:培育鉴赏古诗意境美和语言美的力量;3、情感目标:培育喜爱自然山水、喜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1、了解写作背景及的相关学问,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2、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的根底上领悟本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3、感悟的家国之思,激发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分析、问答、启发等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步骤:一、自我介绍同学们,大家好!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姓欧阳,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代,现在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讨论生,过来京华学校向刘教师学习的。
特别感谢刘教师这段时间的指导和照顾,也特别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协作。
今日承蒙刘教师的照顾,有幸能够走向讲台给大家上一节课。
感谢刘教师,感谢同学们!二、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几首诗词,一起来背诵。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2、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教师语:这些诗词都透着浓浓的乡情,表达了思念家乡、喜爱家乡的情感。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透着乡情的诗歌。
翻开课本P207,《渡荆门送别》。
三、解题教师问:“渡”什么意思?乘船。
“荆门”是哪里?“荆门”就是荆门山,在湖北。
“送别”,谁送别谁?诗人李白25岁时出蜀远游,家乡的山水送别诗人。
四、介绍1、人物生平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诞生于碎叶(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
5岁—25岁在四川生活,对四川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
25岁第一次出蜀远游。
42岁在别人的推举下,来到了长安,才华受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消遣。
后遭人妒忌,获罪,遭贬谪,途中遇赦。
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通用5篇)
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篇1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了解诗歌的结构方法,领悟表达方法,学习写作诗歌。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学习诗歌的写作。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送别的诗句。
老师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许多送别诗,你们能说说有哪些?提示:《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等,你还记得吗?生回答并朗诵。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很特别的送别诗《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二、教师范读,整体感知学生听读,注意节奏、字音,思考下列问题:1.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2.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有什么不一样?它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以前的送别诗是友人相送,表现的是友情,而这首诗,一下子看不出来是谁送谁,表现的是乡情。
一般送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依依难舍缠绵悱恻,而这首,却是兴致勃勃满腔豪情。
)三、品读诗句,体味内涵1、介绍作者2、逐句串讲这首诗首联叙事,颔颈两联写景,尾联抒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前两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
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
后句写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
《渡荆门送别》教案5篇
《渡荆门送别》教案5篇第一篇:《渡荆门送别》教案渡荆门送别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诗句的含义,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2.反复诵读,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
(难)3.学习唐诗,激发灵性,陶冶性情,丰富文化积累。
(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略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背景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把蜀地当作自己的故乡,所以他有不少诗篇反映出对蜀中生活的怀念之情。
这一次,他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2.字音及节奏荆门jīng 大荒huāng 海市蜃楼shèn 3.译文我乘船一直远渡到荆门山之外,来到古老的楚地游览。
/山峦随着平原的出现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依旧是我喜爱着的故乡流来的江水啊,它不远万里送我乘船远游。
三、合作探究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明确: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3.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明确:颈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描绘了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两幅美景,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4.赏析尾联。
明确: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长江水送“我”的离别之意。
明明是作者依恋故乡,却借故乡的山水说故乡眷恋自己,含蓄地流露出思乡之情。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优秀5篇)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优秀5篇)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篇一一、诗句的写作背景: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
题材:送别诗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二、诗句具体分析:步骤:请同学简析,教师点拨,再课件展示“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
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
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
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三、诗的整体感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实用】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结合字词,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重点)2.同题扩读,体验本课学习的鉴赏方法(二)教学过程:课间播放歌曲《渡荆门送别》,交流有关李白的知识。
1.初读诗歌,说说感受①导入:同学们,课间我们听的是吟唱版的《渡荆门送别》。
每当乐声乍起,歌韵初扬,我就心醉神驰,仿佛已经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和李白在荆门的长江上把臂同舟共游了。
②介绍荆门山: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
人们常把荆门山称作“蜀楚咽喉”。
等到长江冲出峥嵘突兀的荆门山口,才真正流入江汉平原地带,水面骤然变得宽阔,江流也随之显出舒展奔放的姿态。
③介绍诗人:(出示幻灯片)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李白那一年,李白25岁,第一次离开故乡蜀地,此时舟出荆门山,故乡在身后,他乡在眼前,人生的征程与壮游从此开始。
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录这段旅程的诗歌《渡荆门送别》。
(板书课题)④自由朗读诗歌: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提示:豪迈、雄健、壮阔、深情、富有想象等。
⑤根据学生的感受,朗读全诗。
可以有不同的朗读处理,用最能渲染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的方式演绎《渡荆门送别》。
2.想象画面,领略意境①再读诗歌,想象画面:苏轼赞王维的诗画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高明的诗人都是善于营造画面的。
(板书诗中有画)朗读全诗,闭上眼睛回味,诗人为我们呈现了哪些画面?(可以采用“男生读一二联,女生体会;女生读三四联,男生体会”的方式进行。
)②根据想象,展现画面:同学们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依稀的画面,让我们和诗人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走到画面里去。
来,我们化身为李白吧!(出示幻灯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示例:我看见天险雄秀的荆门山渐渐远去,漫长的水路把我带到了楚地,家乡已经十分遥远,眼前是平阔的江面。
我心里充满憧憬,就要去新天地闯荡,迎接我的会是怎样的舞台?③梳理想象,找出依据:根据示例,找出想象在诗歌中的依据。
渡荆门送别教案
渡荆门送别教课方案【篇一:李白《渡荆门送别》教课方案】李白《渡荆门送别》教课方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并娴熟地背诵这首诗。
2、品尝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培育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品尝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大家翻开课本第 207 页,今日我们来学习诗四首的后两首,第一请大家看到《渡荆门送别》,作者是李白。
(转身板书)那么我们来理解一下题目的意思,渡荆门送别就是指在经过荆门这个地方所做的一首送别诗。
作者是李白,李白这个诗人是相当有名了吧。
下面,们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二、作者简介李白 (701 —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人称“诗仙”。
其诗想象丰富,构想奇异,气概雄浑瑰丽,风格豪放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渡荆门这首诗是他青年时第一次从蜀地出外游乐时所作,蜀地就是此刻的四川省。
这首诗也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 8 句共四联,包含首、颔、颈、尾联。
(板书)三、整体感知1、老师带读诗文,为生字正音。
2、诗文翻译:自剑门以外的西蜀沿江东下,到达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行。
崇山跟着荒原出现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慢慢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空中楼阁。
我依旧垂怜这来自故土之水,行程万里持续漂送我的行舟。
四、诗文赏析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首联,交待出游行程和目的。
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
青年李白才思横溢,生机蓬勃,不远万里,放舟东下,经巴渝,出三峡,直赴荆门以外的楚国故地。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山川之壮景。
颔联上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水走,两岸青山随舟随水相对挺出,迎面而来,片刻即逝。
最后,表此刻诗人眼前的是一片空旷平坦的漠漠荒原。
“随”字化静为动,传神生辉,给人以青山矗立,舟行江上,目不暇接之感;这也可看出诗人风神开朗,心驰向往的愉悦心情。
《渡荆门送别》教案
《渡荆门送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渡荆门送别》。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诗歌的主题思想。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友情、故乡的深厚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思念家乡的美好品质。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简介:《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渡过荆门,离别亲友的感慨。
2. 诗歌内容:(1)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与理解。
(2)诗歌的意象分析与表现手法鉴赏。
(3)诗歌主题思想的探讨。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修辞技巧的运用。
(2)诗人情感的把握与体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美。
(2)简介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诗歌,理解字词含义。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技巧,如对偶、比喻等。
(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体验诗歌的美。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珍惜友谊,思念家乡。
(2)强调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理解与鉴赏。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渡荆门送别》。
2. 写一篇关于《渡荆门送别》的鉴赏essay。
3. 选择一首李白的其他诗歌,进行自主学习与鉴赏。
《渡荆门送别》古诗优秀教案
《渡荆门送别》古诗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渡荆门送别》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1.2 教学内容:简介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风格。
介绍《渡荆门送别》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风格。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渡荆门送别》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第二章:诗词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渡荆门送别》的诗意和诗歌手法。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2 教学内容:分析《渡荆门送别》的诗意和诗歌手法。
解读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渡荆门送别》。
学生分组讨论诗句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
第三章:诗词背诵与默写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熟练背诵并默写《渡荆门送别》。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2 教学内容: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和背诵《渡荆门送别》。
教师布置默写作业,要求学生准确默写诗句。
3.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教师检查学生的默写作业并进行反馈。
第四章:诗词创作与展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创作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分享创作心得。
4.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创作素材和指导。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并互相展示。
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帮助学生总结《渡荆门送别》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拓展对古诗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5.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渡荆门送别》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师提供相关古诗作品的拓展阅读材料。
5.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程总结。
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分享阅读心得。
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第六章:诗词背景与文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渡荆门送别》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
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
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渡荆门送别》。
(2)理解诗歌的背景,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分析李白的思想感情,体会其对友情和离别的独特见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白对友情和离别的真挚情感,体会人性的美好与脆弱。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 李白的思想感情及其对友情和离别的独特见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审美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歌全文、背景介绍、意象解析等内容。
2. 准备相关参考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 准备诗歌朗诵音频,以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背景和《渡荆门送别》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3. 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意象或手法进行详细解析,并向全班分享。
4. 诗歌解析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诗歌的详细解析。
重点讲解李白的思想感情,以及其对友情和离别的独特见解。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背诵《渡荆门送别》,并写一篇关于诗歌意象和表达手法的短文。
7. 板书设计《渡荆门送别》李白意象:X表达手法:X情感:友情、离别、X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选取其他描写荆门地区的诗词,与《渡荆门送别》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诗人对同一地域的差异化表达。
2. 创作练习邀请学生尝试仿写《渡荆门送别》,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
渡荆门送别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渡荆门送别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这首唐诗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山水画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以下胡若山是整理的渡荆门送别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伙借鉴与参考!《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三、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四、赏析这首诗第一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武陵县西北长江南岸。
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历来有“蜀楚咽喉”之称。
楚国,即今湖北一带在春秋战国今在时期都属于楚国。
李白这首诗是写于青年时期,即乘船顺江离川前夕。
此时李白才二十四岁,是首次离开家乡,比起他以后的走南闯北、浪迹天涯的一生遍访来说,荆门之行实在算不得什么,可的确是他生平第一次走这么已远的路,又是乘船走水路,所以孤身极其就显得格外遥远而漫长。
到达荆门山下时,蜀中青年时代的山川已不复在望,所以不论是在地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觉得离也家乡已经十分遥远了,因而这首诗的头两个别字就是“渡远”,他大感来到了一个与家乡完全陌生的地方,从蜀入楚,他在心理上,是把荆门山当做家乡的最后一个标志,通过这座山,就走出了家乡,所以叫“荆门外”。
第一句这五个字两组词的确说明了李白的做诗虽然天纵豪情,但是一旦写起律诗来,同样是非常注意字斟句琢、中规中矩的。
第二联开始描写楚地的形胜景物,“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大江流到荆门山时,地势已经渐趋平缓,眼界也随之开阔起来,大荒,是辽阔无边的原野。
李白刚刚从两岸高山夹峙的三峡中出来,随着江船的东下,身后蜀中的崇山峻岭已经越去越远已经了,此时此刻是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差异性而长江从落差极大的三峡奔泻而下,至此也渐次平静下来,浩浩荡荡地流向这一片广袤的新天地。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2.理解并背诵《渡荆门送别》,感受诗中的意境美。
3.分析诗歌的结构、修辞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领悟诗中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李白,让学生对这位伟大的诗人有初步的了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李白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诗歌解析1.让学生自由朗读《渡荆门送别》,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诗歌,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诗人离别荆门,游历楚地,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描绘了荆门的山川景色,展现了壮阔的自然美。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夜的美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不舍。
三、诗歌背诵1.学生分组背诵诗歌,加强记忆。
2.教师选取优秀学生进行背诵展示,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第二课时一、诗歌鉴赏1.让学生回顾《渡荆门送别》,分享他们在诗歌中感受到的美。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美。
二、拓展延伸1.让学生谈谈他们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离别经历,分享他们的感受。
三、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渡荆门送别》。
2.选择一首离别诗进行鉴赏,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文学素养。
五、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掌握《渡荆门送别》的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在分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
4.诗句解析: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解读诗句的深层意义。
5.诗歌主题与情感分析:探讨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感悟诗人的离情别绪。
6.创作练习:模仿《渡荆门送别》的形式,创作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诗歌。
3.提升思维品质: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4.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学习并运用诗中的优美词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5.增强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离别主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诗词创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词创作活动。这个活动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词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教学难点
(1)诗句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学生往往难以准确识别诗句中的修辞手法,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举例分析。
举例:对比不同诗句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识别并分析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诗句中的应用。
(2)诗歌情感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诗人的离情别绪,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离别亲友的经历?”这个话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离别的情感和诗歌的魅力。
《渡荆门送别》古诗教案
《渡荆门送别》古诗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渡荆门送别》。
(2)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古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古诗。
(2)学会欣赏古诗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友人的深情。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渡荆门送别》。
2.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分析古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2. 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3. 学会欣赏古诗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渡荆门送别》全文、译文、图片等。
2. 学生准备《渡荆门送别》全文,便于朗读和背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诗人。
(2)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送别诗吗?送别诗一般表达了哪些情感?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渡荆门送别》,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意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关注诗中的景物描写,分析诗人情感。
4. 欣赏品味(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5. 分析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学生评价古诗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6. 拓展延伸(1)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李白的送别诗吗?(2)学生分享李白的其他送别诗,互相交流。
7.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附赏析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附赏析)
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学生齐背这首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教学新课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
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
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
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3)思考下列问题:
A、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
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
B、《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
C、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
D、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
E、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
F、“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
G、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
三、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
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四、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附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
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二十五岁;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
这首诗即是他出蜀远游时所写。
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
看来此论未免欠妥。
送别,并非写诗人送别同舟人。
从本诗最后两句可知,原来“送别”所指,是指“故乡水”送别诗人。
近人俞陛云亦说:“末二句叙别意,言客踪所至,工水与之俱远,送行者心亦随之矣。
”(《诗境浅说》)
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
构思巧妙。
脉络井井有条,结构波澜起伏,颇有层次。
开头两句是总叙,陈述诗人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
来到古代楚国属地漫游。
“渡远”,是“远渡”的倒写。
“来从”,是来作之意。
看来这两句并不是什么惊人之笔,但它与以下诗句都密切关合,丝丝相扣,具有穿针引线、贯串全诗的重要作用。
“山随平野尽”以下四句,是倒叙。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是写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
这两句所写,容量很大。
有阔大的空间的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
它写诗人从四川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
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岭逐渐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平静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
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
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这两句,与杜甫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两句诗,同为
佳句,却各尽其妙。
所不同的是,李白的两句诗描写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两句诗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诗是“行舟暂视”,杜诗是“停舟细观”(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并无优劣可分。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俩句,是描绘太空的夜景,诗人坐在船上,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便构成了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出诗人的丰富想象力。
对于“月下飞天镜”一句,有人解释说:月亮映入江水,好象从空中飞下的明镜。
这种训释,似乎失于确当。
“月下飞天镜”,诗意异常明显。
即月亮从太空运转而下,就好象从天上飞下的明镜。
这里并无“月亮映入江水”之意。
辛弃疾词写道:“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太常引》)他把月亮比作从天上飞下的明镜,与李白诗意完全相同。
俞陛云说:“五六句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
以海楼喻云之奇特,惟江天高旷,故所见如此。
若在院宇中观云月,无此状也。
”(同上)见解非同凡响,不失为的评。
最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俩句,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
李白五岁后至二十五岁之前,都是在蜀度过的。
他酷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对故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诗人突然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离情别绪”吧。
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
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
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
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
总之,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比较成功的,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的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
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
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
尤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诗人乘船穿过三峡,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缓缓东流诗人就使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给后代人们留下了领略不尽的审美感受。